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历史同人]秦问 > [历史同人]秦问
错误举报

>[历史同人]秦问——十四四十(33)

    嬴政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袖子扯回来:都起来吧,寡人就是来看看叔父写的书。
    得到了秦王的许可,众人纷纷起身,然后小心翼翼地往上看,这可是大王啊,多看一眼就多赚一点。
    吕不韦颇有点吃力地站起身,等他起身时已经恢复了原来倨傲的神情:想不到不为不过编一本书倒惊扰了大王,这是微臣的荣幸,不过此事微臣自有安排,大王日理万机,不必关注这等小事。
    寡人是叔父带大的,事关叔父,寡人岂有不顾之理,此书又是叔父心血之作,又怎是小事?寡人只是想给这书安置个地方,好让更多的人拜读此书,叔父不会拒绝寡人这小小的心意吧?
    嬴政这一步以退为进让吕不韦吃了瘪,他不能当场拒绝嬴政的好意,只能咬牙应下:如此,不为便谢过大王。
    管家带来的人刚好可以用上,一人挑一旦竹简,而多余的竹简也都被想在嬴政前表现的人给瓜分了,吕不韦来时坐的牛车也被征用,一摞一摞的竹简往上堆,如此,一本《吕氏春秋》才被堪堪能被运走,由李斯带队,一行人就这么声势浩大的跟着走。
    如此壮观的队伍,当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他们不自觉地加入了队伍中互相打听怎么回事,三人成虎,不过是一趟简单的搬运,竟被传成了嬴政要给这本书献给上天看目睹了整个过程的墨斗表示,他终于明白神话故事是怎么来的了。
    吕不韦越来越不安,他只能安慰自己,嬴政是来蹭他热度来的,最多就提供一个豪华一点的读书场所,对他来说根本无伤大雅,旁人还是只会记得他的大手笔
    而当吕不韦看到一个书馆样子的房屋时,他对自己的这种说法更是确信到了极点,不过是提供个房子而已,他吕不韦完全可以造出一个更好的房子!
    然而,当他进去的时候,他就明白刚刚的他错地有多离谱了
    书馆是不可能塞下这么多人的,除了搬书人之外,所有的无关者都被赶出门外,一些抢到书的人暗自窃喜,决定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炫耀这件事。
    在经过一个类似检查身份的房间后,他们便来到了一个巨大而又空旷的大堂,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长排一长排的案几,方方正正的席子按着合适的距离摆放在案几后面,完全容得下上百人在此读书,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哪怕现在根本没有人在那里读书。
    不过最吸引人的不是那么多的案几,而是书架:除了门口,其余的三面墙都是书架,上面被放满了密密麻麻的竹简,对于某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存在,于是就在大家参观的时候,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凑上去翻看了,然后他们就在所有的竹简旁发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
    不过有一个地方很奇怪,上面没有竹简,却又那样物件,就放在里众人最近的地方,好像就是在故意吸引人一样。
    有人好奇地拿起来,就像是有什么指引一样,他不自觉地就翻看了起来,然后失态尖叫:这这是什么!
    上面,不,应该说是里面竟然都是文字,而更让他惊讶的的则是里面的内容。
    他的惊叫完完全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吕不韦率先夺过他手里的东西,定睛一看,这玩意儿上面正写着吕氏春秋四个大字,他瞳孔一缩,然后迅速学着之前的人翻看,里面完完全全就是《吕氏春秋》的内容。
    吕不韦抬眼,迅速将视线锁定到了墨斗身上,他一字一顿地问道:这,是,什,么?
    墨斗眨巴眨巴眼,淡定地吐出让吕不韦抓狂的六个字:这是《吕氏春秋》。
    第65章
    最近,各个诸侯国中流传着各种的传说:传说有个书馆,只要进去,出来时便能得到千金
    传说有个书馆,只有真正的巨著,才有资格放入其中流传千年
    传说有个书馆,连接着天界,里面的书都是天书,都是天神看的
    一时之间流言四起,人心浮动,事关学问,很少有士人不动心的,在大家都这么说的情况下,不管信不信,很多人都想亲眼看看这个传说中的书馆。
    等到各个诸侯国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封锁消息了,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得知这个书馆就在秦国,一些性子急躁的人已经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去一趟见识见识,哪怕是骗人的也当是增加见识了;而一些谨慎的人打算观望一番,再做决定。
    除了秦国,所有国家都面临着人才流失这一个尴尬的局面,对此,各个君王只能咬牙微笑,借着政务繁忙的借口扣下所有想离开的大臣,送走那些辞了职务的年轻才俊,然后寄希望于这些消息都是假的。
    对于这种现象,嬴政是乐见其成的,事实上,那些传言有很多还是出自于他的手笔,秦国没有人才,他就想方设法地把人吸引过来:首先第一步就是砸钱,当然不是他的钱,而是吕不韦的钱。
    还记得当初吕不韦发出的悬赏吗,《吕氏春秋》二十余万字怎么可能一字不错?只是很多人是抱着我来见识一番就走的态度来看书的,敢直接挑错的人几乎没有,然而这个规则现在被嬴政给打破了,当然,准确地说应该是墨斗出的主意。
    在将《吕氏春秋》搬入书馆之后,嬴政专门设置了一个信箱,如果有人发现错误,可以悄悄在书馆专门提供的纸上写下来,然后放入信箱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过来处理信箱,最后里面的问题会被统一整理起来贴到布告栏上以供所有人讨论,而提问人则全程保密,除了嬴政,谁都不会知道,包括吕不韦。
    如此以来,吕不韦再怎么耍赖也不敢真的不认,只能捏着鼻子将钱转交给嬴政,再由嬴政私下秘密赏赠。
    这也是第一个传言的由来,真的有人进去了之后就得了千金啊!
    对此,吕不韦则是被气了个半死,这么多钱,就算是他也是有点吃不消,更何况砸钱的是他,好名声却全被嬴政给占去了,这让他怎么心平气和地接受?!
    然而,嬴政还有一份大礼送给吕不韦。
    墨斗站在李斯身边看着他泼墨挥毫,在匾额上写下了三个大字:千金阁。
    李斯不愧是书法大家,扭扭曲曲具有图形美的小篆愣是被他写出一种汹涌澎湃的大气感来,让墨斗都不忍替吕不韦感到一丝蛋疼,说真的,他想替吕不韦哭一场。
    千金阁还有比这个更加嘲讽的名字了吗?
    嬴政则是非常满意,他对着李斯点点头:辛苦李卿了。
    对此,在后世奉始皇帝之命负责篆刻传国玺的李斯则是非常谦虚:是墨公子的笔好。
    他转头看向墨斗,微微一笑:不知墨公子可愿赠予在下几支笔?
    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先生喜欢我当然愿意,墨斗也很谦虚,而且这是蒙恬将军改良的笔,斗不敢居功。
    李斯面色古怪,他没想到蒙恬这个武将竟然还能改良笔,这让他有些纠结,不过他最后还是夸奖了蒙恬一番:不愧为蒙将后代。
    说实话有点敷衍,还有点违心墨斗抽了抽嘴,扭过头不去看李斯,安安心心地等着匾额上的墨迹变干,然后送到吕不韦鼻子底下
    这时赵高将今日份的公务送了进来,嬴政弯下嘴角,叹了口气认命地走了过去开始批复起来,墨斗和李斯非常自觉地闭上了嘴,场面一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嬴政翻看竹简的哗啦声,他的动作有点大,看起来有点暴躁。
    墨斗明白,嬴政这是在不满他还在使用竹简。
    距离嬴政第一次看到纸已经好几年了,在这些时间里,体验过纸的便捷度的嬴政对竹简的忍耐力越来越低,尤其是在最近,在书阁里的书曝光之后,有些人甚至在抗拒纸的存在,哪怕就算嬴政还没任何推行纸的行动。
    这是必然的,事实上,历史上纸的推行也是历经了坎坷的。
    一开始,因为生产纸的技术不够成熟,纸所拥有的缺点太多了,人们只能因此放弃它的优点,然而在技术成熟之后,竹简依然在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主导的身份,很多人认为纸不如竹简可靠,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只有写在竹简上才能保证写的东西流传下去,而不是轻易地被撕毁或是丢失。
    墨斗甚至能预见到就算是嬴政推行了纸之后,除非是急报或是不重要的文件,其他的公务依然会被写在竹简上然而送到嬴政的眼皮子底下,哪怕嬴政再怎么暴跳如雷,那些人依然觉得写在竹简上更加显地重要以及可靠。
    这样一想,墨斗有点明白历史上嬴政焚书坑儒的心情了。
    匾额上墨迹可干了?
    突然间,嬴政开口问到,墨斗在想事情,反应慢了一拍,李斯反应快了一点,立马查看了一番,然后确认道:干了。
    善,嬴政恶劣地勾起嘴角,手上批复的动作也轻快了起来,那就送去叔父那儿吧。
    李斯摆摆手让赵高进来,示意让他安排人手送去吕府那儿,看着被搬走了匾额,墨斗刚刚还有些烦闷的心情神奇地通顺了起来,墨斗乐滋滋地想:果然,自己的快乐总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
    收到了匾额的吕不韦受到了一万点打击,他恨不得将这个破牌子直接劈了当柴烧,然而赵高并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他谨遵嬴政的吩咐,压根就没让吕不韦的人碰到匾额,而是给吕不韦看了一眼后直接转了个方向,直直地送到了书馆出处,然后当着追出来吕不韦的面挂了上去。
    据当事人赵高的回复,当时吕不韦差点没喘上气来,直接栽倒了地上,被他的随从七手八脚地送到了隔壁的医馆处,还是当初研究瘟疫的姜医师给看的病。
    事后,墨斗专门去问了姜榆吕不韦的情况,对方则是高冷地丢下了一句吕公已老四个字就转身研究牛痘去了,虽然墨斗已经告诉了他关于天花的预防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在种痘之后的并发症:细菌感染,如局部化脓、败血症等。
    对此墨斗并没有什么不满,他当然不会在意姜榆的态度问题,更何况他已经知道他想要的情报:吕不韦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甚至觉得要是他再气一气吕不韦,说不定还真能做到三气吕公的效果气出脑溢血什么的在后世不要太常见。
    不过嬴政和墨斗并没有什么空来理吕不韦:他们要开始推行纸了。
    在书馆被赋予了千金阁这个名号后,嬴政开始了第二步行动:继金钱之后便是以名利诱惑。
    千金阁要开放了,之前仅仅只是为《吕氏春秋》提供一个阅读场所,只让找茬的人进去,现在,它将向所有人开放,当然还是要有限制的:它只认书不认人。
    只要献出一本你有的书,让千金阁收录到纸质的书里,你就有能进去一次查阅里面所有的书籍,当然,献出的书千金阁会保密,除非你愿意将其公开。
    而愿意公开的人则会享受其他的福利:可选择自己想要的一本书抄录回家。
    公开上缴十本以上书的人则有权无限制出入千金阁。
    千金阁不怕重复,哪怕是一本《诗经》被人上缴了好几次,它就像是一只饕餮一样贪婪地收录所有的版本吞入腹中,所有人看不到它的底线。
    为了吸引那些本来就有不少书的世家大族,嬴政几乎是将秦国国库里的书全都砸了进去,墨斗甚至看到不少后世已经失传了的书:《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要是让古代汉语学家看这些到估计得发疯。
    嬴政如此大手笔,不少观望的人都犹犹豫豫地拿出了一两本千金阁里已经有的书献了上去,然后带着一包袱的干粮义务反复的一头扎了进去: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所有的书都是手抄版,被传抄地越多,错误也越多,就算是书馆里的书他们都看过了,他们也会忍不住想要看看别的版本,这也是千金阁执意要收录所有版本原因。
    然后,他们准备足够啃三天的干粮全被没收了,理由很简单,为了防老鼠(坑你们更多的书)
    墨斗不爽千金阁空荡荡的书架很久了,有哪个图书馆书架是靠竹简给填满的?墨斗发誓,他绝对要让三面墙上的书架都放满书!纸质的!
    第66章
    吕府。
    吕公,管家小心翼翼地将侧躺在榻上的吕不韦叫醒,东西拿到手了。
    吕不韦眼睛睁开一条缝,摆摆手让对方将东西呈上来,管家赶紧将手里的送到吕不韦的面前:一张又黄又糙的纸,以及一只毛色光亮的笔。
    不是同一样东西。他伸手摸了摸纸,缓缓摇头,那书馆里的纸绵软柔顺,手里的这个差太多了,你们怎么到手的?
    管家低着头说:是千金阁卖的
    呲啦吕不韦一言不发地将手里纸撕成两半,管家立马住嘴,忐忑不安地等着吕不韦的问话,不过让他放心的是,吕不韦只是疲惫地闭了眼,不知道在想什么,房间里只剩下吕不韦沉重的呼吸声。
    要是在之前几个月,他还不至于这么胆战心惊,但是在千金阁成立之后,吕不韦的忍耐度变得前所未有地低,已经好几个下仆因为一点小事而被打了个半死。
    眼看半天吕不韦也不发话,管家终于忍不住往上看了吕不韦一眼,这是管家发现,吕不韦的头发竟然花白了大半,这让他有点愣神,自打他跟着吕不韦以来,吕不韦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还从未出现过如此疲态,一时之间,管家鼻头竟然有点发酸。
    许是感觉到了管家的视线,吕不韦懒洋洋地睁眼问到:看我干甚?
    没,管家垂下头,把眼眶里的眼泪给眨了回去,吕公可有什么吩咐?
    吕不韦嗤笑一声,将管家的话重复了一遍:有何吩咐?
    短短两个字,将羞愧地管家不敢再抬头多看一眼,这些日子吕不韦只让他们去搞明白纸的来源,结果他们什么都打听不到,拿过来的还是嬴政准备卖人的纸,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安排在嬴政周围的眼线竟然一个都不剩。
    吕不韦沉思片刻,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纸买多少金钱?
    到底是商人,一听见买卖就不自觉地想要计算成本利润。管家低声报出一个数字,说便宜也不便宜,但到底比竹简的价钱要低一点。
    吕不韦心里快速估算了一遍,叹了一口气,果然,既然嬴政敢推出纸那一定是算好的,这个价钱不多不少,刚好卡在一个节点,让人总觉得还是用纸来得划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