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让我还他清誉/殿下让我还他清白——三千
萧朔摘了腰侧刀鞘,脱手掷出去,正抛在他脚下。
云琅还跟他堵着气,磨了磨牙,心道萧小王爷好歹还有些长进,踏了那刀鞘一借力,身形卷到对岸,稳稳落地。
一场变故,瞬息落定。
孩子吓破了胆,在都虞侯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汴水两岸的游人百姓却已长松了一口气,再忍不住,纷纷喝起彩来。
萧朔知道云琅内力情形,眉峰未散,沉了沉神色,快步走到河边。
云琅耗力过甚,眼前冒了几圈星星,堪堪站稳。
他无意在人前显露卖弄,此时已见有人兴冲冲围过来,也不多留,当即朝萧朔一拱手,转身掠上房檐,朝城西去了。
萧朔握紧了身侧无鞘佩刀,蹙眉追出两步,叫汴水一拦,看着云琅身形没在了错落房檐之间。
事出突然,河边纷乱半晌,总算散了围观的层层人群。
殿前司将余下的行人疏散,将孩子交给了闻讯匆匆赶来的大人,训了盯严看准不可乱跑。几个校尉理顺了路上秩序,回来碰头时,仍不可置信:可看见了?好俊的功夫
众人白围在岸边半晌,没一个看清救人的人,各自散去悄悄议论,有说是游侠,也有说是隐士高人。难得有靠谱的,猜测是不是哪家府上藏着的隐卫,立时被一群人围着嘲讽,莫非没能看见方才那般潇洒的风姿气度。
人群议论纷纷,都虞侯眉头反而越拧越紧,不知想了什么,忽然道:殿下
萧朔不知云琅是不是去了医馆,心中不宁,沉声道:何事。
都虞侯看他神色,欲言又止,又回头望了一眼。
旁人不知道,可这样的身手,都虞侯却曾经有幸得见过一次。
离现在已有些年头,先帝时的一年春祭,宝津楼下金明池前,禁军祭春演武,折柳摘缨。
往年这种事都顺遂,侍卫司辖制暗卫,总有几个身手超绝的,能在这等祭典上一显身手,以彰禁军战力,扬禁军军威,震慑四方宵小。
偏偏那一年,京中戎狄暗探活动愈频,端王殿下决心一窝铲除去根,将大半心力都放在了京中防务上。
侍卫司骑兵都指挥使代执祭典事,不知为何,派出来的人竟频频失手,不仅未能射中红缨,连柳叶也没能摘下来一片。
演武出了何等意外,一应都由禁军统领承担。偏偏端王去剿除戎狄探子老巢了,竟不在百官之列。他们这一群人站在禁军殿前司列中,干着急却无法,恨不得去折了那柳条红缨。
正焦灼时,伴驾的云小侯爷懒洋洋站起来,将外袍脱了抛在随侍手中,下了宝津楼。
小侯爷不披挂,不试弓,马未就鞍。
都虞侯记得清楚,埋着头往前走,低声道:三箭连环,箭箭破开前一支白羽箭尾,正中靶心,射穿了红缨,又拨马去折御道旁新柳。
寻常只用折插在地上绑住的柳枝便可,小侯爷却直奔新柳。那柳条叫风一吹,莫说在马上,站稳了也握不住。
都虞侯攥了攥拳,捏着掌心冷汗:我们俱都捏了一把汗,眼看着小侯爷按住马颈,身形不知怎么便腾了起来,照最高那一条柳枝伸手一捏又不差分毫,稳稳落回了马上。
都虞侯道:小侯爷手里,摘了最高的一叶新柳嫩芽。
萧朔静听着他说完,淡声道:故而?
都虞侯一愣:故而――
话到嘴边,都虞侯张了张嘴,竟没能问得出来。
有人将坠入河底的刀鞘捞了上来,送回了殿前司。萧朔入刀还鞘,神色反倒比此前更平静,沿着街道向前巡视。
都虞侯咬了咬牙,细想着方才所见的奇俊功夫,念头越发分明,再忍不住:末将知道,小侯爷纵然无恙,要身份明朗、光明正大,终归只是奢望。末将不求殿下明话,只想――
萧朔心念微动,一道念头忽然闪过脑海,停下脚步。
都虞侯怔了怔:殿下?
萧朔道:你说的不错。
萧朔与云琅如今也都已身在局中,竟从未想过这一层。此时叫都虞侯无心点破,才忽然察觉,若当真能狠下心冒些险,只怕未必不能趁机再进一步。
只是不能叫云琅知道。
云琅生了他的气,方才偏偏事出突然,仓促出手乱了内息,朝城西走,多半是找梁太医去了。
云少将军好强得很,每到内力空耗、需卧床调息时,素来连他也不愿给看,今夜多半会在医馆歇下。
这一桩意外出得不早不晚,时机恰到好处。若能运作妥当,虽要冒些险,收获却无疑极值得。
都虞侯不明就里,看着王爷默然不语,只当萧朔默认了,再压不住欣喜,容色都跟着亮起来:当真是――
都虞侯深知此事不能声张,立时将话咬碎了咽回去,只扶了萧朔马辔:当真是?!
萧朔看他不掺半点假的狂喜神色,心底终归替云琅一暖,阖了下眼,微微点头。
都虞侯喜不自胜,团团转了两个圈,眼眶红了红:好好好
萧朔静了一阵,又出声道:此事――
都虞侯忙道:定然咽在肚子里,绝不同人提起半个字。
萧朔摇了摇头,摩挲了下刀柄,慢慢道:我原本恨他,将他当作仇人,恨不得食肉寝皮。接来府中,也是为了亲手折磨复仇。
萧朔道:只是后来又听了些事,才知竟误会了他。
都虞侯不知他为何当众说起这个,神色变了变,低声提醒:殿下――
人群里有几道影子,自方才小儿落水时便坠上来,此时仍不远不近跟着。
萧朔余光扫过那几道人影,像是不曾察觉,继续道:我有心待他好些。
殿下。都虞侯焦灼道,此事如何能――
萧朔驻足,看着那几个侍卫司暗卫匆匆掉头回去报信,将佩刀解下来,递给都虞侯:若我今夜进了宫未出来,明日便不动,静观其变。
都虞侯接了佩刀,隐约有所察觉,皱紧了眉欲言又止。
此处已到了那一架鳌山,花灯被挂上了大半,仍有工匠上下忙碌。
四周行人热闹熙攘,殿前司整肃立在灯下,无人再能靠近。
萧朔垂眸:殿前司内,有多少人有家小?
都虞侯胸口一烫,哑声道:不必问家小!若为少将军与殿下,殿前司上下,生死等闲!只是殿下安危――
我答应了他,便不会拿你们的生死作等闲。
萧朔道:活下来的,命都金贵。
都虞侯咬了咬牙,将涩意吞回去,站定了等他吩咐。
明晚大抵要有一场厮杀。
萧朔道:禁军多年未曾有过实战,战力疲弱,这几日虽经整顿,却仍凶险异常。
有家小、家中独子的,心中畏战的,不做强求。萧朔道,今夜明日,将可靠能战的尽数整理出来,明日云少将军要用。
都虞侯终于从他口中听见这几个字,眼底滚热,强自压了气息,皱紧眉低声道:王爷为何此时说这个?
都虞侯听他话音,竟隐隐有交代吩咐的意思,心中终归不安:方才王爷在街上,人多耳杂,偏偏有意提起
我想起件事,有意试一试,若成了,于后来有好处。
萧朔道:其中有些风险,不必叫他知道,待我回来再哄他。
都虞侯这才想起来,讷讷,您说同您吵架、负气走了的,也是小侯爷?
是。萧朔蹙眉,怎么了?
您惹了小侯爷生气。
都虞侯干咽了下:现在要趁着小侯爷负气出走,去做一件很凶险的事。
都虞侯:还不准我们告诉小侯爷。
萧朔:
殿下。都虞侯太清楚云琅的脾气,攥了攥拳,壮着胆子,若是来日,小侯爷真叫您彻底气跑了,殿前司又要到处爬房顶,往房顶上放好酒好菜
方才还说生死等闲。
萧朔叫他戳中心底隐忧,一阵心烦意乱,沉声道:这些事莫非也做不得?
都虞侯绝望闭眼:做得。
到时再说。
机不可失,萧朔用力按了按眉心,不再多想:此事容不得任性,他若明事理,便不该太过生我的气。
都虞侯心说您若有胆子,这句话便不该加上个太过。
军威凛然,都虞侯敢想不敢言,将话默默咽了:是。
你们家中,若同榻之人不肯同你说话、处处与你为难,将房顶捅了个窟窿。
萧朔默然一阵,终归耐不住:应当如何哄?
都虞侯小心翼翼:您说的这是小侯爷不太过生气的情形吗?
自然。萧朔心底烦躁,低声催促,快说。
都虞侯不太敢问小侯爷气疯了的情形,横了横心,深埋着头:床头床头吵架,床尾和
这话说过了。萧朔沉声,看似有用,实则废话罢了。
不尽然。都虞侯涨红了脸,磕磕巴巴道,那要分如,如何从床头到床尾的
萧朔:
都虞侯:
都虞侯心知已冒犯出了死罪,闭紧了嘴,一头磕在地上。
萧朔静立一阵,用力按按额角:罢了。
云琅毕竟不行,与其轻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主意,终归不如好好将人领回家,关窗锁门,对他仔细解释清楚。
少将军喜欢烟花,明晚那一场终归搅了,此事过去,赶在上元佳节补上。
前人有诗,星转斗,驾回龙,紫禁烟花一万重。
萧朔握了握袖中那一枚烟花,将念头暂且压下,毫不意外地迎上快马疾驰过来提人的金吾卫,一并入了巍巍禁宫。
第七十六章
文德殿内, 皇上正召见近臣,忽然接了侍卫司暗卫密奏。
皇上听过密奏, 勃然变色,令金吾卫右将军领口谕,急召琰王入了宫。
殿下可知道今日是为了什么事?
常纪快马来提人,引着萧朔过了宫门,低声道:看皇上脸色,只怕是暗卫说了什么话。
常纪心中不安,悄声提醒:殿下进宫,吉凶难料,须得小心打算。
这几日萧朔进宫问安, 进退有度, 再不曾有过顶撞悖逆, 君臣间已缓和了不少。
皇上叫侍卫司撺掇, 那日小朝会时为难了萧朔,有心找补, 对萧朔也不复严厉。昨日还对翰林院提及, 殿前司恪尽职守,理当拟旨褒赏。
偏偏今日一反常态, 急召萧朔入宫,甚至还调了侍卫司暗兵,只怕不会是为了犒赏琰王克己奉公、连日辛劳。
萧朔将腰牌递给巡宫禁军,神色平静:多谢常将军。
殿下!
身在宫中, 常纪不敢发作,焦灼低声:末将并非危言耸听, 今日凶险, 还请殿下多加提防
我知今日凶险。萧朔道, 敢问常将军,这两日凶险的,可是只有本王一个?
常纪叫他问住,脸色微变。
金吾卫守在宫中,日日伴驾,如何不知道明日会有何等大事。
襄王谋逆,宫中早预先知晓,暗中已做足了准备。玉英阁各方掺和,谁也没能抢到半分先手,要定胜负,就在除夕一夜。
若宫中胜了,襄王便是实打实的谋逆。当年那些不可见人的阴暗过往,累累血债,都能在明晚汴梁城的一场大火里尽数烧净。
自此皇位稳固,后患尽除,再无一人能够动摇。
兹事体大,常纪不知该不该说,又生怕说多了牵累萧朔,咬了牙关欲言又止。
萧朔静看他一阵,颔首:有劳。
常纪一半心虚一半焦灼,急追上去:殿下
话音未尽,已到了殿前。
萧朔朝他一拱手,敛了衣摆,随出来迎候的内侍入了文德殿。
常纪眼睁睁看他进了殿门,正无措时,余光忽然一顿,视线落回萧朔刚站立的地方。
原本空荡的玉阶上,竟凭空多了枚不起眼的袖箭。
萧朔由内侍引着,入文德殿内,听见身后殿门一声轻响。
殿内冷清,皇上靠在暖榻上,神色晦暗不明。
太师庞甘坐在殿角,耷拉着眼皮,似在假寐。高继勋久违的重新得了宣召,扬眉吐气,披挂了守在御前。
侍卫司守在殿门口,沉重殿门实实关着,密不透风。
萧朔像是不曾察觉殿中气氛,略过高继勋的得意神色,照旧见礼:参见皇上。
皇上视线落在他身上,眼底冷了一瞬,仍沉默坐着。
萧朔没听见免礼,垂眸不动,依旧跪在御驾前。
朕听闻。皇上看了他一阵,坐起身,慢慢道,你今日在街上,带人救了个险些落水的稚子,可有此事?
臣奉命巡守汴梁。
萧朔道:震慑宵小,扶助百姓,本在殿前司职分之内。
高继勋听他应对,冷笑一声:职分之内?明明
高将军。皇上寒声,朕叫你插话了?
高继勋一愣,神色变了两变,想要说话,终归怯懦着闭上了嘴。
皇上目光冷厉,看向榻前跪着的萧朔,静了一刻才又道:你说得不错,扶助百姓,的确在殿前司职分之内只是朕听闻,助你一同救人的,却仿佛并非是殿前司内的人。
恋耽美
云琅还跟他堵着气,磨了磨牙,心道萧小王爷好歹还有些长进,踏了那刀鞘一借力,身形卷到对岸,稳稳落地。
一场变故,瞬息落定。
孩子吓破了胆,在都虞侯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汴水两岸的游人百姓却已长松了一口气,再忍不住,纷纷喝起彩来。
萧朔知道云琅内力情形,眉峰未散,沉了沉神色,快步走到河边。
云琅耗力过甚,眼前冒了几圈星星,堪堪站稳。
他无意在人前显露卖弄,此时已见有人兴冲冲围过来,也不多留,当即朝萧朔一拱手,转身掠上房檐,朝城西去了。
萧朔握紧了身侧无鞘佩刀,蹙眉追出两步,叫汴水一拦,看着云琅身形没在了错落房檐之间。
事出突然,河边纷乱半晌,总算散了围观的层层人群。
殿前司将余下的行人疏散,将孩子交给了闻讯匆匆赶来的大人,训了盯严看准不可乱跑。几个校尉理顺了路上秩序,回来碰头时,仍不可置信:可看见了?好俊的功夫
众人白围在岸边半晌,没一个看清救人的人,各自散去悄悄议论,有说是游侠,也有说是隐士高人。难得有靠谱的,猜测是不是哪家府上藏着的隐卫,立时被一群人围着嘲讽,莫非没能看见方才那般潇洒的风姿气度。
人群议论纷纷,都虞侯眉头反而越拧越紧,不知想了什么,忽然道:殿下
萧朔不知云琅是不是去了医馆,心中不宁,沉声道:何事。
都虞侯看他神色,欲言又止,又回头望了一眼。
旁人不知道,可这样的身手,都虞侯却曾经有幸得见过一次。
离现在已有些年头,先帝时的一年春祭,宝津楼下金明池前,禁军祭春演武,折柳摘缨。
往年这种事都顺遂,侍卫司辖制暗卫,总有几个身手超绝的,能在这等祭典上一显身手,以彰禁军战力,扬禁军军威,震慑四方宵小。
偏偏那一年,京中戎狄暗探活动愈频,端王殿下决心一窝铲除去根,将大半心力都放在了京中防务上。
侍卫司骑兵都指挥使代执祭典事,不知为何,派出来的人竟频频失手,不仅未能射中红缨,连柳叶也没能摘下来一片。
演武出了何等意外,一应都由禁军统领承担。偏偏端王去剿除戎狄探子老巢了,竟不在百官之列。他们这一群人站在禁军殿前司列中,干着急却无法,恨不得去折了那柳条红缨。
正焦灼时,伴驾的云小侯爷懒洋洋站起来,将外袍脱了抛在随侍手中,下了宝津楼。
小侯爷不披挂,不试弓,马未就鞍。
都虞侯记得清楚,埋着头往前走,低声道:三箭连环,箭箭破开前一支白羽箭尾,正中靶心,射穿了红缨,又拨马去折御道旁新柳。
寻常只用折插在地上绑住的柳枝便可,小侯爷却直奔新柳。那柳条叫风一吹,莫说在马上,站稳了也握不住。
都虞侯攥了攥拳,捏着掌心冷汗:我们俱都捏了一把汗,眼看着小侯爷按住马颈,身形不知怎么便腾了起来,照最高那一条柳枝伸手一捏又不差分毫,稳稳落回了马上。
都虞侯道:小侯爷手里,摘了最高的一叶新柳嫩芽。
萧朔静听着他说完,淡声道:故而?
都虞侯一愣:故而――
话到嘴边,都虞侯张了张嘴,竟没能问得出来。
有人将坠入河底的刀鞘捞了上来,送回了殿前司。萧朔入刀还鞘,神色反倒比此前更平静,沿着街道向前巡视。
都虞侯咬了咬牙,细想着方才所见的奇俊功夫,念头越发分明,再忍不住:末将知道,小侯爷纵然无恙,要身份明朗、光明正大,终归只是奢望。末将不求殿下明话,只想――
萧朔心念微动,一道念头忽然闪过脑海,停下脚步。
都虞侯怔了怔:殿下?
萧朔道:你说的不错。
萧朔与云琅如今也都已身在局中,竟从未想过这一层。此时叫都虞侯无心点破,才忽然察觉,若当真能狠下心冒些险,只怕未必不能趁机再进一步。
只是不能叫云琅知道。
云琅生了他的气,方才偏偏事出突然,仓促出手乱了内息,朝城西走,多半是找梁太医去了。
云少将军好强得很,每到内力空耗、需卧床调息时,素来连他也不愿给看,今夜多半会在医馆歇下。
这一桩意外出得不早不晚,时机恰到好处。若能运作妥当,虽要冒些险,收获却无疑极值得。
都虞侯不明就里,看着王爷默然不语,只当萧朔默认了,再压不住欣喜,容色都跟着亮起来:当真是――
都虞侯深知此事不能声张,立时将话咬碎了咽回去,只扶了萧朔马辔:当真是?!
萧朔看他不掺半点假的狂喜神色,心底终归替云琅一暖,阖了下眼,微微点头。
都虞侯喜不自胜,团团转了两个圈,眼眶红了红:好好好
萧朔静了一阵,又出声道:此事――
都虞侯忙道:定然咽在肚子里,绝不同人提起半个字。
萧朔摇了摇头,摩挲了下刀柄,慢慢道:我原本恨他,将他当作仇人,恨不得食肉寝皮。接来府中,也是为了亲手折磨复仇。
萧朔道:只是后来又听了些事,才知竟误会了他。
都虞侯不知他为何当众说起这个,神色变了变,低声提醒:殿下――
人群里有几道影子,自方才小儿落水时便坠上来,此时仍不远不近跟着。
萧朔余光扫过那几道人影,像是不曾察觉,继续道:我有心待他好些。
殿下。都虞侯焦灼道,此事如何能――
萧朔驻足,看着那几个侍卫司暗卫匆匆掉头回去报信,将佩刀解下来,递给都虞侯:若我今夜进了宫未出来,明日便不动,静观其变。
都虞侯接了佩刀,隐约有所察觉,皱紧了眉欲言又止。
此处已到了那一架鳌山,花灯被挂上了大半,仍有工匠上下忙碌。
四周行人热闹熙攘,殿前司整肃立在灯下,无人再能靠近。
萧朔垂眸:殿前司内,有多少人有家小?
都虞侯胸口一烫,哑声道:不必问家小!若为少将军与殿下,殿前司上下,生死等闲!只是殿下安危――
我答应了他,便不会拿你们的生死作等闲。
萧朔道:活下来的,命都金贵。
都虞侯咬了咬牙,将涩意吞回去,站定了等他吩咐。
明晚大抵要有一场厮杀。
萧朔道:禁军多年未曾有过实战,战力疲弱,这几日虽经整顿,却仍凶险异常。
有家小、家中独子的,心中畏战的,不做强求。萧朔道,今夜明日,将可靠能战的尽数整理出来,明日云少将军要用。
都虞侯终于从他口中听见这几个字,眼底滚热,强自压了气息,皱紧眉低声道:王爷为何此时说这个?
都虞侯听他话音,竟隐隐有交代吩咐的意思,心中终归不安:方才王爷在街上,人多耳杂,偏偏有意提起
我想起件事,有意试一试,若成了,于后来有好处。
萧朔道:其中有些风险,不必叫他知道,待我回来再哄他。
都虞侯这才想起来,讷讷,您说同您吵架、负气走了的,也是小侯爷?
是。萧朔蹙眉,怎么了?
您惹了小侯爷生气。
都虞侯干咽了下:现在要趁着小侯爷负气出走,去做一件很凶险的事。
都虞侯:还不准我们告诉小侯爷。
萧朔:
殿下。都虞侯太清楚云琅的脾气,攥了攥拳,壮着胆子,若是来日,小侯爷真叫您彻底气跑了,殿前司又要到处爬房顶,往房顶上放好酒好菜
方才还说生死等闲。
萧朔叫他戳中心底隐忧,一阵心烦意乱,沉声道:这些事莫非也做不得?
都虞侯绝望闭眼:做得。
到时再说。
机不可失,萧朔用力按了按眉心,不再多想:此事容不得任性,他若明事理,便不该太过生我的气。
都虞侯心说您若有胆子,这句话便不该加上个太过。
军威凛然,都虞侯敢想不敢言,将话默默咽了:是。
你们家中,若同榻之人不肯同你说话、处处与你为难,将房顶捅了个窟窿。
萧朔默然一阵,终归耐不住:应当如何哄?
都虞侯小心翼翼:您说的这是小侯爷不太过生气的情形吗?
自然。萧朔心底烦躁,低声催促,快说。
都虞侯不太敢问小侯爷气疯了的情形,横了横心,深埋着头:床头床头吵架,床尾和
这话说过了。萧朔沉声,看似有用,实则废话罢了。
不尽然。都虞侯涨红了脸,磕磕巴巴道,那要分如,如何从床头到床尾的
萧朔:
都虞侯:
都虞侯心知已冒犯出了死罪,闭紧了嘴,一头磕在地上。
萧朔静立一阵,用力按按额角:罢了。
云琅毕竟不行,与其轻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主意,终归不如好好将人领回家,关窗锁门,对他仔细解释清楚。
少将军喜欢烟花,明晚那一场终归搅了,此事过去,赶在上元佳节补上。
前人有诗,星转斗,驾回龙,紫禁烟花一万重。
萧朔握了握袖中那一枚烟花,将念头暂且压下,毫不意外地迎上快马疾驰过来提人的金吾卫,一并入了巍巍禁宫。
第七十六章
文德殿内, 皇上正召见近臣,忽然接了侍卫司暗卫密奏。
皇上听过密奏, 勃然变色,令金吾卫右将军领口谕,急召琰王入了宫。
殿下可知道今日是为了什么事?
常纪快马来提人,引着萧朔过了宫门,低声道:看皇上脸色,只怕是暗卫说了什么话。
常纪心中不安,悄声提醒:殿下进宫,吉凶难料,须得小心打算。
这几日萧朔进宫问安, 进退有度, 再不曾有过顶撞悖逆, 君臣间已缓和了不少。
皇上叫侍卫司撺掇, 那日小朝会时为难了萧朔,有心找补, 对萧朔也不复严厉。昨日还对翰林院提及, 殿前司恪尽职守,理当拟旨褒赏。
偏偏今日一反常态, 急召萧朔入宫,甚至还调了侍卫司暗兵,只怕不会是为了犒赏琰王克己奉公、连日辛劳。
萧朔将腰牌递给巡宫禁军,神色平静:多谢常将军。
殿下!
身在宫中, 常纪不敢发作,焦灼低声:末将并非危言耸听, 今日凶险, 还请殿下多加提防
我知今日凶险。萧朔道, 敢问常将军,这两日凶险的,可是只有本王一个?
常纪叫他问住,脸色微变。
金吾卫守在宫中,日日伴驾,如何不知道明日会有何等大事。
襄王谋逆,宫中早预先知晓,暗中已做足了准备。玉英阁各方掺和,谁也没能抢到半分先手,要定胜负,就在除夕一夜。
若宫中胜了,襄王便是实打实的谋逆。当年那些不可见人的阴暗过往,累累血债,都能在明晚汴梁城的一场大火里尽数烧净。
自此皇位稳固,后患尽除,再无一人能够动摇。
兹事体大,常纪不知该不该说,又生怕说多了牵累萧朔,咬了牙关欲言又止。
萧朔静看他一阵,颔首:有劳。
常纪一半心虚一半焦灼,急追上去:殿下
话音未尽,已到了殿前。
萧朔朝他一拱手,敛了衣摆,随出来迎候的内侍入了文德殿。
常纪眼睁睁看他进了殿门,正无措时,余光忽然一顿,视线落回萧朔刚站立的地方。
原本空荡的玉阶上,竟凭空多了枚不起眼的袖箭。
萧朔由内侍引着,入文德殿内,听见身后殿门一声轻响。
殿内冷清,皇上靠在暖榻上,神色晦暗不明。
太师庞甘坐在殿角,耷拉着眼皮,似在假寐。高继勋久违的重新得了宣召,扬眉吐气,披挂了守在御前。
侍卫司守在殿门口,沉重殿门实实关着,密不透风。
萧朔像是不曾察觉殿中气氛,略过高继勋的得意神色,照旧见礼:参见皇上。
皇上视线落在他身上,眼底冷了一瞬,仍沉默坐着。
萧朔没听见免礼,垂眸不动,依旧跪在御驾前。
朕听闻。皇上看了他一阵,坐起身,慢慢道,你今日在街上,带人救了个险些落水的稚子,可有此事?
臣奉命巡守汴梁。
萧朔道:震慑宵小,扶助百姓,本在殿前司职分之内。
高继勋听他应对,冷笑一声:职分之内?明明
高将军。皇上寒声,朕叫你插话了?
高继勋一愣,神色变了两变,想要说话,终归怯懦着闭上了嘴。
皇上目光冷厉,看向榻前跪着的萧朔,静了一刻才又道:你说得不错,扶助百姓,的确在殿前司职分之内只是朕听闻,助你一同救人的,却仿佛并非是殿前司内的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