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洪荒]二足金乌 > [洪荒]二足金乌
错误举报

>[洪荒]二足金乌——王浩然(59)

    白师兄!白师兄有礼了。申公豹堆出近乎谄媚的笑容来,邀请伏光落座,贫道在师尊座下修行的时日算不得短,却从未见过师兄,今日得以相见,师兄果然风姿绰约,名不虚传。
    伏光脸上带着笑,轻轻颔首。
    他的姿仪很美,表情柔和,看起来脾气不错,只是说出来的话就没有那么礼数周到,匆忙之际过来寻你,实则有事相商。客套话就不要再说了,我要与你谈的,是殷商与西岐的战事。
    申公豹拱手,恭敬地弯下腰,师兄请讲,小弟洗耳恭听。
    伏光接手军权后没多久,姜子牙就听说了军中发生的神迹。
    当时他和散宜生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商谈朝政,听到士兵的禀报后两人相视一笑。
    姜子牙道,太师道法高深,我早已耳闻,只是不曾亲自见过。
    散宜生说,下官与丞相一样不曾见过。
    散大夫可愿与我往军营走一趟?咱们同朝为官,彼此却不了解,偶尔有交流,想来大王不会怪罪。
    散宜生是先王留下的老臣,忠诚度没的说。一国之君必定谙熟制衡之道,手握大权的太师和丞相走的太近,对未来发展不是什么好事。姜子牙邀请散宜生一起,侧面说明他光明磊落,没有其他心思。
    散宜生道,也好,下官也想看看,太师是如何练兵的。
    姜子牙和散宜生叫了马车前往军营。
    姜子牙面容沉静,眼眸微敛,坐在车中沉默不语。散宜生与他同乘一驾,沉默许久后,终于忍不住问,丞相有心事?
    这倒不是。姜子牙回神,我粗通相术,所测之卦十有八九都能应验,可唯独对太师测的挂,没有任何迹象。不知散大夫可知,太师在何处学艺?
    散宜生道,太师不曾讲起。
    姜子牙笑道,说不准是同门师兄。
    钓鱼时被妖怪变的老叟捉弄完之后,姜子牙就回师父那里问过。原始天尊成圣后不太管事,负责带孩子的主要是大弟子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听姜子牙讲完之后,也起了一卦,算出的结果和姜子牙的没有区别。他拜入师门的时间不短,要是通天坐下真的有修为高深的弟子,南极仙翁不可能不知道。
    这个疑团无法解答,姜子牙回来之后被文王招贤入宫,还不等他施展拳脚,白黎就出现了。
    一开始姜子牙还以为白黎是原始天尊手下的弟子,后来又回了趟师门才知道不是。
    他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得亲自见一见白黎才能确定。
    姜子牙与散宜生从马车上下来,来到值守的士兵面前,劳烦小哥前去禀报一声,就说姜子牙与散宜生大夫前来拜见。
    士兵认得他们,连声道,丞相客气了,小的这就去通禀,请二位大人稍等。
    没一会儿他又回来,为难的看着两人,二位大人,太师此刻不在军中,大约是回了城内府邸。
    散宜生对姜子牙道,看来我们来的不凑巧。
    士兵想了想,低声对二人说,您二位若是有重要的事情,小的可以去请闳将军。
    闳将军就是那天跟在伏光身后的裨将。
    姜子牙听他话里有其他意思,多问了一句,白太师将军务交给了闳将军处理?
    并非如此,士兵说,小的听闻,太师教了闳将军仙术,有办法将太师召回。
    哦?散宜生很好奇,劳烦你跑一趟,把闳将军带过来。
    闳将军名叫闳起,是闳夭的孙子。
    闳夭在朝中做官,与散宜生、南宫适、太颠并称为文王四臣,现在是姬发的左膀右臂。
    闳起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穿上军装之后看起来威风凛凛,他手搭在腰间刀柄上,随着通传的士兵过来,见到姜子牙和散宜生后拱手行礼,姜丞相,散大夫,您二位怎么来了?
    姜子牙把来意说了一遍,对闳起道,劳烦闳将军了。
    闳起客气了两句,让左右拿了香来,点燃后叩首三下,口中道,请太师来军中。
    不消片刻,一阵风刮过带起了尘土,带风停歇之后,身穿白衣的年轻太师站在营帐之前,看到姜子牙和散宜生,可是大王有什么吩咐?
    散宜生道,只是我二人私下的拜访,冒昧前来还请太师莫要怪罪。
    伏光摇头,我虽暂代军务,军中之事也并非我一人之事。两位大人有权来到西岐军营,又不是我的府邸,若是再送上拜帖实在说不过去。他笑了笑,二位大人请。
    散宜生道,太师豪爽豁达,是我朝之幸。
    伏光对闳起道,正事要紧,你不用跟着,去做自己的事吧。
    闳起拜过三位上官离去,只剩下伏光、散宜生和姜子牙三人。
    他们来到营帐中,盘腿落座,外面值日的士兵进来送上粗陋的茶水退了出去。
    姜子牙道,太师之能,我早已有所耳闻,今日亲自见到,真是大开眼界。
    伏光笑道,不过是些小把戏罢了。听闻丞相此前在昆仑山学艺,想来定是修为精深,我年纪轻,又天资有限,不敢班门弄斧。
    太师谦虚。姜子牙道,只是你我同朝为官,将来也会一同御敌,须得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误了军国大事。
    丞相此言有理。伏光道,姜子牙的底细不用推演都能知道,没什么需要问的。所以信息共享其实就是姜子牙对伏光的打探。
    姜子牙问,不知太师在哪位仙人门下学艺?
    伏光依旧微笑,我也在昆仑山学过几日,后来便去了金鳌岛碧游宫,不过学的时间不长,师父准许我下山独自修行,这些年来一直在轩辕丘居住。
    女娲也在昆仑山,碧游宫是通天的道场,轩辕丘是白兔的洞府,两分真一分假,不需要编新的故事就能糊弄过去,还可以误导姜子牙往别处想。
    三清也在昆仑山上修行过。
    原来如此。姜子牙道,同为昆仑山弟子,我竟没有见过太师。不知太师年岁几何?
    伏光敛眸,想了一会儿,摇头说,记不清了。
    姜子牙和散宜生无语地看着他。
    明明刚才还说自己年岁尚浅,现在又说记不清
    姜子牙拆台,语气唏嘘,我三十岁上山,至今已有四十载。太师道法高深,想来修为的时日不亚于我。自离开师门后,我四处行走,直至遇到先王才安定下来。太师既在昆仑山修行,又是玉虚宫门下,理应算是同门。今日与太师同朝为官,实是子牙之幸。
    伏光依旧微笑,可惜军中没有好酒,不然定于子牙师弟痛饮一杯。
    姜子牙话里说自己修行四十年,太师必定比他修行的时日还要长。没想到白太师看起来年纪轻轻,实际岁数居然这么大。
    散宜生看着貌似相谈甚欢的两人,给伏光的性情重新定义了一下。
    白太师总是微笑,看起来很和善宽容,就算模样年轻,微笑起来也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的感觉。只是今日被姜子牙拆穿年纪仍旧面不改色,肯定不止有上面的标签。
    散宜生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觉得先王可能真的有识人之能,此人或许没有表面看起来单纯,或许当真是个合格的政客。
    姜子牙举樽,以茶代酒,敬师兄一杯。
    伏光也拿起樽来慢条斯理喝了一口。
    姜子牙问,朝歌远离西岐,闻太师即便发兵,军队也不会这么快到来。只是殷商几处关卡与西岐相距不远,又拥有重兵,恐怕会先一步打过来。白师兄可有计谋应对?
    伏光笑着看他,姜师弟既然这么问了,是否心中已经有了谋断?
    面对姜子牙的时候,伏光能叫他一声师弟,在申公豹面前,他却不怎么想这样称呼他。或许因为他把申公豹当成自己人,不想欺骗吧。
    姜子牙道,我不比师兄,并未有应对之计,只是对殷商下一步行动有所猜测。
    伏光抬手,师弟请讲。
    散宜生也侧耳恭听。
    青龙关张桂芳驻守多年,闻太师手下吉立、余庆两位弟子对各处守将都很了解,必定会推荐张桂芳领兵出征。
    伏光道,我不这么以为。
    师兄有何高见?
    伏光笑着摇了摇头,他和申公豹亲自商定的内容,怎么能轻易说出口。
    且看日后吧。
    第83章 对战
    只有死掉的人才会封神。
    西周阵营里没死的那些,比如李靖、哪吒、姜子牙,都没有进入封神榜。姜子牙享人间富贵,没有封神,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韦护、雷震子七个在天庭任职的,据说是肉身成圣。
    真的是满满的槽点。
    他们修行的年岁有多久,又做了什么丰功伟绩,可以肉身成圣?
    这个圣是哄人玩的吧?
    为了气运,妖族也不能死,其他忠义之士愿意为国陪葬,算是死得其所,伏光管不着。但是西周一个都不死,明目张胆的开挂就说不过去了吧?
    张桂芳本来应该是闻仲手下第二路兵马,因为伏光的参与殷商不会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一个一个送,争取出其不意,在姜子牙搬救兵之前打出点成绩来。
    半月后探子传来消息,闻太师率兵出征。
    青龙关平静非常,没有任何动向。姜子牙很关注青龙关,张桂芳越是安静,西岐就越心焦。
    伏光居于中帐,一直有军士进出,多是送达朝歌情报,也有催促用兵的。
    黄元济、陈继贞等将军和南宫适交好,对伏光掌兵有所不满。姜子牙和伏光一样空降西周,境地和伏光差不多,更何况伏光立场不明,他自不会费心替他说话。散宜生阻止过几次,也因时间渐逝没了耐心,便任由几个将军来了。
    朝歌妲己谨记伏光的话,有所收敛,不愿因为争风吃醋沾上人命。
    西宫黄娘娘和她嫂子贾氏活的好好的,黄飞虎依旧做他的镇国武成王,没有道理谋反,也就没了后续黄飞虎过五关。
    太师还不动兵吗?梅德将军怒气冲冲,一掀营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金成和黄元济、陈继贞,闻太师已经联合五关守将,不出三日便会来到我军帐前,此时还不用兵,太师要等到何时?!
    伏光忽然问了他们一个不相干的问题,若是五关将领叛出殷商归顺大周,不知诸位将军以为来者是否为忠义之士?
    梅德疑惑道,太师有法子让他们归顺?
    伏光摇头,还请将军解惑。
    陈继贞道,纣王失道,朝臣们若能及时看清时局,自然是好的。
    我明白了。
    他们追随的是大义,不是特定的某个人。所以姜子牙从朝歌来到西岐不会被人瞧不起,被人唾弃的反倒是那些对纣王忠心耿耿的臣子。
    四人本是过来质问伏光,被他的问题打的一懵,回想起军中传闻,反而不好意思开口询问。
    黄元济弱了声音,小心问道,我们是粗人,论计谋比不得太师。今日来到帐中只为了跟太师讨个说法,应对闻仲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成?
    自然能成。伏光说,诸位将军可知,最好的兵法是什么?
    梅德问,什么?
    伏光道,用兵之上策,便是不战。四位请回吧,且看明日是否有敌将前来叫阵。
    四人怀着满心疑惑离开,找南宫适和散宜生解答去了。
    又过了几日,大兵来袭,领兵的是武成王黄飞虎,他手下将领黄飞豹、黄飞彪、黄明、周纪、龙环、吴谦都是可靠的心腹,界牌关黄滚是黄飞虎的亲爹,可谓是兵多将广。
    西周只有南宫适比较厉害,辛甲辛免次之、太颠阙夭年事已高,也算不上正经的武将。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几个公子能当一方诸侯,领兵打仗还是弱了许多。
    黄飞虎年轻力壮自不用多说,闻太师乃是截教门下金灵圣母的弟子,手段高超,还有几个仙家朋友,画风与西周相比简直跨了一个次元。
    伏光分配将令,命南宫适等人领兵应战。
    辛甲辛免不敌,适落败而归。
    没一会儿南宫适也仓惶逃回。
    伏光看了一下回来的将领,虽然狼狈,竟然没一个战死,甚至胳膊腿儿都是全的,可见气运之高。
    南宫适身上染血的盔甲未脱,带着一身血气,提刀愤怒前来,他把刀拍在案台上,瞠目怒道,这就是太师的良计吗?!
    浴血归来的将军衬得白衣青年更加纤细。
    守在帐外的士兵都不敢拦截愤怒的顶头上司,余光瞥到里面的场景不由心惊胆战。生怕南宫将军一时抑制不住,就把小太师给掐死了。
    太师本人倒是好似完全感受不到近在咫尺的压迫,他慢条斯理地倒了一杯水,推到南宫适面前,风轻云淡的模样看的南宫适牙痒痒。
    伏光抬眼一瞧,眸中是满满的疑惑不解,将军因何愤怒?
    你说我为什么生气!要是伏光有一点愧疚,南宫适还不至于这样,现在他更气了,逼近伏光,拿起手里的刀架在青年的脖子上,若不是因为你,西岐的军队早该在各处关卡布置周全,或是分化敌方将领,或是拦截粮草,何至于输的如此凄惨!
    我确实有错。伏光不躲不避,任由泛着寒光带着血腥味的刀片抵着脖子,苦笑道,我错在不知将军实力几许,轻易派将军出征。
    南宫适手上用力,刀刃割破了白袍太师纤细的脖颈,他愤怒之下的将军不为所动,咬着牙质问,你什么意思!
    眼见要闹出人命了,守在帐外的士兵才记起要去王殿报信。
    凡铁怎么可能轻易刺破伏光的皮肤?不过是小小的障眼法罢了。
    他依旧笑得无奈,南宫将军请冷静些。我所言句句发自内心,并没有打趣将军的意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