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三千职业可攻略 > 三千职业可攻略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5

    三千职业可攻略 作者:海澜歌

    官的花花肠子忒多,一句话里有三层意思。罪不可赦的是打扰到他家主子的休息。

    那两位正吵的正酣畅的时候,脖子突然一凉。掀开轿子的右边帘子,就看到旭贤王的侍卫和轿子。两个眼神慌乱,腿脚一哆嗦,慌忙拜礼。

    周旭笑意融融,在这春意阑珊的早晨声音显得异常温润:“两人大人,不必如此,这宫门可是早开了,大家还是快点赶路吧。”

    两位大臣望着王爷的轿子远去,心里一打颤,怎么今个王爷如此~温润,要知道王爷在众人面前向来是天上般的人物。

    因为周旭的特殊情况,太上皇早就说过,宫廷里也允许周旭坐轿子而行。到了太和殿外面,周旭被戟瑞推着进了太和殿。这时候皇上还没有到,百官们吵吵攘攘,打着哈欠,偷偷摸摸的吃着尚未吃完的早饭等。

    差不多到点了,诸位大臣按照次序站好。一声开道鞭响过,皇帝在依仗下开道而来,龙行虎步坐在龙椅上。诸位大臣跪拜行礼,唯独周旭和丞相除外。

    趁着这个时候,周旭眯眼打量着近日没见的皇帝。他年纪虽然比周旭还小六岁,但看上去却并不单薄,身形虽然称不上魁梧二字,却也是伟岸英俊,尤其是长着一双好眼睛。

    皇帝坐在龙椅上,扫视跪拜的群臣,心有所属的偷偷觑了眼周旭,心想自打三年前小皇叔搬出宫,就没多少机会单独见过面,他自小就跟着小皇叔,现在突然离开这么久,他心里空落落的,做起事情来也不舒服。即便到了现在,也没怎么适应。

    他觉得小皇叔瘦了,一定是外面的食物比不上宫廷里。没有得到好的照顾,小皇帝心里愧叹。

    说道平身,列位臣子分列两旁。文武分明。

    皇帝什么事情没说,却从玉阶上走下来,停到范仲彦的面前。“听说,这届举人的文采很好~”他扯了扯范仲彦引以为傲的美髯,略微调皮的说道。

    范仲彦忍痛说道:“区区一月,就有许多才子打响名头,再加上京都才子,可以称的上文人璀璨。”说完,自鸣得意的看了眼李益。

    皇帝却皱着眉头,用手使劲闪了闪鼻子,满脸嫌弃,“爱卿,你早饭不会又吃了大蒜味的包子了,啧啧。”

    范仲彦使劲闻了闻,严肃的回道:“回禀陛下,大蒜是昨天吃的。”

    李益脸色发黑,他早晨和这货胡扯了半天,不会也沾上大蒜味了吧。这人真是有辱斯文!

    周旭嘴角溢出笑意来,有的大臣却是哈哈大笑,一点也没掩饰。

    皇上遛了一圈,才回到龙椅上威严说道:“诸位爱卿,严肃点,马上就有新人进入你们官员中去,不要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们要做个好榜样,懂了没?”

    众人憋住笑,有的老臣却暗自叫唤:“哎哟,老夫的老腰。”

    胡扯一通,皇帝面色严肃道:“有大事的就快点报上来,然后麻利的赶紧回各自位置上干活去。今天的大事就是科举,没事干的都留下来看看。”

    皇上说完,大家把一些不要紧的奏折揣在怀里,等到有空的时候再禀报。皇上贴身太监小栗子喊道:“无事退朝。”那些还有紧急事情处理的臣子们纷纷告退。边走边狠狠的瞥了眼留下看热闹的大臣们。

    周旭从这个视角望过去,总觉得皇帝的笑显得那么的~不怀好意,有点什么阴谋似的。

    到了时辰,太和殿中,诸位榜上有名的考生入了太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皇上就让专人颁发策题。

    周旭还真没见过机会亲自尝试下科考这件事,这殿试对他来说也很稀奇。毕竟,他进入朝廷也仅仅三年,这也是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古代科考。

    主考官和其他几位负责出题的人很紧张的看着殿上的考生们,似乎想要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试题的难易。

    有的考生拿过试卷,也不抬头,就开始刷刷答题;有的考生却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有的考生准备问主考官一些问题(这是允许的,只要不点题就行。)周旭扫视了全场,就发现了几个有趣的人。

    那个夺冠热门不就在那边坐着吗,嘿,还挺奇怪的,这江南晏家怎么就同意他们嫡长子来参加科考了呢?这人还真是古代俊秀,行卷别有一番风范,赏心悦目的很。周旭没在意春闱的名次和结果,这几天他都忙着和周彻在一起,周彻刚回京都几天,又离开训练新兵去了。幸亏这次训练地点是在京都郊外。

    想罢,周旭便放下思考,转眼看到那个会判案不会喝酒的寇老西一副淡淡的样子,虽然不是成竹在胸,也是笔下有墨水。

    而名声在外的京都四公子他算是见识到了,那叫一个下笔如有神,龙蛇飞舞,转眼间一张就翻过去了。这四公子的风格还真像,都是一个快字。

    看罢,周旭略微有些不耐,便觉得自己被一阵灼热的目光刺着,顺着怀疑的方向看去,咦,一个形似面团的胖子。却一点也不难看,倒是憨态可掬。他盯着这人看了好一会,那胖子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转眼间又开始认真答题。周旭觉得那微笑似乎是自己的幻想。这个面团胖子答题的态度十分认真,认真到一副虔诚的态度。

    小皇帝顺着周旭的目光看,也打量着即将步入朝廷的新力量。这一批可是他要着重培养的亲信。他看了那些答题很快的人,微微皱了眉头。按理说这题目不应该答那么快,因为题目并不简单。

    有一道题就出了及其偏,那是取自老子的一篇文章,做一策论,十分不好破题。他是下决心整治下科考的风气了。

    天还很长,这考试可是要考一天了,看着小皇叔,他就走下玉阶,走到周旭面前,轻声说道:“小皇叔,我们到御花园里逛逛。”

    周旭不置可否,点头顺应。

    戟瑞推着轮椅,小栗子跟着皇上出了太和殿。其他大臣还很严肃的看着答题的考生。

    春光明媚,御花园里花海一片。

    这时候宫里还没有多少女人,新皇并没有选后,也没有从民间选过美人。身边跟着以前太上皇赏赐的女人。太上皇早就搬离,到了别处的宫殿。太上皇的妃子们也都跟着去了。

    皇上觉得自己和周旭有些话需要私聊,有人在总是不好意思。他边挥手让小栗子退下,周旭也适时的让戟瑞退到亭子里。皇上很高兴的接过戟瑞的班。这戟瑞可是太上皇亲自选出的高手,他还真不怎么敢命令这人。

    ――这不是孝顺嘛。

    “怎么了,乖侄儿,不说话?”小皇帝推了半天却没有开头,周旭觉得奇怪,按照他了解,皇帝在他面前从来没有这样沉默过。

    “小皇叔,你能不能搬回皇宫里,陪陪我。”小皇帝闷闷的问道,他的语气也不坚定,似乎只是想想罢了。

    “为什么?”周旭有点疑惑,说起来,侄子是他从小看到大的,什么样的个性他是一清二楚,为人坚毅、果敢,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知人善任,又有自己主见。虽然年纪尚轻,却是个好皇帝的苗子。这也是废太子被废弃,太上皇千挑万选的。

    怎么突然就需要人陪了呢?

    “我就是觉得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宫殿里,很孤单。我躺在大大的龙床上并不开心,就总是会想起我和小皇叔并排躺在书房里,说着很多话,那样才开心。”小皇帝饶过身子来,把自己的头埋在周旭腿上,语气闷闷的,带着点委屈。

    “害怕了?”周旭语气温柔,这是外人从来没见过的样子。别人面前的周旭总是一副淡定的,高贵的,不可接近的样子。而这个模样却恰好被太后召见入宫的几个世家贵女和大臣之女看到了。她们和母亲一同入宫,有些乏,就相约禀告了太后到这御花园赏些花。到时还有很多女子呆在太后宫里,说些暖人的话。

    她们不敢惊扰,偷偷觑了几眼,呆愣半刻,蹑足的走远了,还相互的小声讨论着。

    “他长的真好看,就像个神仙一样风华绝代。”御史之女脸红的说道。

    “是呀,他好温柔。”大学士之女附和道,她的眼眉都弯到一块去了。

    那个少女不怀春,一向遇事淡定的世家女也是带着点羞涩,点了点头,小声应道。她们见过的贵族公子多了,都是潇洒英俊的,不羁的,文采风流的,却从来没有这般温柔的。她们的兄弟、父亲都不是这幅模样。

    她们心里最渴慕的就是能爱护她们、理解她们,听她们讲些女儿家心事的人。

    丞相之女表现的最为镇定,她从来都知道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对外人一副样子,对自己人又是另外一副样子。这外人传说的王爷高贵不凡,仙人之姿果然如是,却不是她能婚配的。这种人只可作为偶像,不可作为夫婿。

    自打接到太后的帖子,她就坐立不安。她的位置,太明显太危险。可她从来都不愿进了这皇宫,从此困在这笼子里。不仅失去自由,还会失去她的个性。还会把她变成一个算计人就像喝凉水似的。

    这几人却都关注错了重点,她们可能会嫁的人却是被安慰的人。

    戟瑞看着她们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也没放松警惕。虽然在这皇宫里,没什么必要。

    周旭安慰了一番小皇上,才从他嘴里掏出原因。原来是要大婚了,马上就是成人了,该选出皇后和四妃了。

    周旭想了下刚才偷瞄的妙龄少女们,能够这个时候入了御花园的,应该就是些贵女,想来就是些人选。

    “现在这般推拒,倒不如主动出击,选择一个喜欢的。”一味的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为了不产生怨偶,周旭这样劝道。

    “行,那小皇叔你替我选吧。”皇帝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认真的说道。

    “这怎么行,婚姻不可儿戏。这人选一定得是你喜欢的,哥哥和嫂子也满意的,我的意见就不怎么重要。”周旭严肃的回答,心里却想着,小皇上还有婚姻恐惧症呢。

    12、戟瑞偷卷子

    周旭和小皇帝在御花园里私语了一会,太后身边的红人葛公公就过来邀请他们到宫里小坐会,多日不见了不是。太后的意思不言而喻,这是侧面进攻皇上呢,谁让以前皇上总是拒绝接见外面大臣的内眷(特指内眷的女儿们)呢。

    太后打的如意算盘就是――皇帝很听周旭的话,要是能够劝着点皇上纳妃那就再好不过了。谁让皇帝不是她亲儿子呢。

    不过,周旭却没有接过葛公公的话茬,他心里打了个转,对太后的想法和打算那是心知肚明。太后不就是怕太上皇没了,以后就没什么权力了吗,不就是想培养个听话的皇后她好间接掌控后宫吗?周旭从来都对这个太后没什么好感,这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也是个宫斗的高手。他还不想把皇上推入火坑,能拖还是拖。

    周旭说道:“不劳烦葛公公了,殿试还没过,我和皇上还需要看看去,这毕竟是件大事。等过了这段日子,本王再去拜访太后,还望太后体谅。”

    葛公公脸色一僵,马上又堆满笑容,换上一副谄媚的样子。“旭贤王,您忙着。这朝廷大事杂家不懂,太后老人家会懂了,那杂家就先回了。”葛公公心里暗恨。

    葛公公和他的跟班垂头丧气的走了,小皇上噗嗤一声笑了。“这还是我第一次见葛公公不嚣张的样子。啧啧,小皇叔,你看看他像不像斗败的公鸡,哦,不他可不是公鸡。”

    周旭一拍他脑袋,“行了,都是皇上了,怎么还是这副痞赖的样子,小心被哥哥看到,让你再抄书。”侄儿最怕背书,更怕抄书,这可是他小时候的噩梦。

    小皇上立马就正经起来。假模假式的说道:“往事不堪回首中,不提也罢,每个成为皇上的真男子背后都有一本血泪史啊。”

    “又看什么歪书了?歪理还挺多的。”周旭笑颜融融,心里却在感慨这种轻松的感觉不知道还能保持多久。毕竟,他是皇上啊。

    “小皇叔,你说我要是也做一份试卷,偷偷的塞进去,我会不会考个状元呢?”小皇上问道。

    周旭看着他真诚的双眼,觉得他是真的这样考虑过。“你觉得考了状元就有底气了是吗?一个皇帝可以不会写诗,可以武功不强,可以不会打仗,只要他胸有容人之量,有远见,会克制,心存百姓,能知人善任就会是个好皇上。”这样的皇上不会自以为是,不会穷兵黩武,不会亲近小人,那么一个国家只要有一个不错的主子,还有不错的制度,还有不错的执行者,就能运转的越来越好。

    停顿半晌,小皇帝笑着说道:“小皇叔,我们回去看看那些名满天下的才子们是如何考试的。”说着,他推着轮椅向太和殿走去。

    他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波澜迭起。

    这个问题他曾经用不同方式问过不同的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明确的答案,很多人都在教他怎么做一个好皇帝,天天说教,从来没有一点实际的。比如说要像尧舜一样,不要像那些被灭国的皇帝一样。答案笼统虚无的很。

    戟瑞看着皇帝推着自家主人走了,不等周旭召唤,就立马走过来。

    “皇上贵体,这种事情还是我来比较好。”即便是面对皇上,戟瑞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冰冷。

    皇上很坦然的走在周旭的旁边,毫无被冰渣渣冻到的感觉。

    这时候太和殿里的学子们正奋笔疾书,唯独一个胖子例外。他从自己怀里掏出一个馒头来,大口大口吃着。甚是好吃的样子。恰好被周旭他们看到。

    “侄儿,你看看,这个人有趣极了。”胆识不错,能入太和殿考试也算是人才,就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如此。这人成功勾起周旭的兴趣。

    “是啊,这还是第一个敢在太和殿上吃东西的学生呢!”小皇帝笑着回道。递了个眼神给小栗子,示意他让让几个监考去刁难刁难这人。

    匆匆看了一遍,天色已经不早了。

    皇帝的午膳也到点了。周旭和小皇帝去吃饭去了。

    吃完饭,皇帝和周旭下了盘棋。说起来,这两个还真是平分秋色,都是臭棋篓子,教下棋课程的师傅每次都被气的脸色铁青。这两位别的不错,就是下棋不好,他还以为这两位是故意的呢,可惜地位那么高,他也不敢得罪,直气得自己吃不下饭。可惜,周旭和小皇帝都毫无所觉,还以为自己下的不错呢。

    小皇帝和很多人下过棋,只可惜别人多推让,说声:自愧不如。小皇帝觉得还是和小皇叔下棋下的来劲,杀的酣畅淋漓。他还以为自己棋艺精湛到了宗师的境界呢?哎,真是个美好的误会。

    下午处理了几件琐事,琼林宴和曲江游宴并着堰塔留名的事情,以及周邦小国来敬奉等等。

    这时候差不多到了日暮时分,周旭被小皇帝好说歹说留在宫里了,反正宫里女眷不多,再说,周旭还挺想提前看看那胖子和寇老西已经晏家嫡长子的文章。

    日暮时分,宫里各处都掌灯了。一片璀璨。

    吃过晚膳,周旭就等着范仲彦送卷子过来。结果没等到卷子,却等到一个啼笑皆非的消息。

    原来是到了时间,主考官过来收卷子,结果胖子才刚刚写了开头,监考官之前就让他把馒头交出来,结果他饿的没力气写文章。

    现在正声泪俱下的求主考官宽容则个。

    周旭听到不由的一笑,这人还真是脸皮厚,不过都是些快手又有何用。

    小皇帝想着自己的打算,开口说道:“馒头管够,蜡烛尽用,去翰林院找两个人专门看着他。让范仲彦他们几个抓紧时间把卷子批出来。”

    连夜,范仲彦就着人批阅。他们下午已经休息好了,现在正赶工呢。等到了皇帝看完,他们才能回家。从今天开始,凡是参与到这个科举改卷工作的人都不能回家,他们就住在宫里了一直等到皇帝批卷完毕。

    批阅试卷的这些人所在的房间里灯火通明,外面站着带刀侍卫。

    范仲彦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先是个改个的,各加“○”、“△”、“\”、“1”、“x”五种记号,等改完之后再轮流传阅。早先改完的就封起来不能让下一个人看到,下一个重新评判。有专门人员记录在案,一一核对每个人得到五种记号。

    若是都得“x”的也是没有名次的,就是考进了殿试也是无用的。

    最后得“○”最多者便是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佯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

    一般情况下,这头三名就是从这里面挑出来的。

    周旭其实挺好奇这原始试卷的,撺掇小皇帝。“不知道这几位大人批卷的水平怎么样?”

    小皇帝也是心痒痒的,他还是第一次主持呢,早就想去瞧瞧了。小皇叔还真是和他心理想通。

    周旭一看小皇帝发亮的眼神,就知道有门。“你让小栗子去宣道旨意,让他们工作半宿就睡觉,然后找个借口调开那些守门侍卫。戟瑞就能入室拿到试卷。”东周规定,皇帝不能参与原始试卷的批改,这是为了防止皇帝全凭自己心意选择。每次选择的出题者和和批卷人都是据理力争的人。

    他们不好明显去看,毕竟于理不合,不过他们可以用其他的策略。就是事后发现被动了,也不敢说什么。

    小皇帝立马写了道旨意,等到了差不多时间,就让小栗子去办事。

    戟瑞随后跟着,心里却想着这算不算监守自盗呢。皇帝都被主子带坏了。

    小栗子和戟瑞配合默契,小栗子悬置后,范仲彦几个人都感激涕零。然后他拿着调令,让这几个看门的带刀侍卫去干别的事情。凑着这个空档,戟瑞已经把试卷拿走了。试卷挺重的,幸亏他武功了得。

    小栗子看着戟瑞已经完成任务,就让那几个回来继续看着。

    周旭正有滋有味的喝着茶,就看到自己面前站着戟瑞。心里感慨,戟瑞的功夫越发了得了,这要是刺客他可不早就没命了。

    也不知道戟瑞在江湖上排名如何。

    戟瑞看着自家主人又神游太空,十分无奈。小皇帝还想装着很不在意,脚步去走了极快,周旭一个愣神,小皇帝已经啧啧的评判起来。

    “啧,这个考生脑子被驴踢了吧,文不对题,都写什么呢?”周旭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首艳诗。

    “应该是在青楼里呆的太久了,过太舒服了。”周旭接口道。他也拿过一卷,到时文采飞扬,锋芒毕露。“这人到不愧是个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没说错。”

    周旭又扫了眼他的策论,开篇便是破题,不错,虽然失之柔韧,倒也刚烈。多加栽培,也是栋梁。等他欣喜看到赋题的时候,却道可惜,可惜。

    他连声道了两回可惜,小皇帝也凑过脑袋来看,这人还挺有名的。他没看诗和策论,就单单看了赋题,却冷冷一笑。

    小皇帝说道:“这不是名满京都的京都四公子之一吗,赋题的内容可真是万金油,呵呵”。确实如小皇帝所言,这是他亲自拟了一道冷僻的题目,从《庄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个字作为赋题。这本来就是他设置的一道考验,若是老老实实答题,仔仔细细思考,便算是过了他的眼。若是文不对题,乱打一通,只为了图快,他只能对不起了。

    凡是没有答好这道题目的,都甭想参加琼林宴了。

    周旭又随便翻了翻,在戟瑞冷光的瞪视下觉得有点困意,便决定看了寇老西、晏曙的卷子,就乖乖的去见周公。

    这时候,小栗子推门进来。原来那太和殿里独自答题的胖子已经写完了,小栗子很兴奋的说道:“陛下,旭贤王,你们知道他吃了多少馒头吗?”

    小皇帝正看着刚拿过来的胖子的试卷,虽不是字字珠玑,却也是言之有物。尤其是字体工整,一手好楷书。心里想着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那篇赋题,做的也不错。

    他便随口猜:“按照他的体形,十个吧。”小皇帝还觉得高估了这个数字。

    小栗子摇摇头,然后满怀期待的看着周旭。

    “三十个。”周旭瞎胡猜了个数字。谁让他瞥见小栗子眼睛里一闪而过的轻蔑,那眼神分明就是猜的太少了。

    “都不对,他足足吃了三十六个。”

    戟瑞鄙视的看了眼小栗子,没大没小,这时候已经三更天了,明个皇上还得上朝,也不会提醒提醒。皇帝熬个夜也很正常,但是,连累他主子休息就是大事。

    今天按摩还没做呢,琼林宴还得主子主持,这温泉到底什么时候去泡,还是个未知数。

    小皇帝抬头恰好看到戟瑞冰冷的眼神,瞬间感到脊背发凉,小时候多少次他被这个人的目光给吓住,说起来都是泪。

    这卷子还得送回去。小皇帝让小栗子和戟瑞再配合一次。等那两人奉命办事的时候,他马上说道:“小皇叔,你快点去休息。这卷子想看以后还有机会嘛。就宿在我的寝宫里,方便。”他还能借机……

    不等周旭推辞,小皇帝已经让侍女端过来装好花药的水,他弯下腰小心儿轻柔的擦拭。侍女们早就退下,若是看到了,还不惊掉下巴。

    “小皇叔,我伺候的怎么样,比那个又冷又冰的戟瑞做的舒服吧?”小皇帝自信满满的说道。这技艺他可是专门练过的,以前他和小皇叔一起读书的时候,他就这样。

    周旭看着眼中已经没有了任何成算和心机的侄子,心里一暖,“是呀,你最厉害了,谁也比不过你。满足了吧。”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戟瑞动作利索,再加上他挂念主子,轻功使到极致,恰好就听到这几句话。心里一颤,他觉得自己的心直往下坠。

    推门进来,说道:“皇上龙体为重,这些事情还是我来做的好。”

    小皇帝心里正得意,也不和他计较。说了句:“小皇叔,明天没什么大事,你不用上朝的,好好休息。”说完,吹着不成曲子的小调高兴的走了。

    周旭眼睛已经困的睁不开了,谁在给他按摩都不知道。

    反正不是外人,他放心的随着自己心意睡了。

    戟瑞轻声唤了几声,没有应答,他才敢仔细地看自己的主子。

    这一看,又是一夜过去了。

    13、饽饽状元 大魁天下

    次日,阅卷的范仲彦等人并没有发现试卷被动过的痕迹。

    他们用了一天紧张的时间,终于拿出个初级鉴定。

    小皇帝看到手上的十本,问道:“这些天闻名京都的才子们都在这里面?”

    范仲彦点头称是,心里嘀咕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小皇帝随便翻翻,发现这试卷从上往下分别是“晏曙、典祁、宋桎、陈之绂、卢泽、何慎、汤孺、杜籍、寇阙、周勃。”这京都四公子赫然在上。

    他很生气,直接质问:“这就是你们精挑细选的试卷。看看这答的,言之无物,都是些什么。”小皇帝的火气蹭蹭的往上冒。

    他翻着四人的赋题给范仲彦看。

    范仲彦额头直冒汗,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想过皇上还没看就知道他们答了什么,他现在脑子里只想着自己办砸了事情。

    他慌忙说道:“微臣有罪,微臣该死。”

    小皇帝却和颜悦色起来,扶起跪在地上的范仲彦,安慰道:“爱卿,这事情不怪你,这卷子可不是你一个人能批过来的。怎么能把罪多揽到自己身上呢。爱卿可是两朝臣子,办事还是很好的。

    要不然,朕也不会让你来做主考官,若是你做的不好,岂不是说明朕有眼无珠吗?”

    此时的范仲彦才感觉自己的心回来的。

    “朕希望爱卿能重新再筛选一遍,凡是在赋题当中答错的,或者言之无物的,就打到三甲下。”小皇帝回到龙椅上,眼睛也没抬的说道。

    “这件事,我还希望爱卿能自己掂量着办,别透露了消息,这可对爱卿的名誉不好。下去吧,明天早晨送过来。”

    范仲彦连忙称是,他方才觉得自己的老命就交代在这里。他之前从来都觉得皇帝嘻嘻哈哈,还没有长大。这个君字,不过是君字没有实质含义,今天他才知道君主已经是谈笑间拿捏命运的人,那身上的气势一定不比太上皇弱。

    他真是小瞧了皇帝。

    此时御书房的小皇帝长舒了一口气,策划这么久的事情终于结束了。从一开始选择范仲彦做主考官就是因为他气节弱,却又心气高。有老对手在前面做比较,他不敢和自己呛声,自己做点手脚都是很容易的。从选择主考官到他要求加一道自己出了题目,再到偷出试卷,找出例证一步一步都是谋划着来的。每一步都有算计,就连小皇叔也被算计在内。

    定名次的事情,主考官都能据理力争的,若不是他先拿捏住范仲彦,这件事还真不好说。现在范仲彦就差不多是中立阵营了。

    又过了一天,到了最后的殿试。

    皇上出了题目,任意问人。若是一个答不好,名次就会不保。小皇帝看了眼恍若老僧入定的小皇叔,提问了一个问题,叫前十名分别回答,这关系到最后名次的确定。

    前日里他和小皇叔打了个约:“谁能说的准前十名排列,这赌局就算谁赢。”小皇帝成竹在胸,这名次还不是他定,这不是妥妥的赢嘛。当时,周旭神秘的一笑,却没有答话。

    小皇帝斟酌的问完,新选出的前十名回答完毕。

    他想了想答案,估摸了下人的性格,考量下人的籍贯,便排出前十名的名次来。却不料,小栗子刚念完状元、榜眼、探花,下面便有文臣在嘀咕。等小栗子念完前十名的时候,就有文臣直接站出来奏。

    “京都四公子为什么不在十名之内?”四公子天资聪慧,各有独特的天赋异质,艳惊京都。为什么就没有入列呢?

    另一位也站出来:“世人皆知京都神童晏曙公子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是文人领袖杨震的高足,为什么不是状元呢?”

    另一位也挺不住了,接口说道:“这前两名可是什么名气也没有,凭什么就做了状元和榜眼呢?”

    合着这名气这么有用,小皇帝心里发火,面上去丝毫不显,还是那副平日上朝乐呵乐呵的样子。

    范仲彦却心里暗惊,“皇帝要发威了。”他现在一点都不敢小瞧了皇上。

    皇上说道:“既然各位大臣都有疑义,范仲彦把这几个人的卷子给他们看看,若是谁指出谁的比宋桎的好,朕就改,爱卿们,看吧。”

    毫无威胁的话却让范仲彦心里打了个颤,他心里直叫“皇上这是挖的坑,别跳啊。”但他却只能听话的拿过试卷发给那三个文官。

    “若是谁还有疑问,一同参阅。”

    三人看罢,冷汗淋漓。宋桎和典祁写的卷子他们居然找不到可以开口的地方。宋桎的端方,典祁的圆滑,晏曙的飞扬,陈之绂独辟蹊径却扣题鲜明,寇阙的鲜活,周勃的绮丽,每一个都比京都四公子写的好,写的妙。

    三人拜服。小皇帝得意的看了眼周旭。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他正打算授职这几个人到时候,一向睿智的丞相却站出来说:“陛下,还请解释下京都四公子的文章坏在何处?要不然学子闹事,不好处理。”

    难道他说他就是看不惯他们写的太快的吗,绝对不行,这不是找揍吗。

    “既然大家都为他们四个说情,那么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写的这篇赋题?”他还就不相信根本没理解就直接答能讲出什么道理。

    果不其然,四个人说完,金銮殿上的大臣们默言了。

    小皇帝又让人把宋桎和典祁的赋题念了,金銮殿上的学子们默言了。

    京都四公子这次彻底黑脸了。

    这次算是真正的风波结束。

    可惜,那三个文官,自此仕途不亮啊。

    一甲三人被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