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种田发家致富(穿越)——烟火人家(8)
拿回去抄势必要带走一本成书,抄一本薄的话本都有五十文了,成书只会价格更高了,相比之下,压的五十文钱根本不算什么。
余舟跟那吴管事也就两面之缘,吴管事会推荐他来抄书还能理解,但给出的待遇却完全超出了余舟的意料,他不由疑惑道:你们就不怕我拿了东西走后,就不回来了吗?
东家说您是诚信之人,可以信任。伙计失笑,而且您把东西拿走前,我们要先立下契约。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在这镇上跟附近几个村,还没有拿了他们东家的东西能不还的人。
听到诚信二字,余舟突然想起之前在落枫坡做工时,第二天收工的时候,发钱的人多给了他一文的事。
便忍不住失笑。
伙计见他没什么要问的了,便道:您想好选那本了吗?我好写下契书。
就薄的那本吧。余舟道,虽然抄两本厚的要多赚六十文,但相应的所需时间也会更长,他现在实在是缺钱得紧,早点把钱赚到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之后双方立下契书,余舟又给了押金后,伙计把包好的书册跟笔墨递给余舟,并送他们出门:余先生跟夫郎慢走。
第十一章
不是夫郎!经过这几天的了解,以及陈丰的科普,余舟已经知道夫郎是什么意思,自然不能什么都不说,不然就等于默认了他跟锦川的关系一样。
他是无所谓,可锦川不一样,哥儿的名声有多重要,从第一天方哥儿得知他帮锦川脱了外袍后的反应就能看出。
说完他飞快瞥了锦川一眼,见锦川表情似乎有些奇怪,但并没有生气的迹象,不由偷偷松了口气。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看错了,锦川的耳尖好像有点红。
余舟心里有些忧愁,怕再被这样误会下去,他不对锦川负责都说不过去了。
伙计之所以觉得余舟身后的哥儿是他夫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一个男子跟一个哥儿走在一起,还有两人行走时相隔的距离,以及偶尔眼神撞上时的模样,都是他判断的依据。
结果余舟居然说不是,这难免让他觉得纳闷。
不过他自十来岁就在书肆做伙计,见得人多了,应变能力也强,余舟说不是,他就立马改口道:那二位慢走。
从书肆出来后,余舟想到刚才那伙计的眼神,略一思索后,就装着街上行人多不好走的样子,特意落后了一步,不再跟锦川并肩一起走。
锦川立即就发现了,心里微微一沉。
他不喜欢余舟这样保持距离。
自从昨天听到余舟要把婚书退了那一刻起,之前被他努力忘却的小心思就已经卷土重来,并且还有生根发芽,越长越旺的趋势。
他看得出来余舟现在对他并没有那种想法,更知道余舟不讨厌他,这样就够了,反正他们两人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在一起,锦川相信,相处得久了,事情总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但前提是,余舟不能有意疏远。
他垂眸沉思了片刻后,便有了主意。
在下一处行人较多的地方,锦川瞅准一个正低头走路的哥儿,当两人快要靠近的时候,他便偏过头去跟余舟讲话。
一人没仔细看路,一人有意为之,果然下一刻他们便撞在了一起。
撇开旅游区的古镇不说,这是余舟第一次逛真正意义上的古镇,一路上除了不时提醒自己要跟锦川保持礼貌的距离外,目光一直被四周的景物吸引,根本就没看到锦川是怎么跟旁边人撞到一块儿去了的。
他听到声响看过去的时候,锦川已经跟撞在一起的哥儿分开,两人正互相道歉。
余舟等他们说完话,就把锦川让到路外侧人少的地方,低声道,怎么走路不看路?
锦川早有准备,自然不会被问住,我刚才想看看哪里有卖绣线的地方。
你要买绣线啊?刚才被锦川撞了一下的那哥儿还没走远,听到后指了指右前方,从那里过去,转角就有个布庄。
谢谢。锦川刚才撞了这人,虽然只轻轻一下,但也是他故意为之,本来心里就觉得歉疚,又听到这人给自己指路,就更不好意思了,把道歉的话再说了一次,刚才不好意思。
没事。那哥儿朝锦川笑了下,就转身离开了。
之后再往前走的时候,锦川便被余舟让在外侧,不再是一前一后。
路只有那么宽,余舟又不可能走正中间去,因此两人之间的距离再怎么拉开,也只能那么点远。
锦川看到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知道布庄的具体位置后,两人很快就走到了。
余舟对针线上的东西完全不了解,所以就跟刚才锦川陪他去书院时一样,只跟在身后不说话。
店掌柜知道他们是要买绣线后,就把两人带到柜台边,端出一张装着各色丝线的的托盘,问锦川:客官看看需要哪几样颜色。
锦川用手指捻起一点丝线头捏了捏,又查看了丝线的粗细后,指了几个颜色问:这几样每一束多少钱?
红色三文,黄色五文掌柜全都报了一遍数后又道,如果您一样拿一束的话,一共是十九文。
锦川没说要买,又问道:那绣花针呢?
昨天陈大娘给他布的时候,一起还给了些棉线和一根针,不过那根针颇大,只适合用来缝衣裳被子,并不能绣花。
绣花针五文。掌柜道。
绣线跟针加起来要二十四文,但锦川身上就从余舟那里借的二十文,等会儿还不知道绷子店家会不会送。
他沉吟了一会儿,挑了两个用得会比较少的颜色问:这两样可以只买半束吗?
掌柜笑着摇了下头,抱歉,本店绣线最少一束,不拆卖。
我知道了。锦川点了下头,目光在几种丝线上来回梭巡了片刻,思考着哪种可以省去。
余舟见他蹙眉为难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不过是几文钱而已,便道:我再借你几文。
锦川看了看手里的绣线,又抬头盯着余舟看了半饷,谢谢。
然后转头对掌柜道:这几样绣线各一束,再买一根绣花针,你送我一个四寸的绷子。
掌柜的迟疑了一下后,点了下头,行,你绣线用完了下回再来我这里买。
锦川应了声,接着又问:不知掌柜的这里是否收绣好的荷包跟手帕?
店掌柜拿东西的动作顿了一下,他这里除了卖布匹绣线之外,确实还卖成衣,荷包跟手帕这些东西,也会收一些,不过
他上下打量了锦川一眼,目光在锦川手上多留了片刻,才道:收是会收,不过我们铺子对绣品的花样跟绣工要求一直很高。
那等我绣好了就拿过来,让掌柜的看看够不够标准。锦川话虽说得客气,但笑容跟眼神里都是绝对的自信。
掌柜的见他这模样,也跟着笑了下,干脆的应道:成。
等掌柜的把锦川要用的东西包好后,锦川把他身上的那二十文给了出来,余舟也从钱袋里拿出四文钱。
掌柜的看到余舟手里的钱袋,商人的敏锐让他脱口问道:客官要不要买个钱袋?
说完又觉得自己简直是多问,旁边就有个连花都会绣的哥儿,一个缝缝就能用的钱袋怎么会需要买。
不过转念想到刚才这人说的是再借那哥儿几文钱,而且他这钱袋破洞上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得好像蜘蛛似的,可以肯定不是旁边那哥儿的手笔。
或许他这个钱袋还真卖得出去?
不用。余舟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却并不是掌柜的认为的,锦川可以给他缝钱袋什么的,而是他根本就没几文钱,要个漂亮的钱袋做什么。
现在用的这个,也是他从柜子翻出来的,虽然破破烂烂,缝了又补,但能用就行。
之后两人又去了趟粮油铺子。
虽然陈婶给的那些米他们应该还能吃上两到三天,但不知道等他抄完书再来镇上要几天后了,先买点在家里备着总比到时候没得吃了要好。
余舟问过价,得知糙米四文钱一斤,白米五文钱一斤,就各要了五斤。
一共十斤米,够他们两人吃上五六天了,再加上家里剩下的那些,余舟总算稍微放心了一些。
等这些米吃完的时候,他那两本书应该也已经抄好了吧
本来余舟还想买些盐的,但得知要三十文一斤,而家里剩下的应该还能吃个十天半个月的时候,就作罢了。
从油粮铺子出来后,余舟身上就只剩下三十一文钱了。
捏着轻飘飘的钱袋,他深深叹了口气,没钱的日子真他喵的不容易啊。
尤其是去跟陈叔他们汇合的时候,远远地看到陈叔跟陈丰在猪肉铺子前买肉,感受就更深刻了。
因为他馋了。
余舟无声地叹了口气,又捏了捏钱袋,还是走了过去,陈叔买肉啊?
嗯,家里很久没吃肉了,陈叔道,你婶子让我带点回去。
说完他付了钱,从屠户手里接过一条五花肉。想到余舟手里应该也还有余钱,便又问:你呢?也要买点吗?
余舟点了下头,看向屠户,肉都怎么卖?
屠户飞快地答道:肥肉二十文一斤,五花肉十八,瘦肉十六,排骨十四。
余舟听到价格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这种缺衣少食的时代,确实肥肉会贵一些。
但就是最便宜的排骨,都要十四文一斤。
他扫了眼猪肉摊子,目光停在角落里的猪肝跟剃干净肉的骨头上,问:这些呢?
屠户道:猪肝十文一斤,骨头五文。
要半斤猪肝一斤骨头吧。余舟道。
猪肝可以补血,骨头炖汤营养也不错,至于肉,倒不是买不起,毕竟他身上还有三十一文钱,只是他不是那种会把身上钱都花光的性格,没点余钱在身边会很没安全感。
所以还是等下回抄书赚了钱再买吧。
余舟买这些东西的时候,锦川都跟在身边没有说话,更没有提出什么意见。
只是等回到家里,一放下东西他就道:我去把买回来的绣线整理一下。
他们今天出门得早,在镇上也没耽搁,到家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
余舟同样想着多挤点时间抄书,便跟着道:那我也去把笔墨什么的整理下。
于是锦川回他住的偏房,余舟去了主屋。
余舟手里从书肆带回来的除了一本话本,两本空白册子之外,还有一支笔,一方砚台一块墨。
他刚把东西摆好,打算打点水回来磨墨,就听到锦川敲了下主屋的门,伸了个脑袋进来问:我想询问你一件事,如果是你的话,买帕子跟香囊这些,会喜欢绣了什么花草的?
第十二章
他会喜欢绣了什么花草的?
余舟想到了某种可能,心中一动。
但很快又被他否定,怎么可能会是他想的那样,现在他一个做农活的,哪用得上香囊跟帕子这种东西。
再说了,以他俩现在的经济条件,绣好了手帕跟香囊这些,理应拿去换钱才是。
只是不知道是出于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想法还是其他,在锦川巴巴等着的目光里,余舟把心里的喜好全都说了出来:如果是我的话,应该会选择桃花。
他这点偏好以前没跟任何人说过,主要是桃花太常见了,而且他一个大男人,喜欢桃花什么的,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可他就是喜欢桃花盛开时那种热热闹闹的感觉。
在他曾经的家门前,就有一株高大的桃树,小时候每当桃花绽放时,他都会努力搜集落下来的花瓣,然后让奶奶给他做桃花酥。
虽然后来知道桃花酥里并没有他搜集起来的桃花,但那份感觉却从来没忘记过。
只可惜等他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之后,门前那棵桃树不知道为什么枯死了,奶奶他们也都在他高中时就不在了。
桃花啊锦川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接着就要离开。
余舟回过神来连忙叫住他:那只是我的喜好,你绣着卖的话,我觉得还是梅花、牡丹,或者是兰花,会比较受欢迎。
好。锦川笑着点了下头,一脸感激的模样退了出去。
余舟忍不住摇头笑了笑,再回头看桌上要抄的话本时,突然觉得也不是非得急急忙忙每一分钟都用在这上面。
他站起来看了眼屋檐下太阳阴影所在的位置,便起身去了灶房。
今天买回来的大骨要多炖会儿营养才会出来,猪肝也得提前泡着。
锦川在忙着绣东西,那这些就由他来做吧。
之前在肉铺的时候,余舟就已经让屠户帮忙把骨头剁成了小块,他烧了点温水把骨头洗过两遍后,就丢在锅里,加足了水炖汤。
只可惜没有姜,不然加一点进去腥,炖出来的汤会更好喝。
余舟心想下次去镇上的时候,要问问看哪里能买到生姜才行。
做菜的时候要是放点姜蒜类的佐料进去,会香很多。
柴火火力旺,一会儿锅里的水就烧开了,余舟把浮沫撇了后,就把灶里的大部分的柴退了出来,只留小火慢慢炖着锅里的汤。
也不用一直在灶边守着了,只需过会来看一眼,别让火熄了就行。
然后余舟从橱柜里把猪肝也拿了出来,打算切片用水泡着。
只是才切了一刀,他就放弃了。
刀实在是太钝了,切个猪肝都是用锯的,把猪肝里的粉状物质全都刮了出来,怕是等会儿用水一泡,就满盆的猪肝粉末了。
余舟拿着刀在灶房跟院子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磨刀石,便去了隔壁陈婶家。
陈叔看他提着把刀进来,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变了变,声音也不如平常淡定,余舟你这是做什么?
余舟陡然一惊,突然领悟到这么闷不吭声的提着把菜刀去别人家,确实有点吓人,便连忙解释:我家的刀钝了,想问叔家里有没有磨刀石。
有,陈叔几不可见的舒了口气,你会磨吗?
恋耽美
余舟跟那吴管事也就两面之缘,吴管事会推荐他来抄书还能理解,但给出的待遇却完全超出了余舟的意料,他不由疑惑道:你们就不怕我拿了东西走后,就不回来了吗?
东家说您是诚信之人,可以信任。伙计失笑,而且您把东西拿走前,我们要先立下契约。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在这镇上跟附近几个村,还没有拿了他们东家的东西能不还的人。
听到诚信二字,余舟突然想起之前在落枫坡做工时,第二天收工的时候,发钱的人多给了他一文的事。
便忍不住失笑。
伙计见他没什么要问的了,便道:您想好选那本了吗?我好写下契书。
就薄的那本吧。余舟道,虽然抄两本厚的要多赚六十文,但相应的所需时间也会更长,他现在实在是缺钱得紧,早点把钱赚到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之后双方立下契书,余舟又给了押金后,伙计把包好的书册跟笔墨递给余舟,并送他们出门:余先生跟夫郎慢走。
第十一章
不是夫郎!经过这几天的了解,以及陈丰的科普,余舟已经知道夫郎是什么意思,自然不能什么都不说,不然就等于默认了他跟锦川的关系一样。
他是无所谓,可锦川不一样,哥儿的名声有多重要,从第一天方哥儿得知他帮锦川脱了外袍后的反应就能看出。
说完他飞快瞥了锦川一眼,见锦川表情似乎有些奇怪,但并没有生气的迹象,不由偷偷松了口气。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看错了,锦川的耳尖好像有点红。
余舟心里有些忧愁,怕再被这样误会下去,他不对锦川负责都说不过去了。
伙计之所以觉得余舟身后的哥儿是他夫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一个男子跟一个哥儿走在一起,还有两人行走时相隔的距离,以及偶尔眼神撞上时的模样,都是他判断的依据。
结果余舟居然说不是,这难免让他觉得纳闷。
不过他自十来岁就在书肆做伙计,见得人多了,应变能力也强,余舟说不是,他就立马改口道:那二位慢走。
从书肆出来后,余舟想到刚才那伙计的眼神,略一思索后,就装着街上行人多不好走的样子,特意落后了一步,不再跟锦川并肩一起走。
锦川立即就发现了,心里微微一沉。
他不喜欢余舟这样保持距离。
自从昨天听到余舟要把婚书退了那一刻起,之前被他努力忘却的小心思就已经卷土重来,并且还有生根发芽,越长越旺的趋势。
他看得出来余舟现在对他并没有那种想法,更知道余舟不讨厌他,这样就够了,反正他们两人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在一起,锦川相信,相处得久了,事情总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但前提是,余舟不能有意疏远。
他垂眸沉思了片刻后,便有了主意。
在下一处行人较多的地方,锦川瞅准一个正低头走路的哥儿,当两人快要靠近的时候,他便偏过头去跟余舟讲话。
一人没仔细看路,一人有意为之,果然下一刻他们便撞在了一起。
撇开旅游区的古镇不说,这是余舟第一次逛真正意义上的古镇,一路上除了不时提醒自己要跟锦川保持礼貌的距离外,目光一直被四周的景物吸引,根本就没看到锦川是怎么跟旁边人撞到一块儿去了的。
他听到声响看过去的时候,锦川已经跟撞在一起的哥儿分开,两人正互相道歉。
余舟等他们说完话,就把锦川让到路外侧人少的地方,低声道,怎么走路不看路?
锦川早有准备,自然不会被问住,我刚才想看看哪里有卖绣线的地方。
你要买绣线啊?刚才被锦川撞了一下的那哥儿还没走远,听到后指了指右前方,从那里过去,转角就有个布庄。
谢谢。锦川刚才撞了这人,虽然只轻轻一下,但也是他故意为之,本来心里就觉得歉疚,又听到这人给自己指路,就更不好意思了,把道歉的话再说了一次,刚才不好意思。
没事。那哥儿朝锦川笑了下,就转身离开了。
之后再往前走的时候,锦川便被余舟让在外侧,不再是一前一后。
路只有那么宽,余舟又不可能走正中间去,因此两人之间的距离再怎么拉开,也只能那么点远。
锦川看到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知道布庄的具体位置后,两人很快就走到了。
余舟对针线上的东西完全不了解,所以就跟刚才锦川陪他去书院时一样,只跟在身后不说话。
店掌柜知道他们是要买绣线后,就把两人带到柜台边,端出一张装着各色丝线的的托盘,问锦川:客官看看需要哪几样颜色。
锦川用手指捻起一点丝线头捏了捏,又查看了丝线的粗细后,指了几个颜色问:这几样每一束多少钱?
红色三文,黄色五文掌柜全都报了一遍数后又道,如果您一样拿一束的话,一共是十九文。
锦川没说要买,又问道:那绣花针呢?
昨天陈大娘给他布的时候,一起还给了些棉线和一根针,不过那根针颇大,只适合用来缝衣裳被子,并不能绣花。
绣花针五文。掌柜道。
绣线跟针加起来要二十四文,但锦川身上就从余舟那里借的二十文,等会儿还不知道绷子店家会不会送。
他沉吟了一会儿,挑了两个用得会比较少的颜色问:这两样可以只买半束吗?
掌柜笑着摇了下头,抱歉,本店绣线最少一束,不拆卖。
我知道了。锦川点了下头,目光在几种丝线上来回梭巡了片刻,思考着哪种可以省去。
余舟见他蹙眉为难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不过是几文钱而已,便道:我再借你几文。
锦川看了看手里的绣线,又抬头盯着余舟看了半饷,谢谢。
然后转头对掌柜道:这几样绣线各一束,再买一根绣花针,你送我一个四寸的绷子。
掌柜的迟疑了一下后,点了下头,行,你绣线用完了下回再来我这里买。
锦川应了声,接着又问:不知掌柜的这里是否收绣好的荷包跟手帕?
店掌柜拿东西的动作顿了一下,他这里除了卖布匹绣线之外,确实还卖成衣,荷包跟手帕这些东西,也会收一些,不过
他上下打量了锦川一眼,目光在锦川手上多留了片刻,才道:收是会收,不过我们铺子对绣品的花样跟绣工要求一直很高。
那等我绣好了就拿过来,让掌柜的看看够不够标准。锦川话虽说得客气,但笑容跟眼神里都是绝对的自信。
掌柜的见他这模样,也跟着笑了下,干脆的应道:成。
等掌柜的把锦川要用的东西包好后,锦川把他身上的那二十文给了出来,余舟也从钱袋里拿出四文钱。
掌柜的看到余舟手里的钱袋,商人的敏锐让他脱口问道:客官要不要买个钱袋?
说完又觉得自己简直是多问,旁边就有个连花都会绣的哥儿,一个缝缝就能用的钱袋怎么会需要买。
不过转念想到刚才这人说的是再借那哥儿几文钱,而且他这钱袋破洞上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得好像蜘蛛似的,可以肯定不是旁边那哥儿的手笔。
或许他这个钱袋还真卖得出去?
不用。余舟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却并不是掌柜的认为的,锦川可以给他缝钱袋什么的,而是他根本就没几文钱,要个漂亮的钱袋做什么。
现在用的这个,也是他从柜子翻出来的,虽然破破烂烂,缝了又补,但能用就行。
之后两人又去了趟粮油铺子。
虽然陈婶给的那些米他们应该还能吃上两到三天,但不知道等他抄完书再来镇上要几天后了,先买点在家里备着总比到时候没得吃了要好。
余舟问过价,得知糙米四文钱一斤,白米五文钱一斤,就各要了五斤。
一共十斤米,够他们两人吃上五六天了,再加上家里剩下的那些,余舟总算稍微放心了一些。
等这些米吃完的时候,他那两本书应该也已经抄好了吧
本来余舟还想买些盐的,但得知要三十文一斤,而家里剩下的应该还能吃个十天半个月的时候,就作罢了。
从油粮铺子出来后,余舟身上就只剩下三十一文钱了。
捏着轻飘飘的钱袋,他深深叹了口气,没钱的日子真他喵的不容易啊。
尤其是去跟陈叔他们汇合的时候,远远地看到陈叔跟陈丰在猪肉铺子前买肉,感受就更深刻了。
因为他馋了。
余舟无声地叹了口气,又捏了捏钱袋,还是走了过去,陈叔买肉啊?
嗯,家里很久没吃肉了,陈叔道,你婶子让我带点回去。
说完他付了钱,从屠户手里接过一条五花肉。想到余舟手里应该也还有余钱,便又问:你呢?也要买点吗?
余舟点了下头,看向屠户,肉都怎么卖?
屠户飞快地答道:肥肉二十文一斤,五花肉十八,瘦肉十六,排骨十四。
余舟听到价格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这种缺衣少食的时代,确实肥肉会贵一些。
但就是最便宜的排骨,都要十四文一斤。
他扫了眼猪肉摊子,目光停在角落里的猪肝跟剃干净肉的骨头上,问:这些呢?
屠户道:猪肝十文一斤,骨头五文。
要半斤猪肝一斤骨头吧。余舟道。
猪肝可以补血,骨头炖汤营养也不错,至于肉,倒不是买不起,毕竟他身上还有三十一文钱,只是他不是那种会把身上钱都花光的性格,没点余钱在身边会很没安全感。
所以还是等下回抄书赚了钱再买吧。
余舟买这些东西的时候,锦川都跟在身边没有说话,更没有提出什么意见。
只是等回到家里,一放下东西他就道:我去把买回来的绣线整理一下。
他们今天出门得早,在镇上也没耽搁,到家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
余舟同样想着多挤点时间抄书,便跟着道:那我也去把笔墨什么的整理下。
于是锦川回他住的偏房,余舟去了主屋。
余舟手里从书肆带回来的除了一本话本,两本空白册子之外,还有一支笔,一方砚台一块墨。
他刚把东西摆好,打算打点水回来磨墨,就听到锦川敲了下主屋的门,伸了个脑袋进来问:我想询问你一件事,如果是你的话,买帕子跟香囊这些,会喜欢绣了什么花草的?
第十二章
他会喜欢绣了什么花草的?
余舟想到了某种可能,心中一动。
但很快又被他否定,怎么可能会是他想的那样,现在他一个做农活的,哪用得上香囊跟帕子这种东西。
再说了,以他俩现在的经济条件,绣好了手帕跟香囊这些,理应拿去换钱才是。
只是不知道是出于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想法还是其他,在锦川巴巴等着的目光里,余舟把心里的喜好全都说了出来:如果是我的话,应该会选择桃花。
他这点偏好以前没跟任何人说过,主要是桃花太常见了,而且他一个大男人,喜欢桃花什么的,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可他就是喜欢桃花盛开时那种热热闹闹的感觉。
在他曾经的家门前,就有一株高大的桃树,小时候每当桃花绽放时,他都会努力搜集落下来的花瓣,然后让奶奶给他做桃花酥。
虽然后来知道桃花酥里并没有他搜集起来的桃花,但那份感觉却从来没忘记过。
只可惜等他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之后,门前那棵桃树不知道为什么枯死了,奶奶他们也都在他高中时就不在了。
桃花啊锦川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接着就要离开。
余舟回过神来连忙叫住他:那只是我的喜好,你绣着卖的话,我觉得还是梅花、牡丹,或者是兰花,会比较受欢迎。
好。锦川笑着点了下头,一脸感激的模样退了出去。
余舟忍不住摇头笑了笑,再回头看桌上要抄的话本时,突然觉得也不是非得急急忙忙每一分钟都用在这上面。
他站起来看了眼屋檐下太阳阴影所在的位置,便起身去了灶房。
今天买回来的大骨要多炖会儿营养才会出来,猪肝也得提前泡着。
锦川在忙着绣东西,那这些就由他来做吧。
之前在肉铺的时候,余舟就已经让屠户帮忙把骨头剁成了小块,他烧了点温水把骨头洗过两遍后,就丢在锅里,加足了水炖汤。
只可惜没有姜,不然加一点进去腥,炖出来的汤会更好喝。
余舟心想下次去镇上的时候,要问问看哪里能买到生姜才行。
做菜的时候要是放点姜蒜类的佐料进去,会香很多。
柴火火力旺,一会儿锅里的水就烧开了,余舟把浮沫撇了后,就把灶里的大部分的柴退了出来,只留小火慢慢炖着锅里的汤。
也不用一直在灶边守着了,只需过会来看一眼,别让火熄了就行。
然后余舟从橱柜里把猪肝也拿了出来,打算切片用水泡着。
只是才切了一刀,他就放弃了。
刀实在是太钝了,切个猪肝都是用锯的,把猪肝里的粉状物质全都刮了出来,怕是等会儿用水一泡,就满盆的猪肝粉末了。
余舟拿着刀在灶房跟院子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磨刀石,便去了隔壁陈婶家。
陈叔看他提着把刀进来,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变了变,声音也不如平常淡定,余舟你这是做什么?
余舟陡然一惊,突然领悟到这么闷不吭声的提着把菜刀去别人家,确实有点吓人,便连忙解释:我家的刀钝了,想问叔家里有没有磨刀石。
有,陈叔几不可见的舒了口气,你会磨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