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看着以自己为原型上演的自己同情人的戏,又要被儿子询问自己对妻子的回忆!
赫金斯伯爵再没有以往对《玛丽安》的那份热情了。
他只希望这恼人的戏能赶快演完,然后,自己才能飞奔回到房间,关上门,安安静静地装死。
第47章
(一)
第二幕结束的时候,剧院里总算响起了一些零星的掌声。
但这些掌声大概率是献给海伦娜夫人的精彩表演的。
因为,对于这一幕的情节
在场的绝大多数男士们除了在玛丽安丧子时,被那种名为母爱的感情,稍有触动地险些落泪外,其他时间还是很难对她的经历有什么感触的。
尽管他们认为玛丽安的境况很可怜。
但这感觉更像是看到了一只流浪猫或流浪狗而升起的本能情绪。
至于说同她共情?
对她有什么同理心?
那是一点儿没有的。
大家更多的是感叹她识人不明、遇人不淑。
而针对这一点儿
趁着第二幕和第三幕中间较长的幕间休息的时间,好些人不免又讨论起来。
这里要忽略那些食古不化,一直死咬着玛丽安不守贞洁,是自作自受的无新意观点
一些年纪稍大的贵族男士们从另一角度分析起来:由此可见,女性往往太过感情用事。而且,她们天性缺乏辨别好坏的智力和能力,极容易为一些坏人所诱惑、哄骗。因此,我们才总是不断地重复提醒,好女孩身边一定要时刻都有可信赖的男子跟随和指导,做好必备的防护,绝不能一意孤行、单独行动。
这样的言论虽说听起来有些歧视,又限制人身自由,且不怎么中听,但好歹出发点儿勉强算是好的。
相反,在另一头
出于男性的竞争心理,有几个年轻的花花公子倒是想借此机会,同旁边女伴夸耀一下自己。
因此,他们狠狠踩了剧中的男主角西蒙斯,为此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番英明高见(歪理邪说):你们这些傻女人呀!总是那么容易被虚伪的男人所欺骗,认为他们给出的承诺十分宝贵,却不知这样宝贵的承诺,本就没那么容易兑现。
要知道,越是轻易说出口的话,往往越是做不到呢!
玛丽安就是太过天真了,才会落得这般下场。
因此,选男人还是需要有眼光,譬如我们这样的,看似风流花心,很不可靠,其实,我们这类人有很多的好处呢。
毕竟,我们一开始便摆明了车马,不曾刻意欺瞒过谁,都是明码标价、愿者上钩、各取所需。
而且,在平日里,大家也都是奉行及时行乐的,从不理烦心的事。合得来就来,合不来就散。如此痛痛快快的过日子,岂不比陪着那等虚伪的男人要强上百倍?
旁边有几名女子立刻不满地抱怨起来:如你这样的说法,我们女人是无论如何都等不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了吗?
我们相信男人给出的承诺,竟然还信错了吗?
做错事的是男人,怎么反过来还要教训我们?
周围一群花花公子闻听这些言论,全都哈哈大笑,又互相挤眉弄眼了一通。
之后,这群人才七嘴八舌又笑嘻嘻地凑过来说:亲爱的,真心的爱人确实会有,但你要知道,爱这玩意儿,也是会消逝的呀。
再来,男人的承诺,总也要看看他具体说得是什么呀?
诸如,一个贵族对一个农女说要同她结婚,这一听便是极不可能的事。那农女本该有自知之明,当时就该识趣地推拒了。如此,说不定还能得那男子许多怜惜,被安置个地方,从此,也算有容身之处了。
相反,如玛丽安那样的反面例子,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身份,还得寸进尺地一味逼迫,反而适得其反,将男子越推越远,及至逼得他远走最后,才害得自己失去依靠,沦落至此。看似可怜,实则自找苦吃啊。
所以说,西蒙斯确实是有错。
他错就错在一开始就不该对一名农女轻许诺言呀!
对呀!
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才嘲笑他虚伪的啊!
那几名女子听了这么一番话,心中不免很不是滋味。
可她们都知道,这世道本就是向着男人们的,哪怕争辩到最后争赢了,于她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反而还要招来男性的厌烦和攻击,便不再争论,只默然不语地看着舞台,在态度上冷淡很多。
那几名花花公子或者不在乎,或者没意识到。
也不管女伴们说不说话,自顾自地凑在一起继续高谈阔论。
起初还是大家共踩西蒙斯
可发展到后来,不免又要将玛丽安拉出来评论:这女子空有美貌,却无手腕。
西蒙斯对她已经那般的心动了,可到最后,她竟然什么都没捞到,便被抛弃,也是有些傻呀。
乡下女孩总是这么不懂规矩、缺少见识,所以,能不招惹就别招惹。
这些乱七八糟的话,顿时让旁边的女伴们又积了一肚子的气。
而坐在包厢中的贵妇们则是另一番光景了!
有为了讨好男人,附和着他们,一起去批判的;
有默默垂泪,悲伤感叹女人不易的;
有同情心发作,想去做一做善事的;
也有少数几个越看越生气,却又找不到什么发泄的地方,只好闷闷不乐的。
同一时间,艾丽莎王后的情绪是非常糟糕了。
也许第一次接触戏剧的缘故,她从一开始就对剧情格外投入,对玛丽亚这个角色更是怀有深厚的同情,及至看到玛丽亚丧子的情节,还感同身受地为之痛哭一场,等到所有情绪发泄完毕后,依旧久久无法回神,整个人都有点儿失魂落魄。
因此,在幕间休息的时候,侍女们全围着她安慰。
她那位忠诚的女官玛姬还悄悄地示意杰米,让他暂时出去转一转,以便王后可以重新整理仪容。
见王后情绪低落至此,杰米本就有些不安,也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得了暗示,忙行礼告退,转身出了包厢。
但因为担心王后还要召见自己,他也没走得太远。
只在包厢周围的楼台上转了转,又居高临下地随意向下一看。
由于王室专用的包厢是要占据戏剧最佳观看位置的。
所以,它被安放在了舞台正对面的楼台的最中心处。
也因此,杰米站在这里往下看
不止能把舞台上看得清清楚楚,连下方的观众席也都能一览无遗。
这么一来,他一眼便看到了马科姆和乔治的身影。
这两人还都挺低调,坐在人群中间并不惹眼。
只遥遥地望过去
能隐隐看到,乔治似乎正说什么,而马科姆则低着头,看不到什么表情。
事实上,马科姆此时的情绪是不下于王后的糟糕。
别人只是看了一部剧,将剧中的人物都视作虚拟的角色,哪怕有一时的情绪波动,也可以告诉自己,剧情都是假的。
可马科姆就不一样了。
剧中玛丽安不是别人,正是他亲姐姐。
在以前,尽管心里知道,姐姐被赫金斯伯爵始乱终弃的遭遇很惨。
可由于赫金斯伯爵的那本《玛丽安》小说,他不免被误导了一些,总觉得姐姐同那位伯爵大人好歹算是爱过的。
哪怕他恨赫金斯伯爵恨得要死。
但在心里,又想,这毕竟是姐姐爱过的人。
如今,这层遮羞布被杰米无意间给揭开了。
他顿时意识到:哪有什么爱情呢?当贵族少爷余尊降贵地出现时,玛丽安何尝有过选择的机会?至于赫金斯伯爵的爱?也许当时是爱吧,可这爱也不妨碍他娶妻生子呀。
及至做什么深情样子,说什么日日怀念玛丽安,又特意将她写在小说中,又排成戏剧给人看可幻想着的所谓美好结局,也不过是将她纳为情妇。
多么无耻啊!无耻!
马科姆这一刻心中的痛是非常猛烈的。
他攥紧了拳头,可又知道,自己并不能做什么,便只好让眼睛闭起来,借着黑暗,稍稍平复心情。
又过了好一会儿,第三幕终于开始。
在这一幕的剧情中,丧子的玛丽安换上了一身颜色暗淡的黑色连衣裙,脸色苍白,看起来就像一个无处可去,只能漂泊人世的幽魂,仿佛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
她找到了一份缝缝补补的工作。
虽说有些繁重,有时候还需熬夜赶工,很费眼睛,但足够养活自己,生活也算平静无波。
西蒙斯再次出现了。
如果按照赫金斯伯爵以前的剧本,在这一幕中,他将依旧以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姿态出现。
然后,他会去调查,会发现玛丽安在丧子后,虽生活困苦,依然深爱着他,且为他守身
于是,这位贵族少爷大受感动,又愧悔交加,当即毫不犹豫地找过去,请求玛丽安同他一起离开,并承诺供养她今后的生活,愿意照顾她的余生。
看似又是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但这是之前的剧情了。
作为改编者,杰米照旧删去西蒙斯所谓的愧悔交加。
那种鳄鱼眼泪的玩意儿就别拿出来骗人了吧?!
然后,他将原剧本中的西蒙斯调查发现这一情节进行了一番着重描写。
于是,剧院中的观众们就又一次看到了情节明明一样,表意却截然不同的一幕。
曾经抛弃玛丽安的贵族少爷,再次见到玛丽安后,十分惊讶。
但他的第一个反应却是猜忌:她怎么会在城里?她为什么不留在乡下了?她在这里做什么?她一个女人能怎么养活自己?工作?她什么都不会,能做什么工作?难道,难道是卖淫?
此时,扮演西蒙斯的男演员还会在舞台上来回地踱着步,做出一副思虑重重的样子。
并且,伴随着一种不安又低沉的音乐声中,他会将上头那段极卑劣的内心想法,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表述出来。
剧院的观众们全都目瞪口呆地听着这段独白。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一致认为:这样想一个爱自己的女人,未免也太失礼又太无情了。
然而,也有个别的观众对此表示了理解:在城里谋生太难了,一名独身女性,确实很难清白、体面地活着。
坐在前排的那些花花公子们,带来的一些女伴,有几个刚好就属于高级一点儿的交际花角色,看到舞台上西蒙斯这样臆测玛丽安,且不经意对此流露出嫌弃神色的时候,脸上不免划过些许难堪,对这个角色的厌恶便又加深了。
(二)
猜忌之后,是调查。
调查之后,是试探。
原本的第三幕剧情是西蒙斯和玛丽安的破镜重圆。
而新版的第三幕剧情却是西蒙斯对玛丽安反复不断的调查和试探。
所以,在这一幕中。
观众们将随时可以听到如下冷冰冰的交谈:
西蒙斯:在和我分别后,您过得还好吗?
玛丽安:谢谢,很好。
西蒙斯:如您一般的美人,想来追求者甚多吧?
玛丽安:其实并没有什么。
西蒙斯:若是您愿意,怕是有许多男人乐意为您花钱的。
玛丽安:我不要谁给我花钱。
西蒙斯:那您真的一直单身吗?请恕我冒犯,只因为所爱的人守节这种事,听起来简直有些好笑呢。什么样子的傻女人会愿意做这样的事呢?所以,大可不必以此来标榜自己
玛丽安:我没有标榜,我只为我自己。
海伦娜夫人完全沉浸在了剧情中
面对着西蒙斯一轮接一轮旁敲侧击的质问和猜忌,玛丽安竭尽所能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当她说我只为我自己的时候,好些个观众都为之鼓了鼓掌。
有趣的是,之前那些曾经骂玛丽安不贞的人,如今又冒出来赞赏了一番。
而陪着一众花花公子坐在前排的那几名女子中的一个,大概脾气比较泼辣,忍不住还愤愤地嚷了一句:若我是玛丽安,谁敢这样质问我,看着吧,我是要挠花他脸的。
旁边坐着的花花公子当即哈哈大笑:所以,我之前说西蒙斯虚伪。若是换了我
那名女子立刻拿眼睛瞪过去:若是你又怎么样?
若是我,我才不在乎你同谁睡了呢。
那花花公子得意洋洋地伸着胳膊将女子搂到怀里,笑嘻嘻地说:只要你还乐意同我睡就行啊。
所有人听了全都大笑。
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只因
这些纨绔的观点又是另一种极端了,是摆明什么责任都不去负,只重寻欢作乐的。
然而,听了这样的答案,那些个女子的脸上虽也重新带了笑,可心里依旧是不得劲儿的。
因为她们知道,这些人确实不在乎贞洁,但他们也不在乎女人,哪怕那女人是他们的情人,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马科姆终于看不下去这个剧情了。
第二幕剧情中,玛丽安也许悲惨,可那种悲惨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的重压,诸如贫穷和疾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但到了第三幕剧情,却更像是一种人为的羞辱了。
西蒙斯对待她的态度充满了怀疑,仿佛一个女人孤身在外生活的时候,是必然要私生活混乱,必然要同别的男人纠缠不清的
她但凡同邻居说几句话!
这邻居大概都是曾和她有过一腿的。
而能做出如上怀疑的理由
仅仅是:一个女人怎么可能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呢?
马科姆实在不想看下去了。
他戴上帽子,低声同乔治说要出去透透气,就站起来,走了出去。
恋耽美
赫金斯伯爵再没有以往对《玛丽安》的那份热情了。
他只希望这恼人的戏能赶快演完,然后,自己才能飞奔回到房间,关上门,安安静静地装死。
第47章
(一)
第二幕结束的时候,剧院里总算响起了一些零星的掌声。
但这些掌声大概率是献给海伦娜夫人的精彩表演的。
因为,对于这一幕的情节
在场的绝大多数男士们除了在玛丽安丧子时,被那种名为母爱的感情,稍有触动地险些落泪外,其他时间还是很难对她的经历有什么感触的。
尽管他们认为玛丽安的境况很可怜。
但这感觉更像是看到了一只流浪猫或流浪狗而升起的本能情绪。
至于说同她共情?
对她有什么同理心?
那是一点儿没有的。
大家更多的是感叹她识人不明、遇人不淑。
而针对这一点儿
趁着第二幕和第三幕中间较长的幕间休息的时间,好些人不免又讨论起来。
这里要忽略那些食古不化,一直死咬着玛丽安不守贞洁,是自作自受的无新意观点
一些年纪稍大的贵族男士们从另一角度分析起来:由此可见,女性往往太过感情用事。而且,她们天性缺乏辨别好坏的智力和能力,极容易为一些坏人所诱惑、哄骗。因此,我们才总是不断地重复提醒,好女孩身边一定要时刻都有可信赖的男子跟随和指导,做好必备的防护,绝不能一意孤行、单独行动。
这样的言论虽说听起来有些歧视,又限制人身自由,且不怎么中听,但好歹出发点儿勉强算是好的。
相反,在另一头
出于男性的竞争心理,有几个年轻的花花公子倒是想借此机会,同旁边女伴夸耀一下自己。
因此,他们狠狠踩了剧中的男主角西蒙斯,为此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番英明高见(歪理邪说):你们这些傻女人呀!总是那么容易被虚伪的男人所欺骗,认为他们给出的承诺十分宝贵,却不知这样宝贵的承诺,本就没那么容易兑现。
要知道,越是轻易说出口的话,往往越是做不到呢!
玛丽安就是太过天真了,才会落得这般下场。
因此,选男人还是需要有眼光,譬如我们这样的,看似风流花心,很不可靠,其实,我们这类人有很多的好处呢。
毕竟,我们一开始便摆明了车马,不曾刻意欺瞒过谁,都是明码标价、愿者上钩、各取所需。
而且,在平日里,大家也都是奉行及时行乐的,从不理烦心的事。合得来就来,合不来就散。如此痛痛快快的过日子,岂不比陪着那等虚伪的男人要强上百倍?
旁边有几名女子立刻不满地抱怨起来:如你这样的说法,我们女人是无论如何都等不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了吗?
我们相信男人给出的承诺,竟然还信错了吗?
做错事的是男人,怎么反过来还要教训我们?
周围一群花花公子闻听这些言论,全都哈哈大笑,又互相挤眉弄眼了一通。
之后,这群人才七嘴八舌又笑嘻嘻地凑过来说:亲爱的,真心的爱人确实会有,但你要知道,爱这玩意儿,也是会消逝的呀。
再来,男人的承诺,总也要看看他具体说得是什么呀?
诸如,一个贵族对一个农女说要同她结婚,这一听便是极不可能的事。那农女本该有自知之明,当时就该识趣地推拒了。如此,说不定还能得那男子许多怜惜,被安置个地方,从此,也算有容身之处了。
相反,如玛丽安那样的反面例子,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身份,还得寸进尺地一味逼迫,反而适得其反,将男子越推越远,及至逼得他远走最后,才害得自己失去依靠,沦落至此。看似可怜,实则自找苦吃啊。
所以说,西蒙斯确实是有错。
他错就错在一开始就不该对一名农女轻许诺言呀!
对呀!
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才嘲笑他虚伪的啊!
那几名女子听了这么一番话,心中不免很不是滋味。
可她们都知道,这世道本就是向着男人们的,哪怕争辩到最后争赢了,于她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反而还要招来男性的厌烦和攻击,便不再争论,只默然不语地看着舞台,在态度上冷淡很多。
那几名花花公子或者不在乎,或者没意识到。
也不管女伴们说不说话,自顾自地凑在一起继续高谈阔论。
起初还是大家共踩西蒙斯
可发展到后来,不免又要将玛丽安拉出来评论:这女子空有美貌,却无手腕。
西蒙斯对她已经那般的心动了,可到最后,她竟然什么都没捞到,便被抛弃,也是有些傻呀。
乡下女孩总是这么不懂规矩、缺少见识,所以,能不招惹就别招惹。
这些乱七八糟的话,顿时让旁边的女伴们又积了一肚子的气。
而坐在包厢中的贵妇们则是另一番光景了!
有为了讨好男人,附和着他们,一起去批判的;
有默默垂泪,悲伤感叹女人不易的;
有同情心发作,想去做一做善事的;
也有少数几个越看越生气,却又找不到什么发泄的地方,只好闷闷不乐的。
同一时间,艾丽莎王后的情绪是非常糟糕了。
也许第一次接触戏剧的缘故,她从一开始就对剧情格外投入,对玛丽亚这个角色更是怀有深厚的同情,及至看到玛丽亚丧子的情节,还感同身受地为之痛哭一场,等到所有情绪发泄完毕后,依旧久久无法回神,整个人都有点儿失魂落魄。
因此,在幕间休息的时候,侍女们全围着她安慰。
她那位忠诚的女官玛姬还悄悄地示意杰米,让他暂时出去转一转,以便王后可以重新整理仪容。
见王后情绪低落至此,杰米本就有些不安,也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得了暗示,忙行礼告退,转身出了包厢。
但因为担心王后还要召见自己,他也没走得太远。
只在包厢周围的楼台上转了转,又居高临下地随意向下一看。
由于王室专用的包厢是要占据戏剧最佳观看位置的。
所以,它被安放在了舞台正对面的楼台的最中心处。
也因此,杰米站在这里往下看
不止能把舞台上看得清清楚楚,连下方的观众席也都能一览无遗。
这么一来,他一眼便看到了马科姆和乔治的身影。
这两人还都挺低调,坐在人群中间并不惹眼。
只遥遥地望过去
能隐隐看到,乔治似乎正说什么,而马科姆则低着头,看不到什么表情。
事实上,马科姆此时的情绪是不下于王后的糟糕。
别人只是看了一部剧,将剧中的人物都视作虚拟的角色,哪怕有一时的情绪波动,也可以告诉自己,剧情都是假的。
可马科姆就不一样了。
剧中玛丽安不是别人,正是他亲姐姐。
在以前,尽管心里知道,姐姐被赫金斯伯爵始乱终弃的遭遇很惨。
可由于赫金斯伯爵的那本《玛丽安》小说,他不免被误导了一些,总觉得姐姐同那位伯爵大人好歹算是爱过的。
哪怕他恨赫金斯伯爵恨得要死。
但在心里,又想,这毕竟是姐姐爱过的人。
如今,这层遮羞布被杰米无意间给揭开了。
他顿时意识到:哪有什么爱情呢?当贵族少爷余尊降贵地出现时,玛丽安何尝有过选择的机会?至于赫金斯伯爵的爱?也许当时是爱吧,可这爱也不妨碍他娶妻生子呀。
及至做什么深情样子,说什么日日怀念玛丽安,又特意将她写在小说中,又排成戏剧给人看可幻想着的所谓美好结局,也不过是将她纳为情妇。
多么无耻啊!无耻!
马科姆这一刻心中的痛是非常猛烈的。
他攥紧了拳头,可又知道,自己并不能做什么,便只好让眼睛闭起来,借着黑暗,稍稍平复心情。
又过了好一会儿,第三幕终于开始。
在这一幕的剧情中,丧子的玛丽安换上了一身颜色暗淡的黑色连衣裙,脸色苍白,看起来就像一个无处可去,只能漂泊人世的幽魂,仿佛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
她找到了一份缝缝补补的工作。
虽说有些繁重,有时候还需熬夜赶工,很费眼睛,但足够养活自己,生活也算平静无波。
西蒙斯再次出现了。
如果按照赫金斯伯爵以前的剧本,在这一幕中,他将依旧以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姿态出现。
然后,他会去调查,会发现玛丽安在丧子后,虽生活困苦,依然深爱着他,且为他守身
于是,这位贵族少爷大受感动,又愧悔交加,当即毫不犹豫地找过去,请求玛丽安同他一起离开,并承诺供养她今后的生活,愿意照顾她的余生。
看似又是个普通的爱情故事。
但这是之前的剧情了。
作为改编者,杰米照旧删去西蒙斯所谓的愧悔交加。
那种鳄鱼眼泪的玩意儿就别拿出来骗人了吧?!
然后,他将原剧本中的西蒙斯调查发现这一情节进行了一番着重描写。
于是,剧院中的观众们就又一次看到了情节明明一样,表意却截然不同的一幕。
曾经抛弃玛丽安的贵族少爷,再次见到玛丽安后,十分惊讶。
但他的第一个反应却是猜忌:她怎么会在城里?她为什么不留在乡下了?她在这里做什么?她一个女人能怎么养活自己?工作?她什么都不会,能做什么工作?难道,难道是卖淫?
此时,扮演西蒙斯的男演员还会在舞台上来回地踱着步,做出一副思虑重重的样子。
并且,伴随着一种不安又低沉的音乐声中,他会将上头那段极卑劣的内心想法,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表述出来。
剧院的观众们全都目瞪口呆地听着这段独白。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一致认为:这样想一个爱自己的女人,未免也太失礼又太无情了。
然而,也有个别的观众对此表示了理解:在城里谋生太难了,一名独身女性,确实很难清白、体面地活着。
坐在前排的那些花花公子们,带来的一些女伴,有几个刚好就属于高级一点儿的交际花角色,看到舞台上西蒙斯这样臆测玛丽安,且不经意对此流露出嫌弃神色的时候,脸上不免划过些许难堪,对这个角色的厌恶便又加深了。
(二)
猜忌之后,是调查。
调查之后,是试探。
原本的第三幕剧情是西蒙斯和玛丽安的破镜重圆。
而新版的第三幕剧情却是西蒙斯对玛丽安反复不断的调查和试探。
所以,在这一幕中。
观众们将随时可以听到如下冷冰冰的交谈:
西蒙斯:在和我分别后,您过得还好吗?
玛丽安:谢谢,很好。
西蒙斯:如您一般的美人,想来追求者甚多吧?
玛丽安:其实并没有什么。
西蒙斯:若是您愿意,怕是有许多男人乐意为您花钱的。
玛丽安:我不要谁给我花钱。
西蒙斯:那您真的一直单身吗?请恕我冒犯,只因为所爱的人守节这种事,听起来简直有些好笑呢。什么样子的傻女人会愿意做这样的事呢?所以,大可不必以此来标榜自己
玛丽安:我没有标榜,我只为我自己。
海伦娜夫人完全沉浸在了剧情中
面对着西蒙斯一轮接一轮旁敲侧击的质问和猜忌,玛丽安竭尽所能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当她说我只为我自己的时候,好些个观众都为之鼓了鼓掌。
有趣的是,之前那些曾经骂玛丽安不贞的人,如今又冒出来赞赏了一番。
而陪着一众花花公子坐在前排的那几名女子中的一个,大概脾气比较泼辣,忍不住还愤愤地嚷了一句:若我是玛丽安,谁敢这样质问我,看着吧,我是要挠花他脸的。
旁边坐着的花花公子当即哈哈大笑:所以,我之前说西蒙斯虚伪。若是换了我
那名女子立刻拿眼睛瞪过去:若是你又怎么样?
若是我,我才不在乎你同谁睡了呢。
那花花公子得意洋洋地伸着胳膊将女子搂到怀里,笑嘻嘻地说:只要你还乐意同我睡就行啊。
所有人听了全都大笑。
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只因
这些纨绔的观点又是另一种极端了,是摆明什么责任都不去负,只重寻欢作乐的。
然而,听了这样的答案,那些个女子的脸上虽也重新带了笑,可心里依旧是不得劲儿的。
因为她们知道,这些人确实不在乎贞洁,但他们也不在乎女人,哪怕那女人是他们的情人,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马科姆终于看不下去这个剧情了。
第二幕剧情中,玛丽安也许悲惨,可那种悲惨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的重压,诸如贫穷和疾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但到了第三幕剧情,却更像是一种人为的羞辱了。
西蒙斯对待她的态度充满了怀疑,仿佛一个女人孤身在外生活的时候,是必然要私生活混乱,必然要同别的男人纠缠不清的
她但凡同邻居说几句话!
这邻居大概都是曾和她有过一腿的。
而能做出如上怀疑的理由
仅仅是:一个女人怎么可能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呢?
马科姆实在不想看下去了。
他戴上帽子,低声同乔治说要出去透透气,就站起来,走了出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