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泪——书自清(128)
好,实在是太麻烦郡主了,我真的不知道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穗儿有些哽咽。
说什么麻烦,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都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了,还客气什么?郡主安慰地拍了拍她,那你千万保重自己,我把邱白留下来帮你,我这就赶回杭州去了。
穗儿郑重向郡主和邱白行礼,感激他们在危难之中的再度援手。郡主洒然一笑,当即返身回房收拾行李,立刻从客栈出发返杭。
穗儿则与邱白一道进入了邱白的房中,她一眼就看到,张允修依旧被绑在床柱上,但他坐起了身子,手中正拿着一块白馍吃着。看穗儿进来,他倒是扬起了笑容,说道:
我听到了你们说话的声音,我想这会儿你自己都自身难保了罢。需不需要我给你出个主意?他的话透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穗儿则面无表情回道:
你管好你自己吧。
张允修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却没有再逞口舌之快,继续保持沉默。穗儿蹙着眉,又一次站在了牖窗边,望着不远处的县衙,她沉思:郭大友所谓罗洵施展的苦肉计到底是什么意思?郭大友说这是罗洵参与到近三月来京中朝政争斗之中去后,斡旋到的最好的成果。
她眸光渐渐深邃起来,似乎逐渐想明白了什么。
孟旷被丢入了一间单人的牢房之中,郭大友则关在她对面。嘉善县衙大牢很空,除了他们没有其他的犯人,押送他们的两个锦衣卫锁好牢门后就离去了,他们站在了两个牢房之间唯一的那条通往外界的走廊尽头,靠在墙边休息闲聊。他们似乎是故意在给孟旷和郭大友腾出独处的空间。
什么时候启程回京?其中一人问。
估摸着明天,今天还走不成。另一人回答道。
这两人莫不是故意在告诉他们这个信息?孟旷只觉得疑窦丛生,她对于自己会被捕这件事其实早就有所预料,因为她知道自己女子的身份纸包不住火,必然是会被传回京中的。郭大友写信给罗洵说明了她身上的秘密,是希望罗洵帮忙遮掩这件事。
且孟旷在江南之行中将潞王得罪了个彻底,潞王又是个杀不得的主,他被吓坏了,装疯卖傻地回了京,必然是要对孟旷和郭大友实行报复的。孟旷和郭大友用装神弄鬼的方式,让他没办法确信那日吓唬威胁他的人就是他们,但潞王又何须非得确认,只要他觉得他们二人形成了威胁,他必然是要有动作的,哪怕是为了自保,也得做些小动作。如今看来,他恐怕是选择了向他的皇兄告状。
此外,京中还有一股被忽略的势力,也是最开始郭大友和孟旷曾对付过的势力郑贵妃与其子皇三子朱常洵、郑氏家族这一个势力。而前来宣旨的大太监陈炬与郑氏勾结在一起,是郑氏的走狗。这个势力最开始就被郭大友和孟旷截了胡,之后又被他们瞒天过海,始终蒙在鼓里。但如今有可能是因为某种不明原因,他们回过味来了,知道截胡他们的人是谁了,这便恨得牙痒痒的要来报复了。
孟旷等人猜测,当初将张居正万兽百卉图的秘密以及穗儿就是万兽百卉图制作者的事实告诉郑氏,以至郑氏打算在宫外抓捕穗儿的告密者是汪道明和方铭,但汪道明到底在朝中有哪些同党是很难说的是,根本尚未查明。如今汪道明逃脱,下落不明,他也许很有可能已经联络上了他在京中的同党,对孟旷是女子身份且郭、孟庇佑穗儿的事实进行了再度告发,这很有可能是致使郑氏会煽动皇帝下秘诏直接抓捕郭、孟的关键原因。但是对于穗儿的下落,郑氏似乎不曾提及,否则前来抓捕的锦衣卫怎么可能不去搜他们方才出来的客栈?
前来抓捕的锦衣卫的行为让孟旷困惑了,由于是指挥使骆思恭亲自带队,她猜测有可能是因为骆思恭的命令,这些锦衣卫才会是这样一种态度。骆思恭很有可能还是很想保下他们的,而苦肉计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真坐了牢,也就根本谈不上甚么苦肉计了,这样到底能带来怎样的转折?孟旷想不明白。
喂~~十三,过来。正沉思间,郭大友唤她了。孟旷凑到牢房门口,就听郭大友压低声音,悄然对她道:
知道到底是什么苦肉计吗?说罢,他看着孟旷,眸子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孟旷紧蹙双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郭大友啧了一下嘴,不得不清楚解释道:
咱们已经陷入储位之争了,一直以来郑氏和皇三子都在皇帝心目中占了上风。我们入狱的目的是要把皇三子拖下水。关于万兽百卉图,以及围绕这个事的一系列的争斗,已经被大哥抬到明面上来了,也就是说现在皇帝是知道有这么一幅图存在的。你的女子身份,当年发生的事,汪道明这个幕后黑手,大哥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呈上详细的调查报告和证据。而汪道明这个叛国者当初是谁扶上台的?又是谁一直让他处在获取关键情报的位置上的?
陈炬?!孟旷惊道。
没错,明面上是接管了厂卫的张诚带给了汪道明前途,但张诚是直臣,效忠皇室,是皇帝默许他这么做的,真正影响这一决策的实际上是陈炬和他背后的郑贵妃,汪道明是讨好了郑氏,才能在张鲸垮台后逃过了南衙大清洗,之后又火速升上了南衙镇抚使的高位。
如今,骆指挥使亲自带队而来,其实根本不能算是来逮捕我们的,他是亲自来钳制陈炬的。这是一出戏啊,陈炬还被蒙在鼓里,咱们也得配合着演下去。呵呵呵,你我虽然成了阶下囚,但且看接下来的好戏吧。郭大友摸了摸满面的胡茬,笑得很是狡猾。
孟旷嘴角抽了抽,心道:你还真是事后诸葛亮,最开始怎么不与我说清楚,害得我还真以为自己要完蛋了,穗儿还哭得那么伤心,她心中该多难过啊。孟旷这一瞬脸黑的不行,有种想揍郭大友一顿的冲动。
第166章 牢狱灾(五)
六月十八日近午时分,孟旷、郭大友被捕,暂时关押在嘉善县衙大牢之中。与此同时,郡主朱青佩单骑赶回杭州,通知孟子修、孟暧等人此事。而留在嘉善的穗儿与邱白则一直在县衙对面的客栈中按兵不动,观察县衙中的动静。
是日夜里,约莫二更时分,有另外一大队人马来到了嘉善县城之中。站在县衙对面客栈的二楼窗口,邱白认出了这伙人马所打着的旗帜,是他们在九龙湾中遇见的官军。他们押送着不少囚车,因为县衙太小,暂时只能驻扎在县衙东侧的一片相对比较宽敞的临水空地之上。
邱白推测,有可能是他们接到了命令,将他们在九龙湾中抓捕的沈哲和岛津岁久押送到了嘉善这里,大约是要在此汇合后,一起北上。
具体的情况,邱白和穗儿难以搞清楚,但身在县衙大牢中的孟旷和郭大友却十分明了。因为有人来看他们了,来者恰恰是北司稽查所的千户张东威,他是与押送沈哲和岛津岁久的部队一起来嘉善的。此前,他曾在杭州请孟旷和郭大友从潞王口中套出他与汪道明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套话的过程中,潞王给出了汪道明乃是汪直之孙的线索。此事过后,张东威便离开了杭州,去了何处郭大友和孟旷也无法得知,他们只当他是去追踪汪道明去了。而后孟旷和郭大友接到了邱白传来的调查消息,便前往平湖九龙湾,遭遇到了倭寇。
没想到时隔数日,今日会在这里见到他。
哎呀,老八,小十三,几天没见,你们咋的突然住进牢里了?我看着还真不大习惯。张老四真是不愧笑面阎王的称号,站在孟旷和郭大友的牢房前,张口就是句调侃的玩笑话。
郭大友则不甘示弱地回了一句:这牢里多舒服啊,总算可以补眠了,也没人催着你做事,还有人给送饭,美滋滋啊。这些日子他不知熬多少夜,眼底已经有着非常浓重的黑眼圈了。
嘿,你小子。张东威抬手点了点他,你还真是一点也不慌啊,看来你是看出来骆指挥使这是在给某些人下套呢。
呵!郭大友轻蔑一笑,不答话。
张东威面色一正,进入正题道:我来是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已经把岛津岁久和沈哲押到嘉善来了,他们会随着你们一起上京,进京之后归锦衣卫诏狱审讯。此外,汪道明这厮已经从九龙湾跑了,你们可能没有发现他,他装扮成倭寇躲进了九龙湾,随着岛津岁久手底下叛逃的人一起去了倭国,这是我从沈哲嘴里问出来的。
原来九龙山外围驻守埋伏的部队还真是你的手笔啊,那你早说啊,害得我和十三深入龙潭虎穴,出生入死,还没讨什么好。郭大友很不满。
我哪里晓得你们会那么大胆地往龙潭虎穴里闯?倒是你们也不和我打招呼,就单枪匹马地去收拾倭寇了,这也太鲁莽了,我的计划差点就被你们破坏了。本来我还打算将海湾围起来做个瓮中捉鳖,你们倒好,搅了浑水,还放跑了几个重要的叛徒倭寇,最最关键的是让汪道明这贼子给跑了,你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张东威不满道,我一看海湾里动静不妙,立刻就出船,亲自跑海上拦截,但还是没拦住,让那些个倭寇跑了。我真是要回来找你们算账哦!
郭大友撇了撇嘴,道:这可怪不得我俩,这个查倭寇的任务是上头分配给我和十三的,你横插一足作甚?你素来情报保密,不与兄弟们分享,神神秘秘的,这下任务撞在一起,你还抱怨呢。
放屁!老子查这个军火案都多久了,哪里能说让就让给你们俩了?张东威怒了。
好了,你们别吵了!这时,牢中突然响起了一个威严的声音,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亲自下到牢狱中来了,是我指挥不力,安排不当,这次的任务完成的很糟糕,我们已经不好和圣上交代了。再加上你
他看向孟旷,有些气急败坏,但随即收敛住情绪,冷声道:孟十三,你好自为之吧,这次能不能保住你很难说,害得我耗了不知多少力气为你说话求情。真是倒了血霉了!
孟旷神色略有些歉疚,低下头来向骆指挥使行了一礼,表达感谢。一旁的郭大友则笑道:
指挥使,您护犊子也是一绝。
骆思恭就像被点着了的炮仗,指着郭大友怒道:你!郭八,我还没说你呢。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说说看,你和孟十三在一起搭档多久了?怎么就看不出来她是个女的?啊?
郭大友的脸顿时涨红了起来,有些挂不住。孟旷翻了个白眼望向一旁,假装自己不在这里。但郭大友到底是厚脸皮,仍然笑眯眯的面对上司的怒斥。
只听骆思恭继续道:我让你们出这个任务,目的其一是让你们能到外面避一避,你们身边带着个不省心的女人,本来就在京中留不住,出了京还能引蛇出洞,从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分离出针头线脑来。其二,是让你们到外面来查和李穗儿相关的那幅图的事。当初我给你布置任务的时候,这两条我重复了好几遍,你应该听得很清楚罢,让你们到余杭查倭寇只是个伪装的壳子。你也不想想,军火和倭寇的案子本就是你四哥在跟,你还跟他抢什么?原本杭州大闹潞王等人过后,你们就该消停了,我是没想到你还真的这么执着,非要去九龙湾插足此事,你是不信任你四哥?还是第一天进锦衣卫啊?
见指挥使替自己撑腰了,张东威在旁边笑得见牙不见眼。
那不是谁也想不到汪道明这厮和李穗儿的事扯在了一起吗?我们要查李穗儿的事,自然而然最后就查到了汪道明这厮的头上,然后这厮还策划了倭寇军火案,所以和四哥的案子撞在一起了。我执意要去九龙湾,本也没打算要抢功,只是怕沈哲和汪道明跑了。指挥使,您要知道形势比人强,那天我们只是上山去探探情况,哪里晓得事态急转直下,最后没办法,为了自保,捅了马蜂窝。郭大友苦笑道。
呵,她就知道这次出来郭大友向自己隐瞒了真实的任务目的,孟旷心里冷哼一声。她知道老郭向她隐瞒真实目的的原因是不希望她感情用事影响任务,也是防止她把真实目的透漏给穗儿,让穗儿心里产生不该有的想法。只是心知肚明的事被抬到明面上来,她多少还是有些不爽。
得了,不说了。骆思恭摆了摆手,然后道,郭八,之前你抓进来的那两个人,就是老六和那个女真人,现在他们在刑讯房里接受问话,等审完了,也得跟着你们上京。那个女真人确如你说,是舒尔哈齐的部下。而老六唉没想到我北司也被渗透了,这个老六啊,他熟知锦衣卫的审讯套路,一张铁嘴,太难从他口里得到点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了。
老六?孟旷一头雾水,难道说是十三太保行六的生死吏冯承?他是北镇抚司管档所千户,管档所负责管理朝廷上下所有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的档案文书和各类监察记录。她有些疑惑地看向郭大友,郭大友恰好接收到了她的目光,解释了一句:
就是穗儿姑娘所说的那个跟踪张五的假冒书生。此前郭大友一直也没机会把这件事告诉孟旷。
孟旷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原来那假冒书生就是冯六?别说穗儿了,就连孟旷都从未见过冯承冯老六,他是孟旷晋封十三太保典礼之上唯二没有出席的十三太保,除了他就是汪道明了。这个人极度神秘,孟旷去锦衣卫档案库查资料时也从不曾见过他,不知道他成天都在什么地方出没。没想到,他竟然和汪道明成了一丘之貉,帮着汪道明跟踪张允修,传递情报。
此时,骆思恭转头看向孟旷道:李穗儿和张允修的安危,你不必担心,我已经安排人手暗中保护了,他们会安全地跟着咱们一起上京。好了,我也不能在这里久留,我还得去应付陈炬呢。你们,都把嘴闭紧了,戏演好了,老老实实一路上京,莫要再给我惹什么乱子,听到了吗?
是。郭大友、孟旷和张东威同时拱手应道。
骆思恭与张东威一起离去了,牢房之中又只剩下了孟旷和郭大友,孟旷不禁出声问道:
为何冯承会和汪道明结为同伙?管档所难道是他看到了什么机密资料?
郭大友应道:现在还不好说啊,我昨夜会了会咱们这位神秘又低调的六哥。其实我和他关系很好,是棋友。说实在的,若论聪慧程度他可能不及我,但若论所知多少,我是远远不及他一根毫毛。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是对整个大明皇朝上上下下数得上名号的人都知之甚详。这些年他管理着管档所,不知阅读记忆了多少情报资料,我们是很难猜测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又是什么促使他与汪道明合作了。生死吏的名号不是胡乱起的,他知道多少见不得人的秘辛,但凡他说出去,就要叫人下地狱,就好似那地狱里的生死吏一样,掌管着生死簿,控制着人阳寿的长短。
恋耽美
说什么麻烦,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都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了,还客气什么?郡主安慰地拍了拍她,那你千万保重自己,我把邱白留下来帮你,我这就赶回杭州去了。
穗儿郑重向郡主和邱白行礼,感激他们在危难之中的再度援手。郡主洒然一笑,当即返身回房收拾行李,立刻从客栈出发返杭。
穗儿则与邱白一道进入了邱白的房中,她一眼就看到,张允修依旧被绑在床柱上,但他坐起了身子,手中正拿着一块白馍吃着。看穗儿进来,他倒是扬起了笑容,说道:
我听到了你们说话的声音,我想这会儿你自己都自身难保了罢。需不需要我给你出个主意?他的话透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穗儿则面无表情回道:
你管好你自己吧。
张允修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却没有再逞口舌之快,继续保持沉默。穗儿蹙着眉,又一次站在了牖窗边,望着不远处的县衙,她沉思:郭大友所谓罗洵施展的苦肉计到底是什么意思?郭大友说这是罗洵参与到近三月来京中朝政争斗之中去后,斡旋到的最好的成果。
她眸光渐渐深邃起来,似乎逐渐想明白了什么。
孟旷被丢入了一间单人的牢房之中,郭大友则关在她对面。嘉善县衙大牢很空,除了他们没有其他的犯人,押送他们的两个锦衣卫锁好牢门后就离去了,他们站在了两个牢房之间唯一的那条通往外界的走廊尽头,靠在墙边休息闲聊。他们似乎是故意在给孟旷和郭大友腾出独处的空间。
什么时候启程回京?其中一人问。
估摸着明天,今天还走不成。另一人回答道。
这两人莫不是故意在告诉他们这个信息?孟旷只觉得疑窦丛生,她对于自己会被捕这件事其实早就有所预料,因为她知道自己女子的身份纸包不住火,必然是会被传回京中的。郭大友写信给罗洵说明了她身上的秘密,是希望罗洵帮忙遮掩这件事。
且孟旷在江南之行中将潞王得罪了个彻底,潞王又是个杀不得的主,他被吓坏了,装疯卖傻地回了京,必然是要对孟旷和郭大友实行报复的。孟旷和郭大友用装神弄鬼的方式,让他没办法确信那日吓唬威胁他的人就是他们,但潞王又何须非得确认,只要他觉得他们二人形成了威胁,他必然是要有动作的,哪怕是为了自保,也得做些小动作。如今看来,他恐怕是选择了向他的皇兄告状。
此外,京中还有一股被忽略的势力,也是最开始郭大友和孟旷曾对付过的势力郑贵妃与其子皇三子朱常洵、郑氏家族这一个势力。而前来宣旨的大太监陈炬与郑氏勾结在一起,是郑氏的走狗。这个势力最开始就被郭大友和孟旷截了胡,之后又被他们瞒天过海,始终蒙在鼓里。但如今有可能是因为某种不明原因,他们回过味来了,知道截胡他们的人是谁了,这便恨得牙痒痒的要来报复了。
孟旷等人猜测,当初将张居正万兽百卉图的秘密以及穗儿就是万兽百卉图制作者的事实告诉郑氏,以至郑氏打算在宫外抓捕穗儿的告密者是汪道明和方铭,但汪道明到底在朝中有哪些同党是很难说的是,根本尚未查明。如今汪道明逃脱,下落不明,他也许很有可能已经联络上了他在京中的同党,对孟旷是女子身份且郭、孟庇佑穗儿的事实进行了再度告发,这很有可能是致使郑氏会煽动皇帝下秘诏直接抓捕郭、孟的关键原因。但是对于穗儿的下落,郑氏似乎不曾提及,否则前来抓捕的锦衣卫怎么可能不去搜他们方才出来的客栈?
前来抓捕的锦衣卫的行为让孟旷困惑了,由于是指挥使骆思恭亲自带队,她猜测有可能是因为骆思恭的命令,这些锦衣卫才会是这样一种态度。骆思恭很有可能还是很想保下他们的,而苦肉计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真坐了牢,也就根本谈不上甚么苦肉计了,这样到底能带来怎样的转折?孟旷想不明白。
喂~~十三,过来。正沉思间,郭大友唤她了。孟旷凑到牢房门口,就听郭大友压低声音,悄然对她道:
知道到底是什么苦肉计吗?说罢,他看着孟旷,眸子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孟旷紧蹙双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郭大友啧了一下嘴,不得不清楚解释道:
咱们已经陷入储位之争了,一直以来郑氏和皇三子都在皇帝心目中占了上风。我们入狱的目的是要把皇三子拖下水。关于万兽百卉图,以及围绕这个事的一系列的争斗,已经被大哥抬到明面上来了,也就是说现在皇帝是知道有这么一幅图存在的。你的女子身份,当年发生的事,汪道明这个幕后黑手,大哥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呈上详细的调查报告和证据。而汪道明这个叛国者当初是谁扶上台的?又是谁一直让他处在获取关键情报的位置上的?
陈炬?!孟旷惊道。
没错,明面上是接管了厂卫的张诚带给了汪道明前途,但张诚是直臣,效忠皇室,是皇帝默许他这么做的,真正影响这一决策的实际上是陈炬和他背后的郑贵妃,汪道明是讨好了郑氏,才能在张鲸垮台后逃过了南衙大清洗,之后又火速升上了南衙镇抚使的高位。
如今,骆指挥使亲自带队而来,其实根本不能算是来逮捕我们的,他是亲自来钳制陈炬的。这是一出戏啊,陈炬还被蒙在鼓里,咱们也得配合着演下去。呵呵呵,你我虽然成了阶下囚,但且看接下来的好戏吧。郭大友摸了摸满面的胡茬,笑得很是狡猾。
孟旷嘴角抽了抽,心道:你还真是事后诸葛亮,最开始怎么不与我说清楚,害得我还真以为自己要完蛋了,穗儿还哭得那么伤心,她心中该多难过啊。孟旷这一瞬脸黑的不行,有种想揍郭大友一顿的冲动。
第166章 牢狱灾(五)
六月十八日近午时分,孟旷、郭大友被捕,暂时关押在嘉善县衙大牢之中。与此同时,郡主朱青佩单骑赶回杭州,通知孟子修、孟暧等人此事。而留在嘉善的穗儿与邱白则一直在县衙对面的客栈中按兵不动,观察县衙中的动静。
是日夜里,约莫二更时分,有另外一大队人马来到了嘉善县城之中。站在县衙对面客栈的二楼窗口,邱白认出了这伙人马所打着的旗帜,是他们在九龙湾中遇见的官军。他们押送着不少囚车,因为县衙太小,暂时只能驻扎在县衙东侧的一片相对比较宽敞的临水空地之上。
邱白推测,有可能是他们接到了命令,将他们在九龙湾中抓捕的沈哲和岛津岁久押送到了嘉善这里,大约是要在此汇合后,一起北上。
具体的情况,邱白和穗儿难以搞清楚,但身在县衙大牢中的孟旷和郭大友却十分明了。因为有人来看他们了,来者恰恰是北司稽查所的千户张东威,他是与押送沈哲和岛津岁久的部队一起来嘉善的。此前,他曾在杭州请孟旷和郭大友从潞王口中套出他与汪道明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套话的过程中,潞王给出了汪道明乃是汪直之孙的线索。此事过后,张东威便离开了杭州,去了何处郭大友和孟旷也无法得知,他们只当他是去追踪汪道明去了。而后孟旷和郭大友接到了邱白传来的调查消息,便前往平湖九龙湾,遭遇到了倭寇。
没想到时隔数日,今日会在这里见到他。
哎呀,老八,小十三,几天没见,你们咋的突然住进牢里了?我看着还真不大习惯。张老四真是不愧笑面阎王的称号,站在孟旷和郭大友的牢房前,张口就是句调侃的玩笑话。
郭大友则不甘示弱地回了一句:这牢里多舒服啊,总算可以补眠了,也没人催着你做事,还有人给送饭,美滋滋啊。这些日子他不知熬多少夜,眼底已经有着非常浓重的黑眼圈了。
嘿,你小子。张东威抬手点了点他,你还真是一点也不慌啊,看来你是看出来骆指挥使这是在给某些人下套呢。
呵!郭大友轻蔑一笑,不答话。
张东威面色一正,进入正题道:我来是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已经把岛津岁久和沈哲押到嘉善来了,他们会随着你们一起上京,进京之后归锦衣卫诏狱审讯。此外,汪道明这厮已经从九龙湾跑了,你们可能没有发现他,他装扮成倭寇躲进了九龙湾,随着岛津岁久手底下叛逃的人一起去了倭国,这是我从沈哲嘴里问出来的。
原来九龙山外围驻守埋伏的部队还真是你的手笔啊,那你早说啊,害得我和十三深入龙潭虎穴,出生入死,还没讨什么好。郭大友很不满。
我哪里晓得你们会那么大胆地往龙潭虎穴里闯?倒是你们也不和我打招呼,就单枪匹马地去收拾倭寇了,这也太鲁莽了,我的计划差点就被你们破坏了。本来我还打算将海湾围起来做个瓮中捉鳖,你们倒好,搅了浑水,还放跑了几个重要的叛徒倭寇,最最关键的是让汪道明这贼子给跑了,你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张东威不满道,我一看海湾里动静不妙,立刻就出船,亲自跑海上拦截,但还是没拦住,让那些个倭寇跑了。我真是要回来找你们算账哦!
郭大友撇了撇嘴,道:这可怪不得我俩,这个查倭寇的任务是上头分配给我和十三的,你横插一足作甚?你素来情报保密,不与兄弟们分享,神神秘秘的,这下任务撞在一起,你还抱怨呢。
放屁!老子查这个军火案都多久了,哪里能说让就让给你们俩了?张东威怒了。
好了,你们别吵了!这时,牢中突然响起了一个威严的声音,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亲自下到牢狱中来了,是我指挥不力,安排不当,这次的任务完成的很糟糕,我们已经不好和圣上交代了。再加上你
他看向孟旷,有些气急败坏,但随即收敛住情绪,冷声道:孟十三,你好自为之吧,这次能不能保住你很难说,害得我耗了不知多少力气为你说话求情。真是倒了血霉了!
孟旷神色略有些歉疚,低下头来向骆指挥使行了一礼,表达感谢。一旁的郭大友则笑道:
指挥使,您护犊子也是一绝。
骆思恭就像被点着了的炮仗,指着郭大友怒道:你!郭八,我还没说你呢。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说说看,你和孟十三在一起搭档多久了?怎么就看不出来她是个女的?啊?
郭大友的脸顿时涨红了起来,有些挂不住。孟旷翻了个白眼望向一旁,假装自己不在这里。但郭大友到底是厚脸皮,仍然笑眯眯的面对上司的怒斥。
只听骆思恭继续道:我让你们出这个任务,目的其一是让你们能到外面避一避,你们身边带着个不省心的女人,本来就在京中留不住,出了京还能引蛇出洞,从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分离出针头线脑来。其二,是让你们到外面来查和李穗儿相关的那幅图的事。当初我给你布置任务的时候,这两条我重复了好几遍,你应该听得很清楚罢,让你们到余杭查倭寇只是个伪装的壳子。你也不想想,军火和倭寇的案子本就是你四哥在跟,你还跟他抢什么?原本杭州大闹潞王等人过后,你们就该消停了,我是没想到你还真的这么执着,非要去九龙湾插足此事,你是不信任你四哥?还是第一天进锦衣卫啊?
见指挥使替自己撑腰了,张东威在旁边笑得见牙不见眼。
那不是谁也想不到汪道明这厮和李穗儿的事扯在了一起吗?我们要查李穗儿的事,自然而然最后就查到了汪道明这厮的头上,然后这厮还策划了倭寇军火案,所以和四哥的案子撞在一起了。我执意要去九龙湾,本也没打算要抢功,只是怕沈哲和汪道明跑了。指挥使,您要知道形势比人强,那天我们只是上山去探探情况,哪里晓得事态急转直下,最后没办法,为了自保,捅了马蜂窝。郭大友苦笑道。
呵,她就知道这次出来郭大友向自己隐瞒了真实的任务目的,孟旷心里冷哼一声。她知道老郭向她隐瞒真实目的的原因是不希望她感情用事影响任务,也是防止她把真实目的透漏给穗儿,让穗儿心里产生不该有的想法。只是心知肚明的事被抬到明面上来,她多少还是有些不爽。
得了,不说了。骆思恭摆了摆手,然后道,郭八,之前你抓进来的那两个人,就是老六和那个女真人,现在他们在刑讯房里接受问话,等审完了,也得跟着你们上京。那个女真人确如你说,是舒尔哈齐的部下。而老六唉没想到我北司也被渗透了,这个老六啊,他熟知锦衣卫的审讯套路,一张铁嘴,太难从他口里得到点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了。
老六?孟旷一头雾水,难道说是十三太保行六的生死吏冯承?他是北镇抚司管档所千户,管档所负责管理朝廷上下所有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的档案文书和各类监察记录。她有些疑惑地看向郭大友,郭大友恰好接收到了她的目光,解释了一句:
就是穗儿姑娘所说的那个跟踪张五的假冒书生。此前郭大友一直也没机会把这件事告诉孟旷。
孟旷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原来那假冒书生就是冯六?别说穗儿了,就连孟旷都从未见过冯承冯老六,他是孟旷晋封十三太保典礼之上唯二没有出席的十三太保,除了他就是汪道明了。这个人极度神秘,孟旷去锦衣卫档案库查资料时也从不曾见过他,不知道他成天都在什么地方出没。没想到,他竟然和汪道明成了一丘之貉,帮着汪道明跟踪张允修,传递情报。
此时,骆思恭转头看向孟旷道:李穗儿和张允修的安危,你不必担心,我已经安排人手暗中保护了,他们会安全地跟着咱们一起上京。好了,我也不能在这里久留,我还得去应付陈炬呢。你们,都把嘴闭紧了,戏演好了,老老实实一路上京,莫要再给我惹什么乱子,听到了吗?
是。郭大友、孟旷和张东威同时拱手应道。
骆思恭与张东威一起离去了,牢房之中又只剩下了孟旷和郭大友,孟旷不禁出声问道:
为何冯承会和汪道明结为同伙?管档所难道是他看到了什么机密资料?
郭大友应道:现在还不好说啊,我昨夜会了会咱们这位神秘又低调的六哥。其实我和他关系很好,是棋友。说实在的,若论聪慧程度他可能不及我,但若论所知多少,我是远远不及他一根毫毛。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是对整个大明皇朝上上下下数得上名号的人都知之甚详。这些年他管理着管档所,不知阅读记忆了多少情报资料,我们是很难猜测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又是什么促使他与汪道明合作了。生死吏的名号不是胡乱起的,他知道多少见不得人的秘辛,但凡他说出去,就要叫人下地狱,就好似那地狱里的生死吏一样,掌管着生死簿,控制着人阳寿的长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