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配撩我吗——四字说文(19)
总之,我此刻就站在伏燕栩面前。
唐刀的锋刃上映着一片烛光。
伏燕栩在笑。
真要说来,他几乎是不笑的。
他生着一张无情无欲的脸,越看越觉得他寡淡失味。
可我时刻见他,他似乎都带着笑意。
他眉梢眼角都带着笑,可眼底却沉得没有任何情绪。
伏燕栩说:方大人,晚了。
他说。
一切都晚了。
多年后我回想起与伏燕栩的初见,只能忆起他所说的几句话。
他为天下而出世,却一直未能走入这红尘。
应他这句晚了而来的。
是敌军气震山河,骤然冲破防线的攻击。
一时间,混乱的朝堂变得更为混乱。
这动荡的时局,也就在这重重迷雾背后,真正显露出它的残忍面目。
太子是朝中第一个自请出战的人。
认真说起,彼时大军压境,所谓的防守之地,也不过只剩下几座城池。
敌人来势汹汹,几乎是摧枯拉朽般赢得了胜利。
我将伏燕栩放出来时,就是在一个雨天。
天色很暗,下了点儿小雨。
太子已然出征,局势也早已不是那么简单。
我放他出来,是陛下的命令。
这次便与上次不同。
上次我是在山中强行将他绑了回来,这次,我却要恭恭敬敬请他进宫。
我并非因为天下而高看他一眼。
我不过是在为时局低头。
我如此想着,带着他入宫面圣,又带着他出宫安顿。
伏燕栩笑着对我说:方大人,你若早对我和颜悦色些,我也就不会这么形销骨立了。
我没有答话。
大抵两个月后,敌军又进一城,这一次,他们几乎就站在天子脚下开始叫嚣。
这让满朝文武都不能再忍耐下去。
他们出奇一致,纷纷选择了战。
不是一人,不是两人,而是所有人。
在他们心中,做了数十载政敌也好,曾经有过的恩恩怨怨也罢。
在这种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
三日内。
几乎所有人都披甲上阵。
而伏燕栩。
作为帝王如今最为信任的谋士,他居于城墙之上,气定神闲得仿佛这不过是个寻常的日子。
他甚至侧首笑道:方大人,劳驾为我搬一张桌子。
我问他要做什么。
他神神秘秘地同我讲:作法。
我也是真的信了他的胡言乱语,倒当真为他搬了一张桌子。
伏燕栩没什么虔诚之情的在那儿画符。
时不时还冲我笑一笑。
我无意与他多做纠缠,转身下了城楼。
半个时辰后,战争一触即发。
太子便率先掠阵。
如此行径,莫说是文武百官激动得面红耳赤,就连抄着家伙围在一旁的百姓也是惊喜交加。
难得的。
陛下还能站在一边感慨: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
只现在千钧一发,君也好,臣也罢,都没有任何区别。
可我仍是应了声,随着陛下赶往另一处阻击敌军。
临行前,我回首望了眼伏燕栩。
我不知我为何要看他。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人心,又或许什么都不为,只为想知道他到底想如何扭转乾坤。
但我并不能久留。
跟随陛下的那一战,惊险得很。
万幸天意终究还是倒向了我们,四场交锋之后,敌军将领咬牙撤退。
这关键时刻,城内又有人来报,太子负伤,敌军士气大振,如今已快破了城门。
之后的一切,我想我大概一生都不会忘记。
又或者。
的确一生都没有忘记。
我与陛下快马加鞭赶回之时,敌军已被伏燕栩震慑得不敢再近。
太子靠在城墙一侧,根本顾不得好生休养,直直望着站在城楼上的伏燕栩,嘴里喃喃道:他疯了
言罢,他匆惶看我一眼,连向陛下行礼都抛之脑后,只对我说:方大人,你能劝劝他吗?
他说得轻巧。
我抬眼看向伏燕栩,倒不清楚他究竟疯在何处。
我眼见他将符纸洒落半空,神情一如往常。
哪儿有疯癫之状。
但他静默片刻后骤然开口他说:我已说过,天意抉择了我,我抉择了此处,我既为不死之身,你们便不能再近一步。
莫说是第一次听闻此言的陛下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早就见识过的太子也是如此。
城下的敌军虽已被震慑,但似乎还有些不信邪,喧哗了一阵之后,惨白的天光之下,一支利箭就直直射了过来。
破空而至。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也无人能将它截下。
它就这么刺入了伏燕栩的肩下。
而伏燕栩的神情依然平静。
他甚至道:这已是第二十支箭了,你们还要继续吗?
此时再看,方能从箭矢折映而来的光亮里,看出他已满身利箭。
他却站得笔直。
敌军被他这句话问得一怔,陛下唇角微动,豁然扬手,厉声道:再战
这短暂二字,和着伏燕栩云淡风轻的身影,竟让无数人心神震荡,生出无穷无尽的勇气来。
一时间,杀声震天。
此战之后,所有人都觉劫后余生。
从前的勾心斗角也好,利益争锋也罢,似乎都随着敌军的撤退烟消云散。
这其实是场苦战。
但苦战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
我绕过许多向我赔罪言谈误会过我的官员,直接登上了城楼。
天光已黯。
身穿甲胄的士兵们互相搀扶着走下城楼。
伏燕栩就站在城楼上,微风拂来,他的衣摆轻轻掀动。
我走近时,他侧过头看我。
然后极轻极轻地一笑。
我同他说:你真是个疯子。
伏燕栩笑答:我说真的,我是不死之身。方大人,你不信吗?
我没有应答。
我说难得你立了大功,想来以后还有无数香火要供着你这尊神仙。
这次,我为你搬桌开坛,下次,就没机会了。
伏燕栩便不笑了。
他神情复杂地看我片刻,叹道:是啊
也许是近日的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如今尘埃落定,一切从头,我竟被他这惆怅的神情逗得笑了笑。
伏燕栩又道:方大人,您能不能别只顾着笑,再帮我搬一回桌好吗?
我颔首应了,走近了,手搭了上去。
片刻后,伏燕栩栽倒在了我的肩上。
半年时光匆匆而去,太子名正言顺的即了位。
我在这半年里官位升了又升,升到再无可升,已然是陛下的太子叹道:方卿,朕要用什么才能留你在朝中?
我笑着摇头。
出了宫,我特意孤身去了道观。
虽说被伏燕栩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可他的名号如今响彻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所在的道观,自然也焕然一新。
我踏入山门时,只觉此处香客络绎不绝。半点儿都没有当初的萧条之象。
守在门前的道士领着我走了进去,在一间房前站定。
他道:师叔就是在这里。他托我相赠之物,已全数置于屋中,方大人,请。
我静静看他片刻。
我叹道:他罢了。
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这般简单的陈设,倒的确有几分过往的印记。
我轻撩衣袍坐在椅上,怔怔看着桌上重山累叠的书信出神。
然后,我缓缓伸出手去。
我从未想过,身处暗室的伏燕栩,居然还别有妙法传递书信。
倒也无愧他如今美名天下。
只我更未想过。
这如山般繁多的书信,竟全是赠与我的。
我一封一封拆阅细看,伏燕栩对我的评价,却至始至终都无变化。
他曾说为我算过九卦。
我按着他的说法,在桌上将提及此事的书信摆在了特定的位置上。
再往下看时,他亦说我们互不理解,能心平气和谈话一次,已是世间奇景。
我哑然失笑。
及至最后一封信时,他提笔所写,已与半年前的战事有关。
伏燕栩这一生,洋洋洒洒写过的信里,我本该是沧海一粟。
可这如山累积的书信,每一字每一句,都刻着他无能改变世局的遗憾,与得偿所愿的坦然。
他说:方大人,若你得以见到这封信,那我必然已为天下而死。
他说:我为方大人算过的卦里,其实有一半是关于我自己。我算方大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对我改变看法,算来算去,却只能算到方大人与我冤家路窄,无缘无分。做不成朋友。
他说:方大人。若你看到这封信时,已彻底放下了对我的成见,那你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
他问我:方大人以为,我这一生,最求而不得的是什么?
这是个没有答案,也再也问不到答案的问题。
可那句问话之后,还有一句这是最后一个卦象。
应下这几个字的,是这封书信最后摆放的位置。
层层叠叠的书信之上,纵横交错的缝隙之间。
伏燕栩指引而出的这个个方位。
最后组成的。
是一个方字。
我坐在桌旁沉默许久,终是叹了口气。
我自执刀之时,立誓毕生不再摘下面具。
因我明白,摘下这面具,等同于我抛却不了过去。
抛不下,舍不掉,人便固步自封,沉溺于往事种种,情义恩仇,皆复如是。
然而我仅仅这般低声念了片刻。
我抬起手,摘下了这面囚困了一切过去的面具。
我摘下它。
因我抛不下,也舍不掉这份浸满情义恩仇的过去。
作者有话说:
我哭了你们呢。
第43章
这一场戏拍完,我和伏燕栩的戏份也就到此结束。
可我坐在桌旁许久都没有动。
其实我给伏燕栩选这部剧,最能打动我的也就是这最后一场戏。
我很确定这个人设能为他加满分数。
这部剧也将会成为他大红大紫的道路上第一块踏脚石。
但我是真没想到,我这般感慨结束,转过头去,正好撞见伏燕栩站在编剧旁边眼眶通红。
我一怔。
我寻思自己演技就好到这程度,他见到了也会如此自叹弗如几欲落泪?
小风在旁啧啧感叹:您这戏加得,恰到好处!
副导也是连声赞美:你怎么想到摘面具的?这细节也太好了!
我很想谦虚谦虚。
但伏燕栩看着我,我有点儿说不出话来。
我问小风:他怎么了?
小风说:您一摘面具他就这样了,我也不知道啊。
只有副导和编剧都神情复杂地看着我。
他们有志一同挪开了脚步。
莫名其妙的,伏燕栩和我之间就骤然旁若无人了起来。
我走了过去。
趁他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把人拽进了化妆间。
当时的场景还是有点儿尴尬的。
我俩甫一进屋,他先一头碰在沙发背上,我差点儿被他绊倒。
还好我武艺高强,当即使了个武林绝学,才稳住了身形。
但伏燕栩就不怎么光鲜亮丽了。
他贴在沙发背上开始装死。
我看了一会儿,捡了个椅子坐在一旁,问:在吗?
伏燕栩没说话。
我又问:你死了?
伏燕栩翻过身和我对视了两秒,他没好气道:有话说话,别没事儿找事儿。
是这样的。
他态度一如既往差劲,我越看心里越不爽。
但我是什么人。
本总裁生来就是个有涵养有格调的人。
别人对我冷嘲热讽、不屑一顾,我也会以德报怨、微笑忍受。
忍无可忍之后会做什么就不太好说。
我深吸口气。
我道:看你状态不对,怎么,你没出戏?
我有什么没出戏的,伏燕栩不太优雅地坐在地上,头就靠着沙发一角,我早就出戏了。
那再好不过,我说,那我是谁?
伏燕栩脱口而出:方大人。
得。
我看着他,他看着我。
我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伏燕栩这厮,差劲就差劲在他是真的入戏了。
从知道自己要为国而死时,他整个人就投入进了方士坦然赴死的豪情里。
当然,可能还被编剧洗脑了和方大人有一腿。
他对着和我的剧情翻来覆去看过不下二十次,每次都冷笑表示毫无意义,没有难度。
但没难度和不入戏是两回事。
他一入戏,不仅坦然赴死,还感同身受般理解了方士的感情。
在他的心里,我已经不是我了,他也不是他。
总之我和他现在都该是两个纸片人。
简短解释他如今的心理活动。
那就是。
嗑的CP,BE了。
是的。
伏燕栩入戏容易出戏难,可比这更艰难的是,他觉得自己在嗑CP。
他觉得方士对方大人的感情超越了一切。
已经不能用求而不得爱而不说来形容。
我一言难尽。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坐在沙发上,神情寡淡地问我:你觉得呢?方大人到底爱不爱他呢?
恋耽美
唐刀的锋刃上映着一片烛光。
伏燕栩在笑。
真要说来,他几乎是不笑的。
他生着一张无情无欲的脸,越看越觉得他寡淡失味。
可我时刻见他,他似乎都带着笑意。
他眉梢眼角都带着笑,可眼底却沉得没有任何情绪。
伏燕栩说:方大人,晚了。
他说。
一切都晚了。
多年后我回想起与伏燕栩的初见,只能忆起他所说的几句话。
他为天下而出世,却一直未能走入这红尘。
应他这句晚了而来的。
是敌军气震山河,骤然冲破防线的攻击。
一时间,混乱的朝堂变得更为混乱。
这动荡的时局,也就在这重重迷雾背后,真正显露出它的残忍面目。
太子是朝中第一个自请出战的人。
认真说起,彼时大军压境,所谓的防守之地,也不过只剩下几座城池。
敌人来势汹汹,几乎是摧枯拉朽般赢得了胜利。
我将伏燕栩放出来时,就是在一个雨天。
天色很暗,下了点儿小雨。
太子已然出征,局势也早已不是那么简单。
我放他出来,是陛下的命令。
这次便与上次不同。
上次我是在山中强行将他绑了回来,这次,我却要恭恭敬敬请他进宫。
我并非因为天下而高看他一眼。
我不过是在为时局低头。
我如此想着,带着他入宫面圣,又带着他出宫安顿。
伏燕栩笑着对我说:方大人,你若早对我和颜悦色些,我也就不会这么形销骨立了。
我没有答话。
大抵两个月后,敌军又进一城,这一次,他们几乎就站在天子脚下开始叫嚣。
这让满朝文武都不能再忍耐下去。
他们出奇一致,纷纷选择了战。
不是一人,不是两人,而是所有人。
在他们心中,做了数十载政敌也好,曾经有过的恩恩怨怨也罢。
在这种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
三日内。
几乎所有人都披甲上阵。
而伏燕栩。
作为帝王如今最为信任的谋士,他居于城墙之上,气定神闲得仿佛这不过是个寻常的日子。
他甚至侧首笑道:方大人,劳驾为我搬一张桌子。
我问他要做什么。
他神神秘秘地同我讲:作法。
我也是真的信了他的胡言乱语,倒当真为他搬了一张桌子。
伏燕栩没什么虔诚之情的在那儿画符。
时不时还冲我笑一笑。
我无意与他多做纠缠,转身下了城楼。
半个时辰后,战争一触即发。
太子便率先掠阵。
如此行径,莫说是文武百官激动得面红耳赤,就连抄着家伙围在一旁的百姓也是惊喜交加。
难得的。
陛下还能站在一边感慨: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
只现在千钧一发,君也好,臣也罢,都没有任何区别。
可我仍是应了声,随着陛下赶往另一处阻击敌军。
临行前,我回首望了眼伏燕栩。
我不知我为何要看他。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人心,又或许什么都不为,只为想知道他到底想如何扭转乾坤。
但我并不能久留。
跟随陛下的那一战,惊险得很。
万幸天意终究还是倒向了我们,四场交锋之后,敌军将领咬牙撤退。
这关键时刻,城内又有人来报,太子负伤,敌军士气大振,如今已快破了城门。
之后的一切,我想我大概一生都不会忘记。
又或者。
的确一生都没有忘记。
我与陛下快马加鞭赶回之时,敌军已被伏燕栩震慑得不敢再近。
太子靠在城墙一侧,根本顾不得好生休养,直直望着站在城楼上的伏燕栩,嘴里喃喃道:他疯了
言罢,他匆惶看我一眼,连向陛下行礼都抛之脑后,只对我说:方大人,你能劝劝他吗?
他说得轻巧。
我抬眼看向伏燕栩,倒不清楚他究竟疯在何处。
我眼见他将符纸洒落半空,神情一如往常。
哪儿有疯癫之状。
但他静默片刻后骤然开口他说:我已说过,天意抉择了我,我抉择了此处,我既为不死之身,你们便不能再近一步。
莫说是第一次听闻此言的陛下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早就见识过的太子也是如此。
城下的敌军虽已被震慑,但似乎还有些不信邪,喧哗了一阵之后,惨白的天光之下,一支利箭就直直射了过来。
破空而至。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也无人能将它截下。
它就这么刺入了伏燕栩的肩下。
而伏燕栩的神情依然平静。
他甚至道:这已是第二十支箭了,你们还要继续吗?
此时再看,方能从箭矢折映而来的光亮里,看出他已满身利箭。
他却站得笔直。
敌军被他这句话问得一怔,陛下唇角微动,豁然扬手,厉声道:再战
这短暂二字,和着伏燕栩云淡风轻的身影,竟让无数人心神震荡,生出无穷无尽的勇气来。
一时间,杀声震天。
此战之后,所有人都觉劫后余生。
从前的勾心斗角也好,利益争锋也罢,似乎都随着敌军的撤退烟消云散。
这其实是场苦战。
但苦战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
我绕过许多向我赔罪言谈误会过我的官员,直接登上了城楼。
天光已黯。
身穿甲胄的士兵们互相搀扶着走下城楼。
伏燕栩就站在城楼上,微风拂来,他的衣摆轻轻掀动。
我走近时,他侧过头看我。
然后极轻极轻地一笑。
我同他说:你真是个疯子。
伏燕栩笑答:我说真的,我是不死之身。方大人,你不信吗?
我没有应答。
我说难得你立了大功,想来以后还有无数香火要供着你这尊神仙。
这次,我为你搬桌开坛,下次,就没机会了。
伏燕栩便不笑了。
他神情复杂地看我片刻,叹道:是啊
也许是近日的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如今尘埃落定,一切从头,我竟被他这惆怅的神情逗得笑了笑。
伏燕栩又道:方大人,您能不能别只顾着笑,再帮我搬一回桌好吗?
我颔首应了,走近了,手搭了上去。
片刻后,伏燕栩栽倒在了我的肩上。
半年时光匆匆而去,太子名正言顺的即了位。
我在这半年里官位升了又升,升到再无可升,已然是陛下的太子叹道:方卿,朕要用什么才能留你在朝中?
我笑着摇头。
出了宫,我特意孤身去了道观。
虽说被伏燕栩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可他的名号如今响彻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所在的道观,自然也焕然一新。
我踏入山门时,只觉此处香客络绎不绝。半点儿都没有当初的萧条之象。
守在门前的道士领着我走了进去,在一间房前站定。
他道:师叔就是在这里。他托我相赠之物,已全数置于屋中,方大人,请。
我静静看他片刻。
我叹道:他罢了。
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这般简单的陈设,倒的确有几分过往的印记。
我轻撩衣袍坐在椅上,怔怔看着桌上重山累叠的书信出神。
然后,我缓缓伸出手去。
我从未想过,身处暗室的伏燕栩,居然还别有妙法传递书信。
倒也无愧他如今美名天下。
只我更未想过。
这如山般繁多的书信,竟全是赠与我的。
我一封一封拆阅细看,伏燕栩对我的评价,却至始至终都无变化。
他曾说为我算过九卦。
我按着他的说法,在桌上将提及此事的书信摆在了特定的位置上。
再往下看时,他亦说我们互不理解,能心平气和谈话一次,已是世间奇景。
我哑然失笑。
及至最后一封信时,他提笔所写,已与半年前的战事有关。
伏燕栩这一生,洋洋洒洒写过的信里,我本该是沧海一粟。
可这如山累积的书信,每一字每一句,都刻着他无能改变世局的遗憾,与得偿所愿的坦然。
他说:方大人,若你得以见到这封信,那我必然已为天下而死。
他说:我为方大人算过的卦里,其实有一半是关于我自己。我算方大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对我改变看法,算来算去,却只能算到方大人与我冤家路窄,无缘无分。做不成朋友。
他说:方大人。若你看到这封信时,已彻底放下了对我的成见,那你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
他问我:方大人以为,我这一生,最求而不得的是什么?
这是个没有答案,也再也问不到答案的问题。
可那句问话之后,还有一句这是最后一个卦象。
应下这几个字的,是这封书信最后摆放的位置。
层层叠叠的书信之上,纵横交错的缝隙之间。
伏燕栩指引而出的这个个方位。
最后组成的。
是一个方字。
我坐在桌旁沉默许久,终是叹了口气。
我自执刀之时,立誓毕生不再摘下面具。
因我明白,摘下这面具,等同于我抛却不了过去。
抛不下,舍不掉,人便固步自封,沉溺于往事种种,情义恩仇,皆复如是。
然而我仅仅这般低声念了片刻。
我抬起手,摘下了这面囚困了一切过去的面具。
我摘下它。
因我抛不下,也舍不掉这份浸满情义恩仇的过去。
作者有话说:
我哭了你们呢。
第43章
这一场戏拍完,我和伏燕栩的戏份也就到此结束。
可我坐在桌旁许久都没有动。
其实我给伏燕栩选这部剧,最能打动我的也就是这最后一场戏。
我很确定这个人设能为他加满分数。
这部剧也将会成为他大红大紫的道路上第一块踏脚石。
但我是真没想到,我这般感慨结束,转过头去,正好撞见伏燕栩站在编剧旁边眼眶通红。
我一怔。
我寻思自己演技就好到这程度,他见到了也会如此自叹弗如几欲落泪?
小风在旁啧啧感叹:您这戏加得,恰到好处!
副导也是连声赞美:你怎么想到摘面具的?这细节也太好了!
我很想谦虚谦虚。
但伏燕栩看着我,我有点儿说不出话来。
我问小风:他怎么了?
小风说:您一摘面具他就这样了,我也不知道啊。
只有副导和编剧都神情复杂地看着我。
他们有志一同挪开了脚步。
莫名其妙的,伏燕栩和我之间就骤然旁若无人了起来。
我走了过去。
趁他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把人拽进了化妆间。
当时的场景还是有点儿尴尬的。
我俩甫一进屋,他先一头碰在沙发背上,我差点儿被他绊倒。
还好我武艺高强,当即使了个武林绝学,才稳住了身形。
但伏燕栩就不怎么光鲜亮丽了。
他贴在沙发背上开始装死。
我看了一会儿,捡了个椅子坐在一旁,问:在吗?
伏燕栩没说话。
我又问:你死了?
伏燕栩翻过身和我对视了两秒,他没好气道:有话说话,别没事儿找事儿。
是这样的。
他态度一如既往差劲,我越看心里越不爽。
但我是什么人。
本总裁生来就是个有涵养有格调的人。
别人对我冷嘲热讽、不屑一顾,我也会以德报怨、微笑忍受。
忍无可忍之后会做什么就不太好说。
我深吸口气。
我道:看你状态不对,怎么,你没出戏?
我有什么没出戏的,伏燕栩不太优雅地坐在地上,头就靠着沙发一角,我早就出戏了。
那再好不过,我说,那我是谁?
伏燕栩脱口而出:方大人。
得。
我看着他,他看着我。
我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伏燕栩这厮,差劲就差劲在他是真的入戏了。
从知道自己要为国而死时,他整个人就投入进了方士坦然赴死的豪情里。
当然,可能还被编剧洗脑了和方大人有一腿。
他对着和我的剧情翻来覆去看过不下二十次,每次都冷笑表示毫无意义,没有难度。
但没难度和不入戏是两回事。
他一入戏,不仅坦然赴死,还感同身受般理解了方士的感情。
在他的心里,我已经不是我了,他也不是他。
总之我和他现在都该是两个纸片人。
简短解释他如今的心理活动。
那就是。
嗑的CP,BE了。
是的。
伏燕栩入戏容易出戏难,可比这更艰难的是,他觉得自己在嗑CP。
他觉得方士对方大人的感情超越了一切。
已经不能用求而不得爱而不说来形容。
我一言难尽。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坐在沙发上,神情寡淡地问我:你觉得呢?方大人到底爱不爱他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