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监叕翘班了——花卷不投降(72)
一下去, 梁子卿先被冻得打了个寒颤。搭建期场馆里没有开暖气,他们都穿着大衣裹得很严实, 但地下室里还是更冷一些。
我去给你拿个毯子。江珩敏锐地察觉到梁子卿的小动作。
不用不用, 我搓搓手就好啦。梁子卿赶紧拒绝, 并没那么娇气。
三个人拿饭票到餐台取餐, 每人一盒饭,一罐汤,伙食看起来还不错, 九院就是这一点好,不管味道怎么样, 至少工作餐从菜品上不会亏待员工。
他们找了张角落里的方桌,江珩和梁子卿自然而然地相对而坐, 吴徵瞬间纠结了。
该坐在谁边上?
坐在子卿边上是不是显得好像自己占小姑娘便宜?而且实际上吴徵也想挨着江珩坐。
可是坐在江珩边上子卿是不是太孤单了?这可怎么办?
江珩也有点纠结, 这时候他总不能明目张胆叫吴徵坐过来, 可他心里也明白, 指望吴徵听懂他的暗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巧不巧,就在这时, 梁子卿把随身拿着的小包往身旁的座位上一放,空座位就只剩下江珩旁边那个。
吴徵心里一喜,不再纠结, 立刻坐了过去。
梁子卿当然是有意这样做的,一看吴哥的表情她就明白吴哥的想法,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只能靠自己打开局面。
她还只能靠暗示,好在自己随身带了包,要不还得脱了外套占座位,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地下餐厅可就牺牲太大了。
吃饭时吴徵一直很活泼地唠唠叨叨,而且吴徵说话很逗,虽然不能排除是因为犯傻而逗,但听他说话还挺乐呵的。
梁子卿乐得不用自己说话,一边吃一边听,江主任也是一边吃一边听,满眼的宠溺。
最近一段时间梁子卿也慢慢接受了小领导和大领导在她眼皮底下搞基的事实,一开始她嗑的很不舒心,主要是因为担心这两个人的前途,但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事,俩当事人一天天逍遥自在,梁子卿自然也就放下心理包袱,放心大胆地嗑起CP。
午餐是三菜一汤,还有两个栗子面的小窝头,梁子卿吃不了这么多,就稍微吃了点松仁玉米和鸡丁,然后喝汤。
汤是很普通的西红柿蛋汤,食堂常见的做法,勾了点芡,但梁子卿很喜欢这个味道,专心埋头喝汤。
喝了一半,吴哥来了个电话,好像是搭建那边的,因为挂了电话之后,他就急匆匆开始吃饭,吃完说要到展区那边去一下。
吴哥走得潇洒,剩下梁子卿和江主任面面相觑可就有点尴尬了。可怕的是梁子卿发现江主任吃饭挺慢的,现在饭盒就动了一点。
她顿时有点崩溃,和吴哥江主任两个人一起吃饭还好,吴哥跟她熟一点也比较活泼,可是单独跟江主任对桌吃饭,他们俩可真的没说过什么话,鲨了卿卿吧。
这时候江主任把他手边那罐汤递过来:这个你喝吧,看你挺喜欢的,我还没动过。
梁子卿瞬间陷入纠结,她又想喝又觉得自己应该客气的推辞,江主任冲她笑了笑说:拿着吧,谢谢你。
雾草,好帅。
梁子卿愣了得有十秒,才反应过来江主任说完谢谢之后居然就端着饭盒走了。
当然,汤还是给她留下了。
她这才反应过来,江主任不是在谢自己帮他喝汤。
江主任是知道她知道他们两个的事了。话听起来很绕,但就是这个意思,那句谢谢大概率是江主任谢她刚才无声化解了吴哥的尴尬,谢她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梁子卿茫然地喝着第二罐汤,想想也应该是这样,江主任就算一开始以为她被蒙在鼓里,以他的观察力应该很快也能发现她的配合。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都在照顾着吴哥演戏?
啧,这莫非就是所谓的团宠吗。
梁子卿有点羡慕。
午后,江珩继续忙碌。
展览区域内的事情他并不需要管的太多,因为苏瑾和吴徵几乎全天都在那边,邬总他们也都是围着展商转,反而是公共区域以及跟会议那边的对接是大头。
一下午江珩都在跟场馆方打交道,对了各种现场细节,确保当天不会出差错,现在就差黄工跟他说的媒体接待的事儿,需要确定媒体休息区的大小,还有准备媒体的工作餐。
媒体休息区就和主办办公室一样,是临时搭起来的,主场搭建说搭这个需要时间,而且内部设施还需要调配,如果江珩没办法确定有几家媒体的话,可以给他个大概数,他就稍微打出点富余量先开始搭建。
会议那边给我反馈的是十几家。江珩说,往年也都是十几家,应该就是这个数字。
OK。主场搭建的说,那就先按照20人搭休息室,这样万一人多,咱们也有点富余位置。
两人立刻达成共识,非常愉快。
过了两个多小时,三点多的时候,黄工来了个电话。
黄总。江珩很客气地打招呼,来参加第一天上午开幕式的媒体人数定下来了吗?
电话那头诡异地沉默了一下,然后黄工说:定下来了。
一共多少家?江珩问。
我之前跟你说的是十多家对吧?黄工没回答,反而先抛回来一个问题。
江珩顿时警觉起来:对,多了还是少了?
比预计的稍微多一点,不过也还是十多家。黄工说。声音里微妙地透着一点儿底气不足。
?江珩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具体是多多少家?
十多家。黄工含糊了一会儿,多四十多家吧。
江珩:
十分钟后气急败坏的江珩和目光躲闪的黄工在会议部那边的办公区碰头。
其他员工一看江珩过来时这步伐带风眼中冒火的气势,立刻默契地远远逃开,给江珩和黄工单独相处的机会。
十多家,多四十多家?江珩咬牙切齿地重复,所以一共是五十多家?
五十八家。黄工很小声地说,不敢看江珩的眼睛。
江珩哭笑不得:黄总,你这是玩儿我呢?
不是不是。黄工立刻说,我也是第一次,我肯定想弄好啊,但这个事情实在是一个误会。
原来会议论坛邀请媒体的一共有两拨人,一拨是宣传所会议部,也就是鞠安简容晖他们,另一拨则在院办,院办发文的力度大一点,能够请到逼格比较高的大媒体。
今年拟定媒体邀请名单的时候,就比往年多些,院办问会议部,今年邀请多少家媒体比较合适。
当时管事儿的鞠安应该是想说5家,但她打给院办的人时,不小心多打了个0。
偏偏院办今年和鞠安对接的是个新人,不知道往年轨道展的情况,就把50家媒体当做一个很正常的数字报上去了。
这个数连院办都懵了,上哪儿找50家大媒体去啊,最后连帝都生活美食报这样的媒体都被拉来凑数。
咱们这算生活还是算美食啊,还请个这。江珩指着这个报纸名字,手都抖了。
人家敢接,肯定就能写呗。黄工说,什么食物运输用火车啊,冷链保鲜轨道争先啊,这种标题我10分钟能给你想100个。
黄总这种文采,留在我们所当工程师真是屈才了。江珩说。
黄工居然笑容满面地拱了拱手:不敢当不敢当。
江珩:我并没有在夸你。
当务之急是给这58家媒体搞个休息区出来,之前跟主场搭建说的是20个位置,这等于一下翻了三倍,江珩赶紧约主场搭建的负责人过来,跟他说明情况。
这做不到啊!负责人一听,愁得直甩手,您这等于一下把媒体休息室扩大了三倍,正厅里没有那么大地方放休息室,强行要搭的话,现场会变得巨丑。
负责人说着跟江珩比划了下,江珩一眼就看出来他所言不假,因为现在国展中心的过道东侧已经彻底被临时搭建的办公区一线铺满:贸易公司主办办公室,展商报到处,九院主办办公室,主场搭建办公室,媒体休息室,小仓库。
这么多区域,已经从北馆的一头排到了另一头,南馆那边是会议区,很多大领导在,不可能临时搭两个棚子过去。
可如果在北馆再强行多加两个媒体休息室,要不就在展馆正中很丑的突出一块,要不就位置特别偏僻,塞在停车场角落里,总之就是怎么都不是特别合适。
江珩和负责人纠结剩下两块媒体区搭在哪的时候,邬总看俩人愁眉苦脸的,跑过来凑热闹。
听江珩说完来龙去脉之后邬总说:费那么大劲干嘛啊,这帮人就来一个上午,还给他们特意搭两块儿新的休息区?把这儿放不下的带到地下一层餐厅去休息不就行了?
那哪行啊。负责人立刻说,58家媒体,三分之一在休息区,其他的都得下楼?那人家下楼的意见得多大啊,这不明摆着得罪人么。
不如这样吧。江珩说,直接把媒体休息区取消,全体去地下一层休息好了。
第106章 一起加班吧
啊?负责人直接愣了,他怀疑江珩急傻了, 伸手在江珩眼睛前面晃了下。
我没说胡话。江珩说, 邬总说的没错, 媒体就来开幕式那天的一个上午, 基本全程在会议室里,对休息区的需求不会很大。你说得也对,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三分之一人在休息区, 三分之二不在, 那三分之二肯定记仇,但如果不专门设立休息区,他们最多就吐槽下我们不周到, 我们稍微布置一下餐厅,给放点垫子毯子什么的, 中午伙食给好一点,应该能混过去。
卧槽, 真的么?负责人将信将疑, 但仔细想想, 好像也不是那么没道理。
没毛病。邬总在一边说, 要我说那媒体区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咱们花钱请的媒体, 在会议室里坐一个上午,完了还单独给他们开一块儿区域让他们换个地方坐着休息?你们院办的也不知道是讲究还是破事儿多。
江珩笑了笑,没答复, 邬总级别高,说话心直口快点没什么,他可是九院的人,这话无论如何不能接。
江珩只跟负责人说:跟我来,我给你拉个清单,稍微布置下地下一层餐厅,圈出一块儿专门的媒体区来。
那这个媒体休息室呢?负责人一脸迷茫地指了指这个刚圈出来的媒体区。
椅子搬走,我们有88箱物料还没运来,刚好缺一个仓库。江珩笑笑说。
忙忙叨叨的,第一天搭建结束了,这一天虽然遇到了各种坎坷,但总体来说还在意料之内。
晚上小周说中巴车修好了,开车来接众人回九院,没有了时刻笼罩在头顶的来自老破金杯的死亡阴云,感觉生活都充满了希望。
搭建期第二天。
睡前江珩特意跟吴徵说不用起个大早给他热饭,吴徵嘟嘟囔囔地把本来偷偷调好的闹铃关了,一脸委屈。
江珩看他这样子,过于可爱,于是又把他按在床上一通亲。中途吴徵试图对江珩动手,被江珩按住。
吴徵更加委屈地看着江珩。
给我留口气吧。江珩刮了下吴徵鼻头,我今天已经快被黄工掏空了。
嗯?吴徵眉头一皱,满脸警惕,我不会惨到要跟已经有家有室的中年管理层争宠的地步吧?
江珩为了证明吴徵没有那么惨,又按着他亲了半天。
最后吴徵日常被亲得满脸羞涩,抹着嘴别开头说:仔细想想,你保存点精力也挺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江珩问。
我今天看搭建现场,乱七八糟的,哪儿哪儿都在出状况,估计有你累的。吴徵说。
江珩叹了口气,这基本上也是每年的正常操作了,搭建期老展商还好,新来的展商基本上就没有不出状况的。
江珩至今清楚记得有一家展商运了个三米高还没拆卸的机械臂过来当展品,结果因为运不进来把二百多家展商在门口卡了半个小时的故事。
就希望今年的事儿能少一点吧,江珩想。
事实证明,九院旗王这一称号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第二天一整天都顺风顺水,临下班,若若突然急火火跑到江珩面前:江哥!有两家展商打起来了!
江珩差点一口水喷在地上:打起来?
若若连连点头:好像是为了抢过道还是什么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
苏瑾呢?江珩问,这种事情按理来说是苏瑾负责解决。
瑾姐现在特别忙。若若怯生生地说,要不我也不会来找您了。
江珩皱了下眉:走,我先去找苏瑾看一眼。
当江珩在二楼找到苏瑾时,他瞬间放弃了让苏瑾处理这桩闹剧的念头,因为苏瑾左右手各拿着一部手机在接电话,同时身边还围着六个人,从工卡颜色来看,三个是展商,一个场馆这边的,两个贸易公司的。
揾食艰难啊。
江珩叹了口气,得,他自己解决去吧。
到了现场一看,打架的是两个特装展位的企业代表,居然真的是打架,有一个代表的西装都被扯皱了。邬总正在现场,江珩赶紧挤进人群。
一听打架的原因,江珩哭笑不得。
这两家展商本来就稍微有点竞争,类似移动和联通那种关系,展位又排的对门。最关键的是这两家这次都选择了轮播宣传片的展示手法,两面LED屏还刚好面对面。
于是试播的时候就听见两家公司的喇叭扯着嗓子对着嚷,互相想压过对方的声音,LED屏嚷着嚷着就换成了真人对着嚷,各自觉得对方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最后就上演了全武行。
现在两个企业代表已经缓过来了,但还是愤怒地互相瞪着,纷纷扬言他不退展我就退展。
邬总小声问:你觉得这个怎么处理?
把LED屏换个方向吧。江珩想了下说,为什么非要面对面。
我也这么想的。邬总拊掌点头,但是他们俩现在杠上了,都说要换就他换,反正我不换,谁都不肯让步。
恋耽美
我去给你拿个毯子。江珩敏锐地察觉到梁子卿的小动作。
不用不用, 我搓搓手就好啦。梁子卿赶紧拒绝, 并没那么娇气。
三个人拿饭票到餐台取餐, 每人一盒饭,一罐汤,伙食看起来还不错, 九院就是这一点好,不管味道怎么样, 至少工作餐从菜品上不会亏待员工。
他们找了张角落里的方桌,江珩和梁子卿自然而然地相对而坐, 吴徵瞬间纠结了。
该坐在谁边上?
坐在子卿边上是不是显得好像自己占小姑娘便宜?而且实际上吴徵也想挨着江珩坐。
可是坐在江珩边上子卿是不是太孤单了?这可怎么办?
江珩也有点纠结, 这时候他总不能明目张胆叫吴徵坐过来, 可他心里也明白, 指望吴徵听懂他的暗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巧不巧,就在这时, 梁子卿把随身拿着的小包往身旁的座位上一放,空座位就只剩下江珩旁边那个。
吴徵心里一喜,不再纠结, 立刻坐了过去。
梁子卿当然是有意这样做的,一看吴哥的表情她就明白吴哥的想法,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只能靠自己打开局面。
她还只能靠暗示,好在自己随身带了包,要不还得脱了外套占座位,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地下餐厅可就牺牲太大了。
吃饭时吴徵一直很活泼地唠唠叨叨,而且吴徵说话很逗,虽然不能排除是因为犯傻而逗,但听他说话还挺乐呵的。
梁子卿乐得不用自己说话,一边吃一边听,江主任也是一边吃一边听,满眼的宠溺。
最近一段时间梁子卿也慢慢接受了小领导和大领导在她眼皮底下搞基的事实,一开始她嗑的很不舒心,主要是因为担心这两个人的前途,但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事,俩当事人一天天逍遥自在,梁子卿自然也就放下心理包袱,放心大胆地嗑起CP。
午餐是三菜一汤,还有两个栗子面的小窝头,梁子卿吃不了这么多,就稍微吃了点松仁玉米和鸡丁,然后喝汤。
汤是很普通的西红柿蛋汤,食堂常见的做法,勾了点芡,但梁子卿很喜欢这个味道,专心埋头喝汤。
喝了一半,吴哥来了个电话,好像是搭建那边的,因为挂了电话之后,他就急匆匆开始吃饭,吃完说要到展区那边去一下。
吴哥走得潇洒,剩下梁子卿和江主任面面相觑可就有点尴尬了。可怕的是梁子卿发现江主任吃饭挺慢的,现在饭盒就动了一点。
她顿时有点崩溃,和吴哥江主任两个人一起吃饭还好,吴哥跟她熟一点也比较活泼,可是单独跟江主任对桌吃饭,他们俩可真的没说过什么话,鲨了卿卿吧。
这时候江主任把他手边那罐汤递过来:这个你喝吧,看你挺喜欢的,我还没动过。
梁子卿瞬间陷入纠结,她又想喝又觉得自己应该客气的推辞,江主任冲她笑了笑说:拿着吧,谢谢你。
雾草,好帅。
梁子卿愣了得有十秒,才反应过来江主任说完谢谢之后居然就端着饭盒走了。
当然,汤还是给她留下了。
她这才反应过来,江主任不是在谢自己帮他喝汤。
江主任是知道她知道他们两个的事了。话听起来很绕,但就是这个意思,那句谢谢大概率是江主任谢她刚才无声化解了吴哥的尴尬,谢她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梁子卿茫然地喝着第二罐汤,想想也应该是这样,江主任就算一开始以为她被蒙在鼓里,以他的观察力应该很快也能发现她的配合。
也就是说他们两个都在照顾着吴哥演戏?
啧,这莫非就是所谓的团宠吗。
梁子卿有点羡慕。
午后,江珩继续忙碌。
展览区域内的事情他并不需要管的太多,因为苏瑾和吴徵几乎全天都在那边,邬总他们也都是围着展商转,反而是公共区域以及跟会议那边的对接是大头。
一下午江珩都在跟场馆方打交道,对了各种现场细节,确保当天不会出差错,现在就差黄工跟他说的媒体接待的事儿,需要确定媒体休息区的大小,还有准备媒体的工作餐。
媒体休息区就和主办办公室一样,是临时搭起来的,主场搭建说搭这个需要时间,而且内部设施还需要调配,如果江珩没办法确定有几家媒体的话,可以给他个大概数,他就稍微打出点富余量先开始搭建。
会议那边给我反馈的是十几家。江珩说,往年也都是十几家,应该就是这个数字。
OK。主场搭建的说,那就先按照20人搭休息室,这样万一人多,咱们也有点富余位置。
两人立刻达成共识,非常愉快。
过了两个多小时,三点多的时候,黄工来了个电话。
黄总。江珩很客气地打招呼,来参加第一天上午开幕式的媒体人数定下来了吗?
电话那头诡异地沉默了一下,然后黄工说:定下来了。
一共多少家?江珩问。
我之前跟你说的是十多家对吧?黄工没回答,反而先抛回来一个问题。
江珩顿时警觉起来:对,多了还是少了?
比预计的稍微多一点,不过也还是十多家。黄工说。声音里微妙地透着一点儿底气不足。
?江珩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具体是多多少家?
十多家。黄工含糊了一会儿,多四十多家吧。
江珩:
十分钟后气急败坏的江珩和目光躲闪的黄工在会议部那边的办公区碰头。
其他员工一看江珩过来时这步伐带风眼中冒火的气势,立刻默契地远远逃开,给江珩和黄工单独相处的机会。
十多家,多四十多家?江珩咬牙切齿地重复,所以一共是五十多家?
五十八家。黄工很小声地说,不敢看江珩的眼睛。
江珩哭笑不得:黄总,你这是玩儿我呢?
不是不是。黄工立刻说,我也是第一次,我肯定想弄好啊,但这个事情实在是一个误会。
原来会议论坛邀请媒体的一共有两拨人,一拨是宣传所会议部,也就是鞠安简容晖他们,另一拨则在院办,院办发文的力度大一点,能够请到逼格比较高的大媒体。
今年拟定媒体邀请名单的时候,就比往年多些,院办问会议部,今年邀请多少家媒体比较合适。
当时管事儿的鞠安应该是想说5家,但她打给院办的人时,不小心多打了个0。
偏偏院办今年和鞠安对接的是个新人,不知道往年轨道展的情况,就把50家媒体当做一个很正常的数字报上去了。
这个数连院办都懵了,上哪儿找50家大媒体去啊,最后连帝都生活美食报这样的媒体都被拉来凑数。
咱们这算生活还是算美食啊,还请个这。江珩指着这个报纸名字,手都抖了。
人家敢接,肯定就能写呗。黄工说,什么食物运输用火车啊,冷链保鲜轨道争先啊,这种标题我10分钟能给你想100个。
黄总这种文采,留在我们所当工程师真是屈才了。江珩说。
黄工居然笑容满面地拱了拱手:不敢当不敢当。
江珩:我并没有在夸你。
当务之急是给这58家媒体搞个休息区出来,之前跟主场搭建说的是20个位置,这等于一下翻了三倍,江珩赶紧约主场搭建的负责人过来,跟他说明情况。
这做不到啊!负责人一听,愁得直甩手,您这等于一下把媒体休息室扩大了三倍,正厅里没有那么大地方放休息室,强行要搭的话,现场会变得巨丑。
负责人说着跟江珩比划了下,江珩一眼就看出来他所言不假,因为现在国展中心的过道东侧已经彻底被临时搭建的办公区一线铺满:贸易公司主办办公室,展商报到处,九院主办办公室,主场搭建办公室,媒体休息室,小仓库。
这么多区域,已经从北馆的一头排到了另一头,南馆那边是会议区,很多大领导在,不可能临时搭两个棚子过去。
可如果在北馆再强行多加两个媒体休息室,要不就在展馆正中很丑的突出一块,要不就位置特别偏僻,塞在停车场角落里,总之就是怎么都不是特别合适。
江珩和负责人纠结剩下两块媒体区搭在哪的时候,邬总看俩人愁眉苦脸的,跑过来凑热闹。
听江珩说完来龙去脉之后邬总说:费那么大劲干嘛啊,这帮人就来一个上午,还给他们特意搭两块儿新的休息区?把这儿放不下的带到地下一层餐厅去休息不就行了?
那哪行啊。负责人立刻说,58家媒体,三分之一在休息区,其他的都得下楼?那人家下楼的意见得多大啊,这不明摆着得罪人么。
不如这样吧。江珩说,直接把媒体休息区取消,全体去地下一层休息好了。
第106章 一起加班吧
啊?负责人直接愣了,他怀疑江珩急傻了, 伸手在江珩眼睛前面晃了下。
我没说胡话。江珩说, 邬总说的没错, 媒体就来开幕式那天的一个上午, 基本全程在会议室里,对休息区的需求不会很大。你说得也对,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三分之一人在休息区, 三分之二不在, 那三分之二肯定记仇,但如果不专门设立休息区,他们最多就吐槽下我们不周到, 我们稍微布置一下餐厅,给放点垫子毯子什么的, 中午伙食给好一点,应该能混过去。
卧槽, 真的么?负责人将信将疑, 但仔细想想, 好像也不是那么没道理。
没毛病。邬总在一边说, 要我说那媒体区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咱们花钱请的媒体, 在会议室里坐一个上午,完了还单独给他们开一块儿区域让他们换个地方坐着休息?你们院办的也不知道是讲究还是破事儿多。
江珩笑了笑,没答复, 邬总级别高,说话心直口快点没什么,他可是九院的人,这话无论如何不能接。
江珩只跟负责人说:跟我来,我给你拉个清单,稍微布置下地下一层餐厅,圈出一块儿专门的媒体区来。
那这个媒体休息室呢?负责人一脸迷茫地指了指这个刚圈出来的媒体区。
椅子搬走,我们有88箱物料还没运来,刚好缺一个仓库。江珩笑笑说。
忙忙叨叨的,第一天搭建结束了,这一天虽然遇到了各种坎坷,但总体来说还在意料之内。
晚上小周说中巴车修好了,开车来接众人回九院,没有了时刻笼罩在头顶的来自老破金杯的死亡阴云,感觉生活都充满了希望。
搭建期第二天。
睡前江珩特意跟吴徵说不用起个大早给他热饭,吴徵嘟嘟囔囔地把本来偷偷调好的闹铃关了,一脸委屈。
江珩看他这样子,过于可爱,于是又把他按在床上一通亲。中途吴徵试图对江珩动手,被江珩按住。
吴徵更加委屈地看着江珩。
给我留口气吧。江珩刮了下吴徵鼻头,我今天已经快被黄工掏空了。
嗯?吴徵眉头一皱,满脸警惕,我不会惨到要跟已经有家有室的中年管理层争宠的地步吧?
江珩为了证明吴徵没有那么惨,又按着他亲了半天。
最后吴徵日常被亲得满脸羞涩,抹着嘴别开头说:仔细想想,你保存点精力也挺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江珩问。
我今天看搭建现场,乱七八糟的,哪儿哪儿都在出状况,估计有你累的。吴徵说。
江珩叹了口气,这基本上也是每年的正常操作了,搭建期老展商还好,新来的展商基本上就没有不出状况的。
江珩至今清楚记得有一家展商运了个三米高还没拆卸的机械臂过来当展品,结果因为运不进来把二百多家展商在门口卡了半个小时的故事。
就希望今年的事儿能少一点吧,江珩想。
事实证明,九院旗王这一称号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第二天一整天都顺风顺水,临下班,若若突然急火火跑到江珩面前:江哥!有两家展商打起来了!
江珩差点一口水喷在地上:打起来?
若若连连点头:好像是为了抢过道还是什么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
苏瑾呢?江珩问,这种事情按理来说是苏瑾负责解决。
瑾姐现在特别忙。若若怯生生地说,要不我也不会来找您了。
江珩皱了下眉:走,我先去找苏瑾看一眼。
当江珩在二楼找到苏瑾时,他瞬间放弃了让苏瑾处理这桩闹剧的念头,因为苏瑾左右手各拿着一部手机在接电话,同时身边还围着六个人,从工卡颜色来看,三个是展商,一个场馆这边的,两个贸易公司的。
揾食艰难啊。
江珩叹了口气,得,他自己解决去吧。
到了现场一看,打架的是两个特装展位的企业代表,居然真的是打架,有一个代表的西装都被扯皱了。邬总正在现场,江珩赶紧挤进人群。
一听打架的原因,江珩哭笑不得。
这两家展商本来就稍微有点竞争,类似移动和联通那种关系,展位又排的对门。最关键的是这两家这次都选择了轮播宣传片的展示手法,两面LED屏还刚好面对面。
于是试播的时候就听见两家公司的喇叭扯着嗓子对着嚷,互相想压过对方的声音,LED屏嚷着嚷着就换成了真人对着嚷,各自觉得对方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最后就上演了全武行。
现在两个企业代表已经缓过来了,但还是愤怒地互相瞪着,纷纷扬言他不退展我就退展。
邬总小声问:你觉得这个怎么处理?
把LED屏换个方向吧。江珩想了下说,为什么非要面对面。
我也这么想的。邬总拊掌点头,但是他们俩现在杠上了,都说要换就他换,反正我不换,谁都不肯让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