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敌每天都在变美[穿书]——公子于歌(59)
李叙趴在他嘴边,神情并没有太大变化,气息却有些重了,所有瞬间的情绪变化,都在他眼睛里了。
周璟的嘴巴张着,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眼神都是散的了,看着他,李叙却懂了他想说的话,他握住了他的手,紧紧地握着,声音颤抖,说:你救了他,便什么都不欠我了。
李叙说着便突然笑了出来,那笑却也是哭,比哭还要难看,脖子上青筋隐隐露出来,只紧紧握着周璟的手。
周璟的手垂了下来,手里的蜡烛断成了两截,一截掉在了地上,一截还牢牢握在他手心里。
先帝仁善,他不该这么做的,他一时的仁慈,却埋下了无数的祸患,还不如当初不出手相救,让太子哥哥死了干净。
人都求来世,但来世虚妄,不记得前世,又算什么来世,最要紧的便是这辈子,能活,当然还是要活下去。
那你为什么一心求死,既然你知道太子哥哥没死,为什么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贺兰璧问:你不想见他?
李叙笑了笑,垂下头来,说:自然是想的。
他忽然变得这样脆弱,贺兰璧反倒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便说:原来刚才一番慷慨陈词,不过是让我动恻隐之心。
李叙说:知道他活着,我便心满意足了,他一个不可为人知的活死人,如果我也成了一个活死人,和他在一起,若是连累了他的性命,可该怎么办,若是因此动摇了江山,更是我的罪过。我后半生苦心筹谋的一切,就全白费了,罢了,罢了,从前以为只活了一个,以后便也只活一个吧。我这十恶不赦的罪人,先帝因为保我蒙羞,那些恨我的人,不亲眼看到我的尸首腐烂成泥,又怎么肯罢休。如今先帝的遗诏已经被我撕毁,免死金牌我也不知道丢到何处去了,你杀了我立威,为了江山社稷,也为了小琮。只是我死之前,有一件事,你要答应我。
贺兰璧看向他,李叙说:如今贺兰家权势渐盛,你这个太后,也有心扶持你族中兄弟,将来贺兰氏做大,而小琮年幼,若有一天,他们想废帝而立你亲生的三皇子,你该如何处置?
小琮虽非我亲生,可我待他,与我亲生的儿子没什么两样,有我在,他的皇位,没人能抢得走。
他的生母,已故田皇后,生前咎由自取,只是她到底是小琮的生母,小琮聪慧,有帝王之才,只是幼小失母,性情阴戾,我死以后,你将他生母的死也结到我头上,从此这案子便了了。
阿瑛虽然活着,我却不知道他在哪里,不过想必也是在极遥远偏僻的地方,由人守着,我的死讯,他大概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如果他知道了,你将这个给他。李叙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枚玉佩来,是那枚双鸳玉佩,并一封信:他看到这个,自会明白。
贺兰璧却没有接,只认真地看着他,看了半晌,眼圈湿润,葱白的手指鲜嫩,抹去眼角泪痕:我竟不知,你竟真的一心求死。
她沉默了一会,说:你自己亲手交给他吧。我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太子哥哥。我欠他的。
她成了人上人,替贺兰家平反,替萧家平反,却不能替周瑛平反,周瑛已经死了,便只能永远死了,无名无姓,活在最偏僻无人知的地方,监禁中度过一生。
权力斗争,从来都这么残忍,心不够狠,又怎么能成为人上人。可人若只为权力活着,岂不是又成了权欲的奴隶。
你死了,我一点也不心痛,我只心痛太子哥哥,他这辈子太苦了好好活着吧,像你说的,能活,还是要活着。跟着他隐姓埋名,远远地走吧。 贺兰璧走到牢房门口,头也不回地说:趁着我没有后悔,今夜就走,城外九里劳劳亭,他在等你。我给他自由,也给你自由。
李叙一怔。
九里,九里。
周瑛在等他。
他只需要走九里,便能见到他。
贺兰璧身边跟着的心腹太监走了以后突然又跑了回来,跪地给他磕了个头,急道:大人,您曾救过奴才的命,奴才冒死说一句,您就听了太后娘娘的话,走吧,再不走,您就真的活不成了。圣上已经决意要杀您!
当今圣上,周琮,曾因要不要处死李叙,跟太后起过争执。李叙媚惑先帝的流言到处都是,加上他的恶名,周琮早就对他深恶痛绝。
他觉得实在嘲讽,圣上已经起了杀心,李叙却还想着为了他的江山稳固献出自己,他着急地四下看了一眼,见有侍卫进来,爬起来赶紧就跑了。
只留下李叙愣在当地。
随即便笑了一声,笑容转瞬又逝,只剩下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一辆马车在深夜缓缓驶出皇宫,贺兰璧站在城楼上,看着马车驶出宫门。
赶车的长安有些紧张和兴奋地说:大人,咱们出宫了!
李叙挑起帘子,朝后头看了一眼,夜色里看,那皇宫高墙格外肃穆威严。
长安欣喜地说:我都吓坏了,没想到太后和圣上竟然放咱们出来了,您看到车子里的食盒了么,那都是圣上专门让我给您带的您最喜欢吃的栗子糕,还给您准备了好多吃食。这天牢里的伙食,肯定差的很,您这些天都没吃好吧?您要是觉得饿,就吃一些。
李叙 看着那一盘子美酒佳肴,还有他最爱的栗子糕。
长安也很感动,说:您的苦心,圣上都记着呢,别看他年纪小,什么都懂。他也是在您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天色微亮的时候,马车到了郊外,长安掀着帘子探头看: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前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劳劳亭了!
停车。李叙忽然说。
长安愣了一下,马车便停了下来,李叙坐在马车里,静静地坐了好一会。
长达将近半分钟的静默,没有半分表情,然后便挑开帘子,朝劳劳亭的方向看去。
劳劳亭,建在河岸边,从京城往西走,大半都要路过这里,便成了送别之地。如今隔着树林和一条河,隐隐约约看到一个颀长的身影。
那人是周瑛。
是周瑛。
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周瑛。
这一次,没有人骗他,周瑛的确还活着。
活着,很好,能不死,就要好好活着。
马车朝着来时的方向折了回去,就在一条林间小路上,被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男人拦住了去路。
别怕。李叙轻声安慰长安,然后从马车上下来。
城门口,第一缕阳光升起来的时候,一匹高头大马突然疯了一样地闯到了街道上,出城的路人纷纷惊呼避让到一边,只见那马身上套着跟绳子,绳子后头拖着一个人。
那人头发全白,满身血污,在青石路上留下一道血痕,像是个死人。
人群还没有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就见一个十几岁的,极瘦弱的少年哀嚎着在后头追。
深宫大内,贺兰璧赤着脚,头发散乱地奔跑在宫廷内的长廊上,脚踩在木地板上咚咚作响,她一直跑到了皇帝的寝殿,周琮猛地起身,贺兰璧啪地一巴掌打在了他的脸上。
周琮愣了一下,随即便笑了起来,抹了一下嘴角的血,十几岁的小孩子,眼神却极阴戾。
绳子断了,疯马已经不知所踪,唯有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男人躺在路上,几个路人围观过来看,他的衣袍都烂了,面目虽然都是血污,眉眼依然能看出是个极好看的男人,他的嘴微微张了一下,吓得围观的人立即退到了一边。
一个嗓子都喊哑的少年突然冲了出来,哭着脱了自己的外袍将李叙盖住。他将李叙抱起来,哭着伸手去抹李叙满是血污的脸,却将他的脸抹的更脏,几乎辨不出本来面目了。
谁来帮帮我长安声音微弱,试了几次,都没能把李叙背起来,他觉得李叙就要死了。
他哭着看向围观的人:你们谁来帮帮我,求求你们了。
人群里忽然走出一个青年男子来,那人留着青色胡茬,眉目却极英俊清明,长安一把抓住他:求求你帮帮我,我家大人还有气,你救救他吧。
那人倒是仁善,不由分说便将李叙背了起来。
李叙在奄奄一息之间,眼睛微微睁开,阳光照着他的脸,睫毛上也是血污,背着他的那个人的脸,隐隐约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他嘴唇动了动,似微笑,一片静谧之中,长长地一声呼吸出来,便再也没有声息,只一滴眼泪掉落下来。
那青年男子将李叙放到牛车上,探了探他的鼻息,看了长安一眼,摇摇头。
长安大哭。
他从小便跟着李叙,最知道李叙的心愿了。
想害李叙的人那么多,只怕那些人知道,便连尸首都不会留,李叙的仇家太多了,就像那些捅了李叙那么多刀子的人。
他要让这些人都找不到李叙的尸首,他要将他埋在最隐秘的地方。
还好那个好心人,帮着他挖了坑,陪他一起将李叙埋了。
声名显赫的李千岁,死了连张草席都没有。
长安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然后挖了一株野蔷薇,种在了李叙的坟上。
谢谢恩公了。长安说。
我不能送你进城了,我在这等人。那男子说。
声音也是极好听的,穿的虽然是粗布衣裳,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贵气。
长安给那人磕了一个头。
你家大人是谁,你也不报官,也不立碑。
长安摇摇头。
他要回京城去。他是个小太监,除了皇宫,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如果他有运气,他以后一步一步往上爬,说不定也能成为很厉害的人,他要为李叙立碑,上香火。
他走远了,回头看,见他的恩公从包袱里拿出一套衣服来,将沾有血污的衣服换了。
他肯定是在等很重要的人。
长安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和一块玉佩来。
他还是认得些许字的,信封上没写名字,他也不知道要给谁去,他就将信拆开,只见信上面只有几个字,写道:来世今生,总会见你。
他跟了李叙这么多年,李叙身边的内侍都跟着升了,就他没有,李叙从来不提拔他,也不让他干事,可他知道,李叙很疼他。
他觉得好伤心,他的大人,到底没能见上他想见的人。
音乐响了起来,李叙的生平在荧幕上一一闪现,初现时的清纯动人,诀别时的撕心裂肺,李千岁时期的张扬冷酷。浓墨重彩的一生过后,唯有蔷薇花盛开。
第72章
李叙的结局播出以后,编剧孟晓声接受了视频网站的采访。
主持人说:最近李叙的结局, 可以说全国观众都在哭, 很多人都要给编剧寄刀片, 您知道么?
孟晓声点头说:我也觉得特别愧疚,其实写完这一章的时候,我自己失眠了一夜,哭了很久, 第二天问郭导,要不要这么拍,不过最后商量了一下,我们都觉得这个结局比原来更好。李叙这个人,确实是反派,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他的命运都是不可更改的。就像剧中台词说的那样,这些在权力巅峰的人,自以为在摆弄权力,其实最后都被权力摆弄。在那样一个情况下, 死已经是他必然结局,怎么死,什么时候死,其实是我改编的时候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关于他命运的猜测很多了,如果死的很平淡, 感觉就失去了这个人物本身极端又浓烈的色彩。他这一生是比较传奇和跌宕的, 应该给他一个让观众记得住的结局。
听说一开始有打算让李叙活下来?
孟晓声点头:我们一开始都没想到李叙这个角色这么火, 火了以后大家就担心,说如果把他写死,观众会不会接受不了,所以当时写了一个太子瑛把已经疯掉的李叙接走,但李叙已经认不出他来的一个结局。这个结局原来是要拍的,现在不确定要不要拍。
李叙死的太意难平了,大家都想过他会死,但是没想到他会这么死,最后太子也没把他认出来,信也没送出去。
其实已经删掉了一些,有一版比这个更苦。太子没把他认出来是因为当时他已经面目模糊,一开始那个妆做出来以后,我一看,不行,受不了,刺激太大了,所以最后演员脸上只抹了血污,导致有很多网友说,太子怎么会没认出来之类的。在李叙之死的处理上,我们是简化了的,他具体怎么死的,没有拍。怎么说呢,一开始我们预想的更简洁,更震撼,就是上一秒他从马车上下来,下一秒就是一头马拖着尸体在闹市上跑。拍完大家都很难受,沈金台直接哭的不行,说他受不了。后来其实温情化处理了一下,让他死在了挚爱的背上,他死之前是认出周瑛来的,我们有特写。周瑛其实早晚也会知道,他陪了李叙最后一刻。包括后面的碑文,其实正常的碑文不会那么写孟晓声沉默了一会,继续说:当初决定要下刀子,我一方面很不忍心,一方面又觉得对这个角色更好,人物的悲剧性会更强,角色更深入人心。李叙的结局其实也是为了主题,为后面长安和三皇子,周琮和贺兰璧等人的未来埋下伏笔,寓意权力争斗的残酷性和周而复始。
东宫是有拍续集的打算么?
目前还没有。有个番外篇结局,不确定还拍不拍,现在剧组杀青了,演员都比较忙,档期上不好排。
《东宫来了》李叙之死这一集,创下了最高收视破8的收视奇迹,因为他死的太意难平,第二天的大结局收视竟然也没降。
大家都在看狗皇帝周琮怎么死。
不过《东宫来了》并没有讲那么远的故事,故事将未来风云点到即止,回到宫里的长安做了三皇子的身边人,贺兰璧和周琮已经生了嫌隙,周琮残暴之相初露,兄弟相残的未来不可避免。
大概剧组也觉得对不起观众,电视的最后片段,是长安去郊外为李叙上坟,到了那,只见坟上一株野蔷薇正开的灿烂,坟上却多了一块碑,看他神情愕然的样子,显然并不是他所立。
上头也不知是谁写的碑文,镜头扫过去,最后写:不知姓谁名谁,只知是挚爱夫妻,合葬此处。吾听其故事,感其情意,遂撰此文,呜呼哀哉,今生不可追,来世必相见。
编剧扛了刀子,倒是成就了沈金台,全国人民都在同情他,李叙之死的热搜在微博上挂了一星期。
沈金台参加活动,全是人山人海。
李叙的死是大家心中的痛,便只有在沈金台的身上找到一点安慰,沈金台一跃成为顶流,妇孺皆知。
恋耽美
周璟的嘴巴张着,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眼神都是散的了,看着他,李叙却懂了他想说的话,他握住了他的手,紧紧地握着,声音颤抖,说:你救了他,便什么都不欠我了。
李叙说着便突然笑了出来,那笑却也是哭,比哭还要难看,脖子上青筋隐隐露出来,只紧紧握着周璟的手。
周璟的手垂了下来,手里的蜡烛断成了两截,一截掉在了地上,一截还牢牢握在他手心里。
先帝仁善,他不该这么做的,他一时的仁慈,却埋下了无数的祸患,还不如当初不出手相救,让太子哥哥死了干净。
人都求来世,但来世虚妄,不记得前世,又算什么来世,最要紧的便是这辈子,能活,当然还是要活下去。
那你为什么一心求死,既然你知道太子哥哥没死,为什么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贺兰璧问:你不想见他?
李叙笑了笑,垂下头来,说:自然是想的。
他忽然变得这样脆弱,贺兰璧反倒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便说:原来刚才一番慷慨陈词,不过是让我动恻隐之心。
李叙说:知道他活着,我便心满意足了,他一个不可为人知的活死人,如果我也成了一个活死人,和他在一起,若是连累了他的性命,可该怎么办,若是因此动摇了江山,更是我的罪过。我后半生苦心筹谋的一切,就全白费了,罢了,罢了,从前以为只活了一个,以后便也只活一个吧。我这十恶不赦的罪人,先帝因为保我蒙羞,那些恨我的人,不亲眼看到我的尸首腐烂成泥,又怎么肯罢休。如今先帝的遗诏已经被我撕毁,免死金牌我也不知道丢到何处去了,你杀了我立威,为了江山社稷,也为了小琮。只是我死之前,有一件事,你要答应我。
贺兰璧看向他,李叙说:如今贺兰家权势渐盛,你这个太后,也有心扶持你族中兄弟,将来贺兰氏做大,而小琮年幼,若有一天,他们想废帝而立你亲生的三皇子,你该如何处置?
小琮虽非我亲生,可我待他,与我亲生的儿子没什么两样,有我在,他的皇位,没人能抢得走。
他的生母,已故田皇后,生前咎由自取,只是她到底是小琮的生母,小琮聪慧,有帝王之才,只是幼小失母,性情阴戾,我死以后,你将他生母的死也结到我头上,从此这案子便了了。
阿瑛虽然活着,我却不知道他在哪里,不过想必也是在极遥远偏僻的地方,由人守着,我的死讯,他大概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如果他知道了,你将这个给他。李叙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枚玉佩来,是那枚双鸳玉佩,并一封信:他看到这个,自会明白。
贺兰璧却没有接,只认真地看着他,看了半晌,眼圈湿润,葱白的手指鲜嫩,抹去眼角泪痕:我竟不知,你竟真的一心求死。
她沉默了一会,说:你自己亲手交给他吧。我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太子哥哥。我欠他的。
她成了人上人,替贺兰家平反,替萧家平反,却不能替周瑛平反,周瑛已经死了,便只能永远死了,无名无姓,活在最偏僻无人知的地方,监禁中度过一生。
权力斗争,从来都这么残忍,心不够狠,又怎么能成为人上人。可人若只为权力活着,岂不是又成了权欲的奴隶。
你死了,我一点也不心痛,我只心痛太子哥哥,他这辈子太苦了好好活着吧,像你说的,能活,还是要活着。跟着他隐姓埋名,远远地走吧。 贺兰璧走到牢房门口,头也不回地说:趁着我没有后悔,今夜就走,城外九里劳劳亭,他在等你。我给他自由,也给你自由。
李叙一怔。
九里,九里。
周瑛在等他。
他只需要走九里,便能见到他。
贺兰璧身边跟着的心腹太监走了以后突然又跑了回来,跪地给他磕了个头,急道:大人,您曾救过奴才的命,奴才冒死说一句,您就听了太后娘娘的话,走吧,再不走,您就真的活不成了。圣上已经决意要杀您!
当今圣上,周琮,曾因要不要处死李叙,跟太后起过争执。李叙媚惑先帝的流言到处都是,加上他的恶名,周琮早就对他深恶痛绝。
他觉得实在嘲讽,圣上已经起了杀心,李叙却还想着为了他的江山稳固献出自己,他着急地四下看了一眼,见有侍卫进来,爬起来赶紧就跑了。
只留下李叙愣在当地。
随即便笑了一声,笑容转瞬又逝,只剩下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一辆马车在深夜缓缓驶出皇宫,贺兰璧站在城楼上,看着马车驶出宫门。
赶车的长安有些紧张和兴奋地说:大人,咱们出宫了!
李叙挑起帘子,朝后头看了一眼,夜色里看,那皇宫高墙格外肃穆威严。
长安欣喜地说:我都吓坏了,没想到太后和圣上竟然放咱们出来了,您看到车子里的食盒了么,那都是圣上专门让我给您带的您最喜欢吃的栗子糕,还给您准备了好多吃食。这天牢里的伙食,肯定差的很,您这些天都没吃好吧?您要是觉得饿,就吃一些。
李叙 看着那一盘子美酒佳肴,还有他最爱的栗子糕。
长安也很感动,说:您的苦心,圣上都记着呢,别看他年纪小,什么都懂。他也是在您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天色微亮的时候,马车到了郊外,长安掀着帘子探头看: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前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劳劳亭了!
停车。李叙忽然说。
长安愣了一下,马车便停了下来,李叙坐在马车里,静静地坐了好一会。
长达将近半分钟的静默,没有半分表情,然后便挑开帘子,朝劳劳亭的方向看去。
劳劳亭,建在河岸边,从京城往西走,大半都要路过这里,便成了送别之地。如今隔着树林和一条河,隐隐约约看到一个颀长的身影。
那人是周瑛。
是周瑛。
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周瑛。
这一次,没有人骗他,周瑛的确还活着。
活着,很好,能不死,就要好好活着。
马车朝着来时的方向折了回去,就在一条林间小路上,被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男人拦住了去路。
别怕。李叙轻声安慰长安,然后从马车上下来。
城门口,第一缕阳光升起来的时候,一匹高头大马突然疯了一样地闯到了街道上,出城的路人纷纷惊呼避让到一边,只见那马身上套着跟绳子,绳子后头拖着一个人。
那人头发全白,满身血污,在青石路上留下一道血痕,像是个死人。
人群还没有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就见一个十几岁的,极瘦弱的少年哀嚎着在后头追。
深宫大内,贺兰璧赤着脚,头发散乱地奔跑在宫廷内的长廊上,脚踩在木地板上咚咚作响,她一直跑到了皇帝的寝殿,周琮猛地起身,贺兰璧啪地一巴掌打在了他的脸上。
周琮愣了一下,随即便笑了起来,抹了一下嘴角的血,十几岁的小孩子,眼神却极阴戾。
绳子断了,疯马已经不知所踪,唯有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男人躺在路上,几个路人围观过来看,他的衣袍都烂了,面目虽然都是血污,眉眼依然能看出是个极好看的男人,他的嘴微微张了一下,吓得围观的人立即退到了一边。
一个嗓子都喊哑的少年突然冲了出来,哭着脱了自己的外袍将李叙盖住。他将李叙抱起来,哭着伸手去抹李叙满是血污的脸,却将他的脸抹的更脏,几乎辨不出本来面目了。
谁来帮帮我长安声音微弱,试了几次,都没能把李叙背起来,他觉得李叙就要死了。
他哭着看向围观的人:你们谁来帮帮我,求求你们了。
人群里忽然走出一个青年男子来,那人留着青色胡茬,眉目却极英俊清明,长安一把抓住他:求求你帮帮我,我家大人还有气,你救救他吧。
那人倒是仁善,不由分说便将李叙背了起来。
李叙在奄奄一息之间,眼睛微微睁开,阳光照着他的脸,睫毛上也是血污,背着他的那个人的脸,隐隐约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他嘴唇动了动,似微笑,一片静谧之中,长长地一声呼吸出来,便再也没有声息,只一滴眼泪掉落下来。
那青年男子将李叙放到牛车上,探了探他的鼻息,看了长安一眼,摇摇头。
长安大哭。
他从小便跟着李叙,最知道李叙的心愿了。
想害李叙的人那么多,只怕那些人知道,便连尸首都不会留,李叙的仇家太多了,就像那些捅了李叙那么多刀子的人。
他要让这些人都找不到李叙的尸首,他要将他埋在最隐秘的地方。
还好那个好心人,帮着他挖了坑,陪他一起将李叙埋了。
声名显赫的李千岁,死了连张草席都没有。
长安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然后挖了一株野蔷薇,种在了李叙的坟上。
谢谢恩公了。长安说。
我不能送你进城了,我在这等人。那男子说。
声音也是极好听的,穿的虽然是粗布衣裳,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贵气。
长安给那人磕了一个头。
你家大人是谁,你也不报官,也不立碑。
长安摇摇头。
他要回京城去。他是个小太监,除了皇宫,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如果他有运气,他以后一步一步往上爬,说不定也能成为很厉害的人,他要为李叙立碑,上香火。
他走远了,回头看,见他的恩公从包袱里拿出一套衣服来,将沾有血污的衣服换了。
他肯定是在等很重要的人。
长安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和一块玉佩来。
他还是认得些许字的,信封上没写名字,他也不知道要给谁去,他就将信拆开,只见信上面只有几个字,写道:来世今生,总会见你。
他跟了李叙这么多年,李叙身边的内侍都跟着升了,就他没有,李叙从来不提拔他,也不让他干事,可他知道,李叙很疼他。
他觉得好伤心,他的大人,到底没能见上他想见的人。
音乐响了起来,李叙的生平在荧幕上一一闪现,初现时的清纯动人,诀别时的撕心裂肺,李千岁时期的张扬冷酷。浓墨重彩的一生过后,唯有蔷薇花盛开。
第72章
李叙的结局播出以后,编剧孟晓声接受了视频网站的采访。
主持人说:最近李叙的结局, 可以说全国观众都在哭, 很多人都要给编剧寄刀片, 您知道么?
孟晓声点头说:我也觉得特别愧疚,其实写完这一章的时候,我自己失眠了一夜,哭了很久, 第二天问郭导,要不要这么拍,不过最后商量了一下,我们都觉得这个结局比原来更好。李叙这个人,确实是反派,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他的命运都是不可更改的。就像剧中台词说的那样,这些在权力巅峰的人,自以为在摆弄权力,其实最后都被权力摆弄。在那样一个情况下, 死已经是他必然结局,怎么死,什么时候死,其实是我改编的时候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关于他命运的猜测很多了,如果死的很平淡, 感觉就失去了这个人物本身极端又浓烈的色彩。他这一生是比较传奇和跌宕的, 应该给他一个让观众记得住的结局。
听说一开始有打算让李叙活下来?
孟晓声点头:我们一开始都没想到李叙这个角色这么火, 火了以后大家就担心,说如果把他写死,观众会不会接受不了,所以当时写了一个太子瑛把已经疯掉的李叙接走,但李叙已经认不出他来的一个结局。这个结局原来是要拍的,现在不确定要不要拍。
李叙死的太意难平了,大家都想过他会死,但是没想到他会这么死,最后太子也没把他认出来,信也没送出去。
其实已经删掉了一些,有一版比这个更苦。太子没把他认出来是因为当时他已经面目模糊,一开始那个妆做出来以后,我一看,不行,受不了,刺激太大了,所以最后演员脸上只抹了血污,导致有很多网友说,太子怎么会没认出来之类的。在李叙之死的处理上,我们是简化了的,他具体怎么死的,没有拍。怎么说呢,一开始我们预想的更简洁,更震撼,就是上一秒他从马车上下来,下一秒就是一头马拖着尸体在闹市上跑。拍完大家都很难受,沈金台直接哭的不行,说他受不了。后来其实温情化处理了一下,让他死在了挚爱的背上,他死之前是认出周瑛来的,我们有特写。周瑛其实早晚也会知道,他陪了李叙最后一刻。包括后面的碑文,其实正常的碑文不会那么写孟晓声沉默了一会,继续说:当初决定要下刀子,我一方面很不忍心,一方面又觉得对这个角色更好,人物的悲剧性会更强,角色更深入人心。李叙的结局其实也是为了主题,为后面长安和三皇子,周琮和贺兰璧等人的未来埋下伏笔,寓意权力争斗的残酷性和周而复始。
东宫是有拍续集的打算么?
目前还没有。有个番外篇结局,不确定还拍不拍,现在剧组杀青了,演员都比较忙,档期上不好排。
《东宫来了》李叙之死这一集,创下了最高收视破8的收视奇迹,因为他死的太意难平,第二天的大结局收视竟然也没降。
大家都在看狗皇帝周琮怎么死。
不过《东宫来了》并没有讲那么远的故事,故事将未来风云点到即止,回到宫里的长安做了三皇子的身边人,贺兰璧和周琮已经生了嫌隙,周琮残暴之相初露,兄弟相残的未来不可避免。
大概剧组也觉得对不起观众,电视的最后片段,是长安去郊外为李叙上坟,到了那,只见坟上一株野蔷薇正开的灿烂,坟上却多了一块碑,看他神情愕然的样子,显然并不是他所立。
上头也不知是谁写的碑文,镜头扫过去,最后写:不知姓谁名谁,只知是挚爱夫妻,合葬此处。吾听其故事,感其情意,遂撰此文,呜呼哀哉,今生不可追,来世必相见。
编剧扛了刀子,倒是成就了沈金台,全国人民都在同情他,李叙之死的热搜在微博上挂了一星期。
沈金台参加活动,全是人山人海。
李叙的死是大家心中的痛,便只有在沈金台的身上找到一点安慰,沈金台一跃成为顶流,妇孺皆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