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这是顾远之孝期的第二年,姜瑜渐渐意识到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第三年,姜瑜总梦见顾远之,他不相信自己会将一个人放在那样重要的位置,也害怕顾远之日后也会成为与自己作对的一员,遂没有动作。
可第三年的冬天,姜瑜在又一次梦见顾远之转身离开自己之后,大半夜跑去了顾府。
深夜,顾远之沉睡着。
他是个很怕冷的人,裹着被子缩在最靠里的地方,恨不得连脸都埋进被子里。
可睡着睡着,他却感觉到有一阵凉风从背后传来,本裹着自己的温暖之物不见了,换上另一个又硬又冷的东西。
顾远之皱起眉,有些不高兴地又缩了缩,想将被子重新裹紧。
可这样一缩,却是让那又硬又冷的东西不高兴起来。
至于顾远之为什么知道,那是因为他被那又硬又冷的东西捞了过去,死死按在怀里。
他醒了。
一睁开眼,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姜瑜那张如刀削般带着些许异域风味的脸。
可不等顾远之看清这张脸,尚未从姜瑜在自己家里,而且还钻在自己被窝里抱着自己的冲击中回过神来,便被姜瑜一把搂住腰直接按进了怀里。
皇上,你怎么嘶!顾远之好不容易从朦胧睡梦中回过神,有些无措地伸手去抓对方身上的衣服,试图用这种方式让人离自己远一些。
可话都没说完,他便被姜瑜咬了一口。
姜瑜这一口咬在颈侧,说痛也不是很痛,更多的是一种就唇齿舔吻啃咬颈侧的酥麻感。
从颈侧蔓延至全身,姜瑜还紧紧抱着他,姿势暧昧极了。
这样的姿势与酥麻感惹得顾远之一声闷哼之后差点发出不该泄出的声音,眼睫沾上泪珠,整个人被咬得有些恍惚。
那阵蔓延全身的酥麻感持续了小一会,而就在顾远之将要缓过来的时候,却见姜瑜松开了他,一副打算咬上他嘴唇的模样。
顾远之吓得连忙闭上眼睛捂住自己的嘴,微微侧过头不叫对方偷袭自己。
远之,这么久不见,你就没什么想对朕说吗?姜瑜见对方如此,也没强迫他,只是就着这个抱着对方的姿势,笑着问出了这话。
姜瑜是真的想听听顾远之有没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可顾远之没什么想说的。
父母双亡,以为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日后还很大可能因为一场大火喜欢上朱怀宁,这些事想起来便叫顾远之有些不知该说什么。
朕让季松当指挥使,让季英进锦衣卫,你会不高兴吗?姜瑜盯着顾远之看,搂紧了对方的腰,让他与自己的距离更近一些。
顾远之从前是不太在意,可如今却有些别扭,但又不好在这里推开姜瑜。
这里是顾府,是他家。
在宫里推开姜瑜尚且可以跑回家中,若是在这里推开姜瑜,他又要跑到哪里去。
顾远之看着眼前的姜瑜,心底咀嚼着对方的问题,有些奇怪地反问:我为什么要不高兴?
见对方自称我,姜瑜眼睛一眯,面上并没有什么不高兴,只是笑了起来,说:怕你觉得朕安排他来抢你位置。
顾远之笑了一声,摇摇头,他并没有觉得指挥使这个位置是自己的。
而且,他在今天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他是个现代人,虽然这是一本古代背景的小说,虽然姜瑜是个皇帝,但他为什么要像古代人一样觉得低他一等?
他明明是个现代人,就算面上做足了戏,心里该觉得他和姜瑜是站在同一平面的。
所以刚刚他直接自称我,而不是草民或者臣。
怎么会顾远之抓着姜瑜的衣领,轻笑一声,随口应了一句。
丁忧在家这三年,他想明白了许多事,其中就有母亲的死与父亲的死。
他总觉得不是偶然。
顾廷的死尚且可以说是突然得了恶疾,但那次掉下马九成九是有人动了手脚。
再加上母亲的死早已确定是有人动了手脚,可顾廷那边还没查出眉目,便也跟着去世。
顾远之一个人,又没来得及接手顾廷手上的资源人脉,想调查这两件事根本是难以登天。
他想,他还有一个人可以求助,只是前两三年他拉不下这个脸罢了。
可前些天他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洋洋洒洒的大雪,突然就想明白了。
姜瑜不管喜不喜欢他,此时对他的偏宠都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偏宠在大楚实为难得,刚好他需要这样的偏宠。反正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如今先抓住姜瑜的偏宠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以后再说。
姜瑜望着垂下眼不语的顾远之,以为对方其实还是不高兴的,心中一痛。
他放轻了声音,说:朕知道奶娘的死大有蹊跷,你一直想用锦衣卫这条线去查清此事。
顾远之原本确实是想利用姜瑜的手去查这件事,可却没想到姜瑜会亲口将此事提起。
这让他有些惊讶。
瞧见对方略带着惊讶的眼睛,姜瑜忍不住挠了一下他的下巴尖,笑着说:你放心,等你回来,朕一定把全天下最好的情报网交到你手里。
全天下最好的情报网,就是锦衣卫。
姜瑜这句话,无外乎是将整个锦衣卫许给了他。
顾远之一时有些感动,可感动之余想起当年无意听到的话,连忙在心底告诉自己别自作多情。
到底是皇帝,没过多久还要早朝,自是不能在顾远之这儿久留。
但姜瑜想极了顾远之,还是留下来抱着他躺了一会,方才收拾收拾回宫去了。
顾远之没问姜瑜怎么大半夜还能跑出宫,他只是抱紧了被子,又一次陷入了睡梦当中。
只是这个梦做得有些凌乱,梦的主角是顾远之自己与姜瑜,梦的内容让他脸红心跳,看得他恨不得立刻逃离。
可他又醒不过来,只能在梦境中被迫承受姜瑜所给的一切,叫他浑身战栗。
醒来之后,他一阵恍惚,掀开被子的时候顿了一下,觉得有些丢人,决定还是自己洗了。
又过两年,顾远之过了孝期,姜瑜亲自下旨给他安了个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
旨意是这几年里已成了司礼监秉笔,还管着东厂的郭宇送来的,顺道还带来了三件绯红过肩飞鱼服。
皇上说本是想赐蟒袍的,但赐飞鱼已经是许多人反对,怕这一回来便把你推上风口浪尖,这才赐了飞鱼。
郭宇抱着圣旨,先给顾远之看了赐服,叹着气说。
顾远之看了后边几名太监端着的飞鱼服一眼,并没有多话。
见顾远之不说话,郭宇只当他觉得姜瑜出尔反尔,连忙为姜瑜辩解。
皇上喜欢你穿蟒袍,说是等你将锦衣卫拿到手,便赐蟒袍,还要亲给你换上呢。
第23章
那年姜瑜到顾府来的时候,是说等他回来就把锦衣卫给他。
可如今却是要他自己将锦衣卫拿到手,顾远之看着眼前的飞鱼服,轻笑一声。
郭宇看着他,刚想问他是不是高兴得不行,却听见顾远之催促他宣旨的声音。
其实只是接亲爹的班,根本犯不着特地下旨,想姜瑜是借这道旨意送飞鱼服和绣春刀罢了。
顾远之并没有将这飞鱼服和绣春刀放在心上,左右他当上指挥使总是要拿到这两样东西的,只不过是早晚不同而已。
领完了旨意,顾远之换上飞鱼服进宫谢恩。
这飞鱼服虽说大场合才穿,但姜瑜让他穿,他也不会拒绝。反正五年前大家伙都知道姜瑜偏宠他,再怎么避开也是在风口浪尖上。
镇抚司内,刚刚升了都指挥佥事的季松接到消息,眉头皱得死紧,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
爹,当年顾家跟咱家关系那么好,这顾伯父才走了几年,你就别一旁的季英看着季松脸上神色,缩了缩,却还是大着胆子开口。
话都没说完,只听得季松怒斥一声:你小子懂什么,爹这是为你考虑!
能为我什么考虑,皇上偏宠远之满朝皆知,您再怎么争取,这锦衣卫还是远之的。季英撇撇嘴,后退一步随时准备从都指挥使司逃出去。
季松冷哼一声,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若爹不争取,日后你都得被顾远之压一头!
这边都指挥使司发生的事,顾远之并不知道,他只是带着当年的腰牌,腰间还挂着朱怀宁给的玉佩,与郭宇一同进了皇宫。
还是乾清宫吗?顾远之进了宫门便停住脚步,看向同样停下脚步,有些奇怪地望向自己的郭宇。
皇上现下在养心殿,夜里也是歇在养心殿的。郭宇笑着对顾远之说,并没有向顾远之解释为什么突然换了地方。
顾远之也没问,反正到时候姜瑜也会告诉他。
进了养心殿,顾远之略一停顿,直接往东暖阁走去。
一进去便瞧见姜瑜坐在那儿,正看着手里的奏折,看起来略有些惬意,想来那奏折写的内容并非朝政大事。
臣顾远之叩问皇上圣躬安。顾远之跪下来,绣春刀早卸了,只拿在郭宇手中候在外边,以免姜瑜待会想瞧瞧。
从顾远之进来,姜瑜便知道了,但他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坐在那儿等顾远之先开口。
原以为第一句话是与他叙旧,没想却是请安。
最开始的时候姜瑜其实并没有在意顾远之在请安一事上听不听自己的话,当时若顾远之听话,他怕是要觉得这个人选错了。可顾远之一直没肯听,最后也只是退一步将自称改掉。
可如今对方这样规规矩矩地跪下来向他请安,却叫他有些不高兴,不是平时气急了那种不高兴,只觉得心中闷闷的,十二分的不舒服。
远之,朕姜瑜觉得不舒服,可却不知为何会不舒服,他只是喊了顾远之一声,想跟对方说说话。
可顾远之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说:臣是来谢恩的,若皇上没什么事,臣便回指挥使司了。
姜瑜没回过神来,顾远之便起身离去,不带一丝留恋。
而姜瑜待对方走了,方才后知后觉地想,顾远之身上那块玉佩,仿佛是成国府的。
之后的许多天,顾远之都没有到养心殿来,一直待在南镇抚司。
锦衣卫的长官只能有一个人,但因为锦衣卫世袭,容易出现现在这样又有都指挥佥事又有指挥使的情况。
不过只有两个高层倒也还算好,一般来说也是季松管锦衣卫,顾远之给他打下手。
但季松头一天便把顾远之喊了过去,说是南镇抚司那边不怎么听话,需要人过去管管,叫顾远之过去,旁的便不必多管了。
顾远之哪里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心底冷笑,面上却还是称呼对方为季叔,还将此事答应下来。
南镇抚司管的事务比较杂,是不接触刑狱那边的。
所以许多荫官都被皇帝塞到南镇抚司去了,整得南镇抚司人多却散漫。
顾远之上任之后好好地整顿了一番,又提了几个能力不错的人上来管下边的人,好叫他轻松一些。
这边姜瑜等不到顾远之过来,心头总痒痒的。从前以为是因为守孝才不能来,如今却发现对方已经不想跟自己亲近了。
姜瑜心底空落落的,但身为皇帝,他并没有什么去反过来哄别人的习惯。
一向是别人奉承他,没有他舔着脸去哄别人。
这么一想,姜瑜眉头微皱,想着算了。
结果当夜便梦见顾远之,还是在顾府的那张床上,叫他之后的一整夜都没睡着。
隔日他便召见顾远之,却被对方以南镇抚司忙到脚不沾地,怕是没空过来,让他有什么事让郭宇传话就是了。
姜瑜还没有召见大臣被拒绝过,一听气得眉头紧皱,嗤笑一声,打算之后再也不理会顾远之了。
只是心底那种空落落的感觉还是一直折磨着他,甚至在顾远之的拒绝召见后愈演愈烈。
姜瑜召见顾远之被拒这件事传遍了整个北直隶官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敢拂了皇上的面子。
所有人都在等着顾远之挨罚,季松也在等着,还觉得顾远之自己作,此番是老天助他。
就连好不容易调回来的徐烨都过来劝他说不要跟皇上硬着来。
你不是劝我离他远点吗?顾远之的声音带着笑意,站在顾府门口与徐烨对视着,似有所感般抬起头,刚好撞入朱怀宁眼中。
那也没让你抗旨唉!徐烨说着,重重叹了口气,又与他聊起这几年自己在外见闻。
徐烨在镇远府功绩不错,颇受百姓爱戴,加上姜瑜无心压着他,调回来倒是挺快的。顾远之恭喜他,便不再与对方说话,明摆着是要送客。
见人连自己都不肯请进去,徐烨眯了眯眼,总觉得顾远之在这些年变了许多,但也没有说什么。
左右也是如他所愿,离姜瑜远点了。
只是,也不知道姜瑜那样脾性的帝王,什么时候会处置顾远之。
可北直隶官场的大臣们没能等来姜瑜对顾远之的处罚,而是等来了一道旨意。
升顾远之为都指挥同知。
旨意是郭宇亲去宣读的,宣完旨之后将随行的小太监都遣走,看着顾远之叹了口气:远之,你就服个软,皇上心里是有你的。
只不过是君臣,有什么服不服软的说法呢。顾远之笑起来,可笑意却未达眼底,看得出来升官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一回连季松也升了,同样是升为都指挥同知,可他心底却怒意横生,重重锤了一下桌案,差点把桌上的东西一并扫下去。
一旁的季英根本不敢说话,从前不明白父亲的做法,可如今却有些看明白了。
他们季家在皇上眼里根本不算什么,给他父亲升官也不过是为防顾远之一个人承受朝臣攻击罢了。而且不叫顾远之过早接手锦衣卫,也是为了留时间给顾远之攒攒功绩,莫要莫名其妙便接手了锦衣卫。
说到底,锦衣卫在他们季家手里不过就是过个手罢了。
北直隶官场的大臣们等来了顾远之升官的消息,议论纷纷,却又没有人出声反对什么。
这位得皇上偏宠的事情,在五年前已满朝皆知,如今不过是升个官,又不是把锦衣卫整个给他。
日子渐渐入冬,京城裹上雪,老百姓换上冬装,大街上也渐渐染上年前的喜庆气息。
顾府冷冷清清的,但从前伺候的丫鬟小厮并未遣散,都被顾远之以重金留了下来。不愿意留的,也被顾远之留了下来,以防对方做过什么事,打算畏罪潜逃。
恋耽美
第三年,姜瑜总梦见顾远之,他不相信自己会将一个人放在那样重要的位置,也害怕顾远之日后也会成为与自己作对的一员,遂没有动作。
可第三年的冬天,姜瑜在又一次梦见顾远之转身离开自己之后,大半夜跑去了顾府。
深夜,顾远之沉睡着。
他是个很怕冷的人,裹着被子缩在最靠里的地方,恨不得连脸都埋进被子里。
可睡着睡着,他却感觉到有一阵凉风从背后传来,本裹着自己的温暖之物不见了,换上另一个又硬又冷的东西。
顾远之皱起眉,有些不高兴地又缩了缩,想将被子重新裹紧。
可这样一缩,却是让那又硬又冷的东西不高兴起来。
至于顾远之为什么知道,那是因为他被那又硬又冷的东西捞了过去,死死按在怀里。
他醒了。
一睁开眼,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姜瑜那张如刀削般带着些许异域风味的脸。
可不等顾远之看清这张脸,尚未从姜瑜在自己家里,而且还钻在自己被窝里抱着自己的冲击中回过神来,便被姜瑜一把搂住腰直接按进了怀里。
皇上,你怎么嘶!顾远之好不容易从朦胧睡梦中回过神,有些无措地伸手去抓对方身上的衣服,试图用这种方式让人离自己远一些。
可话都没说完,他便被姜瑜咬了一口。
姜瑜这一口咬在颈侧,说痛也不是很痛,更多的是一种就唇齿舔吻啃咬颈侧的酥麻感。
从颈侧蔓延至全身,姜瑜还紧紧抱着他,姿势暧昧极了。
这样的姿势与酥麻感惹得顾远之一声闷哼之后差点发出不该泄出的声音,眼睫沾上泪珠,整个人被咬得有些恍惚。
那阵蔓延全身的酥麻感持续了小一会,而就在顾远之将要缓过来的时候,却见姜瑜松开了他,一副打算咬上他嘴唇的模样。
顾远之吓得连忙闭上眼睛捂住自己的嘴,微微侧过头不叫对方偷袭自己。
远之,这么久不见,你就没什么想对朕说吗?姜瑜见对方如此,也没强迫他,只是就着这个抱着对方的姿势,笑着问出了这话。
姜瑜是真的想听听顾远之有没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可顾远之没什么想说的。
父母双亡,以为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日后还很大可能因为一场大火喜欢上朱怀宁,这些事想起来便叫顾远之有些不知该说什么。
朕让季松当指挥使,让季英进锦衣卫,你会不高兴吗?姜瑜盯着顾远之看,搂紧了对方的腰,让他与自己的距离更近一些。
顾远之从前是不太在意,可如今却有些别扭,但又不好在这里推开姜瑜。
这里是顾府,是他家。
在宫里推开姜瑜尚且可以跑回家中,若是在这里推开姜瑜,他又要跑到哪里去。
顾远之看着眼前的姜瑜,心底咀嚼着对方的问题,有些奇怪地反问:我为什么要不高兴?
见对方自称我,姜瑜眼睛一眯,面上并没有什么不高兴,只是笑了起来,说:怕你觉得朕安排他来抢你位置。
顾远之笑了一声,摇摇头,他并没有觉得指挥使这个位置是自己的。
而且,他在今天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他是个现代人,虽然这是一本古代背景的小说,虽然姜瑜是个皇帝,但他为什么要像古代人一样觉得低他一等?
他明明是个现代人,就算面上做足了戏,心里该觉得他和姜瑜是站在同一平面的。
所以刚刚他直接自称我,而不是草民或者臣。
怎么会顾远之抓着姜瑜的衣领,轻笑一声,随口应了一句。
丁忧在家这三年,他想明白了许多事,其中就有母亲的死与父亲的死。
他总觉得不是偶然。
顾廷的死尚且可以说是突然得了恶疾,但那次掉下马九成九是有人动了手脚。
再加上母亲的死早已确定是有人动了手脚,可顾廷那边还没查出眉目,便也跟着去世。
顾远之一个人,又没来得及接手顾廷手上的资源人脉,想调查这两件事根本是难以登天。
他想,他还有一个人可以求助,只是前两三年他拉不下这个脸罢了。
可前些天他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洋洋洒洒的大雪,突然就想明白了。
姜瑜不管喜不喜欢他,此时对他的偏宠都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偏宠在大楚实为难得,刚好他需要这样的偏宠。反正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如今先抓住姜瑜的偏宠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以后再说。
姜瑜望着垂下眼不语的顾远之,以为对方其实还是不高兴的,心中一痛。
他放轻了声音,说:朕知道奶娘的死大有蹊跷,你一直想用锦衣卫这条线去查清此事。
顾远之原本确实是想利用姜瑜的手去查这件事,可却没想到姜瑜会亲口将此事提起。
这让他有些惊讶。
瞧见对方略带着惊讶的眼睛,姜瑜忍不住挠了一下他的下巴尖,笑着说:你放心,等你回来,朕一定把全天下最好的情报网交到你手里。
全天下最好的情报网,就是锦衣卫。
姜瑜这句话,无外乎是将整个锦衣卫许给了他。
顾远之一时有些感动,可感动之余想起当年无意听到的话,连忙在心底告诉自己别自作多情。
到底是皇帝,没过多久还要早朝,自是不能在顾远之这儿久留。
但姜瑜想极了顾远之,还是留下来抱着他躺了一会,方才收拾收拾回宫去了。
顾远之没问姜瑜怎么大半夜还能跑出宫,他只是抱紧了被子,又一次陷入了睡梦当中。
只是这个梦做得有些凌乱,梦的主角是顾远之自己与姜瑜,梦的内容让他脸红心跳,看得他恨不得立刻逃离。
可他又醒不过来,只能在梦境中被迫承受姜瑜所给的一切,叫他浑身战栗。
醒来之后,他一阵恍惚,掀开被子的时候顿了一下,觉得有些丢人,决定还是自己洗了。
又过两年,顾远之过了孝期,姜瑜亲自下旨给他安了个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
旨意是这几年里已成了司礼监秉笔,还管着东厂的郭宇送来的,顺道还带来了三件绯红过肩飞鱼服。
皇上说本是想赐蟒袍的,但赐飞鱼已经是许多人反对,怕这一回来便把你推上风口浪尖,这才赐了飞鱼。
郭宇抱着圣旨,先给顾远之看了赐服,叹着气说。
顾远之看了后边几名太监端着的飞鱼服一眼,并没有多话。
见顾远之不说话,郭宇只当他觉得姜瑜出尔反尔,连忙为姜瑜辩解。
皇上喜欢你穿蟒袍,说是等你将锦衣卫拿到手,便赐蟒袍,还要亲给你换上呢。
第23章
那年姜瑜到顾府来的时候,是说等他回来就把锦衣卫给他。
可如今却是要他自己将锦衣卫拿到手,顾远之看着眼前的飞鱼服,轻笑一声。
郭宇看着他,刚想问他是不是高兴得不行,却听见顾远之催促他宣旨的声音。
其实只是接亲爹的班,根本犯不着特地下旨,想姜瑜是借这道旨意送飞鱼服和绣春刀罢了。
顾远之并没有将这飞鱼服和绣春刀放在心上,左右他当上指挥使总是要拿到这两样东西的,只不过是早晚不同而已。
领完了旨意,顾远之换上飞鱼服进宫谢恩。
这飞鱼服虽说大场合才穿,但姜瑜让他穿,他也不会拒绝。反正五年前大家伙都知道姜瑜偏宠他,再怎么避开也是在风口浪尖上。
镇抚司内,刚刚升了都指挥佥事的季松接到消息,眉头皱得死紧,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
爹,当年顾家跟咱家关系那么好,这顾伯父才走了几年,你就别一旁的季英看着季松脸上神色,缩了缩,却还是大着胆子开口。
话都没说完,只听得季松怒斥一声:你小子懂什么,爹这是为你考虑!
能为我什么考虑,皇上偏宠远之满朝皆知,您再怎么争取,这锦衣卫还是远之的。季英撇撇嘴,后退一步随时准备从都指挥使司逃出去。
季松冷哼一声,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若爹不争取,日后你都得被顾远之压一头!
这边都指挥使司发生的事,顾远之并不知道,他只是带着当年的腰牌,腰间还挂着朱怀宁给的玉佩,与郭宇一同进了皇宫。
还是乾清宫吗?顾远之进了宫门便停住脚步,看向同样停下脚步,有些奇怪地望向自己的郭宇。
皇上现下在养心殿,夜里也是歇在养心殿的。郭宇笑着对顾远之说,并没有向顾远之解释为什么突然换了地方。
顾远之也没问,反正到时候姜瑜也会告诉他。
进了养心殿,顾远之略一停顿,直接往东暖阁走去。
一进去便瞧见姜瑜坐在那儿,正看着手里的奏折,看起来略有些惬意,想来那奏折写的内容并非朝政大事。
臣顾远之叩问皇上圣躬安。顾远之跪下来,绣春刀早卸了,只拿在郭宇手中候在外边,以免姜瑜待会想瞧瞧。
从顾远之进来,姜瑜便知道了,但他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坐在那儿等顾远之先开口。
原以为第一句话是与他叙旧,没想却是请安。
最开始的时候姜瑜其实并没有在意顾远之在请安一事上听不听自己的话,当时若顾远之听话,他怕是要觉得这个人选错了。可顾远之一直没肯听,最后也只是退一步将自称改掉。
可如今对方这样规规矩矩地跪下来向他请安,却叫他有些不高兴,不是平时气急了那种不高兴,只觉得心中闷闷的,十二分的不舒服。
远之,朕姜瑜觉得不舒服,可却不知为何会不舒服,他只是喊了顾远之一声,想跟对方说说话。
可顾远之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说:臣是来谢恩的,若皇上没什么事,臣便回指挥使司了。
姜瑜没回过神来,顾远之便起身离去,不带一丝留恋。
而姜瑜待对方走了,方才后知后觉地想,顾远之身上那块玉佩,仿佛是成国府的。
之后的许多天,顾远之都没有到养心殿来,一直待在南镇抚司。
锦衣卫的长官只能有一个人,但因为锦衣卫世袭,容易出现现在这样又有都指挥佥事又有指挥使的情况。
不过只有两个高层倒也还算好,一般来说也是季松管锦衣卫,顾远之给他打下手。
但季松头一天便把顾远之喊了过去,说是南镇抚司那边不怎么听话,需要人过去管管,叫顾远之过去,旁的便不必多管了。
顾远之哪里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心底冷笑,面上却还是称呼对方为季叔,还将此事答应下来。
南镇抚司管的事务比较杂,是不接触刑狱那边的。
所以许多荫官都被皇帝塞到南镇抚司去了,整得南镇抚司人多却散漫。
顾远之上任之后好好地整顿了一番,又提了几个能力不错的人上来管下边的人,好叫他轻松一些。
这边姜瑜等不到顾远之过来,心头总痒痒的。从前以为是因为守孝才不能来,如今却发现对方已经不想跟自己亲近了。
姜瑜心底空落落的,但身为皇帝,他并没有什么去反过来哄别人的习惯。
一向是别人奉承他,没有他舔着脸去哄别人。
这么一想,姜瑜眉头微皱,想着算了。
结果当夜便梦见顾远之,还是在顾府的那张床上,叫他之后的一整夜都没睡着。
隔日他便召见顾远之,却被对方以南镇抚司忙到脚不沾地,怕是没空过来,让他有什么事让郭宇传话就是了。
姜瑜还没有召见大臣被拒绝过,一听气得眉头紧皱,嗤笑一声,打算之后再也不理会顾远之了。
只是心底那种空落落的感觉还是一直折磨着他,甚至在顾远之的拒绝召见后愈演愈烈。
姜瑜召见顾远之被拒这件事传遍了整个北直隶官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敢拂了皇上的面子。
所有人都在等着顾远之挨罚,季松也在等着,还觉得顾远之自己作,此番是老天助他。
就连好不容易调回来的徐烨都过来劝他说不要跟皇上硬着来。
你不是劝我离他远点吗?顾远之的声音带着笑意,站在顾府门口与徐烨对视着,似有所感般抬起头,刚好撞入朱怀宁眼中。
那也没让你抗旨唉!徐烨说着,重重叹了口气,又与他聊起这几年自己在外见闻。
徐烨在镇远府功绩不错,颇受百姓爱戴,加上姜瑜无心压着他,调回来倒是挺快的。顾远之恭喜他,便不再与对方说话,明摆着是要送客。
见人连自己都不肯请进去,徐烨眯了眯眼,总觉得顾远之在这些年变了许多,但也没有说什么。
左右也是如他所愿,离姜瑜远点了。
只是,也不知道姜瑜那样脾性的帝王,什么时候会处置顾远之。
可北直隶官场的大臣们没能等来姜瑜对顾远之的处罚,而是等来了一道旨意。
升顾远之为都指挥同知。
旨意是郭宇亲去宣读的,宣完旨之后将随行的小太监都遣走,看着顾远之叹了口气:远之,你就服个软,皇上心里是有你的。
只不过是君臣,有什么服不服软的说法呢。顾远之笑起来,可笑意却未达眼底,看得出来升官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一回连季松也升了,同样是升为都指挥同知,可他心底却怒意横生,重重锤了一下桌案,差点把桌上的东西一并扫下去。
一旁的季英根本不敢说话,从前不明白父亲的做法,可如今却有些看明白了。
他们季家在皇上眼里根本不算什么,给他父亲升官也不过是为防顾远之一个人承受朝臣攻击罢了。而且不叫顾远之过早接手锦衣卫,也是为了留时间给顾远之攒攒功绩,莫要莫名其妙便接手了锦衣卫。
说到底,锦衣卫在他们季家手里不过就是过个手罢了。
北直隶官场的大臣们等来了顾远之升官的消息,议论纷纷,却又没有人出声反对什么。
这位得皇上偏宠的事情,在五年前已满朝皆知,如今不过是升个官,又不是把锦衣卫整个给他。
日子渐渐入冬,京城裹上雪,老百姓换上冬装,大街上也渐渐染上年前的喜庆气息。
顾府冷冷清清的,但从前伺候的丫鬟小厮并未遣散,都被顾远之以重金留了下来。不愿意留的,也被顾远之留了下来,以防对方做过什么事,打算畏罪潜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