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错误举报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爱吃羊角蜜(15)

    事情也如徐老婆子想的那样,徐娘子的婆母待徐娘子如亲女,却也不曾苛责。而刘老三也对徐娘子也上心。
    娘,你就放心,我心里有数。徐娘子道,宁哥儿家以前是做食肆的,他在县里开了一家面馆,他教了大山和当家的做面,我们也打算开家面馆。
    徐老爷子闻言,眉毛一竖,你说什么?他一个哥儿开了一家面馆,你还要跟他抢生意?
    爹,哪里能是这样?徐娘子解释道,不是这样,宁哥儿想要做别的,他一个人开面馆也忙不过来,所以打算做点轻省的,就让我们把面馆的生意接过去。
    徐老爷子闻言脸上的表情倒是好了一些,他打算做什么?
    好像是咸菜一类的,他说这个简单,而且要人不多。
    本来徐老爷子听了她的话,放松了一些,听说做咸菜,又担忧起来了,咸菜家家都会,他做这个能成吗?
    行,你这是没有吃过宁哥儿坐的咸菜,好吃着呢!咱们面馆的人吃着都说好,宁哥儿还说他还有好多种咸菜的做法呢!
    徐老爷想象不出来咸菜能好吃再哪里?又酸,又咸,还有股不好闻的味道。
    咸菜再好吃还不是那个味儿?真的能行?
    徐娘子以前也是不相信的,她也觉得咸菜再好吃也就那样,但是吃了宁哥儿做的咸菜,她才知道事情无绝对。
    我跟你说,你也想象不出来,等下次来,我给你带两坛子你就知道了。
    徐老爷子倒是相信了一点,那我有空就去看看,他是大姐的孩子,你们可别欺负他。
    徐娘子好气又好笑,是谁昨儿个还落了人宁哥儿的面,害得她好一阵子担心。今天,就护上了?
    知道,知道,我是他亲二姨,我能害了他?不说别的,就是他教了我们家大山这一门手艺,我就感激他。你不是不知道,大山学木匠没那根筋,跟人家学医,人家说他不是吃这行的饭。好不容易跟着宁哥儿学做面,这可算有点成绩了,我也算是放下心了,到时候我们一家子就在县里开个小面馆,然后再给大山娶个媳妇,就在县里。我也不放心当家的成天上山打猎。
    唉,大山学做面,这也算是个手艺。上山打猎是挣钱,但是这也是拿命挣来的。我一直想劝劝你,拿钱置办几亩地种田算了,但是你们家没一个会下地的。徐老爷子叹了一口气,上个月,老秦头没了,有个大主顾想要一张熊皮,出了三百两银子。当时全村都心动了,一门心思想上山猎熊。三百两银子啊,能买三十亩上好良田了。老秦头本来都不干了,他儿子给他跪下让他出山。
    他没办法,只能拿出那把弓进了山。
    这一进山,他就没有出来。三天后,村长组织我们上山找人,只在深山找到那把弓和一些碎布。
    徐娘子听了,心一揪一揪的。她想,当初当家进山找人参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若是没有救宁哥儿,当家的是不是还会进第二趟山?
    二妞,二妞,你咋了?被吓到了?徐老爷摇摇她的手腕,其实你也别怕了,现在老三不是跟着学做面吗?你们以后就在县里卖面,钱多少无所谓,你们有个营生就成。别让他再进山了,我这心里也不踏实。
    爹,去年年底我生了一场病,大夫说没救了,需要用人参。当家的冒雪进山给我找人参,结果意外救回来了宁哥儿。我想,当初,要是没有救回来宁哥儿,当家的是不是还会进第二次山?
    徐老爷没想到里面还有这种详情,他以为刘老三就宁哥儿就是把他带回来,指个路这样的,没想到居然是这样。
    你也别多想。
    爹,我就是怕了。
    不怕,你们不是已经打算在县里开店铺了吗?那就不回来了。
    不用徐老爷子提醒,徐娘子都打算,哪怕刘老三不乐意,她这辈子都不会再让刘老三进山了。
    在县城里面的刘老三猛地打了好几个喷嚏,啊切,啊切!
    爹,你这是咋的?好好的,是不是得了伤寒?
    刘老三摇摇头,没事,一时间鼻子痒。
    爹,你说是不是姥爷在念叨你啊,你往常都是去姥爷家的,就今年不去,他铁定不高兴了。
    嗨,那是我不想去吗?
    不是,是我娘不让你去。就大山接了一句。
    二姐,爹吃饭了。树哥儿来见两人吃饭,你是没看见,宁哥儿家以前做什么的,他手艺好着呢,你们看看他做的那些菜,我见都没见过,看起来就香得很。
    树哥儿逮着宁哥儿就是一顿夸。
    哈哈,咱们宁哥儿手艺厉害着呢,他家以前是做食肆的,家里请了几个师傅,可以说是有钱人家的哥儿了。
    树哥儿想到他接下来的遭遇,低下头。唉,也是个可怜孩子。
    白宁帮着树哥儿做了慢慢一大桌的菜,中间的就是那只烧鹅。然后加上地里的野菜鸡蛋,还有徐娘子带来的肉,他又做了道香椿炒鸡蛋,四喜丸子,蘑菇烧肉,野菜饼,酸菜鱼,西湖醋鱼。
    看起来都是些家常菜,但是白宁做的很上心。
    宁哥儿,你这手艺真好。树哥儿夸赞道。
    宁哥儿,你是什么鱼?好酸,但是好开胃,我还想吃。徐老婆子尝了一口西湖醋鱼,点点头。
    徐舅舅吃了一块香椿炒蛋,这是咱们后面树上的叶子吗?这也能做菜?还别说,这味儿怪好的。
    第24章
    一顿饭吃得异常满足。
    一桌子菜都没有一个剩下的,就是那肥腻腻的烧肉没有剩下来,都给小表弟用饭拌着吃了。
    幸好我想着多蒸点饭,要不还不够吃,宁哥儿做的菜太好吃了,我都吃了三大碗。树哥儿收拾这桌子,跟着真哥儿唠嗑,真哥儿就是他大儿子娶的那个哥儿。
    宁哥儿家以前也是开食肆的,多少跟着家里学过,别说你,我都吃了两碗。真哥儿也是揉揉肚子,他饭量真的不行,就是天天干活,一顿也只能吃下去一碗,两碗的时候特别少。结果今天中午就吃了两碗。
    唉,可惜宁哥儿都说亲了,要是没说亲我看跟水生年岁也差不多。
    真哥儿听了赶紧劝了一句,姆父,你别这样说,小心人听见了对宁哥儿的名声不好。
    对对对。树哥儿说完四处看了一下,发现周围也就他们两个,这才放心了,你也别洗了,去看着柱子去,这几个碗就我来洗。
    也好,那我先出去了。
    出去正好碰到徐老婆子几个凑一起嘀嘀咕咕的,奶,二姑,你们说啥呢?对了,柱子和小宝呢!
    说菌子的事情,这山上下雨天不是老多菌子,宁哥儿说给他留着,等他来拿。
    柱子和小宝给你爷带去看新房子了。
    真哥儿应了一声,这么远,等到县里得都坏了。
    白宁也考虑过了这个路程,他们从县里过来,一共用了六个小时,也就是一百多里,来回就是十二个小时,包括采摘的时候和耽搁的,新鲜的菌子肯定不成了。
    那还是晒干,你们这边有收干菌子吗?
    收,就是收得少,价格还便宜,一斤干菌子也才一二十个铜板。
    白宁思索片刻,问道,菌子一般几月初,到时候我过来看看,要是这个菌子好卖,你们就帮我收了,价格不会比那客商低。
    要是你要还算什么钱,到了时候我让你舅姆给你们采些,反正不是多值钱的东西。就这五月就有菌子出了,六月七月这几个月菌子都比较多,今儿吃得那菌子就还是去年捡的,晒干后放干燥通风的地方,现在也能吃不坏。
    白宁没有再提钱的事情,钱不钱的,还要等看以后好卖不好卖,好卖自然就要给钱,不好卖他也就存一批放小宝空间自己吃。
    就是啊,宁哥儿要吃,到了菌子出来我去给采些晒上,到时候来拿就成了,没有关系的。真哥儿也道。
    那就麻烦真哥了。白宁对真哥儿笑笑,他觉得这个哥儿是真的挺温柔的。
    宁哥儿,你要不要去英大伯那边看看?他们修的青砖瓦房呢,都好了,今天修整修整,明天就上梁了。明天你们也不走了,等后日再走,上梁这天热闹着呢。他自己说有事的,明天上梁,今天就要把吉饼打出来,昨天就说好了,今天下午就过去帮忙打吉饼。
    白宁有点兴趣,他扭头看徐娘子,回去不回去还是要看徐娘子,二姨,回不回?
    徐娘子接收到了白宁的视线,她虽然有点担忧家里两个爷们,但是看热闹的心思还是占了上风,:那就后日再走。
    树哥儿从屋里出来,听见徐娘子的话,高兴的说,二姐这次要多玩两天啊,以前你来的时候就是头天来第二天就走,都没有好好招待你。
    那可说好了,你可别嫌我白吃白喝的。徐娘子也打趣道。
    这话也就是个笑话,树哥儿不会当真,且不说二姐每次来都会给老人带衣裳,有时候也该会给几个孩子带衣服鞋子,就没有一次是空着手来的。
    二姐这样说,那我就不能留你了,真哥儿,快点灯,连夜送你二姑回去。
    哈哈!
    走了走了,把门关上。
    新的砖瓦房这里还是胚子,只起了墙,其他地方都空的,附近倒是围了许多的人,有认识徐老婆子的人纷纷给她打招呼。
    二婶娘,你这过来看看啊?二妞也回来啦?
    要我说,二妞就是孝顺,这一年都得回来看二婶好几次,不像我家那个,一年到头也就逢年才回来。
    得了吧,三花还能回来看看你,有些人啊,吹是嫁了个城里人,但是好几年了也没见回来了过!
    严大幺,你说谁呢?
    谁接说谁?
    徐老婆子本来听人夸她女儿孝顺,正准备走过去跟她们唠嗑唠嗑,就听她们马上就要干起来的架势,索索脖子。算了,她都老胳膊老腿儿了,经不住吵,还是一边去吧!
    恰好,她转身就看看了大嫂,二妞,那不是你大伯娘呢?咱们过去跟她唠唠,这些日子可把她得意坏了,我得把她按住了,小心她飘了。
    噗
    白宁倒是没想到这老太太还这么逗趣,一不小心的笑出声儿了。
    两妯娌挨一起,嘀嘀咕咕一阵,大伯娘看了白宁一眼。低头问,哎,这就是大妞的孩子?昨天听老大家的说了就想来看看,结果忙了一天也没个歇下的时候。别说,长得跟大妞也像,模样真俊,对了说了人家了没?我这
    说了,说了。徐娘子赶紧道,她这大伯母有一个爱好,看见小辈总喜欢操心,要是不截住她的话头,她能一直嘀嘀咕咕下去。
    说了啊,那真是可惜了,我娘家有一个侄孙,人长得出挑,性子也好,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个读书人,今年就要下场考试了。
    闻言,徐娘子更加庆幸刚才自己说的快。大伯母这个侄子她又不是没听说过,毕竟从这孩子读书进学堂开始,就是大伯母口中的有出息孩子。只是这孩子都是二十好几了,连个童生都没中,徐娘子真的怀疑她大伯母是不是头脑有问题。
    不过,她不会当着她大伯母说这个话的。
    毕竟那孩子再没出息,好歹读了这十多年的书,是个识字的不是?
    树哥儿也听着大伯母说她娘家侄孙都听烦了。起初听说大伯母娘家侄孙他还挺羡慕的,居然出了一个读书人。但是耐不住大伯娘常常提起呀,可不就听烦了吗?
    他不想听,就问,大伯娘,吉饼开始做了没?我跟真哥儿过去帮忙做吉饼了。
    英子他媳妇开始做了,你们去吧,我跟你娘唠嗑唠嗑。
    白宁围着这房子走了一圈,这青砖瓦房只是个胚子,样子也简单,四四方方的,一排溜的五间房,有好些汉子正在搭架子,徐舅舅和几个表哥表弟都在。要说美观还真的没有的,或许,是要等成品出来才好。
    或许是看出白宁的无聊,徐娘子道,宁哥儿这是无聊了,这时候的确没有什么好看的,等明儿上梁才热闹呢!
    白宁想到上梁要 祭神,到时候肯定是热闹的。
    徐老爷子刚跟一群老伙计唠嗑着,但是又两个小家伙他根本就不得空,一个个的东张西望,想到处跑,他根本就闲不下来。
    爹爹来了,要爹爹。小宝眼尖,在人群中看见白宁的身影,就要过去。
    徐老爷子简直就是松了一口气,回头一看,不慌宁哥儿来了,儿媳妇和老婆子也来了。顿时抱起两个娃娃,走,我们找爹爹去。
    看见爹爹,小宝顿时就抱着不松手了。
    徐老爷子把曾孙递给儿媳妇,长出一口气,哎呀,你们总算来了,再不来我是没办法了。
    看他这个样子,徐老婆子忍不住吐槽道,你以为带小娃子好耍,就以为给了他一口饭他就能长这么多大?以前背着孩子下田的时候,多喂一口奶你娘都要在那里念叨半天。
    徐老爷子以前还真真的想的,今天两个曾孙给他上了一课,想想以前老婆子带三个女儿,还要给一家子做饭下田,老娘还时不时过来要钱要粮食
    他觉得老婆子这些年还真的不容易。
    心里这么想,徐老爷子也不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让老婆子落了他的面子。
    行了行了,这都多少年的事儿,你怎么还在说,这么多人在呢!说完,不自在的走了。
    什么德行,跑得比谁都快。徐老婆子啐了一口,走了,没啥好看的了,我回去编扫把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