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洛娜215(129)
它们在笼舍中被关了大半辈子,有了遮风避雨的窝,有了温柔抚慰的志愿者们,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家以及一块能让它们自由奔跑的土地。
从精力充沛得在笼舍内跑酷,到哪怕不拴绳都只能慢走,它们其实已经比大部分同伴都要幸运。
狗狗们也很知足,这点从它们注视着香客们温柔的眼神中也能看出。
随着这几年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口号渐渐被叫响,做了十多年公益救助活动的东林寺进入了本地网友的视线。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个小小的寺庙也在网友们心里占据了一个温柔的角落。
渐渐地,开始有同城的居民驱车来到东林寺,寻找一条合眼缘的狗狗。慢慢地,也有网友会定时寄来犬粮和药物,而更多的则是来到这里打卡拍照,和狗狗们一起玩耍的游客和信众。
但随着小寺庙渐渐出名,少不得也有网友出来挑刺,其中最多的问题是寺庙养那么多狗狗的资金是哪里来的。
寺庙的香火钱是属于集体收入,并不是由主持掌控,现在养这些狗狗是不是动用了寺庙的香火钱以及信众的捐款,而庙内其余人以及信众是否知情,这些都是问题。
应广大网友的要求,后来东林寺公布了一小部分这些年来的捐款以及账务使用情况,并且坦言庙内帮助流浪犬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一个不知名的香客。
对方转账时候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指定情况,比如给狗加个罐头或者是给狗吃点牛肉之类,所以资金来源肯定是合法的。
有吃瓜网友算了算,前前后后这位香客捐赠的狗粮钱差不多有近两百多万,顿时佩服起了这位名叫戒辛的香客了。
不过同时他们也特别好奇这人到底是谁,两百万放到现在都不是个小数目,更别提是十几年前了。
网友好奇,其实僧人们也很好奇。有好事者去问了僧人关于这个戒辛的情况,僧人们纷纷表示他们也不知道,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用过这个名字,而且他们寺内戒字辈的师伯们也没有交戒辛的。
不过我们有一条叫戒辛的狗。一个僧人有些不自在地对着直播镜头道,戒辛是东林寺最早的两条看门犬的后代,现在已经有十二岁了,算算时间,可能那位香客特别喜欢戒辛,所以才一直给我们捐助吧。
说罢,他还冲着镜头微微躬身,说了句佛号,真诚地透过镜头向那位香客道谢。
那戒辛狗狗在哪里?我们好像没有看到过它,能让香客挂念那么多年,它一定很漂亮吧?拿着直播镜头的女孩们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柔和地说道,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可以见一见它吗?
戒辛的确特别聪明,我们主持说它还有慧根,不过要见它可能不太方便。僧人有些抱歉地说道,戒辛年纪大了不爱动,它的窝在僧舍那边,现在多半也是在后院。
后院是寺庙的游客止步区域,当然也不好带两个姑娘过去了。
不过这次直播是京城几个动物保护协会的联合直播,主要是为了狗狗们寻找领养人的公益性活动,所以也不好让大家太失望,于是僧人表示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之后他可以将戒辛狗的照片放在微博上。
主持人经验丰富,立刻接过话头,师傅,请问一下戒辛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辛是指辛苦吗?
并非如此,佛有戒律,辛是指带有刺激性味道的五种调味料,也叫作小荤,所以戒辛的意思就是僧人一边给观众们解释,一边按着流程带着直播镜头在院内走动。这也是一个弘扬佛学知识的好机会,僧人有些惋惜,本来这次解说应该是由他们思变师兄来,偏偏这时候师兄顿悟了,只能换他来。
如果师兄来,定然能说得更好,好可惜。
不过换做他,他也想要这个顿悟的机缘啊!
他所不知道的是,刚才在他们对话中出现过的戒辛汪其实就在它们边上,此刻它正双爪前伸,一脸深奥地注视着热热闹闹走过的人群。
哎。
它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步伐轻盈地向着这座小寺庙的后院走去,完全不像是一条渐入暮年的狗。
后院的一处僧房门口热闹极了,穿僧袍的,穿道袍的,穿法袍的,穿西装的,各色的人都有,和它离开的时候一样。
穿道袍的一个个都举着几张纸欢天喜地地拍照打电话,穿僧袍的则是一脸苦大仇深,盯着道袍们的表情不友善极了。
几个西装男则是一脸的头痛,他们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冲着僧人们摇头解释:我们都查过了,传文件过来的人族非常普通,没有在任何宗教场所留名的记录,应该是个无信仰人士,现在他是在东北的一处山村耕作,不,没有和任何道观有过联系。
是的,我们更倾向于是巧合,他当初也是在群里寻找翻译,是思变大师主动联系他的。我们调取了聊天记录,他之前并没有发送文稿,微信群也没有上线提示,应该不是针对大师。
看来也只能是这样了,毕竟他也去试探过了,那小青年应该也不是萨满教的。
戒辛汪端坐下,吐着舌头看着这些人族这样想道。
囧,等等,什么叫试探,你不是一条汪吗?
其实它还真不是一条普通汪,它的真身是名为狻猊的神兽,目前正在为了躲避工作离家出走中。
狻猊喜烟,经过它的吞吐烟气能够更加纯正,所以从古至今它的形象多半被镌刻在香炉之上。
众所周知,在古代能够用得起香炉玩得起熏香的多半都是特权阶级,因此狻猊是他们兄弟九人中最善于谋算的人。
比起其余几个兄弟为了躲小弟和老爹搞得轰轰烈烈各种闹腾的模样,他可就淡定多了。
他直接变成了一条狗,然后躲到了东林寺这个偏僻的小寺庙。
寺庙本身就带有瑞气,他再收敛一点,可以遮掩掉大半气息。
至于佛经,嗨,他其实一直都挺喜欢佛教的,以前也到处蹭大师的讲经活动来着。
为啥是狗?咳咳,其实它的兽形更接近猫,但是这个寺庙内本身就养了狗,那些狗一看到它就想要蹭过来,实在过于麻烦,他于是就改了模样。
对他来说猫狗都没差。
什么?神兽的尊严?呵呵,有这个想法的人是没看到过那些神兽追妻时候的舔狗模样吧?在兽类中可没有人族那么多花花绕绕,要讨老婆就两点:1、对她好,2、展示姿色。
谁像人族一样求个偶还有那么多花样,玩什么欲擒故纵虐恋情深,兽类的求偶期就那么点时间,要像人类那样没效率,还要不要崽崽了。
咳咳,扯远了。
最重要的是,寺院里面香火烟气不断,还有网络空调和WIFI,僧人的生活很规律,只要抓住了规律他平时要做些什么自然也十分轻松。
比如码字。
当年前代主持为了养活寺庙和那些流浪犬将自己的棺材本都砸进去了,狻猊感觉有些看不下去了。
偏偏他法力被自己封了大半,剩下的力道连开个百宝袋都没。当时他正好一位大师为了赚稿费于是频繁分段的事,此举给了他灵感。于是狻猊就悄悄拿起了纸笔,一番耕耘后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
狻猊擅长写历史小说,且有着天然优势,毕竟小说的主角他见过大半,完全不用担心OOC,再加上写历史书籍给他补充回忆。人家写是原创,他写那就是同人回忆录啊。
咳咳,因此他还吸引了一批粉丝呢。
对了,那个小夏就是他的粉丝来着。
说到这个小夏,狻猊对他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当初他在一个深夜睡不着,摸出手机用爪子划拉屏幕水群的时候意外看到了这个小伙子下乡的决定,尤其是他还是为了自己养的狗,此举无疑在狻猊这儿赚了不少基础分。
所以等后来见这小伙子因为污水处理苦恼,他就将自家企业推了过去虽然离家出走,但作为一个好哥哥,狻猊还是很关心自家产业和弟弟的。
然后他从另一个后辈的朋友圈看到了自己哥哥的脸。
几句试探之后他就把兄长的情况摸清楚了大半,于是他默默去加了小夏的微信,并且和人客客气气地交流了好几句。
然后他心中一阵暗爽。
准嫂子,是他粉丝,嘻嘻嘻嘻嘻,爽!
什么?不是嫂子?他哥那看人的眼神不是老树开花,他就把经文吃掉!
不过后续的发展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一直借东林寺庇佑,如今东林寺出了事他自然要出手,但问题是和这些人族一样,他也没发现其中有什么蹊跷在。
如今佛教坚持说道家插手抢人了,这个只有道家精英才能写出的东西就是证据,道教表示我们是无辜的,我们要是有这种大能培养自己人多好,何必去你们那抢人。
双方人马争斗不休,最后找来了管理局,管理局于是查了下小夏的身家,觉得这也挺清白的,不像是道教的人。
所以就有人阴谋论了,说这会不会是有人来挑拨离间的。
狻猊摸了摸下巴,被这句话提醒到了。
要说东北那边还有什么独立于佛道的教派,自然就是萨满教了,当然,大家更亲切的称呼是跳大神。
萨满教属于华国东北区域的民间自然教派,历史可以追溯到游牧民族起源的时期。不过,这个教派由于长时间都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口相传,直到蒙古族和女真族先后入主中原,萨满教才学着道教、佛教开始有了文字记录。
他们标志性的法器是代表神灵的各种巨大面具,崇尚的神是自然神,天、地、星空、山川、火焰等等都是他们的信仰,也因此,随着游牧民族的马蹄,他们的信仰散落到了各地,成了不少民间教派的启蒙。
据说,拜火教、白莲教、独脚五通这类信仰都是受到了萨满教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因为这方面留下的文字记录太少了,清皇室的信仰活动都成为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依据啦。
没错,在官方的眼中,萨满教现在已经不算是正规的宗教而是民俗活动了。不过,他们这些人却很清楚,萨满教还是有其势力范围和影响区域的,也非常清楚萨满教的巫师们一点也不想被时代淘汰,并且还在为此努力。
所以要说谁想搞事,加上地域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萨满教。
于是,狻猊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拼拼打打凑出了一段祝愿词发了过去,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和小夏之间隔了一个ios和安卓,他努力打出的字符,人家看!不!见!
算了,狻猊将手机揣好,看了眼紧紧闭合的大门,他决定还是去小夏那边看看情况,正好之前说好国庆去团建,他就借口说提前过去踩点。
其实他还是作家协会的副会长来着。
作者有话要说: 狻猊:我知道哥哥在这里但我不说,要是有万一我就卖了他。
几天后
狻猊:哥!!你为什么不说老爹在这里啊!!!
荀岏:你哪位?
第151章
九月中的一天,夏东篱家的小土坡蓦然间热闹了起来,跟着主人回去度假的小康猪终于回来啦!
小康的主人老许那令人妒忌的漫长假期终于结束了,在赶回去工作之前,他和他们老板交替开车,将小康猪送到了小锦村。
夏东篱看了眼容光焕发肥了一圈也黑了一圈的小康猪,然后将视线默默挪到了老许口中那个斯文败类只有脸长得好阴险狡诈如狐剥削阶级的上司身上,继而又转回了和小康如出一辙的老许,现场陷入了令人尴尬的沉默。
你干嘛这么看人?!被人长久注视着肚子的老许炸了毛,他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小肚腩,深深吸了口气挺直身板,试图将肥肚子吸回去。他瓮声瓮气强行解释道:年龄到了,没办法,你不也胖了吗?
夏东篱冷哼一声,反弹机制立刻启动:我这是有家室后的幸福肥,你是吗?
许一白一噎,拿没脸没皮的小伙伴十分没有办法。可恶,两月不见,小伙伴脸皮厚度骤增啊,这难道就是从吃狗粮的单身狗到狗粮生产商的变化吗?
第一次在嘴炮上胜利的夏东篱可高兴了,他和老许的上司握了握手,又将荀岏介绍给了两人,随后在老许复杂又八卦的眼神中干咳一声,借口带着小康重新认识一下家里便带着两人逛了一圈。
主要晃悠的重点是防卫升级和改进的小土坡。
因为这段时间不断进出的车辆,夏东篱多多少少生出了点不安全感,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一点事加重了这一负面情绪。
夏东篱承包的一百亩田地形状并不规则,加上他的土地还没有开始大面积种植农作物,有些目前还空置的地方从外表看上去和普通的山地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在上山搞科研人数最多的时候,自然就有司机将车停到了他的承包地里。
在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夏东篱还好,大米那可是气坏了!
其实当初在圈定承包范围的时候,他们家承包地是有拿红绳圈起来的。但是,经过几次极限天气的挑战之后,别说轻飘飘的绳子了,就连用来圈地的小竹杆都被卷走啦!
不过,东西没有了没关系,大米却记住了自家土地范围,它甚至比不拿照片的夏东篱还要更清楚一点,所以发现领地被侵犯的时候,大米毫不犹豫地冲着那些车辆抬起了后腿咳咳。
可不是它不讲卫生,大米的思路很简单进了我家的地,你就也是我家的东西了,我家的东西当然要打标记啦!
但是车主不这么觉得啊。
车子对男人们来说可是小老婆啊!没有一个男人在看到爱车被糟蹋的时候还能不生气的,当下就有司机和狗狗的矛盾产生了。
当然司机们也很清楚大米是有主的狗(大米有好好戴狗牌哦),但是作势吓唬一下总是免不了的。
不过大米是谁啊!它是一条有很多小弟的汪啊!
面对敌方人员的挑衅(喂),大米先是作势被吓跑,然后在敌人洋洋得意的时候振臂一呼,将家里的几条大狗小狗全都招来了。这还不算,它甚至还将羊圈里的小黑脸们也给放出来了。
如果不是夏东篱发觉情况不对跟上去看,按照他们家小动物们的竞争力他毫不怀疑那辆车会被小动物们掀翻。
他气喘吁吁跑到的时候,小咩都已经冲着车子底盘低头了啊!
小咩现在可不是以前那头奶唧唧的小羊,顶一下就顶一下,它现在可是有两个大大的羊角,因为长期和羊群里面想要挑战它地位的小黑脸们对枪,小咩的羊角可是被它磨得很锋利的,这一撞下去,起码两个凹槽。
恋耽美
从精力充沛得在笼舍内跑酷,到哪怕不拴绳都只能慢走,它们其实已经比大部分同伴都要幸运。
狗狗们也很知足,这点从它们注视着香客们温柔的眼神中也能看出。
随着这几年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口号渐渐被叫响,做了十多年公益救助活动的东林寺进入了本地网友的视线。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个小小的寺庙也在网友们心里占据了一个温柔的角落。
渐渐地,开始有同城的居民驱车来到东林寺,寻找一条合眼缘的狗狗。慢慢地,也有网友会定时寄来犬粮和药物,而更多的则是来到这里打卡拍照,和狗狗们一起玩耍的游客和信众。
但随着小寺庙渐渐出名,少不得也有网友出来挑刺,其中最多的问题是寺庙养那么多狗狗的资金是哪里来的。
寺庙的香火钱是属于集体收入,并不是由主持掌控,现在养这些狗狗是不是动用了寺庙的香火钱以及信众的捐款,而庙内其余人以及信众是否知情,这些都是问题。
应广大网友的要求,后来东林寺公布了一小部分这些年来的捐款以及账务使用情况,并且坦言庙内帮助流浪犬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一个不知名的香客。
对方转账时候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指定情况,比如给狗加个罐头或者是给狗吃点牛肉之类,所以资金来源肯定是合法的。
有吃瓜网友算了算,前前后后这位香客捐赠的狗粮钱差不多有近两百多万,顿时佩服起了这位名叫戒辛的香客了。
不过同时他们也特别好奇这人到底是谁,两百万放到现在都不是个小数目,更别提是十几年前了。
网友好奇,其实僧人们也很好奇。有好事者去问了僧人关于这个戒辛的情况,僧人们纷纷表示他们也不知道,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用过这个名字,而且他们寺内戒字辈的师伯们也没有交戒辛的。
不过我们有一条叫戒辛的狗。一个僧人有些不自在地对着直播镜头道,戒辛是东林寺最早的两条看门犬的后代,现在已经有十二岁了,算算时间,可能那位香客特别喜欢戒辛,所以才一直给我们捐助吧。
说罢,他还冲着镜头微微躬身,说了句佛号,真诚地透过镜头向那位香客道谢。
那戒辛狗狗在哪里?我们好像没有看到过它,能让香客挂念那么多年,它一定很漂亮吧?拿着直播镜头的女孩们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柔和地说道,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可以见一见它吗?
戒辛的确特别聪明,我们主持说它还有慧根,不过要见它可能不太方便。僧人有些抱歉地说道,戒辛年纪大了不爱动,它的窝在僧舍那边,现在多半也是在后院。
后院是寺庙的游客止步区域,当然也不好带两个姑娘过去了。
不过这次直播是京城几个动物保护协会的联合直播,主要是为了狗狗们寻找领养人的公益性活动,所以也不好让大家太失望,于是僧人表示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之后他可以将戒辛狗的照片放在微博上。
主持人经验丰富,立刻接过话头,师傅,请问一下戒辛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辛是指辛苦吗?
并非如此,佛有戒律,辛是指带有刺激性味道的五种调味料,也叫作小荤,所以戒辛的意思就是僧人一边给观众们解释,一边按着流程带着直播镜头在院内走动。这也是一个弘扬佛学知识的好机会,僧人有些惋惜,本来这次解说应该是由他们思变师兄来,偏偏这时候师兄顿悟了,只能换他来。
如果师兄来,定然能说得更好,好可惜。
不过换做他,他也想要这个顿悟的机缘啊!
他所不知道的是,刚才在他们对话中出现过的戒辛汪其实就在它们边上,此刻它正双爪前伸,一脸深奥地注视着热热闹闹走过的人群。
哎。
它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步伐轻盈地向着这座小寺庙的后院走去,完全不像是一条渐入暮年的狗。
后院的一处僧房门口热闹极了,穿僧袍的,穿道袍的,穿法袍的,穿西装的,各色的人都有,和它离开的时候一样。
穿道袍的一个个都举着几张纸欢天喜地地拍照打电话,穿僧袍的则是一脸苦大仇深,盯着道袍们的表情不友善极了。
几个西装男则是一脸的头痛,他们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冲着僧人们摇头解释:我们都查过了,传文件过来的人族非常普通,没有在任何宗教场所留名的记录,应该是个无信仰人士,现在他是在东北的一处山村耕作,不,没有和任何道观有过联系。
是的,我们更倾向于是巧合,他当初也是在群里寻找翻译,是思变大师主动联系他的。我们调取了聊天记录,他之前并没有发送文稿,微信群也没有上线提示,应该不是针对大师。
看来也只能是这样了,毕竟他也去试探过了,那小青年应该也不是萨满教的。
戒辛汪端坐下,吐着舌头看着这些人族这样想道。
囧,等等,什么叫试探,你不是一条汪吗?
其实它还真不是一条普通汪,它的真身是名为狻猊的神兽,目前正在为了躲避工作离家出走中。
狻猊喜烟,经过它的吞吐烟气能够更加纯正,所以从古至今它的形象多半被镌刻在香炉之上。
众所周知,在古代能够用得起香炉玩得起熏香的多半都是特权阶级,因此狻猊是他们兄弟九人中最善于谋算的人。
比起其余几个兄弟为了躲小弟和老爹搞得轰轰烈烈各种闹腾的模样,他可就淡定多了。
他直接变成了一条狗,然后躲到了东林寺这个偏僻的小寺庙。
寺庙本身就带有瑞气,他再收敛一点,可以遮掩掉大半气息。
至于佛经,嗨,他其实一直都挺喜欢佛教的,以前也到处蹭大师的讲经活动来着。
为啥是狗?咳咳,其实它的兽形更接近猫,但是这个寺庙内本身就养了狗,那些狗一看到它就想要蹭过来,实在过于麻烦,他于是就改了模样。
对他来说猫狗都没差。
什么?神兽的尊严?呵呵,有这个想法的人是没看到过那些神兽追妻时候的舔狗模样吧?在兽类中可没有人族那么多花花绕绕,要讨老婆就两点:1、对她好,2、展示姿色。
谁像人族一样求个偶还有那么多花样,玩什么欲擒故纵虐恋情深,兽类的求偶期就那么点时间,要像人类那样没效率,还要不要崽崽了。
咳咳,扯远了。
最重要的是,寺院里面香火烟气不断,还有网络空调和WIFI,僧人的生活很规律,只要抓住了规律他平时要做些什么自然也十分轻松。
比如码字。
当年前代主持为了养活寺庙和那些流浪犬将自己的棺材本都砸进去了,狻猊感觉有些看不下去了。
偏偏他法力被自己封了大半,剩下的力道连开个百宝袋都没。当时他正好一位大师为了赚稿费于是频繁分段的事,此举给了他灵感。于是狻猊就悄悄拿起了纸笔,一番耕耘后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
狻猊擅长写历史小说,且有着天然优势,毕竟小说的主角他见过大半,完全不用担心OOC,再加上写历史书籍给他补充回忆。人家写是原创,他写那就是同人回忆录啊。
咳咳,因此他还吸引了一批粉丝呢。
对了,那个小夏就是他的粉丝来着。
说到这个小夏,狻猊对他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当初他在一个深夜睡不着,摸出手机用爪子划拉屏幕水群的时候意外看到了这个小伙子下乡的决定,尤其是他还是为了自己养的狗,此举无疑在狻猊这儿赚了不少基础分。
所以等后来见这小伙子因为污水处理苦恼,他就将自家企业推了过去虽然离家出走,但作为一个好哥哥,狻猊还是很关心自家产业和弟弟的。
然后他从另一个后辈的朋友圈看到了自己哥哥的脸。
几句试探之后他就把兄长的情况摸清楚了大半,于是他默默去加了小夏的微信,并且和人客客气气地交流了好几句。
然后他心中一阵暗爽。
准嫂子,是他粉丝,嘻嘻嘻嘻嘻,爽!
什么?不是嫂子?他哥那看人的眼神不是老树开花,他就把经文吃掉!
不过后续的发展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一直借东林寺庇佑,如今东林寺出了事他自然要出手,但问题是和这些人族一样,他也没发现其中有什么蹊跷在。
如今佛教坚持说道家插手抢人了,这个只有道家精英才能写出的东西就是证据,道教表示我们是无辜的,我们要是有这种大能培养自己人多好,何必去你们那抢人。
双方人马争斗不休,最后找来了管理局,管理局于是查了下小夏的身家,觉得这也挺清白的,不像是道教的人。
所以就有人阴谋论了,说这会不会是有人来挑拨离间的。
狻猊摸了摸下巴,被这句话提醒到了。
要说东北那边还有什么独立于佛道的教派,自然就是萨满教了,当然,大家更亲切的称呼是跳大神。
萨满教属于华国东北区域的民间自然教派,历史可以追溯到游牧民族起源的时期。不过,这个教派由于长时间都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口相传,直到蒙古族和女真族先后入主中原,萨满教才学着道教、佛教开始有了文字记录。
他们标志性的法器是代表神灵的各种巨大面具,崇尚的神是自然神,天、地、星空、山川、火焰等等都是他们的信仰,也因此,随着游牧民族的马蹄,他们的信仰散落到了各地,成了不少民间教派的启蒙。
据说,拜火教、白莲教、独脚五通这类信仰都是受到了萨满教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因为这方面留下的文字记录太少了,清皇室的信仰活动都成为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依据啦。
没错,在官方的眼中,萨满教现在已经不算是正规的宗教而是民俗活动了。不过,他们这些人却很清楚,萨满教还是有其势力范围和影响区域的,也非常清楚萨满教的巫师们一点也不想被时代淘汰,并且还在为此努力。
所以要说谁想搞事,加上地域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萨满教。
于是,狻猊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拼拼打打凑出了一段祝愿词发了过去,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和小夏之间隔了一个ios和安卓,他努力打出的字符,人家看!不!见!
算了,狻猊将手机揣好,看了眼紧紧闭合的大门,他决定还是去小夏那边看看情况,正好之前说好国庆去团建,他就借口说提前过去踩点。
其实他还是作家协会的副会长来着。
作者有话要说: 狻猊:我知道哥哥在这里但我不说,要是有万一我就卖了他。
几天后
狻猊:哥!!你为什么不说老爹在这里啊!!!
荀岏:你哪位?
第151章
九月中的一天,夏东篱家的小土坡蓦然间热闹了起来,跟着主人回去度假的小康猪终于回来啦!
小康的主人老许那令人妒忌的漫长假期终于结束了,在赶回去工作之前,他和他们老板交替开车,将小康猪送到了小锦村。
夏东篱看了眼容光焕发肥了一圈也黑了一圈的小康猪,然后将视线默默挪到了老许口中那个斯文败类只有脸长得好阴险狡诈如狐剥削阶级的上司身上,继而又转回了和小康如出一辙的老许,现场陷入了令人尴尬的沉默。
你干嘛这么看人?!被人长久注视着肚子的老许炸了毛,他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小肚腩,深深吸了口气挺直身板,试图将肥肚子吸回去。他瓮声瓮气强行解释道:年龄到了,没办法,你不也胖了吗?
夏东篱冷哼一声,反弹机制立刻启动:我这是有家室后的幸福肥,你是吗?
许一白一噎,拿没脸没皮的小伙伴十分没有办法。可恶,两月不见,小伙伴脸皮厚度骤增啊,这难道就是从吃狗粮的单身狗到狗粮生产商的变化吗?
第一次在嘴炮上胜利的夏东篱可高兴了,他和老许的上司握了握手,又将荀岏介绍给了两人,随后在老许复杂又八卦的眼神中干咳一声,借口带着小康重新认识一下家里便带着两人逛了一圈。
主要晃悠的重点是防卫升级和改进的小土坡。
因为这段时间不断进出的车辆,夏东篱多多少少生出了点不安全感,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一点事加重了这一负面情绪。
夏东篱承包的一百亩田地形状并不规则,加上他的土地还没有开始大面积种植农作物,有些目前还空置的地方从外表看上去和普通的山地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在上山搞科研人数最多的时候,自然就有司机将车停到了他的承包地里。
在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夏东篱还好,大米那可是气坏了!
其实当初在圈定承包范围的时候,他们家承包地是有拿红绳圈起来的。但是,经过几次极限天气的挑战之后,别说轻飘飘的绳子了,就连用来圈地的小竹杆都被卷走啦!
不过,东西没有了没关系,大米却记住了自家土地范围,它甚至比不拿照片的夏东篱还要更清楚一点,所以发现领地被侵犯的时候,大米毫不犹豫地冲着那些车辆抬起了后腿咳咳。
可不是它不讲卫生,大米的思路很简单进了我家的地,你就也是我家的东西了,我家的东西当然要打标记啦!
但是车主不这么觉得啊。
车子对男人们来说可是小老婆啊!没有一个男人在看到爱车被糟蹋的时候还能不生气的,当下就有司机和狗狗的矛盾产生了。
当然司机们也很清楚大米是有主的狗(大米有好好戴狗牌哦),但是作势吓唬一下总是免不了的。
不过大米是谁啊!它是一条有很多小弟的汪啊!
面对敌方人员的挑衅(喂),大米先是作势被吓跑,然后在敌人洋洋得意的时候振臂一呼,将家里的几条大狗小狗全都招来了。这还不算,它甚至还将羊圈里的小黑脸们也给放出来了。
如果不是夏东篱发觉情况不对跟上去看,按照他们家小动物们的竞争力他毫不怀疑那辆车会被小动物们掀翻。
他气喘吁吁跑到的时候,小咩都已经冲着车子底盘低头了啊!
小咩现在可不是以前那头奶唧唧的小羊,顶一下就顶一下,它现在可是有两个大大的羊角,因为长期和羊群里面想要挑战它地位的小黑脸们对枪,小咩的羊角可是被它磨得很锋利的,这一撞下去,起码两个凹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