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穿越) > 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穿越)
错误举报

>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穿越)——青竹叶

    那些皮也有用,可以吃,若是吃不了,作为饲料也可。
    收税官收上来的土豆也都是如此,中等大小留种,小的直接煮了吃,撒一点酱油味道特别好,又软又糯。大的就拿来制作成粉,削掉的土豆皮和搓粉之后的土豆丝一起煮成糊糊给修堤坝的难民,里面还加了一点盐。
    开食啦开食啦!士兵敲着木桶把车推过来。正在工作的异国难民立刻放下手里头的工具,洗洗手,拿起藏好的碗涌过来。
    受过教训的他们不敢一窝蜂过来,而是很有秩序地排成长队。不排队和插队的人不得食,这些人可以说是用瘀伤和饥饿记住了这个规矩。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吃饱饭。
    可就是这么一点生存的需求,在这个时代也要很艰苦的劳作才能获得。
    这边都是男性难民,主要负责搬运石头挖水渠,还有很多女性难民,在另一头干着差不多的工作,那些孩子也在那里,是女兵在管理。
    这些泰锡士兵虽然很不客气,但是每一次倒饭都没有克扣,一碗满满的,通常是豆子,偶尔有菜。就为这一日两碗的糊糊,这些人就没有怨言的在这里卖苦力。
    这位大人,这是什么呀?一个难民小声讨好地询问士兵。
    士兵看了他一眼:这可是神子殿下带来的好东西,快吃快吃,吃完了快干活,狗东西。
    士兵嘴上骂骂咧咧,但是还是满满一勺倒在这人的碗里。他们对这些难民当然没有好感,谁会对侵略者有好感?但是因为修堤坝、挖人工湖都要人手,加上把俘虏全杀了也不好,他们这些没有相对温顺一点,手上没有沾血的难民才留下来。
    后来看到这些难民关键时候帮忙灭蝗虫,士兵才接受了他们的存在,但是嘴上还是骂骂咧咧,因为想起了牺牲的同袍。
    听说上面的大人们在考虑让他们留下来,找一块荒地给他们居住和种植。士兵也不知道大人们在想什么,不过他们做了那么多事,最后都是有道理的,或者收留这些难民也有深意?
    而在难民的群众里,就有刚刚混进来的间谍,他看起来老实憨厚不多话的样子,手里捧着一碗糊糊蹲在太阳底下。
    这会儿天气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是蹲在太阳底下吃饭还是不舒服。
    边上一个男人用肩膀挤一挤他:新来的,怎么不去那边凉亭吃?
    他说的凉亭,就是用木头和干草搭了一个伞状结构的亭子,下面围一圈圆环形的椅子。这样上好的地方,当然都是给身强体健的抢走。间谍不算高大,但是看起来比那些难民有肉,也算是身强体壮了。
    间谍不说话,只是好脾气地朝他笑一笑,折了一根野草茎搅拌糊糊散热。
    那个男人见他不搭茬,也觉得没意思,开始喝自己那一碗糊糊。
    哎哟。他叫了一声,这东西吃着倒是不错,倒像是面糊糊。
    闻言,边上一个男人嘲笑他:洗把脸看看你自己,你一个难民,还想喝麦糊糊?你怎么不吃肉呢?他一边笑一边自己也喝。
    欸?还真挺好喝的。
    间谍端起自己的碗,他心里想着自己主人承诺的土地,只要有了土地,他就算是有了资产,能找个老婆,生孩子,他这野草一样的生命,才有了价值。
    他想着未来的生活,慢慢喝了一口,结果他也停住了,不是因为这碗糊糊口感尚可,而是因为那一点点不能忽略的咸。
    这里面,加了盐?泰锡人给他们这些俘虏吃盐?
    第116章
    盐?哈哈哈, 我刚来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刚刚找间谍搭话的男人很快吃完了糊糊,一边舔碗上的残渣, 一边和间谍说话, 我以前给我们那边大老爷干活服役的时候, 连口水都没有。结果来了泰锡干活,每天两碗加了盐的糊糊, 那边还有干净的水。想一想,真不值当啊。
    间谍也不知道对方的不值当是不值当什么, 他心情复杂地喝着糊糊。
    不过泰锡这边干活的待遇是真的不错,虽然士兵还是动辄打骂,但是食物管够,中午最热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儿, 歇歇脚喝口水。晚上他们住在现搭的茅草屋子里, 晚上天有点冷,大家裹一裹衣服挤在一起睡觉,倒也不冷, 就是味道不好闻一点。
    现在国内怎么样了?一个早过来的人问同地方来的新人。
    不远处的间谍没有睡着,他睁开眼睛,听着。
    别提了, 没有粮食,大家只好吃留的种子, 现在种子也吃完了,地里也不长粮食,长一点就让虫子吃光, 都活不下去了。所以,听说来泰锡这里给他们干活有吃的,我就偷偷过来了。他们不敢来,说泰锡人也没粮食,他们吃人,骗我们过来吃我们的肉,我也是赌一把。谁知道能赌赢了。
    之前问话的男人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我兄弟一家还好不好,我来的时候,他说要把家里两个大的卖了。
    间谍没有说话,他睁大眼睛,回忆自己的家人,但是已经很模糊了。好像他就是被卖了的,一开始不是这个国家的人,转了很多手,也学了很多地方的语言,他学语言比别人都要快。他就是因为这个被看中,成为间谍。
    他没有别的什么述求,就是想要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有房子,有田地,养着鸡鸭,有老婆,有家,再养两个孩子。如果那会儿他老了,不好生孩子了,也能收养两个,总归有了后人。
    又过了一些日子,间谍一直在默默打听,想找到泰锡人的宝物。可是打听来打听去,就打听到他们泰锡的王和泰锡的神子是多么多么好。
    担心今年有蝗灾,南方的泰锡人不好过,他们的王早了一年就派人来这里,教他们做好准备。而他们的神子呢,送来一种高产、长得快的作物,还教他们养鸡养鸭用以阻挡蝗虫入侵。这些鸡鸭据说还是泰锡那些权贵送来的,养大之后一半送回去,剩下一半和下的蛋都是农民自己的。
    前段时间经常看到农民在翻地,据说也是为了挖出深埋地底的蝗虫卵,这些卵被翻出来暴晒,或者被鸟雀啄食,明年就不会再一次生出许多蝗虫来。
    而他们现在在这里干活修堤坝、挖人工湖,也是为了当地人有足够水源灌溉,土地有足够水分,庄稼长得好,还不容易让蝗虫肆虐。
    正是这一系列的持续了半年之久的策略,蝗虫到了泰锡之后才被杀得丢盔卸甲,根本不成气候。
    本国的国君花天酒地,有难民就赶到边境来受死,别国的国君提早半年就为可能的蝗灾做准备,只是为了让百姓能不饿肚子。
    心情太复杂,宛若吃了一颗没有熟的酸柠檬,又酸又苦。
    间谍的心情同样复杂,但是还好,大概因为他也没有将现在居住的国家当成是自己的国家。他小心把消息传回到国内,然而之后一直没有消息反馈,他也就只好继续在这里干活,一干就是几个月,一直到秋天。
    几千个难民日以继夜地干活,堤坝修好了,石头和水泥修起来的堤坝把一部分水拦截下来,形成一个很大的人工湖。
    难民站在湖边,看着他们为泰锡人修的湖,百味杂陈。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泰锡人不雇佣他们了,他们以后去哪里找吃的?听说国内现在乱了,都开始吃人了。但是留下来?怎么留下来?
    士兵又敲着木桶来了,这是最后一顿饭。大家很意外的在里面发现了一点油,似乎糊糊比平日更粘稠一些。
    尽管心里还担忧着自己的命运,大家还是认真吃着这最后一碗糊糊。吃到一半的时候,又来了人,是这边一个负责人,并不常来,来了就有事情要交代。
    果然,这一次他也是来交代事情的,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大人,您说、您说我们可以留在泰锡?
    这是王子殿下和王妃殿下的命令,你们可以留在泰锡,只能以泰锡人的身份。那里有一些荒地,每个人能分到一块,这块地不属于你们,算是租借的。上面可以种植神子殿下带来的种子,这种种子现在种下,冬天到来之前就能收获。你们自己考虑,不想留下的站出来,现在可以回你们自己的国家了。负责人说。
    阿兄,你说,咱们就在泰锡住下怎么样,我觉得,当泰锡人挺好的。一个年轻人有些犹豫地看向他的兄长。他们两个看起来是难民,其实应该是正式士兵,结果才来了泰锡就成了俘虏,稀里糊涂干了几个月的活。
    他兄长默默看着他,本来应该斥责的,但是他犹豫了。
    你让我想想。
    同样犹豫的还有其他人,是不是应该和故国分手找下一个。毕竟是两个国家,很多规则、习惯都不一样,且他们一开始是敌国难民的身份,之后肯定不太好融入本地的生活。
    回去?回去吃人还是被人吃?他们若是还有家,也不至于到这边讨生路。
    倒是人群里的间谍,他一听分配土地就抬起了头:他想有个可以长长久久居住的地方,有房子,有一块地,以后娶老婆养孩子,除此之外无所求。
    既如此,那就留下吧。
    犹豫过后,到底是生存的决心战胜了那一点点不适,最后有九层人选择留下来,成为泰锡人。这其中有一些拖家带口过来的,就连大人孩子一块儿留下来。
    花了一点时间给难民安排居住地,划分土地,编写户口,一直忙完已经是深秋,第二批的土豆都已经成熟了。
    看到大个头的土豆一串串从地里挖出来,几个高个儿的汉子当即眼泪横流。
    行了,他们能活下来了。
    有了这一批收获的土豆,就算需要交六层税收(税收加租金)的难民都觉得日子一下有盼头了。圆滚滚的土豆是生存的希望。
    经历过饥饿的人很珍惜粮食,他们一点都不愿意浪费,小土豆洗干净,和盐一起煮就很美味。中等的土豆选出圆润的做种,大的制作成土豆粉,洗过淀粉的土豆丝和削下的土豆皮也不会浪费,会制作成糊糊,其实味道还可以。
    要是实在觉得吃腻了不好吃,也能加一点野菜一起煮。
    国王的食盐和神子的酱油都出现在南方,少少一点钱就能买到,难民也会用土豆换一点,有些还要换一点豆腐改善一下伙食。
    一想到外面还在饥荒,他们都能挑剔口感了,这些新泰锡人就有一种特别奇怪的情绪。
    间谍认认真真种了几个月的地,每天他都会在自己的土地上巡视,会捉虫、除草,仔细打理。他的土豆长得特别好,收得也比别人多。
    他问收税官,怎么样才能把这块地买下来,收税官给了他一个数字,他仔细算了一下,努力一点,五六年就可以了。
    现在,他就坐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小泥砖屋子里,手里捧着一个煮熟的土豆在吃。这个时候他就特别想要谢谢自己原来的主人:谢谢你把我派来泰锡。
    而他的原主人,这会儿已经气得脸都是紫的。他的部下不敢劝他,又不得不劝他:大人,我们走吧,泰锡人都快打到咱们门口了。
    蝗灾退去和土豆丰收给了泰锡人底气,他们不原地抵抗了,他们要主动出击,不割下你几块肉,你就不知道疼。
    泰锡士兵在边界堵了几个月,难民几乎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时间久了,很多人放弃退回他们自己国家,南方的城市和村庄的年轻人也加入队伍,补充了兵力,他们终于可以分出一部分人手主动去追击这些该死的家伙。
    沙姆王子和沙迦王妃各自带着一批精英追击。他们都是主动出击是最好防守的信奉者,所以他们手下的人都愿意听从两人的指令。士兵们凝聚成一条心,指哪打哪,自然所向披靡。
    这些士兵憋气憋了几个月,现在是放开了手去打,短短一个月就打到这个城市,而且眼看着就要攻破城门。
    而城里的士兵和百姓,虽然畏惧泰锡人如畏惧狮子和狼群,但是他们实在没有力气,太饿了,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抵抗不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城里的权贵只好收拾了细软准备逃命了,也包括这个城市的城主。
    不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泰锡人对异国权贵都很凶残,杀光、抢光,没有烧,大概觉得这样太浪费。
    对于平民,他们的政策是,有需要会去他们那里借粮食和物资,没需要你自己关起门别出来晃。一般来说,泰锡士兵不杀平民,也不折腾他们。倒不是泰锡士兵仁善,仅仅是因为,平民没有油水,而且他们未来都会是泰锡人,没必要赶尽杀绝。
    深知泰锡人凶残面目的权贵没有一个人敢留下来,都卷起细软,披上乱糟糟的斗篷,混在平民堆里,准备回头乘乱出城,去投奔亲戚去。
    要放弃这么多的土地和财产,大家当然很不甘心,更不愿意去看亲戚脸色过活。可是,这不是没办法吗?好死不如赖活着,总比落在泰锡人手里好,不是杀了就是变奴隶,更惨。
    这个城的城主如今就面临这样的选择题:要命还是要脸?
    他看着那灰扑扑的老鼠皮一样的斗篷,皱着眉,一脸反胃恶心:你居然让我披这种肮脏
    他话没说完,一个士兵跌跌撞撞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大人,城门破了!
    什么?
    这个城主的脸一白,二话不说披上那件灰色老鼠皮一样的斗篷,捏着鼻子:走。
    第117章
    泰锡士兵在沙姆王子和沙迦王妃的带领下已经攻破城门, 并且无人阻拦一路策马到城主府。一群穿得差不多灰扑扑的仆人们涌出来,被杀了几个, 更多逃窜了去。
    这些人逃难都不忘带东西, 都是从主人房里搜出来的值钱玩意儿。这么一混乱, 地上就多了很多值钱的小玩意儿。
    有几个士兵心一动,忘记了战前训话朝着那边走过去, 眼看着别的士兵也被吸引,阵型就要乱, 身后一支箭直接射穿了为首那个士兵。
    擅出队伍,杀。沙迦王妃冷冰冰的声音和利箭刺破咽喉的声音一起响起,蠢蠢欲动的士兵一下找回了理智。
    沙姆忽然在空气中嗅到一点香气,这不是寻常香气, 而是一种珍贵的外国进口香料的气味。顺着风向他看过去, 只看到一群看似慌乱的灰衣人,他们有意识地在护着中间那人。
    他刚要说什么,和他并驾齐驱的沙迦王妃已经用刀指向那一处:第一排, 拿下他们!
    场面并不是很混乱,城主灵机一动想出的妙招撒珠宝在沙迦王妃的冷酷无情政策下没有成功,并且这两位还通过一丝丝的高档异国香气准确追踪到了躲在人群里的城主。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昨晚的熏香入睡。
    眼看着城主就要被包围了, 他又是灵机一动,把副官一推, 嘴里大叫着:城主小心。自己就准备后撤入人群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