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朕想尽办法脱奸臣马甲——千里落花风
只在看完一本折子戏的时候抬起头来嘱咐他了一句,书架上的话本该换新的了。
惊得这位本想来个下马威的大太监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他怕是没想到,这位被强行扶上来的新帝会如此自甘堕落,没有一点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的悲愤,哪怕任何一点关于悲春伤秋的感叹和惋惜。
对着现有局面心里有些凌乱的王小五思考了好一会儿人生,觉得作为沈家派来天子身边的大总管不会因为伺候的天子一开始就窝囊而损失什么体面之后才屁颠屁颠地去给迟音找书去了。
利索程度和上辈子一模一样。
所以说这奴才上辈子能活到沈家败落前的最后一刻,那绝对是有原因的。哪怕嘴欠一点,迟音当年也没想着早早地砍了他。
朕的大太监都来了,沈明河呢?迟音边翻着新话本,边头也不抬地王小五进行单方面的叙旧。
回皇上,您这话问的,您都不知道的事情,奴才怎么会知道?王小五一甩拂尘,不阴不阳地回道。
哦。迟音单挑了只眉毛,仍旧不看他。觉得自己上辈子没早早砍了他许只是因为那个时候自己无依无靠所以脾气好。
只是近日沈家开府都未见他露面,怕是要务缠身。
沈家开府?迟音这才抬起头来看他。沈家开府跟他有什么关系。堂堂摄政王,不开他的贤王府,难不成跟沈家挤一块?
那可不?王小五笑笑,看着就精明的小眼睛一挤,洋洋得意道:皇上可知道,贤王本就是沈家的爵位。堂堂沈家而今从江南来京城,自然开的是沈府而不是区区贤王府。
区区贤王。迟音噗嗤一声笑了。寻思何乃太区区,沈家天高皇帝远的,沈明河这几年如日中天,而今又来了京城,谁能管他?
也就沈家那些眼高于顶的人看不起沈明河。
不过看破不说破,沈明河不开贤王府那便不开,反正这个人随心随性惯了,若不离经叛道,那才不是沈明河。
胳膊拧不过大腿,皇上,摄政王再横,在百年底蕴的沈家眼里,可不就是区区贤王?毕竟,没了贤王还有楚王信王韩王。可江南沈家,却只有一个。王小五幽幽道,弓着腰站在那儿,低垂着眼。
你在暗示朕什么?迟音面色一冷,翻着话本的手突然一顿。
那奴才敢暗示您什么?功败垂成皆在一夕之间。皇上您对摄政王那么上心,可得想清楚,自个儿日后能依仗的到底是谁。王小五突然讪笑着,眼里幽光一闪,乖乖闭了嘴。
迟音这才后知后觉,这狗奴才是在拿沈家敲打他。
依稀记得,沈明河上辈子好似也没开贤王府,那时候那人日日待在宫里,和他朝夕为伴,比他都像一个皇帝,开没开府根本无甚必要,于是迟音从没多想。
现在听王小五王婆卖瓜,不遗余力地夸着沈家,迟音才反应过来,看似骄纵不羁,肆意妄为的沈明河,其实连开府出去自立门户的权利都没有?
那朕能依仗什么?朕依仗着沈家忠心耿耿?朕依仗着沈家对朕肝脑涂地?迟音皮笑肉不笑地说反话,对着话本子偷偷翻了个白眼。
那倒不必。王小五摸摸鼻子,听到迟音的话,自己都不好意思。
迟音懒得理他。
都说骄兵必败,沈家这个时候洋洋得意耀武扬威,可等着沈明河彻底扶起顾行知的时候,就是他沈家倒霉的时候。
王小五识趣地退了出去,退出去前带着探寻的眼神看了迟音好一会儿。
迟音面不改色,待到他离开以后才放下话本打开案前的一列长长的折子,那是满朝大臣的名单,他不日登基,礼部早写了折子呈了上来让他先熟悉熟悉名字,免得到时候他上去满朝文武皆不识,岂不尴尬。
迟音现在对着折子上多多少少有些眼熟的名单,凝思将挑出来的人写在了纸上。
若是他没记错,没过多久就是沈明河清算朝堂的时候。先皇虽荒唐,对他也无甚上心,可到底自己继位名正言顺,谁也不能指摘什么。朝中大臣皆为饱读诗书之人,从小学的是忠君道义,有人趋炎附势就有人不畏强权。
上辈子沈明河无差别攻击,不少方正的股肱之臣因为他的清算洗牌而蒙冤,引得朝堂内外怨声载道,不少人将他视为祸乱朝纲的奸佞。
这辈子迟音自然不能由着沈明河这般任意施为。一是为了他,二是为了保存自己实力。
当年他以为沈明河是为了站稳脚跟才肃清朝堂,必不会留着那些人在朝堂上跟他对着干。
可到底呢?这人真的在乎别人对他口诛笔伐?
怕是未必。
如此铁血无情地一刀切,换来的是满朝上下对他的敢怒不敢言,留下的是小人对他的趋炎附势,到最后,他身边豺狼满朝鸱满巢,沈家墙倒众人推,最终曲尽楼塌,他陪着沈家赴了死。
迟音觉得沈明河是故意的。故意赴死和沈家同归于尽。就像他当年力排众议流放太傅陈怀恒,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对他恨之入骨。哪怕最后流放改为致仕,他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沈明河绝不是忠良之辈。
知道了他不是好人,大家才会彻彻底底地恨他。才会不遗余力地想要让他万劫不复。
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
迟音心里一痛,笔尖落在名单上的第一个人上方,清雅的眉宇间凝重愈深,思索了好久才把太傅陈怀恒的名字圈了个圈儿。
而后,又重新拿出一张纸,将太傅陈怀恒首先列上。
故意也好,无意也罢。他既然不明白沈明河的意图,不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沈明河在明,他在暗,这人既然一身反骨,他就借着这反骨借力打力。
王小五去而复返,白净的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只那眼睛细长,显得有些猥琐。
皇上你不是问摄政王在哪儿?奴才刚看到他往这儿来了。
他来这儿?当真?这么些日子都没出来,怎今儿来了?迟音有些不相信,哪怕心里激动得血气翻涌,面上还是一派如常。
沈明河已经辞世五年有余,这段日子,他见到了不少曾经的人,可沈明河一日未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就一日不能安下心来。没有沈明河这眼前一切便如雾里看花,哪怕真实,却毫不真切。
本以为非要到登基之日才能看到他的,却没想到惊喜就这样倏然而至。
是呀皇上,眼瞅着他往这边走来了,不信您亲自去看看?王小五谄媚怂恿着,弯着腰等着迟音起身。
带路吧。迟音站了起来,背着手拿下巴对着王小五,步子看似踱着,却稍微带着些不可明见的凌乱。
绕过宫墙,经过高台,迟音站在长长的廊庑中间,突然停下了脚步。
那人就立在那里,霜色的锦袍,墨色的头发,如漆的眉眼。脊背挺得很直,背着手。那本该让人惊艳的脸,在漆红的柱子旁,显得平静清冷又苍白。
皇帝不日便登基,可到底还没坐上那位置,依本王看,还是不要随便走动的好。沈明河冷笑的时候眼角会微微上挑,像是一朵盛开在冰天雪地里的牡丹,艳丽得灼眼又冰冷得冻人。
迟音喉头动了动,望见他的一瞬腿便僵直了再动不了,万千心绪涌上心头,想要说什么,可默了半晌,带着戚戚神色,温温吞吞问道:你便是朕亲封的摄政王沈明河?
那又能说什么呢?万般思量在心头,却没有一句是能堂堂正正问出来的。迟音想知道他当日为何要甘愿伏诛;想问问当年是否真如刘海所言,他拳拳忠君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想寒暄几句,最近过得可好。
可惜,他不能。往日恩怨付之东流,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还什么都没做的沈明河。至少在他现在看来。这人扬着下巴,挑着眼角的样子,有些找打。
皇帝不认识本王便将摄政王的位置给了本王?倒是不知是本王运气好还是你识时务?沈明河嗤笑一声,走进一步,只聊聊站在他面前都让人觉得他狂傲怠荡。
那自然是你运气好。迟音不假思索,首先用排除法排除了自己识时务的答案。那听起来太丢人了。
哦?是吗?沈明河挑了下眉。低垂着眼睛,注视着他,静静道。可本王一直不信运气。
那你信什么?
本王信识时务者为俊杰。皇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可要谨于去就。可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命到底握在谁的手上。
刚才也有人跟朕说了一样的话。迟音丝毫不怵,抬着头仔细端详着泠然站着的沈明河。心想这人真是安静又冷清,怎么以前自己就没发觉呢?也不对啊,他倒是记得沈明河可会玩了。这人以前看过梁园月,赏过洛阳花,攀过章台柳,不仅荤素不忌还男女不论。若不是他喜怒无常,时常不怒自威,依着他这张脸,倒还真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吃亏。
哦?是吗?那皇帝想清楚了吗?沈明河微微勾起了嘴角,那抹笑还没漾开,远远瞥见不远处高台之上黑影一晃,心里一紧,下意识往前而去。
自然是,啊。迟音只看到眼前的人神色一变,突然大跨一步朝他扑了过来。墨色头发随着动作飞扬而起。电光火石之间,一只冷箭从他们身侧穿过,噔的一声,钉在迟音身旁的红漆柱子上。
第11章 交代(捉虫)
抓刺客。身边的宫人这才后知后觉。迟音跟沈明河还在地上,王小五大喊着急着要上前,被沈落一手拦住,瞬间闭了嘴噤了声,跟个鹌鹑一样站在一旁。
四周一阵喧嚷,迟音被沈明河扑倒的时候连着叫都不敢叫。况且落地的时候沈明河下意识地将自己垫在了地上,所以疼倒是也不太疼,就是沈明河落地时候的一声闷哼让人心里一抖。
饶是如此,沈明河也没放开迟音。
迟音没他高,被他按在胸口上,连着他的脖子都没到。廊庑外凌乱的脚步声和近在咫尺的心跳声交错间杂,不知道哪个更清晰些。明明心里绷得像是快要断的弦,可他的鼻子却灵敏得异常。
沈明河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儿,蕴着一丝苦,很淡很淡,淡得像是大雪纷飞时候突然的一阵似有若无的冷梅香。只是这香现在紧贴着自己,像是一双柔荑拿着帕子在自己鼻尖绕啊绕,绕啊绕,直把他撩得晕头转向的。
迟音被沈明河抱得有些憋闷的慌,只觉得呼吸急促,全身都僵了,忙把头仰起来吸几口气,却不期而然撞上了沈明河的眼神。
刹那间迟音就愣住了。
他知道沈明河不动是怕四周还有刺客再起变数,所以沈明河不动,他也不动。
可沈明河的眼睛幽深似海,像是一汪平静的古波。如此目不交睫地望着他的时候,明明没什么变化,可就是让迟音觉得它潋滟又深情。
吓得他老脸一红,只得匆匆低下头去,再不敢和沈明河对视。
曾经的曾经,迟音待在沈明河身侧,很多次看到过这种眼神,平静无波,安安静静。却他从没想过一个词叫静水流深。那人不动声色谋筹一切,不知道他用这样的眸子看着别人的时候,又到底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这是冲着谁来的吗?沈明河似乎发觉了迟音在回避自己。眼睛一转也不再看他。大掌按着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语气慵懒又不怀好意。
咱们换个角度思考,在这里和在朕寝宫里并无区别。朕在寝宫安睡那么久都无恙,所以,定然不是冲着朕来的。迟音趴在沈明河胸口温温吞吞道。头抬起来望着沈明河不是,低下去埋在他身上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索性把自己当做木头。
只是这木头怕是艳福不浅,因为这木头连躺着都有个美人儿陪他。
天姿国色,动静皆宜。轩如朝霞,濯如春月。平心而论,沈明河是迟音见到过的最漂亮的人,任何美好的形容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当然以上形容词只限形容他不说话的时候。
本王发现,皇帝你这张嘴怕是有钉,可真是硬气极了。希望以后也能一如既往。沈明河眼神一扫,讽刺笑笑。哪怕是躺在地上也不折损他那摄人气场,在沈落冲他微不可见地点了头之后,才将迟音一把抱着站起来,自己抖了抖身上的灰尘,瞬间恢复了那鹤立鸡群的高雅风度。清雅的脸上欺霜赛雪的,对着前面抬着下巴,语气倒是一如既往地平静无波:给本王滚出来。
谁?以为安全了的迟音听了他的话虎躯一震,赶忙拽着沈明河的衣摆,畏畏缩缩地躲在了他的身后。
被沈明河若有若无地盯了一眼,倒也随他去了。
王爷息怒。沈信不情不愿地冒了出来。脸上掬着抹笑,只那眼里冷峻又无情。看到迟音拽着沈明河的手,略一眯眼,眼神更显凌厉。
刺客呢?
回王爷,禁卫军正抓着呢。
抓着?沈明河不明意味地哼笑一声,身子动也不动,冷眼望着沈信,幽幽道:既然抓着,便给本王好好抓。这里里外外,都给本王彻查。
王爷,这皇宫是谁的自不必说,您这边越俎代庖,不是不将皇上放在眼里?沈信欲言又止,隐晦望了望迟音,挑了挑眉。
摄政王想查便查吧,朕无妨。迟音反应比沈信快。沈信话音刚落他便接了去,说着还装作一副怕极了的样子。
笑话,堂堂云熙帝上辈子什么虚与委蛇没见过没玩过?若看不出来沈信是在挑拨离间,那他岂不是白活了。
只是,这二位之间关系倒是有些微妙。上辈子他对沈家深恶痛绝,从不与他们有过牵扯。只是人人都说沈信是沈明和的一双眼睛,想来沈信该是沈明和的心腹。而今看来,沈信和沈明河倒是也没有上辈子传的那般熨贴。
本王想做的事,难道还需要与谁通禀一声吗?沈明河像是没有听到迟音的话,昂着脸,任由斜阳缓缓的从他脸上流过。明明一地澄暖,可他却透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淡漠。
自然不必,只是王爷,咱们站的地方可是皇宫,您纵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君君臣臣,总要给为君者一个面子吧。沈信说着隐晦看了眼迟音,发觉他垂着眸子抿着嘴僵在原地才半弯不弯地动了动嘴角。
迟音很气,方才站在沈明河背后是安心,可现在沈信这话一出,自己还站在沈明河身后实在是有点太尴尬了。尤其是他还抓住的沈明河的衣角,这时候放下不是,不放下也不是。
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才好的迟音只能僵着身子垂下头,咬着牙心里把沈信从头到脚,把他家里从上到下骂了一通。
恋耽美
惊得这位本想来个下马威的大太监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他怕是没想到,这位被强行扶上来的新帝会如此自甘堕落,没有一点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的悲愤,哪怕任何一点关于悲春伤秋的感叹和惋惜。
对着现有局面心里有些凌乱的王小五思考了好一会儿人生,觉得作为沈家派来天子身边的大总管不会因为伺候的天子一开始就窝囊而损失什么体面之后才屁颠屁颠地去给迟音找书去了。
利索程度和上辈子一模一样。
所以说这奴才上辈子能活到沈家败落前的最后一刻,那绝对是有原因的。哪怕嘴欠一点,迟音当年也没想着早早地砍了他。
朕的大太监都来了,沈明河呢?迟音边翻着新话本,边头也不抬地王小五进行单方面的叙旧。
回皇上,您这话问的,您都不知道的事情,奴才怎么会知道?王小五一甩拂尘,不阴不阳地回道。
哦。迟音单挑了只眉毛,仍旧不看他。觉得自己上辈子没早早砍了他许只是因为那个时候自己无依无靠所以脾气好。
只是近日沈家开府都未见他露面,怕是要务缠身。
沈家开府?迟音这才抬起头来看他。沈家开府跟他有什么关系。堂堂摄政王,不开他的贤王府,难不成跟沈家挤一块?
那可不?王小五笑笑,看着就精明的小眼睛一挤,洋洋得意道:皇上可知道,贤王本就是沈家的爵位。堂堂沈家而今从江南来京城,自然开的是沈府而不是区区贤王府。
区区贤王。迟音噗嗤一声笑了。寻思何乃太区区,沈家天高皇帝远的,沈明河这几年如日中天,而今又来了京城,谁能管他?
也就沈家那些眼高于顶的人看不起沈明河。
不过看破不说破,沈明河不开贤王府那便不开,反正这个人随心随性惯了,若不离经叛道,那才不是沈明河。
胳膊拧不过大腿,皇上,摄政王再横,在百年底蕴的沈家眼里,可不就是区区贤王?毕竟,没了贤王还有楚王信王韩王。可江南沈家,却只有一个。王小五幽幽道,弓着腰站在那儿,低垂着眼。
你在暗示朕什么?迟音面色一冷,翻着话本的手突然一顿。
那奴才敢暗示您什么?功败垂成皆在一夕之间。皇上您对摄政王那么上心,可得想清楚,自个儿日后能依仗的到底是谁。王小五突然讪笑着,眼里幽光一闪,乖乖闭了嘴。
迟音这才后知后觉,这狗奴才是在拿沈家敲打他。
依稀记得,沈明河上辈子好似也没开贤王府,那时候那人日日待在宫里,和他朝夕为伴,比他都像一个皇帝,开没开府根本无甚必要,于是迟音从没多想。
现在听王小五王婆卖瓜,不遗余力地夸着沈家,迟音才反应过来,看似骄纵不羁,肆意妄为的沈明河,其实连开府出去自立门户的权利都没有?
那朕能依仗什么?朕依仗着沈家忠心耿耿?朕依仗着沈家对朕肝脑涂地?迟音皮笑肉不笑地说反话,对着话本子偷偷翻了个白眼。
那倒不必。王小五摸摸鼻子,听到迟音的话,自己都不好意思。
迟音懒得理他。
都说骄兵必败,沈家这个时候洋洋得意耀武扬威,可等着沈明河彻底扶起顾行知的时候,就是他沈家倒霉的时候。
王小五识趣地退了出去,退出去前带着探寻的眼神看了迟音好一会儿。
迟音面不改色,待到他离开以后才放下话本打开案前的一列长长的折子,那是满朝大臣的名单,他不日登基,礼部早写了折子呈了上来让他先熟悉熟悉名字,免得到时候他上去满朝文武皆不识,岂不尴尬。
迟音现在对着折子上多多少少有些眼熟的名单,凝思将挑出来的人写在了纸上。
若是他没记错,没过多久就是沈明河清算朝堂的时候。先皇虽荒唐,对他也无甚上心,可到底自己继位名正言顺,谁也不能指摘什么。朝中大臣皆为饱读诗书之人,从小学的是忠君道义,有人趋炎附势就有人不畏强权。
上辈子沈明河无差别攻击,不少方正的股肱之臣因为他的清算洗牌而蒙冤,引得朝堂内外怨声载道,不少人将他视为祸乱朝纲的奸佞。
这辈子迟音自然不能由着沈明河这般任意施为。一是为了他,二是为了保存自己实力。
当年他以为沈明河是为了站稳脚跟才肃清朝堂,必不会留着那些人在朝堂上跟他对着干。
可到底呢?这人真的在乎别人对他口诛笔伐?
怕是未必。
如此铁血无情地一刀切,换来的是满朝上下对他的敢怒不敢言,留下的是小人对他的趋炎附势,到最后,他身边豺狼满朝鸱满巢,沈家墙倒众人推,最终曲尽楼塌,他陪着沈家赴了死。
迟音觉得沈明河是故意的。故意赴死和沈家同归于尽。就像他当年力排众议流放太傅陈怀恒,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对他恨之入骨。哪怕最后流放改为致仕,他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沈明河绝不是忠良之辈。
知道了他不是好人,大家才会彻彻底底地恨他。才会不遗余力地想要让他万劫不复。
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
迟音心里一痛,笔尖落在名单上的第一个人上方,清雅的眉宇间凝重愈深,思索了好久才把太傅陈怀恒的名字圈了个圈儿。
而后,又重新拿出一张纸,将太傅陈怀恒首先列上。
故意也好,无意也罢。他既然不明白沈明河的意图,不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沈明河在明,他在暗,这人既然一身反骨,他就借着这反骨借力打力。
王小五去而复返,白净的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只那眼睛细长,显得有些猥琐。
皇上你不是问摄政王在哪儿?奴才刚看到他往这儿来了。
他来这儿?当真?这么些日子都没出来,怎今儿来了?迟音有些不相信,哪怕心里激动得血气翻涌,面上还是一派如常。
沈明河已经辞世五年有余,这段日子,他见到了不少曾经的人,可沈明河一日未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就一日不能安下心来。没有沈明河这眼前一切便如雾里看花,哪怕真实,却毫不真切。
本以为非要到登基之日才能看到他的,却没想到惊喜就这样倏然而至。
是呀皇上,眼瞅着他往这边走来了,不信您亲自去看看?王小五谄媚怂恿着,弯着腰等着迟音起身。
带路吧。迟音站了起来,背着手拿下巴对着王小五,步子看似踱着,却稍微带着些不可明见的凌乱。
绕过宫墙,经过高台,迟音站在长长的廊庑中间,突然停下了脚步。
那人就立在那里,霜色的锦袍,墨色的头发,如漆的眉眼。脊背挺得很直,背着手。那本该让人惊艳的脸,在漆红的柱子旁,显得平静清冷又苍白。
皇帝不日便登基,可到底还没坐上那位置,依本王看,还是不要随便走动的好。沈明河冷笑的时候眼角会微微上挑,像是一朵盛开在冰天雪地里的牡丹,艳丽得灼眼又冰冷得冻人。
迟音喉头动了动,望见他的一瞬腿便僵直了再动不了,万千心绪涌上心头,想要说什么,可默了半晌,带着戚戚神色,温温吞吞问道:你便是朕亲封的摄政王沈明河?
那又能说什么呢?万般思量在心头,却没有一句是能堂堂正正问出来的。迟音想知道他当日为何要甘愿伏诛;想问问当年是否真如刘海所言,他拳拳忠君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想寒暄几句,最近过得可好。
可惜,他不能。往日恩怨付之东流,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还什么都没做的沈明河。至少在他现在看来。这人扬着下巴,挑着眼角的样子,有些找打。
皇帝不认识本王便将摄政王的位置给了本王?倒是不知是本王运气好还是你识时务?沈明河嗤笑一声,走进一步,只聊聊站在他面前都让人觉得他狂傲怠荡。
那自然是你运气好。迟音不假思索,首先用排除法排除了自己识时务的答案。那听起来太丢人了。
哦?是吗?沈明河挑了下眉。低垂着眼睛,注视着他,静静道。可本王一直不信运气。
那你信什么?
本王信识时务者为俊杰。皇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可要谨于去就。可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命到底握在谁的手上。
刚才也有人跟朕说了一样的话。迟音丝毫不怵,抬着头仔细端详着泠然站着的沈明河。心想这人真是安静又冷清,怎么以前自己就没发觉呢?也不对啊,他倒是记得沈明河可会玩了。这人以前看过梁园月,赏过洛阳花,攀过章台柳,不仅荤素不忌还男女不论。若不是他喜怒无常,时常不怒自威,依着他这张脸,倒还真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吃亏。
哦?是吗?那皇帝想清楚了吗?沈明河微微勾起了嘴角,那抹笑还没漾开,远远瞥见不远处高台之上黑影一晃,心里一紧,下意识往前而去。
自然是,啊。迟音只看到眼前的人神色一变,突然大跨一步朝他扑了过来。墨色头发随着动作飞扬而起。电光火石之间,一只冷箭从他们身侧穿过,噔的一声,钉在迟音身旁的红漆柱子上。
第11章 交代(捉虫)
抓刺客。身边的宫人这才后知后觉。迟音跟沈明河还在地上,王小五大喊着急着要上前,被沈落一手拦住,瞬间闭了嘴噤了声,跟个鹌鹑一样站在一旁。
四周一阵喧嚷,迟音被沈明河扑倒的时候连着叫都不敢叫。况且落地的时候沈明河下意识地将自己垫在了地上,所以疼倒是也不太疼,就是沈明河落地时候的一声闷哼让人心里一抖。
饶是如此,沈明河也没放开迟音。
迟音没他高,被他按在胸口上,连着他的脖子都没到。廊庑外凌乱的脚步声和近在咫尺的心跳声交错间杂,不知道哪个更清晰些。明明心里绷得像是快要断的弦,可他的鼻子却灵敏得异常。
沈明河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儿,蕴着一丝苦,很淡很淡,淡得像是大雪纷飞时候突然的一阵似有若无的冷梅香。只是这香现在紧贴着自己,像是一双柔荑拿着帕子在自己鼻尖绕啊绕,绕啊绕,直把他撩得晕头转向的。
迟音被沈明河抱得有些憋闷的慌,只觉得呼吸急促,全身都僵了,忙把头仰起来吸几口气,却不期而然撞上了沈明河的眼神。
刹那间迟音就愣住了。
他知道沈明河不动是怕四周还有刺客再起变数,所以沈明河不动,他也不动。
可沈明河的眼睛幽深似海,像是一汪平静的古波。如此目不交睫地望着他的时候,明明没什么变化,可就是让迟音觉得它潋滟又深情。
吓得他老脸一红,只得匆匆低下头去,再不敢和沈明河对视。
曾经的曾经,迟音待在沈明河身侧,很多次看到过这种眼神,平静无波,安安静静。却他从没想过一个词叫静水流深。那人不动声色谋筹一切,不知道他用这样的眸子看着别人的时候,又到底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这是冲着谁来的吗?沈明河似乎发觉了迟音在回避自己。眼睛一转也不再看他。大掌按着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语气慵懒又不怀好意。
咱们换个角度思考,在这里和在朕寝宫里并无区别。朕在寝宫安睡那么久都无恙,所以,定然不是冲着朕来的。迟音趴在沈明河胸口温温吞吞道。头抬起来望着沈明河不是,低下去埋在他身上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索性把自己当做木头。
只是这木头怕是艳福不浅,因为这木头连躺着都有个美人儿陪他。
天姿国色,动静皆宜。轩如朝霞,濯如春月。平心而论,沈明河是迟音见到过的最漂亮的人,任何美好的形容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当然以上形容词只限形容他不说话的时候。
本王发现,皇帝你这张嘴怕是有钉,可真是硬气极了。希望以后也能一如既往。沈明河眼神一扫,讽刺笑笑。哪怕是躺在地上也不折损他那摄人气场,在沈落冲他微不可见地点了头之后,才将迟音一把抱着站起来,自己抖了抖身上的灰尘,瞬间恢复了那鹤立鸡群的高雅风度。清雅的脸上欺霜赛雪的,对着前面抬着下巴,语气倒是一如既往地平静无波:给本王滚出来。
谁?以为安全了的迟音听了他的话虎躯一震,赶忙拽着沈明河的衣摆,畏畏缩缩地躲在了他的身后。
被沈明河若有若无地盯了一眼,倒也随他去了。
王爷息怒。沈信不情不愿地冒了出来。脸上掬着抹笑,只那眼里冷峻又无情。看到迟音拽着沈明河的手,略一眯眼,眼神更显凌厉。
刺客呢?
回王爷,禁卫军正抓着呢。
抓着?沈明河不明意味地哼笑一声,身子动也不动,冷眼望着沈信,幽幽道:既然抓着,便给本王好好抓。这里里外外,都给本王彻查。
王爷,这皇宫是谁的自不必说,您这边越俎代庖,不是不将皇上放在眼里?沈信欲言又止,隐晦望了望迟音,挑了挑眉。
摄政王想查便查吧,朕无妨。迟音反应比沈信快。沈信话音刚落他便接了去,说着还装作一副怕极了的样子。
笑话,堂堂云熙帝上辈子什么虚与委蛇没见过没玩过?若看不出来沈信是在挑拨离间,那他岂不是白活了。
只是,这二位之间关系倒是有些微妙。上辈子他对沈家深恶痛绝,从不与他们有过牵扯。只是人人都说沈信是沈明和的一双眼睛,想来沈信该是沈明和的心腹。而今看来,沈信和沈明河倒是也没有上辈子传的那般熨贴。
本王想做的事,难道还需要与谁通禀一声吗?沈明河像是没有听到迟音的话,昂着脸,任由斜阳缓缓的从他脸上流过。明明一地澄暖,可他却透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淡漠。
自然不必,只是王爷,咱们站的地方可是皇宫,您纵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君君臣臣,总要给为君者一个面子吧。沈信说着隐晦看了眼迟音,发觉他垂着眸子抿着嘴僵在原地才半弯不弯地动了动嘴角。
迟音很气,方才站在沈明河背后是安心,可现在沈信这话一出,自己还站在沈明河身后实在是有点太尴尬了。尤其是他还抓住的沈明河的衣角,这时候放下不是,不放下也不是。
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才好的迟音只能僵着身子垂下头,咬着牙心里把沈信从头到脚,把他家里从上到下骂了一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