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错误举报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18)

    《你的故事打动了我》 作者:赵川

    吴国陶:一般就是搞美容,不会搞美发,但是美发里面也可以容得下她,她单独有一套工具,我估计她还是把工具拿到哪个地方,自己开店,可能还是不景气。

    记 者:就是说她来到北京之后,您并不了解她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

    吴国陶:那就不太清楚了。

    记 者:她自己也没跟您说过?

    吴国陶:她就是想自己……想自己办好就好了。

    记 者:她自己没跟您说过?

    吴国陶:一般我也不过问她,告诉我的就是在西直门饭店里面。

    吴老汉的女儿吴丽娟,1993年从湖北省蓟春县来到北京打工,其间一直很好。直到2001年9月,忽然往家里打了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嘱咐二老保重身体,从此之后便杳无音讯。

    此时已经是老汉到北京寻找女儿的第4天了。

    从北京东郊一间临时租用的民房出发,我们陪同老汉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历程。

    我们的寻找从西直门开始。老汉说她女儿刚来北京的时候曾经在西直门饭店里租过一个门脸儿开美容店,但是他所说的西直门饭店,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随着西直门交通枢纽的改建工程而被拆迁成一片空地了。

    吴老汉又回想起,女儿吴丽娟曾经说自己有一次身份证在“厂桥儿”被人偷了,曾在当地派出所报过案。根据这一线索,我们的记者和吴老汉又一起来到位于西四的厂桥派出所查找。在电脑的《流动人口管理》一栏中,搜索到了有关吴丽娟的一点信息。于是,我们又来到了海淀区大钟寺13号。果然是一家美发店!但吴丽娟却在一年前就离开了这里。

    人海茫茫,找到吴老汉的女儿并不容易!

    记 者:您跟我们说过,您除了吴丽娟,也就是您现在正在找的大女儿之外,好像还有其他的子女?

    吴国陶:是的,还有小女儿,小女儿现在是在北京农大,农大毕业之后打工,打工之后考研,她在经济上能够照顾她自己了。儿子随着他姐姐也到北京来了,做调音师。

    记 者:也就是家里面只有您二老?

    吴国陶:家里面就剩下我们两个老的了。

    记 者:孩子来北京之后,给您往家寄过钱吗?

    吴国陶:我自己年龄还不是那么大,我总想着不能向他们要钱,但是他们也说给寄钱,我都拒绝了。

    记 者:从来没有寄过钱?

    吴国陶:我没有要他们寄过钱,不是他们不寄钱。

    在采访中,吴老汉似乎不愿意更多地提到其他子女,当我们问起姐姐和弟弟、妹妹的关系时,他也是简单地回答说,挺好的。然而吴国陶的老伴却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

    吴妈妈:她(吴丽娟)觉得我们喜欢小女儿,喜欢儿子,其实我们没有这个心眼,自己的儿女都一样,我是这样想的。

    记 者:她为什么这样认为?

    吴妈妈:她一直这样认为。

    记 者:比如说她跟您说过?

    吴妈妈:她跟人家说过,人家跟我们讲的。但是她也有这个思想意识,我在她家住的时候,我提到小女儿的名字,她都不让我提,总是说,你提她干嘛,你提她就高兴,就这样。

    记 者:也就是姐妹之间关系不太好?

    吴妈妈:姐妹关系面子上还过得去,妹妹对她很好,弟弟对她也很好,就是她自己这样认为。

    当我们提出希望说服吴老汉的另外两个子女和我们一起寻找姐姐的时候,被吴老汉婉言拒绝了。他说,孩子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自己能过好就已经不错了,不想再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记 者:您现在已经有3年半没有见到大女儿了?

    吴国陶:是的。

    记 者:假如给您一个机会,让您做一个选择,现在的时间是1993年,也就是您大女儿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现在她就坐在您的前面,您还会让她来北京吗?

    吴国陶:知道她在这里能干得下去,生活或者经济能够满足她,或者有她所心爱的一些东西,我还是愿意她到北京来。

    记 者:您有没有后悔过让她来北京?

    吴国陶:那从来没有后悔,因为她学的这个行业还是很适合她的。

    找寻六十三天(2)

    记 者:您从来没有后悔过,您的子女都离开您的身边?

    吴国陶:她们自己要独立生活,我这个人在这方面还不存在什么保守想法,让孩子闯闯世界,我一直都是这样的想法,不管是我的大女儿还是其他的孩子,我都有这个想法。

    记 者:因为很多老人都想,岁数大了,儿女都在身边,然后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一种人生很好的感觉,但是您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吴国陶:我主要考虑他们过得好,幸福美满就可以了。

    吴老汉在和我们一起寻找女儿的路上,话很少,目光始终一刻不停地透过车窗向外寻找着,似乎在他心里,下一分钟女儿就会出现在那一条条快速向后移动的街道上。

    希望的力量,使他不放过每一个从车窗外闪过的人影。

    在近一个多月的拍摄中,最令我们不解的,是从吴老汉的脸上,我们似乎很难看到一个父亲寻找女儿的焦急与痛苦,他的表情始终定格在一种近乎僵硬的微笑上。

    3月20日,吴老汉的老伴突然给我们打来电话———吴老汉又一次昏倒在家里。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女儿,回家吧!

    吴国陶:她原来在家里面就学美容,跟自己的丈夫离了婚以后,她就到北京来打工了。

    记 者:有一种可能性是跟家里的关系,跟她自己的家里关系(与丈夫)闹得不好。

    吴国陶:那个已经是离了婚了,她爱人是一个当教师的,后来投入到赌博场上了,家里面的事一切都不管,我女儿开美容店呢,她也不管事,这样他们两个就合不拢,结果我女儿就到外面去打工,不在家里了。这样时间长了,男方便单方地提出离婚,于是女儿回家来,办了离婚手续,以后就又回到北京了,就在这儿打工了。

    记 者: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婚姻状态不好的话,她有可能不会离开?

    吴国陶:那不会的,那肯定不会的。

    3月21日,记者再一次来到吴国陶和老伴租住的房子。据说他们在歌厅做调音师的儿子由于单位效益不好也刚刚失业了,正准备搬来和父母一起住,吴老汉和老伴准备把屋里的旧箱子重新搭成一张床,好给儿子腾出一个睡觉的地方。

    吴老汉身上的钱也很快就要花完了,他告诉我们,家里本来就很穷,这次来北京,身上带的700元钱是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400元钱和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300元勉强凑出来的。

    在我们的工作人员回到电视台制作节目期间,吴老汉又独自一人上街去寻找女儿了。在各种努力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吴老汉采用了最原始的寻人方式———在街上贴《寻人启事》。

    记 者: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您,但是很难开口,就是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女儿有没有可能,在她身上发生什么事情,比如说已经不在人世了?

    吴国陶:我没有这个感觉,也没有这样想过,我这次来还想一定会找到她的。因为不管什么亲人在世的时候,或者是老人在临终之前呀,都要向外有一种感应,让亲人不管在千里之外或者是什么地方,都有一个感应、感觉,这样的情况我一直没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异常,所以我坚信她肯定是在人世,也肯定是在北京。

    记 者:还有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更残酷一些。您曾经跟我们说过,您女儿来北京是做美容行业的,我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都会和我一样有一个猜测,就是如果有一天您真的找到您的女儿了,但是那时候却发现您女儿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和工作是您的道德所不能接受,甚至不能够容忍的,而她不跟您联系就是因为这个,您会怎么样,您会后悔来北京找她吗?

    吴国陶:那不会后悔的,就是像您说的那么很残酷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尸首,那也是我的女儿,天下父母心,不管她怎么样,还是自己的子女,所以还是不能够放弃。我估计是不可能的,有些孩子在外面做这些坏事,我的孩子我都很放心,大女儿在电话里面也常说,她不能在外面做坏事,她不能做那种事。

    记 者:您很信任您的孩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