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夫郎先婚后爱(穿越)——穆蝴蝶(7)
你千万别小看这玩意儿,能解蛇毒,以前可是救过我命的!
独巫山位处大安国的西南边隅,常年湿热多雨,时有毒蛇毒虫出没。
林峰常在林子里走,偶尔运气不好一脚踩在毒蛇背上,惊得毒蛇反身张嘴就是一口,多亏了及时找到龙舌草捣碎敷上,才勉强捡回一条小命。
清热止喘,可解蛇毒。
林峰口中所描述与方重山所猜想的分毫不差。
方重山心里稍微安定一些,想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对得上的草药,或许能借着机会在此世界重操旧业。
林峰见方重山一言不发,以为他是不信,立刻苦口婆心的规劝:你年纪轻,见识浅,恐怕不知道草药的可贵。
咱们这些猎户常年在山里走的,都要认识一两株草药,紧急时刻当真是能保命的。
只可惜山里草药虽然多,可我们大多不知道其中的效用,只敢挑一些确定无毒的常见草药来用,山里每年到了特定的时期,从繁阳城里总会来不少采药做营生的药民,都是来咱们山里搞药材,出去转手卖给药铺的!
那家伙才是真赚钱!我以前给几个药民带过路,偷偷跟着认得几个药材,看似不起眼的一棵药,有时候比兔子野鸡都值钱呢!
林峰说这话时艳羡之色溢于言表。
但凡有一把子力气和胆量就能当猎户,可药民不同,都是识得字的人才能做的,其中大部分都是有家传下来的经验,子承父业。
很早之前就有名医说,一张能救命的药方价值堪比千金,作为药方根本的草药价值高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林峰健谈的很,看方重山对药民特别感兴趣的样子,不由絮絮叨叨的多说了几句。
方重山从这些琐碎的话里精简出了重点:药民是大安国一个并不常见但很赚钱的职业。
而他,可以毫不谦虚的说,不偏不移的符合所有做药民的条件。
方重山心里有了计较,更多了几分干劲,顿时觉得干回老本行指日可待,就连兴致都高昂了不少。
他抖擞精神,紧随着林峰的脚步往山的更深处深入。
与此同时,乖巧留在家中等方重山回来的姜然则遭遇到新婚过后的第一场难关。
因为是借着冲喜的名头成的亲,所以方家并没有将小儿子分家出去的事情大肆张扬。
奈何河歇村实在是太小了,街坊邻居又多是些喜欢八卦闲谈的老妇双儿,方重山前脚才带着小夫郎搬到村南,消息后脚就传进了姜村姜家的耳朵里。
袁氏最先坐不住,得了消息后就止不住的在姜老爹耳边念叨:毕竟是祖上出过秀才的人家,我听河歇村里人私底下都传说方家那个死老太手上可攥着不少钱呢!
一面说着,一面偷偷察看姜老爹的脸色,看姜老爹面色淡然,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袁氏不由心里发急,忍不住跺着脚,哎哟骂出声来:人家都那么有钱了,你就没半点想法?
姜老爹半天屁都闷不出一个的庄稼汉,哪里懂袁氏的弯弯绕绕,被缠得实在烦了,敷衍着回嘴道:那能有什么想法?就算是有再多的想法,人家就能把钱给你了?
一句话正好戳中了袁氏的心思,她乐得把手掌一合,急忙怂恿着说道:怎么就不能给你了?
死老太太嘴硬难松口,方重山那小子还不好对付吗?咱们养了那么久的小双儿都给他了,要点他分家得来的银两物件做孝敬总不过分吧?
第11章 十一只萌夫郎
袁氏越说越觉得可行,我看这个主意挺好!过几天不就该是小夫郎回门的日子了吗?正好可以提一提!
大安国东南一带,小夫郎回门的风俗向来盛行,河歇村与姜村同样不能例外。
依照姜村的说法,小双儿若非远嫁,都是要在嫁出去后的第十天与丈夫一道回娘家看看家人的。
姜老爹看袁氏兴奋的好像方重山已经把钱捧着送上来一样,忍不住给自家婆娘泼冷水:我瞧这主意馊的很。
那天然儿入门的时候你不是不在场,你见他给咱们面子了吗?听我一句劝,我觉得那方重山不是什么好招惹的角色,别到时候钱没要着,反倒是把自己的脸面跌得一干二净!
袁氏被他这么一说,老大不乐意的哼哼:能有什么不好招惹的?我都打听过了,方家这个小儿子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名声差,混世魔王、游手好闲,听说就是因为不长眼调戏清白姑娘,被人哥哥一脚踹下水里受了惊才差点病死的。
一看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到时候咱们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总能从他手里讨到点好处。
姜老爹并没有袁氏这般的乐观,他现在稍微一闭眼,还能回想起当日方重山护着姜然撂狠话时候的眼神,明明是那么的淡漠,却又冷冽的像刀片,无声无息叫人窒息。
袁氏却误以为姜老爹是在心疼姜然,不愿意找方重山要钱,一张脸瞬间拉了下去。
我可告诉你,姜然嫁给方重山,咱们找方重山要点孝敬的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如虎正是上私塾的年纪,先生催钱催得可紧了,既然你开不了口,那到时候就由我来说!
一提到宝贝儿子,姜老爹的态度果然软化了不少,他算是老来得子,对如虎偏宠的不得了,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功课学业都要比照着最好的给。
只是他年纪渐渐大了,就连做庄稼活都开始有些吃力,确确实实赚不到几个钱,要是、要是真像袁氏所说的那样,找姜然贴补贴补家里,或许能稍微改善一下眼前的困境。
只是
一想起方重山,姜老爹多少有些心有余悸,低声的问:可是入门那天已经闹得那么僵,你说然儿与方重山还愿意回门吗?
袁氏显然没考虑到这一茬,愣了片刻,最后想了个折中的主意:不如就先叫媒人从旁提醒一下,小夫郎回门可是大事,由不得他们不愿意!
袁氏口中所说的媒人姓张,十里八乡都管她叫张婆,是出了名的会说媒能作媒,硬是靠着一张巧嘴做媒养活了全家。
方重山重病需要冲喜的时候,方笛就是花钱托她来说的媒,一来二往的,张婆渐渐与袁氏也熟络了起来。
袁氏这回正是想通过媒人的途径叫姜然回门来。
小夫郎入门第一天就被亲爹扇了耳光,张婆作为陪同的媒人自然是全程目睹了的。
现在袁氏求上门来,她心里还暗自嘀咕:早知道贪图人小双儿的好处,何苦当初把事情闹得那么难看!
等收了袁氏五枚铜板,得了便宜的张婆便立刻将抱怨的话抛开,喜笑颜开的满口保证:嗨!父子哪有隔夜仇的,姜老爹固然严厉,但那都是为了小双儿好,姜然脾气是倔强了些,我帮你劝劝,保管他准时回门!
正巧这几天少有来要说亲的人,张婆得了空闲,索性一个人往村南姜然与方重山的新住所去。
听方重山的叮嘱,乖乖守在家里的姜然一刻都没有闲着,将屋子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后,又腾出手来准备做中午饭。
从方家带出来的米与肉还有剩下一些,姜然围着锅台忙忙碌碌,想要尽力做一点好菜,以便方重山下山之后能及时吃上一顿热乎饭。
就在姜然将刚刚炖好的肉块小心摆放进陶土碗里的时候,张婆站在屋外敲门了。
小双儿听见敲门声,还以为是方重山回来了,赶忙放下手上的碗筷,捉住抹布擦净手,快步出门去迎接。
随着嘎吱一声长吟,姜然推开木门,脸上的笑意还没落下,就听见张婆扯着嗓子招呼:小夫郎,可还记得我?
我是张婆,给你送亲的那个媒人!
姜然当然记得她,虽然有些失望敲门的不是方重山,但面上却没有半点显露,强打起精神来,笑着应付道:当然记得,入门当天,还要多谢谢您一路照顾呢!
小双儿说话既客气又周到,听的张婆格外舒心,她跟着姜然进了屋子里,匆匆扫了一眼,发觉这新家虽然看着简陋,但住家的人却是格外用心的,里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条。
到底是会过日子的小夫郎!
张婆接过姜然递过来的一杯热水,脸上堆着笑的夸了一句。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张婆不愿意再耽误功夫,绞尽脑汁的要将话题引到袁氏与姜老爹身上来,看你现在过得这么好,等我回去给你阿爹你阿父说一说,保准能让他们乐的心里开花!
打从刚进门起,张婆就一刻不停歇的提起阿爹与新阿父,话里话外满满都是刻意的暗示,聪明如姜然哪里还不明白她的意思。
小双儿顿时没了招待客人的心思,草草敷衍了两句,就想着要送客。
张婆收了袁氏的铜板,是带着任务来的,哪里肯走,硬是厚着脸皮缠着小双儿苦口婆心的劝了老半天。
要我说,小夫郎你呀,就是性子太倔,但凡对你阿爹服个软,你阿爹哪里舍得对你动手?
我看这一趟回门刚好是个机会,你不如与方重山一并带着礼物回去看看,都说父子没有隔夜仇,你回去了,你阿爹保准高兴!
姜然听到这里,再也按耐不住脾气,冷冷的打断道:我不会再回去的。
张婆正劝得兴起,被姜然这么猛的一打断,一张嘴大张着啊了一声,渐渐凝固在一个滑稽的表情上。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不会再回去了?
得到小双儿肯定的点头后,张婆立刻摆出长辈的架势,板着一张脸教训道:胡说些什么呢!小夫郎回门是大事,哪有说不回去就不回去的道理!
姜然固执的摇了摇头,他只要一想到入门当日,方家的堂屋前,阿爹毫不顾忌地对他扇着的几大巴掌,一直渴望亲情的心早就已经凉透了。
回去?
回去做什么?还嫌狼狈的不够,还嫌付出的不够吗?
姜然实在是太了解阿爹与袁氏了,这两个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
这么迫不及待的找媒人做说客游说他与方重山一起回门,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骨肉亲情,为的明明就是从方家分家得来的家产!
张婆原本以为小双儿都是心软容易动摇的,没想到姜然偏偏如此与众不同。
她耐着性子好说歹说又是一通劝,最后见姜然实在油盐不进,想着毕竟收了袁氏的铜板,不由又急又气,冷笑一声开始放狠话道:我好脾气地来劝你,你可别不识好歹!
村子里哪个人不晓得方重山他喜欢的是姑娘?你一个小双儿,本来就是为着冲喜才嫁进来的,张婆劝你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趁着现在能回头,好好回去给阿爹阿父道个歉。
不然,等以后方重山厌倦你了,你可不就连个能回的地方都没有了?
她这话说的实在太过直白,听得本就没什么安全感的姜然面色止不住的发白,死死的咬着下唇一言不发。
张婆哪里看不出他的动摇,正想要乘胜追击的再说两句,就听见身后响起一道淡漠的男声:姜然是我的小夫郎,自然应当留在我身边。
姜然不禁惊喜的抬头一看,果然是方重山下山回来了!
山路崎岖不平,即使是方重山这样走惯了山路的人,脸上都带了些许倦意。
他一手提着胖兔子的耳朵,一手拎着小竹筐的草药,望向张婆的目光充满着冷漠的审视,等转向小双儿的时候,才稍微有些回暖。
我对姜然喜欢的很,哪里用得着你这路妖魔鬼怪从旁瞎掺和。
方重山已然动了气,说起话来没有留半点情面,与其做那老妖婆的说客,还不如管管好你自己,我可是听说张婆你那丈夫不是省油的灯呢!自己的门户都收拾不干净,也不知道是哪来这么大的脸对别人家事指指点点!
老妖婆,指的自然是袁氏。
张婆生平最是要强,唯独运气不好摊上个游手好闲,喜欢寻花问柳的丈夫,在村子里常被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话。
你!好你个方重山!张婆气得说话都有些磕巴,真真好心当做了驴肝肺!
她不想再搭理方重山,侧过脸来与姜然说道:反正姜村与河歇村的人都盯着看呢!
我刚才讲的虽然难听了一些,但字字句句都是为了你好!你一个小双儿,要是真和阿爹阿父闹翻了,最后吃亏的保准是你自己!
第12章 十二只萌夫郎
姜然的脸色依旧很苍白,大约是因为有方重山在一旁,心里有了底气的缘故,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心神不定,而是终于稳定了情绪。
他一字一顿的说道:重山大哥很好,我不怕你的威胁!我不会再回姜家的,你就死了劝我的心吧!
张婆再次碰壁,恨得牙痒痒,她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规劝,正要怏怏不乐地选择放弃,快步走到姜然身旁,将姜然护在身后的方重山却突然开了口:慢着。
方重山已经从俩人争执的话语间听出问题的矛盾,是出在了回门这件事情上,他虽然是个魂穿的外来人,却也能从原主模糊的记忆中回忆起回门的含义来。
看张婆如此殷勤的态度,方重山似笑非笑,你这趟过来,恐怕是收了那老妖婆的好处吧?
让你来做说客,软硬兼施的央着小然回去,若说是因为想念小然,恐怕是天大的笑话,估计着是另有所图呢!
方重山看人看事向来通透,没怎么动脑筋,就已经把袁氏心里的那点小算盘猜的八、九不离十。
张婆被方重山死死的盯着,不由暗暗叫苦,心底抱怨起袁氏来:还说方重山是好对付的角色呢!看他现在说话做事如此厉害的样子,哪里像是好对付的!
方重山不管张婆心里如何变化,自顾自的径直往下说道:让我猜猜,袁氏究竟给了你什么?无非是一点肉、几块铜板的好处。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你要是空手而回,恐怕袁氏是不能善罢甘休的。
张婆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方重山说的话显然是戳到了她心里隐忧的地方,她很不甘心白得来的五枚铜板和对姜然费尽的口舌。
方重山看她纠结不定的脸色,故意停顿了半晌,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回去和袁氏说,十日回门,我和姜然一定会准时到的。
靠在方重山旁边的姜然闻言,不由一惊,诧异地抬起头来,他不明白为什么重山大哥要突然改变主意,但他不想在外人面前抹了重山面子,只好疑惑着歪着头,不说话。
恋耽美
独巫山位处大安国的西南边隅,常年湿热多雨,时有毒蛇毒虫出没。
林峰常在林子里走,偶尔运气不好一脚踩在毒蛇背上,惊得毒蛇反身张嘴就是一口,多亏了及时找到龙舌草捣碎敷上,才勉强捡回一条小命。
清热止喘,可解蛇毒。
林峰口中所描述与方重山所猜想的分毫不差。
方重山心里稍微安定一些,想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对得上的草药,或许能借着机会在此世界重操旧业。
林峰见方重山一言不发,以为他是不信,立刻苦口婆心的规劝:你年纪轻,见识浅,恐怕不知道草药的可贵。
咱们这些猎户常年在山里走的,都要认识一两株草药,紧急时刻当真是能保命的。
只可惜山里草药虽然多,可我们大多不知道其中的效用,只敢挑一些确定无毒的常见草药来用,山里每年到了特定的时期,从繁阳城里总会来不少采药做营生的药民,都是来咱们山里搞药材,出去转手卖给药铺的!
那家伙才是真赚钱!我以前给几个药民带过路,偷偷跟着认得几个药材,看似不起眼的一棵药,有时候比兔子野鸡都值钱呢!
林峰说这话时艳羡之色溢于言表。
但凡有一把子力气和胆量就能当猎户,可药民不同,都是识得字的人才能做的,其中大部分都是有家传下来的经验,子承父业。
很早之前就有名医说,一张能救命的药方价值堪比千金,作为药方根本的草药价值高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林峰健谈的很,看方重山对药民特别感兴趣的样子,不由絮絮叨叨的多说了几句。
方重山从这些琐碎的话里精简出了重点:药民是大安国一个并不常见但很赚钱的职业。
而他,可以毫不谦虚的说,不偏不移的符合所有做药民的条件。
方重山心里有了计较,更多了几分干劲,顿时觉得干回老本行指日可待,就连兴致都高昂了不少。
他抖擞精神,紧随着林峰的脚步往山的更深处深入。
与此同时,乖巧留在家中等方重山回来的姜然则遭遇到新婚过后的第一场难关。
因为是借着冲喜的名头成的亲,所以方家并没有将小儿子分家出去的事情大肆张扬。
奈何河歇村实在是太小了,街坊邻居又多是些喜欢八卦闲谈的老妇双儿,方重山前脚才带着小夫郎搬到村南,消息后脚就传进了姜村姜家的耳朵里。
袁氏最先坐不住,得了消息后就止不住的在姜老爹耳边念叨:毕竟是祖上出过秀才的人家,我听河歇村里人私底下都传说方家那个死老太手上可攥着不少钱呢!
一面说着,一面偷偷察看姜老爹的脸色,看姜老爹面色淡然,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袁氏不由心里发急,忍不住跺着脚,哎哟骂出声来:人家都那么有钱了,你就没半点想法?
姜老爹半天屁都闷不出一个的庄稼汉,哪里懂袁氏的弯弯绕绕,被缠得实在烦了,敷衍着回嘴道:那能有什么想法?就算是有再多的想法,人家就能把钱给你了?
一句话正好戳中了袁氏的心思,她乐得把手掌一合,急忙怂恿着说道:怎么就不能给你了?
死老太太嘴硬难松口,方重山那小子还不好对付吗?咱们养了那么久的小双儿都给他了,要点他分家得来的银两物件做孝敬总不过分吧?
第11章 十一只萌夫郎
袁氏越说越觉得可行,我看这个主意挺好!过几天不就该是小夫郎回门的日子了吗?正好可以提一提!
大安国东南一带,小夫郎回门的风俗向来盛行,河歇村与姜村同样不能例外。
依照姜村的说法,小双儿若非远嫁,都是要在嫁出去后的第十天与丈夫一道回娘家看看家人的。
姜老爹看袁氏兴奋的好像方重山已经把钱捧着送上来一样,忍不住给自家婆娘泼冷水:我瞧这主意馊的很。
那天然儿入门的时候你不是不在场,你见他给咱们面子了吗?听我一句劝,我觉得那方重山不是什么好招惹的角色,别到时候钱没要着,反倒是把自己的脸面跌得一干二净!
袁氏被他这么一说,老大不乐意的哼哼:能有什么不好招惹的?我都打听过了,方家这个小儿子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名声差,混世魔王、游手好闲,听说就是因为不长眼调戏清白姑娘,被人哥哥一脚踹下水里受了惊才差点病死的。
一看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到时候咱们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总能从他手里讨到点好处。
姜老爹并没有袁氏这般的乐观,他现在稍微一闭眼,还能回想起当日方重山护着姜然撂狠话时候的眼神,明明是那么的淡漠,却又冷冽的像刀片,无声无息叫人窒息。
袁氏却误以为姜老爹是在心疼姜然,不愿意找方重山要钱,一张脸瞬间拉了下去。
我可告诉你,姜然嫁给方重山,咱们找方重山要点孝敬的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如虎正是上私塾的年纪,先生催钱催得可紧了,既然你开不了口,那到时候就由我来说!
一提到宝贝儿子,姜老爹的态度果然软化了不少,他算是老来得子,对如虎偏宠的不得了,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功课学业都要比照着最好的给。
只是他年纪渐渐大了,就连做庄稼活都开始有些吃力,确确实实赚不到几个钱,要是、要是真像袁氏所说的那样,找姜然贴补贴补家里,或许能稍微改善一下眼前的困境。
只是
一想起方重山,姜老爹多少有些心有余悸,低声的问:可是入门那天已经闹得那么僵,你说然儿与方重山还愿意回门吗?
袁氏显然没考虑到这一茬,愣了片刻,最后想了个折中的主意:不如就先叫媒人从旁提醒一下,小夫郎回门可是大事,由不得他们不愿意!
袁氏口中所说的媒人姓张,十里八乡都管她叫张婆,是出了名的会说媒能作媒,硬是靠着一张巧嘴做媒养活了全家。
方重山重病需要冲喜的时候,方笛就是花钱托她来说的媒,一来二往的,张婆渐渐与袁氏也熟络了起来。
袁氏这回正是想通过媒人的途径叫姜然回门来。
小夫郎入门第一天就被亲爹扇了耳光,张婆作为陪同的媒人自然是全程目睹了的。
现在袁氏求上门来,她心里还暗自嘀咕:早知道贪图人小双儿的好处,何苦当初把事情闹得那么难看!
等收了袁氏五枚铜板,得了便宜的张婆便立刻将抱怨的话抛开,喜笑颜开的满口保证:嗨!父子哪有隔夜仇的,姜老爹固然严厉,但那都是为了小双儿好,姜然脾气是倔强了些,我帮你劝劝,保管他准时回门!
正巧这几天少有来要说亲的人,张婆得了空闲,索性一个人往村南姜然与方重山的新住所去。
听方重山的叮嘱,乖乖守在家里的姜然一刻都没有闲着,将屋子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后,又腾出手来准备做中午饭。
从方家带出来的米与肉还有剩下一些,姜然围着锅台忙忙碌碌,想要尽力做一点好菜,以便方重山下山之后能及时吃上一顿热乎饭。
就在姜然将刚刚炖好的肉块小心摆放进陶土碗里的时候,张婆站在屋外敲门了。
小双儿听见敲门声,还以为是方重山回来了,赶忙放下手上的碗筷,捉住抹布擦净手,快步出门去迎接。
随着嘎吱一声长吟,姜然推开木门,脸上的笑意还没落下,就听见张婆扯着嗓子招呼:小夫郎,可还记得我?
我是张婆,给你送亲的那个媒人!
姜然当然记得她,虽然有些失望敲门的不是方重山,但面上却没有半点显露,强打起精神来,笑着应付道:当然记得,入门当天,还要多谢谢您一路照顾呢!
小双儿说话既客气又周到,听的张婆格外舒心,她跟着姜然进了屋子里,匆匆扫了一眼,发觉这新家虽然看着简陋,但住家的人却是格外用心的,里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条。
到底是会过日子的小夫郎!
张婆接过姜然递过来的一杯热水,脸上堆着笑的夸了一句。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张婆不愿意再耽误功夫,绞尽脑汁的要将话题引到袁氏与姜老爹身上来,看你现在过得这么好,等我回去给你阿爹你阿父说一说,保准能让他们乐的心里开花!
打从刚进门起,张婆就一刻不停歇的提起阿爹与新阿父,话里话外满满都是刻意的暗示,聪明如姜然哪里还不明白她的意思。
小双儿顿时没了招待客人的心思,草草敷衍了两句,就想着要送客。
张婆收了袁氏的铜板,是带着任务来的,哪里肯走,硬是厚着脸皮缠着小双儿苦口婆心的劝了老半天。
要我说,小夫郎你呀,就是性子太倔,但凡对你阿爹服个软,你阿爹哪里舍得对你动手?
我看这一趟回门刚好是个机会,你不如与方重山一并带着礼物回去看看,都说父子没有隔夜仇,你回去了,你阿爹保准高兴!
姜然听到这里,再也按耐不住脾气,冷冷的打断道:我不会再回去的。
张婆正劝得兴起,被姜然这么猛的一打断,一张嘴大张着啊了一声,渐渐凝固在一个滑稽的表情上。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不会再回去了?
得到小双儿肯定的点头后,张婆立刻摆出长辈的架势,板着一张脸教训道:胡说些什么呢!小夫郎回门是大事,哪有说不回去就不回去的道理!
姜然固执的摇了摇头,他只要一想到入门当日,方家的堂屋前,阿爹毫不顾忌地对他扇着的几大巴掌,一直渴望亲情的心早就已经凉透了。
回去?
回去做什么?还嫌狼狈的不够,还嫌付出的不够吗?
姜然实在是太了解阿爹与袁氏了,这两个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
这么迫不及待的找媒人做说客游说他与方重山一起回门,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骨肉亲情,为的明明就是从方家分家得来的家产!
张婆原本以为小双儿都是心软容易动摇的,没想到姜然偏偏如此与众不同。
她耐着性子好说歹说又是一通劝,最后见姜然实在油盐不进,想着毕竟收了袁氏的铜板,不由又急又气,冷笑一声开始放狠话道:我好脾气地来劝你,你可别不识好歹!
村子里哪个人不晓得方重山他喜欢的是姑娘?你一个小双儿,本来就是为着冲喜才嫁进来的,张婆劝你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趁着现在能回头,好好回去给阿爹阿父道个歉。
不然,等以后方重山厌倦你了,你可不就连个能回的地方都没有了?
她这话说的实在太过直白,听得本就没什么安全感的姜然面色止不住的发白,死死的咬着下唇一言不发。
张婆哪里看不出他的动摇,正想要乘胜追击的再说两句,就听见身后响起一道淡漠的男声:姜然是我的小夫郎,自然应当留在我身边。
姜然不禁惊喜的抬头一看,果然是方重山下山回来了!
山路崎岖不平,即使是方重山这样走惯了山路的人,脸上都带了些许倦意。
他一手提着胖兔子的耳朵,一手拎着小竹筐的草药,望向张婆的目光充满着冷漠的审视,等转向小双儿的时候,才稍微有些回暖。
我对姜然喜欢的很,哪里用得着你这路妖魔鬼怪从旁瞎掺和。
方重山已然动了气,说起话来没有留半点情面,与其做那老妖婆的说客,还不如管管好你自己,我可是听说张婆你那丈夫不是省油的灯呢!自己的门户都收拾不干净,也不知道是哪来这么大的脸对别人家事指指点点!
老妖婆,指的自然是袁氏。
张婆生平最是要强,唯独运气不好摊上个游手好闲,喜欢寻花问柳的丈夫,在村子里常被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话。
你!好你个方重山!张婆气得说话都有些磕巴,真真好心当做了驴肝肺!
她不想再搭理方重山,侧过脸来与姜然说道:反正姜村与河歇村的人都盯着看呢!
我刚才讲的虽然难听了一些,但字字句句都是为了你好!你一个小双儿,要是真和阿爹阿父闹翻了,最后吃亏的保准是你自己!
第12章 十二只萌夫郎
姜然的脸色依旧很苍白,大约是因为有方重山在一旁,心里有了底气的缘故,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心神不定,而是终于稳定了情绪。
他一字一顿的说道:重山大哥很好,我不怕你的威胁!我不会再回姜家的,你就死了劝我的心吧!
张婆再次碰壁,恨得牙痒痒,她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规劝,正要怏怏不乐地选择放弃,快步走到姜然身旁,将姜然护在身后的方重山却突然开了口:慢着。
方重山已经从俩人争执的话语间听出问题的矛盾,是出在了回门这件事情上,他虽然是个魂穿的外来人,却也能从原主模糊的记忆中回忆起回门的含义来。
看张婆如此殷勤的态度,方重山似笑非笑,你这趟过来,恐怕是收了那老妖婆的好处吧?
让你来做说客,软硬兼施的央着小然回去,若说是因为想念小然,恐怕是天大的笑话,估计着是另有所图呢!
方重山看人看事向来通透,没怎么动脑筋,就已经把袁氏心里的那点小算盘猜的八、九不离十。
张婆被方重山死死的盯着,不由暗暗叫苦,心底抱怨起袁氏来:还说方重山是好对付的角色呢!看他现在说话做事如此厉害的样子,哪里像是好对付的!
方重山不管张婆心里如何变化,自顾自的径直往下说道:让我猜猜,袁氏究竟给了你什么?无非是一点肉、几块铜板的好处。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你要是空手而回,恐怕袁氏是不能善罢甘休的。
张婆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方重山说的话显然是戳到了她心里隐忧的地方,她很不甘心白得来的五枚铜板和对姜然费尽的口舌。
方重山看她纠结不定的脸色,故意停顿了半晌,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回去和袁氏说,十日回门,我和姜然一定会准时到的。
靠在方重山旁边的姜然闻言,不由一惊,诧异地抬起头来,他不明白为什么重山大哥要突然改变主意,但他不想在外人面前抹了重山面子,只好疑惑着歪着头,不说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