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陛下今天退位了吗?(穿书) > 陛下今天退位了吗?(穿书)
错误举报

陛下今天退位了吗?(穿书)——晏图(22)

    相比之下,太师惹了他生气,还知道带他出来吃饭,还给他钱花,对他可以说如春天般温暖啊!
    想到此处,祁褚都有些感动了。
    眼下正要回宫,他突然发现闻霖不见了,正欲找人,便看到闻霖从东边小跑回来了。
    太师冷眼瞧了闻霖一眼。
    祁褚还未说话,黛秋便不满道:真是不懂规矩,怎么好叫主子等。
    闻霖低下头,动了动嘴唇,终究什么也没说。
    祁褚一贯待人宽和,道:算了,他也没去多久,闻霖自小在宫里,这次出来想必是给相好的朋友买些东西,也不必过于苛责于他。
    闻霖眼圈都红了,他将怀中的纸包掏出来,递给祁褚道:小的见陛下今日没吃好,特特去买了点吃食备着。
    祁褚接过来一看,是两个酱肘子!!!
    他心下感动,之前他二人一起蹴鞠时候,他曾经对闻霖说起过爱吃肘子的事,没想到闻霖竟然记在了心里。
    祁褚觉得心下妥帖,刚要道谢,斜方里突然伸出一只修长的手将他手里的酱肘子抓去了。
    祁褚转头去看,太师铁面无私道:陛下,身为天子不可随意食用宫外来历不明之物。
    祁褚:他不满道,和丰楼里的吃食也是宫外来历不明之物,朕方才不是也吃了。
    谢殒点点头,一脸理所当然道:那是和臣在一起。
    祁褚:去死的意思是,和他一起吃的就不算来历不明的食物了?
    去死这个双标狗!
    祁褚还要争辩两句,谢殒突然云淡风轻道:臣突然想起来,我大禹礼制规定,公主大婚时告祭宗庙的祭文是要陛下亲自来写的。
    祁褚:怎么一言不合就要写作文。
    酱肘子当然没有作文重要,祁褚当机立断道:朕突然觉得太师说得极是对朕身为天子不能随意吃宫外之物,朕断断不能为了两个酱肘子破了祖宗规矩。
    谢殒欣然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他的语气带着老父亲看到吾儿长大般老怀甚慰的调调。
    表了决心之后,祁褚试探道:那这告祭宗庙的祭文
    谢殒温声细语道:陛下要好好写。
    祁褚:卧槽,无情。
    他收回之前的感动,去死对他和对其他人没有太大区别,拿捏起他的痛处来可谓得心应手。
    说话间,太师府的马车到了,谢殒道:同尘,你送陛下回乾元殿。说完,他对祁褚作揖道,臣还有事,先行一步。说完便离开了,只是将马车留给了祁褚。
    同尘将祁褚送到了乾元殿,陛下这一路都兴致不高,如丧考妣。
    许是当陛下的钱袋子当出了感情,同尘见状,也有些不落忍,出言提醒道:陛下,公主大婚告祭宗庙的祭文都是一样的,陛下抄写的时候只需要换了公主的名字即可。
    祁褚:
    这么简单就完事了?自从遇上了太师,他的情绪就一直起起落落落落落起,真是太特么心累了。
    公主出嫁前三日,朝中又进行了一次大朝会,此次朝会主要是为了讨论公主大婚时送亲人选。
    公主婚礼一应事宜原本都是谢殒一手办的,因此这送亲的差事落到他头上也是情理之中,只求驸马爷看到他不要有心里阴影。
    公主大婚之事商定之后,兵部尚书又在朝会上提出东江三郡守备空缺一事,原来上次南朝入侵时,战况惨烈,除了董辰之外,东江守备殉职了,现下东江三郡水师无人统领,东江毗邻南朝,若是长期守备空缺恐给南朝可趁之机。
    东江三郡水师乃是大禹水师精锐所在,这块肥肉自然是董家和谢家争夺的对象。
    谢家属意老将白楼山,他也是正四品明威将军,比董辰资历还要老一些。
    董家岂能让到手的东江兵权旁落,极力推荐自家子弟董煜。
    两派在朝堂上攻讦不休,针对此事太师竟意外地没出来站队,只是垂手一旁冷眼旁观。
    董家将董辰的军功拿出来说事,谢家派系的兵部侍郎韩成道:朝野上下谁人不知,前次南朝二次入侵我朝,皆因董辰刚愎自用,朝廷能为董辰封侯,已经是尽了情面,怎么如今你董家人心不足蛇吞象,竟还想将要东江兵权?!末了,又愤愤道,这大禹如今还姓祁不姓董!!!
    博远公直接撸起袖子,指着韩成出离愤怒道:你!
    祁褚忽然听到身后咣当通一声,方欲转身,便听到后面一声尖叫:不好了,太后晕倒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太太们,明天两更。
    感谢阿金太太的地雷包养,比心= ̄ ̄=~
    第33章 辅政之权
    太后晕倒了,什么天大的朝政都要押后再议,太师忙命人传了轿撵来,就近将太后抬到了禹灵帝的乾元殿。
    前些日子太后在祁褚和谢殒面前说过身子不爽的事看来不是矫情,只是她老人家一向保重自己,上朝的时候竟然带了太医随侍。
    太后身边的宫人将太后抬进乾元殿的内殿之后,太医便匆忙进去诊治了。
    太后虽然是大禹如今的实际掌权者,但毕竟是女眷,外臣不便进去侍疾,便都等在乾元殿的外殿,就连太后的亲哥哥博远公都在外面等候,跟着太后进内殿的就禹灵帝和太师二人。
    今日随侍太后的是太医院的院判甄太医,他伺候太后身子已有许多年,对她的症候自然十分了解,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已有了结论。
    见他诊完,太师问道:太医,太后身体如何啊。
    甄太医沉吟片刻,道:太师,太后脉息细而无力,肝滞血亏,肺生虚火,乃是过于操劳国事导致陈年旧疾发作迅猛。
    他说完,便偷偷打量了谢殒一眼,谢殒面无表情道:太后的身子一直由你照顾着,病势如此汹涌,可有医治之法?
    太医跪在地上道:臣斗胆,太后如今的身子,断断不可再操劳,若能好生静养一段时日,臣有把握能恢复康健。
    不可再操劳,什么意思。谢殒垂眼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医。
    在他的目光注视下,太医说话颇有些艰难,他道:不可操劳,就是断断不可再为任何事烦心
    谢殒冷淡地看着太医,道:陛下如今尚未亲政,朝中之事皆由太后主持大局,江山社稷不可一日离了太后,太医可有两全的法子?
    太医道:请恕臣愚钝。
    谢殒凉凉道:既然愚钝,便自己去领罚,太后的身子也不劳甄太医照看了,换个能照看的!他似是想起了什么般对祁褚道,前些日子,陛下不是请了叶太医为臣解毒疗伤,臣听闻她在京中闺阁间颇有盛名,不如请她来为太后诊病。
    这叶瑶寒确实医术了得,祁褚方欲派人去请,便听到后面太后咳了一声。
    谢殒和祁褚转过身,便看到太后已经醒来了,一旁太后的丫鬟扶着她坐起来了。
    太后道:不必请叶姑娘了,哀家的身子自己清楚,甄太医诊治并无过错,这些年他一直照看哀家的身子,最了解哀家的身子,以后还由他继续照看。
    祁褚道:叶姑娘擅长妇科,不若请他来瞧一瞧。
    太后冷冷看了他一眼,道:哀家说过,不必了。
    祁褚原本也是好意,不想却讨了个没脸,便闭上嘴不说话了,转头无意间却发现太师眼神里有一抹似有似无的嘲讽。
    祁褚起了疑心,刚想深思一番,却听到门口宫人来报道:太后,凌霄道长求见。
    太后道:宣进来。
    凌霄道长带着个小童进来,太后温声道:道长来了。
    凌霄道长道:贫道听闻太后凤体有恙,特特带了仙丹献与太后,愿无量天尊护佑太后凤体康健,青春永驻。
    大庭广众之下,太后不好和自己的姘/头太过明目张胆,因此只对他温和一笑,道:道长有心了。
    谢殒不动声色瞧了一眼凌霄道长,状似无意道:一听到太后有恙,凌霄道长便立马赶来问安,侍奉太后也算尽心尽力。
    凌霄道长道:贫道身为皇家道观观主,为太后祈福乃是分内之事。
    祁褚都快不能直视祈福这个字了。
    谢殒和凌霄道长点到即止短暂聊了两句后,便和太医继续商量医治太后的法子去了,他道:既然太后属意你照看,那你便继续照看吧!只是太后凤体尊贵,若是稍有差池,江山社稷都要动摇,你须得切记自己的职责,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细侍奉。
    太医赶忙表忠道:臣定当尽心尽力侍奉太后。
    太后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头比方才好多了,她道:将我大禹江山社稷托付太师,哀家很放心。说着,又看了一眼太医,问道,太医,哀家的身子要调养好需要多久。
    甄太医道:回太后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谢殒皱皱眉,道:为何要这么久!
    甄太医被太师沉沉的目光一扫,扑通一声跪下,道:臣定竭尽全力。
    太后倒是心境十分平和,反而向着甄太医说话,她道:太师莫要动怒,哀家倒觉得没什么不好,这些年操持国事,也有些累了,此番正好休息一下。且病去如抽丝,甄太医说要这许久,让哀家反倒更心安了。
    祁褚闻言更为原主悲哀,原主到底是不是他妈生的啊!董太后对下都能做到宽和大度,为何对他这个儿子不假辞色,有事不问青红皂白对他就是好一通责备,平日里对他的生活起居也不十分关心,简直像个后妈。
    谢殒闻言,作揖道:太后慈心。
    太后笑笑,眼睛盯着谢殒温声道:太师,哀家不在这些日子,还劳你好好管教皇帝,于国事也多操心决断吧。
    谢殒不疾不徐道:为国尽忠乃是臣的本分,只是朝政之事兹事体大,臣一人终究难以决断,还望太后让博远公、穆康公与臣一同辅政。
    太后眼中笑意更甚道:太师一心为国,从不专权,犹如管仲在世。又道,既然太师如此说了,那哀家养病之后,朝政之事便如此安排吧。
    谢殒道:太后圣明。
    太后又道:公主大婚在即,哀家本想着她大婚之日亲自送她出宫,但哀家这身子不争气怕是不能了,如此便让公主大婚前一晚在哀家宫里住下,第二天哀家也好送她出嫁,也算全了母女情分。
    谢殒马屁三连:太后慈母之心,实乃天下母亲垂范。
    谢殒看太后有些疲累之色,便道:太后如今病中,有些事臣本不该提,但为了大禹江山,臣还是想请太后在养病之前下一个决断。
    太后道:但说无妨。
    谢殒扫了一眼内殿的宫人,太后道:你们先下去吧。又对祁褚道,皇帝,你去将皇后请来,哀家有事要交代他。
    祁褚道:是,母后。
    祁褚明白太后这是找个由头打发他出去,他也可以选择找人去请皇后,但他此刻不想留在外殿,便留下黛秋和荼夏照顾殿内的朝臣,自己带着闻霖去找皇后。
    刚走到皇后宫门口,便碰上了着急出门的皇后,皇后见着他行礼之后,便急忙问道:臣妾听闻母后晕倒了,母后现下无恙了吧?
    祁褚摇摇头,并未多说,只是道:母后让你过去。
    等祁褚和王思瑜二人重回乾元殿的时候,太后已经坐在外殿的龙榻上,召集重臣交代事宜了。
    她发了三条懿旨:
    其一便是她养病后,由谢殒、博远公和穆康公一同辅政;
    其二是公主婚事由太师全权办理。
    其三是东江三郡守备由赵无疾担任。
    祁褚听到这一条之后,悄悄打量了一眼谢殒,他方才和太后商量的事估计就是这个,只是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让太后舍弃董煜而用一个外臣的。
    谢殒好似根本没注意到祁褚的目光,他脸上无悲无喜,似乎这些事都与他无关。
    太后宣旨之后,便离开了,走的时候还带上了王思瑜。
    太后指定了谢殒、博远公和穆康公共同辅政,祁褚原本以为谢家和韩家等世家会反对,没想到他们竟然默许了。
    这也就是说这条辅政的懿旨并不会阻碍他们的利益,看来三位辅政大臣各自代表一股势力,谢殒代表内阁,董辰代表外戚,那这穆康公自然就是世家一脉的了。
    祁褚眼神复杂看了一眼谢殒,在《吾皇》中,谢殒和王家联手才能扳倒董家,尽数归拢朝中势力,如今王家倒戈和谢家韩家勾搭在一起,那谢殒的称帝之路恐怕要漫长许多了。
    可是太后之前的意思分明是要谢殒独揽朝纲,他又为什么放着这样大权独揽的机会不要,反而提出要穆康公和博远公同他一起辅政?
    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祁褚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谢殒。
    太后走了之后,重臣们也纷纷告退了,眼看临近中午,谢殒便索性留在了乾元殿中陪着小皇帝一起用午膳。
    太师如今经常在陛下这里蹭饭,乾元殿里的人也见怪不怪了,黛秋更是机灵,已经跑去御膳房安排太师爱吃的菜去了。
    荼夏知道太师和陛下都是不喜欢人在跟前伺候的人,为他们二人沏茶之后,便悄悄退出去了。
    唯有闻霖还侍立一旁,谢殒端起茶来的时候,瞥了闻霖一眼皱了皱眉。
    同尘会意,对闻霖说:闻霖公公,公主大婚时告祭宗庙的祭文还要送到宗祠去,小的对宫里的路不太熟悉,烦劳公公为小的领路。
    闻霖抿了抿唇,看着祁褚。
    祁褚并未多想,挥了挥手让他们一起去了。
    闻霖正愁找不到机会向太师汇报皇帝的近况,从乾元殿出来,他便将小皇帝近来的情况对同尘细说了一番。
    同尘夸赞了他一道:太师果然没看错人,闻霖公公为人机警细心,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闻霖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
    同尘何等伶俐之人,见状便知闻霖有事想说又有些忌惮,因此道:你我如今皆为太师效力,都是自己人,有话不妨直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