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无情道(重生 修真)——岫青晓白(82)
放开。萧满冷冷地说。
晏无书抱了萧满片刻才放开,萧满得了自由,立时和他拉开距离,行出数丈远。晏无书笑起来,往风里丢出一艘云舟,邀萧满上去。
萧满才不理会。
月落日出,一夜过去,佛门集会继续,地点依旧在枯澹寺前的日月广场上。
当下时分,众僧辩论的乃是轮回之道,各寺皆有不同看法,你一言我一语,有来有往,不断辩驳。
昨日那名妙语连珠的年轻僧人安静坐在角落,双手合十,低垂眉目,没有开口与人谈论,但许多人都将视线落在他身上,希望能再听他的见解。
那个年轻僧人,暗阁可查到些什么?
垂眼便可将此处收入视野中的高峰上,晏无书转了一下手里的折扇,低声问萧满。
萧满将方才收到暗阁传来的消息递给晏无书。这是一封密信,信上所述,乃是此名游僧的生平和近段时日的动向。
他乃贫家子,十二岁那年,被路过的一位游僧看中,拜其为师,随他离去,踏上修行,四处游学听经,一月前来到枯澹山下,住在城西一间茅草屋里,行为没有任何不正常。
与寻常游僧无异。萧满低声道。
却也过于普通。晏无书语气幽幽。
药谷弟子盯着他,昨日论道结束后,也没有任何怪异行动。萧满道。
晏无书先是嗯了一声,尔后想起什么,不咸不淡一啧。
辰光一点点流逝,所辩之题换过一轮又一轮,连一些道门子弟都忍不住加入,年轻僧人始终没有开口,垂着眼睛,仿佛入定一般。
七月的烈阳爬上天顶,落在地上的影子缩短,午时已至。
论道暂时告一段落,无人提出新的问题,一时之间,场上寂静。
晏无书斜倚在树上,扯了下萧满衣袖,让他将目光挪向山道。
一群人正在上山,同样是佛门之人,都戴斗笠,肤色被晒得很黑,皆为瘦削身材,无一例外。
这群人从哪里来的?萧满直觉不对劲。
从山下来,要到山上去。晏无书道。
无疑是一句废话,但话音落地,晏无书朝山间某个方向点出一点灵力。
他警惕起来了。
这群人从山下到日月广场,不过须臾功夫。日月广场中仍旧无人开口,耳畔唯余树上蝉鸣,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僧人诵出的佛号,立刻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他扫了一圈众人,目光落到玄明大师身上,道:来晚了些,罪过。
说完走向广场中央,站在东道主枯澹寺之前,右手抓住左手掌间垂落的佛珠,说道:都说我佛慈悲,却不知这慈悲,乃是何种慈悲。今日,我想与诸位,辩一辩何为慈悲。
修佛者慈悲为怀,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有一辆满载火油的马车,车上不慎落了火星,火油罐很快便要炸开,拉车的马儿还发起狂来,若不将马车带离,街上百姓或死或伤,街道或残或毁。
离开的路有两条,一条通往禁地,一条通往田间。禁地中有一湖泊,众所周知的危险之处,此时却有十来个顽劣孩童在那处玩耍;另一处的田地,则有一个孝顺少年,代替腿疾发作的父亲开垦播种。
只有这两个选择,你是马车上的车夫,一个普通车夫,没有修为,凭自己阻止不了火势,周围也没有修行之人可以帮忙。请问诸位,你会选哪条路?
他问的是诸位,但目光只看玄明大师一人。
玄明大师眉梢微微蹙起。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条件被定死,两方都是人命。生命的重量,岂是哪边人多,哪边人少,就能做出判断的?
见玄明不说话,他又道:人与人之间,难以抉择,但古有割肉喂虎之说。佛舍身饲虎,身灭而成佛。虎饱食一餐,山中人安稳一餐,可虎犹有再饿之时,饿极自会再扑食山中人。如此一来,佛之身死,是否无益?
佛之身死,到底是为了成全自身成佛,满足自己私欲的假慈悲,还是坚信众生平等,人为生灵,虎亦为生灵,两两权衡,索性舍己渡虎的大慈悲?
此问一出,本就安静的日月广场鸦雀无声,不过片刻后,有人道:佛自然是大慈悲。
这人立刻反驳:若他是大慈悲,怎会想不到虎下一顿会再饿?饿了仍会吃人?
我佛慈悲,怎可杀生?一个枯澹寺僧人摇头道。
他眉梢一挑:杀生,亦是救生。
坐在树下,从头到尾沉默不言的别北楼抱琴起身,隔着眼前白缎看向这个头戴斗笠、肤色黝黑的僧人,沉声道:你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本就充满局限,无论做何选择,都只能是牺牲一方,保全另一方的结果,也就是你所说的,杀生即救生。
僧人反问他:但这样的问题,在这人世之间,不是时常发生?
我们是修行者,这些问题,都能两全。别北楼道,施术灭火,擒虎送往无人之处,自然可解。
可若你的能力,不够两全呢?
日月广场争吵起来。
高峰上,萧满一身素白,折着正午时分的阳光,极其惹眼。他凝视着远处的众人众僧,轻声问晏无书: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个普通车夫,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我选田间。 晏无书垂眼,思索片刻说道。
第93章 两难之境
生命的价值难以衡量。
一边是一人, 一边是一群人, 无论怎么选, 都是杀人。可杀人是为了救人。杀一人而救一群人, 或是杀一群人去救一人。
两难的抉择。
但如果真要去选, 晏无书选以少换多。
若一人死,只悲二三人;若一群人死, 悲伤绝望的,便会有数十人。
萧满目光仍落在远处的日月广场上,素白衣袍被风吹得猎猎翻飞, 听见他的答案, 唇轻抿着, 表情并不意外。
你呢?晏无书反问萧满, 如果是你, 会怎么选?
萧满眼神颤了一下, 沉默半晌,低声道:我不选。
日月广场中的论辩陷入僵局。要想解决这个肤色黝黑的僧人提出的问题, 无论如何, 都会落到杀一救一的局面。
可被杀死的生灵何其无辜?众人辩不出结果, 又无法两全,肤色黝黑的僧人笑起来,目光四下一扫, 道:伪善,伪道,伪慈悲。
这话未免过份, 果然来者不善。萧满下意识抓出弓,但被晏无书按下。
他们会察觉到杀意。晏无书低声对萧满道。
就在此时,日月广场上有人出声质问:面对那般情形,你又作何选择?
我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肤色黝黑的僧人回答道,以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救人之心。
玄明大师上前一步,目光直视他的眼睛,问道:那你说说,什么是真正的慈悲?
会出现两难抉择,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红尘太苦。真正的慈悲,是教虎不再饥饿,需要以人为食,是教百姓不再愚昧,顽劣孩童悔改。真正的慈悲,能让红尘之苦,变做极乐。
你们的佛做不到这一点,只在言辞之间悲悯众生,你们所信奉的,不过是自欺欺人一场空罢了。
他一字一句说道,单手竖在身前,佛珠随着步伐晃荡,视线四处游走,偶尔摇头,语气愈发凉薄,话到末尾,脚步站定,注视着玄明大师,道:
伪佛。
一个枯澹寺僧人上前怒目斥道:哪里来的游僧,敢在此间强词夺理!
四方众人皆怒,没人再平静坐在蒲团上,接连起身,将这群后到的人围住。
游僧游僧,僧游四方,方知人间之苦,知人间之苦,才能化解这一份苦。皮肤黝黑的僧人道,如今的佛门,以枯澹寺为中心,而枯澹寺,又以你为首,我等此番前来,为的就是
他话语一顿,垂下眼眸,再掀起时,声音转冷:帮你这半佛,更换名号,为现在的佛门,改头换面!
说时迟那时快,他翻转手腕,朝玄明大师猛出一掌!
这一掌掌风凌厉至极,站得近的无一不被掀飞出去,玄明大师面色一沉,疾身上前,猛甩佛珠,将这记悍掌接下。
僧人站的位置在日月广场正中,一掌击出,将四下扫空。漫起的尘埃飘零旋转在正午耀白日光下,玄明凝视他的眼睛,缓慢问:敢问尊姓大名。
贫僧法号龙丘。对面之人回答说道,继而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简短交谈之后,场上干戈又起,气劲相撞,引得整座山都晃荡,四下众人避退,远处高峰上,萧满抓出了弓。
玄明素有半佛之称,因其大慈大悲的事迹而得名,又因一身高深修为得以巩固。依照道门的划分,他境界在太清圣境,能和他打得平分秋色的,境界何尝会低?
他在太清圣境!萧满声音冷沉。
萧满立刻想通昨夜的局,以及眼下的局,眉头紧紧蹙起:难怪要用曲寒星将你引开。这群人一出手便是如此境界,可想而知,曲寒星那边会陷入怎样的危机!
晏无书的声音亦沉,脸上惯有的那抹笑消失了,阳光折射进眼眸,幽幽泛冷:但这边,也不止这一人。
话语在落地时分得到证实,零零散散站在四方的一些游僧,以及方才上山的这群人,纷纷掏出武器,向着身侧人发起进攻!他们的真实境界因此浮出水面,就连最弱之人,也在太玄初境!
各门各派自然反抗,却是惊觉,其中一部分人,竟无法调动体内灵力。
他们有五十二个太玄境。萧满脸上本就无甚表情,此时更是面沉如水,言语之间,张弓搭箭,全力射出,道门佛门,太玄境之下基本丧失战斗能力。
这岂止是一场混战,根本是一场天平从一开始就狠狠倾斜的恶战。这群人以两难之局作为开题,而现在,他们竟真落入。
是我们低估了,先解决眼下。萧满作出抉择。
话毕,身侧之人手执天地潮来剑,点足一掠,闪至日月广场上。
广场中,唯角落一人还坐着,是昨日语惊四座的年轻僧人。
晏无书一剑斩向他。
这一剑,出势快,落势猛,剑风途径之处,地面青石寸寸翻起,而他坐定蒲团上,犹自不动。
待剑锋逼至头顶,向上翻出一掌,徒手接下。
他的境界暴露出来,是第二个太清圣境!
你不轻易开口。晏无书没退,他保持着落剑姿势,悬在半空,看定蒲团上这人,慢条斯理说道,但一开口,就能在不知不觉间,控制住别人。
陵光君好眼力。年轻僧人仰起头来,平静注视晏无书的眼睛,不过你没去救你的徒弟,真是让我感到惊讶。
晏无书扯唇笑了一下: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放在师徒之间,亦算适合。
这一遭,是他的劫。年轻僧人定定说道。
却也能化成缘。晏无书哼笑一声,说话之间骤然后撤,于虚空之中翻转剑势,出了第二剑。
年轻僧人盘膝姿势不改,就这般腾然升至空中,双手起落,不断出掌。
咻!
一支淬着火的箭破风而来,直逼后颈。年轻僧人面色不变,不避不让,待那箭撞上时,竟激起一声宛如兵戈相接时的当啷响。
箭断了。
原来修成了金刚身。晏无书将方才一幕收进眼底,眉梢微挑说道。
各门各派都来了不少人到枯澹山,除孤山有一个太清圣境,三个太玄境外,其余门派的至多到了两位太玄,余下之人,都是归元境,甚至归元境之下的弟子。
昨日年轻僧人一番话,从白日说到薄暮,在座都听得如痴如醉,而眼下,曾为他折服的太玄境以下之人尽数丧失功体,无法调转体内灵力,甚至从乾坤戒里祭出法器符纸都做不到!
他们四散奔逃,其中许多逃无可逃,死在刀下、棍下、掌下。而此时,距离乱战开始,不过数分时间。
尸横枯澹山。
别北楼单手持琴,一面以琴音救人或杀人,一面穿越广场,来到枯澹寺住持身侧,对他道:请让众人退入枯澹寺。
他语速极快,声音不大,但言语之间自有一股使人信服的力量。枯澹寺住持往身后看了一眼,转瞬明白他的意思,持在手里的长杖沉然杵地,开口声音洪亮如钟:都入寺!
就在近处的人甫闻此言,赶紧往寺内狂奔,立时有人前来拦截,别北楼与枯澹寺住持,以及其余数人合力,勉强为他们开辟出一条通路。
剑光刀光耀眼过天上日芒,兵刃相接之声此起彼伏,山林间鸟雀纷纷拍翅逃走,连蝉都被吓得哑了声。
萧满不再在对面高峰上出箭,他倒提见红尘,疾掠至场间,手腕翻转,剑气炸起,替互相掩护在一起的孤山弟子们逼退一个太玄境。
你怎么样?他问走在最前方的魏出云。
魏出云是归元上境,隐隐之间有突破趋势。他带领着几个昨日没有来日月广场上、不曾中招的孤山弟子,共同结起剑阵,将丧失了抵抗之力的同门护在后方。
我没事。魏出云摇头,你呢?
我亦无事。萧满对魏出云说道,旋即一扫他身后的诸位同门,我来断后,你们速速前往寺中。
小师叔祖,他们的功法很是古怪。
此前从未见过!
剑都刺入心脏了还不死,恐怕皆已堕入魔道!
小师叔祖,你要小心啊,万万不可硬来!
被护住的孤山弟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萧满说道,萧满点头应下。
他何尝看不出这些人修炼的功法诡异?
从未见过的功法,无论多重的伤皆可迅速愈合,真是像极了前世那场道魔之战里,堕魔之人的特征。
萧满神情凝重,手腕微微一侧,见红尘刀锋偏转。长剑通体玄黑,折不出半分日光,却自有一股寒芒流淌,是从萧满掌间溢出的灵力。
恋耽美
晏无书抱了萧满片刻才放开,萧满得了自由,立时和他拉开距离,行出数丈远。晏无书笑起来,往风里丢出一艘云舟,邀萧满上去。
萧满才不理会。
月落日出,一夜过去,佛门集会继续,地点依旧在枯澹寺前的日月广场上。
当下时分,众僧辩论的乃是轮回之道,各寺皆有不同看法,你一言我一语,有来有往,不断辩驳。
昨日那名妙语连珠的年轻僧人安静坐在角落,双手合十,低垂眉目,没有开口与人谈论,但许多人都将视线落在他身上,希望能再听他的见解。
那个年轻僧人,暗阁可查到些什么?
垂眼便可将此处收入视野中的高峰上,晏无书转了一下手里的折扇,低声问萧满。
萧满将方才收到暗阁传来的消息递给晏无书。这是一封密信,信上所述,乃是此名游僧的生平和近段时日的动向。
他乃贫家子,十二岁那年,被路过的一位游僧看中,拜其为师,随他离去,踏上修行,四处游学听经,一月前来到枯澹山下,住在城西一间茅草屋里,行为没有任何不正常。
与寻常游僧无异。萧满低声道。
却也过于普通。晏无书语气幽幽。
药谷弟子盯着他,昨日论道结束后,也没有任何怪异行动。萧满道。
晏无书先是嗯了一声,尔后想起什么,不咸不淡一啧。
辰光一点点流逝,所辩之题换过一轮又一轮,连一些道门子弟都忍不住加入,年轻僧人始终没有开口,垂着眼睛,仿佛入定一般。
七月的烈阳爬上天顶,落在地上的影子缩短,午时已至。
论道暂时告一段落,无人提出新的问题,一时之间,场上寂静。
晏无书斜倚在树上,扯了下萧满衣袖,让他将目光挪向山道。
一群人正在上山,同样是佛门之人,都戴斗笠,肤色被晒得很黑,皆为瘦削身材,无一例外。
这群人从哪里来的?萧满直觉不对劲。
从山下来,要到山上去。晏无书道。
无疑是一句废话,但话音落地,晏无书朝山间某个方向点出一点灵力。
他警惕起来了。
这群人从山下到日月广场,不过须臾功夫。日月广场中仍旧无人开口,耳畔唯余树上蝉鸣,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僧人诵出的佛号,立刻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他扫了一圈众人,目光落到玄明大师身上,道:来晚了些,罪过。
说完走向广场中央,站在东道主枯澹寺之前,右手抓住左手掌间垂落的佛珠,说道:都说我佛慈悲,却不知这慈悲,乃是何种慈悲。今日,我想与诸位,辩一辩何为慈悲。
修佛者慈悲为怀,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有一辆满载火油的马车,车上不慎落了火星,火油罐很快便要炸开,拉车的马儿还发起狂来,若不将马车带离,街上百姓或死或伤,街道或残或毁。
离开的路有两条,一条通往禁地,一条通往田间。禁地中有一湖泊,众所周知的危险之处,此时却有十来个顽劣孩童在那处玩耍;另一处的田地,则有一个孝顺少年,代替腿疾发作的父亲开垦播种。
只有这两个选择,你是马车上的车夫,一个普通车夫,没有修为,凭自己阻止不了火势,周围也没有修行之人可以帮忙。请问诸位,你会选哪条路?
他问的是诸位,但目光只看玄明大师一人。
玄明大师眉梢微微蹙起。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条件被定死,两方都是人命。生命的重量,岂是哪边人多,哪边人少,就能做出判断的?
见玄明不说话,他又道:人与人之间,难以抉择,但古有割肉喂虎之说。佛舍身饲虎,身灭而成佛。虎饱食一餐,山中人安稳一餐,可虎犹有再饿之时,饿极自会再扑食山中人。如此一来,佛之身死,是否无益?
佛之身死,到底是为了成全自身成佛,满足自己私欲的假慈悲,还是坚信众生平等,人为生灵,虎亦为生灵,两两权衡,索性舍己渡虎的大慈悲?
此问一出,本就安静的日月广场鸦雀无声,不过片刻后,有人道:佛自然是大慈悲。
这人立刻反驳:若他是大慈悲,怎会想不到虎下一顿会再饿?饿了仍会吃人?
我佛慈悲,怎可杀生?一个枯澹寺僧人摇头道。
他眉梢一挑:杀生,亦是救生。
坐在树下,从头到尾沉默不言的别北楼抱琴起身,隔着眼前白缎看向这个头戴斗笠、肤色黝黑的僧人,沉声道:你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本就充满局限,无论做何选择,都只能是牺牲一方,保全另一方的结果,也就是你所说的,杀生即救生。
僧人反问他:但这样的问题,在这人世之间,不是时常发生?
我们是修行者,这些问题,都能两全。别北楼道,施术灭火,擒虎送往无人之处,自然可解。
可若你的能力,不够两全呢?
日月广场争吵起来。
高峰上,萧满一身素白,折着正午时分的阳光,极其惹眼。他凝视着远处的众人众僧,轻声问晏无书: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个普通车夫,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我选田间。 晏无书垂眼,思索片刻说道。
第93章 两难之境
生命的价值难以衡量。
一边是一人, 一边是一群人, 无论怎么选, 都是杀人。可杀人是为了救人。杀一人而救一群人, 或是杀一群人去救一人。
两难的抉择。
但如果真要去选, 晏无书选以少换多。
若一人死,只悲二三人;若一群人死, 悲伤绝望的,便会有数十人。
萧满目光仍落在远处的日月广场上,素白衣袍被风吹得猎猎翻飞, 听见他的答案, 唇轻抿着, 表情并不意外。
你呢?晏无书反问萧满, 如果是你, 会怎么选?
萧满眼神颤了一下, 沉默半晌,低声道:我不选。
日月广场中的论辩陷入僵局。要想解决这个肤色黝黑的僧人提出的问题, 无论如何, 都会落到杀一救一的局面。
可被杀死的生灵何其无辜?众人辩不出结果, 又无法两全,肤色黝黑的僧人笑起来,目光四下一扫, 道:伪善,伪道,伪慈悲。
这话未免过份, 果然来者不善。萧满下意识抓出弓,但被晏无书按下。
他们会察觉到杀意。晏无书低声对萧满道。
就在此时,日月广场上有人出声质问:面对那般情形,你又作何选择?
我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肤色黝黑的僧人回答道,以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救人之心。
玄明大师上前一步,目光直视他的眼睛,问道:那你说说,什么是真正的慈悲?
会出现两难抉择,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红尘太苦。真正的慈悲,是教虎不再饥饿,需要以人为食,是教百姓不再愚昧,顽劣孩童悔改。真正的慈悲,能让红尘之苦,变做极乐。
你们的佛做不到这一点,只在言辞之间悲悯众生,你们所信奉的,不过是自欺欺人一场空罢了。
他一字一句说道,单手竖在身前,佛珠随着步伐晃荡,视线四处游走,偶尔摇头,语气愈发凉薄,话到末尾,脚步站定,注视着玄明大师,道:
伪佛。
一个枯澹寺僧人上前怒目斥道:哪里来的游僧,敢在此间强词夺理!
四方众人皆怒,没人再平静坐在蒲团上,接连起身,将这群后到的人围住。
游僧游僧,僧游四方,方知人间之苦,知人间之苦,才能化解这一份苦。皮肤黝黑的僧人道,如今的佛门,以枯澹寺为中心,而枯澹寺,又以你为首,我等此番前来,为的就是
他话语一顿,垂下眼眸,再掀起时,声音转冷:帮你这半佛,更换名号,为现在的佛门,改头换面!
说时迟那时快,他翻转手腕,朝玄明大师猛出一掌!
这一掌掌风凌厉至极,站得近的无一不被掀飞出去,玄明大师面色一沉,疾身上前,猛甩佛珠,将这记悍掌接下。
僧人站的位置在日月广场正中,一掌击出,将四下扫空。漫起的尘埃飘零旋转在正午耀白日光下,玄明凝视他的眼睛,缓慢问:敢问尊姓大名。
贫僧法号龙丘。对面之人回答说道,继而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简短交谈之后,场上干戈又起,气劲相撞,引得整座山都晃荡,四下众人避退,远处高峰上,萧满抓出了弓。
玄明素有半佛之称,因其大慈大悲的事迹而得名,又因一身高深修为得以巩固。依照道门的划分,他境界在太清圣境,能和他打得平分秋色的,境界何尝会低?
他在太清圣境!萧满声音冷沉。
萧满立刻想通昨夜的局,以及眼下的局,眉头紧紧蹙起:难怪要用曲寒星将你引开。这群人一出手便是如此境界,可想而知,曲寒星那边会陷入怎样的危机!
晏无书的声音亦沉,脸上惯有的那抹笑消失了,阳光折射进眼眸,幽幽泛冷:但这边,也不止这一人。
话语在落地时分得到证实,零零散散站在四方的一些游僧,以及方才上山的这群人,纷纷掏出武器,向着身侧人发起进攻!他们的真实境界因此浮出水面,就连最弱之人,也在太玄初境!
各门各派自然反抗,却是惊觉,其中一部分人,竟无法调动体内灵力。
他们有五十二个太玄境。萧满脸上本就无甚表情,此时更是面沉如水,言语之间,张弓搭箭,全力射出,道门佛门,太玄境之下基本丧失战斗能力。
这岂止是一场混战,根本是一场天平从一开始就狠狠倾斜的恶战。这群人以两难之局作为开题,而现在,他们竟真落入。
是我们低估了,先解决眼下。萧满作出抉择。
话毕,身侧之人手执天地潮来剑,点足一掠,闪至日月广场上。
广场中,唯角落一人还坐着,是昨日语惊四座的年轻僧人。
晏无书一剑斩向他。
这一剑,出势快,落势猛,剑风途径之处,地面青石寸寸翻起,而他坐定蒲团上,犹自不动。
待剑锋逼至头顶,向上翻出一掌,徒手接下。
他的境界暴露出来,是第二个太清圣境!
你不轻易开口。晏无书没退,他保持着落剑姿势,悬在半空,看定蒲团上这人,慢条斯理说道,但一开口,就能在不知不觉间,控制住别人。
陵光君好眼力。年轻僧人仰起头来,平静注视晏无书的眼睛,不过你没去救你的徒弟,真是让我感到惊讶。
晏无书扯唇笑了一下: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放在师徒之间,亦算适合。
这一遭,是他的劫。年轻僧人定定说道。
却也能化成缘。晏无书哼笑一声,说话之间骤然后撤,于虚空之中翻转剑势,出了第二剑。
年轻僧人盘膝姿势不改,就这般腾然升至空中,双手起落,不断出掌。
咻!
一支淬着火的箭破风而来,直逼后颈。年轻僧人面色不变,不避不让,待那箭撞上时,竟激起一声宛如兵戈相接时的当啷响。
箭断了。
原来修成了金刚身。晏无书将方才一幕收进眼底,眉梢微挑说道。
各门各派都来了不少人到枯澹山,除孤山有一个太清圣境,三个太玄境外,其余门派的至多到了两位太玄,余下之人,都是归元境,甚至归元境之下的弟子。
昨日年轻僧人一番话,从白日说到薄暮,在座都听得如痴如醉,而眼下,曾为他折服的太玄境以下之人尽数丧失功体,无法调转体内灵力,甚至从乾坤戒里祭出法器符纸都做不到!
他们四散奔逃,其中许多逃无可逃,死在刀下、棍下、掌下。而此时,距离乱战开始,不过数分时间。
尸横枯澹山。
别北楼单手持琴,一面以琴音救人或杀人,一面穿越广场,来到枯澹寺住持身侧,对他道:请让众人退入枯澹寺。
他语速极快,声音不大,但言语之间自有一股使人信服的力量。枯澹寺住持往身后看了一眼,转瞬明白他的意思,持在手里的长杖沉然杵地,开口声音洪亮如钟:都入寺!
就在近处的人甫闻此言,赶紧往寺内狂奔,立时有人前来拦截,别北楼与枯澹寺住持,以及其余数人合力,勉强为他们开辟出一条通路。
剑光刀光耀眼过天上日芒,兵刃相接之声此起彼伏,山林间鸟雀纷纷拍翅逃走,连蝉都被吓得哑了声。
萧满不再在对面高峰上出箭,他倒提见红尘,疾掠至场间,手腕翻转,剑气炸起,替互相掩护在一起的孤山弟子们逼退一个太玄境。
你怎么样?他问走在最前方的魏出云。
魏出云是归元上境,隐隐之间有突破趋势。他带领着几个昨日没有来日月广场上、不曾中招的孤山弟子,共同结起剑阵,将丧失了抵抗之力的同门护在后方。
我没事。魏出云摇头,你呢?
我亦无事。萧满对魏出云说道,旋即一扫他身后的诸位同门,我来断后,你们速速前往寺中。
小师叔祖,他们的功法很是古怪。
此前从未见过!
剑都刺入心脏了还不死,恐怕皆已堕入魔道!
小师叔祖,你要小心啊,万万不可硬来!
被护住的孤山弟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萧满说道,萧满点头应下。
他何尝看不出这些人修炼的功法诡异?
从未见过的功法,无论多重的伤皆可迅速愈合,真是像极了前世那场道魔之战里,堕魔之人的特征。
萧满神情凝重,手腕微微一侧,见红尘刀锋偏转。长剑通体玄黑,折不出半分日光,却自有一股寒芒流淌,是从萧满掌间溢出的灵力。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