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后宫起火了——龙柒(4)
雍理:
本想给沈君兆添堵,结果自己快被这帮混账东西给堵死了!
立立立,立你们个大头鬼的后啊!
雍理提起立后,一来是和沈君兆对着干以扬君威,二来是岔开话题保李义海狗命。
虽说元曜帝极其嫌弃李义海这老东西,尤其烦他对沈君兆的言听计从,但今非昔比,李义海明显成了沈党弃子,此时他伸出援手,这老家伙肯定对他感激涕零。
当然也是李义海罪不至死,留着调教一二,尚且可用。
哪成想这话题是岔开了,但岔得有点远,他的肱股之臣集体高潮,一副朝会上就要张罗选秀的模样。
其实也可以张罗,他们要是能把沈君兆送上龙床,元曜帝一准给他们加官进爵!
他们有这个本事吗?
有的话雍理也不用堵心了!
元曜帝听不下去了:行了。
两字一落,乌弘朗一群人噤声了。
雍理瞥了李义海一眼,说道:爱卿们若无要事,朝会可散了。
在立后上没有眼力劲的乌弘朗,在正事上还是有脑子的,比如此时他明悟了:陛下这是要保李义海!
此计甚妙,李义海在礼部浸淫多年,虽行事作风上颇有些汲汲营营,但在礼制法度上很有章法,尤其是家里后生品行甚佳,听闻次子勤奋刻苦,今年秋闱也许能博个好名次。
如今世家还是蒙阴居多,能有勇气和自信下场,实在是后生可畏。
保了李义海,给他留个全名,不仅能把礼部收入囊中,更能借此压制沈党骨干孙少怀,还可以拉拢李家后生,如此一举多得,圣上英明!
雍理见乌弘朗等人领悟,可算是舒心了些。
不过乌弘朗能看懂,沈君兆的应声虫们更是一眼就透。
雍理做好了周栋文等人搞事的心理准备,乌弘朗也放下立后之事,调转矛头对准周栋文,就等着他说一句,自己怼三句。
周栋文也的确是在打腹稿,沈相已经决定放弃李义海,今天他们就必须把他摁死,否则让皇帝拉拢,后果不堪设想。
腹稿完毕,周左丞正要出列,就见最前头的玄色朝服微动,沈君兆先一步出列。
周栋文一惊,心下惭愧:到底是自己慢了些,还需要沈相亲自上场。
大雍的亲沈党毫无疑问全是百年世族,这些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瞧不上泥腿子上位的雍氏皇族,但对数百年绵延不绝的沈家十分敬服。
沈争鸣没能登极,他们已经遗憾喟然;如今沈君兆比父亲还要优秀卓绝,他们更是卯足了劲,一心想要摆正统,扶圣君。
一群资深沈吹正等着他们英明神武的沈相轻描淡写怼死皇帝,摁死李义海,完美终结早朝,谁知
沈相轻描淡写有了,也终结了早朝,但没怼:臣,无事启奏。
周栋文等人:诶???
雍理可不会错过这机会,他当即起身,给了赵泉一个眼色。
赵泉立马扬声:退朝!
朝会散了,李义海的事暂且搁置,所谓明日再议,就有很多变数了。
李义海浑身冷汗浸透,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周栋文等人冷眼看他,反倒是他的死对头乌弘朗友好地扶了他一把:李大人,圣上仁义,莫要忘恩。
李义海:
周栋文:呵。拂袖离开。
李义海就差嚎啕大哭了:造的什么孽啊,他就不该贪那什么皇亲国戚的虚名!
朝会结束,还有御庭议事。
通俗点讲,朝会是百官聚一起,开的是大会,汇报和总结居多,很少在朝会上解决问题。
御庭议事是小会,能够参与的全是正一品的内阁大臣,仅有三人,但却握有大雍朝重要的决策权。
沈君兆身为内阁首辅及中书省左丞相,当然是第一人。
另外两人,一个是三公之一的钱公允钱太师,另一位是挂名的右丞相孙田和。
钱公允虽贵为帝师,但却是个不站队的老狐狸,终日笑眯眯的,左也好,右也好,和稀泥的本事一个顶仨;孙田和是沈争鸣故旧,也是孙少怀的亲爹,哪怕他装得再中立,也是妥妥的沈党。
所以这御庭议事,真正主事的就是雍理和沈君兆。
往日里钱公允和孙田和就是旁听加附和,专职和稀泥,但今天这两位老臣都有点头疼。
明显圣上和沈相在处置李义海一事上有了分歧,他俩夹在中间,实在难办。
雍理已经换下朝服,穿了身轻便常服坐在龙椅上:太师,关于李义海的处置,您老有什么意见吗?
钱公允心道:来了来了,老臣只能称病告退了!
身为帝师,钱公允博学多识,张口便是引经据典,琅琅数语,听的人通体舒泰,就是吧
孙田和翻个白眼:您他妈唱诗呢,重点是什么!
没错,钱公允说了一大堆,愣是没给出一点建议,最后更是重重咳了几声,歉意道:老臣身体欠佳,可否先行告退?
雍理:
钱公允握拳抵唇:咳咳咳
生怕太师把心肺给咳出来,雍理只能道:老师既身体不适,便先回府吧。
钱公允谢恩,从离殿的步伐来看,十分老当益壮了。
老狐狸跑了,孙田和可不想留着当夹心饼干,连忙拱手,也是一套华而不实的说辞,最后重点落下:陛下,臣这喉咙十分不适,咳咳咳咳咳咳
好家伙,又一个想把五脏六腑都给咳出来的。
雍理其实不太想和沈君兆一对一,但这孙田和本就不和他一心,滚了也好,省得他二打一:孙相切莫劳心过度,朕心疼。
孙田和立马感激涕零,又是一顿歌功颂德,可算是离了殿,逃之夭夭。
偌大个御庭殿,只剩下雍理和沈君兆二人。
雍理瞧瞧一身刻板朝服,仍旧好看得不像凡人的内阁首辅,努力板着脸:李义海向来乖巧,怎得沈相如此无情。
本以为沈君兆要同他阴阳怪气半天,谁知道沈相开口便是:臣不愿陛下立后。
雍理心怦的一跳。
御庭殿的太监宫女们脸色煞白:天呐,沈相这是把谋反之心摆到明面上了吗!
雍理强压住心跳,淡定道:沈相何出此言。
沈君兆却瞥了眼殿里伺候的人,轻声道:炎炎夏日,屋里沉闷,臣许久没与陛下手谈,不如去雨榭亭一叙。
雍理:
日了狗了,沈昭君这美人计还真说来就来啊!
理智告诉元曜帝,不能上当。
但是
淦,谁让他就吃沈君兆这张脸!
摆驾御花园。雍理起身,目不斜视地出了御庭殿。
赵泉心惊胆战地吩咐宫人安排,好在雨榭亭那边惯常有准备,倒也不慌乱。
雨榭亭两面水幕,很是凉爽,亭子也够宽敞,桌椅软榻皆有布置。
因着君臣二人要对弈,宫人也早就安排妥当,雕花棋盘,黑白玉棋,茶香四溢。
雍理心情不错,再看对面昭君如画,更觉赏心悦目。
沈君兆看他:陛下执黑子?
雍理:嗯。
雍理刚想去抓黑子,却意外和沈君兆的手碰在一起。
雍理指尖微烫,盯他:说好的让朕执黑子,你怎么还抢上了!
沈君兆竟取了他指间黑子,轻轻放在棋盘上,接着他又从棋碗中相继衔了三枚黑子,在四角星位布下。
雍理心中微甜,面上还端着:朕不用你让子。
是的,沈君兆不是要抢黑子,而是让了元曜帝四子。
沈君兆抬眸看他,轻轻一笑:何来让子一说?
雍理被他这一笑给更晃了神。
沈君兆又道:本就全是您的。
雍理:
这哪是沈昭君,分明是沈妲己!
美人计道行太深,元曜帝要招架不住了!
第6章 别勾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沈君兆的话倒也诚心。
元曜帝龙心大悦:莫怪朕把你杀个片甲不留。
执黑子本就略占便宜,沈君兆又让了他四子,这放水放得堪比雨榭水幕,哗啦啦直往下淌。
雍理才不管这些,且不说宫人都在水幕外伺候,听不清也瞧不见,便是听见瞧见又如何,沈君兆的棋艺堪称大雍一绝,他打小就没赢几局,让四子他都得聚精会神才有胜算。
相较于雍理的全神贯注,沈君兆反倒有些心不在焉。
不一会儿,雍理吃了他一片白子:沈相大意了!
元曜帝美滋滋地把白子拿走,一抬头恰好撞进沈君兆眼中。
黑眸粲然,微带笑意,衬得一张冷玉似的面庞风华无双。
雍理哪还记得什么白子黑子的,眼里只有这白肤黑眸了。
沈君兆任由他看着,也不躲闪:臣没大意,是陛下棋路精湛。这清音琅琅,这小意温柔,分分钟哄得雍理心花怒放。
沈昭君这是怎么了?到底在图谋什么?
不管了,只要不命丧雨榭亭,就先快乐一番。
元曜帝不禁慨然:美色当前,周幽王和商纣王也着实不容易!
虽说雍理的棋艺一般,但也不是个彻头彻尾的臭棋篓子,还是有些伎俩的。这又是执黑子,又是让四子,沈君兆放水放得堪比黄河泄洪,陛下再不赢就说不过去了。
赢了一盘,雍理更加开心:沈相这棋艺略有疏忽啊。
说得敢说,听得也纵着,得亏雨榭亭里没旁人,但凡有另一人都得心里翻白眼:陛下,脸呢!沈相您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沈君兆笑笑:再来一局?
雍理:好!这次他主动执黑子,又是先占了四角星位。
沈君兆看他:天元也空着。
雍理眼睛弯了:让五子不合适吧。
沈君兆:陛下请。
雍理二话不说,把天元位也给占了。
他沈君兆敢让,他就敢要,同他客气,吃亏的全是自己!
一盘棋还没开下,雍理已占尽先机,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局大杀四方,雍理不禁豪气万千,这局还想杀沈君兆个措手不及,可谁成想,上局放了个汪洋大海的沈相这局认真起来了。
前期因为让子太多,他处处落败,到中后期雍理颇有些自得之时,沈君兆棋风陡转,在一处极不起眼的地方硬生生割断了雍理的一条大龙。
雍理盯着棋盘:这都行!
沈君兆轻声问:陛下要悔子吗?
雍理:
不等雍理开口,沈君兆伸手,欲把刚下的白子拿起来,雍理忽地出手,按住他道:落子无悔。
沈君兆也不把手抽回来,君臣二人就维持着这动作:那陛下要输了。
棋盘上的局势的确是白子潜龙出水,一道横切将黑子震了个杂乱无章,照这形势走下去白子必胜,黑子赢面全无。
沈君兆到底是把自己的那枚白子放回了棋盒:陛下不想输吧。
雍理倾身,又把沈君兆白子捡回来落在棋盘上:朕不想输,就不会输?
沈君兆没再看棋盘,而是定定地盯着他:您不想,臣便不会让您输。
这哑谜打得,只差明说了。
雍理向后一靠,倚在了雕龙画凤的黄花梨木椅上:李义海犯了什么事,惹得沈相如此大动肝火。
棋盘上的输赢,他让他。
朝政上呢?
早朝上,左云海历数李义海的罪行,听着似乎罪大恶极,必须革职查办,若是皇帝脾气大点,李家都可以抄一抄。但雍理早不是刚亲政的小孩,坐在金銮殿十年之久,还有什么是他看不透的。
雍理实在纳闷,李义海虽没有棋盘上那白子的斩龙之力,但也是枚不可多得的好棋,尤其还把持礼部数年,是世家祖制的应声虫,没少给雍理扶持的寒门士子们找事。
沈君兆说弃就弃,无异于让了雍理四子,还真当他会输啊!
再说这事毫无征兆,宫里的探子时刻盯着这些世族大臣,并无李义海得罪了沈君兆的消息。硬要说李义海犯了点什么事的话,那就是请奏立后。
但这事膈应的是雍理,他沈君兆有什么好恼的。
元曜帝嘴上说着沈君兆狼子野心,想绝了雍家香火,心里却没真这么想:他生不生孩子的,哪会影响沈君兆造反?
何况立后这事,十有八九也是沈君兆授意的。
所以他到底在恼什么?恼到非要摁死李义海,甚至不惜用出美人计。
嗯,雍理还是很清醒的,沈君兆这般哄他,无非是想让他罢了李义海。
本以为沈君兆不会解释,谁成想他竟说了:李义海自作主张,干涉内廷,罪不可恕。
雍理一愣。
沈君兆竟又抬眸看他,将那话重复了一遍:臣不愿陛下立后。
饶是告诉自己一万遍别多想,雍理也还是想多了:李义海奏请立后,不是你授意的?
沈君兆:不是。
你不想朕立后?
对。
为什么?
雍理眯起眼睛:沈君兆,你别勾朕。
沈君兆默声不语。
雍理忽地起身靠近他,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没了,中间隔着纵横山海的棋局,鼻尖却几乎要碰上对方。
离得近了,雍理越发觉得沈君兆真是活生生一妖孽。
这他妈怎么长的?眉毛眼睛鼻子唇,每一寸都恰到好处地长在他心坎上!
沈争鸣威武霸气一汉子,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祸国殃民的妖孽!
只需再近一寸,雍理就能亲到这朝思暮想的唇。
恋耽美
本想给沈君兆添堵,结果自己快被这帮混账东西给堵死了!
立立立,立你们个大头鬼的后啊!
雍理提起立后,一来是和沈君兆对着干以扬君威,二来是岔开话题保李义海狗命。
虽说元曜帝极其嫌弃李义海这老东西,尤其烦他对沈君兆的言听计从,但今非昔比,李义海明显成了沈党弃子,此时他伸出援手,这老家伙肯定对他感激涕零。
当然也是李义海罪不至死,留着调教一二,尚且可用。
哪成想这话题是岔开了,但岔得有点远,他的肱股之臣集体高潮,一副朝会上就要张罗选秀的模样。
其实也可以张罗,他们要是能把沈君兆送上龙床,元曜帝一准给他们加官进爵!
他们有这个本事吗?
有的话雍理也不用堵心了!
元曜帝听不下去了:行了。
两字一落,乌弘朗一群人噤声了。
雍理瞥了李义海一眼,说道:爱卿们若无要事,朝会可散了。
在立后上没有眼力劲的乌弘朗,在正事上还是有脑子的,比如此时他明悟了:陛下这是要保李义海!
此计甚妙,李义海在礼部浸淫多年,虽行事作风上颇有些汲汲营营,但在礼制法度上很有章法,尤其是家里后生品行甚佳,听闻次子勤奋刻苦,今年秋闱也许能博个好名次。
如今世家还是蒙阴居多,能有勇气和自信下场,实在是后生可畏。
保了李义海,给他留个全名,不仅能把礼部收入囊中,更能借此压制沈党骨干孙少怀,还可以拉拢李家后生,如此一举多得,圣上英明!
雍理见乌弘朗等人领悟,可算是舒心了些。
不过乌弘朗能看懂,沈君兆的应声虫们更是一眼就透。
雍理做好了周栋文等人搞事的心理准备,乌弘朗也放下立后之事,调转矛头对准周栋文,就等着他说一句,自己怼三句。
周栋文也的确是在打腹稿,沈相已经决定放弃李义海,今天他们就必须把他摁死,否则让皇帝拉拢,后果不堪设想。
腹稿完毕,周左丞正要出列,就见最前头的玄色朝服微动,沈君兆先一步出列。
周栋文一惊,心下惭愧:到底是自己慢了些,还需要沈相亲自上场。
大雍的亲沈党毫无疑问全是百年世族,这些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瞧不上泥腿子上位的雍氏皇族,但对数百年绵延不绝的沈家十分敬服。
沈争鸣没能登极,他们已经遗憾喟然;如今沈君兆比父亲还要优秀卓绝,他们更是卯足了劲,一心想要摆正统,扶圣君。
一群资深沈吹正等着他们英明神武的沈相轻描淡写怼死皇帝,摁死李义海,完美终结早朝,谁知
沈相轻描淡写有了,也终结了早朝,但没怼:臣,无事启奏。
周栋文等人:诶???
雍理可不会错过这机会,他当即起身,给了赵泉一个眼色。
赵泉立马扬声:退朝!
朝会散了,李义海的事暂且搁置,所谓明日再议,就有很多变数了。
李义海浑身冷汗浸透,好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周栋文等人冷眼看他,反倒是他的死对头乌弘朗友好地扶了他一把:李大人,圣上仁义,莫要忘恩。
李义海:
周栋文:呵。拂袖离开。
李义海就差嚎啕大哭了:造的什么孽啊,他就不该贪那什么皇亲国戚的虚名!
朝会结束,还有御庭议事。
通俗点讲,朝会是百官聚一起,开的是大会,汇报和总结居多,很少在朝会上解决问题。
御庭议事是小会,能够参与的全是正一品的内阁大臣,仅有三人,但却握有大雍朝重要的决策权。
沈君兆身为内阁首辅及中书省左丞相,当然是第一人。
另外两人,一个是三公之一的钱公允钱太师,另一位是挂名的右丞相孙田和。
钱公允虽贵为帝师,但却是个不站队的老狐狸,终日笑眯眯的,左也好,右也好,和稀泥的本事一个顶仨;孙田和是沈争鸣故旧,也是孙少怀的亲爹,哪怕他装得再中立,也是妥妥的沈党。
所以这御庭议事,真正主事的就是雍理和沈君兆。
往日里钱公允和孙田和就是旁听加附和,专职和稀泥,但今天这两位老臣都有点头疼。
明显圣上和沈相在处置李义海一事上有了分歧,他俩夹在中间,实在难办。
雍理已经换下朝服,穿了身轻便常服坐在龙椅上:太师,关于李义海的处置,您老有什么意见吗?
钱公允心道:来了来了,老臣只能称病告退了!
身为帝师,钱公允博学多识,张口便是引经据典,琅琅数语,听的人通体舒泰,就是吧
孙田和翻个白眼:您他妈唱诗呢,重点是什么!
没错,钱公允说了一大堆,愣是没给出一点建议,最后更是重重咳了几声,歉意道:老臣身体欠佳,可否先行告退?
雍理:
钱公允握拳抵唇:咳咳咳
生怕太师把心肺给咳出来,雍理只能道:老师既身体不适,便先回府吧。
钱公允谢恩,从离殿的步伐来看,十分老当益壮了。
老狐狸跑了,孙田和可不想留着当夹心饼干,连忙拱手,也是一套华而不实的说辞,最后重点落下:陛下,臣这喉咙十分不适,咳咳咳咳咳咳
好家伙,又一个想把五脏六腑都给咳出来的。
雍理其实不太想和沈君兆一对一,但这孙田和本就不和他一心,滚了也好,省得他二打一:孙相切莫劳心过度,朕心疼。
孙田和立马感激涕零,又是一顿歌功颂德,可算是离了殿,逃之夭夭。
偌大个御庭殿,只剩下雍理和沈君兆二人。
雍理瞧瞧一身刻板朝服,仍旧好看得不像凡人的内阁首辅,努力板着脸:李义海向来乖巧,怎得沈相如此无情。
本以为沈君兆要同他阴阳怪气半天,谁知道沈相开口便是:臣不愿陛下立后。
雍理心怦的一跳。
御庭殿的太监宫女们脸色煞白:天呐,沈相这是把谋反之心摆到明面上了吗!
雍理强压住心跳,淡定道:沈相何出此言。
沈君兆却瞥了眼殿里伺候的人,轻声道:炎炎夏日,屋里沉闷,臣许久没与陛下手谈,不如去雨榭亭一叙。
雍理:
日了狗了,沈昭君这美人计还真说来就来啊!
理智告诉元曜帝,不能上当。
但是
淦,谁让他就吃沈君兆这张脸!
摆驾御花园。雍理起身,目不斜视地出了御庭殿。
赵泉心惊胆战地吩咐宫人安排,好在雨榭亭那边惯常有准备,倒也不慌乱。
雨榭亭两面水幕,很是凉爽,亭子也够宽敞,桌椅软榻皆有布置。
因着君臣二人要对弈,宫人也早就安排妥当,雕花棋盘,黑白玉棋,茶香四溢。
雍理心情不错,再看对面昭君如画,更觉赏心悦目。
沈君兆看他:陛下执黑子?
雍理:嗯。
雍理刚想去抓黑子,却意外和沈君兆的手碰在一起。
雍理指尖微烫,盯他:说好的让朕执黑子,你怎么还抢上了!
沈君兆竟取了他指间黑子,轻轻放在棋盘上,接着他又从棋碗中相继衔了三枚黑子,在四角星位布下。
雍理心中微甜,面上还端着:朕不用你让子。
是的,沈君兆不是要抢黑子,而是让了元曜帝四子。
沈君兆抬眸看他,轻轻一笑:何来让子一说?
雍理被他这一笑给更晃了神。
沈君兆又道:本就全是您的。
雍理:
这哪是沈昭君,分明是沈妲己!
美人计道行太深,元曜帝要招架不住了!
第6章 别勾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沈君兆的话倒也诚心。
元曜帝龙心大悦:莫怪朕把你杀个片甲不留。
执黑子本就略占便宜,沈君兆又让了他四子,这放水放得堪比雨榭水幕,哗啦啦直往下淌。
雍理才不管这些,且不说宫人都在水幕外伺候,听不清也瞧不见,便是听见瞧见又如何,沈君兆的棋艺堪称大雍一绝,他打小就没赢几局,让四子他都得聚精会神才有胜算。
相较于雍理的全神贯注,沈君兆反倒有些心不在焉。
不一会儿,雍理吃了他一片白子:沈相大意了!
元曜帝美滋滋地把白子拿走,一抬头恰好撞进沈君兆眼中。
黑眸粲然,微带笑意,衬得一张冷玉似的面庞风华无双。
雍理哪还记得什么白子黑子的,眼里只有这白肤黑眸了。
沈君兆任由他看着,也不躲闪:臣没大意,是陛下棋路精湛。这清音琅琅,这小意温柔,分分钟哄得雍理心花怒放。
沈昭君这是怎么了?到底在图谋什么?
不管了,只要不命丧雨榭亭,就先快乐一番。
元曜帝不禁慨然:美色当前,周幽王和商纣王也着实不容易!
虽说雍理的棋艺一般,但也不是个彻头彻尾的臭棋篓子,还是有些伎俩的。这又是执黑子,又是让四子,沈君兆放水放得堪比黄河泄洪,陛下再不赢就说不过去了。
赢了一盘,雍理更加开心:沈相这棋艺略有疏忽啊。
说得敢说,听得也纵着,得亏雨榭亭里没旁人,但凡有另一人都得心里翻白眼:陛下,脸呢!沈相您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沈君兆笑笑:再来一局?
雍理:好!这次他主动执黑子,又是先占了四角星位。
沈君兆看他:天元也空着。
雍理眼睛弯了:让五子不合适吧。
沈君兆:陛下请。
雍理二话不说,把天元位也给占了。
他沈君兆敢让,他就敢要,同他客气,吃亏的全是自己!
一盘棋还没开下,雍理已占尽先机,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局大杀四方,雍理不禁豪气万千,这局还想杀沈君兆个措手不及,可谁成想,上局放了个汪洋大海的沈相这局认真起来了。
前期因为让子太多,他处处落败,到中后期雍理颇有些自得之时,沈君兆棋风陡转,在一处极不起眼的地方硬生生割断了雍理的一条大龙。
雍理盯着棋盘:这都行!
沈君兆轻声问:陛下要悔子吗?
雍理:
不等雍理开口,沈君兆伸手,欲把刚下的白子拿起来,雍理忽地出手,按住他道:落子无悔。
沈君兆也不把手抽回来,君臣二人就维持着这动作:那陛下要输了。
棋盘上的局势的确是白子潜龙出水,一道横切将黑子震了个杂乱无章,照这形势走下去白子必胜,黑子赢面全无。
沈君兆到底是把自己的那枚白子放回了棋盒:陛下不想输吧。
雍理倾身,又把沈君兆白子捡回来落在棋盘上:朕不想输,就不会输?
沈君兆没再看棋盘,而是定定地盯着他:您不想,臣便不会让您输。
这哑谜打得,只差明说了。
雍理向后一靠,倚在了雕龙画凤的黄花梨木椅上:李义海犯了什么事,惹得沈相如此大动肝火。
棋盘上的输赢,他让他。
朝政上呢?
早朝上,左云海历数李义海的罪行,听着似乎罪大恶极,必须革职查办,若是皇帝脾气大点,李家都可以抄一抄。但雍理早不是刚亲政的小孩,坐在金銮殿十年之久,还有什么是他看不透的。
雍理实在纳闷,李义海虽没有棋盘上那白子的斩龙之力,但也是枚不可多得的好棋,尤其还把持礼部数年,是世家祖制的应声虫,没少给雍理扶持的寒门士子们找事。
沈君兆说弃就弃,无异于让了雍理四子,还真当他会输啊!
再说这事毫无征兆,宫里的探子时刻盯着这些世族大臣,并无李义海得罪了沈君兆的消息。硬要说李义海犯了点什么事的话,那就是请奏立后。
但这事膈应的是雍理,他沈君兆有什么好恼的。
元曜帝嘴上说着沈君兆狼子野心,想绝了雍家香火,心里却没真这么想:他生不生孩子的,哪会影响沈君兆造反?
何况立后这事,十有八九也是沈君兆授意的。
所以他到底在恼什么?恼到非要摁死李义海,甚至不惜用出美人计。
嗯,雍理还是很清醒的,沈君兆这般哄他,无非是想让他罢了李义海。
本以为沈君兆不会解释,谁成想他竟说了:李义海自作主张,干涉内廷,罪不可恕。
雍理一愣。
沈君兆竟又抬眸看他,将那话重复了一遍:臣不愿陛下立后。
饶是告诉自己一万遍别多想,雍理也还是想多了:李义海奏请立后,不是你授意的?
沈君兆:不是。
你不想朕立后?
对。
为什么?
雍理眯起眼睛:沈君兆,你别勾朕。
沈君兆默声不语。
雍理忽地起身靠近他,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没了,中间隔着纵横山海的棋局,鼻尖却几乎要碰上对方。
离得近了,雍理越发觉得沈君兆真是活生生一妖孽。
这他妈怎么长的?眉毛眼睛鼻子唇,每一寸都恰到好处地长在他心坎上!
沈争鸣威武霸气一汉子,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祸国殃民的妖孽!
只需再近一寸,雍理就能亲到这朝思暮想的唇。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