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错误举报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2)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作者:赵川

    王妈妈:对。

    主持人:那您自己觉得您对这个女孩子的态度怎么样?是属于冷若冰霜那种,还是说抛开她跟您儿子的关系,您会对她好一些?

    王妈妈:我可以这么说,就是漠不关心。为什么啊?因为我觉得像她这种女孩子,今天她碰上我家孩子等于是我家孩子倒霉,如果她明天碰上别人家孩子,那是别人家孩子倒霉。

    主持人:您是觉得她是一滩祸水?

    王妈妈:对。

    无论对于王妈妈还是对于竹竹来说,今天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被拘留3天的小辉该回家了。他会回到哪儿呢?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期待。下午5点,小辉回到了他和竹竹的住处。在回家的天平上,他倾向了竹竹一边。

    小辉:这回进看守所,我惟一的感受就是一点自由都没有,面对的只有铁窗,阳光都照不着脸。其实我知道,不是我妈逼的我,也不是别人谁逼的我,是我自己把自己逼到现在这程度上的。其实她们俩之间我挺难分的,没准儿到最后,她俩我都不选,到时我一头撞死就完了。

    主持人:听他这段话的时候您心里难受吗?

    王妈妈:我不理解,不光是难受,我觉得真是不理解。甭提你刚16岁,就说你20来岁正经搞对象的时候,如果你要搞这么一个女孩子,我也绝对不会让你进家门的。

    在成人世界的家庭里,儿子会经常被夹在婆媳矛盾中左右为难。面对2选1的选择题,男人最想说的是不。小辉也不例外,只是,16岁的他,过早地被迫面对这样的选择。其实小辉的话也让人欣慰,他还是爱妈妈的,他并没有像妈妈想象的那样“完全被竹竹迷惑了”。

    当天,王妈妈在演播室录制节目时,楼下导播间里,小辉和竹竹一直依偎在一起听妈妈讲述着她对孩子的爱与恨。此时,这两个孩子也手拉着手走进了演播室。许多天没见,母子间也惟有沉默。

    主持人:你有没有想过你母亲的态度为什么会这么坚决,想到过吗?

    小辉:想过。我妈的意思是,我如果要上学就必须跟竹竹分开。

    主持人:你现在不去读书是因为你跟她在一起?

    小辉:对。

    主持人:你想上学吗?

    小辉:我想上学,我现在才16岁,不上学我干什么?

    竹竹:其实我想过让他回家,想过他不属于我,因为他是一个重点中学出来的普高生,可我什么都不是。我俩的家庭环境也不一样。我不想耽误他,可是我们分不开。

    主持人:你说的分不开是指什么,两个人必须得在一起是不是?

    小辉:对,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一块儿,哪怕是上厕所那段时间———除了她进那个厕所,我进另外一个厕所。

    主持人:竹竹,有没有想过重新开始上学呢?

    竹竹:想过。

    主持人:如果你回家,你有没有可能做到按你父亲规定的作息时间来安排你的生活?

    小辉:问题是,即使她现在去做了,她爸暂时也不可能相信她。我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老犯同样的错误,一直犯错误一直犯错误,即使她今天改好了,人们也不会认为她以后还会好。

    主持人:你是指实际上她不能回那个家,她回那个家就暂时在一段时期里没有自由,但是这段时期你们俩是绝对不可以分开的,是吗?

    回家(3)

    小辉:不是。

    主持人:那是什么?

    小辉:是无论哪段时期我们都不可以分开。

    主持人:你在担心什么?我相信你们相爱,也很佩服你的举动。我像你这个岁数的时候也喜欢过一个女孩子,但我不能像你这么做,我没做到你这样,因为我懦弱。但是现在,我回头去看那段往事,我不后悔。我真的觉得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如果你连这点儿信任都不能给她的话,你这4个月来所承受的痛苦,竹竹这4个月来所承受的痛苦,根本就是白搭。你信任她吗?你现在放心她跟一个其他的什么男孩子单独出去玩儿吗?

    也许是演播室的沉闷让孩子们觉得别扭,也许是赵川的激情令孩子们不太容易接受,这时,小辉和竹竹起身径直走出了演播室……

    主持人:刚才的一幕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现在我们的演播室里呢,两个年轻人已经拂袖而去。刚才可能是很冲动,但是我觉得必须要这么做,我想刺激他。从我内心来讲我有点儿看不下去,毕竟母亲还坐在这里。对于这两个年轻人下一步会做什么,我们的记者会继续跟踪下去。

    当这一幕发生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为赵川的真情流露,也为小辉的年少轻狂。其实回想起我们自己年少之时,又何曾不是这样的血气方刚呢?小辉就这样和竹竹走了,他拒绝了母亲,拒绝了我们大家的爱。两个孩子的背影渐渐消失,我们的决心却更加坚定———一定要让孩子回家。

    胡邓:类似小辉和竹竹目前这种情况,孩子的承受力可能会差一点。我们知道在青春期,年轻人特别容易逆反。其实我觉得主持人的这种刺激,对小辉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如果总是顺着他的话,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那么适当地给予他刺激,他回去就能够对问题进行反思。我觉得我们对青少年的这种辅导和帮助,要有更大的耐心,我们需要忍耐和等待。

    田国秀:我想我们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孩子出更大的问题。把母亲气成这样,我想这也不是他的初衷。我们还是要找一个机会,可能不是一次,也许是三五次,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磨合,但是孩子和家长要尽快地坐下来,好好地把各自内心的感受谈一谈。

    (中篇)

    2004年11月2日,我们来到了小辉和竹竹的住处。在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中,小辉其实已经动摇了。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不愿背离妈妈,始终无法割舍亲情。第二天,小辉打来电话,他说愿意再和妈妈谈谈。于是,3个人又再次走进了演播室。

    主持人:大姐,您觉得您对儿子了解的程度有多深?

    王妈妈:这件事发生之前我跟我家孩子关系还可以吧,能坐到一块儿聊天儿。

    主持人:您了解他吗?

    王妈妈:还算了解吧。

    主持人:我们采访跟您儿子在一起的这个女孩的时候,她也跟我们说了一段话,您想听听吗?

    王妈妈:想。

    主持人:来,一起听听。

    竹竹:其实小辉的妈妈根本就不知道小辉有什么问题。小辉有精神分裂。这个事儿连他妈妈都不知道。他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发病,一见到血就会特狂特兴奋。一开始我并没想去接纳他,因为他在我面前发过病,你想象不到他发病的那个样子会是什么样儿的,挺可怕的。

    主持人:大姐,竹竹说的是实话吗?

    王妈妈:不是实话。

    主持人:儿子跟您生活这16年来,您从来没发现过竹竹说的这种情况,是吗?

    王妈妈:没有,从来没发现过。

    主持人:她说小辉一见血就兴奋。

    王妈妈:不会的,我儿子不会这样的。

    主持人:您为什么那么坚决?

    王妈妈:因为在这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有意无意地培养他去做一个男子汉。怎么说呢,就是尽力让他有刚强的一面,不要太软弱。

    主持人:刚才那个女孩子也谈到了,她认为小辉精神上面有一些问题。您觉得儿子精神上有问题吗?

    王妈妈:我觉得不应该有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不应该有太大的问题”,这个话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王妈妈:因为我觉得孩子从生长环境到其他方面,(我们)没有给他造成精神阴影的可能。

    主持人:您愿意真实地了解这两个孩子内心的想法吗?

    王妈妈:我只想了解我家儿子的想法。

    主持人:您可以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跟您儿子先单独聊聊吗?

    王妈妈:可以。

    演播室中,主持人与两个孩子单独交流。

    主持人:你们俩现在住的那个地方是租来的吧?

    小辉:对。

    主持人:房租一个月多少钱?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