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 >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
错误举报

——(147)

    言语间,竟然也有让于立人为其接种的意思。
    于立人还未说话,止戈便给了梅颜夕一个不赞的目光:
    你凑什么热闹?
    权利与义务向来对等,梅颜夕身上既然没有正儿八经的官职,身上的约束自然也就比止戈小了不少。
    即便梅颜夕现在不止戈一起跟随顾砚书的脚步,一起接种牛痘疫苗,事后即便是出了什么问题,外人也说不出一个错来。
    怎么?就许你用不许我用?说的谁好像不是王爷手底下的左膀右臂似的,别忘了,本小姐可与你平级。
    梅颜夕想也不想便睨了止戈一眼:
    当初要不是那群瘪三跑地快,你现在少不得需要叫本小姐一句大人!
    止戈当然知道梅颜夕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认真说起来,梅颜夕比止戈晚了整整一年才被秦戮招入麾下。
    但就是晚了这一年,梅颜夕也爬到了与止戈平级的位置,足以说明梅颜夕晋升速度之快。
    若是敌国收兵的速度再晚上那么几个月,现在梅颜夕在军中的权限说不定还真能大止戈一头。
    现在梅颜夕都说出这种话了,止戈哪里还能说得出其他劝阻的话来?
    最后只能依了梅颜夕的意思,让于立人为其接种牛痘。
    止戈不再言语,于立人却没忍住劝了一句:
    梅小姐可想清楚了,殿下曾说过,这接种的位置,多半会留下一道疤痕,恐难治愈。
    世人都说梅颜夕性格剽悍,不爱红装爱武装。
    但女孩子哪有不喜欢红妆的?
    梅颜夕自然也不例外。
    于立人现在都还记得,当初大败西戎,收复险隘之时,梅颜夕满脸紧张地看着他,询问身上的伤痕会不会留疤的模样。
    用当时梅颜夕的话来说,便是本小姐性子已经成这样了,若是身子再不好看点,怎么给本小姐的爹拐个女婿回去?
    向来性子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梅颜夕,当初耐着性子不厌其烦地按照于立人的吩咐,一遍又一遍地给自己身上的伤处上着各种药膏,力求不在身上留下疤痕。
    现在于立人手中有几剂疗伤祛疤圣品,都是当初为了梅颜夕所研制出来的。
    现在见梅颜夕如此坚持,于立人少不得要劝上一句。
    果然,在听闻会留下一道难以治愈的疤痕之后,梅颜夕的脸上出现了丝毫的犹豫。
    但很快,这丝犹豫便消失不见,只剩下了满脸坚毅:
    接种牛痘留下的疤算什么?万一感染上了天花,留下满脸疤才难看!给本小姐接!
    这下,于立人是彻底没话讲了。
    毕竟梅颜夕说的是实话,不少患有天花的病患治愈之后,脸上都会留下密密麻麻的疤痕,并且极难治愈。
    这次为了方便更好地照顾王爷,从府内带出的一行人之中,便有其中两人是曾经患上天花而后被治愈的。
    对于这两人的姓名,于立人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旁人叫两人为王麻子和李麻子,足以见得天花此物对人的影响。
    原本于立人以为,自己最多也就再给止戈与梅颜夕两人接种便可。
    谁知道刚刚于立人向止戈汇报时的动静稍稍大了些许,被跟在止戈身后不远处的副官给听了个囫囵。
    不多时,顾砚书研制出了一名为牛痘的物品,可预防天花感染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厉王府的侍卫队伍中。
    与于立人这样专研医术,在自己的领域能够保持绝对的理智不。
    厉王府中的诸位侍卫们,对于顾砚书可谓是无条件信服。
    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出自王妃之手的物件,那就一定是不会出错的!
    至于于立人所说的没有经过其他人的验证,恐怕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果?
    厉王府中的侍卫们表示:
    我们就问您一句话,刚刚副官听说王妃已经亲自接种了,此话是真是假?
    是真的?
    那还费什么话?
    王妃都亲自试验了,还需要让旁的人再来试验什么吗?
    当即,一个个便围着于立人,要求接种牛痘疫苗。
    而梅颜夕所带来的那些人,在见到厉王府中的侍卫的这番动作后,也跟着一起来起哄。
    表示能够被王府中的兄弟如此认的事儿,定然是错不了。
    况且他们刚刚都已经看到了,大小姐也已经接种了。
    大小姐都已经以身试验的物件,还有错的?
    当即也如厉王府的那些侍卫一般,一个个便围着于立人,要求接种牛痘疫苗。
    可怜于立人一个身娇体弱的小老头,又怎么能够拗地过这些常年习武,五大三粗,一拳能够打死一个小朋友的壮汉?
    最后还是好说歹说,说牛痘脓液并不多,并不能满足所有人接种的要求。
    又说接种疫苗之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身体不适,若是所有人都接种了牛痘疫苗,届时所有人都病倒了,就没有人可以再来保护王妃的安全了,才说服府里的侍卫以及梅颜夕带来的那些人,分两批接种。
    第一批接种的人反应过了,再给第二批人接种。
    厉王府的侍卫以及梅颜夕带来的壮汉们如此大的动静,让那些从宫中出来的御医们想要忽略也难。
    几名御医也样不是单独跟着厉王府走的。
    为了确保御医们能够安全抵达溢州,也知道秦戮当初离开京城之时带走了不少人马,现在顾砚书能够抽调的人手可能不多。
    故而除了近十名御医之外,皇帝还单独给了顾砚书一队御林军,护他周全。
    现在御医们听到外面厉王府和梅颜夕的人吵吵嚷嚷,自然是没忍住派了几个御林军去打探情况。
    被皇帝派来的御林军也都是些能干的,即便厉王府中的人看着牛痘脓液不够,生怕这群御林军也来他们抢,没有回答这些人的问题。
    但御林军们依旧从这些人只言片语的讨论,以及于立人的动作中,推断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回去将此事与几名太医禀告了一番,太医们听闻厉王府那边居然还有能够预防天花的法子,当即便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于立人,想要一探究竟。
    作者有话要说:  于立人:你们听我说,这玩意儿不知道安全不安全!
    众侍卫:少废话!王妃都亲自接种了,你还说这种话,你是不是就是不想给我们接种,想要独自享受?
    于立人:???
    156、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被御医们找上门的时候,于立人满心满眼只想说一句话:
    我不是,我没有,我冤枉啊!我真的不是想要藏私!
    好在与府内的侍卫们相比,御医们也还能够说得上是一句通情达理。
    在听闻于立人对牛痘接种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再胡搅蛮缠,而是与于立人共同商讨起了牛痘对于预防天花感染的可能性。
    恰巧于立人对牛痘接种的办法心中也十分没底,见太医们感兴趣。
    现在干脆便将顾砚书与他说过的那些什么,牛痘与天花病毒同源,感染上牛痘治愈后效果与患上天花被治愈后效果相同等话语,全都告诉了几名御医。
    别说,通过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感染这种方法,别说是于立人,就是几个太医,在此前也从未有过耳闻。
    但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别说能够被招入皇宫成为御医的,无一不是医术精良之辈。
    以前对牛痘预防天花之事闻所未闻,今日便听闻了。
    既然听说了,甚至在厉王府中,已经有包括了顾砚书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接种,御医们少不得需要凑在一起好好推敲一番。
    最后几名御医在商讨了将近两个时辰,经历过了几次争执辩论之后,意见终于得到了统一:
    若是按照厉王妃殿下的说法,接种牛痘的确有可能可以预防天花的感染,并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
    而且根据以往太医们的行医经验以及家传古书手札的记载,牛痘的治疗相较于天花,的确要轻松许多。
    退一万步说,即便接种牛痘无法预防天花,小心照料,应当也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至少不会危及性命。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于立人可以说是狠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在给顾砚书接种之后,他的心里就已经非常没底了,生怕此法无用还会害了顾砚书。
    现在在听到太医们至少不会危及性命之后,于立人今晚可算是可以睡得着觉了。
    可即便是这样,于立人与几位太医也丝毫不敢松懈,全副精力都放在了观察接种过牛痘的人的后续反应之上。
    于立人是想到了在接种之后,顾砚书曾经说过的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后遗症,生怕顾砚书出现什么问题,想要第一时间去照顾。
    而几位太医在此基础上,则是多了另外一个目的:
    观察牛痘接种在人身上后会出现的种种反应,以及验证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否属实。
    只是让于立人以及几位太医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接种过牛痘的包括顾砚书、止戈以及梅颜夕等三十余人之中,反应最大的,居然是于立人本人。
    其他人虽然也在接种之后,陆陆续续出现过如同发热、头痛、咽喉痛等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没过多久就自己消失了。
    只剩下了手臂上接种牛痘的伤处,逐渐开始起疱灌浆,形成脓包。
    唯独于立人,从当天晚上开始,便起了高热,随后几天更是出现了头痛、呕吐等症状。
    除此之外,就连接种处的伤口,反应也比旁人更大。
    除了接种处之外,于立人身上甚至还出现了一个个小丘疹。
    若不是顾砚书曾经有言在先,太医们甚至都快要怀疑于立人这是无缘无故便感染上天花了。
    好在经过了太医们几天日夜轮换的照料之后,于立人身上的丘疹也逐渐结痂脱落,身上的种种症状也有了好转,相信不日便会痊愈,这也着实是让照顾于立人的几名太医微微松了一口气。
    于立人的反应如此明显,即便是让旁人想要忽略也难。
    梅颜夕手底下,那些没能赶上在第一时间接种牛痘的壮汉们,此刻也终于信了于立人当初那一番不是故意瞒着,只是这牛痘的效果以及接种后的反应还不清楚的言论。
    看着小老头的眼神,都变得和善了不少。
    但于立人接种后如此剧烈的反应,依旧没有打消那些壮汉们想要接种牛痘的热情。
    毕竟于立人的反应虽然大,但最后不也没事吗?
    况且除了于立人之外,其他接种了牛痘的人,也没见有这么大的反应,厉王妃也说了,这应该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一样。
    厉王妃殿下还说了,于大夫这是因为常年在王府内研究医术,鲜少锻炼,在加上年岁较大,身体状况不如年轻力壮的小伙,才会如此。
    没见王府中的那些侍卫,因为常年习武锻炼,身强力健又正值壮年,都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吗?
    梅颜夕手底下的壮汉们表示,他们是武功不如王府中的侍卫兄弟了,还是不够年轻了?
    王府中的兄弟都没事儿,他们也不会有事!
    恰好太医们也想观察更多的人在接种了牛痘之后的反应,在确定第一批接种的人没有出现异常后,便直接从于立人那里拿到了牛痘提取与接种的办法,满足了这些壮汉们的要求。
    而那些奉皇帝的命令,护送太医以及顾砚书的人,见厉王府以及梅颜夕手底下的人如此积极,心中也有些意动:
    不管这牛痘是否可以预防天花,但这么多人都上赶着想要,想来定然也是错不了的,最后干脆也知道了御医,要求接种。
    众人对于接种牛痘的接受程度,就连顾砚书也感到十分意外。
    要知道即便是在医疗技术以及科技都十分发达的后世,人们对新出现的疫苗心中也都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认为没有经过大量的样本以及时间验证的新型疫苗,说不定影藏着什么还未被发现的不足。
    不能说这样的想法有错,毕竟在与生命有关的事情上慎之又慎,可以说是人之本能。
    然而在天齐,在他已经明说了接种牛痘并非完全安全的情况下,这些人依旧选择接种,又怎么让顾砚书不感到惊讶?
    但无论如何,手底下的人对接种牛痘之事接受能力高,对于顾砚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等顾砚书到达溢州之时,跟随着他一起的一行人,十之**都已经接种过了牛痘并且已经痊愈了。
    顾砚书在此前虽然从未来过溢州,但对于溢州这个地方,顾砚书却不算陌生。
    因为在他与秦戮的一封又一封八百里加急之中,秦戮总是会提及溢州的人或者景。
    为了让顾砚书能有身临其境之感,秦戮总是会用心观察,费经心思地去琢磨自己的造词遣句。
    在秦戮的笔下,溢州虽不及京都繁华,但却也十分热闹。
    普通的百姓与京都的百姓大抵差不多,但又似乎比京都的百姓更加热情好客。
    或许是因为远离京都,平时受到的舆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除了最开始的那半个月之外,在后来的时间里,已经鲜少有百姓对秦戮露出恐惧的神情了。
    特别是在秦戮与顾砚书一封又一封八百里加急地往来之后,溢州的街头巷尾逐渐传起了与厉王有关的新的流言。
    譬如与厉王妃相当恩爱,譬如是个十足十的妻管严之类的言语。
    后来也不知道是溢州还是京都随着秦戮一起来的官员,在外与人交流之时说漏了嘴,说是厉王心情好不好,全看厉王妃给不给面子之类的话。
    溢州的百姓们顿时便知道了,关于厉王殿下妻管严的传闻,并不完全是传闻。
    自那之后,溢州百姓看向秦戮的眼神就变得更加地随意了。
    除此之外,在秦戮的笔下,溢州还有不少有意思的事儿。
    譬如顾砚书曾经只在影视作品之中看到过的绣球招亲。
    秦戮甚至还亲自见到过一次,那日秦戮才与手底下的人去堤坝巡查完,就在回住处的路上,便遇到了一姑娘在抛绣球。
    若不是秦戮武功高强反应极快,说不定那绣球便直愣愣地扑到他怀中来了。
    当然,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顾砚书甚至能够从秦戮的字里行间里读出他的嘚瑟和紧张。
    那字字句句仿佛都在透露着本王看你吃不吃味?、看看本王有多吃香,你可不得好好珍惜本王?等等意思。
    最后顾砚书自然也是十分配合秦戮的表演,送了一封警告信给自家小鹿,警告某人出门在外,时时刻刻谨记自己有夫之夫的身份,离外面那些莺莺燕燕,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绣球远一些。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