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历史同人]秦问 > [历史同人]秦问
错误举报

>[历史同人]秦问——十四四十(12)

    对。成功了!玻璃啊,我终于给造出来了!不行,玻璃太有用了,我还得写一本论玻璃的一百种使用方式!
    确实不容易,天知道墨斗为了这玻璃花了多少精力。
    制造玻璃需要超过1000度以上的温度,而木头燃烧时火焰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只有煤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才在1000度以上。为此墨斗花了一天的时间在百度上对比古代和现代的地图,查找咸阳在哪里有煤矿,如此也是派人找了一年多才找到。
    更不要说还有石灰石、石英石、天然碱都需要一一寻找。
    如果不是嬴政在背后无条件墨斗,墨斗连材料都集不齐,期间的风言风语更是不计其数,墨斗不怕这些,成败自有后人说,他有信心如果在两千年后的历史后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评价也绝对是正面的。
    墨斗担心的是嬴政,不过嬴政一直就像是没听到过别人说的话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墨斗咬人给人,要钱给钱。
    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要不是有嬴政在背后无条件支持墨斗,墨斗连实验都试不起来。
    现在玻璃终于给做出来了,饶是墨斗有百度的技术支持,也是狠狠舒了一口气。
    墨斗摩拳擦掌,恨不得下一秒就变出望远镜、温室大棚出来,直到看到站在一旁懵了的伞才略微控制力一下。
    伞,这几天辛苦了,我允你几日假,好好休息吧。
    伞虽然很好奇地看了一眼有点不正常的墨斗,但还是乖巧地退下。
    墨斗擦了擦脸上的汗,才发现身上全是汗,黏糊糊的,于是赶紧去洗了个澡,而在这个过程中,墨斗时不时总能笑个几声,要是让旁人看见了,绝对会觉得墨斗就是个神经病。
    墨斗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把自己兴奋的心情压下去,确定自己不会突然再神经质地笑出声后,才回屋内做正经事。
    从书架上拿下两本书,两摞纸。翻开其中一本书的最后一页,将刚刚玻璃原料的配方记录上去,再从头到脚检查一遍,确定没有纰漏才合上书。
    这两本书分别是用来记录墨斗造纸和造玻璃经历过程的。
    在造出最基本的蔡侯纸后,墨斗照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从南方运来了大量了竹子,终于造出了竹纸。
    虽然后世又大名鼎鼎的佐伯纸,但佐伯纸的原料主要是桑,而桑的主要产地是山东,所以左伯是在山东造纸。因为左伯纸的原料以及工艺复杂于竹纸,不利于当时用纸量的的发展,到后世也只是成为中国手工纸里面的一个众小品种传承下来。(注1)
    竹纸的制造方法在《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中说得很清楚,里面甚至还提到了废纸的回收利用,墨斗造起来反而比造蔡侯纸方便。
    墨斗看着摆在面前的成品,寻思着要挑什么时候给嬴政,要知道,墨斗急着造这两样东西有各自的用途和目的的。
    现在嬴政已经十二岁了,按照史书记载,他明年就要当秦王了。
    而秦国在嬴政登基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趁着这个君王年轻搞些大事情:晋阳叛乱、长安君叛乱、五国联军攻伐秦国,连老天爷也故意为难嬴政,大旱蝗灾大旱蝗灾大旱蝗灾连续六年三轮自然灾害,更不要说因此而爆发的瘟疫。
    一件件罗列下来,墨斗看得心惊胆跳,所以才咬牙一定要把玻璃先搞出来。
    不管怎么样,玻璃能换钱换粮是真的,打起仗来也可以当珍品用来挑拨离间。
    之于纸,也是墨斗准备给嬴政用来吸收人才的。
    十三年的少年帝王,鬼知道历史上的嬴政是怎么斗倒吕不韦的,在墨斗眼里,哪怕是后世的康熙,也是比不上自家嬴政的。
    要知道康熙虽然是八岁登基,比嬴政小五岁,但他一直都是接受皇家教育长大的,而嬴政之前可是当了八年的人质!
    况且,真说起来,鳌拜的势力说不定还没又吕不韦大,要知道,秦国的军工厂都是吕不韦一手操办拥有最高决定权的。
    总而言之,在墨斗眼里,嬴政就是最棒的,他就踩一捧一了,不服憋着!
    所以先把这玻璃盘给嬴政吧他欠嬴政钱太多了,先还了再说
    纸的推行牵扯太大了,还是要徐徐图之。
    第24章
    等墨斗捧着玻璃盘去见嬴政时,嬴政早就在等他了,看见墨斗抬头问:斗来了?过来坐,你这手里拿的是何物?
    墨斗犹豫了一下,自己好像来得不是时候,嬴政现在的心情不太好。
    这些年来,嬴政越来越内敛,也只有在墨斗前面才露出一些真性情,所以要说谁是最熟悉嬴政的,非墨斗所属,连赵姬都没墨斗了解嬴政。
    比如说现在,嬴政虽然面无表情,语调也没什么起伏,但嬴政一边的眉毛微微扬起,这就代表嬴政正在对某一件事不满。
    不过墨斗也不至于怕嬴政迁怒,更何况他这次是来报喜的呢!相比之下,墨斗倒是更好奇嬴政在生什么气。
    所以墨斗犹豫了一下就缓缓把木盒打开了:公子,斗今日造出此物,幸不辱命。
    玻璃盘被墨斗心机地放在一个特别朴素的木盒中,但是它的下面放了一块洁白的兔毛,当阳光透过玻璃映在微微扬动的白毛上时,这玻璃盘显得愈发地玲珑剔透,连里面因工艺瑕疵而产生的小气泡也变得漂亮而可爱。
    嬴政眼睛闪过一丝惊异,将玻璃盘拿出来把玩了一会儿,脸色也缓和下来,笑道:这便是斗造出的琉璃?果真剔透如冰,旁的琉璃那还真是不如其万分之一,不愧为斗。
    战国时期就有琉璃了,上世纪30年代,在洛阳东郊汉魏故城内城东北隅金村大墓出土的镶嵌琉璃玉铜镜,就运用了大量的琉璃材料,不过颜色厚重地想翡翠一般,跟墨斗的这个确实没法比。
    公子谬赞了。墨斗感觉自己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得意之情又要被嬴政给夸回来,赶紧矜持一下,顺便再掏出一份竹简,这琉璃所要用的材料、造法、费用斗皆写于此上,望公子过目。
    他可不能一直造琉璃,批量制造交给别人,他得专注研发。
    嬴政拿过竹简,打开浏览一遍,沉吟片刻,拿出一把剑来递给墨斗:看看此剑。
    这是难道是大名鼎鼎的秦剑?墨斗好奇地接过,仔细查看。
    这是一把青铜剑,剑长快有一米,锋锐无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极为平整光亮,墨斗用手指一弹剑身,剑鸣清越,真不愧为两千年后依然不腐锈的秦剑。
    瞧着墨斗看地差不多了,嬴政问道:说说如何?
    如何?
    墨斗忖度了一下,如果嬴政只是想要夸耀的话,不会是这种态度,再联系啊嬴政之前的不开心所以嬴政这是要挑刺?
    那他也不能全说坏话啊!
    墨斗想了想,拿出了高中历史答题的模版,不管怎么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这样总应该总没错!
    其一,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是此剑身长且不易折,这便是其最大也是最明显的优势;其二,此剑锋利无比,更甚旁剑;其三,斗可大胆说一句,此剑可永垂不朽。
    这些都是墨斗从百度查到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古代的剑其实都是很短的,连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也才55cm,最长的也不过60cm,而这把剑却足足有90cm左右!简直就是奇迹!
    一直以来,为了加强巩固剑身,工匠们都是往里面加锡,然而正所谓过刚易折,过量的锡只会导致剑在砍杀敌人时极易折断,这也是为什么青铜剑做不长的原因之一。
    经后世探测,秦剑的表面含锡量高达30%,内部却保持着20%左右的含锡量,硬度相当于中碳钢,所以秦剑一方面在打磨后可使剑刃锋利无比,而另一方面,却极易折断。
    因此,在剑柄处,造剑的匠人采用了阶段性宽窄的方式,也就是剑身下部一段宽一段窄,一段薄一段厚,以此增加剑的弹性。
    再加上鬼知道他们是怎么在剑表面加上的铬盐氧化屏,以此达到千年不朽,这秦剑简直是bug般的存在。
    嬴政看着墨斗还回来的剑点点头:叔父说得与你差不多,还有呢?
    顶头boss不满意,所以墨斗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
    墨斗组织了一下语言:然此剑工艺再高,也不过是青铜制成,且技艺已到顶峰,恐后难有寸进,若想长远计,还需研制铁器,且此剑过长,若是慌忙抽剑,恐难拔出。
    比如说在后世都快被玩坏了的荆轲刺秦王
    嬴政不置可否,点点头:嗯。
    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还不满意啊墨斗咬咬牙,说:还有这剑上的字
    嬴政终于有了点反应,看向了墨斗,示意墨斗继续说下去。
    墨斗隐隐明白嬴政在不满了,内心苦笑,自己还真是乌鸦嘴,说什么来什么,之前还说吕不韦权势大,连军工厂都掌握其中,现在嬴政就因为这件事来找他了。
    嬴政是在不爽这剑上刻的字。
    《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邦、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而吕不韦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
    就比如说这把剑上刻着相邦吕不韦 寺工蕺丞义工成,说明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注1)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然而,就是每个剑上都有吕不韦的名字着实有点不爽。
    吕公于器上刻字,物勒工名,若兵器工艺有错,此行可方便追究责任。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着墨斗:斗就只说这些?
    你还要我怎样?!当众说相国吕不韦的坏话真的好吗?!
    墨斗欲哭无泪,只能再次组织语言:只是剑上刻相国之名有点画蛇添足,徒徒费时费力
    当然,如果只是去掉名字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嬴政真正在意的只是吕不韦的权利。
    墨斗被嬴政逼得无奈,心中却佩服起嬴政来。嬴政不过十二岁,甚至还只是个太子,就已经认识到吕不韦的威胁,而并未是害怕或是依附吕不韦,实在是太有远见了。
    罢了,确定墨斗的想法,嬴政也不再逼着墨斗了,岔开话题,斗与孤去一道寺工罢。
    寺工?
    寺工相当于秦国的中央军事工厂。
    墨斗懵逼,嬴政怎么突然间要和他要去那里?
    第25章
    斗与孤去一道寺工罢。
    既然嬴政都发话了,墨斗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能起身跟着嬴政走。
    然后半路遇上了赵姬和吕不韦墨斗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买一本黄历在家里放着了
    赵姬和吕不韦倒倒没什么出格的行为,两人规规矩矩地分开站,俨然一副贤妃忠臣的样子。
    嬴政照常行礼:叔父,母妃。
    政儿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在众目睽睽之下,墨斗是不敢抬头看赵姬的,不过赵姬的声音温柔妩媚,光是听就能让人酥了骨头,让墨斗不由得感叹不愧为赵姬。
    吕不韦也跟墨斗一样低着头恭恭敬敬的,就是站在一边不插话,任凭赵姬母子俩说话,谁也看不出他胆子大得跟赵姬有染。
    政儿可是要去宫外?赵姬看了看嬴政的样子,问到,这是要去哪儿?
    政儿是要去寺工,今日叔父拿了东西来给政儿瞧,政儿便想亲眼看看那东西是怎么做的。
    哦?赵姬看了一眼吕不韦,微微一笑,如此本宫便不问了,政儿早去早回,莫误了时辰。
    嬴政点头:诺,政儿便先退下了。
    赵姬看着嬴政波澜不惊的样子,微微一笑:政儿越来越像你叔父了。
    嬴政没什么反映,倒是墨斗心中一突,赵姬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当着嬴政的面这样说就不怕暴露吗?
    母妃说笑了。
    嬴政淡淡回复,行礼退下,墨斗赶紧跟上,走到一半终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吕不韦抬头看向赵姬,眼里藏着一抹笑
    啊啊啊啊!好奇心害死猫啊!
    墨斗恨不得自戳双目,这碗狗粮有毒,他拒绝吃!
    墨斗不敢再多看一眼,赶紧回头专心跟着嬴政。
    。
    据史书记载,秦国在统一中原之后是有百万大军的,并且还是高度职业化的军人,也就是说,秦国要准备百万把的兵器。
    有些史学家猜测,在秦国时期,说不定就已经有流水线作业的存在了。
    对此,正在参观军工厂的墨斗非常想劝那些史学家不要乱猜了因为人家真的已经有了啊!
    来自现代的墨斗此刻就像是土包子一般到处惊叹,难怪秦国有一统天下的实力,他们甚至已经用到了砂轮,一个人负责转动轮子,一个人负责打磨兵器,以此实现高效率的作业。要知道,C国在建国初有些地方都依然保持着小作坊的形式。
    一楼是处理材料的地方,杂乱而有序,而二楼则干净简洁,是负责更精细的工作,因此他们在二楼扶手处安装了滑轮,以此来运输材料。
    然而让墨斗惊讶的不是这种原始的电梯,而是他们用的是动滑轮!
    对,就是初中物理的那个省一半力的动滑轮
    说实话,墨斗有点无地自容,要是让他来做这个装置,他肯定会把那初中物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然后装一个定滑轮
    墨斗刚刚做出玻璃的优越感是真的没了。
    嬴政领着墨斗转了一圈,然而将他带出来,问:如何?
    墨斗挑不出骨头,只能把它吹爆:秦国寺工运作天衣无缝,公子可算是让斗开眼界了。
    好在这次嬴政没有让墨斗批评的意思,但说出的话依然让墨斗想哭。
    斗可愿执掌寺工?
    哈?你再说一遍,风有点大,我没听清!
    墨斗很想装作听不见的样子,但嬴政一直看着他,所以墨斗只能硬着头皮摇摇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