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木兮娘(101)
所以只要拿到申请号就能立即申请海外专利。
申请专利两个月左右,专利局的受理通知下来,同时给予申请号,用这申请号就能申请海外专利。
而海外专利申请途径很多,主要是巴黎公约和PCT条约。
两种条约都是目前国际承认且规则规范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前者缔约国177个,后者缔约国152个,但PCT条约仍然是巴黎公约的补充和完善。
陈惊璆问张宏岳:哪种条约更利于我们?
张宏岳:我建议PCT条约,巴黎公约产权虽然更广泛但PCT条约更具有针对性,而且恰好针对专利发明。它的追溯时效是三十个月,不用担心被抢先注册专利。而且碍于法律约束,除了巴黎公约最好再签署其他国家的专利保护。
因为每个国家的产权专利保护法律不同,不受巴黎公约或PCT条约束缚,仍然会被钻空子,所以保险起见,如果是效益创收巨大的专利的话,最好再一次申请各国专利保护。
盛明安到头疼,繁琐麻烦还耗时间,好在统统交给张宏岳去办就行。
前几次专利申请要么有院士们帮忙,要么归属于国家研究所实验室,要么属于科研企业,他只需要准备申请材料就行,不必管后续事项,也不需国际专利申请,因此头一次知道专利申请的流程这么繁琐。
他扭头,额头靠着陈惊璆的胳膊,轻轻撞了撞:陈惊璆,你处理吧。
陈惊璆拍了拍他后脑勺,没数落、没拒绝,云淡风轻的转移话题,询问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客客气气将张宏岳送到门口。
而张宏岳直到踩上油门踩猛然反应过来,他这是被陈惊璆处理走了!
送走张宏岳,盛明安带陈惊璆参观他的研究所:你还没亲自来看过。
陈惊璆在视频里看过实验室的全貌,但现场亲自来看,观到底不一样。
研究所在苏省金大附近一栋环境清幽的四层居民楼,盛明安租下整栋楼,将二楼、三楼设置成实验室,四楼作为宿舍。
团队规模小,百来平的四层居民楼足够使用。
门口没挂牌,但盛明安给研究所取了个名字,叫涅槃科技。
陈惊璆问名字有没有寓意,盛明安回答:没什么寓意。
他总不能说命名的时候想起前世与今生的命运轨迹天差地别,有而生,本来想更简单点起个重生科技,却因为太没文化而遭到陆音等人的强烈反对,最后只好选与重生意思相近的涅槃。
一楼到三楼都参观了一遍,最后盛明安带陈惊璆回四楼的宿舍,冲泡了两杯茶走过来。
陈惊璆接过盛明安冲泡的茶,喝两口笑道:手艺见长。
盛明安坐在他身边,眼角余光笼住陈惊璆:你住几天?
陈惊璆:三四天。
盛明安:我跟你一起回。他也得准备期末考试。
陈惊璆说了声好,便游刃有余的展开其他话题,说他在西南核工业研究院遇到的有趣的事,提到有一次和同事聚餐遇到流氓挑事,一晚上进了警局和医院,描述得峰回路转、险象环生。
盛明安瞪大眼睛,紧张打断他的话:受伤了吗?
陈惊璆:缝了几针,已经好全。
盛明安蹙眉:你没告诉我。他强调:你应该告诉我,我会担心。
陈惊璆:就是怕你担心才不说。
盛明安:可你现在告诉我,我仍然会担心那时遇到危险的你、担心以后遇到危险的你,还会愧疚那时的毫不知情。
陈惊璆沉默片刻,上身前倾。
盛明安适有所地回头,望着近在咫尺的陈惊璆,然后被拥入一个怀抱里,听到陈惊璆温柔的呢喃:对不起呀。
不知为何,盛明安心口猛然烧了起来。
陈惊璆张开五指,拢住盛明安的后脑勺,从颅顶向下顺到后背心,一下又一下的抚摸,动作像撸猫,充满安抚的意味。
让崽崽担心愧疚是我不好。
崽崽崽?!
盛明安:你叫我什么?
陈惊璆身体一僵,若无其事的松开盛明安,抓起杯子喝了两口茶才说道:盛外公知道我来苏省找你,嘱咐我带话关心你。他一直喊你安崽、安崽崽崽,我就混淆了。
他怎么好意思说崽崽是自己给盛明安取的小名呢?
盛明安狐疑:是吗?
陈惊璆不动声色:嗯。
盛明安回想陈惊璆一直都喊他名字,最亲昵也就明安,确实很可能是被外公带偏了。
他挠了挠左手手背,缩了一下肩膀,赶走刚才听到陈惊璆喊他崽崽时,自心脏处弥漫开的痒意。
崽崽太亲昵了。
盛明安兀自沉浸在莫名的思绪中,陈惊璆旁观他,笑意不知不觉爬上眼底眉梢。
两人在房间里静坐,时间流逝,氛围和谐。
***
陈惊璆在苏省住了四天,便和盛明安一起回科大准备期末论文和答辩,还有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论题考试。
期间陆音和方左电邮他们最新的实验进程,致力于完善石墨烯制备的方案。
而盛明安这边着手课题答辩的论文和PPT,迅速适应研究生期末忙碌的步骤。
两人分别于六月中旬完成闭卷考、论文和答辩,结束期末考,但没有放暑假,而是跟着各自的导师去实验室打下手。
另一方面,专利申请受理速度还算快,只耗费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办下来。张宏岳接收盛明安发过去的申请材料,立即着手完成了海外专利申请。
盛明安告诉陆音等人,专利申请受理后可以发表论文了。
他也将早就完成的论文整理一番后,准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刊。不为别的原因,牛锐智那篇改用他草稿本的石墨烯制备技术论文就在这期刊发表。
论文真正发表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以盛明安如今在物理界的名气,顶级的物理学术期刊不会将他卡在门槛外,从审核到过稿、刊登不像别人需要半年时间以上,最多两个月左右就能出版。
如果论文内容学术含量过高,PRL还会破例让他插队。
毕竟就算顶级的物理期刊也渴望伟大的物理理论诞生于他们的杂志。
从石墨烯制备技术的攻克到专利申请受理,再到论文发表,时间已经来到九月份,盛明安和陈惊璆一起在科大上理论课。
国内读研三年制,最少两年。
别人都是先上理论课再进行实操,盛明安和陈惊璆两人却反过来,头一年去实操,第二年才回科大继续理论课。
虽说是理论课,但两人经常去实验室打下手。
八月末,黑金科技实验室。
牛锐智紧盯电脑数据分析反馈,接收实验装置观测后的数据并利用数据建立理想模型。
如积木的模块垒砌基石、墙体,使模型逐渐成型,就差最后的积木准备修补屋顶,此时的数据输入正在搭建龙骨。
焦宇国的心情又紧张又期待,怕模型失败,期待实验项目大获成功的未来,因为是他带来的数据填补模型的空白,假使项目大获成功,他必然是大功臣之一。
进度缓慢,肉眼可见,终于在众人的见证下成功搭建模型的龙骨。
众人欢呼。
黄副总闻风而来,一边捧牛锐智一边夸焦宇国:要我说牛博士才是德智双全的国士,您不当院士,谁还配得上?小焦,良禽择而栖,我不说虚的,他竖起大拇指点头: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技术被攻破,我做主把黑金科技实验室的副主任位置许给你。
焦宇国欣喜若狂:谢谢您黄总!我保证年底黑金科技就能攻破技术!
牛锐智在一旁倒没说什么,他反正是最大的赢家,区区一个科技公司实验室的副主任位置罢了,又不是国家研究所所长位置!
他背着手慢条斯理说道:我准备发个论文。
黄副总虚心请教:这消息能放出去吗?
牛锐智:放吧,迟早的事。
黄副总高兴了,腰板挺得直,趾高气昂回楼顶向董事长汇报这事,得到隐晦的暗示,年底换他当黑金科技的CEO。
扳倒丁总,拿下黑金科技最大管理权堪称人生大喜事!
黄副总高兴归高兴,却没得意忘形,吩咐人下去找几个报社媒体记者做个采访。
什么黑金科技突破新技术,黑金科技即将攻克石墨烯产业化制备技术、华国或将迎来新材料物理的石墨烯时代等等充满噱头的吸睛题目推送到各大浏览器。
不消多说,黑金科技的股盘稳定上升。
九月初,《物理评论快报》材料物理版块刊登全新石墨烯制备技术。
九月中旬,《物理评论快报》材料物理版块刊登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装置的发现,联系上文的石墨烯制备技术,描绘了一个大面积、稳定均匀且高效耗能低的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未来。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办公室。
作为石墨烯制备技术和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装置这两篇论文的审稿编辑,石墨烯之父之称的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复制稿件留作观用。
他将助手也是他的学生喊进来,将两篇论文交给他并吩咐:读透它们,然后去做实验,将结果告诉我。
助手满腹疑惑地接过两篇论文,粗略扫了两眼不由愣住:石墨烯产业化制备技术?又是吊人胃口的鱼饵吗?
自安德烈海姆利用胶布获得二维石墨烯并凭借这实验斩获2010年的诺奖,石墨烯就成为全球材料物理界的宠儿,爆发一批研究石墨烯性能和制备的科学家,然而没有人能够再对石墨烯作出突破性的科研理论和发明。
PRL、自然和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都收录、刊登过不少石墨烯相关的技术突破,却都是吊人胃口的鱼饵,距离成果面世遥遥无期。
助手对这两篇论文不抱太大希望,想来安德烈教授也是如此想的吧,否则不会将实验交给他。
安德烈海姆喝着咖啡回答:说不定是真的成品。
助手没当真:那真是件好事。他看向一作作者:SHENG MING AN?那个华国物理天才?他又换了一个研究领域?!
不仅换了研究领域,还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又发表一篇PRL论文!
助手酸成柠檬精:他是上帝派来嘲讽我们普通人吗?
安德烈教授慢悠悠说:不,不是我们。是你们。
助手:差点忘了眼前这位也是物理界出了名的天才,还是赫赫有名的诺奖大佬。
安德烈教授提笔在两篇论文后面写下一段评价:毫无疑问石墨烯制备技术决定产业化未来,产业化石墨烯决定未来材料革命,新材料决定新能源技术、替代硅芯片制造新晶体管、超级计算机、锂电池材料这是一场掀起革命巨浪的飓风,石墨烯制备技术的改革将意味着它廉价量大,可以迅速被推广使用,它将促进人们研发石墨烯性能的热情,加速石墨烯性能被开发,加速人们跨入一个新材料的世纪。
最后我再说一句,盛明安,你在物理的造诣和敏锐令人震惊。如果你有意曼彻斯特大学,可以联系我。
起初没多少人注意到这两篇论文,因为两篇论文上下关联,拆开后只觉得论文观点新颖却看不出作用方向,只有关联到一起才会惊觉论文的奥妙。
但不是每个物理学者都能发现其中的精妙,直到某个物理学者看完安德烈教授的评价,眼尖盛明安这个名字,回头再去看论文,看到一作又是这个熟悉的名字,出于好奇便折回去看,然后联系上下文,然后好奇心大盛,便去实验室做了实验。
最后爆出来,于材料界引发不小的轰动,不止于材料物理,还传到了材料化学界,引发不少教授亲自做实验验证的兴趣。
只是暂时没有辐射出学术圈。
***
科大。
盛明安专心致志观察铁基超导扫描隧道显微镜图片时,潘教授走了进来。
身边有人喊潘教授问好,拉回盛明安的注意,他回头:潘教授下午好。
潘教授身后跟着两个身强体壮的中年人,站定在盛明安面前:实验做得怎么样?
盛明安:采集数据中。
潘教授看向计算机:铁基超导体电子配对对称性研究?
超导体分为常规超导和非常规超导,前者可以由BCS理论解释,后者目前没有理论可以解释其超导性。非常规超导分为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铁基超导,石墨烯很可能是新型非常规超导。
盛明安观察不到石墨烯电子配对对称性,便试图从其他非常规超导如铁基超导体入手,观察铁基超导体的配对对称性,寻找超导体超导性的理论规则。
盛明安点头。
潘教授失笑:你的研究方向换得太快了。
盛明安: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石墨烯,无论制备技术还是超导性,都是研究石墨烯本身。
潘教授身后的中年人面带和蔼的笑容开口道:盛工怎么看待石墨烯?
盛明安看向中年人,他早就注意到中年人身姿笔挺、气度不凡,内敛威严,不怒自威,身上有一种久居高位、官场浸淫多年的气势。
曹书记跟他很像,但没他威严。
脚步虎虎生威,行动间藏不住某些军人习性。
应该是军衔不低的军官。
叫我名字就行,我还是学生,担不起盛工这称呼。盛明安谦虚了一下,想着中年人的问题便说道:石墨烯是引领未来的新材料。
恋耽美
申请专利两个月左右,专利局的受理通知下来,同时给予申请号,用这申请号就能申请海外专利。
而海外专利申请途径很多,主要是巴黎公约和PCT条约。
两种条约都是目前国际承认且规则规范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前者缔约国177个,后者缔约国152个,但PCT条约仍然是巴黎公约的补充和完善。
陈惊璆问张宏岳:哪种条约更利于我们?
张宏岳:我建议PCT条约,巴黎公约产权虽然更广泛但PCT条约更具有针对性,而且恰好针对专利发明。它的追溯时效是三十个月,不用担心被抢先注册专利。而且碍于法律约束,除了巴黎公约最好再签署其他国家的专利保护。
因为每个国家的产权专利保护法律不同,不受巴黎公约或PCT条约束缚,仍然会被钻空子,所以保险起见,如果是效益创收巨大的专利的话,最好再一次申请各国专利保护。
盛明安到头疼,繁琐麻烦还耗时间,好在统统交给张宏岳去办就行。
前几次专利申请要么有院士们帮忙,要么归属于国家研究所实验室,要么属于科研企业,他只需要准备申请材料就行,不必管后续事项,也不需国际专利申请,因此头一次知道专利申请的流程这么繁琐。
他扭头,额头靠着陈惊璆的胳膊,轻轻撞了撞:陈惊璆,你处理吧。
陈惊璆拍了拍他后脑勺,没数落、没拒绝,云淡风轻的转移话题,询问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客客气气将张宏岳送到门口。
而张宏岳直到踩上油门踩猛然反应过来,他这是被陈惊璆处理走了!
送走张宏岳,盛明安带陈惊璆参观他的研究所:你还没亲自来看过。
陈惊璆在视频里看过实验室的全貌,但现场亲自来看,观到底不一样。
研究所在苏省金大附近一栋环境清幽的四层居民楼,盛明安租下整栋楼,将二楼、三楼设置成实验室,四楼作为宿舍。
团队规模小,百来平的四层居民楼足够使用。
门口没挂牌,但盛明安给研究所取了个名字,叫涅槃科技。
陈惊璆问名字有没有寓意,盛明安回答:没什么寓意。
他总不能说命名的时候想起前世与今生的命运轨迹天差地别,有而生,本来想更简单点起个重生科技,却因为太没文化而遭到陆音等人的强烈反对,最后只好选与重生意思相近的涅槃。
一楼到三楼都参观了一遍,最后盛明安带陈惊璆回四楼的宿舍,冲泡了两杯茶走过来。
陈惊璆接过盛明安冲泡的茶,喝两口笑道:手艺见长。
盛明安坐在他身边,眼角余光笼住陈惊璆:你住几天?
陈惊璆:三四天。
盛明安:我跟你一起回。他也得准备期末考试。
陈惊璆说了声好,便游刃有余的展开其他话题,说他在西南核工业研究院遇到的有趣的事,提到有一次和同事聚餐遇到流氓挑事,一晚上进了警局和医院,描述得峰回路转、险象环生。
盛明安瞪大眼睛,紧张打断他的话:受伤了吗?
陈惊璆:缝了几针,已经好全。
盛明安蹙眉:你没告诉我。他强调:你应该告诉我,我会担心。
陈惊璆:就是怕你担心才不说。
盛明安:可你现在告诉我,我仍然会担心那时遇到危险的你、担心以后遇到危险的你,还会愧疚那时的毫不知情。
陈惊璆沉默片刻,上身前倾。
盛明安适有所地回头,望着近在咫尺的陈惊璆,然后被拥入一个怀抱里,听到陈惊璆温柔的呢喃:对不起呀。
不知为何,盛明安心口猛然烧了起来。
陈惊璆张开五指,拢住盛明安的后脑勺,从颅顶向下顺到后背心,一下又一下的抚摸,动作像撸猫,充满安抚的意味。
让崽崽担心愧疚是我不好。
崽崽崽?!
盛明安:你叫我什么?
陈惊璆身体一僵,若无其事的松开盛明安,抓起杯子喝了两口茶才说道:盛外公知道我来苏省找你,嘱咐我带话关心你。他一直喊你安崽、安崽崽崽,我就混淆了。
他怎么好意思说崽崽是自己给盛明安取的小名呢?
盛明安狐疑:是吗?
陈惊璆不动声色:嗯。
盛明安回想陈惊璆一直都喊他名字,最亲昵也就明安,确实很可能是被外公带偏了。
他挠了挠左手手背,缩了一下肩膀,赶走刚才听到陈惊璆喊他崽崽时,自心脏处弥漫开的痒意。
崽崽太亲昵了。
盛明安兀自沉浸在莫名的思绪中,陈惊璆旁观他,笑意不知不觉爬上眼底眉梢。
两人在房间里静坐,时间流逝,氛围和谐。
***
陈惊璆在苏省住了四天,便和盛明安一起回科大准备期末论文和答辩,还有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论题考试。
期间陆音和方左电邮他们最新的实验进程,致力于完善石墨烯制备的方案。
而盛明安这边着手课题答辩的论文和PPT,迅速适应研究生期末忙碌的步骤。
两人分别于六月中旬完成闭卷考、论文和答辩,结束期末考,但没有放暑假,而是跟着各自的导师去实验室打下手。
另一方面,专利申请受理速度还算快,只耗费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办下来。张宏岳接收盛明安发过去的申请材料,立即着手完成了海外专利申请。
盛明安告诉陆音等人,专利申请受理后可以发表论文了。
他也将早就完成的论文整理一番后,准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刊。不为别的原因,牛锐智那篇改用他草稿本的石墨烯制备技术论文就在这期刊发表。
论文真正发表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以盛明安如今在物理界的名气,顶级的物理学术期刊不会将他卡在门槛外,从审核到过稿、刊登不像别人需要半年时间以上,最多两个月左右就能出版。
如果论文内容学术含量过高,PRL还会破例让他插队。
毕竟就算顶级的物理期刊也渴望伟大的物理理论诞生于他们的杂志。
从石墨烯制备技术的攻克到专利申请受理,再到论文发表,时间已经来到九月份,盛明安和陈惊璆一起在科大上理论课。
国内读研三年制,最少两年。
别人都是先上理论课再进行实操,盛明安和陈惊璆两人却反过来,头一年去实操,第二年才回科大继续理论课。
虽说是理论课,但两人经常去实验室打下手。
八月末,黑金科技实验室。
牛锐智紧盯电脑数据分析反馈,接收实验装置观测后的数据并利用数据建立理想模型。
如积木的模块垒砌基石、墙体,使模型逐渐成型,就差最后的积木准备修补屋顶,此时的数据输入正在搭建龙骨。
焦宇国的心情又紧张又期待,怕模型失败,期待实验项目大获成功的未来,因为是他带来的数据填补模型的空白,假使项目大获成功,他必然是大功臣之一。
进度缓慢,肉眼可见,终于在众人的见证下成功搭建模型的龙骨。
众人欢呼。
黄副总闻风而来,一边捧牛锐智一边夸焦宇国:要我说牛博士才是德智双全的国士,您不当院士,谁还配得上?小焦,良禽择而栖,我不说虚的,他竖起大拇指点头: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技术被攻破,我做主把黑金科技实验室的副主任位置许给你。
焦宇国欣喜若狂:谢谢您黄总!我保证年底黑金科技就能攻破技术!
牛锐智在一旁倒没说什么,他反正是最大的赢家,区区一个科技公司实验室的副主任位置罢了,又不是国家研究所所长位置!
他背着手慢条斯理说道:我准备发个论文。
黄副总虚心请教:这消息能放出去吗?
牛锐智:放吧,迟早的事。
黄副总高兴了,腰板挺得直,趾高气昂回楼顶向董事长汇报这事,得到隐晦的暗示,年底换他当黑金科技的CEO。
扳倒丁总,拿下黑金科技最大管理权堪称人生大喜事!
黄副总高兴归高兴,却没得意忘形,吩咐人下去找几个报社媒体记者做个采访。
什么黑金科技突破新技术,黑金科技即将攻克石墨烯产业化制备技术、华国或将迎来新材料物理的石墨烯时代等等充满噱头的吸睛题目推送到各大浏览器。
不消多说,黑金科技的股盘稳定上升。
九月初,《物理评论快报》材料物理版块刊登全新石墨烯制备技术。
九月中旬,《物理评论快报》材料物理版块刊登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装置的发现,联系上文的石墨烯制备技术,描绘了一个大面积、稳定均匀且高效耗能低的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未来。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办公室。
作为石墨烯制备技术和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装置这两篇论文的审稿编辑,石墨烯之父之称的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复制稿件留作观用。
他将助手也是他的学生喊进来,将两篇论文交给他并吩咐:读透它们,然后去做实验,将结果告诉我。
助手满腹疑惑地接过两篇论文,粗略扫了两眼不由愣住:石墨烯产业化制备技术?又是吊人胃口的鱼饵吗?
自安德烈海姆利用胶布获得二维石墨烯并凭借这实验斩获2010年的诺奖,石墨烯就成为全球材料物理界的宠儿,爆发一批研究石墨烯性能和制备的科学家,然而没有人能够再对石墨烯作出突破性的科研理论和发明。
PRL、自然和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都收录、刊登过不少石墨烯相关的技术突破,却都是吊人胃口的鱼饵,距离成果面世遥遥无期。
助手对这两篇论文不抱太大希望,想来安德烈教授也是如此想的吧,否则不会将实验交给他。
安德烈海姆喝着咖啡回答:说不定是真的成品。
助手没当真:那真是件好事。他看向一作作者:SHENG MING AN?那个华国物理天才?他又换了一个研究领域?!
不仅换了研究领域,还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又发表一篇PRL论文!
助手酸成柠檬精:他是上帝派来嘲讽我们普通人吗?
安德烈教授慢悠悠说:不,不是我们。是你们。
助手:差点忘了眼前这位也是物理界出了名的天才,还是赫赫有名的诺奖大佬。
安德烈教授提笔在两篇论文后面写下一段评价:毫无疑问石墨烯制备技术决定产业化未来,产业化石墨烯决定未来材料革命,新材料决定新能源技术、替代硅芯片制造新晶体管、超级计算机、锂电池材料这是一场掀起革命巨浪的飓风,石墨烯制备技术的改革将意味着它廉价量大,可以迅速被推广使用,它将促进人们研发石墨烯性能的热情,加速石墨烯性能被开发,加速人们跨入一个新材料的世纪。
最后我再说一句,盛明安,你在物理的造诣和敏锐令人震惊。如果你有意曼彻斯特大学,可以联系我。
起初没多少人注意到这两篇论文,因为两篇论文上下关联,拆开后只觉得论文观点新颖却看不出作用方向,只有关联到一起才会惊觉论文的奥妙。
但不是每个物理学者都能发现其中的精妙,直到某个物理学者看完安德烈教授的评价,眼尖盛明安这个名字,回头再去看论文,看到一作又是这个熟悉的名字,出于好奇便折回去看,然后联系上下文,然后好奇心大盛,便去实验室做了实验。
最后爆出来,于材料界引发不小的轰动,不止于材料物理,还传到了材料化学界,引发不少教授亲自做实验验证的兴趣。
只是暂时没有辐射出学术圈。
***
科大。
盛明安专心致志观察铁基超导扫描隧道显微镜图片时,潘教授走了进来。
身边有人喊潘教授问好,拉回盛明安的注意,他回头:潘教授下午好。
潘教授身后跟着两个身强体壮的中年人,站定在盛明安面前:实验做得怎么样?
盛明安:采集数据中。
潘教授看向计算机:铁基超导体电子配对对称性研究?
超导体分为常规超导和非常规超导,前者可以由BCS理论解释,后者目前没有理论可以解释其超导性。非常规超导分为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铁基超导,石墨烯很可能是新型非常规超导。
盛明安观察不到石墨烯电子配对对称性,便试图从其他非常规超导如铁基超导体入手,观察铁基超导体的配对对称性,寻找超导体超导性的理论规则。
盛明安点头。
潘教授失笑:你的研究方向换得太快了。
盛明安: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石墨烯,无论制备技术还是超导性,都是研究石墨烯本身。
潘教授身后的中年人面带和蔼的笑容开口道:盛工怎么看待石墨烯?
盛明安看向中年人,他早就注意到中年人身姿笔挺、气度不凡,内敛威严,不怒自威,身上有一种久居高位、官场浸淫多年的气势。
曹书记跟他很像,但没他威严。
脚步虎虎生威,行动间藏不住某些军人习性。
应该是军衔不低的军官。
叫我名字就行,我还是学生,担不起盛工这称呼。盛明安谦虚了一下,想着中年人的问题便说道:石墨烯是引领未来的新材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