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错误举报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雾十(16)

    池宁嘴上说着让掌事自己想办法,实则一直派人在暗中观察,以免对方害怕过头,搞出什么大事情。
    幸好,真混到这个地步的宦官都不会傻到哪里去,人人都有急才。第二天池宁就再次接到了掌事对他的邀请,请他再去指导一下。
    这回再看,整个应选队伍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就是人数上,终于勉强凑到了三十五人;其次就是在整体容貌质量上,颇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掌事的去宫女培训的地方,在之前被淘汰了但自愿留宫博前程的小娘子里,又重新找出了几个颜色出挑的。有些是真正的应选,有些则不然。后者是真正准备去当宫女的,出身比良家子低,多是祖上有罪,或者胡人异族的混血,极其漂亮的混血。她们顶替了被淘汰后已经选择回家的应选,就这么加入到了队伍之中。
    这种冒名操作,也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内有不少自宫的内侍,就是买了别人的名字进来的。
    掌事一直惴惴不安的观察着池宁的表情。他不仅没有因为池宁之前的见死不救而生气,反而在池宁肯定的点了点头后,诡异的升起了一股感激之情。这种情绪在宦官之中也是时有发生,他们已经被扭曲的环境异化了。
    本、本来还担心您会生气。
    你做得不错,放宽心。池宁抬手,拍了拍掌事的肩膀。他简直不要太满意了好吗?这些常被人奚落为杂种串儿的混血美人,正拥有着池宁所需要的为了往上爬可以不顾一切的野心与狠辣,就写在她们高挺鼻梁之上的眼睛里。
    在这些混血的带动下,其他应选自然而然地便会产生危机意识,提高斗争技巧。
    在指导完之后,池宁就借着替驸马问候吴二娘子的名义,叫了吴二和李玉两人去开阔处一叙。
    李玉虽不知道池宁具体的打算,但已经按照池宁之前的吩咐,充分运用自己多年培养出的先进宅斗经验,给池宁分析起了应选里小动作最多、心思最深沉的几人。
    他们坐在高处的凉亭里,正好能把下面争奇斗艳的应选们看个清楚。
    我最先注意到的,便是新来的那一批里,一个姓林的应选,我怀疑那不是她本来的名字。这人心思极重,一来便开始刻意制造冲突,把后加入的应选和之前的对立了起来,并借此迅速收拢了大半的后来之人。
    林应选很明白掌握先机、收拢小弟的重要性。
    其次便是没有与林应选为伍,反而融入了先头应选里的孙应选,她应该真的是因为容貌好而被淘汰的那一批里的一个,有一母同胞的亲姐妹照应,颇有人缘。
    孙应选长袖善舞,人气高,还有个姐妹同嫁的只有男人才会觉得是优势的卖点。
    赵应选说话声音好听,善口技这是有一技之长的。
    郑应选爱装傻,经常拿别人当枪使,才来就认了无数内侍当哥哥,和姬似雪发生过冲突,互有胜负。绿茶X与白莲花的决战紫巅。
    王应选是小官之女,看上去饱读诗书,与世无争。但不争便是争。
    那个姬似雪很奇怪,说她聪明吧,却总是容易被人利用;说她不聪明吧,她又总能化险为夷。人缘不算好,却也不算差。我都有些看不透她。
    池宁更加满意了,对李玉嘱咐:内斗虽好,但别真让她们消耗干净了。只要时刻保持这种上进心就行。
    ???李玉一脸诧异,难道这才是静王世子喜欢的模样吗?还真是别致的爱好啊。
    原君在线翻译:【李玉觉得闻怀古是真的狗。】
    第23章 努力当爹第二十三天:
    在李玉给池宁介绍应选们的基本宫斗等级时,吴二全程都是啥?、什么?、还有这事儿?的不可思议脸。
    因为在吴二所理解的世界里,姬似雪总是被人欺负,林应选明明是最用心想要新旧两方握手言和的那个,孙应选说话有趣、爱交朋友,郑应选是个会和内侍玩在一起、从不嫌弃他们残缺之躯的傻白甜,王应选根本不想当世子妃
    是我错了吗?吴二不信邪,轻声问爱人。
    绾绾在桌下捏了捏吴二的柔荑,避重就轻,答非所问:这样的二娘,才是我喜欢的二娘呀。小美人抬起头,给了吴二一个满心满眼都是她的温柔笑脸。
    我行了,我又可以了!
    吴恋爱脑一秒回血,觉得她的绾绾果然是唯一能治愈她心灵的小仙女!
    李玉:他默默看了看绾绾,又看了看池宁,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绾绾不是喜欢吴二的话,她在综合方面的素质绝对是最符合要求的人,你懂吧?
    池宁给了李玉一个坚定的点头,他懂。
    这位绾绾姑娘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明明长乐公主和驸马是那么的反对吴二的喜好,却还是捏着鼻子默许了绾绾陪在吴二身边,甚至愿意带着她和吴二一起去相信,这就不是一般人能达成的成就。
    钱小玉说的对,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女人的杀伤力。
    对了,大人,我来之前,特意请大师为我起了表字,石美,以后我就叫李石美了。李石美最后又补充一句,好像这是什么无关痛痒的东西。
    可他还是说了出来。
    李石美这种人,不敢说字字珠玑吧,但肯定是很少存在废话的,他这么说,就一定有他的用意。可是
    吴二再次陷入了知识的盲区,她皱着眉,这么一个表字,能有什么深意呢?
    玉,石之美也。这是《说文解字》里基础的基础,就是很寻常的一个表字是对单名的解释,毫无新意。
    绾绾怜爱的摸了摸爱人的发尖尖,不忍看她受苦,小声提示:司礼监的钱大人。
    吴二???这是个什么?他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故事里?
    池宁颇为嫌弃的看了一眼吴二,绾绾姑娘什么都好,就是大概眼神不太好。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吴二竟还没有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个很厉害的人了呢。
    李石美特意在入宫前改名,很显然是因为钱太监叫钱小玉呀。避讳这种东西,在我朝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就像很多只存在于彼此共识里的潜规则,说你错了就是错了,说你没错就没错。根本没办法讲道理。
    而在不知道位高者到底是怎么一个想法时,主动选择避讳,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至少不用担心引起什么不必要的注意。而李石美的男扮女装一戳就破,最不希望引来的自然便是这些注意,他是绝对不能给人留下找他麻烦的借口的。
    提起钱小玉,池宁这才意识到,为了增加应选们的斗争欲,他还可以做更多。
    灵感的来源就是钱小玉当年在内书堂做的事。
    池宁幼时在内书堂读书,正赶上了钱小玉在内书堂当学长。
    这个学长不是师兄师弟的那种学长,而是负责处理阉童日常学习等事务的宦官,是类似于少监一类的职位称呼。
    内书堂是隶属于司礼监的职司。用张太监后来的话来说就是:也不怪人家司礼监会成为大内第一署,进身之阶早就被他们润物细无声地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旁人没长这个后眼,就得认命。总之,内书堂名义上的最高负责人,便是司礼监的提督太监,实际上具体的事务则是由司礼监派来的掌司负责,掌司手下又有年长有势力者六人,是谓学长。
    钱小玉便是这六人之一。
    钱学长虽没能收到池小宁当儿子,倒也没怎么在内书堂为难池宁。一来他得罪不起池宁的大佬师父张精忠,二来他正在事业的上升期,每天和同僚斗得不亦乐乎,根本没空去关注池宁。
    而在所有学长防备着出色的钱小玉时,钱小玉已经盯上了更高的掌司之职。
    当时正值内书堂改革,钱小玉与其他五个学长就如何改革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并且始终没能达成统一。索性,钱小玉便将内书堂新进的阉童一分为二,与其他五人立下赌约,三月为期,看谁能教出更好的学生。
    以示公平,学员的归属是由抓阄决定的。刚刚入学的池小宁,也不知道是倒霉,还是幸运,正归在了钱学长的名下。
    钱学长一上来就对自己分管的学员进行了考试,并根据成绩把他们分为了天地玄黄四个等级。
    天等学员享受最高待遇,吃得好,住得好,每一旬还会得到很额外的奖励,奖励的多寡直接和名次挂钩。天等首席能得到一笔足以让所有同窗眼红的巨资。
    与之相对的,若沦为黄等学员,不仅没有奖励,还会得到比原本内书堂的规矩里严苛十倍的纠错惩罚,在精神上更是要承受极大的废物压力。
    不同的等级,发绳和袖子边都是不同的颜色,袖角更是会赤裸地写上名次,将学员彻底物化。
    一旬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胜者升等,败者降级。小考只是决定了大家会得到什么奖励或惩罚,大考却近乎于决定了每个人接下来一月内的生死。
    也就是俗称的养蛊。
    一天一黄,天壤之别。一开始大家都很不适应,但几乎只是在一两次小考之后,整个学堂的气氛就发生了神奇的变了。再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觉得不公,因为比起无力的反抗,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与他人竞争、斗争。甚至到了后期,长期处于高位的学员,比钱小玉更加想要维护这个小圈子内的阶级运作。
    说不明白是为什么,但,这就是人类啊。
    不管他们最初进来时对学习一事是怎么想的,到后来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低等学员一心想要赶超上位者,得到更好的待遇,高等学员则生怕被人抢去了自己的位置,必须要更加刻苦,时时戒备。
    人人都想争第一,对权利的渴望和野心,空前高涨。
    教学成果自然喜闻乐见。
    经过拼杀留下来的天等学员,也确是实打实的最强十人,吊打其他学长培养出来的所有学员,几乎是把他们的竞争对手摁在地板上摩擦的那种。
    池宁一点都不想回忆当年他是怎么熬过那恐怖的三个月的,但他也不能否认,当他始终保持第一时,他得到了太多很实际的东西,那是他崛起之路的第一桶金。有了这笔钱,池宁才能打点旁人,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顺风顺水。
    这种适者生存的狼性教育,不好说到底是对是错,但池宁可以肯定的是,它就像是一把磨刀石,几乎擦亮了每一个经历过这次改革的阉童的刀锋。
    钱小玉也因为完胜所有的对手而一夜成名,入了肃帝的眼,直升内书堂掌司。
    让钱小玉觉得比较可惜的是,那之后没多久,肃帝就病了,他失去了继续改革内书堂的支持。池宁的师父张精忠,第一时间会晤司礼监掌印兰阶庭,叫停了钱小玉在内书堂展开的这种极其危险的改革。
    包括池宁在内的一批过于年幼的小内侍,这才得以保留了一部分幸福的读书生涯,以及
    最基本的人性。
    张太监对钱小玉的评价经此一役就再没好过,他第一次知道钱小玉的奇怪改革时,差点炸了,背着手在屋中来来回回地踱步:简直是胡闹!
    张太监很是对得起他名字里的精忠二字,不好说他一心一意要当个怎么样名垂青史的好太监吧,至少他不想让这样过于极端的斗争风气,充斥本就已经竞争激烈的宦官内部,他希望大家能同心戮力地辅佐明君。
    如今想来,池宁叹了一口气,他师父大约真的是个很好的太监吧。
    可惜,他心里再那么努力地装着大启和皇帝,又能怎么样呢?他又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呢?奸宦、阉党、专权擅势的骂名,就像是一顶顶的大帽子,被扣在了所有随天和帝消失的太监身上。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辱骂张精忠等人就是朝堂的政治正确,参他们的奏折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连起来大概能从雍畿一路排到江左。
    好人总是不能长命。
    所以,池宁更加坚定了心中所想,他是坚决不能当这个好人的,弃善从恶,方得始终。
    钱小玉培养斗士的能力没话说,池宁觉得他完全可以把钱小玉那套改头换面一番之后,拿来用在应选的培养上。
    于是很快的,这一届的应选们就接到了一个消息。
    从今天开始,三天一次小考,全程模拟一个月后的四选,只有前三可以住到小北宫的正宫,其余人等按照名次挑选东西厢房,耳房以及倒座房。
    池宁多少对钱小玉的理论进行了一些改善,好比,他并没有设置惩罚措施,只是让拔得头筹和名列前茅的应选,可以分配到更好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输了没什么损失,赢了则会得到更好的待遇。这么一想,拼一把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当天就展开了第一轮比试,不少应选都还没有来得及进入状态,池宁也不见生气,只是给了李石美一个眼神,让他在接下来的培训里努力挑起其他人之间的战争。
    若实在是有人不愿意呢?李石美找池宁请示。
    也不是所有的应选都有那个进取心的,有些人确实是被当地县府为了自身政绩强制选送进来的。
    那当然就算了呀。池宁奇怪地看了眼李石美,好像有点不明白他这个聪明人为什么会问出这种傻问题。
    如果池宁想要所有人都参与宫斗,那他又为什么不惩罚名次落后的人呢?他就是为了给这些不愿意的人,一个自污淘汰的渠道。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一直输就可以了,
    强扭的瓜不甜,你没听说过吗?
    李石美也被问得一愣,老老实实的说了心里话:为什么要管瓜甜不甜?这件事的乐趣不就在强扭的过程吗?
    池宁:!!!小朋友,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但到最后,池宁也一个字都没有说,这是别人的人生,他在不知道全貌的时候,没有资格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去随便评价。
    李石美就这么目送池宁带着苦菜等人离开了小北宫,还是那么的前呼后拥,嚣张跋扈,带着这个时代独属于权宦的特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