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芝兰玉树——璎珞姒玉(35)
工艺好,没办法。兰庭玉道:纯阳的鹤羽披风看起来也很像羽毛做成的。
叶清寒笑了笑,回想起自己门派的披风,也就没有说什么。这样的不科学,大概也就只存在大唐吧。
兰庭玉之前在扬州的时候给师父写了信,说自己近日要和友人回门派一趟,所以在看到兰庭玉时,韩非池脸上并没有什么惊讶之色。
他先是看了看离开半年的小徒弟,依旧白白嫩嫩带着些许婴儿肥的脸,个子长了些,身上的剑意近乎臻至圆满,一看就知道,这半年,小徒弟兰庭玉过得很是充实。
他又打量两眼叶清寒,就见这个纯阳出身的道士一身剑意清寒如高山白雪,纯粹无垢。再观眉眼,生得面如白玉目似寒星的好相貌,并且神清气正,一看就是一个正直可靠值得打交道的人。
他倒是知道叶清寒是静虚一脉的弟子,这是之前兰庭玉在信上就告诉他的,自己家徒弟还在信上说了,叶清寒虽然是谢云流的弟子,但是却是洛风一手带大的,一个正派可靠之人。总之,兰庭玉在信上把自己家小伙伴夸成了一朵花。
其实兰庭玉就想说一下,自己交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小伙伴,而且小伙伴人很好,他不希望仅仅只是因为那个除了收徒就啥也没有做拍拍屁股走了二十几年的师父而迁怒叶清寒这个做徒弟的无辜人。
不过兰庭玉不知道的是,他这一通夸赞的结果,让韩非池这个师父生生的生出来一种老父亲犯愁自己家儿砸的心态。
自己家徒弟辣么可爱辣么赤子心肠,那个叶清寒会不会是故意靠近庭玉忽悠他的?
不过现在看,庭玉这孩子,倒是交了一个不错的友人。
若是非要鸡蛋里面挑刺的话......
那大概,就是看着叶清寒和兰庭玉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韩非池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总觉得自己心里面不太舒坦。
N年之后,韩非池终于明白这一刻的心情,就是看到一只野猪,登堂入室,拱了自己家院子里最是水灵灵的那一颗小白菜。
第60章
你说的,可是认真的?韩非池猛然睁大眼睛, 一脸不淡定的抬起头。
徒弟发誓, 句句属实。
屋外, 阳光灿烂,温暖明媚。春光四溢满园花香。
屋内, 冰天雪地,手脚冰凉。阴影之下寒气阵阵。
冰冷的不是体温,而是内心。
韩非池抿着嘴, 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的内心当中有多乱, 或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清楚。
南诏叛唐。
安史之乱。
这两个词每一个字他都会写,但是合在一起, 却是让人内心发冷的真相未来。
因为在场只有兰庭玉和韩非池, 叶清寒作为客人被带去参观一下长歌门, 所以有些话, 兰庭玉也就可以放心的说出来。
韩非池:徒弟!你不是准备要和我讲你这半年是怎么过得跌宕起伏吗?在我准备听听徒弟这半年来有着怎样的经历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交到怎样的小伙伴时,你却要给我丢一个大雷!
尼玛说好的贴心小徒弟呢?
我想退货!
考虑到自己的情况问题, 兰庭玉没有直接说了自己和叶清寒在寇岛救了的那个原随云的小哥是来自后世之人, 说了自己在那个原随云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知道了南诏叛唐和安史之乱。
兰庭玉还说了他们三个人在离开寇岛的时候意外发生海难漂到了一个孤岛, 在那个孤岛上他们呆了一百天, 也就是那个孤岛上, 他努力和原随云交好,从他的口中翘出来不少关于接下来的事情。(事实上这些都是兰庭玉在大明的时候抱着《旧唐书》和《新唐书》死记硬背的)
天宝六载,也就是明年, 安禄山会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天宝十载二月,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
天宝十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
天宝十一载六月杨国忠奏吐蕃兵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敌隰州等三城,捕虏六千三百,以道远,简壮者千馀人及酋长降者献之。
天宝十二载,以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
天宝十三载,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太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
宝应二年,安史之乱才结束,一共八年。
听起来不过是一个个文字组成的语言,但是这当中的血腥,是挥之不去的。
更不要说,在大明翻看《旧唐书》和《新唐书》时的兰庭玉了。
如果仅仅只是在现代,兰庭玉看这段历史......哦,他就算是看了,也不会看得多么仔细,看完之后也无非感慨一下安史之乱让灿烂的盛唐由盛转衰,幻想一下《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何等的动听。
如果仅仅只是在大明,兰庭玉......顶天翻看一下《资治通鉴》等书籍准备科举考试,而比砖头还要厚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他是绝对不会翻看的。
但是,他现在,是在大唐。
他在现代死后,重生在大明,灵魂成长在大唐,对他来说,大唐,已经是他的故乡,是他深爱的时代。所以,他光是想想这如诗如画的盛世大唐山河破碎飘零,他这心里,就痛得不行。
其实兰庭玉不该说这么多,因为对他这种感情其实非常充沛的人来说,随着他说的越多,他就越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份从他仔细看过史书之后,压抑多年的情绪。这不,提到安史之乱,他就忍不住提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烈萧瑟,就忍不住提到下一任皇帝唐肃宗向回纥借兵时说的话。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何等的丧权辱国!何等的令人发指!
那就是大唐的耻辱啊!!!
庭玉,庭玉别说了。师父韩非池忽然起身,跪坐在他面前,伸出手抱住他,就像小时候那样,把他抱在怀里:庭玉,别哭了。
哭了?
我哭了吗?
兰庭玉脸埋在师父的怀里,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的泪流满面了。
师父,我......兰庭玉闭上眼睛,昏睡了过去。
韩非池手指缓缓地从兰庭玉身上的睡穴上移开,像抱小孩一样的将兰庭玉抱了起来,起身,抱着走到小徒弟从小到大住着的屋子,然后把人放在床上。
他静静地看着小徒弟一脸泪痕的睡颜,然后起身,去找门主杨逸飞。
水榭中,传出悠扬的琴声,当真让人说不出的心旷神怡,甚至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春色当中的享受与快乐。听得出来,门主和门主夫人琴与箜篌合奏,恩爱非常。
偷得浮生半日闲,莫过于如此。
只是可惜呀,我要做这恶人了。水榭之外,韩非池听着合奏,心里面暗自响着,抬起了脚。
重重的脚步声,落在杨逸飞耳中,便是来者身份的宣布。
毕竟,杨逸飞自幼与韩非池自幼一起长大,又是同门,感情也尚好,他怎会听不出自家大师兄的脚步。
只是,以他对大师兄的性格了解,大师兄就是心性高傲又桀骜,没事从不会轻易来找他。所以,大师兄若是主动来找他,绝对不会是小事。
这样一想,杨逸飞神情不由得有几分肃穆。
高绛婷见自己夫君的神色,觉得大概他们师兄弟要谈极其重要的事情,行过礼之后,便以看看孩子午睡醒来了没为由,体贴的离开了。
感觉到四周没有其他人之后,韩非池看着一头雾水茫然不解的杨逸飞,低声将兰庭玉告诉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杨逸飞。
这一回,轮到杨逸飞目瞪口呆木若呆鸡了。
师兄,你且让我先缓缓。
韩非池点点头,他也理解杨逸飞的心情,之前自己和他一样的反应。
在得知再过几年就要有战争了,大批大批的要死人啊,国家差点玩完了,当圣上的割地赔款还要拉着所有老百姓给人当孙子......这种事情换做是谁都一样好伐!
消息可靠吗?杨逸飞不太死心的又问了一遍。对此,韩非池面无表情的把兰庭玉背出来的那些信息,尤其是出自《资治通鉴》和唐史上的话,仔仔细细、一句不差的复述了一遍,最后,他憋出来一句话:庭玉行文作赋什么水平,师弟,你也是很清楚的。
纯粹就是木鱼疙瘩。
不,说是木鱼疙瘩都是在夸他。
长歌门新秀兰庭玉,琴弹得好,剑使得六,字写得妙,文章背诵从不让人操心,可就唯独写诗写文章,真真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写出来的都是大白话。
所以,这种只有大儒才能编纂得如此到位的话,累死他兰庭玉也编不出来。。。
兰庭玉:在现代写了二十几年白话作文,诗文从来都是全篇背诵不需要自己吟诗作赋,看到下雪顶天想到宛如鹅毛飘落而不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怪我咯?
不过师兄,其实你也觉察到了吧?
嗯。
兰庭玉口中的那个原随云,就算是他再怎么了解唐史,他会把具体的哪一年发生了什么记得清清楚楚的吗?除了过目不忘又身兼研究史学的学者,绝不会有谁会记得这么清楚除非是刻意。
那个叫原随云的人,他之前可能想到自己死后会从那个大明的朝代来到唐朝吗?
不会。
所以,他怎么可能记得那么清楚呢?换位思考,换做是他们自己,他们会知道隋末唐初有哪些势力,会知道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著名的战役,但是具体到哪一年哪一个月份,他们谁会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
不会。
兰庭玉话语当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他知道的太详细了。
至于兰庭玉有没有什么坏心思,这一点他们倒是都没有怀疑过。兰庭玉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那就是一个热爱琴热爱剑,心思赤城阳光的好孩子。而且他肯说出来,这本身也就代表了他的态度。
至于他具体隐瞒了什么......
这个,韩非池和杨逸飞对视一下,准备等兰庭玉醒过来之后,当面问他。
至于现在,还是让人好好的休息休息吧。
所以当叶清寒去过安排自己入住的客房之后听说兰庭玉睡着了。他也只是惊讶一下,毕竟小家伙爱睡觉,只要没事就会中午睡上半个时辰,这事他一直都清楚,也都习惯了。
emmmmm估计,小家伙和自己分别半年的师父见面,兴奋的说了很长时间,然后说累了就跑去睡觉了吧。
第61章
生物钟的缘故,让即使是被点了睡穴而睡着的兰庭玉, 也依旧在睡了半个时辰之后醒来, 而他睡着这半个时辰, 也刚刚好足够心事重重的韩非池走到水榭,和杨逸飞深谈一番后两个人一起过来。
所以, 兰庭玉醒过来出了屋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院子里的韩非池和杨逸飞。
师傅,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门主吗?
兰庭玉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衣物, 颠颠的过去了。
在知道师叔也一起过来的来意之后, 兰庭玉一开始也没有反应过来, 只是当师父韩非池将自己说的告诉了师叔杨逸飞罢了,罢了, 罢, 了......
兰庭玉脸一下子煞白了。
他也不是傻子, 他只是太想阻止那个惨烈的未来, 他只是情绪使然让他忍不住借着原随云之口多说一点,再多说一点。
所以注意到师父和门主师叔的脸色时, 他迅速的反应了过来。
他说的, 太多了, 也就太可疑了。
我, 我......兰庭玉结结巴巴, 眼底的慌乱与不安,此时此刻清清楚楚的倒映在韩非池和杨逸飞眼睛里。
对此,青莲剑仙李太白门下唯二两个弟子, 无奈的相互对视一下。
庭玉这个孩子,真的是连谎都不会说。
是不能说还是不敢说?作为师父,韩非池冷声道。
兰庭玉低下头,那小模样,让杨逸飞有一种看到小动物耷拉下耳朵的错觉。
师父,师叔,我,兰庭玉张了张嘴,又闭上抿了一下嘴,手指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最后,他闭上眼睛,小声道:我,我有上辈子的记忆!
安静。
很安静。
非常安静。
兰庭玉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脏因为这份安静而颤颤巍巍的,他小心翼翼睁开了眼睛小心翼翼的抬起了头,瞄到自己家师父师叔依旧一派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风雅名士之姿。
真不愧是师父和师叔,就是与众不同!
所以呢?韩非池淡淡道:你来自未来的时代?
兰庭玉小鸡啄米一样的点点头。师父就是聪明过人。
那兰庭芝和兰庭树,应该和你的情况一样吧?忽然,杨逸飞忽然开口道。
犹豫一下,兰庭玉点点头:上辈子,兰庭树是我哥哥,兰庭芝是我妹妹,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
难怪了,杨逸飞想,按时间,兰庭芝两岁进入七秀坊,兰庭玉六岁来到长歌门,那么小的小孩子,怎么可能记得那般清楚。若是说是前世兄妹,那倒也说得通。
你前世去世的时候,多大了?
二十二岁。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你一直都是扮小孩吗?
不过......
看着少年柔软干净的眼神,回想起少年从小怕血胆小的模样,再回想起少年这么多年除了刻苦自律得完全不像一个小孩,其他地方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披着小孩子皮子的成年人。杨逸飞可以想象得到,前世的兰庭玉,一定是活着蜜罐里被宠着长大的吧?
因为只有在那样幸福的环境下长大的人,才会有着孩子一样的柔软单纯的心性。
不止这样吧。韩非池一脸绷着一张脸:庭玉,以我对你的头脑了解,和乐曲有关系的,你才会过目不忘过耳便通。其他的,你要反复学习很多遍才记得住。
最重要的是,我不记得你是一个对史书感兴趣的人。知子莫若父,知徒莫若师,在关于兰庭玉这辈子的教养方面,身兼父亲与师长存在的韩非池,对兰庭玉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兰庭玉上辈子的爸妈:所以,就算是你前世学了大唐历史,你也不可能把时间记得那般清楚。
恋耽美
叶清寒笑了笑,回想起自己门派的披风,也就没有说什么。这样的不科学,大概也就只存在大唐吧。
兰庭玉之前在扬州的时候给师父写了信,说自己近日要和友人回门派一趟,所以在看到兰庭玉时,韩非池脸上并没有什么惊讶之色。
他先是看了看离开半年的小徒弟,依旧白白嫩嫩带着些许婴儿肥的脸,个子长了些,身上的剑意近乎臻至圆满,一看就知道,这半年,小徒弟兰庭玉过得很是充实。
他又打量两眼叶清寒,就见这个纯阳出身的道士一身剑意清寒如高山白雪,纯粹无垢。再观眉眼,生得面如白玉目似寒星的好相貌,并且神清气正,一看就是一个正直可靠值得打交道的人。
他倒是知道叶清寒是静虚一脉的弟子,这是之前兰庭玉在信上就告诉他的,自己家徒弟还在信上说了,叶清寒虽然是谢云流的弟子,但是却是洛风一手带大的,一个正派可靠之人。总之,兰庭玉在信上把自己家小伙伴夸成了一朵花。
其实兰庭玉就想说一下,自己交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小伙伴,而且小伙伴人很好,他不希望仅仅只是因为那个除了收徒就啥也没有做拍拍屁股走了二十几年的师父而迁怒叶清寒这个做徒弟的无辜人。
不过兰庭玉不知道的是,他这一通夸赞的结果,让韩非池这个师父生生的生出来一种老父亲犯愁自己家儿砸的心态。
自己家徒弟辣么可爱辣么赤子心肠,那个叶清寒会不会是故意靠近庭玉忽悠他的?
不过现在看,庭玉这孩子,倒是交了一个不错的友人。
若是非要鸡蛋里面挑刺的话......
那大概,就是看着叶清寒和兰庭玉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韩非池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总觉得自己心里面不太舒坦。
N年之后,韩非池终于明白这一刻的心情,就是看到一只野猪,登堂入室,拱了自己家院子里最是水灵灵的那一颗小白菜。
第60章
你说的,可是认真的?韩非池猛然睁大眼睛, 一脸不淡定的抬起头。
徒弟发誓, 句句属实。
屋外, 阳光灿烂,温暖明媚。春光四溢满园花香。
屋内, 冰天雪地,手脚冰凉。阴影之下寒气阵阵。
冰冷的不是体温,而是内心。
韩非池抿着嘴, 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的内心当中有多乱, 或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清楚。
南诏叛唐。
安史之乱。
这两个词每一个字他都会写,但是合在一起, 却是让人内心发冷的真相未来。
因为在场只有兰庭玉和韩非池, 叶清寒作为客人被带去参观一下长歌门, 所以有些话, 兰庭玉也就可以放心的说出来。
韩非池:徒弟!你不是准备要和我讲你这半年是怎么过得跌宕起伏吗?在我准备听听徒弟这半年来有着怎样的经历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交到怎样的小伙伴时,你却要给我丢一个大雷!
尼玛说好的贴心小徒弟呢?
我想退货!
考虑到自己的情况问题, 兰庭玉没有直接说了自己和叶清寒在寇岛救了的那个原随云的小哥是来自后世之人, 说了自己在那个原随云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知道了南诏叛唐和安史之乱。
兰庭玉还说了他们三个人在离开寇岛的时候意外发生海难漂到了一个孤岛, 在那个孤岛上他们呆了一百天, 也就是那个孤岛上, 他努力和原随云交好,从他的口中翘出来不少关于接下来的事情。(事实上这些都是兰庭玉在大明的时候抱着《旧唐书》和《新唐书》死记硬背的)
天宝六载,也就是明年, 安禄山会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天宝十载二月,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
天宝十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
天宝十一载六月杨国忠奏吐蕃兵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敌隰州等三城,捕虏六千三百,以道远,简壮者千馀人及酋长降者献之。
天宝十二载,以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
天宝十三载,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太和城,闭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
宝应二年,安史之乱才结束,一共八年。
听起来不过是一个个文字组成的语言,但是这当中的血腥,是挥之不去的。
更不要说,在大明翻看《旧唐书》和《新唐书》时的兰庭玉了。
如果仅仅只是在现代,兰庭玉看这段历史......哦,他就算是看了,也不会看得多么仔细,看完之后也无非感慨一下安史之乱让灿烂的盛唐由盛转衰,幻想一下《霓裳羽衣曲》究竟是何等的动听。
如果仅仅只是在大明,兰庭玉......顶天翻看一下《资治通鉴》等书籍准备科举考试,而比砖头还要厚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他是绝对不会翻看的。
但是,他现在,是在大唐。
他在现代死后,重生在大明,灵魂成长在大唐,对他来说,大唐,已经是他的故乡,是他深爱的时代。所以,他光是想想这如诗如画的盛世大唐山河破碎飘零,他这心里,就痛得不行。
其实兰庭玉不该说这么多,因为对他这种感情其实非常充沛的人来说,随着他说的越多,他就越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份从他仔细看过史书之后,压抑多年的情绪。这不,提到安史之乱,他就忍不住提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烈萧瑟,就忍不住提到下一任皇帝唐肃宗向回纥借兵时说的话。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何等的丧权辱国!何等的令人发指!
那就是大唐的耻辱啊!!!
庭玉,庭玉别说了。师父韩非池忽然起身,跪坐在他面前,伸出手抱住他,就像小时候那样,把他抱在怀里:庭玉,别哭了。
哭了?
我哭了吗?
兰庭玉脸埋在师父的怀里,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的泪流满面了。
师父,我......兰庭玉闭上眼睛,昏睡了过去。
韩非池手指缓缓地从兰庭玉身上的睡穴上移开,像抱小孩一样的将兰庭玉抱了起来,起身,抱着走到小徒弟从小到大住着的屋子,然后把人放在床上。
他静静地看着小徒弟一脸泪痕的睡颜,然后起身,去找门主杨逸飞。
水榭中,传出悠扬的琴声,当真让人说不出的心旷神怡,甚至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春色当中的享受与快乐。听得出来,门主和门主夫人琴与箜篌合奏,恩爱非常。
偷得浮生半日闲,莫过于如此。
只是可惜呀,我要做这恶人了。水榭之外,韩非池听着合奏,心里面暗自响着,抬起了脚。
重重的脚步声,落在杨逸飞耳中,便是来者身份的宣布。
毕竟,杨逸飞自幼与韩非池自幼一起长大,又是同门,感情也尚好,他怎会听不出自家大师兄的脚步。
只是,以他对大师兄的性格了解,大师兄就是心性高傲又桀骜,没事从不会轻易来找他。所以,大师兄若是主动来找他,绝对不会是小事。
这样一想,杨逸飞神情不由得有几分肃穆。
高绛婷见自己夫君的神色,觉得大概他们师兄弟要谈极其重要的事情,行过礼之后,便以看看孩子午睡醒来了没为由,体贴的离开了。
感觉到四周没有其他人之后,韩非池看着一头雾水茫然不解的杨逸飞,低声将兰庭玉告诉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杨逸飞。
这一回,轮到杨逸飞目瞪口呆木若呆鸡了。
师兄,你且让我先缓缓。
韩非池点点头,他也理解杨逸飞的心情,之前自己和他一样的反应。
在得知再过几年就要有战争了,大批大批的要死人啊,国家差点玩完了,当圣上的割地赔款还要拉着所有老百姓给人当孙子......这种事情换做是谁都一样好伐!
消息可靠吗?杨逸飞不太死心的又问了一遍。对此,韩非池面无表情的把兰庭玉背出来的那些信息,尤其是出自《资治通鉴》和唐史上的话,仔仔细细、一句不差的复述了一遍,最后,他憋出来一句话:庭玉行文作赋什么水平,师弟,你也是很清楚的。
纯粹就是木鱼疙瘩。
不,说是木鱼疙瘩都是在夸他。
长歌门新秀兰庭玉,琴弹得好,剑使得六,字写得妙,文章背诵从不让人操心,可就唯独写诗写文章,真真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写出来的都是大白话。
所以,这种只有大儒才能编纂得如此到位的话,累死他兰庭玉也编不出来。。。
兰庭玉:在现代写了二十几年白话作文,诗文从来都是全篇背诵不需要自己吟诗作赋,看到下雪顶天想到宛如鹅毛飘落而不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怪我咯?
不过师兄,其实你也觉察到了吧?
嗯。
兰庭玉口中的那个原随云,就算是他再怎么了解唐史,他会把具体的哪一年发生了什么记得清清楚楚的吗?除了过目不忘又身兼研究史学的学者,绝不会有谁会记得这么清楚除非是刻意。
那个叫原随云的人,他之前可能想到自己死后会从那个大明的朝代来到唐朝吗?
不会。
所以,他怎么可能记得那么清楚呢?换位思考,换做是他们自己,他们会知道隋末唐初有哪些势力,会知道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著名的战役,但是具体到哪一年哪一个月份,他们谁会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
不会。
兰庭玉话语当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他知道的太详细了。
至于兰庭玉有没有什么坏心思,这一点他们倒是都没有怀疑过。兰庭玉是什么样的人,在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那就是一个热爱琴热爱剑,心思赤城阳光的好孩子。而且他肯说出来,这本身也就代表了他的态度。
至于他具体隐瞒了什么......
这个,韩非池和杨逸飞对视一下,准备等兰庭玉醒过来之后,当面问他。
至于现在,还是让人好好的休息休息吧。
所以当叶清寒去过安排自己入住的客房之后听说兰庭玉睡着了。他也只是惊讶一下,毕竟小家伙爱睡觉,只要没事就会中午睡上半个时辰,这事他一直都清楚,也都习惯了。
emmmmm估计,小家伙和自己分别半年的师父见面,兴奋的说了很长时间,然后说累了就跑去睡觉了吧。
第61章
生物钟的缘故,让即使是被点了睡穴而睡着的兰庭玉, 也依旧在睡了半个时辰之后醒来, 而他睡着这半个时辰, 也刚刚好足够心事重重的韩非池走到水榭,和杨逸飞深谈一番后两个人一起过来。
所以, 兰庭玉醒过来出了屋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院子里的韩非池和杨逸飞。
师傅,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门主吗?
兰庭玉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衣物, 颠颠的过去了。
在知道师叔也一起过来的来意之后, 兰庭玉一开始也没有反应过来, 只是当师父韩非池将自己说的告诉了师叔杨逸飞罢了,罢了, 罢, 了......
兰庭玉脸一下子煞白了。
他也不是傻子, 他只是太想阻止那个惨烈的未来, 他只是情绪使然让他忍不住借着原随云之口多说一点,再多说一点。
所以注意到师父和门主师叔的脸色时, 他迅速的反应了过来。
他说的, 太多了, 也就太可疑了。
我, 我......兰庭玉结结巴巴, 眼底的慌乱与不安,此时此刻清清楚楚的倒映在韩非池和杨逸飞眼睛里。
对此,青莲剑仙李太白门下唯二两个弟子, 无奈的相互对视一下。
庭玉这个孩子,真的是连谎都不会说。
是不能说还是不敢说?作为师父,韩非池冷声道。
兰庭玉低下头,那小模样,让杨逸飞有一种看到小动物耷拉下耳朵的错觉。
师父,师叔,我,兰庭玉张了张嘴,又闭上抿了一下嘴,手指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最后,他闭上眼睛,小声道:我,我有上辈子的记忆!
安静。
很安静。
非常安静。
兰庭玉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脏因为这份安静而颤颤巍巍的,他小心翼翼睁开了眼睛小心翼翼的抬起了头,瞄到自己家师父师叔依旧一派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风雅名士之姿。
真不愧是师父和师叔,就是与众不同!
所以呢?韩非池淡淡道:你来自未来的时代?
兰庭玉小鸡啄米一样的点点头。师父就是聪明过人。
那兰庭芝和兰庭树,应该和你的情况一样吧?忽然,杨逸飞忽然开口道。
犹豫一下,兰庭玉点点头:上辈子,兰庭树是我哥哥,兰庭芝是我妹妹,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
难怪了,杨逸飞想,按时间,兰庭芝两岁进入七秀坊,兰庭玉六岁来到长歌门,那么小的小孩子,怎么可能记得那般清楚。若是说是前世兄妹,那倒也说得通。
你前世去世的时候,多大了?
二十二岁。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你一直都是扮小孩吗?
不过......
看着少年柔软干净的眼神,回想起少年从小怕血胆小的模样,再回想起少年这么多年除了刻苦自律得完全不像一个小孩,其他地方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披着小孩子皮子的成年人。杨逸飞可以想象得到,前世的兰庭玉,一定是活着蜜罐里被宠着长大的吧?
因为只有在那样幸福的环境下长大的人,才会有着孩子一样的柔软单纯的心性。
不止这样吧。韩非池一脸绷着一张脸:庭玉,以我对你的头脑了解,和乐曲有关系的,你才会过目不忘过耳便通。其他的,你要反复学习很多遍才记得住。
最重要的是,我不记得你是一个对史书感兴趣的人。知子莫若父,知徒莫若师,在关于兰庭玉这辈子的教养方面,身兼父亲与师长存在的韩非池,对兰庭玉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兰庭玉上辈子的爸妈:所以,就算是你前世学了大唐历史,你也不可能把时间记得那般清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