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黑科技学神 > 黑科技学神
错误举报

>黑科技学神——一苇以渡(277)

    明年就是数学年会了。王云一边打开饭盒,一边说道,数学年会每四年一次,会颁发以菲尔茨奖为最高的四个国际数学奖项。
    就是王教授获得的那个菲尔茨奖吗?苏晨提出了这个问题,王云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我获得的那个菲尔茨奖。
    教授您还能继续获得菲尔茨奖?苏晨想了想,诺贝尔奖是可以获得两次的,难不成菲尔茨奖也是可以连续获得两次?
    想什么呢?王云哭笑不得地看向苏晨说道,不要乱想,不是因为这个事情,更不可能是这个问题。菲尔茨奖只能获得一次,属于终生奖的类型,我现在在想一件事情我有一个朋友,他常年住在普林斯顿大学,我的高中同学。
    恩。苏晨应了一声。
    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在数学这一块儿非常的出色,今年刚获得阿贝尔奖。王云说完,苏晨闭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他似乎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新闻。想了一阵子之后,他说道,王教授说的这个人叫做袁成德吗?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
    没错。王云沉吟着继续说道,因为他的数学非常出色,我作为菲尔茨奖的获得者是有资格提名菲尔茨奖的候选者名单的。
    您的意思是?苏晨转念就想到王云想要说什么,您是想要提名袁教授当选菲尔茨奖的候选人,但是您认为或许有许多对于袁教授不利的言论对吗?
    没错。王云用力点头,大家都知道我和袁成德非常好,我认为如果在这个时候我提出让袁成德当选菲尔茨奖候选人,或许有很多不太友好的言论。
    可是,王教授您认为袁教授有实力获得菲尔茨奖吗?苏晨这话算是问到重点了。
    王云点点头说道,当然,如果袁成德没有这种能力,我也不会提名他作为菲尔茨奖的候选人。
    苏晨笑了笑说道,那王教授还有什么想要考虑的,既然袁成德教授是够资格的,那不就行了?
    也是。王云思考了一下,苏晨说得非常有道理。既然袁成德是有资格成为菲尔茨奖候选人的,他还在纠结什么影响不影响的事情。袁成德现在的学术研究,已经足够成为菲尔茨奖的候选人,但至于能不能成为菲尔茨奖获得者,那就不太好说了。
    主要是四年一度的菲尔茨奖颁奖竞争都尤其激烈,这个世界上的顶尖数学家并不在少数。这么多的数学家争取几个名额,自然就显得很是残酷。
    王云能够从众多数学家中脱颖而出那是因为他解开了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而袁成德在数论和几何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要说他一定能够获得菲尔茨奖,似乎还是有些勉强。
    但凭借现在袁成德的学术威望和学术成果被提名成为菲尔茨奖候选人但也没有什么错误,至于得奖还是不得奖,就的看评委的意见了。
    他作为菲尔茨奖的获得者,在这方面是完全没有插话的余地的。
    提交提名之后,便是等待菲尔茨奖评委选择。王云吃完饭之后,又开始继续自己的研究。苏晨拿着饭盒走出了卧室,三月份的确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天气。
    刚吃完饭,王云研究了一会儿之后,感觉似乎差不多了。随后站起身来,走出房间外,看见苏晨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
    走到苏晨的旁边,王云非常疑惑地询问道,你平时都在外面这么冥想吗?
    啊?苏晨睁开眼睛,看见王云坐在自己的身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没有,我原本是想要睡一会儿午觉的。转头看向窗外明媚的阳光,他笑着说道,阳光挺好的,照得我有些想要睡觉。
    那是我吵到你了。王云笑了笑,站起身来。
    苏晨不解地询问道,王教授您这是?
    我准备出去逛一下,就在家属院内,你要不就先睡一会儿吧。这里应该还是挺安全的吧?
    我还是跟着王教授一起出去吧。苏晨也跟着站了起来,更何况,我现在也睡不着,就是眯着眼睛想些事情而已。
    那行,走吧。王云走到玄关,打开大门和苏晨一同走出宿舍。
    感受着暖洋洋的太阳,王云伸了一个懒腰,好久没有这么清闲的逛一下了。
    王教授的课题已经做完了吗?
    哪有这么快。王云笑着看向苏晨,就是大概的框架已经被我整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关于计算的这一块儿。明天开始又得忙碌起来,不过有荣磊在,这一块他还是挺擅长的,应该是七月份之前就能够做完。
    到时候,就等着那边做出实物,然后进行风洞试验了。
    风洞实验?这是苏晨第一次听见风洞这个名词有些不太了解,愣愣地看向王云。
    唔,风洞实验的时候,应该我也会去。王云沉吟着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风洞实验室什么东西了。
    两人聊了一下午的天,直到快要傍晚的时候,这才回到宿舍。
    吃完晚饭,便早早的睡去。第二天,苏晨依旧还是早晨六点过就叫王云起床。
    第325章 法则
    王云和苏晨是第一个到达实验的, 来到实验室之后, 王云便开始自己的计算。等荣磊来到实验的时候,已经是八点过,王云已经开始做数学模型。他换上白大褂,走到王云的面前压低声音说道,王教授,您需要我做些什么?
    计算。王云看也不看荣磊, 直接说道, 我需要你马上开始计算。
    教授,我马上开始。荣磊着手开始计算,王云也在一旁跟着计算着。不一会儿的时间,两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马博涛和程振远今天并没有在实验室, 他们应该是有什么事情,所以不能前来实验室。
    而空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王云大致估计了一下, 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左右完成。这还是他和荣磊马不停蹄地加快速度才能够达到的。
    他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荣磊恐怕就有些困难了。这家伙最近又开始偷懒,要是有人接班, 恐怕他早就偷偷溜走了,哪还会在这里和王云一起研究什么空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遗憾的是,王云并没有找另外一个助理, 他坚持认为只要有荣磊一个人就足够了。
    两人计算了大半天之后,荣磊和王云都准备离开实验室。这个时候荣磊一边走一边说道,教授, 热学那边好像还有些问题。
    热学?王云愣了一下,随后打量着荣磊,从容地说道,你连热学都需要我来教你?
    不是荣磊顿时就感觉到压力很大,他的热学并不是很好。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从数学物理学毕业的博士,如果基础热学都有问题,那么教授发飙,就非常的让人不开心了。
    况且,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很有可能被教授天天臭骂。
    这都还不算完,大概今后还有什么其他的项目,教授就不会让他在参加了。琢磨到这里的时候,荣磊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尴尬的说道,教授,我在研究一下?
    嗯,你好好研究。王云盯了荣磊一眼,最好是能够在今天之内研究明白,研究的进度不能被耽搁太多。
    我知道的教授。
    王云点头,荣磊自己灰溜溜的回到座位上继续研究。
    走出实验室,苏晨眼睛动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盯着王云。伸了一个懒腰,王云走向前方,看上去似乎是要离开实验室。
    苏晨立即跟了上去,一边走一边说道,王教授,您需要什么东西,我帮你拿就是了。
    没什么,我就是去马博涛他们那边看看。王云走到另外一间实验室,推门而入。马博涛和程振远正围在电脑前,两人还在交谈着。等王云靠近两人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发现王云已经在他们的身后。
    我说,你们在研究什么呢?王云的眼光越过马博涛和程振远,直接盯着电脑上的数据看着。
    哦,你们是在研究流场中的湍流模型?王云愣住了,这个东西不是早就已经做出来了吗?
    我们是在看进行风洞实验下的湍流模型究竟会怎么样。马博涛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况且空气动力学大部分都是导弹需要用到的,对了,教授给您说一个事情。
    什么事情?
    您做的含能材料数学模型那边已经着手开始寻找材料并且进行实验了,如果不出意外半年之后,这种材料就能够被找出来。
    然后呢?王云好奇的挑动眉头,今年之内能够在风洞进行实验吗?
    如果说流体力学这方面华国不算是全球最先进的,但是风洞实验这一块儿,华国当之无愧是遥遥领先世界的。当然,和美利坚还是有些不及。
    在整个世界上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那边的速度够快,今年应该是可以进行风洞实验的。马博涛回答之后,王云点点头,我这边如果加快一些速度,应该是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空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的。不过,我现在需要找苏晨给我做一个模型出来,然后我在按照流场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最精确的结果。
    实际上,做这个东西我认为其实用我自己的法则也是不错的选择。王云说完之后,马博涛和程振远都愣住了。
    你自己的法则?马博涛使劲儿的眨巴了一下眼睛,你的意思是,就和王云纲领那种定理似的法则吗?还是
    差不多吧。王云摊开手,这方面因为当时没有仔细研究,所以就没有把这部分写在论文上。实际上,借用卡门钱学森公式也好,还是普朗特格劳厄脱法则也好,我认为,当然只是我个人认为,不如使用我的法则。
    为什么这么说?马博涛想了想,不管是卡门钱学森公式还是普朗特格劳厄脱法则都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进行过验证的。现在王云说他自己有一个法则,但是这个法则究竟能不能运用在实验室,甚至在实验之后还能不能继续运用一切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那么王教授您的想法是?程振远看向王云。
    我的意思是不管是航空航天也好还是导弹轨道也好,我建议还是采用我自己创造的一个法则。
    这个法则怎么说?
    是我在研究流场和湍流模型的时候,想到的这个法则。能够更为精准的描述流场的特征,和应对流场中的各种情况。更何况卡门钱学森公式和普朗特格劳厄脱法则现在基本上各国都在研究,但是我的法则,现在除了我之前,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很高兴,你们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
    马博涛很想说,为什么你有自己的法则,不说出来。但是想了想,王云自己研究法则的时候,也不太确定究竟能不能运用在真正的实验上。恐怕也是害怕出事,至于为什么现在王云要拿出来。马博涛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王云已经觉得自己的法则成熟了。
    一个成熟的法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研究项目的根基,也是一个研究项目成功的一半。
    就好像王云的湍流模型,当整个科研团队知道湍流模型的构造之后,就已经很成功的拿下了前期的项目课题。
    王教授马博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能够将你的法则整理出来吗?
    什么时候需要?王云挑动眉头看向马博涛,他都不需要询问马博涛是不是需要,而是询问什么时候需要。
    越快越好。马博涛沉吟着说道,如果王教授觉得没有问题,那么最好就是这个星期之内吧,我会召集科研团队的领头人,以及军方还有华科院数学物理学部的大佬们一起开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需要多久的时间?王云蹙着眉头思索着,如果开完研讨会之后,还不能够做出决定,我会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让我的法则强制性的通过。
    我明白王教授您的意思。马博涛在实验室中徘徊着,一边走一边正在想,这件事情非常的重大,且对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究竟该如何决定才好呢?以王云这位世界顶尖流体力学专家的身份,他的法则自然不可能是毫无用处的。且,王云这么强调一定要使用他的法则。
    这就让马博涛的想法有些活跃了,开完研讨会,不一定就能够出结果。
    不管是在华国也好,还是在国外也好,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哪有这么快就能够做出决定,拖上三五个月简直就是小事一桩,一不小心,拖上三五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个项目的计划,不可能拖上这么久的时间。
    如果这么拖下去,估计这个课题计划也就完蛋了。
    王教授这样吧,您先整理好你的资料然后
    资料我可以打印出来,时间就定在下个星期,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我去请就好。王云笑着说道,我觉得我出马应该时间会快一点儿,你联系一下军方那边。
    那好,王教授就这么说定了。说着马博涛露出了一个笑脸。
    王云走出实验室,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他刚刚才想起的。关于这个法则的问题,他其实已经把它扔在了角落里,要不是刚才提到卡门钱学森公式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起来。在流场中,他还有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基于他对流场和湍流模型的了解,甚至于对于数学的了解创造出来的法则。
    这个法则,更加让人难以琢磨。
    走出实验室之后,王云就在想着,他现在似乎应该去拜会一下杨主任。作为华国科学院的院士,杨主任这位研究数学的,自然是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那么杨主任认识的院士,自然大多都是集中在数学物理学部中。
    既然大部分都击中在数学物理学部,王云想了想,那他就先去找杨主任吧。这件事情,不可能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不知道。甚至于马博涛通知军方之后,军方的人肯定会去找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进行学术探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