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历史同人]秦问 > [历史同人]秦问
错误举报

>[历史同人]秦问——十四四十(26)

    这便是变相地承认他嬴政不敢做这种事了,他想知道蝗虫的来源不假,但要是让他直接干预蝗灾的形成他不敢也时真的。
    墨斗万万没想到,一直以来对未来革新接受良好的嬴政竟然会在意这种事情。
    其实也不难理解,要说历代帝王中谁最迷信,嬴政绝对是处在前排:造地宫、做秦俑、派徐福东渡求仙丹一件件事情列下来,要是说嬴政不迷信才奇怪。
    历史上的嬴政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可以改革前人留下的秩序,却对虚幻的上天保持这最原始的敬畏甚至是惧怕。
    墨斗被嬴政的这一句话给说得愣在原地,嬴政看着他无法接受的样子,缓和声音安慰道:蝗虫可食此事寡人知道了,至于究其源头斗便不必再想了。
    墨斗抿起嘴,他抬头看了一眼嬴政,弯腰行了一礼,然后便回到了位子上不再多言一句。
    嬴政心中莫名地泛起了一些不安,就感觉他好像辜负了墨斗的期望,不过看墨斗的样子,应该是理解了他吧
    理解个头啊!
    晚上,听牛叔说墨斗有事找他于是半夜来到工坊的嬴政捧着竹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看这竹简里面些了什么?全是蝗虫的各种习性以及处理的方法!
    从最简单的活埋,到火烧,再到水淹,每一种方法都写明了用法和缺点,嬴政相信这玩意儿要是真的执行下去绝对有用。
    墨斗规规矩矩地跪坐在嬴政面前陈述他的想法:竹简中所记的蝗虫习性皆是斗一人观察的,里面的方法也都是斗一人所想,若是老天怪罪下来,也只能怪到斗一人的头上,与大王无关。
    嬴政面无表情地看着墨斗,墨斗被看得有些心慌,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
    大王可赐斗一块地,斗便可在那里试这些方法,也不会波及到秦国斗失败了,大王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若是成功了,斗也定然会交还此地
    墨斗声音越说越小,最后逐渐消失在嬴政的直视中,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越说越虚。
    斗说完了?
    墨斗小心翼翼看了嬴政一眼:嗯
    嬴政扬起一边的眉毛:寡人不愿。
    为什么啊
    按理说墨斗应该是愤怒了,但他却莫名地感觉委屈,明明他都说得那么清楚了,为什么嬴政还是不同意。
    这件事由寡人来做。
    ???
    什么鬼,他幻听了吗?墨斗不可置信地抬起来看向嬴政。
    嬴政无奈地一笑:斗都做到如此地步了,寡人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虽然他嬴政迷信,但他嬴政也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啊!
    要是真让墨斗替他承担全部责任那他面子还要不要了?!
    第50章
    一般来说,天才大多都是自傲的,他们会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大于天,比如说一边怕上天发怒一边还要咬牙派人治理蝗虫的嬴政,再比如说憋着一口气要一鸣惊人的甘罗。
    说服张唐并不是一件难事,正相反,对于甘罗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他只是将范雎和白起简单地举个例子。
    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甘罗这样子一说,张唐便意识到相比于出使燕国的危险,还是违背吕不韦的意愿更加不明智一点。即便是白起,也因为不愿攻打赵国而被赐死,而他的功劳比不上白起,吕不韦却比范雎更加独道专行,他要是再不识好歹,下场绝对好看不到哪里去。
    张唐看了一眼甘罗,终究还是认命了:我去燕国便是了。
    甘罗看了看面前这个愁眉苦脸的大叔,歪了歪头,狡黠地一笑:您不必担忧赵国,甘罗会处理好此事。
    张唐懵逼地看着甘罗,这个小家伙在说什么?他这是要干什么?
    甘罗面上不显,心中有一个小人在叉腰得意中,说服一个张唐怎么能体现他甘罗小天才的本事呢?要玩就要玩大的!
    于是甘罗就给吕不韦提交任务的时候又申请了一个新的任务:出使赵国。
    吕不韦看了看脸上写满了认真的甘罗,觉得这孩子比他想得要能干一点,让他去一趟赵国也无妨,可以试一试,于是便欣然同意。
    不过出使赵国这件事不是吕不韦一个人能决定的,不管怎么样都是要经过嬴政的同意,所以甘罗还得通过嬴政的测验。
    为此,甘罗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脑海内模拟了不止一遍嬴政会问什么,他要回应什么,他相信嬴政无论问任何问题他都能立即回答出来。
    怀着这份沉重的心情,甘罗终于见到了嬴政。
    双方的彼此的第一印象良好,嬴政威严肃穆,甘罗沉稳聪敏,他们都很满意彼此。
    嬴政率先提问:便是你想出使赵国?
    甘罗心中翻了个白眼,这不是废话嘛,但面上却规规矩矩的:是的。
    嬴政笑了一下:那你见到赵王会说什么?
    甘罗不动声色地暗怼回去:自然是观其脸色,相机行事。没有赵王的反应,我又哪里知道该说什么。
    原来如此,寡人受教了。嬴政恍然大悟,坦然道,如此,寡人便赐你十车、百余名仆,允你出使赵国了。
    这次轮到甘罗懵逼了,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简单嬴政就答应了,不应该再多问几句吗?你这样子他很憋屈的好吗!
    嬴政满意地看了一眼有点不知所措的甘罗,小样,别以为寡人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是要压着你的傲气,看寡人憋不死你,天才什么的寡人见得多了。
    甘罗与嬴政的第一会面,以嬴政略胜一筹告终。
    地点,赵国。
    此时的赵国非常热闹,因为他们的赵襄王正在和王子期赛马。
    身穿胡服的赵王一边挑着马一边问他的骑术老师:子期觉得哪匹马最为神勇?
    王子期恭恭敬敬地拱手道:我非伯乐,只知骑术,不会相马。
    罢了,赵国的马都是良马,寡人也不挑了,就这一匹罢,赵王摆摆手,随意指了一匹,今日寡人与子期赛马,子期不必让寡人。
    王子期认真地点头:臣明白了。
    赵王对这个君贤臣忠的场景非常满意,觉得自己真不愧是一代贤君,然而他很快就得意不起来了,因为王子期的认真不是装的,他是真的耿直,赵王说不必让着他,他还就真的没有让着赵王。
    两匹马的距离越来越远,君王的颜面眼见就要丢了,赵王终于忍不住开始赖皮了起来。
    这马是劣马,给寡人换一匹!
    王子期非常给面子的停了下来等着赵王换马,现实也非常给面子,赵王连换了三匹马,没一次比过王子期
    赵王终于认清了现实,只能认了输。
    王子期策马回到了赵王的身边,对上面色不佳的赵王,心中一个咯噔。
    子期没有尽心教寡人御术。
    果然,赵王还是开始埋怨了王子期,他没法直言怪王子期太过认真,毕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这口气赵王实在咽不下去,于是他便换了一个借口,怪王子期没有好好教他骑术。
    王子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赵王的怪罪,只能实话实说。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大意便是大王啊,这可不能怪我,是你自己在骑马的时候三心二意,自然是追不上我的啊。
    赵王这时还不知道这件事会被史官记下来流传后世,被用于教导做事要三心二意,连上网查他赵襄王的名号都只会出现赵襄王学御这个事件。
    他现在只是被王子期堵地哑口无言,只能回到寝宫生闷气。
    但糟心事往往是成群结队地出现,于是赵王很快就接到了臣子的觐见,而对方带来了对赵国非常不友好的消息,也带给了赵襄王第二次出名的机会。
    大王,燕王派其太子入秦为质,秦国已经答应了。
    什么!赵王震惊道,难道秦国要与燕国同盟?那赵国岂不危险!
    大王别急,还有一件事,秦国也派了侍者来赵国,大王若想问秦国所图可问问那侍者。
    快快安排下去,不可怠慢了他。
    诺。
    第51章
    如果说赵王在等待秦国使者的过程的样子中是一个翘首企盼的新郎话,那么当他见到真人的时候就是像新娘被掉了包的出离愤怒的新郎了。
    秦国这是在看不起他吗?就派了个这么小的孩子来戏弄于他!
    赵王看着面前的甘罗,对方规规矩矩地正坐在席位上表情严肃,一举一动都非常符合礼制,要是对方是一个成年人,赵王或许还会赞叹对方不愧是秦国的使者如此知礼,但现在甘罗只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孩,虽然说非常地可爱,但是在这种正式的两国外交场合只会显得滑稽和搞笑。
    赵王从一开始就非常不满甘罗的年龄,因此在甘罗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后便直接置疑对方的年纪:秦国是没人了吗?竟派你一稚童来赵国?
    甘罗闻言,顿了一顿:妈蛋!最讨厌有人拿他的年龄说事了!看他甘罗不拐着弯骂死你!
    他抬头看向赵王,眨了眨眼睛,说不尽地乖巧与可爱:秦王用人,以其才能高低来分配职能,才能低的担当小责,秦王认为此乃小事,故便派我来了。
    有时候得承认,人和人的智商是不一样的,情商也是分高低的,比如说面对历史上有名的小天才甘罗,赵王就只能甘拜下风,打个哈哈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赵王咳嗽两声,正式步入真题:你来赵国干什么?
    甘罗满意地在赵王的身上重新找回了智商的优越感,在确定了赵王的智商水平后,甘罗开始了他的忽悠大计。
    大王可知太子丹要入质于秦?
    赵王点点头:寡人知道。
    太子丹入秦,便表明燕不欺秦;张唐去燕国,也说明了秦不欺燕。秦燕彼此信任,处在中间的赵国岂不危险?
    赵王本来就担心这件事,光是面对一个秦国,赵国的压力就很大了,现在又加一个燕国,赵国的处境就更加尴尬了。
    所以当他听到甘罗说这话时,身体便不由得往前倾,现实出急不可耐的样子来:那你说,寡人应该怎么办?
    众所周知,双方在谈判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率先表现出自己的底线和想法的,但赵王明显不知道这个谈判技巧,所以赵王在甘罗的眼力浑身都是破绽。
    甘罗默默地将计划中的三座城池改成了五座城池。
    既然燕国可以与秦国交好,赵国当然也可以,大王何不赠秦国五座城池以显诚心,相比于太子丹,秦国肯定更加相信赵国的心意。
    赵王摇了摇头,平白无故地送给秦国五座城池他当然不愿意。
    甘罗知道就这样是说服不了人的,除非对方真的是个傻子,不过没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不够,他还有后招。
    秦国与燕国交好,就是想得到赵国的土地,两国结盟,便是强如赵国也恐难敌两国联手。
    甘罗这话的意思其实是,不管怎么样,秦国就是要打下你赵国的土地,反正抵抗了也是白白送人头,你还不如直接让了算了。
    也请大王不要拘泥于这五座小小的城池,只要赵国将城池赠与秦王,秦国愿意与赵国联合,帮助强赵攻取弱燕,到时赵国所得到的肯定不止区区五座。
    先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的手段不要太好用,甘罗这样一说,赵王心动了,非常心动,于是赵王秉承着心动不如行动的原则,他当场就非常干脆地在舆图上划了五座城池。
    甘罗面带笑容地接过赵王手里的舆图,心中略有些后悔。
    以赵王这个智商,他五座城池还是说少了!
    所以,当甘罗回到秦国被封为上卿就一直被嬴政冷置在一旁时,他就有点悔不当初,果然还是应该多说几座的
    然而,嬴政之所以冷落甘罗并不是绝对五座城池太少了,事实上他对于甘罗的这次谈判相当满意。
    秦国在接到质子之后翻脸不认人,立马与赵国联合进攻燕国,秦国和赵国的联手完全算得上是强强联手,燕国本身就是弱国,就只能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因此赵国得了不少城池,秦国也得了不少好处。
    嬴政冷落甘罗不用的原因是因为一方面甘罗是从吕不韦门下出来的,他还得多观察观察甘罗到底是站在那一对,另一方面是借此压一压对方的傲气。
    以及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孩子要生了,天大地大,他孩子最大!他没那么多精力管别人!
    嬴政最近有点紧张兮兮的,每一次和墨斗商讨完蝗灾的事项之后总要对墨斗唠叨孩子的事,连带着墨斗都紧张起来,他甚至有一种他孩子也要生了的错觉。
    于是他们两个大男人(误)经常在晚上就凑在一起讨论孕妇与孩子的事情,为此墨斗熬夜将百度上来的一大堆相关的理论知识给抄下了来以供嬴政学习。
    大王,斗知道的都在里面了。
    嬴政迫不及待地打开竹简,一不小心就研究了好几个时辰,然后就忘记了今日份的工作
    虽然嬴政依然很兴奋,但墨斗有点熬不住了,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嗜睡地很。
    斗先睡了罢,寡人回去自己弄就行。
    墨斗歪着头想了想,蝗灾的事项就只剩下人手的分配了,这件事本来就是嬴政要一个人做的,他就只是负责陪着而已。
    大王回去也尽早谁吧,这件事晚一天也无妨。
    不止他在长身体,嬴政也在长身体,可不能熬坏了。
    嬴政点点头:寡人知道了。
    墨斗看着一群人大包小包地背着一堆竹简叹了口气,说起来纸这个东西也该拿出来了,这东西牵扯太大了,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现在倒是可以先让嬴政看一看,做一做准备。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