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所有皇子之后(穿越)——禁庭春昼(48
加娜仁不说,他可以主动提。
为了这事,宣和去了两回使节馆,托谢淳的福,他如今住在燕王府,加娜仁倒是打消了对他的兴趣,只是同样因为他住在燕王府,说起生意时,加娜仁便警惕了许多。
宣和便悠悠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想出京去。
他只说一句,余下都交给加娜仁自行领会,她果然是领会很多,认定了是谢淳强迫他,他是来截胡的。
宣和同加娜仁谈完,还找了其他的番邦使节,这做生意么,做一家是做,做两家也是做,其他番邦虽说没有西凉这样大的体量,但蚊子腿小也是肉,总有当地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为了方便交谈,宣和还喊上了鸿胪寺少卿一道,鸿胪寺少卿是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瘦高个,相貌不说多好看,气质很特别,宣和还挺喜欢他。
他会说许多番邦话,宣和也顺道跟着他学了几句,倒是没有听到他相对熟悉的一些外语。
生意顺顺利利谈下来,还学了几句外语,为表谢意,宣和便在摘星楼请人吃饭。
他叫人回燕王府去传话,今日不回去用晚膳,不是说给谢淳听的,是说给府上的厨子听的,这厨子见天地琢磨着他的口味,想方设法做出些新奇花样来,宣和自然领了他的情。
只是没想到谢淳来接他了,还是坐着马车来接他的。
谢淳平日里出入,无论冬夏,大多是骑马,这样坐马车到是难得。
鸿胪寺少卿对这位燕王殿下了解不多,但仅有的那一点印象很是不错,毕竟他看上去是个很务实的人。
他知道宣和住在燕王府这在京中不是什么秘密,稍一留心便能知道的事。只是他原以为这里头有什么其他的缘故,如今看来哪有什么其他的缘故。
他们是真的关系好,正好郡王府修缮,郡王爷便住到兄长家里头,不然哪有客人回去晚了,主人亲自出来接的?
他们绝对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他就拱手对宣和说:两位殿下手足情深。
宣和:
并不想多说。
宣和叫百里汇送人回去,他自己则上了马车,谢淳在里头拉了他一把,宣和也没拒绝,口中问到:你来做什么?
宣和上了车,谢淳也没放开他,今日宣和没有饮酒,夜凉,他的手也有些凉,索性就这么把手放在谢淳那,权当他是个手炉。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吧嗒吧嗒咕噜咕噜地走,车外寒风呼啸,车内暖意蓉欧让,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宣和昏昏欲睡,终于忍不住阖眼时,听到谢淳说:接你回家。
第63章
宣和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
在他心里,皇宫是他长大的地方,里面住着他爹娘,那是他的家,郡王府是他府邸,只属于他一个人,也是他的家,但燕王府,暂且还够不上。
今日宫中送了东西来。
宣和侧过头看他,懒洋洋地发出一声鼻音:嗯?
贵妃娘娘赐下的。
贵妃当然不会给谢淳送东西,小时候也就罢了,谢淳都成年开府了,照顾他可不是贵妃的职责,这些东西自然是送来给宣和的。
宣和回府才知道,来的竟然是青鸾,她还没回去,这个时候还不会宫,看来是要外宿了。宣和那院中空置的屋子还有,便邀她住下。
娘娘交代我要好好瞧瞧小殿下过得如何。
宣和笑了笑:我还能委屈自己么?
话是这样说,到底还是叫人领着青鸾转了转,这感觉有些奇妙,像是娘亲不放心出嫁的女人,遣人来瞧瞧她过得如何。
宣和摇摇头,甩开这想法。
他不知道的是青鸾回宫之后就对贵妃说:若不是知道燕王殿下待小殿下好,奴婢竟要以为是小殿下欺负人了,这个燕王府,只有小殿下的住处最精致。
贵妃鲜少染指甲,今日却叫人替自己染了,她收回右手仔细端详,慢悠悠地说:宝儿却不知道用。
青鸾并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在她看来娘娘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叫陛下引为知己,自然不仅仅是因为倾城之貌,自己听不明白也寻常,者不妨碍她接话。
有陛下同娘娘在呢。
贵妃轻声说:本宫也有些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皇帝如今似乎是想为宣和正名,认回流落在外的亲子,但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宣和是沈大人同她妹妹的孩子。
继承皇位的前提是,身上流着皇室血脉若真能如此,于她,于宣和都是好事。
这天下终归是谢家的天下,宣和即便是改了姓身上仍旧流着沈家的血,他若真坐上了那个位置,皇帝一定会给谢淳留下足以制约皇权的东西。
但她不会因为宣和志不在此,因为皇帝的制衡之策便放弃这可能的机会,她亲眼见过天下至尊的权力,自然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正因为如此,以她的身份不好开口,皇帝便干脆不同她说。
宣和并不知道他爹连江山都想送到他手上,又到了年末清账的时候了,他近来去户部走得勤快。
去户部要银子的人每天都有,许多府衙的人拿着条子去要,但大爷一样向来的只有宣和。
他吃了半碟子摘星楼专供的点心便起身离开,他就是来晃一晃彰显一下存在感,告诉户部的人,外债未清,明年仍需努力。
六部都聚在一处,宣和出了户部又去其他几处转了转,眼下工部仍旧在忙修缮各处城楼与乾清宫的事,老六倒是不在,说是这几日都在宫里头。
谢润仍旧是一副叫温文尔雅的样子,寒冬腊月也叫人如沐春风。
他在吏部,若是有心插些自己人是很容易的,原本他就声望高,如今更是救驾有功,在许多人心里,他已经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了。
宣和也不确定皇帝是什么想法,他知道谢淳最后一定会坐到那个位置上,至于是名正言顺地继位还是其他方式,那就不得而知了。
宣和忍不住问:你不累吗?
谢润不明就里,笑着温声询问:宣弟是说?
整天带着面具,不嫌闷得慌?
谢润眼中笑意渐渐散了,嘴角仍旧微微上扬:有些面具戴久了,便不是面具了。
宣和仍旧记得他当年扼死那鹦鹉的样子,如果那个才是真实的他宣和诚恳地说:三哥说的是,这面具你还是继续戴着吧。
看来谢润也不像看上去的这样宠辱不惊,还是有些区别的,从前,哪里会说这样的话,这都开始露出锋芒了。
几处都看了,也不缺一个兵部,宣和索性也一并去了。
他到时,谢淳同兵部尚书在交谈,焦大人言语神态间十分尊敬,不是因为谢淳是皇子,他一个二品大员还不需要如此,他这样的态度只能是因为真的欣赏谢淳。
他一来谢淳就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跟着他一起离开。
宣和忍不住解释:我不是来接你的。
嗯。
那你干什么跟我一起回去?
宣和想想觉得这解释有些不够,又补充了一句:我这几日常来户部催债。
明日可以一起来。
宣和:
谁要跟你一起来啊!
谢淳跟宣和一起坐子啊马车上,黑棋委屈巴巴在外头独自走着,时不时将脑袋靠近车窗。
谢淳端坐着,倒是宣和,打开窗拍了拍长长的马脸,故意说:你主人不要你啦。
黑棋掀起嘴唇,露出一口大白牙,因为在走动,马脸上下晃动着,宣和摊了摊手:没吃的给你。
手心就都了一块糖渣子,这是制糖剩下的粗纤维,还有些甜味,喂马正好,宣和才不用这个,他自己活得精致,养马也奢侈,他接过糖喂给黑棋,拍拍它的脸:小可怜,下次给你吃好的。
黑棋听不懂他说的什么,吃了糖,就乖乖地把脑袋拿出去了。
宣和关窗收回有些麻木的手,今年似乎格外冷。
这不是他的错觉,按照书中的剧情,这是老二登基的第一年,一连串的天灾,要开始了。
他现在没法说什么,只能等到开春多提几句,好在皇帝向来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如今还在冬日,冬日就要做冬日该做的事。
宣和名下的铺子一起联名举办了冰嬉比赛。谢淳府上到底还是无聊,宣和整日呆着也腻味,头一个报名参加,他亲自下场,相当于打了个广告,一下子,参加的人就多了起来。
原本参加的人大多是些日子过得不错,但家中有余粮又够不上大富大贵的人家,为着丰厚的奖品来的,如今宣和一来,皇城内也有不少人来凑热闹。
冰嬉大会办得如火如荼。
过了两日,皇帝亲自下旨,叫人在护城河两岸搭了看台,供观众使用,还透出些要与民同乐的一意思。
这事算是在皇帝那挂了号了,皇帝都看好的比赛,众人能不给面子吗?参加的人越发多了。
只是这样一来宣和是必须参加了,皇帝不就是为了他来的么?
他报名的时候一时冲动,如今倒不好反悔了。
宣和同人比赛那日皇帝果然带着贵妃一起在城楼上观看。
随行的三五大臣,嘴上说着陛下这是与民同乐,心中想的却是,宝郡王这盛宠真是叫人艳羡,若他是陛下亲子,皇位就没别人什么事了。
眼下除了宣和仍旧嚣张肆意,京中哪个不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皇帝前几日还召见了沈大人,宣和入宫时还碰见他了,他向来避着亲儿子走,那日倒难得多看了宣和两眼,在擦肩而过的时候,还停下了脚步。
宣和早就不把他放在心上了,也懒得去猜他为何这样反常,走到养心殿才问了一句方公公,方才他来过?
方公公一时不明白他的意思,方才来了沈大人和燕王,这两位似乎都是宣和不大乐意提的,不知道他路上遇到了哪个,方公公想了想宣和平日里走的路与这二位离去的时间,试探着说:陛下今日召见了沈大人。
宣和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今天他亲爹也来了,还是一个人来的,不知他那后娘和弟弟去哪了。
皇帝在城楼上,手中拿着千里镜,眼见着宣和拿了第一,倒是有些意外,不是他不相信自家孩子,只是宣和毕竟连弓都拉不开,体力放在那。
他略一挑眉,将手中的千里镜扔给方公公,明知其中有蹊跷,仍旧心安理得地听着身后宗亲的吹捧。
谁不乐意听人说自家孩子好话呢,皇帝也不能免俗,至于究竟是为什么夸,不重要,谁都说皇帝英明神武,但说的人,又有几个真正想过皇帝是否真的英明神武?
下城楼时皇帝向贵妃伸出手:惜娘,来。
宣和过了终点还前滑了十余丈,而后弓着身子撑着膝盖大喘气。
很久没有这样剧烈运动,肺活量有些跟不上。
前几日虽也玩,到底没有这么拼命,他还是要面子的,这么多人看着,爹娘还都来了,他必须赢。
但真叫人让他也有些无趣,正好报名的人多,他就利用身份之便,重新规划了赛制,采取晋级制度,先是小组预赛,优胜者再参与决赛,宣和在这名单上做了手脚,确保他能拿到所在小组的第一。
即便如此,他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不过好在这力气没有白费,第一个过终点,面子上还是好看的。
冰面上没法休息,河岸到冰面临时搭建了梯子,宣和拒绝是侍从的搀扶,自己脱了冰刀慢吞吞地从梯子上去。
手脚酸软,上个梯子都嫌费劲,这一回确实是有些脱力。
不过他早已做好准备,他只比这一场,后面的比赛就不参与了,这样的罪只受一次就够了。他是喜欢冰嬉,可不喜欢大冷天出一身热汗,贴身的衣裳都湿透了,外衫穿着嫌热,脱了嫌冷,难受得紧。
他退赛理由都是现成的,比赛是他举办的,奖品也都是他提供的,再出来跟人争就没意思了,还显得他大气。
梯子上方伸出来一双手,宣和抬头看去就看到了谢淳。
谢淳拉着他上去,然后不由分说就给他裹了一件大氅,毛茸茸的领子大约是貂皮,蹭在脸上那触感跟紫貂有些相像。
好像很久没有见熊猫和貂了。
他一愣神,谢淳已经给他把大氅系好了。
宣和企图扯开:我满身的汗你看不见吗?!
看见了。
就是因为看见了才要加。
宣和懒得搭理他,如今谢淳这脾气他也差不多摸透了,基本上他认定什么是不会改的,争执根本没有意义。
宣和有些苦恼,贵妃说谢淳给他什么收着便是,可没说他不要的东西怎么办啊。
就像如今身上这大氅,他要是脱了,谢淳一定会给他穿回去,说不定为了防止他再脱,会直接在大庭广众这下抱着他走。
宣和有顾虑,强忍着热意没挣扎,心里不舒坦嘴上就没停1,但不论他说什么,谢淳都没什么反应,宣和说累了,骂了一句:狗脾气。
谢淳被他骂了一路,听到这一句反倒笑了。
嗯。
第64章
皇帝出宫就是为了来看他的,宣和自然要去见,陛下已经带着贵妃娘娘去了摘星楼,今日摘星楼不营业,只为招待这位天下最尊贵的客人。
皇帝就坐在大堂,眼盲的书人仍在说书,说着皇宫里的故事,皇宫的主人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贵妃也是面上带着笑。
他们并不交谈,只是偶尔听到些有趣的内容便对视一眼。
宣和来时,正听那说书人说到了自己,说他的是天神转世,下凡历练的,说他自幼聪慧常有奇思,自小得皇帝与贵妃的宠爱。
皇帝见到宣和才笑着开口:有些意思。
宣和无辜:这可不是我安排的,我是这种自吹自擂的人吗?
他瞧了一眼台上那总问他讨赏的说书人,这老头一定是知道台下坐着谁的,这些市井之中讨饭吃的人,精着呢。
果然便听皇帝说:说得不错,赏。
这就是变相肯定说书人方才的话,过几日,坊间又要多一个传说。
宣和终于撑到入室,迫不及待地解了大氅,这次谢淳没有说什么,皇帝倒是瞧出来这不是他自己的东西。
伺候你的人呢?
恋耽美
为了这事,宣和去了两回使节馆,托谢淳的福,他如今住在燕王府,加娜仁倒是打消了对他的兴趣,只是同样因为他住在燕王府,说起生意时,加娜仁便警惕了许多。
宣和便悠悠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想出京去。
他只说一句,余下都交给加娜仁自行领会,她果然是领会很多,认定了是谢淳强迫他,他是来截胡的。
宣和同加娜仁谈完,还找了其他的番邦使节,这做生意么,做一家是做,做两家也是做,其他番邦虽说没有西凉这样大的体量,但蚊子腿小也是肉,总有当地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为了方便交谈,宣和还喊上了鸿胪寺少卿一道,鸿胪寺少卿是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瘦高个,相貌不说多好看,气质很特别,宣和还挺喜欢他。
他会说许多番邦话,宣和也顺道跟着他学了几句,倒是没有听到他相对熟悉的一些外语。
生意顺顺利利谈下来,还学了几句外语,为表谢意,宣和便在摘星楼请人吃饭。
他叫人回燕王府去传话,今日不回去用晚膳,不是说给谢淳听的,是说给府上的厨子听的,这厨子见天地琢磨着他的口味,想方设法做出些新奇花样来,宣和自然领了他的情。
只是没想到谢淳来接他了,还是坐着马车来接他的。
谢淳平日里出入,无论冬夏,大多是骑马,这样坐马车到是难得。
鸿胪寺少卿对这位燕王殿下了解不多,但仅有的那一点印象很是不错,毕竟他看上去是个很务实的人。
他知道宣和住在燕王府这在京中不是什么秘密,稍一留心便能知道的事。只是他原以为这里头有什么其他的缘故,如今看来哪有什么其他的缘故。
他们是真的关系好,正好郡王府修缮,郡王爷便住到兄长家里头,不然哪有客人回去晚了,主人亲自出来接的?
他们绝对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他就拱手对宣和说:两位殿下手足情深。
宣和:
并不想多说。
宣和叫百里汇送人回去,他自己则上了马车,谢淳在里头拉了他一把,宣和也没拒绝,口中问到:你来做什么?
宣和上了车,谢淳也没放开他,今日宣和没有饮酒,夜凉,他的手也有些凉,索性就这么把手放在谢淳那,权当他是个手炉。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吧嗒吧嗒咕噜咕噜地走,车外寒风呼啸,车内暖意蓉欧让,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宣和昏昏欲睡,终于忍不住阖眼时,听到谢淳说:接你回家。
第63章
宣和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
在他心里,皇宫是他长大的地方,里面住着他爹娘,那是他的家,郡王府是他府邸,只属于他一个人,也是他的家,但燕王府,暂且还够不上。
今日宫中送了东西来。
宣和侧过头看他,懒洋洋地发出一声鼻音:嗯?
贵妃娘娘赐下的。
贵妃当然不会给谢淳送东西,小时候也就罢了,谢淳都成年开府了,照顾他可不是贵妃的职责,这些东西自然是送来给宣和的。
宣和回府才知道,来的竟然是青鸾,她还没回去,这个时候还不会宫,看来是要外宿了。宣和那院中空置的屋子还有,便邀她住下。
娘娘交代我要好好瞧瞧小殿下过得如何。
宣和笑了笑:我还能委屈自己么?
话是这样说,到底还是叫人领着青鸾转了转,这感觉有些奇妙,像是娘亲不放心出嫁的女人,遣人来瞧瞧她过得如何。
宣和摇摇头,甩开这想法。
他不知道的是青鸾回宫之后就对贵妃说:若不是知道燕王殿下待小殿下好,奴婢竟要以为是小殿下欺负人了,这个燕王府,只有小殿下的住处最精致。
贵妃鲜少染指甲,今日却叫人替自己染了,她收回右手仔细端详,慢悠悠地说:宝儿却不知道用。
青鸾并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在她看来娘娘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叫陛下引为知己,自然不仅仅是因为倾城之貌,自己听不明白也寻常,者不妨碍她接话。
有陛下同娘娘在呢。
贵妃轻声说:本宫也有些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皇帝如今似乎是想为宣和正名,认回流落在外的亲子,但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宣和是沈大人同她妹妹的孩子。
继承皇位的前提是,身上流着皇室血脉若真能如此,于她,于宣和都是好事。
这天下终归是谢家的天下,宣和即便是改了姓身上仍旧流着沈家的血,他若真坐上了那个位置,皇帝一定会给谢淳留下足以制约皇权的东西。
但她不会因为宣和志不在此,因为皇帝的制衡之策便放弃这可能的机会,她亲眼见过天下至尊的权力,自然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正因为如此,以她的身份不好开口,皇帝便干脆不同她说。
宣和并不知道他爹连江山都想送到他手上,又到了年末清账的时候了,他近来去户部走得勤快。
去户部要银子的人每天都有,许多府衙的人拿着条子去要,但大爷一样向来的只有宣和。
他吃了半碟子摘星楼专供的点心便起身离开,他就是来晃一晃彰显一下存在感,告诉户部的人,外债未清,明年仍需努力。
六部都聚在一处,宣和出了户部又去其他几处转了转,眼下工部仍旧在忙修缮各处城楼与乾清宫的事,老六倒是不在,说是这几日都在宫里头。
谢润仍旧是一副叫温文尔雅的样子,寒冬腊月也叫人如沐春风。
他在吏部,若是有心插些自己人是很容易的,原本他就声望高,如今更是救驾有功,在许多人心里,他已经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了。
宣和也不确定皇帝是什么想法,他知道谢淳最后一定会坐到那个位置上,至于是名正言顺地继位还是其他方式,那就不得而知了。
宣和忍不住问:你不累吗?
谢润不明就里,笑着温声询问:宣弟是说?
整天带着面具,不嫌闷得慌?
谢润眼中笑意渐渐散了,嘴角仍旧微微上扬:有些面具戴久了,便不是面具了。
宣和仍旧记得他当年扼死那鹦鹉的样子,如果那个才是真实的他宣和诚恳地说:三哥说的是,这面具你还是继续戴着吧。
看来谢润也不像看上去的这样宠辱不惊,还是有些区别的,从前,哪里会说这样的话,这都开始露出锋芒了。
几处都看了,也不缺一个兵部,宣和索性也一并去了。
他到时,谢淳同兵部尚书在交谈,焦大人言语神态间十分尊敬,不是因为谢淳是皇子,他一个二品大员还不需要如此,他这样的态度只能是因为真的欣赏谢淳。
他一来谢淳就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跟着他一起离开。
宣和忍不住解释:我不是来接你的。
嗯。
那你干什么跟我一起回去?
宣和想想觉得这解释有些不够,又补充了一句:我这几日常来户部催债。
明日可以一起来。
宣和:
谁要跟你一起来啊!
谢淳跟宣和一起坐子啊马车上,黑棋委屈巴巴在外头独自走着,时不时将脑袋靠近车窗。
谢淳端坐着,倒是宣和,打开窗拍了拍长长的马脸,故意说:你主人不要你啦。
黑棋掀起嘴唇,露出一口大白牙,因为在走动,马脸上下晃动着,宣和摊了摊手:没吃的给你。
手心就都了一块糖渣子,这是制糖剩下的粗纤维,还有些甜味,喂马正好,宣和才不用这个,他自己活得精致,养马也奢侈,他接过糖喂给黑棋,拍拍它的脸:小可怜,下次给你吃好的。
黑棋听不懂他说的什么,吃了糖,就乖乖地把脑袋拿出去了。
宣和关窗收回有些麻木的手,今年似乎格外冷。
这不是他的错觉,按照书中的剧情,这是老二登基的第一年,一连串的天灾,要开始了。
他现在没法说什么,只能等到开春多提几句,好在皇帝向来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如今还在冬日,冬日就要做冬日该做的事。
宣和名下的铺子一起联名举办了冰嬉比赛。谢淳府上到底还是无聊,宣和整日呆着也腻味,头一个报名参加,他亲自下场,相当于打了个广告,一下子,参加的人就多了起来。
原本参加的人大多是些日子过得不错,但家中有余粮又够不上大富大贵的人家,为着丰厚的奖品来的,如今宣和一来,皇城内也有不少人来凑热闹。
冰嬉大会办得如火如荼。
过了两日,皇帝亲自下旨,叫人在护城河两岸搭了看台,供观众使用,还透出些要与民同乐的一意思。
这事算是在皇帝那挂了号了,皇帝都看好的比赛,众人能不给面子吗?参加的人越发多了。
只是这样一来宣和是必须参加了,皇帝不就是为了他来的么?
他报名的时候一时冲动,如今倒不好反悔了。
宣和同人比赛那日皇帝果然带着贵妃一起在城楼上观看。
随行的三五大臣,嘴上说着陛下这是与民同乐,心中想的却是,宝郡王这盛宠真是叫人艳羡,若他是陛下亲子,皇位就没别人什么事了。
眼下除了宣和仍旧嚣张肆意,京中哪个不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皇帝前几日还召见了沈大人,宣和入宫时还碰见他了,他向来避着亲儿子走,那日倒难得多看了宣和两眼,在擦肩而过的时候,还停下了脚步。
宣和早就不把他放在心上了,也懒得去猜他为何这样反常,走到养心殿才问了一句方公公,方才他来过?
方公公一时不明白他的意思,方才来了沈大人和燕王,这两位似乎都是宣和不大乐意提的,不知道他路上遇到了哪个,方公公想了想宣和平日里走的路与这二位离去的时间,试探着说:陛下今日召见了沈大人。
宣和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今天他亲爹也来了,还是一个人来的,不知他那后娘和弟弟去哪了。
皇帝在城楼上,手中拿着千里镜,眼见着宣和拿了第一,倒是有些意外,不是他不相信自家孩子,只是宣和毕竟连弓都拉不开,体力放在那。
他略一挑眉,将手中的千里镜扔给方公公,明知其中有蹊跷,仍旧心安理得地听着身后宗亲的吹捧。
谁不乐意听人说自家孩子好话呢,皇帝也不能免俗,至于究竟是为什么夸,不重要,谁都说皇帝英明神武,但说的人,又有几个真正想过皇帝是否真的英明神武?
下城楼时皇帝向贵妃伸出手:惜娘,来。
宣和过了终点还前滑了十余丈,而后弓着身子撑着膝盖大喘气。
很久没有这样剧烈运动,肺活量有些跟不上。
前几日虽也玩,到底没有这么拼命,他还是要面子的,这么多人看着,爹娘还都来了,他必须赢。
但真叫人让他也有些无趣,正好报名的人多,他就利用身份之便,重新规划了赛制,采取晋级制度,先是小组预赛,优胜者再参与决赛,宣和在这名单上做了手脚,确保他能拿到所在小组的第一。
即便如此,他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不过好在这力气没有白费,第一个过终点,面子上还是好看的。
冰面上没法休息,河岸到冰面临时搭建了梯子,宣和拒绝是侍从的搀扶,自己脱了冰刀慢吞吞地从梯子上去。
手脚酸软,上个梯子都嫌费劲,这一回确实是有些脱力。
不过他早已做好准备,他只比这一场,后面的比赛就不参与了,这样的罪只受一次就够了。他是喜欢冰嬉,可不喜欢大冷天出一身热汗,贴身的衣裳都湿透了,外衫穿着嫌热,脱了嫌冷,难受得紧。
他退赛理由都是现成的,比赛是他举办的,奖品也都是他提供的,再出来跟人争就没意思了,还显得他大气。
梯子上方伸出来一双手,宣和抬头看去就看到了谢淳。
谢淳拉着他上去,然后不由分说就给他裹了一件大氅,毛茸茸的领子大约是貂皮,蹭在脸上那触感跟紫貂有些相像。
好像很久没有见熊猫和貂了。
他一愣神,谢淳已经给他把大氅系好了。
宣和企图扯开:我满身的汗你看不见吗?!
看见了。
就是因为看见了才要加。
宣和懒得搭理他,如今谢淳这脾气他也差不多摸透了,基本上他认定什么是不会改的,争执根本没有意义。
宣和有些苦恼,贵妃说谢淳给他什么收着便是,可没说他不要的东西怎么办啊。
就像如今身上这大氅,他要是脱了,谢淳一定会给他穿回去,说不定为了防止他再脱,会直接在大庭广众这下抱着他走。
宣和有顾虑,强忍着热意没挣扎,心里不舒坦嘴上就没停1,但不论他说什么,谢淳都没什么反应,宣和说累了,骂了一句:狗脾气。
谢淳被他骂了一路,听到这一句反倒笑了。
嗯。
第64章
皇帝出宫就是为了来看他的,宣和自然要去见,陛下已经带着贵妃娘娘去了摘星楼,今日摘星楼不营业,只为招待这位天下最尊贵的客人。
皇帝就坐在大堂,眼盲的书人仍在说书,说着皇宫里的故事,皇宫的主人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贵妃也是面上带着笑。
他们并不交谈,只是偶尔听到些有趣的内容便对视一眼。
宣和来时,正听那说书人说到了自己,说他的是天神转世,下凡历练的,说他自幼聪慧常有奇思,自小得皇帝与贵妃的宠爱。
皇帝见到宣和才笑着开口:有些意思。
宣和无辜:这可不是我安排的,我是这种自吹自擂的人吗?
他瞧了一眼台上那总问他讨赏的说书人,这老头一定是知道台下坐着谁的,这些市井之中讨饭吃的人,精着呢。
果然便听皇帝说:说得不错,赏。
这就是变相肯定说书人方才的话,过几日,坊间又要多一个传说。
宣和终于撑到入室,迫不及待地解了大氅,这次谢淳没有说什么,皇帝倒是瞧出来这不是他自己的东西。
伺候你的人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