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雾十(10)
再后来,几朝过去,有太多宦官有了皇帝赏赐的私产,或者是继承到了其他宦官被赏赐后传下来的私产,太祖规矩的已形同虚设,于是它就很人性化地被演变成了宦官不许随便归家。
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旦有了自己的家,谁又会愿意继续在集体宿舍凑合呢?
至少江之为是不愿意的。
而且,这种不许随便归家的说辞,本身的界限就很暧昧,什么叫随便,什么又叫不随便呢?
从江之为的理解里来说,他这种只要一休沐就回家的行为,便不应该叫随便,而是合情合理的休息。
但对于举报了江之为的锦衣卫来说,南宫一把手的海子提督,动不动就无缘无故从工作岗位上消失个一两天,这谁受得了?简直不可理喻!
陛下又不在南宫!江之为曾为自己据理力争。
当时天和帝还在位。
陛下随时有可能会去,你不在,就没有办法灵机应对,这就是玩忽职守!负责审问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如是怼了回去。
总之,这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灰色地带。
双方争执不下,上面又始终没个定论,慢慢的就拖成了如今这个局面:江之为已经懒得再和锦衣卫沟通,他会直接认错,再死不悔改。而锦衣卫也只能关江之为个三两天,再把他原职放回。像极了一对相爱相杀又拿彼此没辙的冤家。
监狱的栏杆外,江之为在听说了池宁被诬陷进来的罪名后,积极为师弟出谋划策:这潜留私宅根本不是什么大罪,对方想方设法把你诬陷进来,图的
图的肯定不是只关我两三天。池宁接上了师兄的话。
人是不可能百分百干净的,一旦进了诏狱,总能审出点什么。更何况池宁自己也承认,他就不是一个什么守规矩的好太监。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在这方面你总是比我聪明。江之为不断点头,他想事情一般就只能想个一两层,但他师弟就不一样了,简直是个老千层饼,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如你干脆就认了最轻的这个,等混个两三天出去之后,再找人秋后算账。
若池宁自己填好鞫讯表,锦衣卫那边短时间内就没理由再审问池宁了。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
池宁根本不是那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类型。
啊呀,江之为是真的为担心师弟,之前池宁出事,他就不知道抛弃尊严、低声下气的去求了多少人,你这死孩子,怎么这么犟呢?!你知不知道诏狱里到底都有什么?你又需要面对什么?!很恐怖的!
我知道啊。不就是执吗?
池宁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听到他师兄吼了回来:你知道个屁!
池宁有口难言,他真知道。
师兄弟俩过大的动静,引来了诏狱拐角处另外一个单间里的犯人。这也是个老熟人,闻时宝闻胖子,他看起来憔悴极了,吓的,锦衣卫根本没对他用刑,他鬼哭狼吼的嗓子都哑了,还在努力幸灾乐祸:池宁?是你吗?哈,你也有今天!老天有眼啊!这就是你害我的报应!
池宁不好怼师兄,怼一个闻时宝还是不在话下的:我怎么害你了?是你没有先挑衅,要让夏下抓我入诏狱,还是你没有与黄三娘同行?
黄三娘确实是乱党,夏下已经从她身上搜出了与天书教秘密往来的信件,天书教正是夏下在追查的那个已经渗透进宦官集团内部的邪教。若池宁没有抓住这个她,任由她借着马太监身份的内眷在京城扎下根,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事。
是你自己咎由自取,还要怪别人伸张正义?
这是什么道理?
世界皆你妈,都得忍让你?!
闻时宝被一连串的问题怼了个哑口无言,他只能再次使用自欺欺人的否认大法:你骗人,是你诬陷我,我和黄三娘都是无辜的!
你怎么卷到黄三娘的案子里了?!江之为这几日都在诏狱里关着,对黄三娘的事情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他这回真的急了,压低声音对师弟道,你给我说清楚,这事可不是儿戏,你不知道
池宁:这个我真的也知道。
停!池宁伸手,打断了师兄的脑补,让他附耳过来,说了自己的猜想,诬陷我进来的,十有八九就是黄三娘的姘头马太监。马太监能混到秉笔太监的位置,足够证明他的本事,他的计划不可能只有一两层。
池宁说得已经很委婉了,其实他更想对他师兄说,如果马太监的计划简单得能被你猜到,那这肯定就不是马太监真正的意图!
江之为的脑子已经乱成一团糨糊,本以为的两个事,竟然能合成一个事!
池宁用实际推理告诉了自己的师兄,不是二合一,是三合一:你不觉得我被安排在你的隔壁,很奇怪吗?这个京城之内,还有谁不知道你我的关系吗?
诏狱的潜规则之一:为免嫌犯串联、帮扶,认识的人的牢房是不会挨在一起的。
江之为的脑子彻底宣告报废:你就直说需要我做什么吧。
和我一起,坚持不认这个罪。其实池宁已经有些摸到马太监的思路了,马太监要的就是他在他师兄的影响下,觉得潜留私宅不是个什么大罪,直接认了,这样才好加以利用。马太监到底要怎么利用,池宁还没有想到,但至少他知道破局之法绝不能顺着马太监的思路。
啊?江之为一愣,嘴巴微张,看上去有点傻,周身一圈的鬼火都没有办法让他抛却这种傻气。
据师父说,师兄小时候被雷劈过,真.雷,一个雷雨天,他站在老家的树下躲雨,然后
看来是真的给劈得太傻了。
这也是池宁愿意一次次给师兄掰开了、揉碎了解释的原因,出于关爱智障师兄的感人亲情。他决定说得再简单点:我们本来就没有错,为什么要认?就因为这样比较省事?因为有人觉得这是错的?师兄,你还要不要坚持正义,当一个青天大老爷了?
是的,江之为的毕生所愿,是当一个青天大老爷。
我要!江之为一把握住了池宁放在监狱栏杆上的手,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我没错!还是师弟你懂我!
原君悟了:【三言两语就能被你煽动得热血沸腾,你师兄没救了。】
池宁:【】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说得确实有理。
就在这边上演感人的兄弟情时,那边坚持要把自己往死里作的闻时宝,也终于对自己放了大招,他开始拿饭盘疯狂敲打监狱的栏杆,然后大声呼喊:快来人啊,快来人啊,有人越狱啦,有人越狱啦!
其他隔间里的犯人都在冷眼旁观,该怎么形容那种眼神呢,就是在拿看傻逼的心情看着闻时宝表演。
没一会儿,负责看守的一队锦衣卫就带着刀冲了过来。
江之为全程都没挪窝,还在傻乎乎地靠着监狱栏杆和他师弟分析:你觉得是谁越狱了啊?我怎么都没看见人?
池宁看了眼就站在自己牢房门口的师兄,他该说些什么呢?
这一队锦衣卫的头,正是江之为之前对池宁说过的,小泉哥的弟弟王大河。小泉太监为自己的弟弟在锦衣卫里谋来了一个百户的职位。
王大河是个糙人,很是有一膀子种地的力气,说话粗声粗气,却意外听话:江大哥,谁越狱了?
江之为也很懵逼:我不知道啊。
闻时宝快要气死了,江之为这么大一个活人,站在那里,你们的眼睛都是用来出气的吗?他从自己的牢房里出来了,不是他越狱,能是谁?!
王大河和江之为同时恍然,对哦。
王大河挠了挠自己头:啊,又忘记给江大哥的门上锁了,对不住啊。他闲着的时候,就爱来找江之为打牌,有时候两人,有时候三人,凑齐了四人就开桌麻将。
一个敢道歉,另一个也是敢接受。
只见江之为大手一挥:没事,自家兄弟,客气什么。然后,江之为就老老实实地走回了池宁的隔壁,稀里哗啦一阵声音之后,他自己把锁给合上了!
王大河在江之为面前老实憨厚,转过脸对着给他们找麻烦的闻时宝却立刻变得凶神恶煞了起来:哪里有人越狱?你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就不要怪我的家伙不认人了!
闻时宝:???
难受,想哭。
让闻时宝更加难受的还在后面呢,不出半个时辰,夏下就带着人来保池宁了。虽然马太监的狗腿子也及时赶了过来,想要与夏下掰腕子,但夏下却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静王世子。
不知道我这个保人,可否有几分薄面?
那必然是有的,不仅有,还很多。多到池宁离开的时候,顺带手地就把他师兄一起带走了。
马太监的手下都要疯了,想要尽可能地挽回面子,阻止一下。他们表示,池宁没有认罪,可以走,江之为可是早就利索地写完鞫讯表的,他甚至是自己在外面就写好了,直接带进来的。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什么?我写了吗?江之为当场表演了一个什么叫失忆,我怎么不记得了?大河,我的表呢?
王大河立刻给江之为取来了他的鞫讯表。
江之为颇为豪横地当场就给撕了,然后再问:我的表呢?
原君在心里点点头,从这个动作里就可以看出来了:【是你师父的徒弟没错了。】在某些方面,江之为和池宁是一样一样的。
马太监的手下:???
王大河面不改色,上脚蹍了蹍碎纸末,看样子恨不能一把大火都给烧了,嘴里还在粗声粗气地说着:大哥一路走好,常来玩啊。
江之为回了对方一个坚定的眼神,他会的!
第15章 努力当爹第十五天: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静王世子闻怀古做东,宴邀池宁和夏下父子二人。本来是连着池宁的家属江师兄一并邀请了的,奈何江师兄恋家人设不倒,一出诏狱的大门,他环绕在他身边的鬼火就没了,他看上去对此好像也习以为常。一边拿柚子叶,熟练的给自己和师弟都扫了扫身上的晦气,一边迫不及待地表达了想回自己位于城中私宅的心情。
要不是池宁很清楚他师兄对男女之事并无兴趣,他都要怀疑对方这么积极地回家是因为金屋藏娇了。
乘风而去的江之为,只昂着他的娃娃脸,回了妄自揣测的师弟两个字:幼稚。满脑子情情爱爱怎么行?他只想专心当他的青天大老爷!
池宁:???行吧。
闻怀古和夏下碍于池宁的面子,都没敢笑。原君就要不客气得多:【哈,以后可以和你师兄常来往。】
池宁连抱大腿的对象都敢嘲讽了:【常看我笑话,能有益于您什么?修炼吗?】
原君逗小猫一样,煞有介事地回道:【这可不好说。我心情好了,事半而功倍之事,时有发生。】
池宁忍不住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人的名,树的影,邪神就可以不要脸了吗?!
一路晃晃荡荡,徐行漫步,马车还是很快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雍畿最大的酒馆,望江楼,为的是吃这里能去晦气的吉祥饭。
真的就叫吉祥饭。据说不管是饭里的大米,还是口感各异的配菜,用的都是郊外真静寺中高僧亲自栽种出来的庄稼蔬菜。这些农作物每天都在晨钟暮鼓中沐浴佛经,听起来就充满了玄而又玄的佛祖之力。
被念过经的饭,会更好吃吗?夏.穷人.下痛心疾首的开口。他的家产其实并不微薄,只是和闻怀古、池宁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不,只是会更贵。池宁毫不客气地戳破了干儿子的妄想。
真静寺的高僧毕竟有限,种出来的庄稼,除了供寺中僧人自给自足以外,每年能够卖给酒楼的多余产出并不多。物以稀为贵,这道全名为梵天八宝吉祥饭的知名菜肴,如今已经稀罕到了哪怕你有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吃的地步。
只有真正的达官显贵,才可以和望江楼提前预约,置办下这么一桌席面。
静王世子肯用它来招待池宁
自然是诚意十足,有所求的。
池宁也不介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世子爷行个方便。当然,若他力所不能及,只要世子爷的心意能表示到位,他也不是没有办法给世子爷牵线搭桥几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一行人,在掌柜的亲自带领下上了三楼,池宁的脚还没有迈过拐角,就听到原君的提醒:【酒阁子里有人。】
酒阁子就是厢房的一种叫法,但多用于宋代。池宁在心里对于原君生活过的年代,有了更进一步的推测。至少在宋代这截木头就已经存在了,就是不知道它当时是何种状态。是已经生出如今这样的灵智,还是
能在静王世子预订好的包厢里提前等着的人,自然只可能是之前说出门访友的静王本人了。
静王过于肥胖硕大的身影是如此醒目,从窗户纸上影影绰绰的剪影里就差不多能猜个大概齐。当然,若江之为在场,脑回路不太正常的他,大概会觉得里面也许是坐了好几个人。
在给静王行礼时,池宁几乎是用尽了所有引以为傲的自制力,才没有把目光投注到静王的身后,准确地说是肩头。
他的肩头上趴着一个女子模样的人形执,已经不是色彩鲜明的雾气,而是更加清晰的存在。若不是她两脚离地,飘在空中,池宁一时间真的很难把她和普通人区分开来。
池宁问:【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种执,比其他的都高级吧?】
原君用一种孺子可教的语气回:【是的,有这等执念的执,实属罕见。】在池宁进来时,那女子的眼睛明显朝着池宁腰带上系的香囊方向看了看,只是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她只是就看了看,然后便没了动作。
池宁按照正常人理解的角度试着推断了一下:【执念过深,必有冤情?】
原君却反问:【佛家七苦是什么,你知道吗?】
这么矫情的说法,池宁当然知道了,想当年他二师兄仙仙还是个文艺青年的时候,最喜欢对月吟诵这些蛋疼的感伤之语了。什么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想和你每天一起看日出,其中就包括了佛说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恋耽美
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旦有了自己的家,谁又会愿意继续在集体宿舍凑合呢?
至少江之为是不愿意的。
而且,这种不许随便归家的说辞,本身的界限就很暧昧,什么叫随便,什么又叫不随便呢?
从江之为的理解里来说,他这种只要一休沐就回家的行为,便不应该叫随便,而是合情合理的休息。
但对于举报了江之为的锦衣卫来说,南宫一把手的海子提督,动不动就无缘无故从工作岗位上消失个一两天,这谁受得了?简直不可理喻!
陛下又不在南宫!江之为曾为自己据理力争。
当时天和帝还在位。
陛下随时有可能会去,你不在,就没有办法灵机应对,这就是玩忽职守!负责审问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如是怼了回去。
总之,这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灰色地带。
双方争执不下,上面又始终没个定论,慢慢的就拖成了如今这个局面:江之为已经懒得再和锦衣卫沟通,他会直接认错,再死不悔改。而锦衣卫也只能关江之为个三两天,再把他原职放回。像极了一对相爱相杀又拿彼此没辙的冤家。
监狱的栏杆外,江之为在听说了池宁被诬陷进来的罪名后,积极为师弟出谋划策:这潜留私宅根本不是什么大罪,对方想方设法把你诬陷进来,图的
图的肯定不是只关我两三天。池宁接上了师兄的话。
人是不可能百分百干净的,一旦进了诏狱,总能审出点什么。更何况池宁自己也承认,他就不是一个什么守规矩的好太监。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在这方面你总是比我聪明。江之为不断点头,他想事情一般就只能想个一两层,但他师弟就不一样了,简直是个老千层饼,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如你干脆就认了最轻的这个,等混个两三天出去之后,再找人秋后算账。
若池宁自己填好鞫讯表,锦衣卫那边短时间内就没理由再审问池宁了。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
池宁根本不是那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类型。
啊呀,江之为是真的为担心师弟,之前池宁出事,他就不知道抛弃尊严、低声下气的去求了多少人,你这死孩子,怎么这么犟呢?!你知不知道诏狱里到底都有什么?你又需要面对什么?!很恐怖的!
我知道啊。不就是执吗?
池宁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听到他师兄吼了回来:你知道个屁!
池宁有口难言,他真知道。
师兄弟俩过大的动静,引来了诏狱拐角处另外一个单间里的犯人。这也是个老熟人,闻时宝闻胖子,他看起来憔悴极了,吓的,锦衣卫根本没对他用刑,他鬼哭狼吼的嗓子都哑了,还在努力幸灾乐祸:池宁?是你吗?哈,你也有今天!老天有眼啊!这就是你害我的报应!
池宁不好怼师兄,怼一个闻时宝还是不在话下的:我怎么害你了?是你没有先挑衅,要让夏下抓我入诏狱,还是你没有与黄三娘同行?
黄三娘确实是乱党,夏下已经从她身上搜出了与天书教秘密往来的信件,天书教正是夏下在追查的那个已经渗透进宦官集团内部的邪教。若池宁没有抓住这个她,任由她借着马太监身份的内眷在京城扎下根,指不定要闹出多大的事。
是你自己咎由自取,还要怪别人伸张正义?
这是什么道理?
世界皆你妈,都得忍让你?!
闻时宝被一连串的问题怼了个哑口无言,他只能再次使用自欺欺人的否认大法:你骗人,是你诬陷我,我和黄三娘都是无辜的!
你怎么卷到黄三娘的案子里了?!江之为这几日都在诏狱里关着,对黄三娘的事情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他这回真的急了,压低声音对师弟道,你给我说清楚,这事可不是儿戏,你不知道
池宁:这个我真的也知道。
停!池宁伸手,打断了师兄的脑补,让他附耳过来,说了自己的猜想,诬陷我进来的,十有八九就是黄三娘的姘头马太监。马太监能混到秉笔太监的位置,足够证明他的本事,他的计划不可能只有一两层。
池宁说得已经很委婉了,其实他更想对他师兄说,如果马太监的计划简单得能被你猜到,那这肯定就不是马太监真正的意图!
江之为的脑子已经乱成一团糨糊,本以为的两个事,竟然能合成一个事!
池宁用实际推理告诉了自己的师兄,不是二合一,是三合一:你不觉得我被安排在你的隔壁,很奇怪吗?这个京城之内,还有谁不知道你我的关系吗?
诏狱的潜规则之一:为免嫌犯串联、帮扶,认识的人的牢房是不会挨在一起的。
江之为的脑子彻底宣告报废:你就直说需要我做什么吧。
和我一起,坚持不认这个罪。其实池宁已经有些摸到马太监的思路了,马太监要的就是他在他师兄的影响下,觉得潜留私宅不是个什么大罪,直接认了,这样才好加以利用。马太监到底要怎么利用,池宁还没有想到,但至少他知道破局之法绝不能顺着马太监的思路。
啊?江之为一愣,嘴巴微张,看上去有点傻,周身一圈的鬼火都没有办法让他抛却这种傻气。
据师父说,师兄小时候被雷劈过,真.雷,一个雷雨天,他站在老家的树下躲雨,然后
看来是真的给劈得太傻了。
这也是池宁愿意一次次给师兄掰开了、揉碎了解释的原因,出于关爱智障师兄的感人亲情。他决定说得再简单点:我们本来就没有错,为什么要认?就因为这样比较省事?因为有人觉得这是错的?师兄,你还要不要坚持正义,当一个青天大老爷了?
是的,江之为的毕生所愿,是当一个青天大老爷。
我要!江之为一把握住了池宁放在监狱栏杆上的手,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我没错!还是师弟你懂我!
原君悟了:【三言两语就能被你煽动得热血沸腾,你师兄没救了。】
池宁:【】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说得确实有理。
就在这边上演感人的兄弟情时,那边坚持要把自己往死里作的闻时宝,也终于对自己放了大招,他开始拿饭盘疯狂敲打监狱的栏杆,然后大声呼喊:快来人啊,快来人啊,有人越狱啦,有人越狱啦!
其他隔间里的犯人都在冷眼旁观,该怎么形容那种眼神呢,就是在拿看傻逼的心情看着闻时宝表演。
没一会儿,负责看守的一队锦衣卫就带着刀冲了过来。
江之为全程都没挪窝,还在傻乎乎地靠着监狱栏杆和他师弟分析:你觉得是谁越狱了啊?我怎么都没看见人?
池宁看了眼就站在自己牢房门口的师兄,他该说些什么呢?
这一队锦衣卫的头,正是江之为之前对池宁说过的,小泉哥的弟弟王大河。小泉太监为自己的弟弟在锦衣卫里谋来了一个百户的职位。
王大河是个糙人,很是有一膀子种地的力气,说话粗声粗气,却意外听话:江大哥,谁越狱了?
江之为也很懵逼:我不知道啊。
闻时宝快要气死了,江之为这么大一个活人,站在那里,你们的眼睛都是用来出气的吗?他从自己的牢房里出来了,不是他越狱,能是谁?!
王大河和江之为同时恍然,对哦。
王大河挠了挠自己头:啊,又忘记给江大哥的门上锁了,对不住啊。他闲着的时候,就爱来找江之为打牌,有时候两人,有时候三人,凑齐了四人就开桌麻将。
一个敢道歉,另一个也是敢接受。
只见江之为大手一挥:没事,自家兄弟,客气什么。然后,江之为就老老实实地走回了池宁的隔壁,稀里哗啦一阵声音之后,他自己把锁给合上了!
王大河在江之为面前老实憨厚,转过脸对着给他们找麻烦的闻时宝却立刻变得凶神恶煞了起来:哪里有人越狱?你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就不要怪我的家伙不认人了!
闻时宝:???
难受,想哭。
让闻时宝更加难受的还在后面呢,不出半个时辰,夏下就带着人来保池宁了。虽然马太监的狗腿子也及时赶了过来,想要与夏下掰腕子,但夏下却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静王世子。
不知道我这个保人,可否有几分薄面?
那必然是有的,不仅有,还很多。多到池宁离开的时候,顺带手地就把他师兄一起带走了。
马太监的手下都要疯了,想要尽可能地挽回面子,阻止一下。他们表示,池宁没有认罪,可以走,江之为可是早就利索地写完鞫讯表的,他甚至是自己在外面就写好了,直接带进来的。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什么?我写了吗?江之为当场表演了一个什么叫失忆,我怎么不记得了?大河,我的表呢?
王大河立刻给江之为取来了他的鞫讯表。
江之为颇为豪横地当场就给撕了,然后再问:我的表呢?
原君在心里点点头,从这个动作里就可以看出来了:【是你师父的徒弟没错了。】在某些方面,江之为和池宁是一样一样的。
马太监的手下:???
王大河面不改色,上脚蹍了蹍碎纸末,看样子恨不能一把大火都给烧了,嘴里还在粗声粗气地说着:大哥一路走好,常来玩啊。
江之为回了对方一个坚定的眼神,他会的!
第15章 努力当爹第十五天: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静王世子闻怀古做东,宴邀池宁和夏下父子二人。本来是连着池宁的家属江师兄一并邀请了的,奈何江师兄恋家人设不倒,一出诏狱的大门,他环绕在他身边的鬼火就没了,他看上去对此好像也习以为常。一边拿柚子叶,熟练的给自己和师弟都扫了扫身上的晦气,一边迫不及待地表达了想回自己位于城中私宅的心情。
要不是池宁很清楚他师兄对男女之事并无兴趣,他都要怀疑对方这么积极地回家是因为金屋藏娇了。
乘风而去的江之为,只昂着他的娃娃脸,回了妄自揣测的师弟两个字:幼稚。满脑子情情爱爱怎么行?他只想专心当他的青天大老爷!
池宁:???行吧。
闻怀古和夏下碍于池宁的面子,都没敢笑。原君就要不客气得多:【哈,以后可以和你师兄常来往。】
池宁连抱大腿的对象都敢嘲讽了:【常看我笑话,能有益于您什么?修炼吗?】
原君逗小猫一样,煞有介事地回道:【这可不好说。我心情好了,事半而功倍之事,时有发生。】
池宁忍不住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人的名,树的影,邪神就可以不要脸了吗?!
一路晃晃荡荡,徐行漫步,马车还是很快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雍畿最大的酒馆,望江楼,为的是吃这里能去晦气的吉祥饭。
真的就叫吉祥饭。据说不管是饭里的大米,还是口感各异的配菜,用的都是郊外真静寺中高僧亲自栽种出来的庄稼蔬菜。这些农作物每天都在晨钟暮鼓中沐浴佛经,听起来就充满了玄而又玄的佛祖之力。
被念过经的饭,会更好吃吗?夏.穷人.下痛心疾首的开口。他的家产其实并不微薄,只是和闻怀古、池宁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不,只是会更贵。池宁毫不客气地戳破了干儿子的妄想。
真静寺的高僧毕竟有限,种出来的庄稼,除了供寺中僧人自给自足以外,每年能够卖给酒楼的多余产出并不多。物以稀为贵,这道全名为梵天八宝吉祥饭的知名菜肴,如今已经稀罕到了哪怕你有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吃的地步。
只有真正的达官显贵,才可以和望江楼提前预约,置办下这么一桌席面。
静王世子肯用它来招待池宁
自然是诚意十足,有所求的。
池宁也不介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世子爷行个方便。当然,若他力所不能及,只要世子爷的心意能表示到位,他也不是没有办法给世子爷牵线搭桥几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一行人,在掌柜的亲自带领下上了三楼,池宁的脚还没有迈过拐角,就听到原君的提醒:【酒阁子里有人。】
酒阁子就是厢房的一种叫法,但多用于宋代。池宁在心里对于原君生活过的年代,有了更进一步的推测。至少在宋代这截木头就已经存在了,就是不知道它当时是何种状态。是已经生出如今这样的灵智,还是
能在静王世子预订好的包厢里提前等着的人,自然只可能是之前说出门访友的静王本人了。
静王过于肥胖硕大的身影是如此醒目,从窗户纸上影影绰绰的剪影里就差不多能猜个大概齐。当然,若江之为在场,脑回路不太正常的他,大概会觉得里面也许是坐了好几个人。
在给静王行礼时,池宁几乎是用尽了所有引以为傲的自制力,才没有把目光投注到静王的身后,准确地说是肩头。
他的肩头上趴着一个女子模样的人形执,已经不是色彩鲜明的雾气,而是更加清晰的存在。若不是她两脚离地,飘在空中,池宁一时间真的很难把她和普通人区分开来。
池宁问:【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种执,比其他的都高级吧?】
原君用一种孺子可教的语气回:【是的,有这等执念的执,实属罕见。】在池宁进来时,那女子的眼睛明显朝着池宁腰带上系的香囊方向看了看,只是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她只是就看了看,然后便没了动作。
池宁按照正常人理解的角度试着推断了一下:【执念过深,必有冤情?】
原君却反问:【佛家七苦是什么,你知道吗?】
这么矫情的说法,池宁当然知道了,想当年他二师兄仙仙还是个文艺青年的时候,最喜欢对月吟诵这些蛋疼的感伤之语了。什么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想和你每天一起看日出,其中就包括了佛说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