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穿越) >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穿越)
错误举报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穿越)——烟火人家(32

    余舟以前本来就会游泳,动作呼吸什么的都不用人教,自己在浅水区按照记忆一点点找回习惯跟平衡,到傍晚的时候,便已经能够游上几米远。
    二狗子看到后忍不住惊呼,我以为我两天学会游泳是最快的,没想到小舟哥哥你更快。
    陈丰也啧啧称奇,再多给你点时间,你是不是都能游到下面村子去。
    那不行,我体力还跟不上,余舟道,而且也没多的时间给我。
    说着他指向已经陆陆续续朝河边走来的村里人,因为跟里正约好,等会儿我还要把昨天救人的法子教给大家。
    二狗子急忙道:小舟哥哥先教我吧。
    第四十五章
    不知道里正是怎么跟村里人说的, 来学心肺复苏跟人工呼吸的人不少。
    余舟找了个开阔的地方,让大家围成一个圈, 他招呼着陈丰跟二狗子进了圈内。
    二狗子一脸兴奋地道:小舟哥哥, 你真的要先教我吗?
    不, 我只是需要两个助手而已。余舟摇头。
    陈丰疑惑道:助手?
    余舟点头,指了指地面:对, 躺地上的助手。
    围在四周的村民里有人反应过来,笑着调侃道:陈丰, 这是为村里做贡献,别忸怩啊。
    你不忸怩你来啊。陈丰回头瞪了说话的人一眼,又看了眼余舟肯定的眼神,还是躺了下去。
    之前调侃的人见他已经躺好, 就笑着道:我这不是年纪大了么, 为村里做贡献的事还是需要你们年轻人。
    余舟看到陈丰撇了撇嘴,怕那人再说下去陈丰心里不爽,便出言打断了大家的讨论, 等下我做动作的时候,会把要注意的事情都讲解一遍,大家听仔细别遗漏或者记错。
    他这话一说出来, 四周果然安静了,大家静静地等着余舟的示范。
    余舟以前公司专门培训过怎么做心肺复苏, 所以步骤什么的都自信可以做得很准确,他讲解起来也是慢条斯理的,哪一步应该怎么做, 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都说得十分详细。
    一套动作做完,有几个记性好的已经记住,就又问:还有那个嘴对嘴吹气的呢?
    这人话语里带着股明显看热闹不嫌事大感觉,余舟没忍住回头白了他一眼:余鸣你刚才这个学会了吗?
    学会了啊。余鸣捞起袖子走上前,不信我做一遍,你给我检查检查。
    行啊。余舟没有反对,这种纠错学习法确实能让人更快掌握正确的方法,只是在余鸣动作前,他不忘提醒道,你按的时候动作轻点,这只是做示范。
    放心吧,我省得。余鸣道。
    于是陈丰又被迫当了一次工具人。
    余鸣的自信也确实是有理由的,一路动作重复下来,除了有两个小细节余舟纠正了他一下外,其他都没有问题。
    完了他得意的抬了抬下巴,我就说我都会了吧。
    余舟点头,是会了。
    余鸣:那接下来那个?
    余舟嘴角噙着一抹笑,既然你这么优秀,不如你跟陈丰示范一下吧,我就在旁边指点你该怎么做。
    余鸣:!!!
    震惊过后,他脱口道:我才不要跟陈丰这臭小子嘴对嘴吹气呢!
    陈丰也跟着从地上坐起身,说得我愿意被你吹一样。
    周围有年轻的声音起哄,都是大男人,有什么好矫情的。
    但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更多的人还是觉得这样不是很妥当,询问余舟:可以把其他的都学会,示范就别吹气了。
    余舟略一思索,便点头答应了,只是把要细节跟要注意的地方格外强调了几遍。
    大家都学会之后,就讨论着离开。
    陈丰从地上翻身起来,叫住也想离开的余舟:我实在是付出太多了,需要些补偿才行。
    余舟露出一个心知肚明的笑,要什么样的补偿?
    你昨天下午不是在河里捡了些田螺吗?陈丰嘿嘿笑道,等炒来吃的时候分我些呗。
    余舟:昨天没捡多少,你想吃的话现在去多捡些,到时候我一起做。
    没问题。陈丰比了个手势,就拉着二狗子就跑下河堤。
    余舟摇了摇头,村里人几乎都不吃河里的田螺,因为腥味太重,他以前也没做过,也不知道陈丰对他的自信是哪里来的。
    不过他也没去追问,因为锦川拿着装水草的篓子在旁边等着他。
    他们昨天因为山娃落水的事,没来得及扯水草,今天必须得把放池塘里的水草都扯回去才行。
    两人往河边走了几步后,锦川迟疑了一下道:刚才你教他们的那个救人的法子
    余舟没等他说完,就接道:你想学吗?
    锦川认真点了下头,想。
    那我回去教你,手把手教,余舟笑眯眯道,绝对不漏过任何一个步骤。
    锦川:
    他想到刚才被省去的示范动作,走路开始同手同脚。
    当天晚上,余舟果然没有食言,手把手教会了锦川怎么做心肺复苏跟人工呼吸。
    陈丰心心念念的田螺,在养了三四天后,余舟也一起煮了。
    一共两大桶的田螺,都做成喝螺的话,根本就吃不了这么多。
    余舟就分了一桶半出来,在院子里架起土灶跟大锅,一锅给煮熟,让锦川跟小娟他们把田螺肉都挑出来,可以留着炒菜吃,一时吃不完的就晒干,放上一年都不会坏。
    剩下的小半桶,余舟清洗干净后用柴刀敲去尾巴,又过了几遍清水,才开始炒。
    经过几个月的搜集,余舟家里已经不缺常见的香料,有了姜蒜、香叶、八角、桂皮、花椒这几样东西,再加上半碗陈婶子提供的剁辣椒,就足够把田螺里的腥味全都压下去。
    余舟炒的时候,陈丰就在旁边一边烧火一边伸着脖子往锅里看。
    就连小娟,也隔一会儿就放下挑田螺肉的活,跑到灶房门口看他们做好了没。
    余舟看到后就吩咐:小娟,你后面院子里给我摘一把紫苏尖,等会儿放田螺里。
    一听说是放田螺里的,小娟蹦蹦跳跳地就去摘了。
    晚上的时候,陈家一家都在余舟家吃饭。
    余舟跟锦川弄了一大盆喝螺,一大盆水煮鱼,又炒了几个素菜。
    饭就摆在院子里吃,太阳下山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微风渐起,几人围坐在桌前,边吃边说说笑笑。
    余舟院子周围种了几株痒痒草,也不担心会有蚊子咬人。
    陈婶子跟陈大娘最先吃完,陈叔喝酒,吃得最慢。
    余舟跟锦川还有陈家兄妹二人,吃完后就一人拿着根竹签挑田螺肉吃。
    陈婶子看大家都很喜欢,摇了摇头道:也就你们二人舍得费这么多油跟调料来炒盆田螺。
    这不是好吃吗?余舟吮了口田螺上的汤汁。
    陈丰跟着点头,是真的好吃,娘,下回我再去捡一些田螺回来,你也炒来吃吧。
    陈婶子迟疑了一下,没有答应。
    陈大娘扫了眼吃得津津有味的众人,点头道:我看可以,虽然费东西,但一年不吃多了,只吃个一两回还行。
    等大家都吃饱喝足之后,余舟又去旁边菜圃里摘了几根黄瓜,用沁凉的井水冲洗干净,几人一人掰一截,分了吃了。
    可谓是相当惬意。
    余舟日子过得舒服的同时,也没忘了登高会时要作诗的事。
    从文先生说让他好好准备起,每隔几日,他就会写一首跟登高会沾边的诗让文先生点评。
    偶尔先生也会给出作诗的题目来考他。
    其实文人聚会,又有特定节日的这种,所作的诗无非就是写情跟写景两种,余舟又提前了近三个月做准备,要是都没压中比试的题目,就只能说倒霉到家了。
    中间他也有过要是实在不行,就默写一首以前背过的诗的念头。
    只是这个念头才冒出来,就被他压了回去,一是他的水平就在这里,只要先生看到诗,就会知道那并非他所作。
    二是就算无人知晓,那也是盗用,他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
    转眼到了八月,经过两个月的练习,余舟把能想到的题目都写了一遍。
    这天他把写好的诗给到文先生后,文先生看完就点了点头:不错,这首诗如果放在登高会上,虽不能拔得头筹,但也不至于被人笑话。
    余舟写诗才学了几个月,能到这程度他现在已经很满足,想到距离登高会还有快一个月时间,就道:先生,近日天气转凉,我想提前去一趟青岩山。
    文先生盯着余舟看了一眼,片刻后才颔首应下:可以,明日你休息一天,不用来我这里学习。
    余舟回到家后,就兴匆匆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锦川:明天我们一起去青岩山。
    锦川知道余舟之后要去那里参加登高会,想到了什么但不太确定,你这是?
    秋游,顺便提前踩点。余舟道。
    第四十六章
    锦川听到说要去青岩山踩点后, 表现得相当慎重,第二天一大早, 就起床准备两人要用到的东西。
    首先是衣服, 两人之前都没去过青岩山, 即便猜能被选为读书人登高会的山不会太难爬,但两人还是舍弃了常穿的衣裳, 换上了去地里干活时才会穿的短打。
    头发也用帕子包起来,跟平常村里人上山干活没什么两样。
    早饭也一改平时的白粥咸菜配煎蛋, 而是特意煮了米饭,除了要吃的菜外,还炒了腊肉蔬菜粒用来做饭团。
    青岩山看起来不算高,但余舟跟锦川是去踩点的, 许多景物都要仔细观察, 所以余舟便提出带些吃的,中午在山上吃。
    原本他还想带些材料去山上野炊,只是最近很长时间没下雨, 山里草木都极其干燥,怕野炊会一不小心造成火灾才作罢。
    余舟把用菜叶包着的饭团,装水的竹筒在背篓里放好后, 想了想,又把柴刀跟绳索也带上。
    锦川不解, 带绳索是要做什么?
    柴刀他还能理解,砍个挡路的荆棘之类的,甚至只是为了壮胆都行, 但不明白绳索有什么作用。
    拿柴刀的时候看到就顺便一起带上了,余舟是真没想到具体有什么用,但看到的时候,总觉得应该会有用,反正也不重。
    锦川失笑,那就一起带上吧。
    两人从院子里出来后,就把门反锁上,又委托了隔壁的陈大娘帮忙看着点屋子后才离开。
    余舟跟锦川花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走到青岩山,又寻到文先生指点的上山道路。
    山路入口处是一块开阔的平地,平地中间立着一块写着青岩山三个字的石碑。
    余舟心中一动,认真在平地转过两圈,把周围的景色一一记下,接着问锦川:如果让你在这里选一样东西作诗,你会选什么。
    银杏。锦川想也不想就指着石碑旁那两颗参天的银杏树。
    我也是。余舟笑着道。
    两颗银杏树比一人合抱还要大,此时叶子刚好染上一层浅黄,很是引人注目。
    等到九月初,树叶应该都会变成金黄色,甚至地上也会被树叶铺一层金色的毯子,到时候一群读书人走到这里,见此景色,恐怕想不停下作诗都难。
    之后再往上走,一路上余舟看到什么较为新奇或者突出的东西都会记下来,也会询问锦川的见解。
    青岩山的景色确实要比余舟他们经常砍柴的后上要好得多。
    山中不仅有清冽的溪流,还有一道瀑布从山顶坠落,瀑布旁边有凉亭,在凉亭里又可以眺望远处景色。
    余舟跟锦川在凉亭里停了许久,才看了眼天色,我们先去到山顶,等中午的时候回来凉亭里休息跟吃东西。
    锦川嗯了一声应下,凉亭旁边就是瀑布,瀑布里喷溅出的水汽带走了空气里大部分的暑气,中午在这里休息应该会很舒服。
    从凉亭到山顶要绕一大圈,再往上面走,路边植被茂密,景色反而不如之前凉亭那处。
    没什么吸引人的景色,余舟目光就开始不受控制地往林子里扫视,试图找到野果之类可以吃的。
    结果还真让让他找着了。
    在距离山道不远的地方,长着一棵吊满了金黄果子的柿子树。
    余舟看到后立即兴奋地拉了拉锦川的手,我看到柿子了,等会儿我们下山的时候摘一些回去。
    锦川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不算太高的柿子树上,挂着一些鸡蛋大小的果子。
    果子虽然个不大,但胜在长得密,一眼看过去金黄一片,十分喜人。
    锦川看完了柿子,再收回目光看自家兴奋得不行的夫君,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要坚持背一个这么大的背篓了。
    这一段山路景色一般,等到了山顶了,风景又还可以。
    青岩山的山顶一分为二,一边是立着几块巨石的真正顶峰,石头上刻有一些诗文,在石缝跟崖边上还散落着几棵迎风生长的松树。
    另一边的地是往下陷落的,形成了一片碧绿幽深的寒潭,之前的瀑布估计就是从寒潭里流出去的水。
    余舟把看到的景色都暗自记住,又跟锦川商讨了一番各自想法,才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道:差不多了,我们往回走吧。
    接着两人去林子里摘柿子,余舟直到摘满了一背篓才罢休,还意外收获了几个八月果。
    此时已经到午时,太阳明晃晃挂在头顶,即便林子里有树遮阴,但因为不透风,还是热得厉害。
    反正背篓也装满了,余舟便道:我们去凉亭里吃东西,吃完休息一会儿,等凉快一些再回家。
    下山路走得快,又没有什么要观察的,不过两刻钟左右,两人就回到了亭子里。
    只是才踏入凉亭,余舟还没来得及把背篓放下,就听到下山的路上有人道:少爷,前面有个凉亭,你再坚持一下,我们去那里休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