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丨林暮烟丨(57)
季青临咬了咬牙,他此刻才感觉到这些黑袍人比想象中更为狠辣,且简直是阴魂不散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与此同时,他心中还有些不能理解,如果说黑袍人今日所为只是为了对付霍叔,那么针对他转生的那一户也就罢了,其余三家又是为何遭此牵连?
季青临能将这些线索联系到一起,解无移自然也不会想不到,并且他的推测还要更进一步,所以当季青临将这疑惑问出时,解无移几乎未加思索便笃定答道:因为他们只知霍绝转生的大致范围在此镇上,而不知具体哪家哪户。
季青临顿时恍然,其余三户并非遭受牵连,而是因为黑袍人不确定究竟哪个才是霍叔的转生,所以干脆对这镇上所有即将出生的胎儿同时下了毒手。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季青临攥了攥拳,他从未将黑袍人看作什么良善之辈,却也没想到他们竟能心狠手辣至此。
先前黑袍人四处施展封魂之术时,他心中还曾有个声音告诉他:那些被封魂者本就是将死之人,封魂之术虽不能使他们长久存活于世,但不得不说对将死之人而言的确起到了一段时间的续命之效。
然而,如今黑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屠杀四对无辜夫妇,将未足月的胎儿从母腹中血淋淋地剖出带走,此等行径,怎一个丧心病狂了得?
怒火中烧的同时,季青临又猛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令他霎时遍体生寒。
黑袍人为何会知道霍叔转生于何处?
唯一能够指示魂元转生之地的便是这枚玉佩上的丝线,而这丝线除了季青临和解无移之外,唯有四季谷中人才能看见。
从霍叔在林中身亡后丝线出现时起,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时辰,而在这几个时辰之中,能看见丝线的除了他和解无移之外只有三个人。
石不语,银锣,池若谷。
季青临被自己的想法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并不愿意相信这个推测,但除了这个答案,他实在想不出别的解释。
此时解无移的面色亦是十分凝重,季青临能联想到那三人,他又怎会联想不到?况且他乃四季谷之主,他只会比季青临更不愿意相信共处了一千多年的几人之中会有内鬼。
但是,此刻的他显然要比季青临更为理智,他分析道:今夜黑袍人所作所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封魂,但未足月的胎儿脱离母体后必然已是奄奄一息,一旦胎儿断气魂元离体无法再施封魂之术,他们便等于功亏一篑。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着虚弱的胎儿奔波并非明智之举,最稳妥的办法乃是就地封魂。但他们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冒险将胎儿带走,你可有想过这是为何?
季青临原本并未注意到此节,如今听解无移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这一点的确很不合理。
当时芪地那位与郎中发生争执的老者曾说过,那名打棺匠进屋为婆婆作法只用了半个时辰,也就是说,封魂之术的施术过程不会超过半个时辰。
今夜在黑袍人放火离开之前镇民都在熟睡,他们既然能够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杀人剖腹,理应也不缺这半个时辰就地施术以求稳妥,可他们却宁肯冒着令胎儿断气转生的风险也要匆忙离开,为何?
思及此处,季青临想起刚到这镇子时阿华告诉他们起火大约是在半个时辰之前,也就是说,黑袍人离开此地的时间和他们二人抵达此地的时间刚好相隔半个时辰。
设想若是当时黑袍人真的选择了就地封魂,会不会在封魂结束准备离开时恰好与抵达镇上的季解二人撞个正着?
这未卜先知般的一场阴差阳错,令人不得不怀疑黑袍人早已收到了季解二人正在前往清酒镇的消息,这才迫不得已放弃了就地封魂这种最稳妥的方式,转而选择了在剖出胎儿之后立即离开。
这个传递消息之人看得见玉佩上的丝线,知道霍叔的转生之处,还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季解二人的行踪,这么一分析,几乎毫无疑问就是苓芳园三人中的一个。
而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测,很多怪异之处便都能顺理成章地得到解答。
比如,既然黑袍人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那为何方才围观人群中的那个孕妇却能幸免于难?
因为给他们传递消息之人不仅知道霍叔转生的地点,还知道四季谷中人转生的特点,知道他会转生于一个即将出生的胎儿,所以排除了刚刚怀孕不久的妇人。
再比如,从榆州到清酒镇的一路上,丝线的方向为何没有任何变化?
因为黑袍人对季解二人的前进方向早已知晓,所以将离开的线路挑选得极为巧妙。
在季解二人从榆州向西前进的同时,黑袍人带着四个胎儿也在不断西行,前进的方向始终与二人保持在同一条线上,这才使得丝线的方向一直没有明显改变。
也正因丝线的方向没有变化,季解二人在行进一段后发现丝线没有缩短时虽然也会觉得奇怪,但绝不会联想到霍绝已经出事,而是会以为他们走得不够快,所以还未接近目的地。
还有,黑袍人临走前为何要多此一举地放这几把火?
据阿华所言,镇上所有人都是被大火惊醒,也就是在黑袍人放火之前,根本没有人知道这四户人家出了事,他们原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离开,却硬是用几场大火将整座小镇唤醒,闹得鸡飞狗跳,为何?
因为他们知道季解二人正在循着丝线寻找霍叔的转生,而清酒镇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只要在此处制造出一场混乱,必然能暂阻季解二人的步伐,等到季解二人意识到此处发生之事与霍叔有关时,封魂之术已然完成,而黑袍人的下落也随着丝线的消失而就此隐匿。
此时明明天光大亮日头高照,又是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季青临却莫名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从这段时间的相处来看,四季谷众人相互之间十分信任,季青临知道无论内鬼是那三人中的哪一个,对于解无移而言都会是一个噩耗,因为那就代表着从十余年前黑袍人出现时起针对四季谷的每一次袭击和布局背后,可能都曾有那人的参与。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敌人有多强大,而是一直被你当做同伴的人,其实早已与你貌合神离。
解无移站在原地沉默良久,而后迈步走到了九叔身边,低声与他说了几句。
听完解无移的话后,九叔将信将疑地皱眉打量了他片刻,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说罢,他转身对着围观百姓道:救火忙了一夜大家也都累了,都先回家去吧,东子随后就去榆州城报官,此事自有官府来理,大家不必太过忧心。
这些邻居救火时都曾出力,此时也的确疲惫不堪,听了九叔的话后,便也未再继续逗留,纷纷散开一边低声议论着一边往自家方向行去。
解无移走回季青临身边,季青临问道:你和他说了什么?
解无移道:告诉他此地凶案我已知是何人所为,凶手目的已经达到,不会再回来继续作案,让他安抚好镇民。
季青临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现在
这时,九叔和东子走到了他们身旁,九叔仍旧是一副不太确信的模样,看向解无移迟疑道:公子当真有办法令官府多派些人手过来?
季青临一听这话,才明白解无移方才不仅是说了凶手不会再来作案之事,毕竟单凭他一面之词很难令镇上这些提心吊胆的百姓彻底打消顾虑,为了使他们安心,他还承诺会让官府多派些人手到此调查。
季青临并不知道他要用什么方法调动官府之人,但四季谷中能人众多,出乎他意料之事早已不是一两件,他相信解无移既然承诺了,便必然能够做到。
听了九叔的质疑,解无移没有多言,只是点了点头,而后转向季青临回答他先前的问题道:我们先回榆州。
此刻玉佩上的丝线已经消失,黑袍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定然早已不知藏到了哪里,他们继续西行也只是徒劳,且现在既然怀疑内鬼就在苓芳园三人中,他们必然要回去一趟弄个清楚。
第87章 万般猜想尽颠覆
九叔见解无移如此笃定, 便也没再多说,领着他们到了自家门前,从后院牵了一辆马车出来交给了东子。
东子本就要去榆州城报官, 如今三人刚好同行, 季青临和解无移上了车, 东子便驱马驾车往榆州行去。
前往榆州的这一路上, 季青临心中一直都不太平静。
其实,在他们意识到有内鬼给黑袍人传讯之时, 季青临心中便暗自猜测过究竟会是谁,也有了更为偏向的人选,但他凭借的只是直觉和推测,并无确凿证据。
解无移一路上都没有说话,似乎是在专注地分析着什么, 季青临也一直没有出声打搅他,只静静陪在他身边。
季青临知道, 无论内鬼是那三人中的哪一个,此次回苓芳园都不会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重逢,从前的自己人如今站到了对立面,想想便定是滋味难言。
马车驶入榆州城后, 停在了苓芳园门前, 下车后,解无移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了东子,道:此物可调用官府人手,你用完后送回此处便可。
季青临定睛看去, 发现那是一块令牌, 先前在鹿鸣山下小镇时为了令那客栈老板开门,解无移也曾将它拿出来过。那时季青临还以为那是寻常官差证明身份的腰牌, 却不知它还另有他用。
东子并不识得这令牌,但他仿佛对解无移很是信服,从善如流地将那令牌接了过来,点头抱拳道:多谢公子相助。
东子驾车走后,季青临忍不住好奇道:那令牌是何来头?竟能令官府听命?
解无移道:那是释酒的通天令,乃是当年大銮先祖允和所赐,执此令者所言,效力不亚于圣旨。
季青临点了点头,对于这令牌代表着如此大的权力他倒并不惊讶,只是没想到它竟也和那位允和有关。
此时并不是探究这个的好时机,季青临便也没再多问,和解无移一同走到了苓芳园门前,抬手叩了叩门环。
在等人应门的间隙里,季青临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解无移,他不知道解无移打算如何处理此事,是直接摊牌对质,还是故作不知继续试探?
解无移面上十分平静,仿佛与平常并无不同,季青临一时半会也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这时,门中已有脚步声接近,随后门被拉开,冯叔从门后探出了身子。
看到他们二人,冯叔连忙侧身让出了路来,只是等他们迈过了门槛后,冯叔却依旧站在原处,片刻后,还探出身子往门外左右看了看。
季青临奇怪道:怎么了?
冯叔回过头来,疑惑道:池公子他们没一起回来?
季青临愣了愣,道:他们不是在里面吗?
不料听到这话后冯叔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仿佛很是茫然困惑。
季青临立即意识到了什么,蹙眉道:他们不在?
冯叔点了点头,道:我清早起后本要去各屋洒扫,但想着你们昨夜回来的晚,许是要多睡几时,便没去打搅。可方才有堂中伙计来找公子禀事,我便只得去公子屋中叫他,谁知过去一看他不在房中,其他屋子里也都没人,我还以为是你们昨夜回来后又有何事临时出门了呢。
季青临心中一紧,转头看向解无移,便见他的面色也是微微一变。
正如冯叔所言,昨夜他们回来时便已是后半夜,且在路上时银锣就一直说自己累得不行,想必一沾枕头必是要大睡一觉,又怎会早起出门?
况且解无移和季青临往返清酒镇这一趟也不过两三个时辰,他们三人能有什么急事非得这期间去做?
季青临本能地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但还是耐着性子猜测道:他们会不会是去找我们了,只是路上没有看见?
从清酒镇回来时他们二人都在马车之中,如果那三人真的与他们相向而行,在路上擦肩而过却彼此不知也不是不可能。
解无移没有回答,只是回身吩咐冯叔关上了大门,而后走到园子中央的空地上,自怀中拿出了一根竹管和一只锦囊,而后从锦囊里取出一颗形如药丸的东西放进了竹管中,接着将那竹管一拧,便见一簇蓝色火束自竹管中冲天而上,霎时在空中炸成了一朵奇特的烟花。
季青临看着那烟花消散之处,问道:蓝色和这图形,是何含义?
他先前已经知道这烟花是四季谷特有的传讯方式,但却一直不大明白它们各不相同的的颜色和形状都代表着什么。
解无移道:告诉他们我在此处。
季青临点了点头,又问道:这烟花传讯能传多远?
清酒镇距此步行不过半个多时辰,路程不算太远,若是他们三人真的在那里,能看见这烟花并不奇怪,但是先前在芪地那晚解无移给银锣传讯时并不知她身在何处,又如何能确保她能收到消息?
季青临这话刚问完,便听见几声微弱的爆破声从四方传来,仿佛是方才那烟花的回声一般。
他连忙抬头看了一圈,便见四个方向极远处的空中同时有几束烟花绽放,但每个方向却都不止放了一朵,且颜色和形状也都和解无移燃放的并不相同。
季青临不禁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含义?
若只是巧合,这非年非节的日子里这么多人大白天同时放烟花未免也太奇怪了些,但若说这是在回应,又为何会从不同方向传来?难道他们三人不在一处?
解无移看到了他面上的茫然,心知他一直对这烟花有诸多疑问,便索性将这烟花传讯的方式完整地解释了一遍。
四季谷包括解无移在内的十人手中烟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比如霍叔手中是红色,池若谷手中是紫色,解无移手中是蓝色,凭借着颜色便能辨别出信号乃何人所发。
而烟花各不相同的形状则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这些形状是由一千多年前八国文字融合而来,相当于四季谷自创的一种符号,单独使用时可表达一些简单的含义,例如危险,求援,在此,而若是组合起来便能表达出更复杂的信息,比如当年霍叔在京郊湖畔便是用一组烟花传递出了黑袍人再现京中的消息。
季青临听得啧啧称奇,他知道要让一朵小小的烟花绽放出不同形态必然十分不易,忍不住插嘴问道:这烟花是谁想出来的?
解无移道:石不语。
季青临不由诧异,先前他以为石不语只是对兵器和机关颇为精通,却不料他竟还掌握此般奇技淫巧,当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恋耽美
与此同时,他心中还有些不能理解,如果说黑袍人今日所为只是为了对付霍叔,那么针对他转生的那一户也就罢了,其余三家又是为何遭此牵连?
季青临能将这些线索联系到一起,解无移自然也不会想不到,并且他的推测还要更进一步,所以当季青临将这疑惑问出时,解无移几乎未加思索便笃定答道:因为他们只知霍绝转生的大致范围在此镇上,而不知具体哪家哪户。
季青临顿时恍然,其余三户并非遭受牵连,而是因为黑袍人不确定究竟哪个才是霍叔的转生,所以干脆对这镇上所有即将出生的胎儿同时下了毒手。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季青临攥了攥拳,他从未将黑袍人看作什么良善之辈,却也没想到他们竟能心狠手辣至此。
先前黑袍人四处施展封魂之术时,他心中还曾有个声音告诉他:那些被封魂者本就是将死之人,封魂之术虽不能使他们长久存活于世,但不得不说对将死之人而言的确起到了一段时间的续命之效。
然而,如今黑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屠杀四对无辜夫妇,将未足月的胎儿从母腹中血淋淋地剖出带走,此等行径,怎一个丧心病狂了得?
怒火中烧的同时,季青临又猛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令他霎时遍体生寒。
黑袍人为何会知道霍叔转生于何处?
唯一能够指示魂元转生之地的便是这枚玉佩上的丝线,而这丝线除了季青临和解无移之外,唯有四季谷中人才能看见。
从霍叔在林中身亡后丝线出现时起,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时辰,而在这几个时辰之中,能看见丝线的除了他和解无移之外只有三个人。
石不语,银锣,池若谷。
季青临被自己的想法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并不愿意相信这个推测,但除了这个答案,他实在想不出别的解释。
此时解无移的面色亦是十分凝重,季青临能联想到那三人,他又怎会联想不到?况且他乃四季谷之主,他只会比季青临更不愿意相信共处了一千多年的几人之中会有内鬼。
但是,此刻的他显然要比季青临更为理智,他分析道:今夜黑袍人所作所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封魂,但未足月的胎儿脱离母体后必然已是奄奄一息,一旦胎儿断气魂元离体无法再施封魂之术,他们便等于功亏一篑。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着虚弱的胎儿奔波并非明智之举,最稳妥的办法乃是就地封魂。但他们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冒险将胎儿带走,你可有想过这是为何?
季青临原本并未注意到此节,如今听解无移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这一点的确很不合理。
当时芪地那位与郎中发生争执的老者曾说过,那名打棺匠进屋为婆婆作法只用了半个时辰,也就是说,封魂之术的施术过程不会超过半个时辰。
今夜在黑袍人放火离开之前镇民都在熟睡,他们既然能够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杀人剖腹,理应也不缺这半个时辰就地施术以求稳妥,可他们却宁肯冒着令胎儿断气转生的风险也要匆忙离开,为何?
思及此处,季青临想起刚到这镇子时阿华告诉他们起火大约是在半个时辰之前,也就是说,黑袍人离开此地的时间和他们二人抵达此地的时间刚好相隔半个时辰。
设想若是当时黑袍人真的选择了就地封魂,会不会在封魂结束准备离开时恰好与抵达镇上的季解二人撞个正着?
这未卜先知般的一场阴差阳错,令人不得不怀疑黑袍人早已收到了季解二人正在前往清酒镇的消息,这才迫不得已放弃了就地封魂这种最稳妥的方式,转而选择了在剖出胎儿之后立即离开。
这个传递消息之人看得见玉佩上的丝线,知道霍叔的转生之处,还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季解二人的行踪,这么一分析,几乎毫无疑问就是苓芳园三人中的一个。
而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测,很多怪异之处便都能顺理成章地得到解答。
比如,既然黑袍人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那为何方才围观人群中的那个孕妇却能幸免于难?
因为给他们传递消息之人不仅知道霍叔转生的地点,还知道四季谷中人转生的特点,知道他会转生于一个即将出生的胎儿,所以排除了刚刚怀孕不久的妇人。
再比如,从榆州到清酒镇的一路上,丝线的方向为何没有任何变化?
因为黑袍人对季解二人的前进方向早已知晓,所以将离开的线路挑选得极为巧妙。
在季解二人从榆州向西前进的同时,黑袍人带着四个胎儿也在不断西行,前进的方向始终与二人保持在同一条线上,这才使得丝线的方向一直没有明显改变。
也正因丝线的方向没有变化,季解二人在行进一段后发现丝线没有缩短时虽然也会觉得奇怪,但绝不会联想到霍绝已经出事,而是会以为他们走得不够快,所以还未接近目的地。
还有,黑袍人临走前为何要多此一举地放这几把火?
据阿华所言,镇上所有人都是被大火惊醒,也就是在黑袍人放火之前,根本没有人知道这四户人家出了事,他们原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离开,却硬是用几场大火将整座小镇唤醒,闹得鸡飞狗跳,为何?
因为他们知道季解二人正在循着丝线寻找霍叔的转生,而清酒镇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只要在此处制造出一场混乱,必然能暂阻季解二人的步伐,等到季解二人意识到此处发生之事与霍叔有关时,封魂之术已然完成,而黑袍人的下落也随着丝线的消失而就此隐匿。
此时明明天光大亮日头高照,又是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季青临却莫名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从这段时间的相处来看,四季谷众人相互之间十分信任,季青临知道无论内鬼是那三人中的哪一个,对于解无移而言都会是一个噩耗,因为那就代表着从十余年前黑袍人出现时起针对四季谷的每一次袭击和布局背后,可能都曾有那人的参与。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敌人有多强大,而是一直被你当做同伴的人,其实早已与你貌合神离。
解无移站在原地沉默良久,而后迈步走到了九叔身边,低声与他说了几句。
听完解无移的话后,九叔将信将疑地皱眉打量了他片刻,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说罢,他转身对着围观百姓道:救火忙了一夜大家也都累了,都先回家去吧,东子随后就去榆州城报官,此事自有官府来理,大家不必太过忧心。
这些邻居救火时都曾出力,此时也的确疲惫不堪,听了九叔的话后,便也未再继续逗留,纷纷散开一边低声议论着一边往自家方向行去。
解无移走回季青临身边,季青临问道:你和他说了什么?
解无移道:告诉他此地凶案我已知是何人所为,凶手目的已经达到,不会再回来继续作案,让他安抚好镇民。
季青临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现在
这时,九叔和东子走到了他们身旁,九叔仍旧是一副不太确信的模样,看向解无移迟疑道:公子当真有办法令官府多派些人手过来?
季青临一听这话,才明白解无移方才不仅是说了凶手不会再来作案之事,毕竟单凭他一面之词很难令镇上这些提心吊胆的百姓彻底打消顾虑,为了使他们安心,他还承诺会让官府多派些人手到此调查。
季青临并不知道他要用什么方法调动官府之人,但四季谷中能人众多,出乎他意料之事早已不是一两件,他相信解无移既然承诺了,便必然能够做到。
听了九叔的质疑,解无移没有多言,只是点了点头,而后转向季青临回答他先前的问题道:我们先回榆州。
此刻玉佩上的丝线已经消失,黑袍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定然早已不知藏到了哪里,他们继续西行也只是徒劳,且现在既然怀疑内鬼就在苓芳园三人中,他们必然要回去一趟弄个清楚。
第87章 万般猜想尽颠覆
九叔见解无移如此笃定, 便也没再多说,领着他们到了自家门前,从后院牵了一辆马车出来交给了东子。
东子本就要去榆州城报官, 如今三人刚好同行, 季青临和解无移上了车, 东子便驱马驾车往榆州行去。
前往榆州的这一路上, 季青临心中一直都不太平静。
其实,在他们意识到有内鬼给黑袍人传讯之时, 季青临心中便暗自猜测过究竟会是谁,也有了更为偏向的人选,但他凭借的只是直觉和推测,并无确凿证据。
解无移一路上都没有说话,似乎是在专注地分析着什么, 季青临也一直没有出声打搅他,只静静陪在他身边。
季青临知道, 无论内鬼是那三人中的哪一个,此次回苓芳园都不会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重逢,从前的自己人如今站到了对立面,想想便定是滋味难言。
马车驶入榆州城后, 停在了苓芳园门前, 下车后,解无移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了东子,道:此物可调用官府人手,你用完后送回此处便可。
季青临定睛看去, 发现那是一块令牌, 先前在鹿鸣山下小镇时为了令那客栈老板开门,解无移也曾将它拿出来过。那时季青临还以为那是寻常官差证明身份的腰牌, 却不知它还另有他用。
东子并不识得这令牌,但他仿佛对解无移很是信服,从善如流地将那令牌接了过来,点头抱拳道:多谢公子相助。
东子驾车走后,季青临忍不住好奇道:那令牌是何来头?竟能令官府听命?
解无移道:那是释酒的通天令,乃是当年大銮先祖允和所赐,执此令者所言,效力不亚于圣旨。
季青临点了点头,对于这令牌代表着如此大的权力他倒并不惊讶,只是没想到它竟也和那位允和有关。
此时并不是探究这个的好时机,季青临便也没再多问,和解无移一同走到了苓芳园门前,抬手叩了叩门环。
在等人应门的间隙里,季青临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解无移,他不知道解无移打算如何处理此事,是直接摊牌对质,还是故作不知继续试探?
解无移面上十分平静,仿佛与平常并无不同,季青临一时半会也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这时,门中已有脚步声接近,随后门被拉开,冯叔从门后探出了身子。
看到他们二人,冯叔连忙侧身让出了路来,只是等他们迈过了门槛后,冯叔却依旧站在原处,片刻后,还探出身子往门外左右看了看。
季青临奇怪道:怎么了?
冯叔回过头来,疑惑道:池公子他们没一起回来?
季青临愣了愣,道:他们不是在里面吗?
不料听到这话后冯叔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仿佛很是茫然困惑。
季青临立即意识到了什么,蹙眉道:他们不在?
冯叔点了点头,道:我清早起后本要去各屋洒扫,但想着你们昨夜回来的晚,许是要多睡几时,便没去打搅。可方才有堂中伙计来找公子禀事,我便只得去公子屋中叫他,谁知过去一看他不在房中,其他屋子里也都没人,我还以为是你们昨夜回来后又有何事临时出门了呢。
季青临心中一紧,转头看向解无移,便见他的面色也是微微一变。
正如冯叔所言,昨夜他们回来时便已是后半夜,且在路上时银锣就一直说自己累得不行,想必一沾枕头必是要大睡一觉,又怎会早起出门?
况且解无移和季青临往返清酒镇这一趟也不过两三个时辰,他们三人能有什么急事非得这期间去做?
季青临本能地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但还是耐着性子猜测道:他们会不会是去找我们了,只是路上没有看见?
从清酒镇回来时他们二人都在马车之中,如果那三人真的与他们相向而行,在路上擦肩而过却彼此不知也不是不可能。
解无移没有回答,只是回身吩咐冯叔关上了大门,而后走到园子中央的空地上,自怀中拿出了一根竹管和一只锦囊,而后从锦囊里取出一颗形如药丸的东西放进了竹管中,接着将那竹管一拧,便见一簇蓝色火束自竹管中冲天而上,霎时在空中炸成了一朵奇特的烟花。
季青临看着那烟花消散之处,问道:蓝色和这图形,是何含义?
他先前已经知道这烟花是四季谷特有的传讯方式,但却一直不大明白它们各不相同的的颜色和形状都代表着什么。
解无移道:告诉他们我在此处。
季青临点了点头,又问道:这烟花传讯能传多远?
清酒镇距此步行不过半个多时辰,路程不算太远,若是他们三人真的在那里,能看见这烟花并不奇怪,但是先前在芪地那晚解无移给银锣传讯时并不知她身在何处,又如何能确保她能收到消息?
季青临这话刚问完,便听见几声微弱的爆破声从四方传来,仿佛是方才那烟花的回声一般。
他连忙抬头看了一圈,便见四个方向极远处的空中同时有几束烟花绽放,但每个方向却都不止放了一朵,且颜色和形状也都和解无移燃放的并不相同。
季青临不禁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含义?
若只是巧合,这非年非节的日子里这么多人大白天同时放烟花未免也太奇怪了些,但若说这是在回应,又为何会从不同方向传来?难道他们三人不在一处?
解无移看到了他面上的茫然,心知他一直对这烟花有诸多疑问,便索性将这烟花传讯的方式完整地解释了一遍。
四季谷包括解无移在内的十人手中烟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比如霍叔手中是红色,池若谷手中是紫色,解无移手中是蓝色,凭借着颜色便能辨别出信号乃何人所发。
而烟花各不相同的形状则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这些形状是由一千多年前八国文字融合而来,相当于四季谷自创的一种符号,单独使用时可表达一些简单的含义,例如危险,求援,在此,而若是组合起来便能表达出更复杂的信息,比如当年霍叔在京郊湖畔便是用一组烟花传递出了黑袍人再现京中的消息。
季青临听得啧啧称奇,他知道要让一朵小小的烟花绽放出不同形态必然十分不易,忍不住插嘴问道:这烟花是谁想出来的?
解无移道:石不语。
季青临不由诧异,先前他以为石不语只是对兵器和机关颇为精通,却不料他竟还掌握此般奇技淫巧,当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