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错误举报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爱吃羊角蜜(20)

    一个牌匾三百文,不讲价。
    白宁带了牌匾回去,徐娘子看了牌匾,顿时惊讶的道,宁哥儿,这是你买的。
    对,二姨,你们面馆明天开业,怎么都要弄个牌匾去。要不然将来问你这个面馆叫啥,到时候咋说?
    宁哥儿说得有道理。
    来来,我们这就拿去挂上。白宁招呼刘老三和刘大山,再挂上红绸,明天再取下来。
    哎呀,忘记了,还要买上鞭炮,放一挂鞭炮庆祝一下。
    宁哥儿,不用整的这么隆重吧。
    要的,要不然谁知道你们这面馆开张了啊!
    谭明赶着牛车回了村里,秦氏也要找他,你三叔爷算了你们的八字,婚期定六月十三,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没有。
    没有的话,那明日我个你伯就把这期单给送过去了,还有那聘礼什么的,你看多少合适?
    我出十八两,再六套衣裳,其余的大伯母,你看着来。
    啥?这么多?
    秦氏个徐大伯对视一眼,寻常娶个媳妇也就五两不到,这再想想,那小哥儿也是城里人,也有手艺,也划算。
    行,你搭我跟你大伯上县里买东西。
    大伯,咱们村有谁的地要卖吗?
    谭大伯看了自己侄子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想种地了。
    没有,我又不会种地。帮宁哥儿问的,他从别的地方弄了一点种子回来,说是一种调料,需要地种。
    秦氏好奇的问,啥调料?
    不知道,我没问。
    卖地倒有人买,你九叔家的小儿子,你记得不?
    他不是死了吗?
    对啊,他媳妇要改嫁,地肯定是带不走的,那有三亩中地,一亩好地,你看着宁哥儿要不要?
    如果要的话,你们动作得快点。村里人不少都盯着这点地呢。就是现在价钱有点高,僵持住了,四亩地一共三十六两。
    谭屠户点头,是有点贵了,那我回去就跟他说。
    谭屠户采买的东西直接就放县城的屋子,东西刚刚放好,那边白宁就回来了。
    宁哥儿,你托我的事儿有消息了。
    真的?
    就我大伯村子,有四亩地,三亩中田,一亩上田,不过动作要快,这地有人盯着,只是要价有些高。
    价格贵点没关系。
    那等后天吧,明天我大伯他们会过来下聘,婚期也出来,就在六月。
    这么快?
    他们才认识两个月,这都在开始谈婚期了,这放现代都是闪婚。
    快吗?还好。
    白宁有些飘,这前辈子二十七岁,他对象都没谈,这辈子才十六,马上就要成亲
    怎么办?感觉有点达到了人生巅峰,有点飘。
    宁哥儿,你咋了,怎么有点神不守舍的?
    二姨,你说我现在成亲早不早?
    不早,十六也差不多该成亲了。
    对了,你跟小宝说了没有?
    说了,小宝没事。
    徐娘子倒有些诧异了,寻常的时候,小宝黏你可黏的紧,我还以为他会闹一阵子。
    没,小宝是个听话的孩子,不会想那么多的。
    第32章 买地
    翌日上午,谭家大伯和大伯母就带着谭明就来下聘礼了。
    小门小户的也没那么多讲究,黄媒婆念过聘礼,白宁这边收了,这亲就算正式定下了。
    过后,徐娘子留下他们吃午饭,刘老三陪着他们在厅里说话。
    宁哥儿,我看那谭明也是大方的,这礼我也好久没有看见了。
    白宁开口,二姨,我不看重这个。白宁觉得,他对谭屠户有好感,六成是那声音引起的。
    徐娘子白了他一眼,傻子喂,这下聘礼越重,代表那家越是看中。
    这个说法,白宁还是赞同的。在现代的时候,还有因为彩礼什么的,谈了好几年的情侣闹崩的情况。还不是那姑娘跟了拿男的几年了,男方父母看轻了那姑娘。
    今儿一桌都是白宁下的厨,他也是废了十八般手艺,煎炸炖煮,样样都来了一个遍,整得那是色香味俱全。
    秦氏见此对白宁越是满意,虽然两家分了家不住一起,但是有个勤快还有本事的哥儿照顾自家侄子,他还是很高兴的。
    宁哥儿这手可真巧,这些菜色我在这根本就没见过。看起来就这么好,吃起来肯定好吃。
    伯母谬赞了,都是些寻常菜。
    一顿饭可谓宾主尽欢。
    白宁帮着收拾桌子板凳,他这里的桌子板凳太齐全,刘老三他们开店子的时候,白宁就让他们搬了一些过去用着,等新打的好了再还过来。
    不过中午这一顿过后,白宁对以后得营生又新有了主意,他可以做麻辣烫。毕竟做咸菜的周期有点长,这么个小县城也不好卖不是?
    不过明天还要去忙田的事情,事情也没有定论。
    他坐在屋子里写配方,麻辣烫说起来简单也简单,难也难。他只知道卤肉的配方,麻辣烫他只见过,配方不太清楚。
    这时候回想起来,发现记得挺清楚的。
    宁哥儿,你不是要去看田的事情吗?我们可以走了。
    来了。
    这次白宁把小宝也给带上了,徐娘子他们新开张,徐娘子也有点忙,没有时间顾得小宝。再加上,他想带小宝起初去看看。
    小宝一坐上牛车,就兴奋的东张西望,一看就知道他特别高兴。
    小宝今天好高兴,这是怎么了?
    白宁笑道,小宝喜欢坐牛车,颠来颠去的,他就觉得高兴。
    原来是这样。谭明跟几个堂哥的孩子没有怎么相处过,不清楚他们的习惯,原来小孩子还有这种习惯。
    他摸摸记住了这点,准备回来的时候,去陈木匠那里打个摇摇车。
    云岭村距离县里也不远,牛车就是速度慢,到云岭村也要不了半个小时。
    到了。
    秦氏是知道他们今天要过来的,昨天谭明就跟他们说了,今天过来看看土地的。
    宁哥儿,明子,你们到了啊!这是小宝也来了?
    白宁把小宝抱下来,我带他到处看看,认认路。
    大伯母,那地还在吧?
    在的,在的,今天有人看了地,出价少了,老三他媳妇不干,最少也得出到三十五两。
    谭明把牛车绑好,那我们先走那边去。
    这时候白宁才发现他手里还提着一包东西,不用想都知道这是要送给村长的礼物。
    他有些懊恼,他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
    秦氏:你们不歇歇再过去?
    不了,反正来得也不远。
    那行吧,我给你们带路。
    一路上,白宁看见有好多人跟谭大伯他们打招呼,看见谭明也会热情的招呼,也会好奇的看他和小宝。
    白宁末世这种大场面都见过了,害怕这小小的一两人打量吗?
    相安无事的来到了村长这里,谭大伯敲响了院门。
    谁啊?院子里传来一声妇人的问话,还有人走动的声音。
    嫂子,是我,谭大河。谈大伯说道。
    院门打开了,出现一个妇人,大河啊,找你哥?屋里呢?
    当家的,当家的,大河兄弟来找你了。然后她又看向了谭明他们,明子也来了?
    伯娘。
    好好,进屋里来。
    村子看见白宁,猜测到了他们这是来做什么的了,心头有些不高兴。这大河真是不懂规矩,他们自己村的地,带一个外姓人来做什么?
    你们是为了老三媳妇那几亩地来的?
    对啊,二哥,这地还没有人买吧!
    没,老三媳妇要价有些高,咱们村虽说不穷,也有钱不到哪里去,一时半会的也下不定决心。
    那这样,我们买了,这是宁哥儿,明子的未婚夫郎,他家不是这里,想买几亩地傍身。
    要卖给外姓人,谭家村长有些不乐意。回头一想,这是谭明的未婚夫郎,那反正都是要嫁给谭明的,到时候还不是他们村的人?
    那成,价格也说好了,老三媳妇说最少三十五两,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钱我们也带来了,可以直接定下来。
    老婆子,你去叫老三媳妇过来一趟,就说地的事儿妥了,让她带上地契过来。谭家村长也是个果断的性子,等下过了户,也趁着天还早,我们顺便就去县里把这事报备一下。
    都听二哥你的。
    第33章
    谭家村长做事雷厉风行,当白宁从县衙出来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个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半天都没有。
    宁哥儿,现在天还尚早,要不要明子带你去田里看看,也认认路?
    大伯,这地里种了粮食没有?
    没,这地原本是包给人家种的,后来老三媳妇说卖的风声出来后,那家人怕收不回今年的粮食,就没有再种他家的地。
    这还别说,倒是如了白宁的意。
    要是这地里种着粮食,那就不能再种别的了,最起码要等这季粮食收起来。那这样子的话,就错过了种辣椒的时间。
    好,那我们就去看看地。
    看到了地,白宁算是知道老三媳妇为什么要这么多银子了,四亩地连在一起。虽然不是一整块地,却是相连的。
    宁哥儿,你这地我听明子说用来种香料,会不会太多了?
    白宁摇摇头,不多。
    伯母,我这里有件事还要麻烦你一下。
    你说。
    我那批香料是托人从南边送过来的,过明后就到了,是育苗好的。这地赶紧整理出来,麻烦你问问村里有没有人帮我整一下地,我一天给二十个铜板。
    宁哥儿这地也没有多少,我们一家人来也要不了几天。
    伯母,那苗子放不得,还有除水沟什么的,得费些事儿,土也要耙得细细的,最好明天就弄好。
    秦氏闻言,这样啊,那成,我去叫几家人来,我看二十个人也差不多了。
    那就麻烦伯母了。
    一切都安排好,白宁跟谭明就又回到县城。
    跟谭明分开,他去隔壁接了小宝过来,徐娘子问,你地买好了?
    好了,四亩地脸地契给给我了。
    那就好,你不是要种香料吗?那地里种了粮食没有?
    白宁摇头,没有,还刚好赶上了。
    徐娘子:那正好,这下午都没有什么生意,我让你姨夫跟大山去帮你锄地。
    那倒是不用,我请了人再那里锄地,明后日那苗子应该就到了,早点把地修整好,也好早点种下去。
    你说的也在理,二姨也不懂那些。徐娘子又问,你晚上在这里吃吧,今天你姨夫买到了一条牛腿,用来卤了,还剩下不少。
    白宁来了一点兴趣,这个时代,农耕都是用牛的。所以牛宝宝的身价很高,不能宰杀,一般世面上一年到头也见不着牛肉卖。
    这牛不是不能宰杀的吗?姨夫上哪里买的?
    这是头老牛,不小心摔了腿,活不了了,那主人上了衙门报备后,杀了卖肉,一姨夫也是赶巧了。
    刘老三买的老大一个牛腿,卤好后,卖掉一些,还剩下一斤多,白宁过来后,又煮了一个青菜汤,加上剩下的卤鸭卤猪肉,就这样吃了。
    二姨,你们这两天生意怎么样?
    还成,跟在你那边也没什么差别,我还加了馒头进去,收益倒是比以前好点。说起这两天的生意,徐娘子就止不住笑。
    那二姨不累吗?
    累啥?我看你二姨这阵子挣钱后,气色都比以前好了不少,哪里还晓得累哟。刘老三在一旁打趣道。
    白宁沉吟了一下,既然这样,二姨,你们考虑不考虑真正做点特别的东西?
    什么特别的东西?我们这卤肉面可是县里独一家,前街的人都来我们这里吃面呢!
    你们这卤肉面虽好,但是方子琢磨琢磨还是能琢磨出来的,我现在跟你说个特色的包子。
    两夫妻看见白宁说的这么神秘,好奇心不由得大起,包子还有特别的?
    对,这包子叫鸡汁小笼包,不过这两天我也没空教你们,等我忙完这阵子再来。
    徐娘子虽然好奇着小笼包的做法,当下还是白宁那批香料更重要,你忙,忙完了再说。
    白宁话头一转,二姨,刚才我看你们卤菜还剩不老少吧!这天热了,你们每天也别卤那么多,卤肉也就四五斤就够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