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我香不香!——银雪鸭(38)
是,李避之点点头,将钟棠衣摆上的落叶扫下,二师兄说,当年陛下不忍东宫数百人受诛,便将那些经再三审讯后,确与太子谋逆无关之人,只作收押贬罚,并未全部处死。
话虽如此,但实际前太子身边略微亲近的下人,几乎没有逃出命来的。除去太子亲眷,东宫之中泱泱四百六十二名侍从,最终活下来的,也只有十七人。
你们这陛下的性子,当真也是古怪,黄狸儿咬住了钟棠的玉串,引得金铃发出连连声响,钟棠伸手逗着猫仔,口中喃喃抱怨起来。
此之为天家事,其中曲折沟壑,非常人可解的。李避之轻握了下钟棠的手,青袍微动坐到了他的身旁。
钟棠得了依靠,立刻抱着黄狸儿,懒懒地躺到了李避之的腿上,却又被梧桐叶缝隙间落下的阳光耀的,眯起了眼睛:那问威的意思是,让师兄从那些活下来的人查起?
不止,李避之听着钟棠那般称呼问威,皱皱眉头却终是没有矫正,将微凉的手盖到钟棠的脸上,为他挡去些许阳光:前太子伏诛后三年,陛下似又起思子之心。
他命四处搜寻前太子旧物,但下人呈上后,陛下又不愿多看,故只遣一东宫老奴,看守保管。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钟棠在李避之的手中,眨眨眼睛,他是因当年之事,生了悔愧?
李避之摇摇头,沉声说道:不知。
钟棠思索了片刻后,又问道:那若是此番,我们查到了前太子当真有冤,皇帝会给他翻案吗?
这样一个问题,李避之却还是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不知。
钟棠微微愣了下,可他却知道李避之此言并不是出于什么敷衍,而是他真的不知道。
毕竟还是那句话,天家之事非常人可解。
细瘦的手指拨弄过腰间的玉珠串,接连这样两个问题的无解,却并没有太令钟棠失望,他转而又想起问威的用意:问威二师兄,是让我们去查当年东宫活下来的人时,顺便看看那些旧物。
天地有灵,若当真冤气难平,旧物也是能生妖的。
可惜等到钟棠与李避之,来到了传闻中,安置前太子旧物的罔念斋时,那里已经为重重开明卫把守起来。
李避之颦眉冷视,幸而为首之人并不是桑将军,而是楼公公。
李道长,您是也听说了这边出的事了?楼公公用手中的拂尘,轻轻顶开罔念斋破旧的院门,慢慢走到两人面前。
出了事?钟棠与李避之皆是一愣,想不到这与前太子有关的地方,这么快便出了事。
楼公公到底是跟在皇帝身边多年的人,看着两人的神情,心下顿时明白了:老奴就说这宫里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出去,你们是想来瞧瞧那些旧物件的吧?
不瞒公公,我们确是受问二师兄所托,来查前太子之事,钟棠眼眸流转间点点头,又试探着问道:不知这里是出了什么事?
楼公公听后摇摇头,叹了口气说:老奴也是受陛下所遣,来瞧瞧前太子的旧物,可不想刚一来就看见里头看守的刘太监,昨晚死了。
死了?此事虽说突然,但钟棠抱着黄狸儿的手一紧,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仿若是听到了件早晚都会发生的事。
李避之心思稍沉,拖动着脚下的铁镣,走到楼公公面前:不知公公可否让我二人,进院一探?
开明卫在此,表明此事皇帝已然上了心思,且不再完全交由金乌处置。
但楼公公却如常笑笑,侧身看着破败的罔念斋外,那些个金甲龙盔的开明卫:老奴带着开明卫是来查刘太监暴毙一事的,李道长与钟道长查的是庆妃娘娘遇妖,此二者既不相干也无冲突,李道长想进便进就是。
此话说得轻巧,但也唯有这位,跟于皇帝身侧数十载,守龙椅玉玺的老太监,才有这般轻巧说出的底气。
多谢楼公公。李避之自是明白其中的厉害,又向楼公公施一道礼,而后才与钟棠走入了罔念斋中。
世人只道大崇皇宫,处处珠围翠绕、金碧辉煌,却难以想,也不得见这深宫之中,还有这般荒芜的所在。
罔念斋,单从一个名字便能感觉到,皇帝对于前太子的责怒。四四方方的院落中,生满了半人多高的杂草,周遭的几间房屋也应是多年未曾修缮,碎瓦破砖都已算是小事,更甚者几乎倒塌了半面墙壁。
刘太监的尸首已然被抬出,就放在院落正中被清理出的空地上。
他的身体先前挤在柜子中,此刻即便被取出,却仍保持着那扭曲的蜷缩。他满是血丝的眼珠爆突而出,嘴巴空空如也却极力地张大着,露出黄褐色的老牙。
满是污垢的双手死死地扒着脖颈,灰黑色的指甲更是抠入皮肉之中,仿佛这样便可以多得一次喘息。
这样的死状着实太过骇人,钟棠匆匆看过一眼后,目光却落到了,老太监被蓬蓬乱发遮掩的额头上。
他俯下身去,慢慢地拨开了那灰白的头发,露出刘太监遍布暗褐色老年斑点的皮肤,一枚深红色的,两寸见方的血印,赫然显现于眼前。
李避之与钟棠对视一眼,也俯下身去,刚要如同上次那般,并指将血印之中的朱砂汁逼出。
可谁知钟棠怀中的黄狸儿,却忽得发出一声叫唤,而后趁他还未回神之际,灵巧地跳到了地上,几下便跃入了旁边倒了半墙的屋子中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结尾稍微修改了一下~
这么久没更,不知道还有多少小天使啦,总之感谢大家的等待!
感谢在20200819 00:49:52~20200827 01:2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浅浅浅珂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凤君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冤玉归魂(七)
你往哪跑!钟棠乍然回过神,眼看着黄狸儿小小的猫影,就要消失在废屋之中了,忙追了上去。
那屋子也不知多久没人打扫了,钟棠刚推开门,便激起阵灰尘,呛得他咳嗽几声。紧跟着他而来的李避之,不作声地施了个定风的咒诀,才算好些。
这是存放前太子旧物的地方?黄狸儿东窜西钻的,眨眼便没了踪影,钟棠只好试探着向深处走去,自然也就看到了这废屋之中,那一排排积满了灰尘书架,还有上面凌乱摆放的书籍字画。
应当如此。李避之伸手从临近的架子上,取下本薄册,翻开后确见那扉页上标了个承字。
据传前太子喜好书画,所遗之物,大多也为此类。
李道长所言不错,两人正说着,却见楼公公也走了进来,十分惋惜地说道:那位殿下,不止喜好书画,自己也极擅于此,就连陛下都曾夸耀过。
说到这里,倒是让钟棠想起了之前问威提到的白鹤图,他原本想试探从喽公公口中套些话,可垂眸间又一想,眼前这位老太监,心思之老辣怕是他这个妖物也难含混过去的,于是便干脆直说道:陛下既是喜欢,想来彼时那位殿下,也常上进书画吧?
楼公公侧眸而看,如钟棠所料他并没有愠怒或是惊讶的意思,只是了然地点点头:是,那位殿下常呈送书画,陛下也一直很喜欢,直到
在钟棠与李避之的目光中,楼公公坦然地说道:直到他奉上了一副,瘸腿的白鹤。
公公当时,可也亲眼见过那画?李避之闻言,又问道。
见过,楼公公叹了口气,实是不愿再提当年之事,于是便干脆伸手指了指一处书架:那画后来也被存放于此,还是老奴我亲手送进来的。
钟棠倒没想到那等惹恼了帝王的画,居然还能留下,不过眼下若能看到原画,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正想着,李避之已走到那书架前,取下只已遭虫蛀的桐木盒子,打开后却见里面有两只画轴。
钟棠伸手用指尖在两只上都点了点,而后随意拿出一只,拂去灰尘后轻轻地展开了。
却不想这幅画上画的,却并不是白鹤,而是几颗装在水晶盘里的荔枝。
或许是因年岁过久,那用于涂抹荔枝壳的朱红已然斑驳,但左下方的印鉴却鲜红的刺眼。
荣王李修承印。
钟棠皱皱眉,李避之随即并指拂于印上,却见又是几滴掺了血的朱砂汁便从纸上渗出,落于钟棠手中。
楼公公自然也看到了这异像,不由得皱眉:这是--
有人以朱砂与血为引,下了咒术。此事自然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的,李避之只是简简而谈,楼公公却也听得明白。
钟棠轻倚在一处稍干净些的书架上,抬手令那几滴朱砂汁凝浮于指间,稍稍思索后问道:楼公公,您可知死去的那位刘太监,当年可与前太子或是这荔枝果子,有何关联?
关联?这一时间也让楼公公犯了难,荔枝这等精贵的果子,想来即便身处宫中,刘太监怕也是轻易接触不到的,能有何关联呢?
若非要说什么关联的话,老奴倒也想起个说法。楼公公再三回忆后,才说道:昔年曾听人说起,那位殿下对身边伺候的人很是宽和,常将自己的用度赏与他们。
大约这刘太监,当年也是受过那位殿下恩赏的人,所赏之物里便有这么盘果子吧,说到这里,楼公公也是无奈笑笑:到底此事太过琐碎,老奴能想到的,便也只有这些了。
楼公公说的也对,若说那白鹤图,到底算得上是件惊动了皇帝的大事,才有人至今记得。而眼前不过一盘荔枝一个太监,无人知晓也很正常。
这般忖度着,钟棠又取出了桐木盒中,余下的那只画轴,展开后不出所料,画上所绘的,正是那只断了一足的白鹤,而画纸的角落中,也同样有枚印鉴。
这画印鉴见多了便没什么稀奇的了,钟棠反而细细地看起那画上的白鹤。平心而论,前太子的画技确实不错,白鹤虽断一足,却并不显丑陋狼狈,只是多添了几分凄意。
那位殿下,当真是想将此画献给陛下?
事隔多年,楼公公再看到这副白鹤图,也是唏嘘不已:当年陛下收到此画,随即震怒不已,但那位殿下却始终不曾申辩
只是老奴后来,却听过东宫那边小太监传来的些许碎语,说是那位殿下原本准备的乃是幅瑞鹤图,不知被何人调换成了残鹤图。
楼公公说着,也像是沉在了旧事的回忆中,皇家纷争无情,但前太子到底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便是当真铁石心肠也是会难过的。
他从钟棠手中接过那两幅画,又好好的卷起来,刚要放回桐木盒中时,却是一愣:这这盒中怎么少了一幅画?
少了一幅?李避之寒目微敛,继而问道:公公怎知少了一幅?
这桐木盒中的三幅画,都是我亲手收进去的,自然不会记错,楼公公显然也察觉出了不对,指着两只画轴说道:当年陛下命宫中寻收殿下的遗物,上交者多是殿下被立为太子后的物件,唯有这三幅画盖的是荣王私印,老奴才单独收了起来。
钟棠听后,立刻问道:那公公可还记得,第三幅画上,画的是什么?
画的是座小亭,楼公公虽年纪大了,但记忆却不曾减退:是碧安宫中一座小亭,当年那位殿下年幼时,曾与崔贵妃在那里住过几载。
那如今那座亭子可还在?钟棠紧接着,又问道。
可惜这次,楼公公却摇摇头,叹了口气:那位殿下去后,崔贵妃也没过两年,碧安宫便因雷火烧毁了。
虽说画中的亭子已不在了,但钟棠与李避之却并不怎么泄气。经过这几番事后,他们隐隐感觉画中之物,似乎并不是关键。
真正的问题怕是出在那枚刻着荣王李修承印的私印上。
喵随着几声书卷坠落的响动,黄狸儿忽得从书架上,冒出了拱得满是灰尘的小脑袋,冲着钟棠叫起来。
哟,你还知道出来?钟棠听着黄狸儿的动静,几步走过去,伸手嫌弃地点点它灰扑扑的鼻尖:这是哪来的小脏猫,我可不认得。
黄狸儿讨好地舔舔钟棠的手,却转头又跳到了书架之后,扯着嗓子对他喵咪几声。
你又去哪?钟棠刚想着把黄狸儿唤出来,一旁的李避之却握住了他的手。
书架之后的黄狸儿还在叫着,声音中渐渐带上了几分急促,钟棠也听出些不对劲。
我们跟过去看看。李避之短短一言,而塞阻于书架旁的碎砖书卷便已被他清理干净,两人随即看到了后面正仰头叫唤的黄狸儿。
黄狸儿见他们终于跟过来了,转身又往这屋子更深处跑去,钟棠无奈也只好跟上。
不曾想这屋子从外面看不大,可里面七拐八拐的,若无黄狸儿这么引着,倒也当真令人糊涂。
钟棠与李避之跟在黄狸儿身后,走了好一阵子,才见着那猫仔在一面看似寻常的,生着苔藓的墙边停了下来。
喵黄狸儿蹭着那墙面,不断叫着,甚至跑回来咬起了钟棠的衣摆。
这里有什么?钟棠少见黄狸儿这般着急,于是便顺着它的力道走到墙边,刚要触碰时,却被李避之握住了手臂。
莫动,李避之稍稍颦眉,暗青色的袍袖轻挥间,那墙面竟似水般泛起了波纹:这是金乌观的符咒。
金乌观的符咒?钟棠这下便更是不解,如何这存放前太子旧物的废屋中,居然有金乌观的符咒。
李避之凝眸看了那现出淡光的墙面片刻,木剑却已浮于身前,转眼间青光乍起,波纹尽化为坚冰,却又被木剑无情地击破。
李避之侧身将钟棠揽挡于怀中,直到寒光渐息,才轻轻放开了他。
恋耽美
话虽如此,但实际前太子身边略微亲近的下人,几乎没有逃出命来的。除去太子亲眷,东宫之中泱泱四百六十二名侍从,最终活下来的,也只有十七人。
你们这陛下的性子,当真也是古怪,黄狸儿咬住了钟棠的玉串,引得金铃发出连连声响,钟棠伸手逗着猫仔,口中喃喃抱怨起来。
此之为天家事,其中曲折沟壑,非常人可解的。李避之轻握了下钟棠的手,青袍微动坐到了他的身旁。
钟棠得了依靠,立刻抱着黄狸儿,懒懒地躺到了李避之的腿上,却又被梧桐叶缝隙间落下的阳光耀的,眯起了眼睛:那问威的意思是,让师兄从那些活下来的人查起?
不止,李避之听着钟棠那般称呼问威,皱皱眉头却终是没有矫正,将微凉的手盖到钟棠的脸上,为他挡去些许阳光:前太子伏诛后三年,陛下似又起思子之心。
他命四处搜寻前太子旧物,但下人呈上后,陛下又不愿多看,故只遣一东宫老奴,看守保管。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钟棠在李避之的手中,眨眨眼睛,他是因当年之事,生了悔愧?
李避之摇摇头,沉声说道:不知。
钟棠思索了片刻后,又问道:那若是此番,我们查到了前太子当真有冤,皇帝会给他翻案吗?
这样一个问题,李避之却还是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不知。
钟棠微微愣了下,可他却知道李避之此言并不是出于什么敷衍,而是他真的不知道。
毕竟还是那句话,天家之事非常人可解。
细瘦的手指拨弄过腰间的玉珠串,接连这样两个问题的无解,却并没有太令钟棠失望,他转而又想起问威的用意:问威二师兄,是让我们去查当年东宫活下来的人时,顺便看看那些旧物。
天地有灵,若当真冤气难平,旧物也是能生妖的。
可惜等到钟棠与李避之,来到了传闻中,安置前太子旧物的罔念斋时,那里已经为重重开明卫把守起来。
李避之颦眉冷视,幸而为首之人并不是桑将军,而是楼公公。
李道长,您是也听说了这边出的事了?楼公公用手中的拂尘,轻轻顶开罔念斋破旧的院门,慢慢走到两人面前。
出了事?钟棠与李避之皆是一愣,想不到这与前太子有关的地方,这么快便出了事。
楼公公到底是跟在皇帝身边多年的人,看着两人的神情,心下顿时明白了:老奴就说这宫里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出去,你们是想来瞧瞧那些旧物件的吧?
不瞒公公,我们确是受问二师兄所托,来查前太子之事,钟棠眼眸流转间点点头,又试探着问道:不知这里是出了什么事?
楼公公听后摇摇头,叹了口气说:老奴也是受陛下所遣,来瞧瞧前太子的旧物,可不想刚一来就看见里头看守的刘太监,昨晚死了。
死了?此事虽说突然,但钟棠抱着黄狸儿的手一紧,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仿若是听到了件早晚都会发生的事。
李避之心思稍沉,拖动着脚下的铁镣,走到楼公公面前:不知公公可否让我二人,进院一探?
开明卫在此,表明此事皇帝已然上了心思,且不再完全交由金乌处置。
但楼公公却如常笑笑,侧身看着破败的罔念斋外,那些个金甲龙盔的开明卫:老奴带着开明卫是来查刘太监暴毙一事的,李道长与钟道长查的是庆妃娘娘遇妖,此二者既不相干也无冲突,李道长想进便进就是。
此话说得轻巧,但也唯有这位,跟于皇帝身侧数十载,守龙椅玉玺的老太监,才有这般轻巧说出的底气。
多谢楼公公。李避之自是明白其中的厉害,又向楼公公施一道礼,而后才与钟棠走入了罔念斋中。
世人只道大崇皇宫,处处珠围翠绕、金碧辉煌,却难以想,也不得见这深宫之中,还有这般荒芜的所在。
罔念斋,单从一个名字便能感觉到,皇帝对于前太子的责怒。四四方方的院落中,生满了半人多高的杂草,周遭的几间房屋也应是多年未曾修缮,碎瓦破砖都已算是小事,更甚者几乎倒塌了半面墙壁。
刘太监的尸首已然被抬出,就放在院落正中被清理出的空地上。
他的身体先前挤在柜子中,此刻即便被取出,却仍保持着那扭曲的蜷缩。他满是血丝的眼珠爆突而出,嘴巴空空如也却极力地张大着,露出黄褐色的老牙。
满是污垢的双手死死地扒着脖颈,灰黑色的指甲更是抠入皮肉之中,仿佛这样便可以多得一次喘息。
这样的死状着实太过骇人,钟棠匆匆看过一眼后,目光却落到了,老太监被蓬蓬乱发遮掩的额头上。
他俯下身去,慢慢地拨开了那灰白的头发,露出刘太监遍布暗褐色老年斑点的皮肤,一枚深红色的,两寸见方的血印,赫然显现于眼前。
李避之与钟棠对视一眼,也俯下身去,刚要如同上次那般,并指将血印之中的朱砂汁逼出。
可谁知钟棠怀中的黄狸儿,却忽得发出一声叫唤,而后趁他还未回神之际,灵巧地跳到了地上,几下便跃入了旁边倒了半墙的屋子中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结尾稍微修改了一下~
这么久没更,不知道还有多少小天使啦,总之感谢大家的等待!
感谢在20200819 00:49:52~20200827 01:2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浅浅浅珂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凤君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冤玉归魂(七)
你往哪跑!钟棠乍然回过神,眼看着黄狸儿小小的猫影,就要消失在废屋之中了,忙追了上去。
那屋子也不知多久没人打扫了,钟棠刚推开门,便激起阵灰尘,呛得他咳嗽几声。紧跟着他而来的李避之,不作声地施了个定风的咒诀,才算好些。
这是存放前太子旧物的地方?黄狸儿东窜西钻的,眨眼便没了踪影,钟棠只好试探着向深处走去,自然也就看到了这废屋之中,那一排排积满了灰尘书架,还有上面凌乱摆放的书籍字画。
应当如此。李避之伸手从临近的架子上,取下本薄册,翻开后确见那扉页上标了个承字。
据传前太子喜好书画,所遗之物,大多也为此类。
李道长所言不错,两人正说着,却见楼公公也走了进来,十分惋惜地说道:那位殿下,不止喜好书画,自己也极擅于此,就连陛下都曾夸耀过。
说到这里,倒是让钟棠想起了之前问威提到的白鹤图,他原本想试探从喽公公口中套些话,可垂眸间又一想,眼前这位老太监,心思之老辣怕是他这个妖物也难含混过去的,于是便干脆直说道:陛下既是喜欢,想来彼时那位殿下,也常上进书画吧?
楼公公侧眸而看,如钟棠所料他并没有愠怒或是惊讶的意思,只是了然地点点头:是,那位殿下常呈送书画,陛下也一直很喜欢,直到
在钟棠与李避之的目光中,楼公公坦然地说道:直到他奉上了一副,瘸腿的白鹤。
公公当时,可也亲眼见过那画?李避之闻言,又问道。
见过,楼公公叹了口气,实是不愿再提当年之事,于是便干脆伸手指了指一处书架:那画后来也被存放于此,还是老奴我亲手送进来的。
钟棠倒没想到那等惹恼了帝王的画,居然还能留下,不过眼下若能看到原画,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正想着,李避之已走到那书架前,取下只已遭虫蛀的桐木盒子,打开后却见里面有两只画轴。
钟棠伸手用指尖在两只上都点了点,而后随意拿出一只,拂去灰尘后轻轻地展开了。
却不想这幅画上画的,却并不是白鹤,而是几颗装在水晶盘里的荔枝。
或许是因年岁过久,那用于涂抹荔枝壳的朱红已然斑驳,但左下方的印鉴却鲜红的刺眼。
荣王李修承印。
钟棠皱皱眉,李避之随即并指拂于印上,却见又是几滴掺了血的朱砂汁便从纸上渗出,落于钟棠手中。
楼公公自然也看到了这异像,不由得皱眉:这是--
有人以朱砂与血为引,下了咒术。此事自然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的,李避之只是简简而谈,楼公公却也听得明白。
钟棠轻倚在一处稍干净些的书架上,抬手令那几滴朱砂汁凝浮于指间,稍稍思索后问道:楼公公,您可知死去的那位刘太监,当年可与前太子或是这荔枝果子,有何关联?
关联?这一时间也让楼公公犯了难,荔枝这等精贵的果子,想来即便身处宫中,刘太监怕也是轻易接触不到的,能有何关联呢?
若非要说什么关联的话,老奴倒也想起个说法。楼公公再三回忆后,才说道:昔年曾听人说起,那位殿下对身边伺候的人很是宽和,常将自己的用度赏与他们。
大约这刘太监,当年也是受过那位殿下恩赏的人,所赏之物里便有这么盘果子吧,说到这里,楼公公也是无奈笑笑:到底此事太过琐碎,老奴能想到的,便也只有这些了。
楼公公说的也对,若说那白鹤图,到底算得上是件惊动了皇帝的大事,才有人至今记得。而眼前不过一盘荔枝一个太监,无人知晓也很正常。
这般忖度着,钟棠又取出了桐木盒中,余下的那只画轴,展开后不出所料,画上所绘的,正是那只断了一足的白鹤,而画纸的角落中,也同样有枚印鉴。
这画印鉴见多了便没什么稀奇的了,钟棠反而细细地看起那画上的白鹤。平心而论,前太子的画技确实不错,白鹤虽断一足,却并不显丑陋狼狈,只是多添了几分凄意。
那位殿下,当真是想将此画献给陛下?
事隔多年,楼公公再看到这副白鹤图,也是唏嘘不已:当年陛下收到此画,随即震怒不已,但那位殿下却始终不曾申辩
只是老奴后来,却听过东宫那边小太监传来的些许碎语,说是那位殿下原本准备的乃是幅瑞鹤图,不知被何人调换成了残鹤图。
楼公公说着,也像是沉在了旧事的回忆中,皇家纷争无情,但前太子到底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便是当真铁石心肠也是会难过的。
他从钟棠手中接过那两幅画,又好好的卷起来,刚要放回桐木盒中时,却是一愣:这这盒中怎么少了一幅画?
少了一幅?李避之寒目微敛,继而问道:公公怎知少了一幅?
这桐木盒中的三幅画,都是我亲手收进去的,自然不会记错,楼公公显然也察觉出了不对,指着两只画轴说道:当年陛下命宫中寻收殿下的遗物,上交者多是殿下被立为太子后的物件,唯有这三幅画盖的是荣王私印,老奴才单独收了起来。
钟棠听后,立刻问道:那公公可还记得,第三幅画上,画的是什么?
画的是座小亭,楼公公虽年纪大了,但记忆却不曾减退:是碧安宫中一座小亭,当年那位殿下年幼时,曾与崔贵妃在那里住过几载。
那如今那座亭子可还在?钟棠紧接着,又问道。
可惜这次,楼公公却摇摇头,叹了口气:那位殿下去后,崔贵妃也没过两年,碧安宫便因雷火烧毁了。
虽说画中的亭子已不在了,但钟棠与李避之却并不怎么泄气。经过这几番事后,他们隐隐感觉画中之物,似乎并不是关键。
真正的问题怕是出在那枚刻着荣王李修承印的私印上。
喵随着几声书卷坠落的响动,黄狸儿忽得从书架上,冒出了拱得满是灰尘的小脑袋,冲着钟棠叫起来。
哟,你还知道出来?钟棠听着黄狸儿的动静,几步走过去,伸手嫌弃地点点它灰扑扑的鼻尖:这是哪来的小脏猫,我可不认得。
黄狸儿讨好地舔舔钟棠的手,却转头又跳到了书架之后,扯着嗓子对他喵咪几声。
你又去哪?钟棠刚想着把黄狸儿唤出来,一旁的李避之却握住了他的手。
书架之后的黄狸儿还在叫着,声音中渐渐带上了几分急促,钟棠也听出些不对劲。
我们跟过去看看。李避之短短一言,而塞阻于书架旁的碎砖书卷便已被他清理干净,两人随即看到了后面正仰头叫唤的黄狸儿。
黄狸儿见他们终于跟过来了,转身又往这屋子更深处跑去,钟棠无奈也只好跟上。
不曾想这屋子从外面看不大,可里面七拐八拐的,若无黄狸儿这么引着,倒也当真令人糊涂。
钟棠与李避之跟在黄狸儿身后,走了好一阵子,才见着那猫仔在一面看似寻常的,生着苔藓的墙边停了下来。
喵黄狸儿蹭着那墙面,不断叫着,甚至跑回来咬起了钟棠的衣摆。
这里有什么?钟棠少见黄狸儿这般着急,于是便顺着它的力道走到墙边,刚要触碰时,却被李避之握住了手臂。
莫动,李避之稍稍颦眉,暗青色的袍袖轻挥间,那墙面竟似水般泛起了波纹:这是金乌观的符咒。
金乌观的符咒?钟棠这下便更是不解,如何这存放前太子旧物的废屋中,居然有金乌观的符咒。
李避之凝眸看了那现出淡光的墙面片刻,木剑却已浮于身前,转眼间青光乍起,波纹尽化为坚冰,却又被木剑无情地击破。
李避之侧身将钟棠揽挡于怀中,直到寒光渐息,才轻轻放开了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