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7
这日傍晚,吕布收到董卓旨意,前往宫中。
照理在宫门处被缴了方天画戟,护卫还从他的侍从身处搜出一把黑漆漆的古怪东西。
那东西不是刀剑,甚至非锐物,那护卫便好奇地反复翻看。
吕布不耐烦:这是本中郎将从外头搜刮来给王美人玩乐的小玩意儿,你可别碰坏了。
王美人,是董卓近来最为宠爱的妾室。
护卫不敢耽搁,当即将之还给吕布:耽搁中郎将时间,末将罪该万死!
吕布冷哼,随手把那物件丢还给身后侍从,带着他施施然走入宫中。
糜荏微笑道:多谢奉先相助。
吕布与他对视,瞳仁闪烁:若非蝉儿以死相逼,我不会带你来到此地。你最好能杀了董卓,不然我们都得死。
宫门护卫不认得那物品,他却已见识到。那不是别的,是一把可以轻易杀人的枪。
可是糜荏真的能杀死董卓吗?
他本不想帮助糜荏,甚至想砍了他的脑袋献给董卓,但糜荏却精准扼住了他的命脉:奉先,你先前帮我扰乱胡轸军心,此事你知,我知,王允很多人都知道。若是将之上报董卓,你认为他会如何待你?
董卓心思狭隘,即便你奉上我的头颅,得知那件事后他也不敢再重用你。何不弃暗投明,随我一起为陛下剿灭乱臣呢?
吕布紧紧攥着拳头,死死咬牙。
他这才明白,原来他最爱的女人先前都是在欺骗他。可是知道又有什么用,除了愤怒,他对貂蝉的爱意竟没有分毫减轻。
甚至,还脑脑不清地将糜荏带进宫中,暗杀董卓。
糜荏走入厅中。
董卓这会正醉于声色,听得响动,笑道:奉先,你来了。
他身后侍立的侍从见来得是陌生面孔,忙喝道:站住!你是何人,吕中郎将身在何处?
糜荏没有说话。
他就站在董卓对面十步开外,慢条斯理从怀中取出他的枪。咔嚓声响,枪/管上膛。
他持着枪,指向董卓。
董卓听得身后吼声,豁然从美人怀中抬起惺忪的眼睛。
瞧见眼前之人,董卓微微茫然。好半晌理智回笼,豁然睁大眼睛:糜荏?!
糜荏侧了侧头,好整以暇微笑:好久不见,董太师。
董卓悚然震惊!
他看着糜荏这幅镇定的模样,瞧着他手持的漆黑物件虽不知那是何物,但在这一瞬,他浑身汗毛根根倒竖,十分恐惧这件东西!
忙拉着怀中美人挡在眼前,撕心裂肺大喊大叫起来,羽林军何在?!
来人,谁能拿下糜荏,我就封谁为将军!
回答他的是砰的一声枪响,以及重物到底的声音。
门外百余羽林军听得这嘶吼声,铮铮拔刀就要破门而入。
他们尚未走入其中,一道青竹般俊挺写意的身影,悠然从房中走出来。
不仅如此,他的手中还拖着什么东西。
众人定睛看去,那竟是董卓的尸体!
诸位,我乃国师糜荏。糜荏将尸体丢到几人面前,负手朗声道,董卓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不可一世的董卓就这么死了,甚至还狠狠瞪着眼睛,好像在震惊自己怎会死的如此悄无声息。一道鲜血从他的脑门处溅射出来,红的白的混合在一起,慢慢流了一地。
羽林军无不惊慌失措,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吕布瞳孔紧缩。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绝佳的时机,躬身道:我愿投降,向将军您献上忠心!
董卓死了。
死在护卫森严的宫中,死在百余羽林军护卫之下。
片刻之后,糜荏命令吕布收编羽林军,缉拿董卓在城中的家人与残党。
做完这件事,他随王允前往天子所在的宫殿。
年仅六岁的天子就躲在寝宫中瑟瑟发抖。
随侍的内侍宫婢都不知去了何处,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看到前方传来消息,他还未反应过来,他身边的人乱成一团,最后竟都不见踪影,只留下了他一个人。
他不知道要怎么办,只好躲在寝宫里等人来救。
可是,真的会有人来救他吗?
天子今年六岁,却亲眼目睹了何太后、刘协以及蹇硕的死亡,眼见董卓虽为臣子却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仿佛随时都可以像杀死他的哥哥那样杀死他,然后取而代之。
他脑中乱糟糟的,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的宫殿中忽然传来脚步声,以及战甲在行走时轻微的敲击声。
刘协吓得体如筛糠,紧紧闭上眼睛不敢去想自己即将面临的遭遇。
他藏身的地方还是被人发现了,来人掀开遮挡住他的帷幕,轻声道:陛下,臣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那声音极为悦耳,刘协瑟缩着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俊美非凡的脸。
不同于董卓的跋扈凶残,眼前这个人叫刘协一见,便将心中的惶恐不安全部散去。
他怯怯地看着糜荏。
年幼的天子不懂得什么叫做忠臣奸臣,但见眼前之人长得好看,表情又极为温和,一颗担惊受怕的心彻底放松下来。
你是不是,他下意识问道,上天派来拯救我的使者呀?
糜荏怔了一下。
然后微笑道:陛下,董卓已经伏诛,您且安心。
前一天还在商量共同夹击糜荏,后一天居然收到董卓被糜荏亲手诛杀这一消息,牛辅、李傕、贾诩根本不敢置信!
即便心中认定这是不可能的事,贾诩等人还是慌忙至极。他们也顾不上糜荏不糜荏的,忙将战事推后,只带着一支精锐心腹连夜赶回长安城,亲自求证此事真假。
尚未入长安,他们便发现守城的将士已全被换成尚书令王允麾下将士。而原先守卫的西凉军,一个都不见了!
牛辅、李傕等人心下一凉。
哪怕再不敢置信,他们也知道此事八成是真的当年吕布能为荣华富贵杀了蹇硕投奔董卓,如今又为了一个女人杀了董卓投奔糜荏,这种事他哪里干不出来?!
三人直觉大祸临头,忙逃往郊野,叫麾下精锐全部换上便衣,逃亡凉州。
董卓虽死,但牛辅作为他的女婿,在西凉军中极有威望。只要他们回到凉州,带上剩余十万西凉军,朝廷轻易奈何不得!
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耽搁的这点时间,荀彧所带领的糜军已大破西凉军驻地,领兵追击他们而来。
董卓已死,牛辅、李傕等人逃亡,驻守在长安城外的西凉军群龙无首,全部投降。
只有在长安城中的董卓族人奋力反扑,不过只是垂死挣扎。
另一边,黄忠等人追捕李傕等叛党一整日,总算在长安城西郊野农庄处,抓到了一队正在农家用饭的可疑人士。
将军,将军!为首的贾诩没有反抗,只是叫道,我并不非什么西凉贼人,而是荆州刺史刘表麾下从事,奉刘刺史之令前往朝廷与王尚书令商量大事!
黄忠半信半疑,倒还是给他松了绑。
贾诩也不心虚,跨上马就跟着黄忠行了一路,半道还与他说了些荆州风土人情,彻底取信黄忠。
等到岔路口,黄忠目送他带着麾下几名士兵去往长安,自己则回到驻地。
而后顺口将此事告知戏忠与荀攸两人。
听得戏忠直摇头:汉升,你这是被他骗了!
他见黄忠吃惊,冷笑道:此地不是荆州回长安的必经之路,荆州刺史刘表与他的从事去往荆州又不过两月时间,哪里能这般了解荆州?
快些沿西而去,还将那人抓回来!
第八十七章
黄忠领命而去。
根据戏忠指点, 直至两日之后,他总算在右扶风县中抓回这个诓骗他的人。
说起来也是运气,当时贾诩躲在某富庶农家养鹅的木棚里,黄忠策马而过的动静惊扰了棚中大鹅, 在两只大鹅的疯狂攻击下, 贾诩痛呼着跑出来。
前有追兵, 后有凶鹅,贾诩终究选择自投罗网。
知道此人狡诈, 黄忠便先以绳索捆绑在马背上,将他带回。这人毕竟是细皮嫩肉的文士,被颠了一盏茶时间便受不了了, 黄忠才给他松了绑, 把人以正常姿势送回长安。
贾诩经受这一惩罚,彻底蔫了。他知道自己必然跑不的, 也看得出黄忠是老实忠厚之人。反正这会都被俘虏, 干脆缄口不言, 安心吃喝。
等糜荏大致处理完长安中的急事,听得此事便笑了:幸好命志才与公达一同前往,不然还真抓不到贾诩那只老狐狸。
板了好几日面孔的荀彧也跟着失笑:冒充刘表从事, 这人倒是也装得出来。
他却不知,这其实不是贾诩第一次伪装别人。
早年贾诩在荆州当过一段时间县守,后来因病辞官返回家乡时,半道路上遇见叛军,他便冒充太尉段颎的外孙, 由此保住一命。
糜荏见荀彧笑了, 一边不动声色看了好几眼, 一边命人把贾诩带上来。
贾诩这会已在黄忠手下呆了好几日, 见过戏忠、荀攸等人,发现这些人的精神面貌是与他们西凉完全不同的温和。此时又小心翼翼瞧了瞧糜荏与荀彧神色,见他们眼中没有愤怒与杀意,心中登时大定。
他躬身行了一个大礼:罪臣贾诩,见过国师。
糜荏瞧着他这幅恭敬模样,哂笑:你倒是厉害,还敢从汉升手中逃跑。
国师威名远播,诩从前投身董卓账下,如今心中害怕,方才逃跑。贾诩苦笑,只可惜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某自诩聪明,还是栽倒国师手中。
倒是不动声色,对着糜荏拍彩虹屁。
糜荏微微挑眉:董卓为我所杀,他麾下西凉军半数投降,而你先前所辅助的牛辅拒不投降,如今已被我麾下赵云、张辽斩杀。
他淡淡瞧着贾诩,你呢。
贾诩心道来了,忙表忠心:诩愿奉国师为明主,要杀要剐只由您一句话,诩绝无怨言!
糜荏道:我不要你的命,只希望你能替我办妥两件事。
贾诩轻轻屏住呼吸:您请说。
糜荏道:去往西凉,带上陛下的诏书,以都尉之职招安李傕、郭汜两人。他们叫回来,而后继续去对付黄巾军。
事成之后,我会请陛下为你封赏。但若是不成他笑了一下,语气温柔道,文和先生,你应该不会想知道这个答案。
贾诩忙躬身:诩必为国师分忧解难。
打发了贾诩,糜荏又唤来麾下谋事。
十日前他入长安亲自杀死董卓,由此威望大震,朝中官吏无一不服,无数人痛哭终于将国师您给盼回来了。
他安抚着群臣与天子,在吕布帮助下收编董卓在长安中的西凉军队,又捉拿董卓家人整个人忙的团团转,像个陀螺似的。
如今大势是彻底安定下来了,还剩长安城外白波所带领的黄巾军残党,以及朝中官吏的缺口需要填补。
或许是一朝得势,王允自诩在铲除董卓的行动中奉献极大,趁着糜荏对付董卓残部,往尚书台插了不少族人。等糜荏回过神来,便发现整个尚书台中大半官吏都是王允族人,已然改姓为王。
而当一个部门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这个部门距离毁灭便不远矣。
何况是尚书台。
当年十常侍能把持朝政,原因正是他们把持了整个尚书台,主管文书﹐省阅奏章﹐向上转述群臣建议,向下传达天子命令。
这样起来,但凡天子不管事,百官就会被尚书台彻底愚弄。
王允无法插手朝中军事,却将手覆盖到尚书台中,其目的与野心可见一斑。
糜荏固然可以用权势逼迫王允将族人撤离朝堂,但就算没有王允,还会有下一个十常侍。
制度如此。
糜荏当然知道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打碎这个朝堂的制度,重组官吏结构。不过这一变动太过颠覆,除了他要对付的尚书台,恐怕就连清流都会反对。
届时关东群雄把他比作董卓,再来个联军兵进酸枣攻打他糜荏,那可真就内忧外患了。
便将此事丢给麾下谋事们,令他们思考解决的办法。
处理完这两件事,糜荏挥退左右。
他面上的泰然自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倦怠。
他轻轻呼出一口浊气,缓缓靠到椅上,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虽然这几天确实很累,但他其实也没有累到这样的地步。
之所以做出这般举动,无非就是荀彧这段时间成天在他面前板着脸,和他说话也是公事公办,完全没有以前的温柔贴心。
这会也是。
荀彧瞧见他这番动作,下意识上前两步想要走到他身旁,像从前一样替他轻轻揉捏太阳穴。只是两步之后,他又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瞳仁微闪,半晌没有动作。
看的一旁将全部心神放在他身上的糜荏感慨:得,气狠了,都学会会无视他了。
奈何这是他自作自受,还能咋办?
只能好好哄哄呗。
他思索间,荀彧到底放柔了声音:主公若是累了,不如先回在书房中睡一会吧。
见人这就要退出房中,糜荏伸手一把把对方抱到腿上,拉下他的脖子亲了亲他的唇瓣:是好累啊,要文若亲亲才能好。
荀彧一顿,没有像前几天那样推开他。
他将双手放到了糜荏的脖领间,抚了抚他的脸颊。
还是那样俊美非凡,只是双眼爬满倦怠的神色,看的人心疼。
糜荏放软了声音,拖长了叫:文若哥哥
他们虽然同年出生,但其实荀彧比他年长两个月,糜荏在做某些事情时会叫他文若哥哥。这样,两个人都会更加兴奋。
果不其然,听得这称呼,荀彧白玉一般的双耳骤然红了。
糜荏仰着脸,亲亲他的唇瓣:我的好哥哥
他低低叫着,再亲亲他的唇瓣:好哥哥哎,你就原谅我吧,好不好?
恋耽美
照理在宫门处被缴了方天画戟,护卫还从他的侍从身处搜出一把黑漆漆的古怪东西。
那东西不是刀剑,甚至非锐物,那护卫便好奇地反复翻看。
吕布不耐烦:这是本中郎将从外头搜刮来给王美人玩乐的小玩意儿,你可别碰坏了。
王美人,是董卓近来最为宠爱的妾室。
护卫不敢耽搁,当即将之还给吕布:耽搁中郎将时间,末将罪该万死!
吕布冷哼,随手把那物件丢还给身后侍从,带着他施施然走入宫中。
糜荏微笑道:多谢奉先相助。
吕布与他对视,瞳仁闪烁:若非蝉儿以死相逼,我不会带你来到此地。你最好能杀了董卓,不然我们都得死。
宫门护卫不认得那物品,他却已见识到。那不是别的,是一把可以轻易杀人的枪。
可是糜荏真的能杀死董卓吗?
他本不想帮助糜荏,甚至想砍了他的脑袋献给董卓,但糜荏却精准扼住了他的命脉:奉先,你先前帮我扰乱胡轸军心,此事你知,我知,王允很多人都知道。若是将之上报董卓,你认为他会如何待你?
董卓心思狭隘,即便你奉上我的头颅,得知那件事后他也不敢再重用你。何不弃暗投明,随我一起为陛下剿灭乱臣呢?
吕布紧紧攥着拳头,死死咬牙。
他这才明白,原来他最爱的女人先前都是在欺骗他。可是知道又有什么用,除了愤怒,他对貂蝉的爱意竟没有分毫减轻。
甚至,还脑脑不清地将糜荏带进宫中,暗杀董卓。
糜荏走入厅中。
董卓这会正醉于声色,听得响动,笑道:奉先,你来了。
他身后侍立的侍从见来得是陌生面孔,忙喝道:站住!你是何人,吕中郎将身在何处?
糜荏没有说话。
他就站在董卓对面十步开外,慢条斯理从怀中取出他的枪。咔嚓声响,枪/管上膛。
他持着枪,指向董卓。
董卓听得身后吼声,豁然从美人怀中抬起惺忪的眼睛。
瞧见眼前之人,董卓微微茫然。好半晌理智回笼,豁然睁大眼睛:糜荏?!
糜荏侧了侧头,好整以暇微笑:好久不见,董太师。
董卓悚然震惊!
他看着糜荏这幅镇定的模样,瞧着他手持的漆黑物件虽不知那是何物,但在这一瞬,他浑身汗毛根根倒竖,十分恐惧这件东西!
忙拉着怀中美人挡在眼前,撕心裂肺大喊大叫起来,羽林军何在?!
来人,谁能拿下糜荏,我就封谁为将军!
回答他的是砰的一声枪响,以及重物到底的声音。
门外百余羽林军听得这嘶吼声,铮铮拔刀就要破门而入。
他们尚未走入其中,一道青竹般俊挺写意的身影,悠然从房中走出来。
不仅如此,他的手中还拖着什么东西。
众人定睛看去,那竟是董卓的尸体!
诸位,我乃国师糜荏。糜荏将尸体丢到几人面前,负手朗声道,董卓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不可一世的董卓就这么死了,甚至还狠狠瞪着眼睛,好像在震惊自己怎会死的如此悄无声息。一道鲜血从他的脑门处溅射出来,红的白的混合在一起,慢慢流了一地。
羽林军无不惊慌失措,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吕布瞳孔紧缩。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绝佳的时机,躬身道:我愿投降,向将军您献上忠心!
董卓死了。
死在护卫森严的宫中,死在百余羽林军护卫之下。
片刻之后,糜荏命令吕布收编羽林军,缉拿董卓在城中的家人与残党。
做完这件事,他随王允前往天子所在的宫殿。
年仅六岁的天子就躲在寝宫中瑟瑟发抖。
随侍的内侍宫婢都不知去了何处,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看到前方传来消息,他还未反应过来,他身边的人乱成一团,最后竟都不见踪影,只留下了他一个人。
他不知道要怎么办,只好躲在寝宫里等人来救。
可是,真的会有人来救他吗?
天子今年六岁,却亲眼目睹了何太后、刘协以及蹇硕的死亡,眼见董卓虽为臣子却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仿佛随时都可以像杀死他的哥哥那样杀死他,然后取而代之。
他脑中乱糟糟的,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的宫殿中忽然传来脚步声,以及战甲在行走时轻微的敲击声。
刘协吓得体如筛糠,紧紧闭上眼睛不敢去想自己即将面临的遭遇。
他藏身的地方还是被人发现了,来人掀开遮挡住他的帷幕,轻声道:陛下,臣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那声音极为悦耳,刘协瑟缩着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俊美非凡的脸。
不同于董卓的跋扈凶残,眼前这个人叫刘协一见,便将心中的惶恐不安全部散去。
他怯怯地看着糜荏。
年幼的天子不懂得什么叫做忠臣奸臣,但见眼前之人长得好看,表情又极为温和,一颗担惊受怕的心彻底放松下来。
你是不是,他下意识问道,上天派来拯救我的使者呀?
糜荏怔了一下。
然后微笑道:陛下,董卓已经伏诛,您且安心。
前一天还在商量共同夹击糜荏,后一天居然收到董卓被糜荏亲手诛杀这一消息,牛辅、李傕、贾诩根本不敢置信!
即便心中认定这是不可能的事,贾诩等人还是慌忙至极。他们也顾不上糜荏不糜荏的,忙将战事推后,只带着一支精锐心腹连夜赶回长安城,亲自求证此事真假。
尚未入长安,他们便发现守城的将士已全被换成尚书令王允麾下将士。而原先守卫的西凉军,一个都不见了!
牛辅、李傕等人心下一凉。
哪怕再不敢置信,他们也知道此事八成是真的当年吕布能为荣华富贵杀了蹇硕投奔董卓,如今又为了一个女人杀了董卓投奔糜荏,这种事他哪里干不出来?!
三人直觉大祸临头,忙逃往郊野,叫麾下精锐全部换上便衣,逃亡凉州。
董卓虽死,但牛辅作为他的女婿,在西凉军中极有威望。只要他们回到凉州,带上剩余十万西凉军,朝廷轻易奈何不得!
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耽搁的这点时间,荀彧所带领的糜军已大破西凉军驻地,领兵追击他们而来。
董卓已死,牛辅、李傕等人逃亡,驻守在长安城外的西凉军群龙无首,全部投降。
只有在长安城中的董卓族人奋力反扑,不过只是垂死挣扎。
另一边,黄忠等人追捕李傕等叛党一整日,总算在长安城西郊野农庄处,抓到了一队正在农家用饭的可疑人士。
将军,将军!为首的贾诩没有反抗,只是叫道,我并不非什么西凉贼人,而是荆州刺史刘表麾下从事,奉刘刺史之令前往朝廷与王尚书令商量大事!
黄忠半信半疑,倒还是给他松了绑。
贾诩也不心虚,跨上马就跟着黄忠行了一路,半道还与他说了些荆州风土人情,彻底取信黄忠。
等到岔路口,黄忠目送他带着麾下几名士兵去往长安,自己则回到驻地。
而后顺口将此事告知戏忠与荀攸两人。
听得戏忠直摇头:汉升,你这是被他骗了!
他见黄忠吃惊,冷笑道:此地不是荆州回长安的必经之路,荆州刺史刘表与他的从事去往荆州又不过两月时间,哪里能这般了解荆州?
快些沿西而去,还将那人抓回来!
第八十七章
黄忠领命而去。
根据戏忠指点, 直至两日之后,他总算在右扶风县中抓回这个诓骗他的人。
说起来也是运气,当时贾诩躲在某富庶农家养鹅的木棚里,黄忠策马而过的动静惊扰了棚中大鹅, 在两只大鹅的疯狂攻击下, 贾诩痛呼着跑出来。
前有追兵, 后有凶鹅,贾诩终究选择自投罗网。
知道此人狡诈, 黄忠便先以绳索捆绑在马背上,将他带回。这人毕竟是细皮嫩肉的文士,被颠了一盏茶时间便受不了了, 黄忠才给他松了绑, 把人以正常姿势送回长安。
贾诩经受这一惩罚,彻底蔫了。他知道自己必然跑不的, 也看得出黄忠是老实忠厚之人。反正这会都被俘虏, 干脆缄口不言, 安心吃喝。
等糜荏大致处理完长安中的急事,听得此事便笑了:幸好命志才与公达一同前往,不然还真抓不到贾诩那只老狐狸。
板了好几日面孔的荀彧也跟着失笑:冒充刘表从事, 这人倒是也装得出来。
他却不知,这其实不是贾诩第一次伪装别人。
早年贾诩在荆州当过一段时间县守,后来因病辞官返回家乡时,半道路上遇见叛军,他便冒充太尉段颎的外孙, 由此保住一命。
糜荏见荀彧笑了, 一边不动声色看了好几眼, 一边命人把贾诩带上来。
贾诩这会已在黄忠手下呆了好几日, 见过戏忠、荀攸等人,发现这些人的精神面貌是与他们西凉完全不同的温和。此时又小心翼翼瞧了瞧糜荏与荀彧神色,见他们眼中没有愤怒与杀意,心中登时大定。
他躬身行了一个大礼:罪臣贾诩,见过国师。
糜荏瞧着他这幅恭敬模样,哂笑:你倒是厉害,还敢从汉升手中逃跑。
国师威名远播,诩从前投身董卓账下,如今心中害怕,方才逃跑。贾诩苦笑,只可惜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某自诩聪明,还是栽倒国师手中。
倒是不动声色,对着糜荏拍彩虹屁。
糜荏微微挑眉:董卓为我所杀,他麾下西凉军半数投降,而你先前所辅助的牛辅拒不投降,如今已被我麾下赵云、张辽斩杀。
他淡淡瞧着贾诩,你呢。
贾诩心道来了,忙表忠心:诩愿奉国师为明主,要杀要剐只由您一句话,诩绝无怨言!
糜荏道:我不要你的命,只希望你能替我办妥两件事。
贾诩轻轻屏住呼吸:您请说。
糜荏道:去往西凉,带上陛下的诏书,以都尉之职招安李傕、郭汜两人。他们叫回来,而后继续去对付黄巾军。
事成之后,我会请陛下为你封赏。但若是不成他笑了一下,语气温柔道,文和先生,你应该不会想知道这个答案。
贾诩忙躬身:诩必为国师分忧解难。
打发了贾诩,糜荏又唤来麾下谋事。
十日前他入长安亲自杀死董卓,由此威望大震,朝中官吏无一不服,无数人痛哭终于将国师您给盼回来了。
他安抚着群臣与天子,在吕布帮助下收编董卓在长安中的西凉军队,又捉拿董卓家人整个人忙的团团转,像个陀螺似的。
如今大势是彻底安定下来了,还剩长安城外白波所带领的黄巾军残党,以及朝中官吏的缺口需要填补。
或许是一朝得势,王允自诩在铲除董卓的行动中奉献极大,趁着糜荏对付董卓残部,往尚书台插了不少族人。等糜荏回过神来,便发现整个尚书台中大半官吏都是王允族人,已然改姓为王。
而当一个部门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这个部门距离毁灭便不远矣。
何况是尚书台。
当年十常侍能把持朝政,原因正是他们把持了整个尚书台,主管文书﹐省阅奏章﹐向上转述群臣建议,向下传达天子命令。
这样起来,但凡天子不管事,百官就会被尚书台彻底愚弄。
王允无法插手朝中军事,却将手覆盖到尚书台中,其目的与野心可见一斑。
糜荏固然可以用权势逼迫王允将族人撤离朝堂,但就算没有王允,还会有下一个十常侍。
制度如此。
糜荏当然知道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打碎这个朝堂的制度,重组官吏结构。不过这一变动太过颠覆,除了他要对付的尚书台,恐怕就连清流都会反对。
届时关东群雄把他比作董卓,再来个联军兵进酸枣攻打他糜荏,那可真就内忧外患了。
便将此事丢给麾下谋事们,令他们思考解决的办法。
处理完这两件事,糜荏挥退左右。
他面上的泰然自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倦怠。
他轻轻呼出一口浊气,缓缓靠到椅上,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虽然这几天确实很累,但他其实也没有累到这样的地步。
之所以做出这般举动,无非就是荀彧这段时间成天在他面前板着脸,和他说话也是公事公办,完全没有以前的温柔贴心。
这会也是。
荀彧瞧见他这番动作,下意识上前两步想要走到他身旁,像从前一样替他轻轻揉捏太阳穴。只是两步之后,他又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瞳仁微闪,半晌没有动作。
看的一旁将全部心神放在他身上的糜荏感慨:得,气狠了,都学会会无视他了。
奈何这是他自作自受,还能咋办?
只能好好哄哄呗。
他思索间,荀彧到底放柔了声音:主公若是累了,不如先回在书房中睡一会吧。
见人这就要退出房中,糜荏伸手一把把对方抱到腿上,拉下他的脖子亲了亲他的唇瓣:是好累啊,要文若亲亲才能好。
荀彧一顿,没有像前几天那样推开他。
他将双手放到了糜荏的脖领间,抚了抚他的脸颊。
还是那样俊美非凡,只是双眼爬满倦怠的神色,看的人心疼。
糜荏放软了声音,拖长了叫:文若哥哥
他们虽然同年出生,但其实荀彧比他年长两个月,糜荏在做某些事情时会叫他文若哥哥。这样,两个人都会更加兴奋。
果不其然,听得这称呼,荀彧白玉一般的双耳骤然红了。
糜荏仰着脸,亲亲他的唇瓣:我的好哥哥
他低低叫着,再亲亲他的唇瓣:好哥哥哎,你就原谅我吧,好不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