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渣攻后万人迷受重生了——扶松(12)
想赢没有错。
说到底,宋书才是受害最多的那一个。
宋师起身把落到一边的匕首捡起来,拇指划了下刀柄上笑得狡黠的小猫轮廓,伸手还给他:我自己去处理一下伤口,今天就到这里你要是还想练练,我让景休陪你过招。
宋书接过匕首,犹豫了一下:不用了。虽然他很想多练练,但人家武功厉害,给他这个新手小白做陪练,他过意不去。
又不是谁都像宋师,让他恨不得陪练得累死对方最好。
宋师挑眉,抬起下巴往院门处偏了偏:他闲得很。
宋书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看见院门处蹲着一个无聊到拔草的影子,对着他们的方向,斗笠下的目光幽怨,充满了赤/裸裸的你们玩也不带我的控诉。
宋书:
看上去确实很闲。
宋师自己找人要了绑带和药物过来,刚刚在演武场上滚了一身的泥土,现在也懒得讲究太多,直接坐在了台阶上,顺便看他们过招练武。
其实伤口也不严重,就是看着吓人,但冬天温度低,风一吹骨头都顺着血液冻僵了,府里的那位医师吓得不轻,硬要他缠上绑带,宋师拗不过他。
他用温水清洗了一遍伤口,上完药后,咬着绑带给自己缠上。
场上正打得火热。
像宋师的武器是鞭子,景休的本命武器就是那把天天抱在怀里的木剑,名叫桃木。
他的武器和为人一样,不懂变通,显得不够锋利,木剑易折,又十分笨重,最多打人打得痛,根本没法造成多大的伤害。
所以宋书其实有点好奇景休要怎么用这把剑,然而景休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抽出这把剑,反而是拿它当格挡的盾牌,让宋书所有的攻击最后都没能落到实处。
景休说:我的剑是盾牌,公子说,你就把我当沙袋,找容易攻击的点,熟悉一下基本功,不用担心我,你打不到我的。
景休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轻功,另一点是防御,只要他在别人身边,这把木剑就所向披靡,没人能碰到他半分衣角,但在其他人手里却只是一把普通的木剑,没有这种效果。
只能当他天赋异禀,和这把剑天生一对。
练了半个下午,宋书也累了,半道就过来了的章五守在演武场边,跑去让人传了晚膳。
接下来好几天,宋师也不再规避宋书,每天都会腾出一些时间来在演武场陪他练武,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
直到出京这一日。
靖康王没有出来送他们,为了落实病重这件事,但莫管家出来了,一直将他们送到城外那间府邸里。
闫都外交界两处,京都正道北城门交接的是常州,这座隶属靖康王府的府邸在临近东城门的附近,所以他们是从东城门出来的,恰好就从府中东门出发,距离不算特别远。
宋书和宋师的行李都差不多,宋书带书是常事,他对读书有天分,而且还要备考后面的殿试,宋师带着是为了多了解一些关于这个世界的背景。
武器用具什么的,宋师则是很感兴趣,而且若不经常练习,他剩下的六块腹肌也要没了,至于宋书他最近在习武。
东西搬进了府,宋师带过来的只有一个景休,宋书也只带着章五,府中本来就有丫鬟小厮,不用担心没有下人照顾衣食起居。莫管家帮他们安排好了这些后很快就回去了。
时辰还早。宋师前几天去了一趟护城营转了一圈,没见到多少人,足以见得这些人又多懒散。
如今他算是要正式上岗,所以今天于情于理也要去一趟。
他只带了两个下人,准备到时候回来的路上打听打听天光寺在哪里,如果顺道就也去一趟,然而刚骑上马,宋书就带着章五出门了。
两人对视一眼,宋师下意识地右眼皮一跳,果不其然听见宋书主动开口道:哥哥是要去护城营吗?
他笑道:小书想一起去看看,可以吗?
护城营校场是不允许普通百姓入场的,但宋书不是普通百姓,而且
如今的护城营,也没那么多规矩了,没人管,连军营里都是一盘散沙。
他本来就在习武,提出这个建议很合理,也没有为难的意思,宋师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他没法拒绝。
他是骑马的,宋书不会骑,只能坐马车。
上车前他看了一眼宋师的手,宋师顺着他的视线注意到自己结了痂的伤痕,不太在意地笑了笑,借着甩缰绳的动作掩住了手背:想骑马的话,以后再教你。
他不敢收宋书偶尔反常的、不经意的关心,就像宋书不敢信他突然会毫无目的地为了自己磕伤了手的样子。
宋书的目光移到他脸上,顿了半秒,掀开车帘进去了。
第20章 同知 这位才是指挥使大人。
临近校场时宋师下了马,景休又藏到了暗处,宋书戴着斗笠跟着他走,章五等在原地守着马车。
护城营校场是块废弃多年的荒地,后来被皇帝扔来开发给护城营当演武场了,场地倒也不小,五六百人蜗居在这里也绰绰有余。
没人愿意守在荒于一人的营地门口,进入校场的正门前只有两个大剌剌地坐在地上的汉子,天寒地冻里穿着简陋的短打劲装,身材看着虎背熊腰,却缩着脖子躬着身,在雪花飘飞里搓手哈气互相埋怨道:这种破天气还要来校场练武,那指挥同知顶天了不过个副将,还不是统领呢,凭什么总要我们听他的?
就是,也不看看这营地成什么样了宫里那位都不想管了,好像前几天还封了个世家的公子做指挥使闹着玩儿呢?
铁定又是得罪了人,来咱们这儿的,除了那倔得像头驴一样的杨同知,你见过谁来能呆过两天的?
也是啊这么多天也没见着有人来,该不会是跑路了吧?
谁知道呢?那娇生惯养的公子哥要真来了,就杨同知一个人都能把他磨得搓了一层皮。
可怜呐可怜
这两人谈天说地闲聊了半天,竟然硬是没发现有人来了,一直等宋师听够了,才牵着马走近,打了个响指:两位?
两名汉子同时一惊,其中一个抓起放在旁边的大刀就窜了起来,警惕道:你们是?
宋师余光瞥见身侧的宋书披着月白色的狐裘,雪落了满肩,眉眼间都像酝着寒霜气。扯了扯马绳,把指挥使的身份令牌甩出来,言简意赅道:指挥使上任,来巡查的。
两个汉子的目光在他们之间转了两圈,最终犹犹豫豫地定在了宋书身上,想起他们知道的关于新任指挥使的描述:世家公子气度不凡,细皮嫩肉,一看就符合。
宋师牵着马,又一直是他说话,长得虽然俊美,但一看就比宋书糙多了,两人都以为他是跟着主子过来的下人,还在疑惑这世家公子竟然也不摆谱,只带一个人来。
然而宋书却退了两步,衣摆微晃时伸手推了推宋师,沉声道:这位才是指挥使大人。
两名汉子:
他们转了个方向,又行了一次礼,讪讪道:见过统领大人。
宋师点头,收了令牌往里面走:今日来轮值的有多少人,营中几位副将在?
一名大汉留守在原地,另一位刚刚拿刀质问两人的跟了上来,给他们指路:今天来的,咳就两三百人,副将本来就只有一位,就是杨川杨同知,他今天也在,这个时辰大概是在东边的演武场上习武吧。
按理来说像护城营这种与军营制度差不多的营地,平日里很少会有休息日,除了春假以外基本都应该每日全员报备,演习和巡防练武。
如今的护城营全员六百人左右,来的却只有两百人,守门的两个士兵还十分偷懒懈怠,可见护城营现在成了什么狗屁不通的样子。
宋师却更在意另一件事:你刚刚说的杨同知叫杨川?
汉子想起这位新上任的指挥使身份,对他问的这个问题表示了然:没错,正是他,就是您知道的那位。
宋师看了一眼宋书,有点头疼。方才听你们说他能把我磨得搓了一层皮,这是什么意思?
宋书被这一眼看得莫名其妙。
背后说人闲话还被当事人亲耳听到,大汉干笑着道:这个不好说,不好说。
没什么不好说的,宋师看过原著,原文里有过杨川这个人,戏份还不少,虽然大部分描写都是写他对宋书的痴迷没错,他也是宋书的追求者之一。
原文里对他的身份描述只用了寥寥几句就带过了,宋师也是刚刚听这两人东拉西扯才想起来,杨川正是指挥同知,比指挥使要低一阶的从三品。
不怪宋师没想起来,他后期看文几乎都是一目十行,除了正经的剧情介绍,这些关于乱七八糟情感纠葛他几乎都选择性地看一点略一点,全文上下通篇下来宋书的追求者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什么小侍卫、丫鬟、宫女连太监都有!他也没法一个个地去记。
他能在听见这个名字就想起这个人的原因,主要还是归功于他和太子洛放一样,是个比较有个性的角色。
他喜欢上宋书是因为一见钟情好吧,其实几乎所有喜欢宋书的人对他都是一见钟情,毕竟他这张脸简直太有迷惑性了,自认钢铁直男的宋师偶尔看见这张脸都有点抵抗不住,更何况不是那么直的了。
他和宋书第一次见面本来是在原剧情里的几天之后,原主当时做了指挥使后没两天就厌了,兴致缺缺地跑了路,而当时身为指挥同知的杨川是个名副其实的武痴,热爱武功热爱到了几乎疯魔的地步。
他爹把他扔进护城营,是为了锻炼他的管理能力,他在护城营里待过半个月,虽然意识到这个由一堆街头巷尾的懒汉闲汉组成的营地烂泥扶不上墙,却还是想要尽力拯救一下,在他绝对的武力镇压下,护城营终于走上了勉强维持的正轨秩序。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护城营应该早就散了。
宋师空降到这里做了指挥使,好不容易驯服的手下都要听他行事,原主又不懂怎么管理军营,只知道瞎指挥一通,气得杨川追着他喊单挑,原主躲他躲回了王府,于是一路追过来的杨川就这么阴差阳错地看到了前来找他的宋书。
宋书重生后的那一世轨迹也差不多,宋书没有跟着宋师出城,他在计划怎么杀他,所以杨川本来应该见到宋书的时间还是在好几天之后。
但现在因为宋师产生的蝴蝶效应,剧情有所改变,宋书提前跟过来了,不出意外,这两人也会提前碰面。
宋师心想,要是让杨川缠上宋书,说不定宋书就没空来谋划杀他的事情了呢?毕竟原文里宋书也是被杨川缠得很不耐烦的。
算了,顺其自然吧。
快走到演武场的一路上也没碰见几个士兵,宋师看着这雪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顿住了步子问:你们平日里休息的营地在哪里?
就在前面。
宋师指了指旁边缄默不言的宋书,麻烦带他去歇一歇,我自己去找你们副将。
大汉刚要应下来,却见宋书开口温言道:不用了哥哥,我既然是跟着你来的,歇在营地里算怎么回事?我也想看看将士们平日里是怎么训练的。
大汉脸色变得有些尴尬,觉得这话是在嘲讽,但又见他神色十分平静,并没有讽刺的意思,只得干笑了一声,心里惊讶这细皮嫩肉的小公子竟然是指挥使的弟弟,那不就是那位才名在外的宋家二公子吗?
宋师又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歪坚持:行吧。这位兄弟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我叫熊七。大汉挠了挠头,是熊掌的熊,七八的七。
熊七,宋师到,麻烦你帮个忙,把这马栓住。路也不远,我们自己去前面找你们副将就行了。
熊七连忙点头,很快牵着马走了。
杨川的确是在演武场,宋师进去之前没看见几个人,进去后倒是在场地周边看到一大圈人头,乌乌泱泱地围成三四堆,身上都穿着护城营分发的那套简陋的短打,大部分都在场下无所事事地看着中间空出来的场地,一个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那身衣服穿着不像是有正经军职的士兵,反倒像是街头流浪的混混痞子。
宋师听熊七嘀嘀咕咕说了几句,和他知道的一样,杨川对自己训练严格,也没少镇压着这群兵痞子一起训练,眼下却全都围在这里,时不时还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和乱七八糟的鼓掌声。
宋师走近了才看见场地上不止杨川一个,杨川穿着一身劲装常服,并不显得多突出,作为宋书有名有姓的追求者之一,他的脸长得也不差,如果说三皇子洛放是温润如玉的君子类型,他就是那种浓眉大眼的俊朗长相,看着也人高马大。
他手里拿着一把长刀,头发束得十分随意,还有些散乱,对着对面的汉子眼里带着一种莫名的狂热。
那汉子也握着长刀,剧烈地喘气,这么冷的天汗水都浸透了背后的衣衫,看得出体力有些不支,被他的眼神看得毛毛的:大人?还打吗?
杨川抹了把额头的虚汗,比起这名大汉,他明显更游刃有余一些,思考两秒,还是叹气道:算了,没劲。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话不能这么说啊!跟他对打的汉子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随手扔了刀,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一边缓气一边道,同知大人武功确实厉害,咱们弟兄谁在你手里都撑不过十个回合,可我好歹还算行吧?二十个回合了呢!
旁边有人起哄:您不能打完就丢啊!没功劳也有苦劳吧?
就是就是!
不是有位新来的指挥使吗?听说那是靖康王爷的儿子,从小跟在那个什么修士身边习武的他要是来跟同知大人打,你们猜谁能赢?
这还用猜?肯定赌同知大人啊!
那个新来的都多少天了,也没见他管管咱们,可见肯定也是抛弃我们了,要我说,我可不听他的话,要听也是听同知大人的
那个什么什么宋公子凭什么空降指挥使?他说不定还打不过我们呢!我不服气!我也听同知大人的!
恋耽美
说到底,宋书才是受害最多的那一个。
宋师起身把落到一边的匕首捡起来,拇指划了下刀柄上笑得狡黠的小猫轮廓,伸手还给他:我自己去处理一下伤口,今天就到这里你要是还想练练,我让景休陪你过招。
宋书接过匕首,犹豫了一下:不用了。虽然他很想多练练,但人家武功厉害,给他这个新手小白做陪练,他过意不去。
又不是谁都像宋师,让他恨不得陪练得累死对方最好。
宋师挑眉,抬起下巴往院门处偏了偏:他闲得很。
宋书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看见院门处蹲着一个无聊到拔草的影子,对着他们的方向,斗笠下的目光幽怨,充满了赤/裸裸的你们玩也不带我的控诉。
宋书:
看上去确实很闲。
宋师自己找人要了绑带和药物过来,刚刚在演武场上滚了一身的泥土,现在也懒得讲究太多,直接坐在了台阶上,顺便看他们过招练武。
其实伤口也不严重,就是看着吓人,但冬天温度低,风一吹骨头都顺着血液冻僵了,府里的那位医师吓得不轻,硬要他缠上绑带,宋师拗不过他。
他用温水清洗了一遍伤口,上完药后,咬着绑带给自己缠上。
场上正打得火热。
像宋师的武器是鞭子,景休的本命武器就是那把天天抱在怀里的木剑,名叫桃木。
他的武器和为人一样,不懂变通,显得不够锋利,木剑易折,又十分笨重,最多打人打得痛,根本没法造成多大的伤害。
所以宋书其实有点好奇景休要怎么用这把剑,然而景休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抽出这把剑,反而是拿它当格挡的盾牌,让宋书所有的攻击最后都没能落到实处。
景休说:我的剑是盾牌,公子说,你就把我当沙袋,找容易攻击的点,熟悉一下基本功,不用担心我,你打不到我的。
景休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轻功,另一点是防御,只要他在别人身边,这把木剑就所向披靡,没人能碰到他半分衣角,但在其他人手里却只是一把普通的木剑,没有这种效果。
只能当他天赋异禀,和这把剑天生一对。
练了半个下午,宋书也累了,半道就过来了的章五守在演武场边,跑去让人传了晚膳。
接下来好几天,宋师也不再规避宋书,每天都会腾出一些时间来在演武场陪他练武,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
直到出京这一日。
靖康王没有出来送他们,为了落实病重这件事,但莫管家出来了,一直将他们送到城外那间府邸里。
闫都外交界两处,京都正道北城门交接的是常州,这座隶属靖康王府的府邸在临近东城门的附近,所以他们是从东城门出来的,恰好就从府中东门出发,距离不算特别远。
宋书和宋师的行李都差不多,宋书带书是常事,他对读书有天分,而且还要备考后面的殿试,宋师带着是为了多了解一些关于这个世界的背景。
武器用具什么的,宋师则是很感兴趣,而且若不经常练习,他剩下的六块腹肌也要没了,至于宋书他最近在习武。
东西搬进了府,宋师带过来的只有一个景休,宋书也只带着章五,府中本来就有丫鬟小厮,不用担心没有下人照顾衣食起居。莫管家帮他们安排好了这些后很快就回去了。
时辰还早。宋师前几天去了一趟护城营转了一圈,没见到多少人,足以见得这些人又多懒散。
如今他算是要正式上岗,所以今天于情于理也要去一趟。
他只带了两个下人,准备到时候回来的路上打听打听天光寺在哪里,如果顺道就也去一趟,然而刚骑上马,宋书就带着章五出门了。
两人对视一眼,宋师下意识地右眼皮一跳,果不其然听见宋书主动开口道:哥哥是要去护城营吗?
他笑道:小书想一起去看看,可以吗?
护城营校场是不允许普通百姓入场的,但宋书不是普通百姓,而且
如今的护城营,也没那么多规矩了,没人管,连军营里都是一盘散沙。
他本来就在习武,提出这个建议很合理,也没有为难的意思,宋师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他没法拒绝。
他是骑马的,宋书不会骑,只能坐马车。
上车前他看了一眼宋师的手,宋师顺着他的视线注意到自己结了痂的伤痕,不太在意地笑了笑,借着甩缰绳的动作掩住了手背:想骑马的话,以后再教你。
他不敢收宋书偶尔反常的、不经意的关心,就像宋书不敢信他突然会毫无目的地为了自己磕伤了手的样子。
宋书的目光移到他脸上,顿了半秒,掀开车帘进去了。
第20章 同知 这位才是指挥使大人。
临近校场时宋师下了马,景休又藏到了暗处,宋书戴着斗笠跟着他走,章五等在原地守着马车。
护城营校场是块废弃多年的荒地,后来被皇帝扔来开发给护城营当演武场了,场地倒也不小,五六百人蜗居在这里也绰绰有余。
没人愿意守在荒于一人的营地门口,进入校场的正门前只有两个大剌剌地坐在地上的汉子,天寒地冻里穿着简陋的短打劲装,身材看着虎背熊腰,却缩着脖子躬着身,在雪花飘飞里搓手哈气互相埋怨道:这种破天气还要来校场练武,那指挥同知顶天了不过个副将,还不是统领呢,凭什么总要我们听他的?
就是,也不看看这营地成什么样了宫里那位都不想管了,好像前几天还封了个世家的公子做指挥使闹着玩儿呢?
铁定又是得罪了人,来咱们这儿的,除了那倔得像头驴一样的杨同知,你见过谁来能呆过两天的?
也是啊这么多天也没见着有人来,该不会是跑路了吧?
谁知道呢?那娇生惯养的公子哥要真来了,就杨同知一个人都能把他磨得搓了一层皮。
可怜呐可怜
这两人谈天说地闲聊了半天,竟然硬是没发现有人来了,一直等宋师听够了,才牵着马走近,打了个响指:两位?
两名汉子同时一惊,其中一个抓起放在旁边的大刀就窜了起来,警惕道:你们是?
宋师余光瞥见身侧的宋书披着月白色的狐裘,雪落了满肩,眉眼间都像酝着寒霜气。扯了扯马绳,把指挥使的身份令牌甩出来,言简意赅道:指挥使上任,来巡查的。
两个汉子的目光在他们之间转了两圈,最终犹犹豫豫地定在了宋书身上,想起他们知道的关于新任指挥使的描述:世家公子气度不凡,细皮嫩肉,一看就符合。
宋师牵着马,又一直是他说话,长得虽然俊美,但一看就比宋书糙多了,两人都以为他是跟着主子过来的下人,还在疑惑这世家公子竟然也不摆谱,只带一个人来。
然而宋书却退了两步,衣摆微晃时伸手推了推宋师,沉声道:这位才是指挥使大人。
两名汉子:
他们转了个方向,又行了一次礼,讪讪道:见过统领大人。
宋师点头,收了令牌往里面走:今日来轮值的有多少人,营中几位副将在?
一名大汉留守在原地,另一位刚刚拿刀质问两人的跟了上来,给他们指路:今天来的,咳就两三百人,副将本来就只有一位,就是杨川杨同知,他今天也在,这个时辰大概是在东边的演武场上习武吧。
按理来说像护城营这种与军营制度差不多的营地,平日里很少会有休息日,除了春假以外基本都应该每日全员报备,演习和巡防练武。
如今的护城营全员六百人左右,来的却只有两百人,守门的两个士兵还十分偷懒懈怠,可见护城营现在成了什么狗屁不通的样子。
宋师却更在意另一件事:你刚刚说的杨同知叫杨川?
汉子想起这位新上任的指挥使身份,对他问的这个问题表示了然:没错,正是他,就是您知道的那位。
宋师看了一眼宋书,有点头疼。方才听你们说他能把我磨得搓了一层皮,这是什么意思?
宋书被这一眼看得莫名其妙。
背后说人闲话还被当事人亲耳听到,大汉干笑着道:这个不好说,不好说。
没什么不好说的,宋师看过原著,原文里有过杨川这个人,戏份还不少,虽然大部分描写都是写他对宋书的痴迷没错,他也是宋书的追求者之一。
原文里对他的身份描述只用了寥寥几句就带过了,宋师也是刚刚听这两人东拉西扯才想起来,杨川正是指挥同知,比指挥使要低一阶的从三品。
不怪宋师没想起来,他后期看文几乎都是一目十行,除了正经的剧情介绍,这些关于乱七八糟情感纠葛他几乎都选择性地看一点略一点,全文上下通篇下来宋书的追求者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什么小侍卫、丫鬟、宫女连太监都有!他也没法一个个地去记。
他能在听见这个名字就想起这个人的原因,主要还是归功于他和太子洛放一样,是个比较有个性的角色。
他喜欢上宋书是因为一见钟情好吧,其实几乎所有喜欢宋书的人对他都是一见钟情,毕竟他这张脸简直太有迷惑性了,自认钢铁直男的宋师偶尔看见这张脸都有点抵抗不住,更何况不是那么直的了。
他和宋书第一次见面本来是在原剧情里的几天之后,原主当时做了指挥使后没两天就厌了,兴致缺缺地跑了路,而当时身为指挥同知的杨川是个名副其实的武痴,热爱武功热爱到了几乎疯魔的地步。
他爹把他扔进护城营,是为了锻炼他的管理能力,他在护城营里待过半个月,虽然意识到这个由一堆街头巷尾的懒汉闲汉组成的营地烂泥扶不上墙,却还是想要尽力拯救一下,在他绝对的武力镇压下,护城营终于走上了勉强维持的正轨秩序。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护城营应该早就散了。
宋师空降到这里做了指挥使,好不容易驯服的手下都要听他行事,原主又不懂怎么管理军营,只知道瞎指挥一通,气得杨川追着他喊单挑,原主躲他躲回了王府,于是一路追过来的杨川就这么阴差阳错地看到了前来找他的宋书。
宋书重生后的那一世轨迹也差不多,宋书没有跟着宋师出城,他在计划怎么杀他,所以杨川本来应该见到宋书的时间还是在好几天之后。
但现在因为宋师产生的蝴蝶效应,剧情有所改变,宋书提前跟过来了,不出意外,这两人也会提前碰面。
宋师心想,要是让杨川缠上宋书,说不定宋书就没空来谋划杀他的事情了呢?毕竟原文里宋书也是被杨川缠得很不耐烦的。
算了,顺其自然吧。
快走到演武场的一路上也没碰见几个士兵,宋师看着这雪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顿住了步子问:你们平日里休息的营地在哪里?
就在前面。
宋师指了指旁边缄默不言的宋书,麻烦带他去歇一歇,我自己去找你们副将。
大汉刚要应下来,却见宋书开口温言道:不用了哥哥,我既然是跟着你来的,歇在营地里算怎么回事?我也想看看将士们平日里是怎么训练的。
大汉脸色变得有些尴尬,觉得这话是在嘲讽,但又见他神色十分平静,并没有讽刺的意思,只得干笑了一声,心里惊讶这细皮嫩肉的小公子竟然是指挥使的弟弟,那不就是那位才名在外的宋家二公子吗?
宋师又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歪坚持:行吧。这位兄弟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我叫熊七。大汉挠了挠头,是熊掌的熊,七八的七。
熊七,宋师到,麻烦你帮个忙,把这马栓住。路也不远,我们自己去前面找你们副将就行了。
熊七连忙点头,很快牵着马走了。
杨川的确是在演武场,宋师进去之前没看见几个人,进去后倒是在场地周边看到一大圈人头,乌乌泱泱地围成三四堆,身上都穿着护城营分发的那套简陋的短打,大部分都在场下无所事事地看着中间空出来的场地,一个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那身衣服穿着不像是有正经军职的士兵,反倒像是街头流浪的混混痞子。
宋师听熊七嘀嘀咕咕说了几句,和他知道的一样,杨川对自己训练严格,也没少镇压着这群兵痞子一起训练,眼下却全都围在这里,时不时还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和乱七八糟的鼓掌声。
宋师走近了才看见场地上不止杨川一个,杨川穿着一身劲装常服,并不显得多突出,作为宋书有名有姓的追求者之一,他的脸长得也不差,如果说三皇子洛放是温润如玉的君子类型,他就是那种浓眉大眼的俊朗长相,看着也人高马大。
他手里拿着一把长刀,头发束得十分随意,还有些散乱,对着对面的汉子眼里带着一种莫名的狂热。
那汉子也握着长刀,剧烈地喘气,这么冷的天汗水都浸透了背后的衣衫,看得出体力有些不支,被他的眼神看得毛毛的:大人?还打吗?
杨川抹了把额头的虚汗,比起这名大汉,他明显更游刃有余一些,思考两秒,还是叹气道:算了,没劲。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话不能这么说啊!跟他对打的汉子一听这话顿时松了口气,随手扔了刀,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一边缓气一边道,同知大人武功确实厉害,咱们弟兄谁在你手里都撑不过十个回合,可我好歹还算行吧?二十个回合了呢!
旁边有人起哄:您不能打完就丢啊!没功劳也有苦劳吧?
就是就是!
不是有位新来的指挥使吗?听说那是靖康王爷的儿子,从小跟在那个什么修士身边习武的他要是来跟同知大人打,你们猜谁能赢?
这还用猜?肯定赌同知大人啊!
那个新来的都多少天了,也没见他管管咱们,可见肯定也是抛弃我们了,要我说,我可不听他的话,要听也是听同知大人的
那个什么什么宋公子凭什么空降指挥使?他说不定还打不过我们呢!我不服气!我也听同知大人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