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 >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
错误举报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木兮娘(106)

    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乐趣,将沃奖提名评选扮成一场别有趣味的投票。
    奥斯纳特博士是基金会理事成员之一,也是特拉维夫大学物理系教授,为人德高望重,由他唱票合乎情理。
    吉尔斯布拉1票。
    查尔斯贝特1票。
    吉尔斯2票。明安盛,1票。奥斯纳特博士摇头说:这名字真是拗口。
    他继续说其他提名,最终呈现出来的数据是吉尔斯、查尔斯和盛明安三人分别获得3票。
    奥斯纳特博士推了推眼镜说:看来明年将有三人共同分享我们的物理沃奖。
    沃奖最多同时三人,只不过出于谨慎考虑,多数时候只评选出两人。
    三人同时拿一个奖容易使这个奖变得廉价,一个人拿奖要知道具备全球承认的权威性的物理奖项太少了,只将荣誉颁发给一个人太浪费,所以两个人的选择最好不过。
    往年不是没有同时出现三人或四人以上势均力敌的情况,这时候就突显出他们这群评委的作用了。
    我认为吉尔斯和查尔斯共享物理沃奖,他与吉尔斯共同开发BB84量子加密系统,推动现在量子信息科学学科,他们的发现成就现在的量子秘钥分布。很显然,他们在量子信息理论启动中发挥巨大作用,沃奖颁发给他们,我认为实至名归。
    然而盛明安的量子纠错理论也是一项不俗的成就,它势必推动未来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领域。自量子纠错理论被公开以来,诸多建立在这项理论的实验成果陆续发布。毫无疑问,量子纠错理论将是拉开量子时代的序幕。
    但还是太稚嫩,这项理论我不认为已经足够完善。
    难道吉尔斯他们的理论就足够完善?还不是经过十几二十年的补充和完善才形成如今的量子信息科学学科!
    那么就让盛明安再多等十几二十年,等到世界因为他的量子纠错理论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我相信到那时,连诺奖也会主动找他。
    物理理论不像化学、医学,我们需要时间去证明科学家的理论。
    而且盛明安才多少岁?他明年才二十二岁!物理沃奖没有颁发给二十二岁的历史!
    原来学术奖项颁发不再单纯看学术成就,而是看年龄?那么干脆将物理沃奖改成老年人嘉奖会算了。
    室内众人争吵不休,谁都不服谁。
    一派认为BB84量子加密系统理论趋于成熟,当之无愧的沃奖得主。另一派认为量子纠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根据该理论发表出来后,量子领域激增的论文、成果和该理论引用量,也可以共享沃奖。
    是的,另一派其实也认为发明BB84量子加密系统的吉尔斯和查尔斯堪当沃奖得主,他们只是希望共享得主再添加一位罢了。
    可惜反对派过于谨慎保守,他们不能确定盛明安的理论是否还具有缺陷,说不定今年刚颁发,明年就被推翻,那么沃奖岂不成为一个笑话?
    作为评选出沃奖的他们,专业能力和评选水平是否会被质疑?
    这也是但凡举足轻重的物理奖项都必须等很久才颁发给某个理论的主要原因。
    就量子纠错理论而言,诞生才两年左右,虽然建立于该理论之上的成果斐然,但还是不够保险。
    奥斯纳特博士,您说该怎么办?
    争辩不休之下,他们将决定权交给奥斯纳特博士。
    奥斯纳特博士手拿圆珠笔戳了戳头皮,抬起眼皮说:BB84量子加密系统理论和量子纠错理论都是令人惊艳的发现,他们都值得无上荣誉的嘉奖。
    但是如果量子纠错理论错误
    你看过吗?发现错误了吗?
    没有。
    我们没有发现错误不能说明理论完美无缺,但作为评委,我们已经尽到职能。因为自己不敢承担学术错误的风险而阻止一名物理天才获取他应得的荣耀,这是对的吗?奥斯纳特博士说:活了这么久,难道承担一次学术错误风险的勇气都没有?
    反对的一方语塞,他们听出奥斯纳特博士的意思。
    但是,他年纪轻轻就拿下对其他学者来说是终身成就的沃奖,以后怎么办?
    我看过他这两年发表的论文,从量子纠错理论到光刻机,还有最近发布的两篇论文,关于石墨烯的论文。他的天赋不止于量子领域,或许他是个物理全才。
    沃奖,不会是他的终点。
    反对派无奈:好吧。希望盛明安承担得起这份荣耀,希望沃奖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起点。
    ***
    当沉浸于某件事的时候就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石墨烯制备技术后续开发、专利授权,实验室扩建,团队扩张和管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建立等都不用盛明安考虑。
    一切事宜统统交给第三方中介公司完成,盛明安只需要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出现,带上律师,确定无误后签名即可。
    石墨烯制备技术授权予国外三家材料生产公司三年,一共拿下三亿美金,国内企业授权不受海外合同限制。
    张宏岳征得盛明安同意后,将技术以合理的价格授权给国有企业,以及一家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私人企业。
    盛明安留意这个新注册没多久就初具规模的私人企业,一是名字陈盛,刚好是陈惊璆和他的姓氏。
    二是代表该私人企业出面谈判的人正是丁总。
    他曾好奇询问丁总现任老板是谁,然而丁总说他也不知道,老板很神秘,只知道似乎投资了很多项前景可观的科技产业,资本雄厚。
    盛明安也只是有点好奇罢了,问不出来也不纠结。
    他找张宏岳帮忙,将涅槃科技实验室转化为科技公司,有关部门打了招呼,统统卖他面子,所以公司注册和专利注册证书办得很顺利,几乎同时到手。
    之后便是再买地、扩建实验室,购买相关实验器材,有了涅槃科技专利授权费和蓝河科EUV项目股份分红分别到账,再贵的实验器材他都买得起。
    除了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这种科学大工程,如泱泱大国也不过一个装置,有钱也绝对买不到。
    公司注册、场地扩建、装置装备,接下来便是招揽团队人才,这事儿还交给张家兄弟去办,由陆音检查通关。
    麻烦的事情都分配完毕,盛明安无事可做,便又高高兴兴沉迷于科研,以及他是否喜欢陈惊璆的严肃问题中。
    元旦放假三天,盛明安和陈惊璆非常具有默契的回津市见盛外公。
    盛外公的老年生活依旧过得十分丰富,还学人自驾穷游,去过西藏拜过布达拉宫,签保险书保证书跑去玩蹦极,过得比他们这群年轻人还狂野。
    不过玩得再疯,盛外公也没想过再找一个人安度晚年。
    盛外公心里只有外婆一个人。
    盛明安尊重、理解,他们盛家人认定一个人就是一辈子,生离死别也不能使他们变更心意。
    元旦结束后,2018年到来。
    1月13日,以色列沃奖官网公布今年沃奖名单,全球各国学者、媒体涌入官网蹲守结果。
    时间一到,立刻刷新。
    美国纽约时报、科学院报等媒体编辑刷新官网,不约而同发出诅咒:shit!
    人数太多,官网卡住了。
    此刻人人想爆菊,那朵慢悠悠转的菊花太令人暴躁了。
    纽约时报科学版编辑握着鼠标如是心想,各国不是有时差吗?不嫌挤得慌?此刻百分之九十的浏览者肯定都是搞学术的工作者。
    平时表现清高,结果到了这个时间比谁都着急。
    编辑不无讽刺的想着,让他猜一猜今年谁有可能获奖?化学沃奖洛杉矶分校的奥马尔教授,他的论文被引用量列于最多那一行,将来很可能会拿到诺奖。
    还有东京大学的藤田康太博士也是热门人选。
    至于物理沃奖,很可能是量子领域的教授。
    说来也怪,物理沃奖偏爱量子领域,学术界内不少猜测今年可能还是量子领域获奖。
    刷新数次,网络终于不再繁忙,顺利进入官网,编辑点开名单一一看过去,首先是数学,数学沃奖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毋庸置疑,它的分量最重。
    弗拉基米尔如他所料。
    其次是化学、音乐和文学艺术基本压中,最后是物理沃奖,分别是查尔斯和吉尔斯。
    他们获奖理由是开发BB84量子加密系统,果然是量子领域!
    纽约时报再一次压中!
    大概就是这些人了,编辑脑中浮现他们的资料,之前就收集了他们的个人资料,到时候编写个人介绍的时候复制上去就行。
    他应该怎么写、起什么样的标题?
    答案在脑中一一浮现,编辑以为没必要再看,正要关闭网页,不慎滑动鼠标向下,惊讶的发现物理沃奖还有第三个人。
    今年的物理沃奖不是双黄蛋而是三黄蛋吗?
    是哪个人改变了那群评选物理沃奖的物理学家的顽固呆板?
    他记得他们一向喜欢评选两人,只评选两人,哪怕出现三个人僵持不下的情况,他们也会吹毛求疵刷掉第三人。
    编辑定睛一看:MINGAN SHENG?来自华国华国人?!1996年天啊!一位二十二岁的华国物理沃奖?!!
    最年轻的物理沃奖得主!
    不管来自于哪个国家,最年轻的物理沃奖得主足以震撼整个物理界,因为这代表他很可能成为最年轻的诺奖得主。
    不满二十五岁的物理沃奖得主,沃奖史上第一!
    而且他还是一个华国人!
    简直不可思议。
    国内某火凤网小编百无聊赖的打开沃奖官网,对沃奖得主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反正华国人获奖几率小于百分之一。
    他负责编纂沃奖和诺奖得主多年,每年在固定的时间打开官网看名单公布,从一开始进入行业对学术界的不了解,而产生过期待,到后来的失望、淡定接受,再到现在兴致缺缺。
    页面慢慢下滑,看着名单上的名字和他们所属的国籍,果然没有华国人。
    小编看向数学奖得主,重重叹气,遗憾他没能在八年前负责这项工作,因为八年前的数学界最高奖,数学沃奖正是由华国人邱老先生所得。
    那是华国数学界全体学者的高光时刻,可惜那份荣光他没能参与其中。
    页面再向下,一一扫过音乐、化学、农业和艺术,全都没有华国人。然后是物理,来自美国霍普斯金大学的查尔斯博士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吉尔斯博士获取。
    又是美国人啊!小编感叹不已,眼尖瞥见下面还有一个名字,不由嘟囔一声:今年物理沃奖居然有三个人吗?
    这是谁?这名字艹!是拼音!
    拼音的名字?这代表什么?
    小编心绪起伏剧烈,又激动又怕失望,一字一句拼出那个名字:MINGMING?ANAN?SHENG明暗?明安盛明安?!卧槽!
    小编激动得从椅子上蹦起来,同事们投来诧异的目光。
    他激动一阵后,怕自己看错,小心翼翼确认一遍没出错,又登上外网,外网还没有新闻出来,可是已经有人在讨论了。
    讨论中出现华国、物理天才盛明安等字眼,佐证名单没有出错。
    今年物理沃奖的第三人,他是华国人。
    自1976年设立、1978年开始颁发第一届沃奖,由华国人吴女士夺得物理沃奖至今四十余年,终于有人承接辉煌,拿下华国的第二枚物理沃奖。
    而最最重要的是,盛明安他不满二十五岁。
    一个不满二十五岁的物理沃奖得主是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他绝对可以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得主!
    小编激动得双眼放光,同事问他怎么了,看他页面是沃奖官网便同情安慰:好歹是仅次诺奖的世界级颁奖机制,全球那么多人排队等着,有些死了还不一定等得到,你也不用太失望。至少我们的丘老先生拿过数学沃奖、袁老先生拿过农业沃奖
    你不懂。小编微笑。
    同事:??刺激太大,疯了?
    第94章 故生怖[06]
    沃奖名单公布当天,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就已经获知今年物理沃奖共三人,其中个便是华国人,还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物理沃奖得主。
    当天所有媒体人加班加点搜罗盛明安个人小传,从他小时不同寻常的聪明到他参加《少年强》这档节目,津州高架桥坍塌那一幕惊艳全网的视频又被翻出来,连他是AS患者的事也被挖出来。
    国内科技论坛有人公布了这个消息,网友震撼、惊喜:【卧槽!】
    【前几个月石墨烯制备技术出来的时候,不是还有人说盛神没有奖傍身不够资格?现在直接王炸。】
    【我几个月前还感叹盛神输就输在年纪小,虽然很多国际大奖标榜自己不看年龄只重视学术成果,实际上评委们多少会考虑年龄因素。盛神的成就换作其他人早不知拿多少奖,就是在年龄上吃亏。】
    【沃奖真大气!】
    【奖项颁给诞生不到两年的理论沃奖疯了吗?】
    【别上秒奖项刚发,下秒被推翻理论,消耗沃奖的权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