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三千职业可攻略 > 三千职业可攻略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1

    三千职业可攻略 作者:海澜歌

    《三千职业可攻略》作者:海澜歌

    文案:

    靠着天书的精心训导,病弱美男历经不同职业,突围各色穿越重生者,练就职业满级的神话!

    ps:言俗文白,君莫挂怀。

    ps:故事可爱,但博君开怀。

    pss:略带奇幻,主角略渣。

    psss:言俗文白,惟故事可爱,盖博君一笑尔。脑洞开的奇葩见谅!其实文很正经!!(五系友情赞助~(rq)/~)

    无cp

    2此文是职业攻略文,男主共有九次穿越职业(喂,剧透~)若是文中任何人的职业特征有不符合或者不明显的,告诉我,作者君滚去修改!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业界精英 励志人生 天之骄子

    搜索关键字:主角:周旭 ┃ 配角:河洛

    其它:双生,病弱美男穿越或者重生女、男,起点男、潇湘女、等

    1、楔子

    近日来,无论报纸还是网络,都在大篇幅的报道桑高飓风的消息。随着飓风登陆的地方加多,威势更猛,破坏力更强,损失和丧失性命的人数增加,人们也抬头从花花绿绿的世界出来开始专注于这场持久的飓风狂飙。

    ――谁都不知道飓风会不会席卷到自己的城市,尸骨无存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在今天整版报纸上却塞进一条消息:“追风号”在拍摄飓风图片时,不慎卷入飓风,周天与周旭父子俩个生命垂危,正在抢救。

    一般人根本就不注意这种小消息,而没有忽略蝇头小字的人读报时,心里还微微诧异,飓风海浪里去拍摄图片,呵呵,这种人还真是找死啊!

    随着飓风的其他报道增加,这则消息早就淹没上浩淼文字海洋里,网上也搜索不到。

    大都数英雄都是籍籍无名,不被一般人所能理解。

    普通人不知道“追风号”的名头与事迹,业界人士和科研前线却是知之甚多,如数家珍。

    “追风号”是华夏跟拍各种风暴的第一人,周氏父子手法独到,拍摄画面清晰而全面,为研究风暴做出各种贡献。在这一方面研究上使得华夏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

    而此时的周旭正躺在病床上。

    夜色弥漫,军区医院里静寂一片,唯有打在窗户上的雨声缠绵。

    许谡持着把黑伞闪进012号特护室,他微微抖落雨水,收紧伞,竖墙而放。一袭黑色风衣尚且带着点点冷气。

    他轻轻拉过墙边折叠的椅子,放在病床前面,紧锁眉头看着好友:全身仍布满各种伤痕,面色发白,唇发紫,眼睛紧闭,好似一个活死人,唯独呼吸声让人知道他尚存人气。

    许谡的眉头更是皱紧几分,周旭的情况从被抢救回来就一直如此,他毫无办法。而周伯伯早在三天前因为身体无法吸收营养而死去,他唯恐周旭也会如此。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低鸣,急促而有力。

    许谡来不及多想,从风衣内兜里掏出一本表皮无子,而里面布满奇怪符号的书,迅速的放到周旭的枕头下面。椅子折叠,黑伞在握,紧贴着墙壁双肩内扣,在护士推进门的时候,迅速袭击。

    放倒护士,他迅速离开,拿过放在墙里缝隙中的哨子敏捷如黑豹,几个闪躲,离开了戒备森严的军区医院。

    那本无字书本是周旭被救上岸时紧紧待在身上的,恰好几个相关人士的专家看到那本虽然被水浸泡却没有失去字符的书,惊奇连连,呼为天书。本来就爱占为己有的专家们特意藏掖某博物馆。不慎走漏风声,外界猜测离谱,许多名流异士闻风而至。为避免其他部门没收此书,尚未研究出个一二三四的这些相关专家们为了贪功便捏造了事实,谎称是自家祖上的书。

    许谡心里认定这本书和好友有着莫大干系,特意偷来。他本打算趁着夜色把周旭移走,可惜错估军区医院的防范,只能再寻机会。

    然而许谡万万想不到,这是最后一次机会见到好友的面。

    此时的012特护室里,从天书里跳跃出各种龙魂字符进入到周旭的身体里,他周身笼罩在一片温柔而稀薄的白光里。

    他的呼吸逐渐变弱却又很有规律,身上有些萎缩的肌肉也恢复了,就连肌肤也透出光泽来。

    而陷入深度睡眠的周旭在梦里看到一个奇境,满天满地都是美妙绝伦的景色。带着神秘的质感声音让他从奇境中回过神来,【少年,你爱上这片奇景了吗?这是由九级八阵创造而来。】

    听完此话,周旭凝神再看的时候,眼前那些奇异的景致便化为一些龙腾龙啸的字符。

    毫不害怕各种奇异事情的周旭反倒是兴致勃勃,追问那找不到的声音。请问你是仙人吗,我是在你的地方吗?

    【少年,你身体已经死亡。而灵魂却还是兴奋的像是初生孩儿一般无二。我本是上天神物,诞于太昊,名曰河洛。历经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归于沉静。又重遇桑田变沧海,一身本事化为虚无,是你的灵魂唤醒了我。】

    周旭听完,虽然不是目瞪口呆,也是惊诧连连。这种奇闻好似寓言一般。

    他已身死,那么他父亲哪?

    【你父亲早已魂归大海。】

    【你想活下去吗?】声音不带有一点温度。

    周旭的求生欲让他答应,这个神物既然能让他在遭受飓风时坠入大海而不立即身死,有神通却又不救治他,必定是先要他听命于他为他办事。

    他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得答应。

    【好,等时机到了,我会复活你父亲的。】

    周旭喜忧半参。

    【三千世界,三千职业,若是你能攻略,便可幻形,造人。】

    周旭似懂非懂。

    此时一同值夜班的医生推门,便看到查房的护士躺在地上,急忙唤醒她,等看到床上周旭的情况时,两人慌忙做检查。

    三十分钟后,医生得出结论:周旭,变成了植物人。

    不多时,许多名流知道那几个专家失踪了天书,而周旭变成了植物人。他们不得不猜疑其中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几个专家因为日夜沉浸于那些奇幻符号中,睡眠时间越来越长,最后统统死于睡梦中。

    【轮椅小皇叔: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2、状元楼上楼

    熙元三年,各地才子汇入京都,南腔北调,一时间又添加许多热闹。

    正值三月底,正是早春时节,万物复苏,鸟雀婉转,浅柳抽芽,鹅黄茸茸。街上秩序尽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贵气。

    这番繁花似锦正是东周国国都之地――京都。

    京都闻名于世有三,一是三朝国都,风华气度,底蕴悠久,举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得上它;二是有全国最大、发行最多的开源票号;三则是一座酒楼,名曰状元楼上楼。

    顾名思义,状元楼上楼自然是因为两则传说。盛传自科举以来,第一任状元科考前以墨宝诗词抵资住店。当时皇帝听闻,欣然提笔写下状元楼。一时之间,传为美谈。至此,历任状元都留下墨宝诗篇。后来,许多赶考的才子们都会到酒楼沾沾运气,吟诗作对。这种风俗延续至今。

    另外一则传说则是太祖马上打天下后,巡视京都,路过此处,十分饥渴,喝了酒楼的酒水,赞不绝口。他俯瞰远处,澎湃之中好似仙人,翩翩欲飞九天。

    遂提笔写了状元楼上楼五字,驾马而驰。事后酒楼当家得知乃是当朝天子题字,激动不已,从此酒楼命名为状元楼上楼。

    此时的状元楼上楼的五层楼上正聚集着五湖四海的几大才子,他们或三五一群,围桌而谈;或单独一人,依柱握书;或一群人肃立激辩;或坐或卧,形态各不同。

    五层楼形同藏书阁,里面不仅有历朝历代的名书、孤本,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的经典,还有各届科考状元的笔墨、历代名士的字画,都是千金难求的珍本。更有历届科考试题和许多名宿的点评。历经战乱,水火之灾,也没有遗失,可谓珍贵非凡。

    比当朝的国子监的万书楼不遑多让。

    因为珍贵,能够进入状元楼上楼的人可就有不少限制,非名士和各州盛名才子、神童不得入内,权贵不得入内。并且对进入五楼的人有着严格规定,不能借走,不得摘抄,不得挟带。

    就连为五层楼上人服务的小二也有严格规定,不能识字,身穿单衣。每次进入、出去,都得搜身。

    一张圆桌上仅仅摆放着一副字画,与其他圆桌满满当当的书卷相比显得异常不同。围着圆桌的四个人正争辩着什么。

    他们均穿着青葛白衣,头戴纶巾,正是京都学院的学生装束。

    在他们争到兴头上,彼此不能说服对方的时候,门口突然打开,进来一个同样装束的清俊少年。行走之间,说不出的写意风流。

    四人抬头看到他,脸上绽开笑容,卢泽迎接道:“子仲兄,你可算是来了。快点给我们做个判定。”

    晏曙挑眉一看,这四人名声在外,向来是眼高于顶,在学院里也和自己交情不深,怎么今个笑脸相迎。怪哉,怪哉!

    他走到圆桌旁,俯身一看,原来是一副字画双绝图。

    左边为画,右边题字。疏朗几笔,勾勒出一副寥廓闲适景象。星辉照院,院内飘香,地上闲影,意境悠远。

    而右边上方两句为星1万户动,月1九宵多。而右边下方乃是轻风2细柳,闲月2梅花。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题在上方的诗句旷达开阔,狂草如同龙蛇行走,读字都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疏朗感;而下方的字端正外圆,有一股清新之气幽雅入心的感觉。

    四人见晏曙脸上肃穆的表情就知道有戏。

    卢泽踱步说道:“传闻此副字画乃是前朝名士子初作画,渡辅先生和素始先生连笔作词,因为连绵不绝的战乱后藏于名山。等这幅字画重见天日的时候,字画上就少了四字。”

    何慎接着道:“我们四人一时兴起,想着填上缺漏的字,比较下谁的水平更高。”

    晏曙接道:“等你们填完之后,互不赞同他人的,觉得自己填的最为恰当,考虑的最为周详,意境也最好对吗?”

    四人齐齐答曰:“正是如此。”

    汤孺说道:“我们难以决断,平日里大家都称赞我们是京都四公子,名声相同,难分高下,我们无法评判,倒不如让你这个自小成名的神童来裁决一二,说出个我们都信服的理由来。”

    四人把自己的字递给晏曙。

    晏曙看完四人答案,便放在桌子上。

    其余的孤高者、好事者听此,围拢过来。事情的前后大家都知道,对这四人的名声也了解,看看到底是那幅字画如此了得,竟然难住他们了。

    各州的盛名才子低头细看,就连一些名宿也被吸引过来。

    围观者们沉吟半刻,自己有了成形的答案,便再去看四人给出的补字,在对照自己的,反而不如,一时汗颜。也心里计量着四人答案哪个更好。

    名宿们捻着自己的胡子,锁眉皱脸,一时间也是难以分出高低来。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齐聚晏曙身上。心里嘀咕着:这人如何评判呢?

    晏曙背手而立,看着画面,咀嚼词句,考虑着渡辅先生和素始先生的风格,推敲着,琢磨着,并没有拘泥于四人给出的答案。

    他的位置恰好靠着窗户,不经意间瞟了一眼窗外,见一书生打扮的人背着行囊,还牵着傍地走的两只不辨雄雌的兔子,纶巾上还有只灰雀,真是个怪人。

    突然福至心灵,晏曙眼里泛光,拿过毛笔,唇轻舔过,挥毫写下四字,临、傍,摇、映。

    靠在晏曙旁边的人急急看过,不由的代入其中。

    一名宿读完,眼里发出惊人的目光,欣喜若狂,大呼:大才!

    抓住晏曙的袖子道:当击掌浮一大瓢白。

    四人眼看着这决断还没下,人就给拉走了,好不甘愿。

    四人聚头对照自己的重新读过,抚额。

    果然是绝对,高下立现。

    卢泽填了照、明,拂、影,合乎“仄仄平平平仄仄”,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何慎填了灿、静,吹、落,合情合景;汤孺则填的是照、出,绿、闹,别致有趣,既别开生面,又合乎诗眼。而一直没有开口的杜籍把自己填的词一把拿开,放到自己袖口里,脸色发青的走开到一边独坐。

    他填的是沉、近,堕、盈。四人之中最切合,然而笔锋太利,失了字画原本闲懒的感觉,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感觉。

    等喝了杯酒水,晏曙对着啧啧点头的三人说道,“杜籍填的虽然不好,却是做了一句好诗,技高一筹。”

    他看了眼独坐的杜籍,然后说道,“可惜剑走偏锋,易折。”

    晏曙说完,特意瞟了眼窗外,咦,哪个怪书生怎么停下来了,周围聚集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看热闹的人。

    这人有点意思。

    晏曙抄着手拉开门下了楼,凑热闹去了。

    那三人顺着晏曙的目光看窗外,哦,又有一场免费的好戏看了。这半个月来,总有一些人为了进状元楼上楼生出几处闹剧来。三人把字画放好,登完记,步履加快了几分。而杜籍看着晏曙走了,也离开藏书阁随行而去。他不甘愿处处低晏曙一头。

    怪异学生本名寇阙,家在山西太原郡,家里贫寒,只有卧床老母相依。他人虽才名不显,但胸藏万书。恰逢科考,老母让他考试,他只得答应。先是中了郡的头名,后是中了州的前十名。因此,州与郡见他家赤贫,出资让他奔赴京都,卧床老母安排人照应。

    搭车兼步行,大约半个月终于进了这帝国的中心――京都。种种繁华尚且没来得及看,就惹上了祸。

    此刻的他满脸无奈看着对方,一个穿锦衣戴银饰、脸上浮肿的年过三旬的汉子。那汉子扯住一身形瘦削的青年,嘴里嘟囔地说道:“你可是眼睁睁的看到刚才我买了这人的玉珠和木盒,我付的是开源票号的十张一千两银票。这些你不能抵赖吧?这礼物是我家主人要做礼物献给谢太君的,一点瑕疵都不能有。要不是我看你可怜,怎么会买你这种不知来源的东西。

    我刚才回去把东西呈给我家主人,我家主人一眼就看中了木盒,说你可怜这玉珠定是你家珍藏,君子不夺人之好,让我把玉珠还回来。

    晏曙眯眼一笑,莫不是买椟还珠的事情。

    那汉子展开手递到瘦削青年面前,“掐头去尾,你就退还给我九千两白银。”

    那汉子继续说道,这可是证人呢,你确定你不还钱,那我们就官府见。

    寇阙腼腆的一笑,微带山西方言的官话说道:“这位小哥,你的确是该退还给这位大汉九千两银子。东周商律法言:财货两清,是在双方平等、公开的情况下签订协议或者口头约定。买方有权退货或者其他的权利。如果你不退钱,就是违背平等的原则,就是胁迫。”

    围观者纷纷支持,还有人说:“还钱。”

    晏曙微愣,听着怪人说的头头是道,倒是知道的不少。不过,他是真看不出出来这大汉的不怀好意还是假装呢?

    这穿着锦衣的大汉特意让随从拦下卖玉珠的青年,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算。这玉珠他可是本来就没打算买吧。这锦衣和银饰造假造的不错嘛。锦衣上还绣着京都最大绣楼的标志,这银饰雕琢的样子到还有几分玉澜瑞出来的样子。可惜,锦衣的丝线用的不对,银饰雕琢的太过刻意,还是能看出仿造的假意来。

    晏曙无意指出,他要静观其变。

    这时候青年脸色通红,百口难辨。周边看热闹的不断起哄,他只是咕哝的答道,我也想还钱呀,可是他不要。

    原来事情还有下文,围观者咦了一声。

    管事凶神恶煞一般,“你还给我的钱可都是假的,我怎么敢收。我在府里也是个管事,钱我可是见过不少,你还想骗我。要是我真收了你的假钱,我这辈子也还不上呀。”

    青年极力辩解,我根本就没有动,怎么变成假的了。

    难道真钱张脚了吗?众人不解。

    那管事哭了会委屈,他又手指一指,说道:“这位书生可以替我作证。我的确把钱交给他了。”

    寇阙点头称是,“我看到这位小哥把钱还给这位管事。不过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这位管事和你的随从回答在下一二。”

    在寇阙肩膀上的灰雀忽然扑棱一声飞到那位大汉身边,还围着转了几下,还几乎塞进他的嘴里。

    寇阙赔笑道:“这小畜生大概是饿了。”灰雀啾啾的叫了几声回转过来,重新站在寇阙的肩膀上。

    “请问是你亲眼看着他把十张千两银票揣到兜里的?”

    这位管事点点头。

    “那么这两位长随你们也是一直看着这位小哥的,一动没动?”

    这两位长随连忙回答是。

    “也就是说,你们一步也没离开这位小哥身边,也没看到什么小偷这类的人吧。”

    两位长随慌忙点头说是。

    寇阙对四周的围观者笑着说:“我看到的也是这样,我害怕自己看错了,就亲自验证一下。诸位见谅。”

    “这位管事,你说你是经手过钱财的人,必定是理钱的一把好手,常年和钱打交道,必定要比旁人知道的更多。”

    那位大汉被他夸的通体舒服,满面都是掩不住的笑容,“那是。我老诚对钱那是了如指掌,熟悉的很。闭着眼睛也能摸出面值是多少的银票。”

    “想必这位管事很会辨别银票的真假吧。不知道您能不能闭着眼睛辨别出来。我这个人喜欢看些奇闻异事,恰好知道钱是会说话的。不知道管事能不能配合下让我们共同表演看看。您只需要在三张银票中选出假的就能证明你是清白的。”

    辨别钱靠的是手感,他欣然应许。

    “我恰好有一张五十两的假银票,是我娘让我认识认识用的,害怕我遇到一些惯偷。这位管事可否借张银票用用,不知道各位谁能拿出一张银票,用完即还。”

    晏曙把一张千两银票递给他,寇阙连声说谢谢。

    管事特意摸出一张百两的银票。

    给那管事蒙上眼睛,寇阙拿着三张银票,混匀。递到管事眼前,让他选择。管事逐一拿到手,仅仅辨别的面值,就确定了。

    掀开黑纱,管事看到手里的五十两银票洋洋得意。

    大家一片喝彩,寇阙却抓住他的手,说道,“钱说不清白的是他。”

    众人哗然。

    3、铁嘴寇老西

    晏曙若有所思,不知这怪书生是如何推算的。

    那大汉愠怒,青筋暴起,破口大骂,并且威胁连连。

    “你这书生血口喷人,信不信我把你和这人一块告给衙门,掳掉你在京科考的资格。”

    寇阙摸了下脸,这人口水,啧啧,真多,唾沫四溅呀。“稍安勿躁,你们听我一一道来。”

    围观者好奇心一下子被调的老高,这事情还真是一波三折,波折不断呢?

    寇阙把三张银票放在手里,对着阳光举起里,问道:“你们看这三张面额不同的银票有何不同?”

    有人走近后仔细看过回道:“三张银票看起来都像是真的,既不模糊,银票应该具备的凭证也没有缺少,没有什么不同啊。只是除了面值不同罢。”

    这个人说完,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我这张五十两的银票是真的,真正的假银票是这张。”寇阙拿着那张面值为一百的银票严肃的说道。

    啊,众人惊叹下依然费解。

    寇阙不急不缓的说道:“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心理,我先告诉大家说我的银票是假的,你们心里都接受这个认知,这位管事同样也接受了。然后我让他把假银票挑选出来的时候,他就可以通过辨别出那张是五十两的银票就能确定。你们说对不对?”

    “是呀,这样的确很省时间。”众人纷纷应道。

    “因为当人蒙着眼睛的时候,一下子失去依仗,就会心里害怕,对自己任何决断丧失信心,所以等他辨别假币的时候,他就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他倒不如选择辨别我的那张,三张不同面值,即便是蒙着眼睛也是可以很轻松的找出来的。”

    “那为什么就能确定那张百两银票就是假的呀?”有人疑惑道。

    寇阙走到那位一直处于蒙蒙的状态的小哥,“把你银票借给我看看,行吗?”

    那小哥忙不迭的掏出来,这人说不定能洗清他的冤屈。

    寇阙把十张银票依次排开,并着那张百两的。他邀请几位围观者上前仔细的看。

    “你们发现相同点了吗?”

    一个开饭馆的老板突然叫道,“这银票怎么有一股浅浅的腥鱼味。”

    其余几个人也仔细嗅了嗅,的确有一股尚未象散的腥香味。

    “所以,答案就很明白了。既然这十张是假的,那么有同样腥鱼味的这张也是假的。”

    寇阙一把扯住那管事的衣服,鼻子灵敏的忙不迭的凑过来闻,的确,这个管事衣裳上果然有一股腥鱼味没散开,而那位小哥身上只有很淡得汗碱味。

    其余的人也自诩嗅觉灵敏,煞有介事的围拢过去。

    “这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你先是假意好心买了这位小哥的玉,因为你的穿着打扮显得财大气粗,又特意开个高价,小哥是个没经验的,自然百般愿意。然后你特意让这两个帮手绊住这位小哥,一是害怕这位小哥去换银子或者找人验证露馅,二是拦不住人就不能讹人。不一会你就匆匆而回,拿着早就捏造好的理由说这番话,还特意找了我这个外乡赶考学子作证人,这样,即便是见官,你也是有理有据有证人,很容易就能胜诉,敢问这位骗子,我说的可对呀?”

    那大汉脸色赤红,呲牙咧嘴,浑不在意,“哪有怎样?”

    寇阙没有这位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反而拿起被众人忽略的主角――玉珠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假的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惊诧不已。

    “因为真的已经被掉包了,这只是仿造品。想必这位惯贼除了玉珠还应该有很多其他的仿制品吧。”

    大家啪啪的鼓起掌来。

    晏曙眼睛眯起,这怪书生倒还有几分本事,分析了头头是道,不过这事情看起来不一定能善终啊。

    果不其然,那惯贼嚣张的笑着说道,“知道大爷我是谁吗,我是赵国舅的堂弟,敢污蔑本大爷,我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围观者刷了一声纷纷离开,如同惊弓之鸟。

    就在这时,一道清亮如同玉石相撞,翠竹拔节的声音叫住大家乱跑的脚步:“且慢。天子脚下,居然有人敢口出狂言,目无法纪。”

    “你谁呀,敢和本大爷叫板。嫌命长了是吧?老子看你是活腻……?”腻字还未出口,半边脸冷不丁地被甩了老高。一把泛着泠泠光彩的冷剑紧紧的贴着他的脸颊,就差毫厘就能划破渗进骨骼中,他似乎听到自己牙齿碎了的声音。

    手握冷剑的劲装男子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低声说道:“知道你说的是谁吗?”

    “杀你这种贱人,只会污染了我的剑。”剑用肉眼看不清的速度挥过去,大家只看到掉落一地的牙齿以及哪个自称是国舅堂弟的人当机尿了裤子,委顿在地。

    大家看到那个冷酷仗剑的劲装男子嗖的一下就像是一道离箭已经折了回去。

    然而,人们的目光却不由自足的凝视轿子里的人。

    那是一顶规格甚高的八抬软轿,金皂织顶,帷幔锦绣,抬轿之人个个是非凡之人,体格强健,人人佩刀。那道令人心醉的声音正是从轿子里传出来的。

    那冷漠男子站在轿子前端,目光肃然,众人猜测轿子里不知是谁。

    冷漠男子启唇,“旭贤王在此,尔等还不跪拜?”

    呼啦呼啦,大家满脸震惊,齐刷刷的匍匐在地。

    冷漠男子一剑指向寇阙。

    “戟瑞,退下。”从轿子里传来一道命令。

    所有人都跪下了,唯独寇阙傻愣愣的站住。

    葱白的手掀开轿子的帷帐,仅仅露出削尖而玉白的下巴。“寇阙是吗?”

    寇阙一个激灵,啪的一声跪倒在地。

    轿子里的人传来极轻的笑声。

    “寇老西,不错。”

    “戟瑞,走吧。”淡淡眼尾扫过那个颓败的惯贼。

    “起轿。”那冷漠仗剑男子说道。

    而后,从轿子旁边走出来一个仗剑的劲装黑革男子,他利索的捆绑起那惯贼,直接押给京城巡司。还有哪个呆如木鸡的小哥。

    到了此时,晏曙才抬起头直愣愣的看着远去地轿子里的人,虽然那帷幕已经放下。

    晏曙站起身来,拉起还呆愣着的寇阙。

    “在下乃京都学子晏曙,字子仲,请问你是哪地学子?在下很是佩服你的断案能力,不过尚有一事不明,你是怎么知道那人身上有鱼味的?”

    “我是山西太原郡学子,名寇阙,字杌子。我的灰雀能闻到各种细微味道。”

    “刚才那个旭贤王是谁呀?”寇阙忙问。

    “那是当朝唯一的王爷,太上皇的弟弟。”晏曙心里划过一丝疑惑,为什么旭贤王知道寇阙是山西的呢?

    “嘿嘿,我知道了。怪不得他叫我寇老西呢!”

    晏曙微微一笑,“我和你一见如故,若如不嫌,有空到在下住处或者平康里找我。”然后扬长而去。

    突然,他看着手上的银票,一拍脑袋。“哎,你的银票。”

    晏曙没有回头,笑着说:“留着买醋喝吧。”

    “哦,哎呀,不是用不了这么多。”

    这时候京都四公子踱到寇阙面前,三人语气微带羡慕,“恭喜你得了旭贤王的青眼。”

    唯独杜籍吐出一句:“雕虫小技,有辱斯文。”

    寇阙呆呆的直起腰来,满脸无辜。

    而此时的旭贤王正在轿子里悠然浅笑。果然,科考在即,京都果然热闹了很多。这不,又有热闹看了。

    他眉目流转见醉人无数。眼睛隔着薄纱看向外面嚷闹的地方。

    隔着人群一个面目清寂的人正摆摊卖一把古琴。

    那摊子上铺着一方麻布,麻布上则摆放着一把琴匣。匣子上刻着甲骨文,神秘而又古拙。那人毫不在意周围打量的目光,他根本就没有看向周围的人,好似视之无物。

    他也不开口叫卖,似乎在这喧嚣的街上他独有一方任何人也接近的地方。

    只有一竖帘上面写着:古琴值百万,拒不接受讨价还价。

    这种人从来都认为讨价还价是一种玷污。

    没有人敢上前闻讯,只是凑热闹的小声相互嘀咕着。

    周旭正想看看这神秘的古琴和古琴的主人,就听到一人高叫:“在下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楠竹:周旭――旭贤王。

    猜猜他病弱的是那方面的?

    4、百万卖古琴

    那人身着淡装浅服,佩环状佩玉,一步三摇,好不潇洒!

    “遇到一把好的古琴就像是遇到知己一样,谢谢阁下割爱。”他纤长的手指拨过古琴的琴弦,泛出泠泠之响,铮铮之声。

    那卖琴之人抬头看了他一眼,不做回答,仅是摊出手来。

    那人也不恼弄,抖出一张百万银票。

    正待他放到古琴主人手里时,一个女声插入其中。

    “哎,等一下。”

    她头戴玉钗,身着鹅黄衣裳,脸上虽没有任何时下流行的妆容,却也清丽可人。她阻住买琴之人的手。“你也看到这把琴,我也看到了。同样是琴逢知己,我们公平竞争。敢吗?”她扬眉耸肩的问道。

    她旁边的丫鬟却拉住她的衣裳:“小姐,我们那里有那么多钱,那可是百万两呢?而且……”

    她却毫不在意的打断,“别担心,乖乖的呆在一边看小姐我的厉害。”

    哎,丫鬟无奈的跺下脚。小姐这些天性情大变,先是让萧晨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