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太子殿下——遥的海王琴(237)
他说着抬手解开自己薄薄的外裳,露出里面的中衣,有一些鼓囊,站在贺惜朝面前道:贺大人见笑了,老朽身上这件便是棉衣,里面即使充的少,春日里还是有些热。
这个时节天气已经算暖和了,可对于老人家来说早晚还是有些凉,然而尤老太爷没穿披风,只是披了件外裳就过来,可见是真的保暖。
贺惜朝瞧了瞧,做的还挺精细。
尤老太爷说:毕竟是自个儿穿,总是讲究了一些。贺大人,老朽还另外制了几件,献给殿下和大人,棉衣轻薄,又耐寒,实在是个好东西。
贺惜朝也不退却,收下了:多谢,其实赚不赚钱还是其次,若是将来百姓们能人手一件,冬日冻死之人便能少了很多。
大人高义。
太子府,
贺惜朝将几件棉衣和布匹给萧弘看,棉衣有厚有薄,鼓囊囊的,看着就特别暖和。
所以,我们总算能够赚钱了是吗?萧弘有些激动地一一摸过,就仿佛在摸白花花的银子,他心酸道,还记得下江东之前,我大言不惭地送了父皇三成利,说要孝顺他老人家。结果两年过去了,银子的影子都没见着,我都不好意思提起这件事。
估摸着皇上当个玩笑听了,补贴你的私房钱还更多。贺惜朝道。
可不是嘛,我是真的没脸拿,无奈府里开销大,不厚着脸皮过不下去。萧弘摸完了布,又挑了一件大棉衣,脱下外裳,拭了拭。
嘿,挺厚实的,比皮子还轻点儿,惜朝,真好。
他本就高大,棉花弹起,撑开布料,整个人就更壮了一圈。
棉衣没经过染色就有点黄,为了追求保暖版型也不算好,萧弘要不是长相英俊,挺拔帅气,被这充满乡土气息的棉袄一衬,整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贺惜朝看着他还转个圈圈,差点就笑喷:赶紧给我脱下来,丑死了。
哪里丑?我那么威武霸气!萧弘还凹凸了个造型,抬胳膊,踢腿,不亦乐乎,只把贺惜朝逗得笑岔了气,才将棉袄脱下来,惜朝,真暖和呀,就这会儿功夫,我都出汗了。
谁在天气温暖的时候裹个大棉袄上蹿下跳,不捂出汗才怪。
贺惜朝无语:别闹了,你说这要是献给皇上,会如何?
萧弘脱口而出道:龙颜大悦。
贺惜朝一扬眉:那面圣去吧,别忘了多夸夸我。
萧弘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背着包袱的小玄子跟小墩子,以及一队侍卫进宫去。
此时天乾帝正在跟谢阁老商议春税之事,如今谢阁老兼任户部尚书,这春收也归他所管。
内侍小心地进来禀告,天乾帝便道:宣。
萧弘踩着欢快的步伐走进清正殿,站直身体先给他爹行了礼:儿臣见过父皇。接着一转头笑道,谢阁老也在呀。
谢阁老立刻抬手给萧弘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萧弘看着天乾帝道,儿臣来的好像不是时候。
天乾帝端起茶:无妨,你是太子,也该听一听。
谢阁老道:臣调看了历年户部春税记录,大齐安定,人口增长,可春税却几乎未动,若是摊丁入地,相比反而更少,令人担忧。
天乾帝点头,看向萧弘:弘儿,你觉得为何?
农税多为土地税,可如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无地,自然就少了,历朝历代似乎皆是如此。萧弘顺口而出,不过说完又纳闷了,这个现象很久了,怎么忽然提起来?
谢阁老说:老臣刚接手户部,未免多关心了一些,毕竟今年的俸银还指望着这场春税。再者皇上下旨禁边,这边军的饷银朝中内外都在关注,若是不解决,这场边贸怕是得无疾而终。
国库的确空虚,挪不出多余的银子。天乾帝说到这里,便叹了一声,朕自诩也算勤政为民,体恤百姓,未免步前朝后尘,赋税能免则免,可终究还是避免不了。
然而萧弘却并不意外,他说:除了开国之初人均土地较多以外,时间久了,哪怕没有豪绅抢夺,土地买卖也会产生,慢慢地就会集中在少部分富人和权贵手里,除非重新丈量分配,可这会造成极大的动荡,不利于江山稳定。
弘儿听着倒是有些想法。天乾帝笑了,不禁问道,若是你执政,怎么办?
萧弘也不避嫌谦让,早在景安宫时,贺惜朝就跟他讨论过这个问题,是以才有了边贸的提议。
他便直接道:农民种地出产本就少,从他们身上能收到的税收当然就有限。大齐的子民除了这最底层的,另一部分可富有的很,从他们身上收。
你是说商贾?天乾帝问。
萧弘点头。
这怕是不容易,边贸两成税一出,你看多少人反对?贺惜朝邀请天下商贾商议,朕瞧着反而会受其桎梏,不得不降。天乾帝淡淡地说。
皇城底下没什么事能瞒得住帝王,更何况这些大商贾一来京就先拜了主子,私底下往来密切,互通有无,为的不就是降点关税,多得利吗?
他们虽翻不起什么大浪,可只要一个耗字,坚持不降税不参加互市,朝廷就没办法。
天乾帝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是落在萧弘身上的,连同谢阁老一起,很显然,这对君臣是想从萧弘身上看出点什么来。
按理,商贾这么大的动作不该没看到,总是有对策的吧?
可萧弘眨巴眨巴眼睛,反而看着他爹和谢阁老,然后问:父皇,你们看我作甚,惜朝这么做定然有他的办法,就这点阵势难不倒他,放心吧。
他打算如何行事?天乾帝说来有些好奇,毕竟当初贺惜朝还口出狂言连同边军饷银都一起解决,可至今也没看到他有什么动作,对了,还跟萧弘出去踏青。
这个啊萧弘卖了个关子,然后道,保密。
这副欠抽的模样,不管是天乾帝还是谢阁老都很想揍他一顿。
萧弘嘿嘿嘿笑起来:啊呀,您两位看着便是,那么着急做什么,总是不叫你们失望的。而且边军饷银也别犯愁了,我家惜朝说了,他离京之前解决。
说这话的时候,萧弘特别自豪,挺着胸膛眼里带光。
谢阁老闻言心中冷眼,垂下眼睛,没露出那丝不悦来,告诫了自己一声这是太子,不能暗中下黑手。
他家小徒弟为这混账东西殚精竭虑,这种常人都办不到的时候都抗在自己身上,简直岂有此理!
而天乾帝却是对那句我家惜朝眯起了眼睛,混账东西是越来越放肆了,是把他的告诫当成耳旁风吗?
可惜谢阁老还在这里,不能关起门来收拾!
空气中飘着一丝危险的气息,嗅觉灵敏的萧弘瞬间感应到了,他下意识的摸了摸手臂,连忙道:我差点都忘了,爹,我不是为了这件事来见您的呀!
哦,又是为何?
那个是一件好东西。萧弘搓了搓手,非常高兴地说,您看了一定龙颜大悦!
谢阁老听此,便道:皇上,太子,那老臣先行告退。
哎哎哎不用,不用,谢阁老在这儿,正好一块儿看看。
萧弘这么一说,不管是天乾帝还是谢阁老都一脸疑惑,然后就见萧弘朝外头喊了一声:小墩子,小玄子,把东西拿进来。
两个包袱被送了进来,然后一一打开。
就是此物!萧弘拎起一件衣裳抖了抖,然后对天乾帝得意地笑道:父皇,还记得我栽种的那一片片洁白如云的棉花吗,喏,如今就做成了这件,柔软,轻便,贴身,舒适最重要的非常保暖的棉衣!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68章 棉衣之功
棉袄放在后世都是冬日不可少的保暖织物, 更何况是在以麻料为主的朝代呢?
萧弘看着他爹一瞬不瞬地盯着棉衣,手里抚摸揉搓着,目光深邃火热。
而谢阁老则拿着与自己身上的衣物对比, 不时地搓弄着袖子, 棉衣里面有填充物,不过缝制起来,看不见。但是布料的质地,密实柔软,的确是从所未见。
谢阁老, 要不试试吧, 试过才知道好不好呀!萧弘建议道。
这谢阁老其实有些意动,只是帝王跟前,脱衣失礼, 实在不合规矩。
天乾帝道:无妨, 谢卿试一试,再告诉朕感觉如何。
是,那老臣失礼了。谢阁老拱了拱手, 然后抬手解衣带扣子。
黄公公上前替他脱了官服, 换上棉衣。
待整好衣领袖口,天乾帝看着谢阁老笑道:谢卿这模样看着像位含饴弄孙的富家翁,无事烦忧。
清正儒雅,仙风道骨一般的谢阁老得这么一个评价, 可见这件棉衣的憨傻之气。
谢阁老扶着短须颔首:皇上, 这正是老臣的期许呀!
阁老穿着如何?萧弘问。
很暖和。谢阁老正色道, 老臣觉得里头可以再去一件,放到冬日再穿,更为合适。
此言一出,天乾帝的目光顿时深幽了起来,他看着谢阁老,后者点了点头。
萧弘忽然坏笑道:父皇,您要不要也亲自试一下?
就谢阁老这一穿的效果,天乾帝就没打算跟着傻一遍,他问道:这都是你地里的棉花制作而成?
萧弘回答:是啊,从外头的布料到里面的棉絮,都是那一朵朵的大白棉花来的。
敢问太子殿下,赶制一件可容易?与绸缎,棉麻相比如何?谢阁老跟着问。
萧弘说:那肯定比丝绸简单多了!光纺织就容易不少,至于工序,听惜朝说大概要比麻料多几道,稍稍废点时间,可大体其他料子怎么做,棉布也差不多。
然而棉衣的保暖性好太多了!
这个消息简直令帝王和谢阁老意外又欣喜,制作简单便意味低廉的成本,不会像丝绸那样一般人家用不起。
谢阁老穿了一会儿便脱下棉衣,换回官袍。
天乾帝示意黄公公将那件棉衣拿过来,他摸了摸里面,尤带着谢阁老的体温,外凉内暖,可见热量不易散。
明君者,先忧其民。
若是能大力推广,百姓人手一件,何愁熬不过漫长冬季?
帝王拿着这件棉衣,心里实在难以平静!
殿下,不知这棉花栽种可困难?谢阁老问。
萧弘道:这几年孤的庄子种的都是棉花,其他作物出产少,几年下来,大体也掌握了棉花的栽种方式,只要知道其习性,也就跟稻谷麦子一样了。
他说着看向天乾帝:因大齐少有人种植,如今的亩产还不算高,正在试验其他提高出产的方式。不过,现如今的栽培方法,父皇,等惜朝整理成册,儿臣再呈到御前。
务农就桑,是为王者最重视的一件事,是稳坐江山社稷的根本。
萧弘能把百姓民生放在心里,这就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也比任何赞美之词,华贵之礼更让天乾帝高兴。
他缓而点头,望着萧弘的目光,简直能将眼底的满意之色给溢出来:此乃大功一件,比之边关御敌不逞多让,是万民之福,社稷之功!他深深一叹,朕真实欣慰极了!弘儿,这是朕收到最中意的一件大礼!
萧弘摸了摸脑袋,咧开了嘴:这么高的评价啊?
天乾帝坐回椅子上,转头看向谢阁老,后者道:太子殿下,百姓吃饱穿暖是我等最大的愿望,这件棉衣当得起!
谢阁老不愧为父皇最倚仗的肱股之臣,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上!若是大臣人人像您这样,不愁大齐富饶繁盛,千秋万代。萧弘夸奖道。
殿下过奖,此乃老臣分内之事。谢阁老谦逊一笑,他心思微转,问道,只是不知这棉花究竟是从何处而来,又是何人发现,也当有所奖赏。
说到这里,萧弘顿时看向天乾帝,一脸您该知道的表情:孤可不敢居功,说来还跟谢阁老有关。
谢阁老闻言露出疑惑之色:请殿下赐教。
而天乾帝听着心情有些复杂,他抬起手,接过黄公公的茶盏。
只见萧弘清了清嗓子,对帝王道:咱们实事论事,不谈私人感情,行吧,爹?
天乾帝低头喝茶,良久从鼻腔里哼出一个字:嗯
萧弘眉毛一扬,很是自豪地说:发现此物者正是大齐最年轻的三元及第,官拜鸿胪寺卿,贺惜朝呀!孤记得他是在一本西域的博物地志上看到的,正好谢少卿出使西域,便托为寻找,这才千里迢迢送到京城栽种。
萧弘瞅了天乾帝一眼,忍不住继续夸奖道:说来地志上不过短短一句话,看过者怕是不计其数,可只有他不仅记下,还寻人抽丝织布,做出棉衣御寒。试问若不是将黎民百姓,家国天下放在心上,谁能如他这般心细如发?唉凡是利国利民之事,他比谁都关注,不论年纪,有此远见,世间强于他者孤就没找出一个来?就单单孤,那什劳子的地志我是看都不会看一眼,就算看到也想不了这么远,与他一比,唉,孤自愧不如
咳咳天乾帝终于听不下去了,他将茶盏一放,目光不甚高兴地看着萧弘,似乎在说:够了,就是夸出一朵花来,朕也不会成全你俩,该分开依旧得分开!
于是萧弘闭上了嘴巴,回头看谢阁老笑了笑问:阁老,您觉得他该受到怎样的嘉奖?
谢阁老此刻的内心真是非常复杂,棉花之事他听谢三提过,可没当回事,然而如今萧弘这么一说,那股惋惜之情实在难以压抑。
自家小徒弟如此出色,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惠民之能,怎么走未来都是一片光明,受万人敬仰。
恋耽美
这个时节天气已经算暖和了,可对于老人家来说早晚还是有些凉,然而尤老太爷没穿披风,只是披了件外裳就过来,可见是真的保暖。
贺惜朝瞧了瞧,做的还挺精细。
尤老太爷说:毕竟是自个儿穿,总是讲究了一些。贺大人,老朽还另外制了几件,献给殿下和大人,棉衣轻薄,又耐寒,实在是个好东西。
贺惜朝也不退却,收下了:多谢,其实赚不赚钱还是其次,若是将来百姓们能人手一件,冬日冻死之人便能少了很多。
大人高义。
太子府,
贺惜朝将几件棉衣和布匹给萧弘看,棉衣有厚有薄,鼓囊囊的,看着就特别暖和。
所以,我们总算能够赚钱了是吗?萧弘有些激动地一一摸过,就仿佛在摸白花花的银子,他心酸道,还记得下江东之前,我大言不惭地送了父皇三成利,说要孝顺他老人家。结果两年过去了,银子的影子都没见着,我都不好意思提起这件事。
估摸着皇上当个玩笑听了,补贴你的私房钱还更多。贺惜朝道。
可不是嘛,我是真的没脸拿,无奈府里开销大,不厚着脸皮过不下去。萧弘摸完了布,又挑了一件大棉衣,脱下外裳,拭了拭。
嘿,挺厚实的,比皮子还轻点儿,惜朝,真好。
他本就高大,棉花弹起,撑开布料,整个人就更壮了一圈。
棉衣没经过染色就有点黄,为了追求保暖版型也不算好,萧弘要不是长相英俊,挺拔帅气,被这充满乡土气息的棉袄一衬,整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贺惜朝看着他还转个圈圈,差点就笑喷:赶紧给我脱下来,丑死了。
哪里丑?我那么威武霸气!萧弘还凹凸了个造型,抬胳膊,踢腿,不亦乐乎,只把贺惜朝逗得笑岔了气,才将棉袄脱下来,惜朝,真暖和呀,就这会儿功夫,我都出汗了。
谁在天气温暖的时候裹个大棉袄上蹿下跳,不捂出汗才怪。
贺惜朝无语:别闹了,你说这要是献给皇上,会如何?
萧弘脱口而出道:龙颜大悦。
贺惜朝一扬眉:那面圣去吧,别忘了多夸夸我。
萧弘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背着包袱的小玄子跟小墩子,以及一队侍卫进宫去。
此时天乾帝正在跟谢阁老商议春税之事,如今谢阁老兼任户部尚书,这春收也归他所管。
内侍小心地进来禀告,天乾帝便道:宣。
萧弘踩着欢快的步伐走进清正殿,站直身体先给他爹行了礼:儿臣见过父皇。接着一转头笑道,谢阁老也在呀。
谢阁老立刻抬手给萧弘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萧弘看着天乾帝道,儿臣来的好像不是时候。
天乾帝端起茶:无妨,你是太子,也该听一听。
谢阁老道:臣调看了历年户部春税记录,大齐安定,人口增长,可春税却几乎未动,若是摊丁入地,相比反而更少,令人担忧。
天乾帝点头,看向萧弘:弘儿,你觉得为何?
农税多为土地税,可如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无地,自然就少了,历朝历代似乎皆是如此。萧弘顺口而出,不过说完又纳闷了,这个现象很久了,怎么忽然提起来?
谢阁老说:老臣刚接手户部,未免多关心了一些,毕竟今年的俸银还指望着这场春税。再者皇上下旨禁边,这边军的饷银朝中内外都在关注,若是不解决,这场边贸怕是得无疾而终。
国库的确空虚,挪不出多余的银子。天乾帝说到这里,便叹了一声,朕自诩也算勤政为民,体恤百姓,未免步前朝后尘,赋税能免则免,可终究还是避免不了。
然而萧弘却并不意外,他说:除了开国之初人均土地较多以外,时间久了,哪怕没有豪绅抢夺,土地买卖也会产生,慢慢地就会集中在少部分富人和权贵手里,除非重新丈量分配,可这会造成极大的动荡,不利于江山稳定。
弘儿听着倒是有些想法。天乾帝笑了,不禁问道,若是你执政,怎么办?
萧弘也不避嫌谦让,早在景安宫时,贺惜朝就跟他讨论过这个问题,是以才有了边贸的提议。
他便直接道:农民种地出产本就少,从他们身上能收到的税收当然就有限。大齐的子民除了这最底层的,另一部分可富有的很,从他们身上收。
你是说商贾?天乾帝问。
萧弘点头。
这怕是不容易,边贸两成税一出,你看多少人反对?贺惜朝邀请天下商贾商议,朕瞧着反而会受其桎梏,不得不降。天乾帝淡淡地说。
皇城底下没什么事能瞒得住帝王,更何况这些大商贾一来京就先拜了主子,私底下往来密切,互通有无,为的不就是降点关税,多得利吗?
他们虽翻不起什么大浪,可只要一个耗字,坚持不降税不参加互市,朝廷就没办法。
天乾帝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是落在萧弘身上的,连同谢阁老一起,很显然,这对君臣是想从萧弘身上看出点什么来。
按理,商贾这么大的动作不该没看到,总是有对策的吧?
可萧弘眨巴眨巴眼睛,反而看着他爹和谢阁老,然后问:父皇,你们看我作甚,惜朝这么做定然有他的办法,就这点阵势难不倒他,放心吧。
他打算如何行事?天乾帝说来有些好奇,毕竟当初贺惜朝还口出狂言连同边军饷银都一起解决,可至今也没看到他有什么动作,对了,还跟萧弘出去踏青。
这个啊萧弘卖了个关子,然后道,保密。
这副欠抽的模样,不管是天乾帝还是谢阁老都很想揍他一顿。
萧弘嘿嘿嘿笑起来:啊呀,您两位看着便是,那么着急做什么,总是不叫你们失望的。而且边军饷银也别犯愁了,我家惜朝说了,他离京之前解决。
说这话的时候,萧弘特别自豪,挺着胸膛眼里带光。
谢阁老闻言心中冷眼,垂下眼睛,没露出那丝不悦来,告诫了自己一声这是太子,不能暗中下黑手。
他家小徒弟为这混账东西殚精竭虑,这种常人都办不到的时候都抗在自己身上,简直岂有此理!
而天乾帝却是对那句我家惜朝眯起了眼睛,混账东西是越来越放肆了,是把他的告诫当成耳旁风吗?
可惜谢阁老还在这里,不能关起门来收拾!
空气中飘着一丝危险的气息,嗅觉灵敏的萧弘瞬间感应到了,他下意识的摸了摸手臂,连忙道:我差点都忘了,爹,我不是为了这件事来见您的呀!
哦,又是为何?
那个是一件好东西。萧弘搓了搓手,非常高兴地说,您看了一定龙颜大悦!
谢阁老听此,便道:皇上,太子,那老臣先行告退。
哎哎哎不用,不用,谢阁老在这儿,正好一块儿看看。
萧弘这么一说,不管是天乾帝还是谢阁老都一脸疑惑,然后就见萧弘朝外头喊了一声:小墩子,小玄子,把东西拿进来。
两个包袱被送了进来,然后一一打开。
就是此物!萧弘拎起一件衣裳抖了抖,然后对天乾帝得意地笑道:父皇,还记得我栽种的那一片片洁白如云的棉花吗,喏,如今就做成了这件,柔软,轻便,贴身,舒适最重要的非常保暖的棉衣!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68章 棉衣之功
棉袄放在后世都是冬日不可少的保暖织物, 更何况是在以麻料为主的朝代呢?
萧弘看着他爹一瞬不瞬地盯着棉衣,手里抚摸揉搓着,目光深邃火热。
而谢阁老则拿着与自己身上的衣物对比, 不时地搓弄着袖子, 棉衣里面有填充物,不过缝制起来,看不见。但是布料的质地,密实柔软,的确是从所未见。
谢阁老, 要不试试吧, 试过才知道好不好呀!萧弘建议道。
这谢阁老其实有些意动,只是帝王跟前,脱衣失礼, 实在不合规矩。
天乾帝道:无妨, 谢卿试一试,再告诉朕感觉如何。
是,那老臣失礼了。谢阁老拱了拱手, 然后抬手解衣带扣子。
黄公公上前替他脱了官服, 换上棉衣。
待整好衣领袖口,天乾帝看着谢阁老笑道:谢卿这模样看着像位含饴弄孙的富家翁,无事烦忧。
清正儒雅,仙风道骨一般的谢阁老得这么一个评价, 可见这件棉衣的憨傻之气。
谢阁老扶着短须颔首:皇上, 这正是老臣的期许呀!
阁老穿着如何?萧弘问。
很暖和。谢阁老正色道, 老臣觉得里头可以再去一件,放到冬日再穿,更为合适。
此言一出,天乾帝的目光顿时深幽了起来,他看着谢阁老,后者点了点头。
萧弘忽然坏笑道:父皇,您要不要也亲自试一下?
就谢阁老这一穿的效果,天乾帝就没打算跟着傻一遍,他问道:这都是你地里的棉花制作而成?
萧弘回答:是啊,从外头的布料到里面的棉絮,都是那一朵朵的大白棉花来的。
敢问太子殿下,赶制一件可容易?与绸缎,棉麻相比如何?谢阁老跟着问。
萧弘说:那肯定比丝绸简单多了!光纺织就容易不少,至于工序,听惜朝说大概要比麻料多几道,稍稍废点时间,可大体其他料子怎么做,棉布也差不多。
然而棉衣的保暖性好太多了!
这个消息简直令帝王和谢阁老意外又欣喜,制作简单便意味低廉的成本,不会像丝绸那样一般人家用不起。
谢阁老穿了一会儿便脱下棉衣,换回官袍。
天乾帝示意黄公公将那件棉衣拿过来,他摸了摸里面,尤带着谢阁老的体温,外凉内暖,可见热量不易散。
明君者,先忧其民。
若是能大力推广,百姓人手一件,何愁熬不过漫长冬季?
帝王拿着这件棉衣,心里实在难以平静!
殿下,不知这棉花栽种可困难?谢阁老问。
萧弘道:这几年孤的庄子种的都是棉花,其他作物出产少,几年下来,大体也掌握了棉花的栽种方式,只要知道其习性,也就跟稻谷麦子一样了。
他说着看向天乾帝:因大齐少有人种植,如今的亩产还不算高,正在试验其他提高出产的方式。不过,现如今的栽培方法,父皇,等惜朝整理成册,儿臣再呈到御前。
务农就桑,是为王者最重视的一件事,是稳坐江山社稷的根本。
萧弘能把百姓民生放在心里,这就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也比任何赞美之词,华贵之礼更让天乾帝高兴。
他缓而点头,望着萧弘的目光,简直能将眼底的满意之色给溢出来:此乃大功一件,比之边关御敌不逞多让,是万民之福,社稷之功!他深深一叹,朕真实欣慰极了!弘儿,这是朕收到最中意的一件大礼!
萧弘摸了摸脑袋,咧开了嘴:这么高的评价啊?
天乾帝坐回椅子上,转头看向谢阁老,后者道:太子殿下,百姓吃饱穿暖是我等最大的愿望,这件棉衣当得起!
谢阁老不愧为父皇最倚仗的肱股之臣,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上!若是大臣人人像您这样,不愁大齐富饶繁盛,千秋万代。萧弘夸奖道。
殿下过奖,此乃老臣分内之事。谢阁老谦逊一笑,他心思微转,问道,只是不知这棉花究竟是从何处而来,又是何人发现,也当有所奖赏。
说到这里,萧弘顿时看向天乾帝,一脸您该知道的表情:孤可不敢居功,说来还跟谢阁老有关。
谢阁老闻言露出疑惑之色:请殿下赐教。
而天乾帝听着心情有些复杂,他抬起手,接过黄公公的茶盏。
只见萧弘清了清嗓子,对帝王道:咱们实事论事,不谈私人感情,行吧,爹?
天乾帝低头喝茶,良久从鼻腔里哼出一个字:嗯
萧弘眉毛一扬,很是自豪地说:发现此物者正是大齐最年轻的三元及第,官拜鸿胪寺卿,贺惜朝呀!孤记得他是在一本西域的博物地志上看到的,正好谢少卿出使西域,便托为寻找,这才千里迢迢送到京城栽种。
萧弘瞅了天乾帝一眼,忍不住继续夸奖道:说来地志上不过短短一句话,看过者怕是不计其数,可只有他不仅记下,还寻人抽丝织布,做出棉衣御寒。试问若不是将黎民百姓,家国天下放在心上,谁能如他这般心细如发?唉凡是利国利民之事,他比谁都关注,不论年纪,有此远见,世间强于他者孤就没找出一个来?就单单孤,那什劳子的地志我是看都不会看一眼,就算看到也想不了这么远,与他一比,唉,孤自愧不如
咳咳天乾帝终于听不下去了,他将茶盏一放,目光不甚高兴地看着萧弘,似乎在说:够了,就是夸出一朵花来,朕也不会成全你俩,该分开依旧得分开!
于是萧弘闭上了嘴巴,回头看谢阁老笑了笑问:阁老,您觉得他该受到怎样的嘉奖?
谢阁老此刻的内心真是非常复杂,棉花之事他听谢三提过,可没当回事,然而如今萧弘这么一说,那股惋惜之情实在难以压抑。
自家小徒弟如此出色,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惠民之能,怎么走未来都是一片光明,受万人敬仰。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