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后,抛弃我的老公又回来了/黑魔法师的
将那个始终被他捏在手心的戒指,轻轻地放在了身旁一座雕像的掌心中,杨远在转身的瞬间,彻底脱离了女性的样貌,回归了他原本的样子。
随后他转身,离开了这个曾经称之为家的地方。
他不想去追究,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对方可以对他的安危置之不顾,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牵起了另一个女人的手。
他知道对方不是一个轻率的人,但是事已至此,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是希望,他的这第二段婚姻,不会如他们两人那段那般短暂,又结束地那么悄无声息。
一边走在自由港那依旧充斥着换了与鲜花的街道上,杨远与所有依旧想方设法往圣卡斯特教堂拥挤的人群背向而行,一边却开始回忆起他与兰斯洛特从开始认识到结束的所有一切。
想到当初对方无知无觉地如一具尸体般出现在他眼前的那样子,他甚至有些忍不住地轻轻笑了起来。那样的初遇,在那时谁又能想到,两人会发展成后来那样的关系呢?
他甚至还记得当他们分离后的再次见面时,他只是被对方的一个眼神,便吓得魂不守舍,惊慌失措。而那时兰斯洛特还想取他的性命。
而随后的第三次见面、第四次、第五次
杨远的表情慢慢柔和了起来。
他想起了他们之间发生过的那一些甜蜜往事。
在发现他的诅咒之后,兰斯洛特几乎对他寸步不离,如对孩子般地照顾他,迁就他。而即便是最后在那座神殿中,对方如一只被碾压的虫子般趴在地面上,却依旧没有撤销对他的保护。
而他那时也是如此地爱他,愿意为他冒任何风险,来完成他的心愿。
其实也许那个全心全意爱着兰斯洛特的人,一直都是那个痴傻了的梵洛丝。所以当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之后,所有与她有关的一切,就都结束了。
包括兰斯洛特对她的爱,还有他对他的爱都应该结束了。
杨远随后便启程离开了自由港,前往另一个他心心念念的地方鲁尔堡。
从自由港去往鲁尔堡的路程并不算短。杨远再次通过那些大城市的传送阵,前往离鲁尔堡最近的城市。
在途中,他已经没有什么心情欣赏各地的风光,只是匆匆赶路。所以当他踏入科尔巴夫领地内时,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让当地的人们都将他当做了一位落魄的外乡人。
而眼前的科尔巴夫也已经变得让他完全不认得了。
在他离开前,科尔巴夫的变化仅仅局限于,鲁尔堡周围的十几迈尔。那里分布了一些市政建筑,以及由他计划建造的工业区、几块居民区。最多也便是沿着科尔巴夫与与费诺里之间的那条大路两旁,少许的建筑物而已。
可是现在,他还未进入科尔巴夫境内,目之所及便已经是一眼望不尽的一片片房区、精致小巧的商业街,以及不远处几座高大恢弘的建筑物。
而这里离鲁尔堡却还有整整一天多的路程。
这里是科尔巴夫的最外围边界,这个边界显得如此异常的鲜明。
在一条十米宽的人工河一边,是欣欣向荣,连边缘已经半城市化的科尔巴夫。而在那条河的另一边却是草木枯黄、人烟稀少的荒地。
杨远怔怔地看着两地的鲜明对比,还是在身后拉维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开始回答城门边守卫军的问话。
我是来找朋友的。杨远有些疲惫地揉了揉脸,心中却忍不住期待着与同伴们的再次见面。
好的先生,那么请问您的朋友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是做什么工作的?卫兵们站在城门外一侧,特地建造起来的简洁高大的建筑物中,对前来科尔巴夫的每一位来客进行细致的询问。
杨远闻言却是微微一愣。他不知道,现在进入克巴夫已经如此严格了。想了想,他开口回答道:我的朋友在市政厅工作。他的名字叫里德邓肯。至于住在哪里,我却有些不记得了。
杨远想了想,还是搬出了这位在记忆中的那位圆滑的邓肯先生。他想在这时候搬出邓肯应该比哈罗德要来的合适一些,而且他也确实为这位邓肯先生带来了一件礼物。
可是谁知当卫兵听到这个名字时,脸上的神情却肃然了起来,是邓肯市长吗?请您稍等,我这边需要为您确认一下。
随后,他捏着手上的小纸条,便匆匆往后跑了出去。
此时杨远阻拦,已经来不及。他有些懊悔地站在那里,后悔刚刚自己太过谨慎,一开始便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名。如果这位士兵去找里德邓肯确认的话,那么显然就会引起误会了。
事情也并没有出乎杨远的意料,虽然他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将信息确认了个来回。但是最终那位士兵面带遗憾地跑回来对他说道:真的很抱歉,先生。但是邓肯市长那边的人已经回复,邓肯先生认识的人里,并没有您。
虽然杨远觉得对方此时肯定已经认为他是一个想借着大人物的名头,骗进城的虚伪之徒,可是对方的态度却看起来依旧和善。
这让杨远开始怀疑,也许真正这么干的人,这位卫兵已经见了不少了,所以才如此淡然。
随后他还是向对方道了个歉,说道:我确实认识邓肯先生,但是也许他已经不记得我了。
卫兵依旧满面笑容的点了点头,听着杨远的解释,我这次来这是想拜访邓肯先生,也是希望能在科尔巴夫找到合适的商品运回普玻市场去售卖。希望能有这个机会,让我见识一下科尔巴夫的繁华。
卫兵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好的先生,科尔巴夫是不会让您失望的。普玻市场也是一个发展的非常迅速的地方,希望我们科尔巴夫能与普波友更多的生意往来。
杨远非常惊讶地听着对方对普玻市场的评价,没有想到远在科尔巴夫,也已经有人听说了这个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小小交易市场。
随后他便见对方,在身侧的一个小匣子里翻找出了一块黄色的牌子,递给了杨远。
请见谅,之前对您的询问,并不是想要阻拦您进入科尔巴夫。只是科尔巴夫,实在是太大了,新进入城市的人往往会因此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去哪里。所以我们只是向您进行了些许的询问,好给您建议该往哪里去。
这块黄色的牌子您先拿着,进城之后,道路上会有一些黄色的指示牌,您便沿着指示牌行走,在终点你会看到一个车马站。您只要将这个换色的牌子交给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自然知道应该带您去哪里。之后您便可以免费乘坐我们的市政马车,到达科尔巴夫的商业区。在那在那里,您可以看到许多科尔巴夫的特色产品。希望您在科尔巴夫逗留的这段日子,能感到愉快并满意。
杨远闻言惊讶地接过手中的牌子看了看,随后朝卫兵一笑,便带着身后的花哈维缓步朝着科尔巴夫的城门走去。
哈维异常兴奋地紧紧跟在杨远身后,忍不住转头又看了看身后那荒芜的土地。从今以后,他再也不用回到这片土地上,也再不用为饿肚子发愁了。
哈维是杨远沿路赶往科尔巴夫,途经一个小村庄时,在哈维家落脚过夜,被哈维的父母托付,带来科尔巴夫的。
随着科尔巴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沿着不同的道路前往科尔巴夫。哈维所在的那座小村庄,幸运的成为了沿路的一个落脚处。
于是哈维的父母想方设法将自己原本破旧的家整理成了一个,稍能住人的地方,用于招待一些不太讲究的客人,以此来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
不过即便他们夫妻两人如此勤劳想要为家庭增收,他们的行为却完全逃不开领主的眼睛。于是一项项被加在他们、包括村中其他以此赚钱的村民们头上的税目,却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幸而偶有几位从科尔巴夫返回的旅人,多次投宿他们家,见他们可怜,会偷偷再塞一些食物、甚至是钱给他们,才让他们勉强坚持到了今天。
所以即便他们从未见过科尔巴夫,可是在那些来往的旅人口中,却知道在离他们这个时不时要忍饥挨饿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块土地被神灵的圣光守护着。
在那儿,人们低头随便就能从街上捡起一块松软的面包,只要不嫌脏,都可以往口中塞。在那儿,没有任何人会挨饿受冻,整个城市在冬天都是暖意融融,根本就没有寒冷。
最重要的是,那个犹如圣神国度的地方,它的领主不仅不会想方设法的压榨他的子民,竟然还会为那些没有办法赚取口粮的人们,提供最基本的食物甚至是温暖而坚固的房子。
而他们那儿最差的房子,据说也比他们的领主所住的还要精美华丽。而人们口中吃的那些食物,可能也许连他们的领主都不曾吃过,而那些仅仅是提供给那些不能够养自己的流浪汉的。
松软的白面做成的面包,上面涂着满满的黄油,香糯可口的薯饼,奶香四溢的流黄薯派,还有无限供应的热牛奶,你在里面加多少糖都没关系,可以一直喝到你想吐。一个在科尔巴夫发展的初期,偷偷和村中其他年轻人一起溜到了那座城市中、最终想方设法拥有了科尔巴夫领民身份的一个年轻人,在一次工作中匆忙回家来看望亲人时,对着蜂拥而来好奇询问科尔巴夫的村民们说道。
那男子满脸骄傲地向他们叙述着科尔巴夫,那些让眼前的人们惊异的一切。
外乡人来到科尔巴夫,连路都不会走了。我们那儿所有人都得靠右边走,马车也是靠右边的,人有人的道,马车有马车道,谁都不能越道。一个路口有时是东西方向人可行走,而另一段时间却是南北方向人可行走。不知道的人要是犯了错,可是要受罚的。
而在那儿,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找到工作,养活自己甚至家人。只要你肯干,就绝对饿不死,甚至还能过得很好。说着,他拍拍自己说继续道,像我这种从一开始,便想方设法进了领主的工厂里干活的人。我现在在科尔巴夫已经拥有了一座精美的房子,娶了同样在纺织工厂有工作的妻子,家里的两个孩子却由两个仆人负责照顾。因为我和我的妻子平时工作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做这些琐碎的事情。
他身旁的人都一脸惊奇且羡慕地看着他,有人甚至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地说道:齐哈尔,你现在也是大人物了吧,家里竟然还会有仆人了?
嘿!那算什么?每天每天科尔巴夫外都会涌入无数的外乡人。现在城主的工厂已经不再招收这些人了,有些运气好的,也许可以在其他的工厂找到活干,运气不好的,便只能呆在人力市场里,等着别人将他们领回家。反正雇佣他们花不了多少钱。让他们吃饱,有个地方睡觉,若是还能让他们手头上攒一些钱,他们都要高兴的跪在地上喊我老爷了。可是事实上,这又能花多少第纳尔呢?他一脸得意地摊手,朝身旁周围一群面黄肌瘦、身穿破烂衣裳,有些甚至衣不蔽体的曾经的同伴们,骄傲地说道。
所以你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科尔巴夫,不要再留在这个没有任何希望的土地上了。
哈维始终记得,他的那位少年同伴面容严肃地说的最后那句话。
对方所说的那段话,对他所造成的冲击,是如此的直观,连那些旅人们口中的叙述,都不如对方身上所带着的光芒来得直接又震撼。
第136章 少年们
那位同伴原本便是一个比他大了五六岁的同村男孩, 两人差不多一起长大的。可是当初对方却拼着被领主抓住就要绞死的风险,与一群伙伴逃向了科尔巴夫。
据说那群伙伴中仅留寥寥几个, 最终成功抵达了科尔巴夫,可是他们的人生从此便再也不同了。
而他当初却是因为实在胆怯,最终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
那次齐哈尔回来, 又带走了村中那几个,当初与他一起离开, 却最终被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的同伴们家中的几位亲人。
我也帮不了你们多少,带走三个大约是极限了, 否则便会引起你们领主的注意,到时就不好了。
那天一早, 哈维便站在村门口, 送走了齐哈尔的马车以及马车中那三个命运从此将会改变的同龄人。
从那时开始,他便下定决心,要重新找到机会, 前往那个充满了面包与牛奶的地方。
其实在杨远之前,哈维的父母偷偷拜托了好几位与他们相熟的商人,希望他们能带上他们的儿子前往科尔巴夫, 可是这些人都表示了拒绝。
到了科尔巴夫当然没有关系,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你们的领主发现这件事后, 会如何对待我们。据说现在科尔巴夫周边的那些领主们, 已经已经非常警惕人口的流失。我们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商人们几乎都是以这样的理由拒绝的。
毕竟会暂住哈维那破旧的家的商人,又能有多大的能量呢?
而随后,他们便遇上了杨远。
那对夫妻在做了几年生意之后, 见过了那许许多多的人,也练就了一双亮眼。
在见到杨远的瞬间,他们便察觉到了这一位,虽然看起来面目风尘朴朴,生活细节处却有些过于精致的贵族少年。
尤其是对方伸出来的那双手,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干净白皙。比哈维妹妹的手指还要纤细修长的许多。
这样的一双手,在这样的年代里,便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
那不是大贵族,便是大商人。
而这样的人,却往往并不会惧怕那些小领主。
果然,哈维父母一开口,杨远犹豫了一会儿,便答应了。
只是带一个少年去一个不远外的地方,杨远觉得没什么好犹豫的。虽然对方一再强调,途中可能会遇上他们领主的审问和检查,但是杨远却依旧非常欣赏这种想要努力改变生活状态的精神。
此时,哈维紧跟在杨远身后,甚至有些害怕地伸手悄悄拉住了对方的衣服下摆。
身边人挤人的这个状况是他从未见过的,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
他害怕,若是被挤丢了,也许变会从此与这位好心的少爷彻底分开。
而此时他对于这个城市还一无所知,如果离开了他唯一熟悉的人,他恐怕就要彻底迷失在这座巨大的城市中了。
而走进城中的杨远,最后转头看了眼城门外那片荒芜的土地,护城河两边形成的强烈对比,让他心中升起了一丝无奈。
随后他转头,带着哈维走向了黄色指示牌指向的地方,随后乘坐了一辆由十匹马拉着的加长型宽大马车,前往了科尔巴夫的商业区。
沿路哈维都是一脸惊奇地看着窗外的景色,那异常宽阔的马路,马路两旁成片成片的住宅区,其间穿插着的高大建筑物,以及路上行走着的那些一个个穿着干净整洁、脸上带着得体微笑的体面人,这是他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
他从来不知道,原来房子可以建的这么高,这么漂亮,而每一个人看起来都可以这么友善,连领主的卫兵们也是。
恋耽美
随后他转身,离开了这个曾经称之为家的地方。
他不想去追究,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对方可以对他的安危置之不顾,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牵起了另一个女人的手。
他知道对方不是一个轻率的人,但是事已至此,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是希望,他的这第二段婚姻,不会如他们两人那段那般短暂,又结束地那么悄无声息。
一边走在自由港那依旧充斥着换了与鲜花的街道上,杨远与所有依旧想方设法往圣卡斯特教堂拥挤的人群背向而行,一边却开始回忆起他与兰斯洛特从开始认识到结束的所有一切。
想到当初对方无知无觉地如一具尸体般出现在他眼前的那样子,他甚至有些忍不住地轻轻笑了起来。那样的初遇,在那时谁又能想到,两人会发展成后来那样的关系呢?
他甚至还记得当他们分离后的再次见面时,他只是被对方的一个眼神,便吓得魂不守舍,惊慌失措。而那时兰斯洛特还想取他的性命。
而随后的第三次见面、第四次、第五次
杨远的表情慢慢柔和了起来。
他想起了他们之间发生过的那一些甜蜜往事。
在发现他的诅咒之后,兰斯洛特几乎对他寸步不离,如对孩子般地照顾他,迁就他。而即便是最后在那座神殿中,对方如一只被碾压的虫子般趴在地面上,却依旧没有撤销对他的保护。
而他那时也是如此地爱他,愿意为他冒任何风险,来完成他的心愿。
其实也许那个全心全意爱着兰斯洛特的人,一直都是那个痴傻了的梵洛丝。所以当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之后,所有与她有关的一切,就都结束了。
包括兰斯洛特对她的爱,还有他对他的爱都应该结束了。
杨远随后便启程离开了自由港,前往另一个他心心念念的地方鲁尔堡。
从自由港去往鲁尔堡的路程并不算短。杨远再次通过那些大城市的传送阵,前往离鲁尔堡最近的城市。
在途中,他已经没有什么心情欣赏各地的风光,只是匆匆赶路。所以当他踏入科尔巴夫领地内时,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让当地的人们都将他当做了一位落魄的外乡人。
而眼前的科尔巴夫也已经变得让他完全不认得了。
在他离开前,科尔巴夫的变化仅仅局限于,鲁尔堡周围的十几迈尔。那里分布了一些市政建筑,以及由他计划建造的工业区、几块居民区。最多也便是沿着科尔巴夫与与费诺里之间的那条大路两旁,少许的建筑物而已。
可是现在,他还未进入科尔巴夫境内,目之所及便已经是一眼望不尽的一片片房区、精致小巧的商业街,以及不远处几座高大恢弘的建筑物。
而这里离鲁尔堡却还有整整一天多的路程。
这里是科尔巴夫的最外围边界,这个边界显得如此异常的鲜明。
在一条十米宽的人工河一边,是欣欣向荣,连边缘已经半城市化的科尔巴夫。而在那条河的另一边却是草木枯黄、人烟稀少的荒地。
杨远怔怔地看着两地的鲜明对比,还是在身后拉维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开始回答城门边守卫军的问话。
我是来找朋友的。杨远有些疲惫地揉了揉脸,心中却忍不住期待着与同伴们的再次见面。
好的先生,那么请问您的朋友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是做什么工作的?卫兵们站在城门外一侧,特地建造起来的简洁高大的建筑物中,对前来科尔巴夫的每一位来客进行细致的询问。
杨远闻言却是微微一愣。他不知道,现在进入克巴夫已经如此严格了。想了想,他开口回答道:我的朋友在市政厅工作。他的名字叫里德邓肯。至于住在哪里,我却有些不记得了。
杨远想了想,还是搬出了这位在记忆中的那位圆滑的邓肯先生。他想在这时候搬出邓肯应该比哈罗德要来的合适一些,而且他也确实为这位邓肯先生带来了一件礼物。
可是谁知当卫兵听到这个名字时,脸上的神情却肃然了起来,是邓肯市长吗?请您稍等,我这边需要为您确认一下。
随后,他捏着手上的小纸条,便匆匆往后跑了出去。
此时杨远阻拦,已经来不及。他有些懊悔地站在那里,后悔刚刚自己太过谨慎,一开始便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名。如果这位士兵去找里德邓肯确认的话,那么显然就会引起误会了。
事情也并没有出乎杨远的意料,虽然他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将信息确认了个来回。但是最终那位士兵面带遗憾地跑回来对他说道:真的很抱歉,先生。但是邓肯市长那边的人已经回复,邓肯先生认识的人里,并没有您。
虽然杨远觉得对方此时肯定已经认为他是一个想借着大人物的名头,骗进城的虚伪之徒,可是对方的态度却看起来依旧和善。
这让杨远开始怀疑,也许真正这么干的人,这位卫兵已经见了不少了,所以才如此淡然。
随后他还是向对方道了个歉,说道:我确实认识邓肯先生,但是也许他已经不记得我了。
卫兵依旧满面笑容的点了点头,听着杨远的解释,我这次来这是想拜访邓肯先生,也是希望能在科尔巴夫找到合适的商品运回普玻市场去售卖。希望能有这个机会,让我见识一下科尔巴夫的繁华。
卫兵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好的先生,科尔巴夫是不会让您失望的。普玻市场也是一个发展的非常迅速的地方,希望我们科尔巴夫能与普波友更多的生意往来。
杨远非常惊讶地听着对方对普玻市场的评价,没有想到远在科尔巴夫,也已经有人听说了这个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小小交易市场。
随后他便见对方,在身侧的一个小匣子里翻找出了一块黄色的牌子,递给了杨远。
请见谅,之前对您的询问,并不是想要阻拦您进入科尔巴夫。只是科尔巴夫,实在是太大了,新进入城市的人往往会因此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去哪里。所以我们只是向您进行了些许的询问,好给您建议该往哪里去。
这块黄色的牌子您先拿着,进城之后,道路上会有一些黄色的指示牌,您便沿着指示牌行走,在终点你会看到一个车马站。您只要将这个换色的牌子交给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自然知道应该带您去哪里。之后您便可以免费乘坐我们的市政马车,到达科尔巴夫的商业区。在那在那里,您可以看到许多科尔巴夫的特色产品。希望您在科尔巴夫逗留的这段日子,能感到愉快并满意。
杨远闻言惊讶地接过手中的牌子看了看,随后朝卫兵一笑,便带着身后的花哈维缓步朝着科尔巴夫的城门走去。
哈维异常兴奋地紧紧跟在杨远身后,忍不住转头又看了看身后那荒芜的土地。从今以后,他再也不用回到这片土地上,也再不用为饿肚子发愁了。
哈维是杨远沿路赶往科尔巴夫,途经一个小村庄时,在哈维家落脚过夜,被哈维的父母托付,带来科尔巴夫的。
随着科尔巴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沿着不同的道路前往科尔巴夫。哈维所在的那座小村庄,幸运的成为了沿路的一个落脚处。
于是哈维的父母想方设法将自己原本破旧的家整理成了一个,稍能住人的地方,用于招待一些不太讲究的客人,以此来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
不过即便他们夫妻两人如此勤劳想要为家庭增收,他们的行为却完全逃不开领主的眼睛。于是一项项被加在他们、包括村中其他以此赚钱的村民们头上的税目,却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幸而偶有几位从科尔巴夫返回的旅人,多次投宿他们家,见他们可怜,会偷偷再塞一些食物、甚至是钱给他们,才让他们勉强坚持到了今天。
所以即便他们从未见过科尔巴夫,可是在那些来往的旅人口中,却知道在离他们这个时不时要忍饥挨饿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块土地被神灵的圣光守护着。
在那儿,人们低头随便就能从街上捡起一块松软的面包,只要不嫌脏,都可以往口中塞。在那儿,没有任何人会挨饿受冻,整个城市在冬天都是暖意融融,根本就没有寒冷。
最重要的是,那个犹如圣神国度的地方,它的领主不仅不会想方设法的压榨他的子民,竟然还会为那些没有办法赚取口粮的人们,提供最基本的食物甚至是温暖而坚固的房子。
而他们那儿最差的房子,据说也比他们的领主所住的还要精美华丽。而人们口中吃的那些食物,可能也许连他们的领主都不曾吃过,而那些仅仅是提供给那些不能够养自己的流浪汉的。
松软的白面做成的面包,上面涂着满满的黄油,香糯可口的薯饼,奶香四溢的流黄薯派,还有无限供应的热牛奶,你在里面加多少糖都没关系,可以一直喝到你想吐。一个在科尔巴夫发展的初期,偷偷和村中其他年轻人一起溜到了那座城市中、最终想方设法拥有了科尔巴夫领民身份的一个年轻人,在一次工作中匆忙回家来看望亲人时,对着蜂拥而来好奇询问科尔巴夫的村民们说道。
那男子满脸骄傲地向他们叙述着科尔巴夫,那些让眼前的人们惊异的一切。
外乡人来到科尔巴夫,连路都不会走了。我们那儿所有人都得靠右边走,马车也是靠右边的,人有人的道,马车有马车道,谁都不能越道。一个路口有时是东西方向人可行走,而另一段时间却是南北方向人可行走。不知道的人要是犯了错,可是要受罚的。
而在那儿,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找到工作,养活自己甚至家人。只要你肯干,就绝对饿不死,甚至还能过得很好。说着,他拍拍自己说继续道,像我这种从一开始,便想方设法进了领主的工厂里干活的人。我现在在科尔巴夫已经拥有了一座精美的房子,娶了同样在纺织工厂有工作的妻子,家里的两个孩子却由两个仆人负责照顾。因为我和我的妻子平时工作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做这些琐碎的事情。
他身旁的人都一脸惊奇且羡慕地看着他,有人甚至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地说道:齐哈尔,你现在也是大人物了吧,家里竟然还会有仆人了?
嘿!那算什么?每天每天科尔巴夫外都会涌入无数的外乡人。现在城主的工厂已经不再招收这些人了,有些运气好的,也许可以在其他的工厂找到活干,运气不好的,便只能呆在人力市场里,等着别人将他们领回家。反正雇佣他们花不了多少钱。让他们吃饱,有个地方睡觉,若是还能让他们手头上攒一些钱,他们都要高兴的跪在地上喊我老爷了。可是事实上,这又能花多少第纳尔呢?他一脸得意地摊手,朝身旁周围一群面黄肌瘦、身穿破烂衣裳,有些甚至衣不蔽体的曾经的同伴们,骄傲地说道。
所以你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科尔巴夫,不要再留在这个没有任何希望的土地上了。
哈维始终记得,他的那位少年同伴面容严肃地说的最后那句话。
对方所说的那段话,对他所造成的冲击,是如此的直观,连那些旅人们口中的叙述,都不如对方身上所带着的光芒来得直接又震撼。
第136章 少年们
那位同伴原本便是一个比他大了五六岁的同村男孩, 两人差不多一起长大的。可是当初对方却拼着被领主抓住就要绞死的风险,与一群伙伴逃向了科尔巴夫。
据说那群伙伴中仅留寥寥几个, 最终成功抵达了科尔巴夫,可是他们的人生从此便再也不同了。
而他当初却是因为实在胆怯,最终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
那次齐哈尔回来, 又带走了村中那几个,当初与他一起离开, 却最终被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的同伴们家中的几位亲人。
我也帮不了你们多少,带走三个大约是极限了, 否则便会引起你们领主的注意,到时就不好了。
那天一早, 哈维便站在村门口, 送走了齐哈尔的马车以及马车中那三个命运从此将会改变的同龄人。
从那时开始,他便下定决心,要重新找到机会, 前往那个充满了面包与牛奶的地方。
其实在杨远之前,哈维的父母偷偷拜托了好几位与他们相熟的商人,希望他们能带上他们的儿子前往科尔巴夫, 可是这些人都表示了拒绝。
到了科尔巴夫当然没有关系,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你们的领主发现这件事后, 会如何对待我们。据说现在科尔巴夫周边的那些领主们, 已经已经非常警惕人口的流失。我们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商人们几乎都是以这样的理由拒绝的。
毕竟会暂住哈维那破旧的家的商人,又能有多大的能量呢?
而随后,他们便遇上了杨远。
那对夫妻在做了几年生意之后, 见过了那许许多多的人,也练就了一双亮眼。
在见到杨远的瞬间,他们便察觉到了这一位,虽然看起来面目风尘朴朴,生活细节处却有些过于精致的贵族少年。
尤其是对方伸出来的那双手,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干净白皙。比哈维妹妹的手指还要纤细修长的许多。
这样的一双手,在这样的年代里,便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
那不是大贵族,便是大商人。
而这样的人,却往往并不会惧怕那些小领主。
果然,哈维父母一开口,杨远犹豫了一会儿,便答应了。
只是带一个少年去一个不远外的地方,杨远觉得没什么好犹豫的。虽然对方一再强调,途中可能会遇上他们领主的审问和检查,但是杨远却依旧非常欣赏这种想要努力改变生活状态的精神。
此时,哈维紧跟在杨远身后,甚至有些害怕地伸手悄悄拉住了对方的衣服下摆。
身边人挤人的这个状况是他从未见过的,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
他害怕,若是被挤丢了,也许变会从此与这位好心的少爷彻底分开。
而此时他对于这个城市还一无所知,如果离开了他唯一熟悉的人,他恐怕就要彻底迷失在这座巨大的城市中了。
而走进城中的杨远,最后转头看了眼城门外那片荒芜的土地,护城河两边形成的强烈对比,让他心中升起了一丝无奈。
随后他转头,带着哈维走向了黄色指示牌指向的地方,随后乘坐了一辆由十匹马拉着的加长型宽大马车,前往了科尔巴夫的商业区。
沿路哈维都是一脸惊奇地看着窗外的景色,那异常宽阔的马路,马路两旁成片成片的住宅区,其间穿插着的高大建筑物,以及路上行走着的那些一个个穿着干净整洁、脸上带着得体微笑的体面人,这是他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
他从来不知道,原来房子可以建的这么高,这么漂亮,而每一个人看起来都可以这么友善,连领主的卫兵们也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