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嘉年——左篱(160)
曹『操』眼中浮现出几分惊诧,不知是因为他的这个儿子对功名利禄的通透,还是因为曹植对杨修远超出他想象的在意。据他所知,杨修虽然帮曹植办了不少事,同时也因为自作聪明给曹植惹下许多祸,可事到如今,曹植仍愿意放弃一切换取杨修的『性』命。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站起身走到堂下,蹲下身亲自将曹植扶起,到一旁席上坐下。
父亲?曹植疑『惑』的看着曹『操』。曹『操』发怒、拒绝、斥责他都有心理准备,可像现在这样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和蔼,却着实让曹植『摸』不着头脑。
孤是曾想过,立子桓为嗣子。但子桓一直以来的表现,着实让孤失望。曹『操』沉声缓缓道,而自从你随孤协理政事以来,你的才能孤都看在眼里。而你刚才的一番话,则表明了你在大局面前的气魄与肚量。
曹『操』越说,曹植的表情愈发惊讶,却没有一丝是喜悦。
但杨修此人心术不正,假以时日,必会恃宠而骄,难为你所用。所以,子建,只要你不再替杨修求情,孤不仅会为再找一位才智人品远胜于他的幕僚,还会
只见曹『操』凤眸一挑,紧紧盯向曹植,
还会,立你为嗣子。孤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会是你的。
曹植的耳边瞬间响起如雷的砰砰声,那是他心脏疯狂跳动的声音。嗣子这二字代表的意义实在是太重了,横扫天下的军队,翻云覆雨的权势,万人之上的尊荣,甚至那九五至尊之位。难怪那群并非曹『操』子嗣的人,也为此争破了脑袋,只要能沾上一点,那也是从龙之功,亦可得道升天。而众人费尽心思争夺的一切,如今就摆在曹植的眼前,一步之遥。
只要他点一下头。
父亲,植
还有一件事,孤要告诉你。曹『操』似乎知道曹植想说什么,提前打断了他,孤要杀杨修,是因为他与孔桂勾结。孤杀司马懿,也是因为他与孔桂勾结。前者所求为何,你我都已清楚。而后者,你可知晓?
曹植摇摇头。但事实上,他隐约能猜到一些。杨修曾告诉他,孔桂与司马懿相谋,要在铜雀台大宴,就是皇后遇害的那一日,将灾异的罪过推到他身上。但是真是假,都因未出现的日食与后续一系列的变故不得而知。他心知曹『操』这么说,定是查到了什么,却仍抱有一丝侥幸,想着或许曹『操』所知道的不过是一些蛛丝马迹,这么说只是在试探他,因此才闭口不言。
也不知曹『操』有没有看透曹植心中所想,他深深叹口气,道:孤调查过,铜雀台大宴那一日,子桓所着的衣袍是由易燃的棉料特制而成,制衣之人曾是杨家的仆从,而那日在宴上为子桓倒酒的,是跟随你多年的仆从。
司马懿假意与孔桂合谋,要将日食的罪责归咎于你,实则想必是要借孔桂之手,让子桓成为当日为日食所责的不祥之人。孤素不信天象灾异,必会下令彻查,最后定能查出杨修与孔桂所作的手脚,而你也会背上纵凶弑兄之名。
子桓于你,已经起了杀心。你知道了这些,再好好想想,要如何回答孤。
曹植脸『色』已是惨白,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猛地一揪,疼的厉害。
就算他放得下荣华富贵,功名前途,难道还能放得下『性』命吗?如今曹『操』尚在,曹丕已对他起了杀心,等到来日曹丕继承了一切,他怎还会有立足之地?
哪怕是为了自保
第167章 第167章
父亲,请恕植不能答应。
未等曹『操』作何反应,他继续道:今日能得到父亲的夸赞,植很欣喜。但植很清楚,植做不到。
你不必怀疑自己的才能。
不仅是才能。曹植微微垂下头,就算早已下定了决心,可想到曹丕对他的杀意,还是心尖作痛,植知道,父亲对二哥与司马懿的谋划生气失望,但这也证明了,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二哥心志之坚韧远胜于植。当下也是同理,植为了一个幕僚,就不顾大局追来许都,二哥却能沉得住气,不像植这么任『性』。
世人皆见父亲位高权重,却不见这背后日日夜夜的权谋算计,如履薄冰。想要成为父亲的嗣子,就必须如父亲一般心『性』坚韧,这比文才武功都重要得多。而这一点,诸位兄弟中,只有二哥是最像父亲的人。
曹『操』沉默的听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况且,植还有一点私心。过了一会儿,曹植已整理好情绪。他重新抬起头,看向曹『操』,如果植成为嗣子,那便要担负起随之而来的的重任。植愿意为辅臣翼佐皇家,护佑苍生,但却不想被社稷江山帮住。父亲若是真的疼爱儿子,那就遂了植的愿,把那些麻烦事都扔给二哥,好不好?说到最后,已不自觉带上了撒娇的语气,引得曹『操』的冷面也再绷不下去。
你不怕将来会后悔吗?
不怕。曹植回答的斩钉截铁,植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就算他人会觉得植傻,但植自己绝不会后悔。
罢了。终于,曹『操』松了口,就如你所愿吧。
杨修忙问:父亲,那杨修
好好看着他。曹『操』道,再弄出一次荆州那样的事,孤绝不饶他。
这就是放过杨修了!
曹植面『色』一喜,迫不及待想去狱中迎杨修出来。曹『操』似乎也看出了曹植的心思,便没再多留,摆摆手让曹植退了出去。
出来吧。等曹植的身影完全消失,曹『操』转头看向素『色』屏风,子建刚才的话,想必你都听到了。
曹丕低着头从屏风后走出来,站到曹『操』面前。原来,一切都是父亲设计的一场局。他费尽心思去讨曹『操』的欢心,费尽心思去提防曹植,却没有花一点精力深入去想,一向不热衷权势的曹植为何会突然『性』情大变。又或者他也曾不相信过,但终究比不上权势所带来的巨大诱『惑』而造成的怀疑。
方才听着曹植的话,他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起好多旧日的情景。他们一起策马打猎,纵酒赋诗,喝的烂醉的曹植『迷』『迷』糊糊抓着他的衣领说要与他一起建功立业,留名青史。
那醉熏熏的少年扬着张红扑扑的脸,一开口全是口齿不清的酒气:
若二哥你要做不世君,那我就要当你的盛世臣!
明明在一开始,曹植就把什么都告诉他了。
为什么他没有相信他?
他已经多久没有放下戒备,与子建彻底大醉一场了?
自古天家无情,手足相残,祸起萧墙,屡见史册。曹家虽不是皇室,但处在如此时势下,亦难以免俗。曹『操』缓缓说道,孤不会和你说善待手足的话。甚至若你觉得必要,将来某一日杀了子建,孤也不会怪你。
我不会!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自古国不堪贰,你在孤面前言之凿凿,将来若有那一日,别让你母亲太过伤心。但也不必因为害怕你母亲伤心,畏手畏脚。
曹丕心头大震。正如曹『操』所说,他们不是天家,却胜似天家,方才曹『操』还如同所有父亲一样慈爱的与曹植说这话,现在却在提醒着自己的长子,若有朝一日为了政局稳固,纵手足相残,让母亲哀痛欲绝,也断不可手软。
父亲的教诲丕谨记于心,但就此事,丕有不同的看法。
曹『操』微诧,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曹丕坦然的在他面前提出不同的见解。还是在如此敏感的事情上。
感受到曹『操』的默允,曹丕心头一振,定定神朗声道:高祖立汉室,广封宗室以安天下,却事与愿违酿成七国之『乱』。自那时起,历代皇帝若想要国家安定,必以裁抑宗室为要务,防止宗室中有人仗着皇室血缘犯上作『乱』。
但丕以为,当下与旧日不同。
父亲虽以征伐起家,天下却难安于马上功业,经邦济国,教化人心,必倚于世家。而自光武中兴以来,豪族四起,同宗同族,利益攸关,生死相共。治天下不可不用士人,然若世家皆以族为伍,独我曹家兄弟内争,丕担心,来日恐为他姓所祸。
子文骁勇善战,子建娴于政务,至于其他诸位兄弟,皆有过人的才能,更是丕至亲的兄弟。比起防范宗室,更当防范世族,丕以为,不若分封宗室,广建藩篱,以策万全。
随着曹丕的话,曹『操』的目光愈发深沉,待一番话了,曹『操』脸上已全然没有了笑意。曹丕的话不能说没有漏洞,实际上,曹『操』一听就能听出来,这番话是曹丕刚刚才开始酝酿的。但瑕不掩瑜,就算其中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但关键的核心却没有变:如今的天下,已渐渐并非一家
一姓之天下,而是世族的天下。
子桓,你想当皇帝吗?
曹丕心跳漏了一拍。
那父亲,你想当皇帝吗?
沉默许久,他抬起头反问道。在曹『操』没回答之前,他又道,天下唯有德者可居之。
却不知是在回答曹『操』的问题,还是代曹『操』做了回答。
曹『操』第一次如此认真而严肃的细细打量起自己的这个儿子。他的眉峰如曹『操』一般凌厉,眼眸却随了些母亲,带着几分不一样的贵气。此时,他微微仰着头,意气风发,目光如炬的回望着曹『操』,在那双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凤眸中,曹『操』看到了暗藏在最深处的睥睨之『色』。
一直以来,他都将曹丕为了获得他的肯定所付出的一切看在眼里,却鲜少会夸赞什么,他可以在任何孩子面前当一个慈爱的父亲,却独独不能对曹丕有一丝和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或者说由他亲手『逼』迫出一个能面对任何困境的继承人。而今日,他终于可以肯定,曹丕已经成长到了他所希望的高度。不,甚至比他所期望的,还要出『色』,这实在让他诧异,让他惊喜,让他欣慰。
你既有野心,又知世族或有一日会成大患。如今,只剩下一件让曹『操』还无法放心的事,司马懿,你还想留着吗?
是。曹丕回答的不假思索,丕需要他的辅佐。
孤能让子建留着杨修,一是给杨彪个交代,二是以杨修的品『性』,成不了大事。但司马懿不同。曹『操』沉声道,他唯利是图,又心机深沉,还出身大族,终有一日,他会成为心腹大患。
司马懿如何,是他的事。但能不能驾驭得了他,是丕的本事。话虽如此,曹丕心底却腾起几分不安。曹『操』此时的声音虽然与之前和曹植说话时一般沉缓,但他听得出何者是试探,何者是带着真正的杀意。他努力平静的继续道,就像郭先生,他智谋过人,手中又握有以一敌百的蟏蛸,换了天下任何一个诸侯,都不能容得下他。独有父亲有这样的气魄和胆量。丕虽不及父亲,但也想像父亲一样,赌这一次。
曹『操』不由笑了,这孩子倒是聪明,知道拿郭嘉来做例子说服他:你仅看到孤容得下郭嘉,可曾看到他为了让孤放心,都做了什么?他一不置办家产,二不结交朋党,就连唯一的儿子都送到孤的府上寄养,几次三番为孤出生入死。这些事,有哪一样,司马懿能做到?
曹丕一怔,半响才道:司马懿救过丕的『性』命。而且不止一次。
那是因为他知道,倘若你丢了『性』命,孤也不会轻饶了他。
曹丕暗暗攥紧衣袖。家产,朋党,子嗣,司马懿没有一项做到如郭嘉一般,而曹丕也从未想过要让司马懿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忠心。虽然他与司马懿因互相利用而结识,虽然他们曾经互相猜疑算计,可
丕相信他。曹丕缓缓而坚定的说道,他不需要做任何一件事,因为丕信任他。就像父亲信任郭先生的信任,也从来都不是因为那些事。
曹『操』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但又似乎早已预料到曹丕的话。
未等曹『操』说什么,曹丕突然砰的跪到地上。他脊梁挺得笔直,眼中全然是不容改变的坚决。只听他一字一句道:
父亲在上,丕愿折半寿为司马懿担保,终其一生,他都会忠于丕,忠于曹家。
说完,他向曹『操』深深一拜,
还请父亲信丕一次,将司马懿留给丕。
就如方才曹植一样,现在曹丕同样跪伏在曹『操』的面前,甚至说下折半寿以全之这样的话,却只是为了留下一个司马懿。
或许,真如奉孝所说,曹家人都是看着精明,实则那份执拗全是写在骨子里的。天下人都认为不值的事,他们却甘之如饴,九死不悔,曹丕如是,曹植如是,他亦如是。
想到这里,他却没有了再坚持的理由。
你去牢中将司马懿接出来吧。
曹丕忙是再拜:谢父亲开恩。
孤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今天在孤面前说的这句话,原封不动的告诉司马懿。曹『操』见曹丕眉眼间掩不住的喜『色』,深深叹了口气,望他能如你所愿,终其一生,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曹丕沉声允下,在曹『操』『露』出疲惫之『色』后,请罪退了出去。一整理好鞋履,他忙叫人去备马车,马不停蹄地向大牢而去,以至于当他到时,之前来接杨修的曹植竟都还没有带着杨修离开。
二哥?见到曹丕,曹植一愣,你何时
刚才,子建有一句话说错了。曹丕笑道,在这件事上,为兄的任『性』一点都不比子建少。
曹植更懵了,半响才意识到,莫非刚才曹丕也在堂中?那他与父亲说的话,二哥岂不是全都听见了?
不知为何,他的脸不禁有些发烫。
你先送杨修回去吧。等丕把仲达送回家,就去找你,今晚你我兄弟可要一醉方休。说完,曹丕又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子建可别想把什么事都扔给为兄。天下一堆麻烦事,还得你我兄弟一起面对才是。
兄弟
一年多未未曾听到曹丕用这样亲昵而熟稔的语气与他说话,曹植莫名觉得鼻头一酸,在曹『操』面前他还能镇定自若,现在却几要掉下泪来。他咬着唇把眼泪生生『逼』了回去,回以曹丕一个灿烂的笑容:好,无论多晚,植都会等着二哥。
他们是兄弟,所以无论曾经有多少误会和怨怼,一定都可以被抚平的。
说完,曹植便向不远处的马车走去,曹丕也转身用曹『操』给他的令牌进到了牢中,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司马懿。虽然被在大牢中关了几天,但并没有用刑,所以司马懿仅是看上去脸『色』有些不好,并没有显得多狼狈。
恋耽美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站起身走到堂下,蹲下身亲自将曹植扶起,到一旁席上坐下。
父亲?曹植疑『惑』的看着曹『操』。曹『操』发怒、拒绝、斥责他都有心理准备,可像现在这样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和蔼,却着实让曹植『摸』不着头脑。
孤是曾想过,立子桓为嗣子。但子桓一直以来的表现,着实让孤失望。曹『操』沉声缓缓道,而自从你随孤协理政事以来,你的才能孤都看在眼里。而你刚才的一番话,则表明了你在大局面前的气魄与肚量。
曹『操』越说,曹植的表情愈发惊讶,却没有一丝是喜悦。
但杨修此人心术不正,假以时日,必会恃宠而骄,难为你所用。所以,子建,只要你不再替杨修求情,孤不仅会为再找一位才智人品远胜于他的幕僚,还会
只见曹『操』凤眸一挑,紧紧盯向曹植,
还会,立你为嗣子。孤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会是你的。
曹植的耳边瞬间响起如雷的砰砰声,那是他心脏疯狂跳动的声音。嗣子这二字代表的意义实在是太重了,横扫天下的军队,翻云覆雨的权势,万人之上的尊荣,甚至那九五至尊之位。难怪那群并非曹『操』子嗣的人,也为此争破了脑袋,只要能沾上一点,那也是从龙之功,亦可得道升天。而众人费尽心思争夺的一切,如今就摆在曹植的眼前,一步之遥。
只要他点一下头。
父亲,植
还有一件事,孤要告诉你。曹『操』似乎知道曹植想说什么,提前打断了他,孤要杀杨修,是因为他与孔桂勾结。孤杀司马懿,也是因为他与孔桂勾结。前者所求为何,你我都已清楚。而后者,你可知晓?
曹植摇摇头。但事实上,他隐约能猜到一些。杨修曾告诉他,孔桂与司马懿相谋,要在铜雀台大宴,就是皇后遇害的那一日,将灾异的罪过推到他身上。但是真是假,都因未出现的日食与后续一系列的变故不得而知。他心知曹『操』这么说,定是查到了什么,却仍抱有一丝侥幸,想着或许曹『操』所知道的不过是一些蛛丝马迹,这么说只是在试探他,因此才闭口不言。
也不知曹『操』有没有看透曹植心中所想,他深深叹口气,道:孤调查过,铜雀台大宴那一日,子桓所着的衣袍是由易燃的棉料特制而成,制衣之人曾是杨家的仆从,而那日在宴上为子桓倒酒的,是跟随你多年的仆从。
司马懿假意与孔桂合谋,要将日食的罪责归咎于你,实则想必是要借孔桂之手,让子桓成为当日为日食所责的不祥之人。孤素不信天象灾异,必会下令彻查,最后定能查出杨修与孔桂所作的手脚,而你也会背上纵凶弑兄之名。
子桓于你,已经起了杀心。你知道了这些,再好好想想,要如何回答孤。
曹植脸『色』已是惨白,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猛地一揪,疼的厉害。
就算他放得下荣华富贵,功名前途,难道还能放得下『性』命吗?如今曹『操』尚在,曹丕已对他起了杀心,等到来日曹丕继承了一切,他怎还会有立足之地?
哪怕是为了自保
第167章 第167章
父亲,请恕植不能答应。
未等曹『操』作何反应,他继续道:今日能得到父亲的夸赞,植很欣喜。但植很清楚,植做不到。
你不必怀疑自己的才能。
不仅是才能。曹植微微垂下头,就算早已下定了决心,可想到曹丕对他的杀意,还是心尖作痛,植知道,父亲对二哥与司马懿的谋划生气失望,但这也证明了,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二哥心志之坚韧远胜于植。当下也是同理,植为了一个幕僚,就不顾大局追来许都,二哥却能沉得住气,不像植这么任『性』。
世人皆见父亲位高权重,却不见这背后日日夜夜的权谋算计,如履薄冰。想要成为父亲的嗣子,就必须如父亲一般心『性』坚韧,这比文才武功都重要得多。而这一点,诸位兄弟中,只有二哥是最像父亲的人。
曹『操』沉默的听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况且,植还有一点私心。过了一会儿,曹植已整理好情绪。他重新抬起头,看向曹『操』,如果植成为嗣子,那便要担负起随之而来的的重任。植愿意为辅臣翼佐皇家,护佑苍生,但却不想被社稷江山帮住。父亲若是真的疼爱儿子,那就遂了植的愿,把那些麻烦事都扔给二哥,好不好?说到最后,已不自觉带上了撒娇的语气,引得曹『操』的冷面也再绷不下去。
你不怕将来会后悔吗?
不怕。曹植回答的斩钉截铁,植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就算他人会觉得植傻,但植自己绝不会后悔。
罢了。终于,曹『操』松了口,就如你所愿吧。
杨修忙问:父亲,那杨修
好好看着他。曹『操』道,再弄出一次荆州那样的事,孤绝不饶他。
这就是放过杨修了!
曹植面『色』一喜,迫不及待想去狱中迎杨修出来。曹『操』似乎也看出了曹植的心思,便没再多留,摆摆手让曹植退了出去。
出来吧。等曹植的身影完全消失,曹『操』转头看向素『色』屏风,子建刚才的话,想必你都听到了。
曹丕低着头从屏风后走出来,站到曹『操』面前。原来,一切都是父亲设计的一场局。他费尽心思去讨曹『操』的欢心,费尽心思去提防曹植,却没有花一点精力深入去想,一向不热衷权势的曹植为何会突然『性』情大变。又或者他也曾不相信过,但终究比不上权势所带来的巨大诱『惑』而造成的怀疑。
方才听着曹植的话,他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起好多旧日的情景。他们一起策马打猎,纵酒赋诗,喝的烂醉的曹植『迷』『迷』糊糊抓着他的衣领说要与他一起建功立业,留名青史。
那醉熏熏的少年扬着张红扑扑的脸,一开口全是口齿不清的酒气:
若二哥你要做不世君,那我就要当你的盛世臣!
明明在一开始,曹植就把什么都告诉他了。
为什么他没有相信他?
他已经多久没有放下戒备,与子建彻底大醉一场了?
自古天家无情,手足相残,祸起萧墙,屡见史册。曹家虽不是皇室,但处在如此时势下,亦难以免俗。曹『操』缓缓说道,孤不会和你说善待手足的话。甚至若你觉得必要,将来某一日杀了子建,孤也不会怪你。
我不会!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自古国不堪贰,你在孤面前言之凿凿,将来若有那一日,别让你母亲太过伤心。但也不必因为害怕你母亲伤心,畏手畏脚。
曹丕心头大震。正如曹『操』所说,他们不是天家,却胜似天家,方才曹『操』还如同所有父亲一样慈爱的与曹植说这话,现在却在提醒着自己的长子,若有朝一日为了政局稳固,纵手足相残,让母亲哀痛欲绝,也断不可手软。
父亲的教诲丕谨记于心,但就此事,丕有不同的看法。
曹『操』微诧,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曹丕坦然的在他面前提出不同的见解。还是在如此敏感的事情上。
感受到曹『操』的默允,曹丕心头一振,定定神朗声道:高祖立汉室,广封宗室以安天下,却事与愿违酿成七国之『乱』。自那时起,历代皇帝若想要国家安定,必以裁抑宗室为要务,防止宗室中有人仗着皇室血缘犯上作『乱』。
但丕以为,当下与旧日不同。
父亲虽以征伐起家,天下却难安于马上功业,经邦济国,教化人心,必倚于世家。而自光武中兴以来,豪族四起,同宗同族,利益攸关,生死相共。治天下不可不用士人,然若世家皆以族为伍,独我曹家兄弟内争,丕担心,来日恐为他姓所祸。
子文骁勇善战,子建娴于政务,至于其他诸位兄弟,皆有过人的才能,更是丕至亲的兄弟。比起防范宗室,更当防范世族,丕以为,不若分封宗室,广建藩篱,以策万全。
随着曹丕的话,曹『操』的目光愈发深沉,待一番话了,曹『操』脸上已全然没有了笑意。曹丕的话不能说没有漏洞,实际上,曹『操』一听就能听出来,这番话是曹丕刚刚才开始酝酿的。但瑕不掩瑜,就算其中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但关键的核心却没有变:如今的天下,已渐渐并非一家
一姓之天下,而是世族的天下。
子桓,你想当皇帝吗?
曹丕心跳漏了一拍。
那父亲,你想当皇帝吗?
沉默许久,他抬起头反问道。在曹『操』没回答之前,他又道,天下唯有德者可居之。
却不知是在回答曹『操』的问题,还是代曹『操』做了回答。
曹『操』第一次如此认真而严肃的细细打量起自己的这个儿子。他的眉峰如曹『操』一般凌厉,眼眸却随了些母亲,带着几分不一样的贵气。此时,他微微仰着头,意气风发,目光如炬的回望着曹『操』,在那双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凤眸中,曹『操』看到了暗藏在最深处的睥睨之『色』。
一直以来,他都将曹丕为了获得他的肯定所付出的一切看在眼里,却鲜少会夸赞什么,他可以在任何孩子面前当一个慈爱的父亲,却独独不能对曹丕有一丝和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或者说由他亲手『逼』迫出一个能面对任何困境的继承人。而今日,他终于可以肯定,曹丕已经成长到了他所希望的高度。不,甚至比他所期望的,还要出『色』,这实在让他诧异,让他惊喜,让他欣慰。
你既有野心,又知世族或有一日会成大患。如今,只剩下一件让曹『操』还无法放心的事,司马懿,你还想留着吗?
是。曹丕回答的不假思索,丕需要他的辅佐。
孤能让子建留着杨修,一是给杨彪个交代,二是以杨修的品『性』,成不了大事。但司马懿不同。曹『操』沉声道,他唯利是图,又心机深沉,还出身大族,终有一日,他会成为心腹大患。
司马懿如何,是他的事。但能不能驾驭得了他,是丕的本事。话虽如此,曹丕心底却腾起几分不安。曹『操』此时的声音虽然与之前和曹植说话时一般沉缓,但他听得出何者是试探,何者是带着真正的杀意。他努力平静的继续道,就像郭先生,他智谋过人,手中又握有以一敌百的蟏蛸,换了天下任何一个诸侯,都不能容得下他。独有父亲有这样的气魄和胆量。丕虽不及父亲,但也想像父亲一样,赌这一次。
曹『操』不由笑了,这孩子倒是聪明,知道拿郭嘉来做例子说服他:你仅看到孤容得下郭嘉,可曾看到他为了让孤放心,都做了什么?他一不置办家产,二不结交朋党,就连唯一的儿子都送到孤的府上寄养,几次三番为孤出生入死。这些事,有哪一样,司马懿能做到?
曹丕一怔,半响才道:司马懿救过丕的『性』命。而且不止一次。
那是因为他知道,倘若你丢了『性』命,孤也不会轻饶了他。
曹丕暗暗攥紧衣袖。家产,朋党,子嗣,司马懿没有一项做到如郭嘉一般,而曹丕也从未想过要让司马懿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忠心。虽然他与司马懿因互相利用而结识,虽然他们曾经互相猜疑算计,可
丕相信他。曹丕缓缓而坚定的说道,他不需要做任何一件事,因为丕信任他。就像父亲信任郭先生的信任,也从来都不是因为那些事。
曹『操』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但又似乎早已预料到曹丕的话。
未等曹『操』说什么,曹丕突然砰的跪到地上。他脊梁挺得笔直,眼中全然是不容改变的坚决。只听他一字一句道:
父亲在上,丕愿折半寿为司马懿担保,终其一生,他都会忠于丕,忠于曹家。
说完,他向曹『操』深深一拜,
还请父亲信丕一次,将司马懿留给丕。
就如方才曹植一样,现在曹丕同样跪伏在曹『操』的面前,甚至说下折半寿以全之这样的话,却只是为了留下一个司马懿。
或许,真如奉孝所说,曹家人都是看着精明,实则那份执拗全是写在骨子里的。天下人都认为不值的事,他们却甘之如饴,九死不悔,曹丕如是,曹植如是,他亦如是。
想到这里,他却没有了再坚持的理由。
你去牢中将司马懿接出来吧。
曹丕忙是再拜:谢父亲开恩。
孤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今天在孤面前说的这句话,原封不动的告诉司马懿。曹『操』见曹丕眉眼间掩不住的喜『色』,深深叹了口气,望他能如你所愿,终其一生,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曹丕沉声允下,在曹『操』『露』出疲惫之『色』后,请罪退了出去。一整理好鞋履,他忙叫人去备马车,马不停蹄地向大牢而去,以至于当他到时,之前来接杨修的曹植竟都还没有带着杨修离开。
二哥?见到曹丕,曹植一愣,你何时
刚才,子建有一句话说错了。曹丕笑道,在这件事上,为兄的任『性』一点都不比子建少。
曹植更懵了,半响才意识到,莫非刚才曹丕也在堂中?那他与父亲说的话,二哥岂不是全都听见了?
不知为何,他的脸不禁有些发烫。
你先送杨修回去吧。等丕把仲达送回家,就去找你,今晚你我兄弟可要一醉方休。说完,曹丕又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子建可别想把什么事都扔给为兄。天下一堆麻烦事,还得你我兄弟一起面对才是。
兄弟
一年多未未曾听到曹丕用这样亲昵而熟稔的语气与他说话,曹植莫名觉得鼻头一酸,在曹『操』面前他还能镇定自若,现在却几要掉下泪来。他咬着唇把眼泪生生『逼』了回去,回以曹丕一个灿烂的笑容:好,无论多晚,植都会等着二哥。
他们是兄弟,所以无论曾经有多少误会和怨怼,一定都可以被抚平的。
说完,曹植便向不远处的马车走去,曹丕也转身用曹『操』给他的令牌进到了牢中,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司马懿。虽然被在大牢中关了几天,但并没有用刑,所以司马懿仅是看上去脸『色』有些不好,并没有显得多狼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