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重生日记——元夜(34)
但到了现在,大荒经历一场覆灭,所剩的前世遗迹几乎没有,大抵只有侥幸活下来的玄武族还记得燔荒祭了。
历经数万年之久,祭祀早已换作一番模样,甚至连这个特定称谓的发音都变得模糊不清,越凉使劲分辨了好一会儿舜苍的话,才明白对方说的是燔荒祭,不由得喜从中来。
我这才醒来没多久,早不知燔荒祭如今怎么做了,要干些什么?越凉兴奋地问,要排祭祀的舞吗?
舜苍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早先是有祭祀的,除却祭祀天地外,大家还要爬上废弃神殿,祭祀祖神呃,这个,当时您和帝君都躺在石棺里,大家不知拜了几万年了。如今祖神归来,自然是不好再拜的。
祖神现在是个活的,会满地乱跑的了,不是睡着的精神图腾,长老们这些天都在商量着是不是该换个先祖拜。
要存冬粮,打扫藤屋,找过冬的木柴,把村子里破损的地方都修一修,以前还要做藤果酒的,但现在水泽被烧光,实在酿不了了。舜苍掰着小爪子,细细数来。
越凉不乐意了,总觉得这些都是他们每天在做的事,燔荒祭是个热闹的祀会,应该做更好玩儿的事情。
舜苍想了想,记起来一件事。
族里好像很久没有开过篝火会了,祖神归族的时候弄过一次,当时成了很多对契侣。风雪将至,倒不如给大家创造一个契机,趁永夜降临前寻定了契侣,也好消遣永夜孤独。
怀着心思的年轻玄武总是不敢表白,需要一点点动力。
越凉十分愿意助这一臂之力,他乐得看小辈们谈感情的热闹,提出要下海捞许多贻贝回来,让燔荒祭晚上的篝火燃得更热烈一点。
.
捞贻贝是一件辛苦活儿,更何况越凉夸下了海口,会弄够全族玄武吃的分量,于是不得不花一整天时间来准备。
太炀被迫动作起来,虽然十分不情愿动手,但还是得拎着个网兜跟在越凉身后,做个没有感情的贻贝搬运工。
捡贻贝的地方依旧在虚妄海底,千窟洞的洞口。洞里住着东秦和一窝海妖,但那海妖自上回被帝君揍过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越凉已经很久没见到海妖了。
东秦他亦未曾再见过,藏离特地跑来玄武部落问了几次,他都只能遗憾地说不知道东秦的下落,因为自那日他带着太炀离开洞穴,东秦就搬了家,不知藏到哪个洞窟里去了。
越凉这次下来也只是奔着捡贻贝而来,捡完就走,不想打扰救命恩人,在铺满贻贝的海滩上狂捡一气,专挑最大个儿的,又大又肥,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汤的那种。
他还存了点私心,为自己弄了一小兜彩色贝壳,打算回去做一支风铃。
捡完一网兜,他便往太炀背上搭,两边平衡放稳了,拍拍太炀的龙脊,笑道,帝君英明神武,今日竟被我使来做苦差,忍辱负重,当真叫我不忍心呐。
他摸了摸太炀的龙角,又哼哼,小人得志,我得志了。
太炀笑了笑,朝一块大岩石的方向示意,你在找的灰色贝壳,那里有两枚。
越凉啊了一声,赶紧奔过去,小心翼翼地取下来,举起来,透过光打量了一会儿,不由得心花怒放,太好了,找到两枚完美的。这个可以挂在卧房的窗边,阿郎你觉得呢?
他没等到回答,于是奇怪地往身后看去。
却见太炀盯着岩石,若有所思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东秦上神,别来无恙。
帝君折煞了,东秦愚钝,担不起帝君的一声上神。
岩石后面转过来一个人影,正是东秦。
他换了一件青色的羽衣,看着似青鸟腹羽,却不是由他原型的羽毛转化来,而是许多只青鸟的羽毛拼凑在一起,缝缝补补弄出的百衲衣。
越凉猜测或许对方和自己这只没壳的老王八一样,在末世时不得不舍弃掉自身的某些东西,以求苟存。
这么一想,心头不由得生出一些同病相怜的相惜感来。
东秦肩扛一支木矛,矛头扎了两条鱼,看就是刚打猎回来,正好碰上在自家门口捡贻贝的二人,不太想打交道,于是藏在岩石后思考究竟要不要出来打声招呼。
不过既然帝君已经发现自己,就不可能假装石头了。
他走上前,看了看太炀的气色,笑道,帝君果然厉害,咒术反噬的伤才几日就恢复了过来,如今瞧着气色大好,已经痊愈了。
太炀点点头,前些日子多谢你照顾。
越凉一直惦念着这份恩情,想到正好自己的部族里要过祀日,便热情邀请道,东秦,你要不要来玄武族玩一天?过几日就是燔荒祭,我们正在筹备祀典,倒是会很热闹的。
东秦明显记得这个从前世遗存下来的上古遗风,啊呀一声,笑了笑,神情有些怀念。
燔荒祭啊,我已经许久未曾见过,好像自从塌缩至这新尘世的大荒就再没听说过,如今一提,当真有点想念那般热闹的情景了。
他有些动摇,但思及藏离也在陆上,且与玄武族私交甚密,不由多留了两个心眼,试探着问越凉,藏离我是说鹿神他,也会去吗?
越凉认真地想了想,摇头,昨天我特地去寻了他一趟,他上回抵御山火时受的伤还没养好,灵气大受损耗,这些天都没离开森林。
不过他答应我了,燔荒祭的晚上会来看看。
他知道这两人之间仍有芥蒂,是以毫无隐瞒,正当他觉得东秦会拒绝时,东秦却允了。
好吧,我会悄悄去看上一眼,只是希望殿下替我守着口风,就当我从未到过玄武族。我只是想去看看燔荒祭的篝火。毕竟万年了,那抹热闹当真是让他想念得很。
.
越凉拖着两个沉重的网兜,吭哧吭哧跟在太炀身后上了岸。
一面还絮叨着,阿郎,我以为东秦不会答应的,但他现在点头了,所以我们该如何招待他?
毕竟算是救命恩人呢,礼遇之类的,总得做得隆重一点吧。
太炀拎了四个兜,语气却依旧沉稳,他既言不想惊动众人,不必管他,想来是有自己的考量,阿凉便随他去好了。
越凉知道东秦肯定是怕与藏离碰面,所以才需要藏起来,他自己也不好多干涉两人之间的事,想了想,决定燔荒祭当晚找个借口,将藏离留在身侧,这样东秦看到了就能轻松避开。
平原早已烧光,原本在海崖与平原之间还隔着一片广阔的树林,现在没了遮挡,一眼就能看到下方平原上玄武族的小村庄。
一座座淬渣铸成的圆顶小屋子,聚拢成一群,期间修筑了许多弯弯曲曲的道路,村子外用石块垒了一圈矮墙,怎么看都有点儿占地为营的意思了。
瞧着有些规模,说不定日后还能发展成寨子、城邦,越来越大,住的玄武也越来越多,变成前世的模样了。
越凉挽着衣袖和裤脚,一副刚出海归来的渔夫模样,脑海中却构思着自己的玄武盛世,忍不住去闹太炀,哎,阿郎,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爬起来,重新执掌极北?
太炀现在依着他陪他干活儿,出门已经不穿那件绣纹君服外衫了,中衣随意扎起箭袖,下摆折了一角,掀起固定在腰间,看起来像是出门打猎的王公装束,干净利落又俊朗。
他瞧了眼越凉拖拽的架势,把对方的网兜接过来,顺手搭在肩上,一面寻常道,以现在大荒的发展来看,你若想一统大大荒也未尝不可,随孤一路打下去便是了。中原水土更富灵气,去了对你的旧伤有好处。
他说得平淡,越凉却听得心里一惊,慌忙摆手,算了吧,我可不想再打仗了,打仗一点儿都不好。
帝君估计就是随口说说,真要操持起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越凉便也没认真细究这件事,三言两语间又翻过篇去。
还没回到族里,离村口二三里时,就有眼睛好的小玄武发现祖神回来了,出来帮忙提鱼获,一小撮浩浩荡荡的,像勤奋的小蚂蚁。
有了帮手,贻贝很快就都运回族里,祖神越凉兑现了他的承诺。
族里这些天已经修缮得很好了,一切都是崭新的,小路宽敞平整,各支工队秩序井然,中央广场上已然搭起巨大的篝火堆,为燔荒祭的篝火会做准备。
小玄武们不辞辛劳,特地跑了很远,到东边未被焚毁的森林里寻找原木和藤蔓,用以搭建祭祀的神台;还认真准备了上好的祀品,虽然最后都是要吃掉的。
昏天黑地忙了好一段时间,直到燔荒祭前一天,玄武族才真正放下心来,全族投入到祭典中来。
.
燔荒祭的前一天,按照族规,舜苍要带着玄武们抬祭品,到涧渊包拢的古山脚下叩拜先祖。
由于古山只会在每年春季时才因潮水缘故降落下来,其余时候都高耸入云,姑且不论现在已是入冬,巨木水泽被焚毁了,玄武也没了可以借势攀登的桥,只能在山脚尽尽意思就算完事儿。
但越凉会飞,或者说仗着自己的契侣会飞,就想飞到古山顶上看一看。
最初的时候他便是在山顶的废弃神殿里醒来,如今一切安顿了,不由得有些好奇当初刚醒来的自己是怎样一个状态。
第48章 故地重游
山顶笼罩在一片安详的雾霭之中,云气层叠,隐约能看到废弃神殿的一角。
太炀载着越凉,飞上高高的山,落在神殿跟前。
最初刚苏醒时,正巧碰上六翼神追杀玄武族,越凉忙着护短,是以没有时间打量这座神殿。
待到归族之后,一切稍微安定,太炀也醒了,他再想回山上看看,却发现山已经升高,凭脚力完全爬不上来,于是只得作罢。
这座倒塌的神殿,连同岁月一起,逐渐被遗忘了。
越凉望着满墙满顶的凌霄花,透过花蕊间逸出的星点橘光,看到石柱上的鎏金已然黯淡,图腾磨损严重,地砖残缺,巨大的裂缝间生着厚厚的青苔,墨绿墨绿的,底下有小虫爬过。
这座神殿似乎不该是这幅模样,他呆呆地望着,依稀能辨认出其中的一些细节,至少与他痛痒残破的记忆能对上。
物是人非,越凉以为自己会很感慨,又或者心酸,但当他真正站到废墟前,却只余一片茫然,意识和心里都是空荡荡的。
太炀走到他身边,仔细端详起周围的环境,两人谁也没有先说话。
四周静悄悄的,偶尔能听到一声鸟鸣,或是某种异兽的咕咕声。
越凉环顾一周,才转向太炀,神情疑惑而懵懂,阿郎,我一点都联系不起来,这是前世的玄武大殿吗?
太炀点了点头;是,只可惜塌了太多,孤也无法认全。你且随孤来。
他携了越凉,穿过大开的殿门进入殿内,就站在大殿的中央。
从这里瞧过去,西侧是录官席,东侧是将军席,中央置一副天载椅,但后来你说椅子硌得慌,命人换成了龙榻。放眼当时四海八荒,躺着处理朝事的帝君,阿凉还是头一位。
这个作风确像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越凉忍不住笑了。
他拉住太炀的手,指着东北角一大堆倒塌的图腾石柱,问:这些又是什么?我瞧着下边好像陷进去一块方的,不像是被屋顶砸出的凹痕。
太炀说:那里是御兽的席榻,这方陷处底下应当铺满北海寒冰,上头再置一桑木的大台,专供你养的那赤鬃狮歇息。
将坐骑放进殿内小憩,且如此舍得费工夫的,阿凉又是头一位。
越凉的脸皮这下绷不住了,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啊,我从前这么招摇啊?
放眼整个极北数你最大,便是看不过也无人敢有异议。
太炀将手负在身后,谈及这些往事,他依旧波澜不惊,孤为了你那御兽台,不知驳回多少折子。
玄武族有族规,族长必须是一对玄武,且唤朝议事时两位都要在场,由此保证行事无偏颇。
越凉猜自己上朝的时候肯定就光顾着玩了,要么听听极北各处报上来的轶事,正经族事都推给太炀处理,活得像个假的帝君,先祖们定族规的时候肯定没想到后辈会出他这么一个没出息的,批个折子还要契侣帮忙。
一问,果真如此。
太炀说起这事,罕见地带上了些无奈,往往折子还未批复完,阿凉就吵着要去玩马球,怎么劝都劝不住。辅朝长老使个脸色,阿凉便耍赖皮,孤夹在其中,实在没辙。
帝君像是说起兴了,沉浸在回忆里,把往事桩桩丢出来。他分明没有故作渲染,越凉听着却觉得有趣极了,每一件都能引起感受共鸣。
废弃神殿里隐隐传来两人的交谈,不时有轻笑声传来,周围静悄悄的,植被茂密葱郁。
往昔犹在眼前,看着如今这间倒塌的大殿,说不难过是假的,然而悲伤之外,却还有一股踏实的温暖,从被遗忘的记忆深处涌来,让他身处何处都不觉得孤单。
越凉后来有认真思考过,觉得这种状态大抵就是释然。
.
祭祀是不需要祖神亲自来的,族里长老们会操持;燔荒祭晚上的欢宴也不用操心,舜苍早就让小玄武做好准备了。
但祖神们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责任,必须由祖神们来完成的。
越凉正坐在篝火边的高台上,盯着火里的羊肉垂涎三尺,就听到有小玄武弱弱地唤了自己一声。
他于是转过头,发现一对小玄武互相拉着爪子,后蹄立起,站在他跟前,正眼巴巴地望着他和太炀。
小武兽大胆一点,率先开口了,十分乖巧道:祖神,我们决定要结契啦,请祖神赐福。
越凉叼着羊排,眨了眨眼,神情浮现出一丝茫然,而后很快反应过来,登时头都大了。
他居然把这个习俗也忘掉了!
玄武族自古有俗,在燔荒祭前后结契的玄武们可以向祭上最德高望重的神君请福,神君会以承福的信物相赠,与人族成亲前要向长辈问安的习俗大抵类似。
也不怪越凉忘掉了,在他的印象里,前世最后一次过燔荒祭时自己明明还是请福的那个,一觉起来就变成赐福的了!
他正急得抓耳挠腮时,只见太炀从袖间取出两条系着彩贝的花藤,并在一起组成扣状,似是一副简易的藤结扣。
良缘不易,你二者切要相依相守,莫失莫忘。孤于此请福于先上,赐佑与尔等,愿永结同好,生世不离。
他把花藤结成的绳扣一分为二,赠给了两只小玄武。
越凉惊呆了。
恋耽美
历经数万年之久,祭祀早已换作一番模样,甚至连这个特定称谓的发音都变得模糊不清,越凉使劲分辨了好一会儿舜苍的话,才明白对方说的是燔荒祭,不由得喜从中来。
我这才醒来没多久,早不知燔荒祭如今怎么做了,要干些什么?越凉兴奋地问,要排祭祀的舞吗?
舜苍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早先是有祭祀的,除却祭祀天地外,大家还要爬上废弃神殿,祭祀祖神呃,这个,当时您和帝君都躺在石棺里,大家不知拜了几万年了。如今祖神归来,自然是不好再拜的。
祖神现在是个活的,会满地乱跑的了,不是睡着的精神图腾,长老们这些天都在商量着是不是该换个先祖拜。
要存冬粮,打扫藤屋,找过冬的木柴,把村子里破损的地方都修一修,以前还要做藤果酒的,但现在水泽被烧光,实在酿不了了。舜苍掰着小爪子,细细数来。
越凉不乐意了,总觉得这些都是他们每天在做的事,燔荒祭是个热闹的祀会,应该做更好玩儿的事情。
舜苍想了想,记起来一件事。
族里好像很久没有开过篝火会了,祖神归族的时候弄过一次,当时成了很多对契侣。风雪将至,倒不如给大家创造一个契机,趁永夜降临前寻定了契侣,也好消遣永夜孤独。
怀着心思的年轻玄武总是不敢表白,需要一点点动力。
越凉十分愿意助这一臂之力,他乐得看小辈们谈感情的热闹,提出要下海捞许多贻贝回来,让燔荒祭晚上的篝火燃得更热烈一点。
.
捞贻贝是一件辛苦活儿,更何况越凉夸下了海口,会弄够全族玄武吃的分量,于是不得不花一整天时间来准备。
太炀被迫动作起来,虽然十分不情愿动手,但还是得拎着个网兜跟在越凉身后,做个没有感情的贻贝搬运工。
捡贻贝的地方依旧在虚妄海底,千窟洞的洞口。洞里住着东秦和一窝海妖,但那海妖自上回被帝君揍过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越凉已经很久没见到海妖了。
东秦他亦未曾再见过,藏离特地跑来玄武部落问了几次,他都只能遗憾地说不知道东秦的下落,因为自那日他带着太炀离开洞穴,东秦就搬了家,不知藏到哪个洞窟里去了。
越凉这次下来也只是奔着捡贻贝而来,捡完就走,不想打扰救命恩人,在铺满贻贝的海滩上狂捡一气,专挑最大个儿的,又大又肥,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汤的那种。
他还存了点私心,为自己弄了一小兜彩色贝壳,打算回去做一支风铃。
捡完一网兜,他便往太炀背上搭,两边平衡放稳了,拍拍太炀的龙脊,笑道,帝君英明神武,今日竟被我使来做苦差,忍辱负重,当真叫我不忍心呐。
他摸了摸太炀的龙角,又哼哼,小人得志,我得志了。
太炀笑了笑,朝一块大岩石的方向示意,你在找的灰色贝壳,那里有两枚。
越凉啊了一声,赶紧奔过去,小心翼翼地取下来,举起来,透过光打量了一会儿,不由得心花怒放,太好了,找到两枚完美的。这个可以挂在卧房的窗边,阿郎你觉得呢?
他没等到回答,于是奇怪地往身后看去。
却见太炀盯着岩石,若有所思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东秦上神,别来无恙。
帝君折煞了,东秦愚钝,担不起帝君的一声上神。
岩石后面转过来一个人影,正是东秦。
他换了一件青色的羽衣,看着似青鸟腹羽,却不是由他原型的羽毛转化来,而是许多只青鸟的羽毛拼凑在一起,缝缝补补弄出的百衲衣。
越凉猜测或许对方和自己这只没壳的老王八一样,在末世时不得不舍弃掉自身的某些东西,以求苟存。
这么一想,心头不由得生出一些同病相怜的相惜感来。
东秦肩扛一支木矛,矛头扎了两条鱼,看就是刚打猎回来,正好碰上在自家门口捡贻贝的二人,不太想打交道,于是藏在岩石后思考究竟要不要出来打声招呼。
不过既然帝君已经发现自己,就不可能假装石头了。
他走上前,看了看太炀的气色,笑道,帝君果然厉害,咒术反噬的伤才几日就恢复了过来,如今瞧着气色大好,已经痊愈了。
太炀点点头,前些日子多谢你照顾。
越凉一直惦念着这份恩情,想到正好自己的部族里要过祀日,便热情邀请道,东秦,你要不要来玄武族玩一天?过几日就是燔荒祭,我们正在筹备祀典,倒是会很热闹的。
东秦明显记得这个从前世遗存下来的上古遗风,啊呀一声,笑了笑,神情有些怀念。
燔荒祭啊,我已经许久未曾见过,好像自从塌缩至这新尘世的大荒就再没听说过,如今一提,当真有点想念那般热闹的情景了。
他有些动摇,但思及藏离也在陆上,且与玄武族私交甚密,不由多留了两个心眼,试探着问越凉,藏离我是说鹿神他,也会去吗?
越凉认真地想了想,摇头,昨天我特地去寻了他一趟,他上回抵御山火时受的伤还没养好,灵气大受损耗,这些天都没离开森林。
不过他答应我了,燔荒祭的晚上会来看看。
他知道这两人之间仍有芥蒂,是以毫无隐瞒,正当他觉得东秦会拒绝时,东秦却允了。
好吧,我会悄悄去看上一眼,只是希望殿下替我守着口风,就当我从未到过玄武族。我只是想去看看燔荒祭的篝火。毕竟万年了,那抹热闹当真是让他想念得很。
.
越凉拖着两个沉重的网兜,吭哧吭哧跟在太炀身后上了岸。
一面还絮叨着,阿郎,我以为东秦不会答应的,但他现在点头了,所以我们该如何招待他?
毕竟算是救命恩人呢,礼遇之类的,总得做得隆重一点吧。
太炀拎了四个兜,语气却依旧沉稳,他既言不想惊动众人,不必管他,想来是有自己的考量,阿凉便随他去好了。
越凉知道东秦肯定是怕与藏离碰面,所以才需要藏起来,他自己也不好多干涉两人之间的事,想了想,决定燔荒祭当晚找个借口,将藏离留在身侧,这样东秦看到了就能轻松避开。
平原早已烧光,原本在海崖与平原之间还隔着一片广阔的树林,现在没了遮挡,一眼就能看到下方平原上玄武族的小村庄。
一座座淬渣铸成的圆顶小屋子,聚拢成一群,期间修筑了许多弯弯曲曲的道路,村子外用石块垒了一圈矮墙,怎么看都有点儿占地为营的意思了。
瞧着有些规模,说不定日后还能发展成寨子、城邦,越来越大,住的玄武也越来越多,变成前世的模样了。
越凉挽着衣袖和裤脚,一副刚出海归来的渔夫模样,脑海中却构思着自己的玄武盛世,忍不住去闹太炀,哎,阿郎,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爬起来,重新执掌极北?
太炀现在依着他陪他干活儿,出门已经不穿那件绣纹君服外衫了,中衣随意扎起箭袖,下摆折了一角,掀起固定在腰间,看起来像是出门打猎的王公装束,干净利落又俊朗。
他瞧了眼越凉拖拽的架势,把对方的网兜接过来,顺手搭在肩上,一面寻常道,以现在大荒的发展来看,你若想一统大大荒也未尝不可,随孤一路打下去便是了。中原水土更富灵气,去了对你的旧伤有好处。
他说得平淡,越凉却听得心里一惊,慌忙摆手,算了吧,我可不想再打仗了,打仗一点儿都不好。
帝君估计就是随口说说,真要操持起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越凉便也没认真细究这件事,三言两语间又翻过篇去。
还没回到族里,离村口二三里时,就有眼睛好的小玄武发现祖神回来了,出来帮忙提鱼获,一小撮浩浩荡荡的,像勤奋的小蚂蚁。
有了帮手,贻贝很快就都运回族里,祖神越凉兑现了他的承诺。
族里这些天已经修缮得很好了,一切都是崭新的,小路宽敞平整,各支工队秩序井然,中央广场上已然搭起巨大的篝火堆,为燔荒祭的篝火会做准备。
小玄武们不辞辛劳,特地跑了很远,到东边未被焚毁的森林里寻找原木和藤蔓,用以搭建祭祀的神台;还认真准备了上好的祀品,虽然最后都是要吃掉的。
昏天黑地忙了好一段时间,直到燔荒祭前一天,玄武族才真正放下心来,全族投入到祭典中来。
.
燔荒祭的前一天,按照族规,舜苍要带着玄武们抬祭品,到涧渊包拢的古山脚下叩拜先祖。
由于古山只会在每年春季时才因潮水缘故降落下来,其余时候都高耸入云,姑且不论现在已是入冬,巨木水泽被焚毁了,玄武也没了可以借势攀登的桥,只能在山脚尽尽意思就算完事儿。
但越凉会飞,或者说仗着自己的契侣会飞,就想飞到古山顶上看一看。
最初的时候他便是在山顶的废弃神殿里醒来,如今一切安顿了,不由得有些好奇当初刚醒来的自己是怎样一个状态。
第48章 故地重游
山顶笼罩在一片安详的雾霭之中,云气层叠,隐约能看到废弃神殿的一角。
太炀载着越凉,飞上高高的山,落在神殿跟前。
最初刚苏醒时,正巧碰上六翼神追杀玄武族,越凉忙着护短,是以没有时间打量这座神殿。
待到归族之后,一切稍微安定,太炀也醒了,他再想回山上看看,却发现山已经升高,凭脚力完全爬不上来,于是只得作罢。
这座倒塌的神殿,连同岁月一起,逐渐被遗忘了。
越凉望着满墙满顶的凌霄花,透过花蕊间逸出的星点橘光,看到石柱上的鎏金已然黯淡,图腾磨损严重,地砖残缺,巨大的裂缝间生着厚厚的青苔,墨绿墨绿的,底下有小虫爬过。
这座神殿似乎不该是这幅模样,他呆呆地望着,依稀能辨认出其中的一些细节,至少与他痛痒残破的记忆能对上。
物是人非,越凉以为自己会很感慨,又或者心酸,但当他真正站到废墟前,却只余一片茫然,意识和心里都是空荡荡的。
太炀走到他身边,仔细端详起周围的环境,两人谁也没有先说话。
四周静悄悄的,偶尔能听到一声鸟鸣,或是某种异兽的咕咕声。
越凉环顾一周,才转向太炀,神情疑惑而懵懂,阿郎,我一点都联系不起来,这是前世的玄武大殿吗?
太炀点了点头;是,只可惜塌了太多,孤也无法认全。你且随孤来。
他携了越凉,穿过大开的殿门进入殿内,就站在大殿的中央。
从这里瞧过去,西侧是录官席,东侧是将军席,中央置一副天载椅,但后来你说椅子硌得慌,命人换成了龙榻。放眼当时四海八荒,躺着处理朝事的帝君,阿凉还是头一位。
这个作风确像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越凉忍不住笑了。
他拉住太炀的手,指着东北角一大堆倒塌的图腾石柱,问:这些又是什么?我瞧着下边好像陷进去一块方的,不像是被屋顶砸出的凹痕。
太炀说:那里是御兽的席榻,这方陷处底下应当铺满北海寒冰,上头再置一桑木的大台,专供你养的那赤鬃狮歇息。
将坐骑放进殿内小憩,且如此舍得费工夫的,阿凉又是头一位。
越凉的脸皮这下绷不住了,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啊,我从前这么招摇啊?
放眼整个极北数你最大,便是看不过也无人敢有异议。
太炀将手负在身后,谈及这些往事,他依旧波澜不惊,孤为了你那御兽台,不知驳回多少折子。
玄武族有族规,族长必须是一对玄武,且唤朝议事时两位都要在场,由此保证行事无偏颇。
越凉猜自己上朝的时候肯定就光顾着玩了,要么听听极北各处报上来的轶事,正经族事都推给太炀处理,活得像个假的帝君,先祖们定族规的时候肯定没想到后辈会出他这么一个没出息的,批个折子还要契侣帮忙。
一问,果真如此。
太炀说起这事,罕见地带上了些无奈,往往折子还未批复完,阿凉就吵着要去玩马球,怎么劝都劝不住。辅朝长老使个脸色,阿凉便耍赖皮,孤夹在其中,实在没辙。
帝君像是说起兴了,沉浸在回忆里,把往事桩桩丢出来。他分明没有故作渲染,越凉听着却觉得有趣极了,每一件都能引起感受共鸣。
废弃神殿里隐隐传来两人的交谈,不时有轻笑声传来,周围静悄悄的,植被茂密葱郁。
往昔犹在眼前,看着如今这间倒塌的大殿,说不难过是假的,然而悲伤之外,却还有一股踏实的温暖,从被遗忘的记忆深处涌来,让他身处何处都不觉得孤单。
越凉后来有认真思考过,觉得这种状态大抵就是释然。
.
祭祀是不需要祖神亲自来的,族里长老们会操持;燔荒祭晚上的欢宴也不用操心,舜苍早就让小玄武做好准备了。
但祖神们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责任,必须由祖神们来完成的。
越凉正坐在篝火边的高台上,盯着火里的羊肉垂涎三尺,就听到有小玄武弱弱地唤了自己一声。
他于是转过头,发现一对小玄武互相拉着爪子,后蹄立起,站在他跟前,正眼巴巴地望着他和太炀。
小武兽大胆一点,率先开口了,十分乖巧道:祖神,我们决定要结契啦,请祖神赐福。
越凉叼着羊排,眨了眨眼,神情浮现出一丝茫然,而后很快反应过来,登时头都大了。
他居然把这个习俗也忘掉了!
玄武族自古有俗,在燔荒祭前后结契的玄武们可以向祭上最德高望重的神君请福,神君会以承福的信物相赠,与人族成亲前要向长辈问安的习俗大抵类似。
也不怪越凉忘掉了,在他的印象里,前世最后一次过燔荒祭时自己明明还是请福的那个,一觉起来就变成赐福的了!
他正急得抓耳挠腮时,只见太炀从袖间取出两条系着彩贝的花藤,并在一起组成扣状,似是一副简易的藤结扣。
良缘不易,你二者切要相依相守,莫失莫忘。孤于此请福于先上,赐佑与尔等,愿永结同好,生世不离。
他把花藤结成的绳扣一分为二,赠给了两只小玄武。
越凉惊呆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