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清穿之重设历史 作者:裁风
逾制的问题。
胤i吃穿用度的份例基本等同于康熙,这一点康熙也是晓得并纵容的。
一个父亲宠着儿子想要给对方最好的没有什么,但放在天家,那就没什么小事――毕竟制式这种事真是完全马虎不得,往小处说那确实是恩宠殊甚,往大处说,那完全就能判个意图谋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皇太子从小是养在乾清宫的,自然用着皇上的份例,这标准在皇太子搬到毓庆宫后就一直没有改,康熙不提,底下那些惯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更不会管闲事――太子受宠是有目共睹的,谁敢触霉头?
如今这事由御史提出来就不一样了――谏官不以言获罪是惯例,更何况人家讲的是事实,句句在理,就算康熙再偏宠嫡子也不得不做个样子,让内务府去毓庆宫好好核实一遍,把所有的逾制品都收走。
群臣的心里则是震撼了――那名御史是谁的人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这实际上就是明珠一党对皇太子下的战帖了,而明珠一党如此嚣张的根本,还是皇长子。看着皇太子看向皇长子的眼睛中难以遮掩的敌意,众大臣在心里叹了口气,有野心的开始算计站队问题,拎得清的则在考虑如何明哲保身。
处理完太子的事,康熙又看了看胤|,最后还是下旨把对方塞进了兵部。
虽然没有实权,也就是个观摩学习的,胤|还是非常高兴,每天都会准时去兵部报到,向前辈同僚们学习如何翻阅卷宗处理文书。由于胤|谦逊好学,又很少摆皇子谱,再加上明珠在其中的周旋打点,所以同僚们的关系还是搞得非常好的。
然后有一天,胤|处理文书的时候看到来自东北边关的战报。战报是以宁古塔副都统,同时也是雅克萨围城战的主将萨布素的名义发来的,其内容是有关于击毙俄罗斯军队的监军托尔布津之事,并表示俄罗斯军队不肯接受大清议和的提议,询问这一仗该如何打下去。
胤|拿着这封折子准备和兵部的大小官吏商讨一番。
兵部的人还是挺给大阿哥面子的,这番讨论弄得非常正式,就连兵部尚书伊桑阿都拨冗前来。
伊桑阿是索额图的女婿,此番也不过是受索额图私下关于观察大阿哥能力的嘱托以及胤|身为大阿哥的面子上才过来的,没想到大阿哥小小年纪却是颇有见地,也终于让他正视自家老丈人对于大阿哥颇为忌惮的心情了。
胤|特意命人取了地图,还有他归纳整理的兵部之前收到的文书里关于东北的战事的数据,通过各种理由表示大清不能议和。
伊桑阿虽然是索额图的女婿,在政治斗争争权夺利方面自然是偏向自家老丈人,但在面对这种攸关国家荣辱的战争方面,却必须站在皇上这一边。所以要说到这次战事的看法,他肯定是支持皇上想要议和的决定。只不过,前几个月他去东北传旨时却让这种坚定的支持产生了动摇――俄罗斯人真的是一匹喂不饱的狼,就算这次签订了协议,也难保有机会他们不会撕毁协议,而且一场场仗打下来,俄罗斯人损失的是兵力,而大清除了兵力的损失,还有对战场波及区域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良田毁坏,房舍倒塌,骨肉分离。
不过这种反对的话他是不能说的,要不然他这兵部尚书也就做到头了。
伊桑阿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且在索额图倒台后依旧在仕,甚至入了贤良祠,自然跟他的为人有关――就算与索额图联姻,但也并不是事事以索额图为准,他也有自己的决断,沉稳中不失灵活――所以既然他说不了,那就只好利用一下这个年轻的阿哥了:“大阿哥说的很是,但议和的决定是万岁爷下达的,您若真主张把俄罗斯人打个彻底,恐怕最重要的是要说服万岁爷。”
于是,胤|就就这事给康熙上了折子。然后在康熙下达旨意之前,擅自拦截了准备前往俄罗斯的使团,他们正准备向俄罗斯的沙皇传达大清皇帝想要议和的决定。
上次关于皇太子用度逾矩的事情,索额图又被康熙训斥了,正愁没处撒火呢,胤|这算撞上枪口了。次日朝会时,索额图一方的御史狠狠地弹劾了胤|一番。胤|正好借此机会劝说皇上放弃议和。
胤|的理由十分充分。
首先是俄罗斯的内政不稳。俄罗斯的沙皇彼得只是个傀儡,野心勃勃的公主索菲亚摄政,两人之间的矛盾虽然尚未明确,但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等彼得长大后,俄罗斯的内斗必然会影响外面的士兵。其次是俄罗斯的战线拉的太长,不止在大清的东北有战场,在极北之地与欧罗巴的一个小国以及大清的西北方向的一个几乎不逊色于大清的古老帝国都有战争。再者,俄罗斯人仰仗的主要兵力是哥萨克人,而在十几年前,哥萨克人还曾经造过反,可想而知这支力量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双刃剑。第四,俄罗斯人狼子野心非常不可信,不说他们已经战死的监军托尔布津曾经撕毁过承诺,单就看俄罗斯这几年穷兵黩武四处征战,难保他们不会再
次撕毁协议南侵,更勿论北方的天气条件恶劣,他们恐怕永远都不会放弃对大清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的渴望。第五,大清新配备的连珠铳威力强大,完全有能力彻底击溃俄军,并震慑得俄军再也不敢对大清有非分之想,同时,只有以武力彻底征服他们,到时候谈判起来我们才能更有底气,所以我们要将俄罗斯人彻底赶出大清,赶到西伯利亚以北才好。
胤i自然是跟胤|对着来:“大哥说的非常精彩。但是弟弟想要问大哥几个问题。第一,大哥也说战线拉得太长对战事不利,那么,根据探子来报,西北的厄鲁特蒙古近期似乎有些骚动,万一东北战事没有像大哥所说的那样,顺利而又快速的结束,到时俄罗斯和厄鲁特勾结起来,大清的战线会不会也拉得太长呢?更何况,谁又能保证正与俄罗斯打仗的另两个国家不会议和?第二,马上就要入秋了,雅克萨城也会变得寒冷非常,河水结冰,士兵所需的粮草物资该如何解决?第三,弟弟不明白大哥为何非要讲俄罗斯人赶出西伯利亚,不说多么劳民伤财,西伯利亚土地贫瘠,条件恶劣,就算争来也无用!孤倒觉得皇父议和的决定非常正确,两国永结同好,互相通商对大清来说也是稳赚不赔。更何况,比起俄罗斯,厄鲁特蒙古才更重要,毕竟那总归是我大清的疆土!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趁现在厄鲁特蒙古还没闹大赶紧压下去才是正理。”
群臣看着简直像唱擂的两位阿哥,心里有些摇摆不定:两位说的都很有道理,大阿哥的想法虽然更能弘扬我朝之威严,但太子爷的身后明显站着万岁爷呢!
于是群臣的眼睛又看向康熙。
听了胤i的反驳,胤|反而笑了,带着点得意和骄傲,也不解释,只从袖子里又掏出一封折子――这一封则跟以往的折子不一样了,被封死的――梁九功忙接了过去,呈给康熙。
“这是儿臣草拟的对俄之策,还请皇父细细看过再做决定!”
☆、第七十八章
胤|上的折子,康熙是拿回去看的,所以,所有人都不知道胤|的折子里到底写的是什么。
康熙看完奏折后很感慨,连夜伊桑阿、梁清标、明珠、索额图还有恭亲王常宁召进宫来。
半夜三更的,听到传旨太监的传召可把几人吓了一跳,忐忑不安地在心里想着是不是宫里出了什么事。不过当几人的轿子在宫门前遇上时就知道十有八九又是为雅克萨战的事。
把兵部两位尚书还有文华殿大学士请来倒是好理解,不过这个外事局的主管索额图和基本不掌权的恭亲王又是怎么回事?
进了乾清宫,康熙也不跟他们嗦,直接扔了份折子让他们看。明珠眼尖地认出那正是大阿哥在朝会上呈上的。
五个人挤在一起把折子大致浏览了一遍,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
见着自己最看重的几位大臣瞠目结舌的样子,康熙的心情也好了一点。
明珠最先找回自己的声音,因为容若偶尔也会跟他讲讲大阿哥的不一般,所以此时他倒成了最镇定的一个,“万岁爷,这真是大阿哥提出来的?”
康熙面无表情,“朕如何能知道?叫你们来也是想问问你们,有谁教过他这些么?”
几位重臣都摇摇头,明珠道:“大阿哥这几年都在南边,就算大阿哥不嫌弃,奴才们也是没法教啊。”
明珠说的也在理,康熙就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转而问起这些个对策的可行性。
明珠这个时候不方便再多说,索额图则是憋着一口气死活不想称赞明珠一伙人,倒是梁清标先表了态:“大阿哥这些个法子虽然有些流于下乘,但兵法有言,‘兵者,诡道也’,又兼之此举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良法妙计。”
让明珠惊讶的是,伊桑阿也主动称赞:“确实如梁大人所言。尽管有些地方考虑得不甚周全,但以大阿哥的年龄来讲不得不说是极难得的了,果然不愧是皇子龙孙,前途无量。”
“得了得了。”康熙摆摆手,“大半夜的,朕叫你们来可不是听你们拍马屁的,这套方案朕看着也不错,你们今晚就宿在宫里吧,明日之前把这套方案给朕弄周全了。你们先退下吧,老五留下。”
“是,奴才/臣告退。”
等四位大臣都下去了,康熙摆手示意:“梁九功,给恭亲王赐座。”
常宁忐忑不安地看了康熙一眼,这才有些拘谨地坐了下来。
看着常宁小心谨慎的模样,康熙皱了皱眉,他一直看不大上这个实际上的幼弟,唯唯诺诺的样子根本就不像个皇子!就算这亲王的爵位是他当初亲自封的,但那不过是惯例,在他心里,除了二哥,还有那个兄弟配得上“亲王”的荣耀?于是忍不住冷声喝斥:“老五啊,就你这性子,朕怎么敢给你派点正事!”
常宁一听,立刻跪下来,“奴才……”
被常宁的突然一跪吓了一跳,再看看常宁拘谨地模样,康熙开始反省自己平日里是不是对这弟弟太过严苛了?
“大阿哥的折子你也看到了。”康熙摆手让常宁起来坐着,声音低沉,“有些事,朕必得找个可靠的人才能成,思来想去,到底还是自家人更可靠些。咱们哥儿几个,二哥最是稳重可靠的,可眼下他远在东北,朕使不着他。老五,若是教你去,你可会让朕失望?”
“奴才……”常宁心下一跳,张嘴就要拒绝。
康熙按住他,“不用再推三阻四的了。爱新觉罗家的男儿,怎么能连这么点事都办不好?要是真办不好,那你也别回来了,朕不想要这样的弟弟!回去准备准备罢,想来朕的旨意不日就会到恭王府了。”
一番话听下来,常宁额头上冷汗直冒,只能忙不迭地点头:“是是,奴才谨记皇兄教诲。”
“跪安吧。”
“是,奴才告退。”
看着常宁唯唯诺诺的模样,康熙真觉得刚刚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过,好歹也是自己的弟弟,还是给二哥打个招呼,照应一番老五吧。
没过几日,康熙就下了旨意,由恭亲王和索额图领头,率领一支队伍前往俄国,向俄国的沙皇表达大清想要永结同好的意思。
――这表面看起来这没什么改变。可实际上,俄国的大权在摄政公主索菲亚的手里,他们此举其实是在向沙皇彼得投出橄榄枝。彼得也快要成年了,按照俄国的惯例,成年的沙皇就要从摄政王的手里接回实权――可这世上有几个摄政王甘心交出实权?在两人的斗争里,彼得显然处于弱势,倘若有大清的扶持,这场内斗怕是会很好看。
――不过,等他们扶持着彼得上位之后会不会后悔,目前就不在他们考虑得范围内了。
再者说,从京城去俄罗斯,路途遥远,趁这个机会,康熙也给福全下达了允许使用连珠铳的旨意,务必在使团到达俄罗斯前将俄罗斯部队驱逐出西伯利亚――西伯利亚确实很贫瘠没有错,可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性,他们的协议真的没有多少可信度。而有了西伯利亚,也算有了一个战争的缓冲带。就算将来真的再发生了战争,只要在西伯利亚挡住俄罗斯的士兵,那么战场离东北那么远了,总不至于再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还有蠢蠢欲动的厄鲁特蒙古那边,索额图管着的外事局正好有几个准备去北方的晋商,让他们在途中重金收买几个哥萨克闲散骑兵侵扰厄鲁特,对厄鲁特造成多大的打击倒指望不上,目的只是为了嫁祸俄罗斯,绝了厄鲁特与俄罗斯勾结的机会。等东北彻底平复了,再处理厄鲁特。
“我赢了!”
无逸学堂的校练场上传来一阵得意洋洋的声音。原来是胤|胤i一群人在比赛骑射。
胤i这一边十个箭靶有八个是正中红心,一个略有偏差,一个脱靶,以胤i的年龄以及在骑射上的天分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胤|这边同样十个箭靶,同样八个正中红心,一个略偏,还有一个就是手里的这一支了。看着胤i脱靶的那个,胤|得意地笑了笑,娴熟而又潇洒地射出最后一支箭――正中红心。
两人驱马跑至终点,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那里等着给两位爷送水递面巾了。
“哼,大哥不过是仗着自己年纪大呗。太子爷就算输了也是正常的。”胤祉凑在胤i身边,屈尊降贵地亲手给太子二哥擦汗,一边不忘给太子的战败找理由。
胤i肤色偏白,剧烈运动后就显得特别红润,胤|看着胤祉小心周到地给胤i擦汗,脸上闪过一份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不悦,至于胤祉的话更是没听见。
其他人见大阿哥似乎有些动气,纷纷低下头不做声,个别胆子大的拽了拽胤祉的袖子,示意他看大阿哥的脸色。
胤祉对胤|也还是有几分畏惧的――因为据说这个大哥上过战场,杀过人,见此也不再多言,只是撇了撇嘴,继续细心地给胤i擦汗。
胤|此时也反应过来对方刚刚说了什么,可胤祉到底比他小了六岁,在他眼里那就是小孩子,他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笑了笑,便推开人群离开了。
却不知这一
幕落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根本不屑跟三阿哥计较。胤祉一张小脸顿时气得通红。
胤i看得好笑,上手拍了拍,“得了,三儿,既然技不如人就再练呗,何苦上赶着自取其辱呢?”
“我就看不过他。不就是早生两年么?看他那样儿,哪里把太子二哥放在眼里了?”
“那也得咱们的好二哥先把大哥放在眼里啊。”
一个声音莫名冒了出来。
众人循声望去,竟然是六阿哥胤祚!
胤祉扁扁嘴,小声嘀咕:“这个小六子,也不知老大给了他什么好处,总是站在老大那边!”
胤i闻言,不由闷笑――三儿啊,不是老大给了他好处,而是你二哥我总是不给人家好脸色啊!
因为“祚”这个字,胤i闹了有一段时间的脾气,每回见到胤祚他都是各种不舒坦,甚至有些阴暗地想这个体弱的弟弟怎么不早点死了干净,更甚至毓庆宫一段时间内禁止出现“六”“德”“永和宫”一类的字眼。
“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弟弟可从没见过太子二哥对大哥尊敬过!”
“那能一样么?”胤祉跟着呛声,“太子爷可是储君,君为上,兄长又怎样?更何况,太子二哥将来可是要当皇……”
“三儿!”胤i厉声喝住胤祉,狠瞪了对方一眼,都多大了,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到现在还拎不清么?
胤祉也觉得失言,有些懊恼地掩住唇,但还不忘挽回一点面子,“小六儿你年纪小,当哥哥的才不跟你计较!”
“这是孤和大哥的事,小六儿还是把身子骨养得好到能骑马了再说吧,也省得德妃娘娘老挂念,连七妹妹都差点忽视了!”
胤i护短的毛病还是有的,不得已呵斥了三儿,怎么着也得找回场子,回赠胤祚的话也够狠。胤祚因为先天体弱,到现在也是多病多灾的,在骑射方面只能勉强上了马。德妃也是一颗心挂在这个儿子上,甚至有一次为了照顾儿子而把同样生了病的女儿忘在了一边。好在皇子皇女身边伺候的嬷嬷不少,这才没出事。不过因为这事,德妃还是被皇上隐晦地斥责了两句。
胤祚到底年幼,立刻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恨恨地瞪着胤i等人离开的背影。
“啧,咱们的大阿哥也学会听墙角了?”
胤|连头都没回,只是看着那边争吵的情景皱了皱眉。
“只是小孩子们的打打闹闹而已,大阿哥有必要这么上心?”见胤|不理,那个声音便凑了过来。
“你过来干嘛?”胤|撩起眼皮看了对方一眼,懒洋洋地问道。
“过来看看五年没有回来的老友啊。”张廷玉笑眯眯地回答,“话说大阿哥你真要跟着太子爷他们一起念书啊?你这么大个儿,在一群小豆丁里不会太鹤立鸡群了么?”一边说着,张廷玉又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还煞有介事地点着头。
不过也确实,胤|在同龄人里头已经算是高的了,跟胤祉他们混到一起更是格格不入。
“豆丁确实是,不过他们可不小。”
张廷玉若有所思地看着太子离开的方向,“大阿哥真的跟太子爷掰了?”“你说呢?”胤|挑眉看他,“这种事难道还有假的不成?”
“真掰了?”张廷玉大惊,继而捂脸,“我再也不相信兄弟情深了!”
――这样的都能掰,权势神马的太可怕了!
胤|由着对方作戏,也不回答。
张廷玉自己闹腾一阵也觉得无趣,拍了拍胤|的肩膀,又摆出那副仿佛看透一切的表情:“不过大阿哥你看太子爷的眼神里,关切爱护再少一些,嫉恨不甘再多一点我就信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六阿哥大概会是一个不错的盟友,不说跟太子爷关系不好,母家地位也不显,要不要利用一下呢?”
胤|还是懒洋洋的,“还是做好你自个儿的事罢!夺嫡这种事,你一个汉人还是少掺合的好。”
“我又不傻,吃饱了撑得才那浑水。话说,天家子真是苦哟~”
“七哥?”温软的声音传来,站在窗前的胤v回过头,胤祺正托着腮,笑眯眯地看着他,“看什么呢?哥哥已经把这一篇看完了呢。”
“没什么。咱们继续吧。”胤v从窗边离开,心情却尚未平息。大哥二哥已经开始了么?可是,总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不过算了,还是先帮五哥把汉文学利索了吧,横竖他现在还小,四哥八弟也还小不是么?
☆、第79章 弟弟
数九隆冬,北风阵阵,小雪飘飘,无逸学堂的院子里却是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热火朝天。
无逸学堂门口,有内侍撑着伞挡住雪花,胤g亲自扶着胤t上了马车。没想到胤t却站在车辕上不肯进车子里头。
“小八,怎么了?”胤g抬头询问胤t,顺便帮他把披风紧了紧。
胤t高兴地在车辕上踮着脚看不远处,眉眼弯弯:“那边是在干什么呢?好热闹啊。四哥,咱们可以晚点回去么?小八想去看看。”
胤g顺着胤t的眼神看过去,原来趁着雪小了些,大哥太子他们又斗起来了。
这一次好像是背书大赛,他好像听年家的小二子讲过。
这背书可不一般,是由主持比赛的人随便说一句古话,然后参赛者以射箭的方式抢答,射得又快又准的获得抢答权,回答的时候既要把这句话的全篇背诵出来,还要讲清楚其出处和意思等等所有能回答的内容。
不过说起来,大哥太子他们的花哨还真不少,什么赛马啦,射箭啦,布库啦,辩论啦,书法啦,还有这次的背书。他离得近,很多事情都听说了,自从大哥回来后,无逸学堂是真的“无逸”了――不管什么都能拿出来比斗一番,刚刚说的都是正经的,还有什么吃饭的时候比谁吃的饭比较多,刚下第一场雪时的雪仗,年家小二还爆料说曾经在茅房见那两位比试谁撒尿的距离远……
至于年小二为什么这么关注大阿哥和太子爷,又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向四阿哥爆料,除了这两位斗得特别有趣外,还因为他身边的这个四阿哥是个非常无趣的人,他很想见识见识对方变脸的模样。
对此,四阿哥的贴身内侍表示年二公子您只要看到主子跟八阿哥在一起就好了。
当然,以胤g的面瘫功力,就算听了这事他在心里吐槽千字,面上也是不会显露分毫的。
大哥和太子爷为什么这么斗,胤g也能猜到。不过想想大哥刚回来时惠妃母对他说的那几句话,虽然那个时候他厉声驳斥回去了,但说实话,他心里未必不是对惠妃的话有几分赞同的。不管大哥和太子斗到什么地步,他都不能搀和进去,不说他非嫡非长,纵是仗着有一个皇贵妃的养母也总是抹不去包衣的根本出身,再说人太子二哥的才能人品俱佳,不见得就会败于已有军功的长子,更何况,宫里不是还有一位十阿哥么,那位的额娘可是正正经经的皇贵妃。
所以他拦住胤t,抿紧唇作出一副严肃的样子:“不可以!你还太小了,天儿又这么冷,万一一会儿雪下大了,惠妃母会担心的。”
胤t撇撇嘴,“惠额娘才不会担心!惠额娘说了,小孩子就要多出去走走!而且你看,身子很差劲的六哥也在那里呢!”
胤g扭头一看,果然胤祚也在那边凑热闹,不由地扶额,心说胤祚你身体不好还偏爱凑热闹,这么冷的天,再不回去德额娘定要担心了,一边继续拦眼前这个:“你六哥比你大,你能跟他比么?赶紧回宫吧――你看你五哥七哥他们也没有凑热闹不是?”
胤t顺着胤g指的方向看过去,透过半启的门扉,隐约可见五哥和七哥还在学习,丝毫没有要凑热闹的迹象,再看看四哥那么坚决的样子,胤t也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又问:“那咱们用不用叫上六哥一起走,他身体不好,要是不早些回去,德妃母要担心了。”
“你六哥自己有数的,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胤g假装不耐烦地拍了拍胤t的这么一会儿就被冻得通红的脸颊,催促着对方赶紧进马车,待胤t不情不愿地进去后,胤g才再次抬头看向胤祚,因为自己的那位亲额娘不知怎的,并不待见自己,尤其不待见自己接近六弟和七妹,所以他对这个从血缘关系上来讲做亲近的弟弟并不了解,胤祚究竟为什么混在大哥太子那里他也想不通,更何况,就算胤祚真的想要在大哥太子之间做些什么他也管不了,索性他也就不管了,紧接着也进了马车。
马车内铺着厚厚的垫子,车壁看着普通,但内里都是精铁,外层是厚厚的毡布,非常保暖。胤g一进马车就煮上奶茶,奶茶很快就开了,咕嘟嘟地冒着热气,胤g给胤t倒上一杯暖身子。
将近年关,宫里宫外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坐在车子里都能听到远处的吆喝声,胤t今年刚入学,便放下杯子,好奇地打起帘子看向窗外。
看着胤t不加掩饰的失望表情,胤g安慰地摸了摸对方的脑袋,“咱们这条路每天都是有人清道的,那些热闹的声音是从至少两条街外传过来的,小八要是想瞧瞧的话,等这一期的学习结束后,咱们去求求大姐姐,讨个腰牌出来看看。”
胤t的心情这才好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
进了宫门,胤t和胤g下了马车,书本文具什么的由内侍带回乾西五所,他们俩则先去乾清宫请安。
梁九功亲自出来伺候两位阿哥,“奴才见过四阿哥八阿哥,请两位阿哥安,真是不巧啊,万岁爷正在里头见几位王爷,要不您二位在这儿稍候片刻?”
胤g想想几位王爷怕是在里头领福字,估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拉着胤t在乾清宫大殿里等着了。
虽然正值隆冬,但乾清宫的地龙早就烧起来了,烘得整个大殿几乎可以收是温暖如春。胤g也不假手于人,亲自帮着胤t把披风褂子和帽子脱了下来,看着胤t欢快地在大殿内溜来溜去,这才在宫人侍候下脱了自己的。
正如胤g料想的,康熙确实在里头写福字赐给几位王爷,所以过了大概两刻钟多一点,里面就完事了,梁九功过来宣两位进去。
大概是因为刚写完福字,康熙的心情还算不错,对于两个儿子的请安也和颜悦色地受了,又考校了新近学的内容,见两人俱是对答顺畅妥当,康熙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无逸学堂最近挺热闹的,不如你们俩给朕说说?”
胤t刚要回答,没想到一向话少的胤g却抢先一步,严肃地回道:“儿子们每日只知读书,对于哥哥们之间的小游戏并不是很清楚。”
康熙似有深意地看了胤g一眼,见对方依旧板着脸面无表情便作罢了,“爱读书是好事,但在我满人是马上得的天下,骑射上也是丝毫不能逊色,尤其是胤g你,朕怎么听说连你八弟都不如啊?”
被戳到痛脚,胤g再也绷不住了,羞愧得几乎从耳朵红遍了全身,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了。
倒是胤t嘴甜,看着场面僵了连忙插话,“哪里呢,都是四哥让着我呢,要不,我哪能赢得那么轻松!”
那么轻松……胤g的脸红得都能煎蛋了――哥哥已经使出全力了,并没有让着你啊小八!
康熙闷笑,小八你是真心为你四哥解围么?不过小四儿子平日里一直是一副严肃的模样,偶尔看小四儿子羞耻到脸红也挺有趣,不过面上还是板着脸,“不管是不是胤g你让着弟弟,总之骑射方面要再努力,要知道太子在你这么大时可都能射虎了。”
“是,儿子谨记汗阿玛教导。”胤g怏怏地应了。
康熙又转向胤t,“还有胤t,朕见过你写的那些个大字儿了,实在很不像话。朕知晓你年幼,笔力不足,可你毕竟是由谙达们从小教导的,而你大哥自小在宫外养大,回来后那笔字儿也比你的好多了。”
“是,儿子记住了。”一提到字,胤t也蔫了,垂头丧气地低下头。
“好了,你们跪安吧。”
“儿子们告退。”
兄弟俩垂头丧气地出了乾清宫,对视一眼决定去慈宁宫,毕竟远么,有足够的时间调节心情。
太皇太后最近身子有些不太利索,尤其到了冬天,更是常常生病,两人请了安,见太皇太后面有疲色,便早早退了出来。
路过西六宫时,胤t想了想,带着胤g去了翊坤宫。刚迈进宫门就听到一处假山背后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争吵声。
“这个是八哥给我的,你滚开啦!”
“你胡说,那明明是八哥给我的,九哥你又想抢走!”
“嘿嘿,谁教你笨,自己的东西都看不住!”
“九哥你――”
“啊,小十你竟然又打我,看我不打回来!”
“哼,我才不怕你,看咱俩谁拳头硬!”
“啊――呜呜……好疼!”
于是等胤t和胤g循着声音找到声源处时,就看到一个穿得鼓鼓囊囊的小家伙哭得一塌糊涂,不住地用手背揉着眼睛,抽抽搭搭间鼻子还冒泡,原本粉雕玉琢的小脸被眼泪鼻涕整个糊住了,狼狈非常。而另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包子同样被裹得严严实实,带着既有些后悔又有些不服气的表情在一旁看着,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原本很担心的胤t登时乐了,“噗嗤”笑出声。
两个小包子抬头一眼,抽噎的也不哭了,攥拳头的也不打了,齐齐扑上来抱腰抱大腿,“八哥!”
胤t也不嫌弃其中一个满脸鼻涕眼泪,另一个一身泥土,很高兴地接住两个小包子,一边训斥,一边掏出手帕子给两个小包子擦手擦脸,“怎么又打起来了?小九,八哥不是说过么?不准跟小十抢东西!还有小十,别动不动就动手,
恋耽美
逾制的问题。
胤i吃穿用度的份例基本等同于康熙,这一点康熙也是晓得并纵容的。
一个父亲宠着儿子想要给对方最好的没有什么,但放在天家,那就没什么小事――毕竟制式这种事真是完全马虎不得,往小处说那确实是恩宠殊甚,往大处说,那完全就能判个意图谋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皇太子从小是养在乾清宫的,自然用着皇上的份例,这标准在皇太子搬到毓庆宫后就一直没有改,康熙不提,底下那些惯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更不会管闲事――太子受宠是有目共睹的,谁敢触霉头?
如今这事由御史提出来就不一样了――谏官不以言获罪是惯例,更何况人家讲的是事实,句句在理,就算康熙再偏宠嫡子也不得不做个样子,让内务府去毓庆宫好好核实一遍,把所有的逾制品都收走。
群臣的心里则是震撼了――那名御史是谁的人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这实际上就是明珠一党对皇太子下的战帖了,而明珠一党如此嚣张的根本,还是皇长子。看着皇太子看向皇长子的眼睛中难以遮掩的敌意,众大臣在心里叹了口气,有野心的开始算计站队问题,拎得清的则在考虑如何明哲保身。
处理完太子的事,康熙又看了看胤|,最后还是下旨把对方塞进了兵部。
虽然没有实权,也就是个观摩学习的,胤|还是非常高兴,每天都会准时去兵部报到,向前辈同僚们学习如何翻阅卷宗处理文书。由于胤|谦逊好学,又很少摆皇子谱,再加上明珠在其中的周旋打点,所以同僚们的关系还是搞得非常好的。
然后有一天,胤|处理文书的时候看到来自东北边关的战报。战报是以宁古塔副都统,同时也是雅克萨围城战的主将萨布素的名义发来的,其内容是有关于击毙俄罗斯军队的监军托尔布津之事,并表示俄罗斯军队不肯接受大清议和的提议,询问这一仗该如何打下去。
胤|拿着这封折子准备和兵部的大小官吏商讨一番。
兵部的人还是挺给大阿哥面子的,这番讨论弄得非常正式,就连兵部尚书伊桑阿都拨冗前来。
伊桑阿是索额图的女婿,此番也不过是受索额图私下关于观察大阿哥能力的嘱托以及胤|身为大阿哥的面子上才过来的,没想到大阿哥小小年纪却是颇有见地,也终于让他正视自家老丈人对于大阿哥颇为忌惮的心情了。
胤|特意命人取了地图,还有他归纳整理的兵部之前收到的文书里关于东北的战事的数据,通过各种理由表示大清不能议和。
伊桑阿虽然是索额图的女婿,在政治斗争争权夺利方面自然是偏向自家老丈人,但在面对这种攸关国家荣辱的战争方面,却必须站在皇上这一边。所以要说到这次战事的看法,他肯定是支持皇上想要议和的决定。只不过,前几个月他去东北传旨时却让这种坚定的支持产生了动摇――俄罗斯人真的是一匹喂不饱的狼,就算这次签订了协议,也难保有机会他们不会撕毁协议,而且一场场仗打下来,俄罗斯人损失的是兵力,而大清除了兵力的损失,还有对战场波及区域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良田毁坏,房舍倒塌,骨肉分离。
不过这种反对的话他是不能说的,要不然他这兵部尚书也就做到头了。
伊桑阿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且在索额图倒台后依旧在仕,甚至入了贤良祠,自然跟他的为人有关――就算与索额图联姻,但也并不是事事以索额图为准,他也有自己的决断,沉稳中不失灵活――所以既然他说不了,那就只好利用一下这个年轻的阿哥了:“大阿哥说的很是,但议和的决定是万岁爷下达的,您若真主张把俄罗斯人打个彻底,恐怕最重要的是要说服万岁爷。”
于是,胤|就就这事给康熙上了折子。然后在康熙下达旨意之前,擅自拦截了准备前往俄罗斯的使团,他们正准备向俄罗斯的沙皇传达大清皇帝想要议和的决定。
上次关于皇太子用度逾矩的事情,索额图又被康熙训斥了,正愁没处撒火呢,胤|这算撞上枪口了。次日朝会时,索额图一方的御史狠狠地弹劾了胤|一番。胤|正好借此机会劝说皇上放弃议和。
胤|的理由十分充分。
首先是俄罗斯的内政不稳。俄罗斯的沙皇彼得只是个傀儡,野心勃勃的公主索菲亚摄政,两人之间的矛盾虽然尚未明确,但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等彼得长大后,俄罗斯的内斗必然会影响外面的士兵。其次是俄罗斯的战线拉的太长,不止在大清的东北有战场,在极北之地与欧罗巴的一个小国以及大清的西北方向的一个几乎不逊色于大清的古老帝国都有战争。再者,俄罗斯人仰仗的主要兵力是哥萨克人,而在十几年前,哥萨克人还曾经造过反,可想而知这支力量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双刃剑。第四,俄罗斯人狼子野心非常不可信,不说他们已经战死的监军托尔布津曾经撕毁过承诺,单就看俄罗斯这几年穷兵黩武四处征战,难保他们不会再
次撕毁协议南侵,更勿论北方的天气条件恶劣,他们恐怕永远都不会放弃对大清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的渴望。第五,大清新配备的连珠铳威力强大,完全有能力彻底击溃俄军,并震慑得俄军再也不敢对大清有非分之想,同时,只有以武力彻底征服他们,到时候谈判起来我们才能更有底气,所以我们要将俄罗斯人彻底赶出大清,赶到西伯利亚以北才好。
胤i自然是跟胤|对着来:“大哥说的非常精彩。但是弟弟想要问大哥几个问题。第一,大哥也说战线拉得太长对战事不利,那么,根据探子来报,西北的厄鲁特蒙古近期似乎有些骚动,万一东北战事没有像大哥所说的那样,顺利而又快速的结束,到时俄罗斯和厄鲁特勾结起来,大清的战线会不会也拉得太长呢?更何况,谁又能保证正与俄罗斯打仗的另两个国家不会议和?第二,马上就要入秋了,雅克萨城也会变得寒冷非常,河水结冰,士兵所需的粮草物资该如何解决?第三,弟弟不明白大哥为何非要讲俄罗斯人赶出西伯利亚,不说多么劳民伤财,西伯利亚土地贫瘠,条件恶劣,就算争来也无用!孤倒觉得皇父议和的决定非常正确,两国永结同好,互相通商对大清来说也是稳赚不赔。更何况,比起俄罗斯,厄鲁特蒙古才更重要,毕竟那总归是我大清的疆土!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趁现在厄鲁特蒙古还没闹大赶紧压下去才是正理。”
群臣看着简直像唱擂的两位阿哥,心里有些摇摆不定:两位说的都很有道理,大阿哥的想法虽然更能弘扬我朝之威严,但太子爷的身后明显站着万岁爷呢!
于是群臣的眼睛又看向康熙。
听了胤i的反驳,胤|反而笑了,带着点得意和骄傲,也不解释,只从袖子里又掏出一封折子――这一封则跟以往的折子不一样了,被封死的――梁九功忙接了过去,呈给康熙。
“这是儿臣草拟的对俄之策,还请皇父细细看过再做决定!”
☆、第七十八章
胤|上的折子,康熙是拿回去看的,所以,所有人都不知道胤|的折子里到底写的是什么。
康熙看完奏折后很感慨,连夜伊桑阿、梁清标、明珠、索额图还有恭亲王常宁召进宫来。
半夜三更的,听到传旨太监的传召可把几人吓了一跳,忐忑不安地在心里想着是不是宫里出了什么事。不过当几人的轿子在宫门前遇上时就知道十有八九又是为雅克萨战的事。
把兵部两位尚书还有文华殿大学士请来倒是好理解,不过这个外事局的主管索额图和基本不掌权的恭亲王又是怎么回事?
进了乾清宫,康熙也不跟他们嗦,直接扔了份折子让他们看。明珠眼尖地认出那正是大阿哥在朝会上呈上的。
五个人挤在一起把折子大致浏览了一遍,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
见着自己最看重的几位大臣瞠目结舌的样子,康熙的心情也好了一点。
明珠最先找回自己的声音,因为容若偶尔也会跟他讲讲大阿哥的不一般,所以此时他倒成了最镇定的一个,“万岁爷,这真是大阿哥提出来的?”
康熙面无表情,“朕如何能知道?叫你们来也是想问问你们,有谁教过他这些么?”
几位重臣都摇摇头,明珠道:“大阿哥这几年都在南边,就算大阿哥不嫌弃,奴才们也是没法教啊。”
明珠说的也在理,康熙就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转而问起这些个对策的可行性。
明珠这个时候不方便再多说,索额图则是憋着一口气死活不想称赞明珠一伙人,倒是梁清标先表了态:“大阿哥这些个法子虽然有些流于下乘,但兵法有言,‘兵者,诡道也’,又兼之此举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良法妙计。”
让明珠惊讶的是,伊桑阿也主动称赞:“确实如梁大人所言。尽管有些地方考虑得不甚周全,但以大阿哥的年龄来讲不得不说是极难得的了,果然不愧是皇子龙孙,前途无量。”
“得了得了。”康熙摆摆手,“大半夜的,朕叫你们来可不是听你们拍马屁的,这套方案朕看着也不错,你们今晚就宿在宫里吧,明日之前把这套方案给朕弄周全了。你们先退下吧,老五留下。”
“是,奴才/臣告退。”
等四位大臣都下去了,康熙摆手示意:“梁九功,给恭亲王赐座。”
常宁忐忑不安地看了康熙一眼,这才有些拘谨地坐了下来。
看着常宁小心谨慎的模样,康熙皱了皱眉,他一直看不大上这个实际上的幼弟,唯唯诺诺的样子根本就不像个皇子!就算这亲王的爵位是他当初亲自封的,但那不过是惯例,在他心里,除了二哥,还有那个兄弟配得上“亲王”的荣耀?于是忍不住冷声喝斥:“老五啊,就你这性子,朕怎么敢给你派点正事!”
常宁一听,立刻跪下来,“奴才……”
被常宁的突然一跪吓了一跳,再看看常宁拘谨地模样,康熙开始反省自己平日里是不是对这弟弟太过严苛了?
“大阿哥的折子你也看到了。”康熙摆手让常宁起来坐着,声音低沉,“有些事,朕必得找个可靠的人才能成,思来想去,到底还是自家人更可靠些。咱们哥儿几个,二哥最是稳重可靠的,可眼下他远在东北,朕使不着他。老五,若是教你去,你可会让朕失望?”
“奴才……”常宁心下一跳,张嘴就要拒绝。
康熙按住他,“不用再推三阻四的了。爱新觉罗家的男儿,怎么能连这么点事都办不好?要是真办不好,那你也别回来了,朕不想要这样的弟弟!回去准备准备罢,想来朕的旨意不日就会到恭王府了。”
一番话听下来,常宁额头上冷汗直冒,只能忙不迭地点头:“是是,奴才谨记皇兄教诲。”
“跪安吧。”
“是,奴才告退。”
看着常宁唯唯诺诺的模样,康熙真觉得刚刚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过,好歹也是自己的弟弟,还是给二哥打个招呼,照应一番老五吧。
没过几日,康熙就下了旨意,由恭亲王和索额图领头,率领一支队伍前往俄国,向俄国的沙皇表达大清想要永结同好的意思。
――这表面看起来这没什么改变。可实际上,俄国的大权在摄政公主索菲亚的手里,他们此举其实是在向沙皇彼得投出橄榄枝。彼得也快要成年了,按照俄国的惯例,成年的沙皇就要从摄政王的手里接回实权――可这世上有几个摄政王甘心交出实权?在两人的斗争里,彼得显然处于弱势,倘若有大清的扶持,这场内斗怕是会很好看。
――不过,等他们扶持着彼得上位之后会不会后悔,目前就不在他们考虑得范围内了。
再者说,从京城去俄罗斯,路途遥远,趁这个机会,康熙也给福全下达了允许使用连珠铳的旨意,务必在使团到达俄罗斯前将俄罗斯部队驱逐出西伯利亚――西伯利亚确实很贫瘠没有错,可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性,他们的协议真的没有多少可信度。而有了西伯利亚,也算有了一个战争的缓冲带。就算将来真的再发生了战争,只要在西伯利亚挡住俄罗斯的士兵,那么战场离东北那么远了,总不至于再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还有蠢蠢欲动的厄鲁特蒙古那边,索额图管着的外事局正好有几个准备去北方的晋商,让他们在途中重金收买几个哥萨克闲散骑兵侵扰厄鲁特,对厄鲁特造成多大的打击倒指望不上,目的只是为了嫁祸俄罗斯,绝了厄鲁特与俄罗斯勾结的机会。等东北彻底平复了,再处理厄鲁特。
“我赢了!”
无逸学堂的校练场上传来一阵得意洋洋的声音。原来是胤|胤i一群人在比赛骑射。
胤i这一边十个箭靶有八个是正中红心,一个略有偏差,一个脱靶,以胤i的年龄以及在骑射上的天分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胤|这边同样十个箭靶,同样八个正中红心,一个略偏,还有一个就是手里的这一支了。看着胤i脱靶的那个,胤|得意地笑了笑,娴熟而又潇洒地射出最后一支箭――正中红心。
两人驱马跑至终点,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那里等着给两位爷送水递面巾了。
“哼,大哥不过是仗着自己年纪大呗。太子爷就算输了也是正常的。”胤祉凑在胤i身边,屈尊降贵地亲手给太子二哥擦汗,一边不忘给太子的战败找理由。
胤i肤色偏白,剧烈运动后就显得特别红润,胤|看着胤祉小心周到地给胤i擦汗,脸上闪过一份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不悦,至于胤祉的话更是没听见。
其他人见大阿哥似乎有些动气,纷纷低下头不做声,个别胆子大的拽了拽胤祉的袖子,示意他看大阿哥的脸色。
胤祉对胤|也还是有几分畏惧的――因为据说这个大哥上过战场,杀过人,见此也不再多言,只是撇了撇嘴,继续细心地给胤i擦汗。
胤|此时也反应过来对方刚刚说了什么,可胤祉到底比他小了六岁,在他眼里那就是小孩子,他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笑了笑,便推开人群离开了。
却不知这一
幕落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根本不屑跟三阿哥计较。胤祉一张小脸顿时气得通红。
胤i看得好笑,上手拍了拍,“得了,三儿,既然技不如人就再练呗,何苦上赶着自取其辱呢?”
“我就看不过他。不就是早生两年么?看他那样儿,哪里把太子二哥放在眼里了?”
“那也得咱们的好二哥先把大哥放在眼里啊。”
一个声音莫名冒了出来。
众人循声望去,竟然是六阿哥胤祚!
胤祉扁扁嘴,小声嘀咕:“这个小六子,也不知老大给了他什么好处,总是站在老大那边!”
胤i闻言,不由闷笑――三儿啊,不是老大给了他好处,而是你二哥我总是不给人家好脸色啊!
因为“祚”这个字,胤i闹了有一段时间的脾气,每回见到胤祚他都是各种不舒坦,甚至有些阴暗地想这个体弱的弟弟怎么不早点死了干净,更甚至毓庆宫一段时间内禁止出现“六”“德”“永和宫”一类的字眼。
“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弟弟可从没见过太子二哥对大哥尊敬过!”
“那能一样么?”胤祉跟着呛声,“太子爷可是储君,君为上,兄长又怎样?更何况,太子二哥将来可是要当皇……”
“三儿!”胤i厉声喝住胤祉,狠瞪了对方一眼,都多大了,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到现在还拎不清么?
胤祉也觉得失言,有些懊恼地掩住唇,但还不忘挽回一点面子,“小六儿你年纪小,当哥哥的才不跟你计较!”
“这是孤和大哥的事,小六儿还是把身子骨养得好到能骑马了再说吧,也省得德妃娘娘老挂念,连七妹妹都差点忽视了!”
胤i护短的毛病还是有的,不得已呵斥了三儿,怎么着也得找回场子,回赠胤祚的话也够狠。胤祚因为先天体弱,到现在也是多病多灾的,在骑射方面只能勉强上了马。德妃也是一颗心挂在这个儿子上,甚至有一次为了照顾儿子而把同样生了病的女儿忘在了一边。好在皇子皇女身边伺候的嬷嬷不少,这才没出事。不过因为这事,德妃还是被皇上隐晦地斥责了两句。
胤祚到底年幼,立刻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恨恨地瞪着胤i等人离开的背影。
“啧,咱们的大阿哥也学会听墙角了?”
胤|连头都没回,只是看着那边争吵的情景皱了皱眉。
“只是小孩子们的打打闹闹而已,大阿哥有必要这么上心?”见胤|不理,那个声音便凑了过来。
“你过来干嘛?”胤|撩起眼皮看了对方一眼,懒洋洋地问道。
“过来看看五年没有回来的老友啊。”张廷玉笑眯眯地回答,“话说大阿哥你真要跟着太子爷他们一起念书啊?你这么大个儿,在一群小豆丁里不会太鹤立鸡群了么?”一边说着,张廷玉又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还煞有介事地点着头。
不过也确实,胤|在同龄人里头已经算是高的了,跟胤祉他们混到一起更是格格不入。
“豆丁确实是,不过他们可不小。”
张廷玉若有所思地看着太子离开的方向,“大阿哥真的跟太子爷掰了?”“你说呢?”胤|挑眉看他,“这种事难道还有假的不成?”
“真掰了?”张廷玉大惊,继而捂脸,“我再也不相信兄弟情深了!”
――这样的都能掰,权势神马的太可怕了!
胤|由着对方作戏,也不回答。
张廷玉自己闹腾一阵也觉得无趣,拍了拍胤|的肩膀,又摆出那副仿佛看透一切的表情:“不过大阿哥你看太子爷的眼神里,关切爱护再少一些,嫉恨不甘再多一点我就信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六阿哥大概会是一个不错的盟友,不说跟太子爷关系不好,母家地位也不显,要不要利用一下呢?”
胤|还是懒洋洋的,“还是做好你自个儿的事罢!夺嫡这种事,你一个汉人还是少掺合的好。”
“我又不傻,吃饱了撑得才那浑水。话说,天家子真是苦哟~”
“七哥?”温软的声音传来,站在窗前的胤v回过头,胤祺正托着腮,笑眯眯地看着他,“看什么呢?哥哥已经把这一篇看完了呢。”
“没什么。咱们继续吧。”胤v从窗边离开,心情却尚未平息。大哥二哥已经开始了么?可是,总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不过算了,还是先帮五哥把汉文学利索了吧,横竖他现在还小,四哥八弟也还小不是么?
☆、第79章 弟弟
数九隆冬,北风阵阵,小雪飘飘,无逸学堂的院子里却是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热火朝天。
无逸学堂门口,有内侍撑着伞挡住雪花,胤g亲自扶着胤t上了马车。没想到胤t却站在车辕上不肯进车子里头。
“小八,怎么了?”胤g抬头询问胤t,顺便帮他把披风紧了紧。
胤t高兴地在车辕上踮着脚看不远处,眉眼弯弯:“那边是在干什么呢?好热闹啊。四哥,咱们可以晚点回去么?小八想去看看。”
胤g顺着胤t的眼神看过去,原来趁着雪小了些,大哥太子他们又斗起来了。
这一次好像是背书大赛,他好像听年家的小二子讲过。
这背书可不一般,是由主持比赛的人随便说一句古话,然后参赛者以射箭的方式抢答,射得又快又准的获得抢答权,回答的时候既要把这句话的全篇背诵出来,还要讲清楚其出处和意思等等所有能回答的内容。
不过说起来,大哥太子他们的花哨还真不少,什么赛马啦,射箭啦,布库啦,辩论啦,书法啦,还有这次的背书。他离得近,很多事情都听说了,自从大哥回来后,无逸学堂是真的“无逸”了――不管什么都能拿出来比斗一番,刚刚说的都是正经的,还有什么吃饭的时候比谁吃的饭比较多,刚下第一场雪时的雪仗,年家小二还爆料说曾经在茅房见那两位比试谁撒尿的距离远……
至于年小二为什么这么关注大阿哥和太子爷,又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向四阿哥爆料,除了这两位斗得特别有趣外,还因为他身边的这个四阿哥是个非常无趣的人,他很想见识见识对方变脸的模样。
对此,四阿哥的贴身内侍表示年二公子您只要看到主子跟八阿哥在一起就好了。
当然,以胤g的面瘫功力,就算听了这事他在心里吐槽千字,面上也是不会显露分毫的。
大哥和太子爷为什么这么斗,胤g也能猜到。不过想想大哥刚回来时惠妃母对他说的那几句话,虽然那个时候他厉声驳斥回去了,但说实话,他心里未必不是对惠妃的话有几分赞同的。不管大哥和太子斗到什么地步,他都不能搀和进去,不说他非嫡非长,纵是仗着有一个皇贵妃的养母也总是抹不去包衣的根本出身,再说人太子二哥的才能人品俱佳,不见得就会败于已有军功的长子,更何况,宫里不是还有一位十阿哥么,那位的额娘可是正正经经的皇贵妃。
所以他拦住胤t,抿紧唇作出一副严肃的样子:“不可以!你还太小了,天儿又这么冷,万一一会儿雪下大了,惠妃母会担心的。”
胤t撇撇嘴,“惠额娘才不会担心!惠额娘说了,小孩子就要多出去走走!而且你看,身子很差劲的六哥也在那里呢!”
胤g扭头一看,果然胤祚也在那边凑热闹,不由地扶额,心说胤祚你身体不好还偏爱凑热闹,这么冷的天,再不回去德额娘定要担心了,一边继续拦眼前这个:“你六哥比你大,你能跟他比么?赶紧回宫吧――你看你五哥七哥他们也没有凑热闹不是?”
胤t顺着胤g指的方向看过去,透过半启的门扉,隐约可见五哥和七哥还在学习,丝毫没有要凑热闹的迹象,再看看四哥那么坚决的样子,胤t也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又问:“那咱们用不用叫上六哥一起走,他身体不好,要是不早些回去,德妃母要担心了。”
“你六哥自己有数的,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胤g假装不耐烦地拍了拍胤t的这么一会儿就被冻得通红的脸颊,催促着对方赶紧进马车,待胤t不情不愿地进去后,胤g才再次抬头看向胤祚,因为自己的那位亲额娘不知怎的,并不待见自己,尤其不待见自己接近六弟和七妹,所以他对这个从血缘关系上来讲做亲近的弟弟并不了解,胤祚究竟为什么混在大哥太子那里他也想不通,更何况,就算胤祚真的想要在大哥太子之间做些什么他也管不了,索性他也就不管了,紧接着也进了马车。
马车内铺着厚厚的垫子,车壁看着普通,但内里都是精铁,外层是厚厚的毡布,非常保暖。胤g一进马车就煮上奶茶,奶茶很快就开了,咕嘟嘟地冒着热气,胤g给胤t倒上一杯暖身子。
将近年关,宫里宫外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坐在车子里都能听到远处的吆喝声,胤t今年刚入学,便放下杯子,好奇地打起帘子看向窗外。
看着胤t不加掩饰的失望表情,胤g安慰地摸了摸对方的脑袋,“咱们这条路每天都是有人清道的,那些热闹的声音是从至少两条街外传过来的,小八要是想瞧瞧的话,等这一期的学习结束后,咱们去求求大姐姐,讨个腰牌出来看看。”
胤t的心情这才好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
进了宫门,胤t和胤g下了马车,书本文具什么的由内侍带回乾西五所,他们俩则先去乾清宫请安。
梁九功亲自出来伺候两位阿哥,“奴才见过四阿哥八阿哥,请两位阿哥安,真是不巧啊,万岁爷正在里头见几位王爷,要不您二位在这儿稍候片刻?”
胤g想想几位王爷怕是在里头领福字,估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拉着胤t在乾清宫大殿里等着了。
虽然正值隆冬,但乾清宫的地龙早就烧起来了,烘得整个大殿几乎可以收是温暖如春。胤g也不假手于人,亲自帮着胤t把披风褂子和帽子脱了下来,看着胤t欢快地在大殿内溜来溜去,这才在宫人侍候下脱了自己的。
正如胤g料想的,康熙确实在里头写福字赐给几位王爷,所以过了大概两刻钟多一点,里面就完事了,梁九功过来宣两位进去。
大概是因为刚写完福字,康熙的心情还算不错,对于两个儿子的请安也和颜悦色地受了,又考校了新近学的内容,见两人俱是对答顺畅妥当,康熙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无逸学堂最近挺热闹的,不如你们俩给朕说说?”
胤t刚要回答,没想到一向话少的胤g却抢先一步,严肃地回道:“儿子们每日只知读书,对于哥哥们之间的小游戏并不是很清楚。”
康熙似有深意地看了胤g一眼,见对方依旧板着脸面无表情便作罢了,“爱读书是好事,但在我满人是马上得的天下,骑射上也是丝毫不能逊色,尤其是胤g你,朕怎么听说连你八弟都不如啊?”
被戳到痛脚,胤g再也绷不住了,羞愧得几乎从耳朵红遍了全身,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了。
倒是胤t嘴甜,看着场面僵了连忙插话,“哪里呢,都是四哥让着我呢,要不,我哪能赢得那么轻松!”
那么轻松……胤g的脸红得都能煎蛋了――哥哥已经使出全力了,并没有让着你啊小八!
康熙闷笑,小八你是真心为你四哥解围么?不过小四儿子平日里一直是一副严肃的模样,偶尔看小四儿子羞耻到脸红也挺有趣,不过面上还是板着脸,“不管是不是胤g你让着弟弟,总之骑射方面要再努力,要知道太子在你这么大时可都能射虎了。”
“是,儿子谨记汗阿玛教导。”胤g怏怏地应了。
康熙又转向胤t,“还有胤t,朕见过你写的那些个大字儿了,实在很不像话。朕知晓你年幼,笔力不足,可你毕竟是由谙达们从小教导的,而你大哥自小在宫外养大,回来后那笔字儿也比你的好多了。”
“是,儿子记住了。”一提到字,胤t也蔫了,垂头丧气地低下头。
“好了,你们跪安吧。”
“儿子们告退。”
兄弟俩垂头丧气地出了乾清宫,对视一眼决定去慈宁宫,毕竟远么,有足够的时间调节心情。
太皇太后最近身子有些不太利索,尤其到了冬天,更是常常生病,两人请了安,见太皇太后面有疲色,便早早退了出来。
路过西六宫时,胤t想了想,带着胤g去了翊坤宫。刚迈进宫门就听到一处假山背后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争吵声。
“这个是八哥给我的,你滚开啦!”
“你胡说,那明明是八哥给我的,九哥你又想抢走!”
“嘿嘿,谁教你笨,自己的东西都看不住!”
“九哥你――”
“啊,小十你竟然又打我,看我不打回来!”
“哼,我才不怕你,看咱俩谁拳头硬!”
“啊――呜呜……好疼!”
于是等胤t和胤g循着声音找到声源处时,就看到一个穿得鼓鼓囊囊的小家伙哭得一塌糊涂,不住地用手背揉着眼睛,抽抽搭搭间鼻子还冒泡,原本粉雕玉琢的小脸被眼泪鼻涕整个糊住了,狼狈非常。而另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包子同样被裹得严严实实,带着既有些后悔又有些不服气的表情在一旁看着,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原本很担心的胤t登时乐了,“噗嗤”笑出声。
两个小包子抬头一眼,抽噎的也不哭了,攥拳头的也不打了,齐齐扑上来抱腰抱大腿,“八哥!”
胤t也不嫌弃其中一个满脸鼻涕眼泪,另一个一身泥土,很高兴地接住两个小包子,一边训斥,一边掏出手帕子给两个小包子擦手擦脸,“怎么又打起来了?小九,八哥不是说过么?不准跟小十抢东西!还有小十,别动不动就动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