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穿越)——青竹叶
麻烦的是第二个缺点,一旦生病,直接颗粒无收。要是谁家靠着这个吃饭,又不幸作物生病,那不就和遭遇了蝗灾一样?
神子殿下,您说的这种作物,发病多么?一个老臣犹豫地问。
云泽摇摇头:倒是不多的,这是最坏的情况。这种作物可以适当埋得深一点,减少发病几率。
大家就松了一口气,左相看向国王:陛下,我认为神子殿下这种作物可以种植。它发病的可能性至少不会比蝗虫不进入泰锡的可能性大。蝗虫盯上,就一定颗粒无收。
国王点点头:不失为一个办法。
之后大家又讨论了几种可以保存食物的办法,帮助南部地区的人留住至少一部分口粮。但是根本的问题,如何减少蝗灾会造成的损失,或者,如何减轻蝗灾的程度,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开口。
不是他们避而不谈,而是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办法。
云泽也是茫然了一会儿,主要真的没想起来有什么较好的消灭蝗虫的法子。他现在知道的,都是当年某站刷到的弹幕评论,大家都知道某站人均专家,所以云泽也不知道这些方法有用没用。
陛下,我听说过一些可以减少蝗虫的办法,但是我不确定效果如何,或许您可以尝试一下。犹豫了一会儿,云泽决定还是相信弹幕一次。
他像是上一次那样,找人要了木板、白布和墨笔: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蝗虫可以持续数年为灾的原因。很简单,蝗虫卵,它们留下了足够多的蝗虫卵。一只雌性蝗虫一次就能在土地里产下几十枚卵,而且藏在土壤深处,难以被发现。这些卵一个月之后就会孵化,不断繁衍。
若是次年不再干旱,而是多雨,过多的水分淹死蝗虫卵,那便罢了,但基本上,干旱不会只有一年,所以次年春蝗虫会再次成灾。它们吃光了南方几个国家的粮食,继续北上,夏季就能到达泰锡。夏季的泰锡高温少雨,又是一个上佳的繁殖地。然后蝗虫待一二月,直到夏末雨季来临才会消失。
最佳灭虫卵的时间是夏季,但因为是别国发生的,我们不能跑人家家里杀虫子,所以本国也要做好措施。我建议,在冬季之前,把土地重新翻一次,而且得是把地下的土壤翻出来打散。大雪会冻死里面的虫卵,包括蝗虫。这是第一种办法。
云泽讲完第一条,看看大家反馈,没有人反对或者反驳,那就继续。
其次,我们来看看蝗虫怕什么。蝗虫成灾,每次都在干旱之后,为什么?一,因为干旱导致食物短缺,蝗虫受环境影响变化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群居化,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身体从黄绿色,变成了黄褐色。从分开的一只一只,变成聚集的一群一群。
二,干旱导致蝗虫缺少天敌。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以蝗虫为食物,像是鸟类、青蛙。但是进入干旱之后,鸟类和青蛙消失,蝗虫没有天敌,就会肆无忌惮繁衍。
三,其实有一种专门针对蝗虫的诅咒(真菌),必须要比较潮湿的环境才能存在。一旦干旱,这种可以控制蝗虫数量的诅咒(真菌)就很难起作用。蝗虫又少了一个敌人。
云泽讲得仔仔细细,下面人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就喜欢听神子分析东西,不好形容,就是感觉特别明白,特别有条理,也特别有说服性。他们听完了,脑子里就会建立起很清楚的概念,并且方方面面都会考虑到,记忆深刻。
按现代话说,就是干货满满,而且很有针对性。
其实这又是现代人的金手指之一,课堂教育养成的整理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习惯,也可以说是逻辑思维能力。
会议室还是安静,所有人都盯着云泽,只有书记官在拼命记笔记。
他们觉得,既然云泽罗列了一二三描述了蝗灾成型的原因,那么是不是接下来就该说减轻蝗灾的办法了?
他们没有猜错,云泽这边开始一条一条的分析,如何去对抗这种生物天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蝗虫成灾,必须有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那就是干旱。它因为干旱成型,然后朝着低洼湿润的地区迁徙,沿途它们会在裸露土地里产卵。导致蝗灾持续不断,造成巨大损失。
理论上,含水量较大的土地,有茂密草木覆盖的土地不适合它们繁殖,那我们可以人为创造没有土壤裸露的环境。也就是,拦截河道,制造人工湖,调节水土。或者,像是库里的水渠分流系统一样,将水充分利用起来。哪怕降雨减少,土地也有足够水分,这就是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的环境。
当然,这可能是大工程,一两年看不出具体效果。但是长远看,这对抗击旱灾和蝗灾有巨大效果,所以,陛下
云泽看向国王,国王捂住了钱袋子,他知道自己又得花钱了,而且不是一次一笔花掉,而是和库里的供水系统一样,钝刀子割肉,一点一点割,割到今年才算割完了。
但是他能拒绝吗?这么多人看着,他可以拒绝吗?
云泽看着国王,小声说了一个盐。
这仿佛一根救命的绳索,一下把国王陛下救回来了。对啊,今年他有盐了,有源源不断的盐了。等他的食盐专卖店开遍了泰锡,这钱还不是源源不断进入到他的口袋里?
国王陛下立刻满血复活,他摸着自己的胡子,义正词严道:为了以后泰锡的人民不被蝗虫侵害,能保住自己的粮食,人工湖肯定要修。
他没说修供水系统,这东西太耗费石头和水泥,光是库里一座城市就榨掉了他三分之一还多的坟墓,而南方地区,能就是一个城市吗?那是好几个城市!造价这么贵的奢侈供水系统,国王陛下觉得自己可能用不起。但是挖人工湖还是可以的,他人手有的是。
能拦截水源,修建人工湖也就可以了,云泽转回到之前的话题上:保持土地水分,保持草木茂密,可以从根本上削减蝗虫的数量,但是目前来说这些措施不会立刻生效,需要一些时间。那么现在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很有效的遏制蝗虫数量吗?有的。
他在白布上写下一行字:增加蝗虫天敌。
第108章
云泽老师敲着黑板, 给出一个送分题:蝗虫的天敌有什么?
这个刚刚讲过,但是在座各位眼观鼻鼻观心, 低头看着自己鞋子, 就是不肯抬头和云泽对视。
学渣本渣了。
蝗虫的天敌主要是鸟类, 包括野生鸟类和家养鸡鸭,还有青蛙。如何增加他们的数量, 简单,减少猎捕, 以及增加养殖。
这里有一个很方便的办法,那就是让南方的农民养殖鸡和鸭子,鸡和鸭可以吃蝗虫,遇到饥饿的时候, 一只鸡一天能吃掉的蝗虫比人类抓一天都多。
他在鸡鸭下面划了一条黑线, 表示这是重点。
那要如何让他们饲养鸡鸭呢?鸡鸭吃粮食、草籽和虫子,鸭仔鸡仔的价格也不便宜,一不小心养死了就亏本。
所以我决定, 寄养三百只鸭仔和三百只鸡仔到南方去,按着一户家庭五到十只分配,数量以存活到南方的小鸡小鸭数量为准。等到年尾的时候, 农民家庭养育的一半鸡鸭归我,生的蛋归他们, 剩下的鸡鸭归他们。
云泽在白布上啪啪写下:鸡鸭下乡计划。
其实等于是,云泽送了别人六百只小鸡和小鸭子,考虑到小鸡小鸭一路的死亡率, 最后到达南方的可能一半都不到。假设顺利存活两百只,年尾他能回收一百只活蹦乱跳的成熟鸭子和鸡。没有任何投入却收获那么多,可以说完全就没有损失。
而对养了他的鸭子和鸡的农民来说,等于有人承担了鸭苗鸡苗损失费用,风险降低。虽然前期要辛苦养殖鸡鸭,要找寻一些草籽、虫子和部分粮食喂食,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工成本和饲养成本很低,从后期能获得鸡蛋鸭蛋和将近一半数量的鸡鸭来看,这依旧是个有利的买卖。
某种程度上说,云泽付出生产资料,农民付出劳动,最后各得所需,这是双赢。
居然还能养鸡鸭吃蝗虫?
一大半连真实土地都没有摸过的权贵们面面相觑,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鸡鸭还吃蝗虫。
倒是左相这会儿连连点头:神子殿下说的是,鸡鸭往日也常啄食虫子,蝗虫是虫,怎么就不能吃?我在南边有农庄,我也拿一千鸭仔鸡仔送农民家里寄养。趁着天寒之前送过去,明年就能用了。
谢谢左相大人。这些都是我听说的,具体如何,恐怕还得再看。云泽说。
因有云泽和左相慷慨解囊,虽然之后云泽一直说这只是理论,不知道实践效果如何,其他人还是快速跟上,你送一点我送一点,很快就有了几千只小鸡小鸭,就算死一半,还有两三千。
都是送养的流程。
其实他们这一群人,财大气粗,这点鸭子小鸡都没有放在眼里,还主动说:我直接送给农户,不用还了。
还是云泽坚持用之前的方式,但是大家送小鸡小鸭的时候,可以再送三个月的饲料。因为冬天农户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没有多余粮食喂鸡鸭,外面又找不到饲料。
鸡鸭饲料也简单,用麦麸混合一些牧草就能制作。大家都有农场和牧场,这点饲料简直九牛一毛,于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添加条件。
云泽这样坚持有偿养鸡鸭,是为了安抚其他地区的农民。否则他们会心理不平衡,觉得凭什么南方农民有,我们没有。再加上,这种有偿的方式,也能让南方地区的农民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些鸭子。另外这也是一个枷锁,让他们不敢随便处理鸭子和鸡,甚至偷偷私底下吃掉之类的。
云泽说完自己的意见后,大神官阁下顺便发言。
他的意见很简单,今年多储存一点粮食,万一南方地区受灾,至少还有些粮食可以赈灾。神殿这边统一意见,表示今年会少酿一些酒,也会少发救济粮。
然后其他人也就一起表态,今年会少酿酒,多储存粮食。当然,他们储存粮食不是为了赈灾,那是神殿的责任,和他们没关系。这些权贵储存食物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吃用。还有一些还有倒卖粮食的打算,但是这个打算不能说出来,更是不能被发现。
不是因为道德问题,而是因为泰锡两大流氓。
国王陛下知道你有粮食,他会强制征收。神殿知道你有粮食,会上门找你要粮食。
他们当然可以不给,只要扛得住后期这两拨人的小心眼。就比如云泽生气的时候也会故意在某人房子对面修公厕和垃圾站一样,国王的操作只会更骚,骚断腿,你的腿。
神殿倒是不那么干,可是泰锡人方方面面的大事都需要祭祀神灵,万一那祭司生气和神灵说了你的坏话呢?为这点粮食,值当吗?
拿出具体应对方案后,会议就圆满结束了。云泽捂着自己咕噜咕噜叫的肚子,准备离开,结果国王陛下把他喊住。
神子,我想知道盐场的事,我们边吃边聊。
云泽只好让外面等着的侍卫带话回去,说自己在宫里吃了晚饭再走。其实送盐回来的沙姆王子的副官应该已经把事情说了一遍,可能国王想听听更详细的版本?
万万没想到,国王陛下的第一个问题是:神子看到穷人没有盐吃,居然都哭了吗?
云泽:嗯?
谁?
谁在污蔑我?
云泽试图解释,国王陛下却自顾自打上了一系列的补丁,神子就是太善良,太悲天悯人。
虽然他一直对云泽说的晒盐抱着极大的期待,但是白盐真的可以源源不断产出,而且成本低廉的时候,国王的内心是很复杂的。
就像是捡到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盐场每天都在下金子。不,盐比金子还贵重,盐可以让泰锡人变得健康强壮。
前几年国王陛下每日忧心忡忡,晚上都睡不着。他很担心泰锡毁在自己手上。但是现在他不怕了,就算他立刻死了,回到死亡的世界,他把心脏拿出来称一称份量,也绝对足够升入永恒神国。
而留下的泰锡也不用他担心,第一王妃会看管好沙姆,沙姆会和他老婆一起管理泰锡,在神子和各位贤者的帮助下,他们会把泰锡治理得越来越好。
国王是真的感谢云泽,别的不说,若是没有他,泰锡明年可能就是粮食减产加上蝗灾,西北未平,南边又是一批灾民,那就真是灭顶之灾。
他想过万一出现这种情况自己会如何,大概会找一个富有邻国打仗,拿到一批赔偿粮食缓解国内的需求。但是以国王自己的经验,这种天灾人祸人人自顾不暇的时候,军队想要赢,会很艰难。这是不得已的下下策。
陛下,我在城外看到很多小茅草棚,不知道是什么?云泽转移话题,别继续说他哭了,没哭。
那是肥料池。国王说,现在库里人已经知道肥料的好处。他们把麦秆、玉米秆、豆子秆都切碎丢进去,浇上人畜粪便发酵,还加一些枯枝烂叶,准备等明年的时候用。不过这一来,上公厕的人倒是比以前少了很多。幸好牛羊粪便也足够用。
云泽倒觉得这是好事,保护了环境,也肥了田地。
用过晚餐后云泽就回去了,行李都已经收拾出来,带来的礼物也都一一发下去,都是海边的特产。
他洗了澡之后趴在床上,一动不动。出去了大半年,想一想还是自家好,要什么都是现成的。但是出门在外就要什么都没有。
他本来只是想要趴一会儿,没想到就这么睡着,眼睛一睁,已经天亮了。
云泽起床洗脸刷牙,厨房直接把食物连桌子搬到了他的房间里。食物的味道很香,云泽觉得哪儿有些不对,仔细一看,碗里的是红烧牛肉,他甚少大早上吃那么油腻的,怎么厨房上了这个?
殿下,是美尼斯大人吩咐的,说您想要吃红烧肉。厨房这才上了一道红烧牛排骨。
我想吃?我他刚要说不是,忽然想起自己生病那一日美尼斯的话,哦是我想要吃的。美尼斯呢?
美尼斯大人一早就去神殿了。
大概是要说港口城市处理祭司的事情吧。云泽点点头,他坐下来开始品尝早餐,难得一大早吃白米饭配红烧牛肉。他素来不爱一大早吃那么油腻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红烧牛肉一点不见油腻,只觉得浓香扑鼻。
此时美尼斯就在太阳神神殿,和自己的老师报告一路见闻。
大神官慢慢将权利下放之后就不太管事了,毕竟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也开始不好,很多事情没法像是以前一样。要说不留恋权利,那当然不可能。只是大神官看得明白,泰锡应有年轻人的舞台,只有年轻人锻炼出来,这个国家才会健康成长下去。
恋耽美
神子殿下,您说的这种作物,发病多么?一个老臣犹豫地问。
云泽摇摇头:倒是不多的,这是最坏的情况。这种作物可以适当埋得深一点,减少发病几率。
大家就松了一口气,左相看向国王:陛下,我认为神子殿下这种作物可以种植。它发病的可能性至少不会比蝗虫不进入泰锡的可能性大。蝗虫盯上,就一定颗粒无收。
国王点点头:不失为一个办法。
之后大家又讨论了几种可以保存食物的办法,帮助南部地区的人留住至少一部分口粮。但是根本的问题,如何减少蝗灾会造成的损失,或者,如何减轻蝗灾的程度,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开口。
不是他们避而不谈,而是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办法。
云泽也是茫然了一会儿,主要真的没想起来有什么较好的消灭蝗虫的法子。他现在知道的,都是当年某站刷到的弹幕评论,大家都知道某站人均专家,所以云泽也不知道这些方法有用没用。
陛下,我听说过一些可以减少蝗虫的办法,但是我不确定效果如何,或许您可以尝试一下。犹豫了一会儿,云泽决定还是相信弹幕一次。
他像是上一次那样,找人要了木板、白布和墨笔: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蝗虫可以持续数年为灾的原因。很简单,蝗虫卵,它们留下了足够多的蝗虫卵。一只雌性蝗虫一次就能在土地里产下几十枚卵,而且藏在土壤深处,难以被发现。这些卵一个月之后就会孵化,不断繁衍。
若是次年不再干旱,而是多雨,过多的水分淹死蝗虫卵,那便罢了,但基本上,干旱不会只有一年,所以次年春蝗虫会再次成灾。它们吃光了南方几个国家的粮食,继续北上,夏季就能到达泰锡。夏季的泰锡高温少雨,又是一个上佳的繁殖地。然后蝗虫待一二月,直到夏末雨季来临才会消失。
最佳灭虫卵的时间是夏季,但因为是别国发生的,我们不能跑人家家里杀虫子,所以本国也要做好措施。我建议,在冬季之前,把土地重新翻一次,而且得是把地下的土壤翻出来打散。大雪会冻死里面的虫卵,包括蝗虫。这是第一种办法。
云泽讲完第一条,看看大家反馈,没有人反对或者反驳,那就继续。
其次,我们来看看蝗虫怕什么。蝗虫成灾,每次都在干旱之后,为什么?一,因为干旱导致食物短缺,蝗虫受环境影响变化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群居化,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身体从黄绿色,变成了黄褐色。从分开的一只一只,变成聚集的一群一群。
二,干旱导致蝗虫缺少天敌。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以蝗虫为食物,像是鸟类、青蛙。但是进入干旱之后,鸟类和青蛙消失,蝗虫没有天敌,就会肆无忌惮繁衍。
三,其实有一种专门针对蝗虫的诅咒(真菌),必须要比较潮湿的环境才能存在。一旦干旱,这种可以控制蝗虫数量的诅咒(真菌)就很难起作用。蝗虫又少了一个敌人。
云泽讲得仔仔细细,下面人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就喜欢听神子分析东西,不好形容,就是感觉特别明白,特别有条理,也特别有说服性。他们听完了,脑子里就会建立起很清楚的概念,并且方方面面都会考虑到,记忆深刻。
按现代话说,就是干货满满,而且很有针对性。
其实这又是现代人的金手指之一,课堂教育养成的整理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习惯,也可以说是逻辑思维能力。
会议室还是安静,所有人都盯着云泽,只有书记官在拼命记笔记。
他们觉得,既然云泽罗列了一二三描述了蝗灾成型的原因,那么是不是接下来就该说减轻蝗灾的办法了?
他们没有猜错,云泽这边开始一条一条的分析,如何去对抗这种生物天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蝗虫成灾,必须有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那就是干旱。它因为干旱成型,然后朝着低洼湿润的地区迁徙,沿途它们会在裸露土地里产卵。导致蝗灾持续不断,造成巨大损失。
理论上,含水量较大的土地,有茂密草木覆盖的土地不适合它们繁殖,那我们可以人为创造没有土壤裸露的环境。也就是,拦截河道,制造人工湖,调节水土。或者,像是库里的水渠分流系统一样,将水充分利用起来。哪怕降雨减少,土地也有足够水分,这就是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的环境。
当然,这可能是大工程,一两年看不出具体效果。但是长远看,这对抗击旱灾和蝗灾有巨大效果,所以,陛下
云泽看向国王,国王捂住了钱袋子,他知道自己又得花钱了,而且不是一次一笔花掉,而是和库里的供水系统一样,钝刀子割肉,一点一点割,割到今年才算割完了。
但是他能拒绝吗?这么多人看着,他可以拒绝吗?
云泽看着国王,小声说了一个盐。
这仿佛一根救命的绳索,一下把国王陛下救回来了。对啊,今年他有盐了,有源源不断的盐了。等他的食盐专卖店开遍了泰锡,这钱还不是源源不断进入到他的口袋里?
国王陛下立刻满血复活,他摸着自己的胡子,义正词严道:为了以后泰锡的人民不被蝗虫侵害,能保住自己的粮食,人工湖肯定要修。
他没说修供水系统,这东西太耗费石头和水泥,光是库里一座城市就榨掉了他三分之一还多的坟墓,而南方地区,能就是一个城市吗?那是好几个城市!造价这么贵的奢侈供水系统,国王陛下觉得自己可能用不起。但是挖人工湖还是可以的,他人手有的是。
能拦截水源,修建人工湖也就可以了,云泽转回到之前的话题上:保持土地水分,保持草木茂密,可以从根本上削减蝗虫的数量,但是目前来说这些措施不会立刻生效,需要一些时间。那么现在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很有效的遏制蝗虫数量吗?有的。
他在白布上写下一行字:增加蝗虫天敌。
第108章
云泽老师敲着黑板, 给出一个送分题:蝗虫的天敌有什么?
这个刚刚讲过,但是在座各位眼观鼻鼻观心, 低头看着自己鞋子, 就是不肯抬头和云泽对视。
学渣本渣了。
蝗虫的天敌主要是鸟类, 包括野生鸟类和家养鸡鸭,还有青蛙。如何增加他们的数量, 简单,减少猎捕, 以及增加养殖。
这里有一个很方便的办法,那就是让南方的农民养殖鸡和鸭子,鸡和鸭可以吃蝗虫,遇到饥饿的时候, 一只鸡一天能吃掉的蝗虫比人类抓一天都多。
他在鸡鸭下面划了一条黑线, 表示这是重点。
那要如何让他们饲养鸡鸭呢?鸡鸭吃粮食、草籽和虫子,鸭仔鸡仔的价格也不便宜,一不小心养死了就亏本。
所以我决定, 寄养三百只鸭仔和三百只鸡仔到南方去,按着一户家庭五到十只分配,数量以存活到南方的小鸡小鸭数量为准。等到年尾的时候, 农民家庭养育的一半鸡鸭归我,生的蛋归他们, 剩下的鸡鸭归他们。
云泽在白布上啪啪写下:鸡鸭下乡计划。
其实等于是,云泽送了别人六百只小鸡和小鸭子,考虑到小鸡小鸭一路的死亡率, 最后到达南方的可能一半都不到。假设顺利存活两百只,年尾他能回收一百只活蹦乱跳的成熟鸭子和鸡。没有任何投入却收获那么多,可以说完全就没有损失。
而对养了他的鸭子和鸡的农民来说,等于有人承担了鸭苗鸡苗损失费用,风险降低。虽然前期要辛苦养殖鸡鸭,要找寻一些草籽、虫子和部分粮食喂食,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工成本和饲养成本很低,从后期能获得鸡蛋鸭蛋和将近一半数量的鸡鸭来看,这依旧是个有利的买卖。
某种程度上说,云泽付出生产资料,农民付出劳动,最后各得所需,这是双赢。
居然还能养鸡鸭吃蝗虫?
一大半连真实土地都没有摸过的权贵们面面相觑,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鸡鸭还吃蝗虫。
倒是左相这会儿连连点头:神子殿下说的是,鸡鸭往日也常啄食虫子,蝗虫是虫,怎么就不能吃?我在南边有农庄,我也拿一千鸭仔鸡仔送农民家里寄养。趁着天寒之前送过去,明年就能用了。
谢谢左相大人。这些都是我听说的,具体如何,恐怕还得再看。云泽说。
因有云泽和左相慷慨解囊,虽然之后云泽一直说这只是理论,不知道实践效果如何,其他人还是快速跟上,你送一点我送一点,很快就有了几千只小鸡小鸭,就算死一半,还有两三千。
都是送养的流程。
其实他们这一群人,财大气粗,这点鸭子小鸡都没有放在眼里,还主动说:我直接送给农户,不用还了。
还是云泽坚持用之前的方式,但是大家送小鸡小鸭的时候,可以再送三个月的饲料。因为冬天农户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没有多余粮食喂鸡鸭,外面又找不到饲料。
鸡鸭饲料也简单,用麦麸混合一些牧草就能制作。大家都有农场和牧场,这点饲料简直九牛一毛,于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添加条件。
云泽这样坚持有偿养鸡鸭,是为了安抚其他地区的农民。否则他们会心理不平衡,觉得凭什么南方农民有,我们没有。再加上,这种有偿的方式,也能让南方地区的农民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些鸭子。另外这也是一个枷锁,让他们不敢随便处理鸭子和鸡,甚至偷偷私底下吃掉之类的。
云泽说完自己的意见后,大神官阁下顺便发言。
他的意见很简单,今年多储存一点粮食,万一南方地区受灾,至少还有些粮食可以赈灾。神殿这边统一意见,表示今年会少酿一些酒,也会少发救济粮。
然后其他人也就一起表态,今年会少酿酒,多储存粮食。当然,他们储存粮食不是为了赈灾,那是神殿的责任,和他们没关系。这些权贵储存食物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吃用。还有一些还有倒卖粮食的打算,但是这个打算不能说出来,更是不能被发现。
不是因为道德问题,而是因为泰锡两大流氓。
国王陛下知道你有粮食,他会强制征收。神殿知道你有粮食,会上门找你要粮食。
他们当然可以不给,只要扛得住后期这两拨人的小心眼。就比如云泽生气的时候也会故意在某人房子对面修公厕和垃圾站一样,国王的操作只会更骚,骚断腿,你的腿。
神殿倒是不那么干,可是泰锡人方方面面的大事都需要祭祀神灵,万一那祭司生气和神灵说了你的坏话呢?为这点粮食,值当吗?
拿出具体应对方案后,会议就圆满结束了。云泽捂着自己咕噜咕噜叫的肚子,准备离开,结果国王陛下把他喊住。
神子,我想知道盐场的事,我们边吃边聊。
云泽只好让外面等着的侍卫带话回去,说自己在宫里吃了晚饭再走。其实送盐回来的沙姆王子的副官应该已经把事情说了一遍,可能国王想听听更详细的版本?
万万没想到,国王陛下的第一个问题是:神子看到穷人没有盐吃,居然都哭了吗?
云泽:嗯?
谁?
谁在污蔑我?
云泽试图解释,国王陛下却自顾自打上了一系列的补丁,神子就是太善良,太悲天悯人。
虽然他一直对云泽说的晒盐抱着极大的期待,但是白盐真的可以源源不断产出,而且成本低廉的时候,国王的内心是很复杂的。
就像是捡到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盐场每天都在下金子。不,盐比金子还贵重,盐可以让泰锡人变得健康强壮。
前几年国王陛下每日忧心忡忡,晚上都睡不着。他很担心泰锡毁在自己手上。但是现在他不怕了,就算他立刻死了,回到死亡的世界,他把心脏拿出来称一称份量,也绝对足够升入永恒神国。
而留下的泰锡也不用他担心,第一王妃会看管好沙姆,沙姆会和他老婆一起管理泰锡,在神子和各位贤者的帮助下,他们会把泰锡治理得越来越好。
国王是真的感谢云泽,别的不说,若是没有他,泰锡明年可能就是粮食减产加上蝗灾,西北未平,南边又是一批灾民,那就真是灭顶之灾。
他想过万一出现这种情况自己会如何,大概会找一个富有邻国打仗,拿到一批赔偿粮食缓解国内的需求。但是以国王自己的经验,这种天灾人祸人人自顾不暇的时候,军队想要赢,会很艰难。这是不得已的下下策。
陛下,我在城外看到很多小茅草棚,不知道是什么?云泽转移话题,别继续说他哭了,没哭。
那是肥料池。国王说,现在库里人已经知道肥料的好处。他们把麦秆、玉米秆、豆子秆都切碎丢进去,浇上人畜粪便发酵,还加一些枯枝烂叶,准备等明年的时候用。不过这一来,上公厕的人倒是比以前少了很多。幸好牛羊粪便也足够用。
云泽倒觉得这是好事,保护了环境,也肥了田地。
用过晚餐后云泽就回去了,行李都已经收拾出来,带来的礼物也都一一发下去,都是海边的特产。
他洗了澡之后趴在床上,一动不动。出去了大半年,想一想还是自家好,要什么都是现成的。但是出门在外就要什么都没有。
他本来只是想要趴一会儿,没想到就这么睡着,眼睛一睁,已经天亮了。
云泽起床洗脸刷牙,厨房直接把食物连桌子搬到了他的房间里。食物的味道很香,云泽觉得哪儿有些不对,仔细一看,碗里的是红烧牛肉,他甚少大早上吃那么油腻的,怎么厨房上了这个?
殿下,是美尼斯大人吩咐的,说您想要吃红烧肉。厨房这才上了一道红烧牛排骨。
我想吃?我他刚要说不是,忽然想起自己生病那一日美尼斯的话,哦是我想要吃的。美尼斯呢?
美尼斯大人一早就去神殿了。
大概是要说港口城市处理祭司的事情吧。云泽点点头,他坐下来开始品尝早餐,难得一大早吃白米饭配红烧牛肉。他素来不爱一大早吃那么油腻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红烧牛肉一点不见油腻,只觉得浓香扑鼻。
此时美尼斯就在太阳神神殿,和自己的老师报告一路见闻。
大神官慢慢将权利下放之后就不太管事了,毕竟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也开始不好,很多事情没法像是以前一样。要说不留恋权利,那当然不可能。只是大神官看得明白,泰锡应有年轻人的舞台,只有年轻人锻炼出来,这个国家才会健康成长下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