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回到家中,母亲对顾远之很是担忧,却又不能不让他去,只能千叮咛万嘱咐。
顾远之也一一应下,便被顾廷叫到书房去又嘱咐了一大堆差不多的话。
知道二人都是关心自己,顾远之也没生出什么不耐烦来,只是一笑之后全然应下。
第二日,顾远之便出发前往蓟州。
蓟州离京城并不远,快马过去,也不用多少时日。
顾远之到任之后出示了任职文书,又跟着将行李放到自己的住处,就这样住了下来。
夜里蓟州那边给他们办了个小宴接风,顺道庆祝他们任职。
赞画连品级都没有,不过是让武举出身的武人有个立军功的地方,到时候当做踏板升迁罢了。这样的阵仗,当然不是因为赞画今日赴任,而是因为顾远之在场。
既是顾指挥的儿子,又是皇上的奶兄弟,哪个身份拎出来都够这里的人巴结。
遂整场小宴下来,多数军官都围着顾远之转,拿着酒敬他,嘴上还说着要他多多关照。
听得顾远之想笑心说他一个赞画怎么关照他们,顾廷又要清白,定是死也不肯做这些事的。
至于姜瑜
姜瑜,姜瑜若心情好,兴许会答应吧。
皇宫,养心殿内。
已是深夜,姜瑜这几日没日没夜地批着奏折,每日睡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倒是有些分不清这会儿是什么时候。
他不习惯让太监伺候,连郭宇都不让近身,只允许那一人留在他身边。
许是这些日子实在疲乏,他一停下御笔,将奏折往旁边一丢,垂着眼习惯性唤了那人的名字。
远之,茶凉了。
第12章
蓟州的日子并不算难过,且有着顾指挥的儿子和皇上的奶兄弟双重身份,这里的人都对他很是不错。
顾远之人生头一回体验到关系户的好处,但心底并没有多高兴。
顾廷这个指挥使的职位并不是铁饭碗,而姜瑜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天知道今天吃过的好处是否要在以后还回去。
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考虑这种事的时候,顾远之头疼的是该怎么快速拿到军功回去。
到蓟州不过几日,他便收到姜瑜派人递来的信,走的锦衣卫秘密渠道,倒是没有叫旁人发现。只是来送信的锦衣卫兄弟一直看着他笑,叫他很是奇怪。
打开了信才知道对方笑的是什么,想是觉得顾远之不日就要回京城,成为大楚第一个赞画不到一月就高升回京的武官。
姜瑜的信中又提了一次要在秋猎上见到他,又说如果见不到,那今年秋猎就到蓟州去办。
顾远之心说蓟州哪有地方给你搞秋猎???
实在是姜瑜想一出是一出,顾远之没办法,开始将注意力放到军务上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立个功赶紧回去。想姜瑜那边早就安排好了,只等着他这边随便拿个人头就下令将他调回去。
急着立功?
带他们的武将名叫崔虎,人很不错,倒是不像其他人一般巴结他。
不过,关于顾远之的事情,崔虎多少也知道。所以在顾远之过来问近些时日北地可有人不自量力到蓟州来搞小动作的时候,崔虎眉头一挑,立马便猜到了他的目的。
顾远之有些局促,尴尬了小一会,还是点了头。
皇上急还是你急,我瞧你小子刚来那两天可是一点都不急。崔虎笑了两声,把手头刚拿到的军报扔给他,这些时日北地滴雨未落,北国已经小规模对边境一些小镇小村落下手了。
顾远之接过军报匆匆扫了一眼,大约明白崔虎的意思,点点头道了谢。
这日回到住处,顾远之路过偏僻处正好听见几句不对劲的话,便停下脚步细听了一番。
江南那富庶之地来的,怎会没有钱?
定然是诓骗哥几个的,那地方富得流油,出来的人还会没钱吗?
没钱就是没钱,怎么?没钱你们还想打人吗?
最后这话明显是被欺负的人说的,听起来是一个颇为冲动的人,声音带着几分怒气,倒像是个武人。
顾远之先前并没有与这些赞画如何接触,日常见着了也不过是打个招呼便是了,连同行的赞画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都不大知道。
不过,不知道归不知道,这样的事儿既是瞧见了,顾远之也不可能不管。
他原本往住处走出去脚步一转,走向发出声音的那偏僻处,正好看见一人挥拳就要打到另外一人脸上。
顾远之眼睛一眯,快步上前,抓住了那人的拳头,给了对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方才看向另外二人。
谁啊?!这么多管闲事!
那二人本骂骂咧咧,却在看见顾远之的时候突然没了气势,只干笑着称呼他为顾赞画。
方才似乎听见二位在向这位赞画讨钱?顾远之眉头微皱,微点着头说了这话。
那二人眼珠子一转,揣摩着顾远之的意思,连忙摇着手说:没有没有,怎么会呢!根本没有这种事啊!
既如此,他方才那拳头,也是没有咯。顾远之盯着他们看,很好说话般笑了一声,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容他们反驳。
那二人明白顾远之后台硬得不行,哪里敢跟他硬碰硬,连带着被顾远之保下来的小子也不敢怎么欺负了。
既然没有,那就滚吧。顾远之瞥了他们一眼,一副不想追究,但也不想看见他们的样子。
有了顾远之这句话,那二人自然不会再留下来碍眼,脚底抹了油一般跑远了去。
待二人彻底走远,顾远之方才放开对方的手,瞥了他一眼,一时没想起他的名字。
卓飞,想你们这些大人物也不记得我们这些人。卓飞抹了一把脸,这儿实在暗得不行,顾远之也没看清他先前究竟有没有被那二人揍过。
只是记性不好,且你我都是赞画,我算什么大人物。顾远之笑笑,并没有把对方的无礼放在心上。
卓飞见对方与京城那些倨傲的官家子弟很是不同,有些奇怪地多看了他一眼,略有些别扭地说:先前宴上见他们恭维你,还当你与京城那些个纨绔一般对不住,是我眼拙。
嗯,当时不过是应付那些人罢了。顾远之也猜到对方为什么对自己有误会,只是一笑而过,更是没将这样的误会放在心上。
他在这个世界需要关注的东西不算多,但每一样都让他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办法分出心思来关注这些小事。
方才的事,谢谢你了。若不嫌弃,以后有事也可以来找我,虽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卓飞别过头,转了转手腕,突然说,其实你长得好,还是武状元,又得皇上宠爱,他们巴结你也可以理解。
后两个还说得过去,长得好跟他们巴结我有什么关系?顾远之失笑,转身与卓飞一块儿往回走。
大家伙都是粗人,哪见过你这样的美人。我,我不是冒犯你,是你真的与我们这些粗人很不一样。许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实在别扭不中听,卓飞连忙解释,可越解释越有些解释不清,叫他实在有些懊恼。
顾远之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再解释:我明白你的意思,早点回去休息吧。
此事之后的好几日,顾远之与卓飞熟络起来,也在卓飞的介绍下,与几名赞画熟悉起来。
至于先前崔虎说过的北国骚扰边境一事,顾远之本没有放在心上,只当北国并不会在开春这段时间动手。
没想就因为开春不下雨,他们草原的草长不起来,牛羊没有草吃,死了一大片,没办法便到大楚边境来劫掠。
劫掠边境一事,北国做得也是熟练,小规模北国士兵过来扫荡一波便跑,十分灵活,大楚军队过去的时候人都已经跑了。而且,大楚幅员辽阔,边境线长得不行,要真的留人下来守也没有办法。
蓟州本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蓟州算是比较富庶的一个地方,北国自然不可能放过这里。
如崔虎所料,没过多久,才到晚春,即将入夏的日子,北国便坐不住了。
顾远之,这次你也跟着去,别让皇上等久了。对付北国的一支小队定人员的时候,崔虎将他也加了进去。
定人的时候崔虎将他叫了过去,亲自将他的名字加进去,又吩咐了一番,叫他努努力,别白去了。
顾远之听着对方那句别让皇上等久了有些不是滋味,总觉得所有人都觉得姜瑜对他似乎很是不同。这份他人觉得的不同并非仅仅的皇帝宠信某位大臣,更像是对什么人的宠爱一般。
他人眼中这样的不同让顾远之有些不舒服,但他不可能拒绝,因为他需要这一次机会。
其他赞画听说顾远之要跟着出去对付北国人,大都有些羡慕,只卓飞有些担忧,拉着他到一旁去细细嘱咐。
顾远之听到后面笑出声来,惹得卓飞一愣,浓密的眉毛一皱,问:怎么了?
只是平时不见你这么啰嗦,觉得新奇罢了。顾远之眼睛笑得如月牙一般,被月光一照,让那张本就惊艳的脸更加吸引人的目光。
卓飞有些看呆了,但很快发觉自己这样看着人十分不礼貌,连忙别过头去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顾远之不是没看见,但周围人这样的反应实在是太多了,他也已经见怪不怪。
原本选好了人,是后日就要出发,可隔日下午,郭宇却是来了蓟州,瞧着还是快马加鞭来了,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
皇上,皇上说郭宇瞧着累得不行,站在那儿直喘着气,看得顾远之连忙给他倒了杯水,以免他一口气没上来。
皇上说了什么,你且歇一会,慢慢说。顾远之将水递给他,心里还想着姜瑜有什么话不能让锦衣卫来传话,这郭宇细胳膊细腿的,这样跑过来怕是头都要跑掉。
郭宇歇了一小会,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终于将姜瑜要跟顾远之说的话说了出来。
皇上说,前线太危险了,你不许去。
这次行动加上了顾远之,因着姜瑜的特别照顾,他加入行动自然也要报给姜瑜,所以从定好人的当天这个消息便快马加鞭送进了宫里。
原以为是能让顾远之快些回宫的事情,姜瑜想是不会不同意,没想他真的不同意。
顾远之都觉得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看着郭宇,深吸一口气,问:出去拿个人头,我就能回京城了,皇上不知道吗?
皇上知道,可前些天有人跟皇上说这些赞画到边疆去,偶尔打个仗人就没了。郭宇也有些无奈。
顾远之按了按眉心,思索姜瑜对自己的纵容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可以抗旨吗?
顾远之放下手来,看着郭宇,对他说:你回去跟皇上说,我就要去。
郭宇一听,手上的杯子都掉了下来,哎哟了一声,终究是没说什么,只将这话带了回去。
又是跑死不知道几匹马,顾远之又离开蓟州出去打北国人的时候,郭宇回到了皇宫,在乾清宫内战战兢兢将顾远之的话重复了一遍。
一声巨响,桌上的奏折被扫了下来。
郭宇连忙跪下来,只悄悄抬头去看姜瑜的神色,见对方眼里尚有几分担忧,心里为顾远之捏了把汗,但也算是稍微放下心来。
顾,远,之,你这是恃宠而骄了?
郭宇:皇上,不要在大臣身上随便用恃宠而骄这个词
第13章
已经跟着小队出去剿灭北国人的顾远之当然不知道姜瑜发了火,他只跟着这支小队想着赶紧拿个人头好回京城去。
姜瑜催着且不是他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还是母亲的状况。
虽说只相处了四年多一点,但顾远之对这位母亲还是有着母子感情的。母亲对自己的好,顾远之也不是瞎子聋子,不可能半点感觉不到。既是感觉到了,自然也不可能在对方身子渐渐不好的时候无动于衷。
待会儿让你个人头,砍下来后用这个包起来,回去领赏,顺道往上报。领队看了顾远之一眼,扔给他一团摸起来就很粗糙的布。
顾远之:
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让他赶紧回去是吗?
多谢。但也不必让我,我自己可以的。顾远之到底也是年轻,并不大想叫领队让人头给自己,拱了拱手,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领队打量了他一眼,笑着摇摇头,也没再坚持。
小队之间打游击,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回去的。
顾远之他们跟北国人周旋着拿了几个人头,过了小一周才回来,回来之后还要出去一趟。不过这回又派了两队,打算把这次来偷袭的一小波北国人全干掉。
顾赞画,你父亲来了信,走之前先看一眼。
顾远之回来得急,稍微收拾了一下,吃个饭又是要走。没想临出门之前,却是瞧见有人拿着一封信冲向了他,看起来还挺急的样子。
怎么了?顾远之接过信,瞧着不是走锦衣卫秘密渠道来的,还当只是小事,嘴里边随口问了一句。
听送信的人说,顾指挥说了是急事。来人咽了咽唾沫,明明顾远之看起来很好说话,可听见这话之后便瞬间冷了神色,叫人瞧了浑身一哆嗦。
急事,家中能称为急事的,要么是家被抄了,要么就是母亲出事了。
有姜瑜顶着,顾远之先否了前一个猜测,直接肯定顾廷说的急事就是母亲出事了。
只是母亲出事了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用用自己的职权派个锦衣卫早些过来告诉他,这样普普通通送个信都不知道母亲已经是几日之前出的事了。
顾远之紧锁着眉头打开信,匆匆扫过,如他所料,确是那孩子没了。
也是意料之中,只是信中说母亲身子更是不好,已经卧床躺了两日,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怎么了?可是家中有事?若是家中有事,这回拿的人头也够皇上将你调回去了。领队发现顾远之这边的动静,特地走过来给了他一个不去的机会。
顾远之看了一眼先前的同伴,想着信中说只是身子差了些,暂时没什么生命危险。且他明白自己拿几个人头都不要紧,姜瑜要的只是一个将他调回去的由头,可只拿了这样一点功劳便要调回去,实在有些落人口舌,顾远之不可能完全放任姜瑜去做这些事。
不,我跟你们一块儿去。顾远之摇摇头,拒绝了领队的好意。
恋耽美
顾远之也一一应下,便被顾廷叫到书房去又嘱咐了一大堆差不多的话。
知道二人都是关心自己,顾远之也没生出什么不耐烦来,只是一笑之后全然应下。
第二日,顾远之便出发前往蓟州。
蓟州离京城并不远,快马过去,也不用多少时日。
顾远之到任之后出示了任职文书,又跟着将行李放到自己的住处,就这样住了下来。
夜里蓟州那边给他们办了个小宴接风,顺道庆祝他们任职。
赞画连品级都没有,不过是让武举出身的武人有个立军功的地方,到时候当做踏板升迁罢了。这样的阵仗,当然不是因为赞画今日赴任,而是因为顾远之在场。
既是顾指挥的儿子,又是皇上的奶兄弟,哪个身份拎出来都够这里的人巴结。
遂整场小宴下来,多数军官都围着顾远之转,拿着酒敬他,嘴上还说着要他多多关照。
听得顾远之想笑心说他一个赞画怎么关照他们,顾廷又要清白,定是死也不肯做这些事的。
至于姜瑜
姜瑜,姜瑜若心情好,兴许会答应吧。
皇宫,养心殿内。
已是深夜,姜瑜这几日没日没夜地批着奏折,每日睡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倒是有些分不清这会儿是什么时候。
他不习惯让太监伺候,连郭宇都不让近身,只允许那一人留在他身边。
许是这些日子实在疲乏,他一停下御笔,将奏折往旁边一丢,垂着眼习惯性唤了那人的名字。
远之,茶凉了。
第12章
蓟州的日子并不算难过,且有着顾指挥的儿子和皇上的奶兄弟双重身份,这里的人都对他很是不错。
顾远之人生头一回体验到关系户的好处,但心底并没有多高兴。
顾廷这个指挥使的职位并不是铁饭碗,而姜瑜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天知道今天吃过的好处是否要在以后还回去。
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考虑这种事的时候,顾远之头疼的是该怎么快速拿到军功回去。
到蓟州不过几日,他便收到姜瑜派人递来的信,走的锦衣卫秘密渠道,倒是没有叫旁人发现。只是来送信的锦衣卫兄弟一直看着他笑,叫他很是奇怪。
打开了信才知道对方笑的是什么,想是觉得顾远之不日就要回京城,成为大楚第一个赞画不到一月就高升回京的武官。
姜瑜的信中又提了一次要在秋猎上见到他,又说如果见不到,那今年秋猎就到蓟州去办。
顾远之心说蓟州哪有地方给你搞秋猎???
实在是姜瑜想一出是一出,顾远之没办法,开始将注意力放到军务上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立个功赶紧回去。想姜瑜那边早就安排好了,只等着他这边随便拿个人头就下令将他调回去。
急着立功?
带他们的武将名叫崔虎,人很不错,倒是不像其他人一般巴结他。
不过,关于顾远之的事情,崔虎多少也知道。所以在顾远之过来问近些时日北地可有人不自量力到蓟州来搞小动作的时候,崔虎眉头一挑,立马便猜到了他的目的。
顾远之有些局促,尴尬了小一会,还是点了头。
皇上急还是你急,我瞧你小子刚来那两天可是一点都不急。崔虎笑了两声,把手头刚拿到的军报扔给他,这些时日北地滴雨未落,北国已经小规模对边境一些小镇小村落下手了。
顾远之接过军报匆匆扫了一眼,大约明白崔虎的意思,点点头道了谢。
这日回到住处,顾远之路过偏僻处正好听见几句不对劲的话,便停下脚步细听了一番。
江南那富庶之地来的,怎会没有钱?
定然是诓骗哥几个的,那地方富得流油,出来的人还会没钱吗?
没钱就是没钱,怎么?没钱你们还想打人吗?
最后这话明显是被欺负的人说的,听起来是一个颇为冲动的人,声音带着几分怒气,倒像是个武人。
顾远之先前并没有与这些赞画如何接触,日常见着了也不过是打个招呼便是了,连同行的赞画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都不大知道。
不过,不知道归不知道,这样的事儿既是瞧见了,顾远之也不可能不管。
他原本往住处走出去脚步一转,走向发出声音的那偏僻处,正好看见一人挥拳就要打到另外一人脸上。
顾远之眼睛一眯,快步上前,抓住了那人的拳头,给了对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方才看向另外二人。
谁啊?!这么多管闲事!
那二人本骂骂咧咧,却在看见顾远之的时候突然没了气势,只干笑着称呼他为顾赞画。
方才似乎听见二位在向这位赞画讨钱?顾远之眉头微皱,微点着头说了这话。
那二人眼珠子一转,揣摩着顾远之的意思,连忙摇着手说:没有没有,怎么会呢!根本没有这种事啊!
既如此,他方才那拳头,也是没有咯。顾远之盯着他们看,很好说话般笑了一声,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容他们反驳。
那二人明白顾远之后台硬得不行,哪里敢跟他硬碰硬,连带着被顾远之保下来的小子也不敢怎么欺负了。
既然没有,那就滚吧。顾远之瞥了他们一眼,一副不想追究,但也不想看见他们的样子。
有了顾远之这句话,那二人自然不会再留下来碍眼,脚底抹了油一般跑远了去。
待二人彻底走远,顾远之方才放开对方的手,瞥了他一眼,一时没想起他的名字。
卓飞,想你们这些大人物也不记得我们这些人。卓飞抹了一把脸,这儿实在暗得不行,顾远之也没看清他先前究竟有没有被那二人揍过。
只是记性不好,且你我都是赞画,我算什么大人物。顾远之笑笑,并没有把对方的无礼放在心上。
卓飞见对方与京城那些倨傲的官家子弟很是不同,有些奇怪地多看了他一眼,略有些别扭地说:先前宴上见他们恭维你,还当你与京城那些个纨绔一般对不住,是我眼拙。
嗯,当时不过是应付那些人罢了。顾远之也猜到对方为什么对自己有误会,只是一笑而过,更是没将这样的误会放在心上。
他在这个世界需要关注的东西不算多,但每一样都让他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办法分出心思来关注这些小事。
方才的事,谢谢你了。若不嫌弃,以后有事也可以来找我,虽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卓飞别过头,转了转手腕,突然说,其实你长得好,还是武状元,又得皇上宠爱,他们巴结你也可以理解。
后两个还说得过去,长得好跟他们巴结我有什么关系?顾远之失笑,转身与卓飞一块儿往回走。
大家伙都是粗人,哪见过你这样的美人。我,我不是冒犯你,是你真的与我们这些粗人很不一样。许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实在别扭不中听,卓飞连忙解释,可越解释越有些解释不清,叫他实在有些懊恼。
顾远之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再解释:我明白你的意思,早点回去休息吧。
此事之后的好几日,顾远之与卓飞熟络起来,也在卓飞的介绍下,与几名赞画熟悉起来。
至于先前崔虎说过的北国骚扰边境一事,顾远之本没有放在心上,只当北国并不会在开春这段时间动手。
没想就因为开春不下雨,他们草原的草长不起来,牛羊没有草吃,死了一大片,没办法便到大楚边境来劫掠。
劫掠边境一事,北国做得也是熟练,小规模北国士兵过来扫荡一波便跑,十分灵活,大楚军队过去的时候人都已经跑了。而且,大楚幅员辽阔,边境线长得不行,要真的留人下来守也没有办法。
蓟州本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蓟州算是比较富庶的一个地方,北国自然不可能放过这里。
如崔虎所料,没过多久,才到晚春,即将入夏的日子,北国便坐不住了。
顾远之,这次你也跟着去,别让皇上等久了。对付北国的一支小队定人员的时候,崔虎将他也加了进去。
定人的时候崔虎将他叫了过去,亲自将他的名字加进去,又吩咐了一番,叫他努努力,别白去了。
顾远之听着对方那句别让皇上等久了有些不是滋味,总觉得所有人都觉得姜瑜对他似乎很是不同。这份他人觉得的不同并非仅仅的皇帝宠信某位大臣,更像是对什么人的宠爱一般。
他人眼中这样的不同让顾远之有些不舒服,但他不可能拒绝,因为他需要这一次机会。
其他赞画听说顾远之要跟着出去对付北国人,大都有些羡慕,只卓飞有些担忧,拉着他到一旁去细细嘱咐。
顾远之听到后面笑出声来,惹得卓飞一愣,浓密的眉毛一皱,问:怎么了?
只是平时不见你这么啰嗦,觉得新奇罢了。顾远之眼睛笑得如月牙一般,被月光一照,让那张本就惊艳的脸更加吸引人的目光。
卓飞有些看呆了,但很快发觉自己这样看着人十分不礼貌,连忙别过头去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顾远之不是没看见,但周围人这样的反应实在是太多了,他也已经见怪不怪。
原本选好了人,是后日就要出发,可隔日下午,郭宇却是来了蓟州,瞧着还是快马加鞭来了,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
皇上,皇上说郭宇瞧着累得不行,站在那儿直喘着气,看得顾远之连忙给他倒了杯水,以免他一口气没上来。
皇上说了什么,你且歇一会,慢慢说。顾远之将水递给他,心里还想着姜瑜有什么话不能让锦衣卫来传话,这郭宇细胳膊细腿的,这样跑过来怕是头都要跑掉。
郭宇歇了一小会,好不容易缓过气来,终于将姜瑜要跟顾远之说的话说了出来。
皇上说,前线太危险了,你不许去。
这次行动加上了顾远之,因着姜瑜的特别照顾,他加入行动自然也要报给姜瑜,所以从定好人的当天这个消息便快马加鞭送进了宫里。
原以为是能让顾远之快些回宫的事情,姜瑜想是不会不同意,没想他真的不同意。
顾远之都觉得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看着郭宇,深吸一口气,问:出去拿个人头,我就能回京城了,皇上不知道吗?
皇上知道,可前些天有人跟皇上说这些赞画到边疆去,偶尔打个仗人就没了。郭宇也有些无奈。
顾远之按了按眉心,思索姜瑜对自己的纵容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可以抗旨吗?
顾远之放下手来,看着郭宇,对他说:你回去跟皇上说,我就要去。
郭宇一听,手上的杯子都掉了下来,哎哟了一声,终究是没说什么,只将这话带了回去。
又是跑死不知道几匹马,顾远之又离开蓟州出去打北国人的时候,郭宇回到了皇宫,在乾清宫内战战兢兢将顾远之的话重复了一遍。
一声巨响,桌上的奏折被扫了下来。
郭宇连忙跪下来,只悄悄抬头去看姜瑜的神色,见对方眼里尚有几分担忧,心里为顾远之捏了把汗,但也算是稍微放下心来。
顾,远,之,你这是恃宠而骄了?
郭宇:皇上,不要在大臣身上随便用恃宠而骄这个词
第13章
已经跟着小队出去剿灭北国人的顾远之当然不知道姜瑜发了火,他只跟着这支小队想着赶紧拿个人头好回京城去。
姜瑜催着且不是他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还是母亲的状况。
虽说只相处了四年多一点,但顾远之对这位母亲还是有着母子感情的。母亲对自己的好,顾远之也不是瞎子聋子,不可能半点感觉不到。既是感觉到了,自然也不可能在对方身子渐渐不好的时候无动于衷。
待会儿让你个人头,砍下来后用这个包起来,回去领赏,顺道往上报。领队看了顾远之一眼,扔给他一团摸起来就很粗糙的布。
顾远之:
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让他赶紧回去是吗?
多谢。但也不必让我,我自己可以的。顾远之到底也是年轻,并不大想叫领队让人头给自己,拱了拱手,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领队打量了他一眼,笑着摇摇头,也没再坚持。
小队之间打游击,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回去的。
顾远之他们跟北国人周旋着拿了几个人头,过了小一周才回来,回来之后还要出去一趟。不过这回又派了两队,打算把这次来偷袭的一小波北国人全干掉。
顾赞画,你父亲来了信,走之前先看一眼。
顾远之回来得急,稍微收拾了一下,吃个饭又是要走。没想临出门之前,却是瞧见有人拿着一封信冲向了他,看起来还挺急的样子。
怎么了?顾远之接过信,瞧着不是走锦衣卫秘密渠道来的,还当只是小事,嘴里边随口问了一句。
听送信的人说,顾指挥说了是急事。来人咽了咽唾沫,明明顾远之看起来很好说话,可听见这话之后便瞬间冷了神色,叫人瞧了浑身一哆嗦。
急事,家中能称为急事的,要么是家被抄了,要么就是母亲出事了。
有姜瑜顶着,顾远之先否了前一个猜测,直接肯定顾廷说的急事就是母亲出事了。
只是母亲出事了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用用自己的职权派个锦衣卫早些过来告诉他,这样普普通通送个信都不知道母亲已经是几日之前出的事了。
顾远之紧锁着眉头打开信,匆匆扫过,如他所料,确是那孩子没了。
也是意料之中,只是信中说母亲身子更是不好,已经卧床躺了两日,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怎么了?可是家中有事?若是家中有事,这回拿的人头也够皇上将你调回去了。领队发现顾远之这边的动静,特地走过来给了他一个不去的机会。
顾远之看了一眼先前的同伴,想着信中说只是身子差了些,暂时没什么生命危险。且他明白自己拿几个人头都不要紧,姜瑜要的只是一个将他调回去的由头,可只拿了这样一点功劳便要调回去,实在有些落人口舌,顾远之不可能完全放任姜瑜去做这些事。
不,我跟你们一块儿去。顾远之摇摇头,拒绝了领队的好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