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李二狗的身体虽然虚弱,但大小也是个男人,又是在地里做过活儿的,体力活做不了,但这些琐事,却能够负责。
李明鹏招李二狗进来,虽然是给开了后门,但也远不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顾砚书也不是什么铁面无情之人,也不会因为此时责备李明鹏。
只微微抬了抬手,表示此事并不打紧,手指微微点了点桌面,像是想到了什么,向李明鹏确认着:
他在前期,只负责堤坝上的琐事?
是,李明鹏微微点头,语气笃定,他当时的身体,其他的也做不了,否则后来也不会
说到这里,李明鹏便没有向下说了,但其中的意思却很明显。
否则后来也不会因为偷懒,被兴仁给抓个正着。
顾砚书微微点头,表示自己了解了,而后又问:
那他当时负责的那片区域,李大人还记得吗?
记得,东二区。李明鹏几乎没有思索,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李大人确定?顾砚书语气微微向下沉了沉。
确定。
李明鹏以为顾砚书是不信,直接说出了理由:
属下在面对李二狗时,的确有些私心,东二区是离李二狗家最近的区域。
李二狗家庭环境特殊,家中除了一个年迈的母亲,便只有一个女儿,将他安排在东二区,也是为了防止其家中出了什么事,能够尽快赶回去。
李二狗并没有看到的,是他在说出东二区三个字时,顾砚书眼中划过的一丝暗芒:
东二区,不正是秦戮第一次巡查时,不合格的那一片区域吗?
162、第一百六十二章
依旧是那一句话,顾砚书不相信任何巧合。
怎么就偏偏那么凑巧,当初阳临县被指出不合格的地方是李二狗所在的东二区。
又怎么就偏偏那么凑巧,秦戮第二次去阳临县的时候,是经由李二狗之手,被感染上了天花?
事情过于凑巧,便是刻意。
几乎在李明鹏说出东二区的那一刻,顾砚书心中便已经给秦戮感染上天花这件事下了定论:
不是意外,而是认为。
抬眼间恰好便看到了止戈面色沉静,眼带沉思的模样,很显然,两个人想到了一块儿去了。
殿下?
见顾砚书一直不说话,面色也不好看,李明鹏没忍住低声呼唤了一句。
没什么。
即便刚刚顾砚书口中说过李明鹏与秦戮一起上过战场,是异姓兄弟之类的话,但对其并非知根知底,这些怀疑,顾砚书自然不可能诉说出口。
又询问了李明鹏其他细节后,顾砚书微微点了点头:
情况本殿都了解了,李大人现如今身体虚弱,正是需要好好调养的时候,本殿也就不再耽误李大人过多的时间了。
说话间,顾砚书又吩咐止戈,去叫下面的人给李明鹏包上一些补品带回去。
李明鹏本不欲接下,忙说作为下属,配合顾砚书的询问,本就是分内之事,当不得顾砚书送这么大的礼。
但最后还是没能抵过顾砚书的坚持,只能无奈接了下来。
这次得知秦戮感染上了天花,顾砚书便带了不少上好的药材补品来,更别说皇帝也从皇宫中拨出了不少,都是贡品级别的。
现如今给李明鹏的补品,品质自然也不会差。
李明鹏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在接过补品后,便向顾砚书道了谢:
多谢王妃体恤。
李大人无需多礼。
顾砚书微微笑了笑,而后便示意李明鹏可以离开了。
李明鹏并不是什么不会看人眼色之人,一看顾砚书的这番表现,便知道他恐怕不适合继续留在这里了。
当即便向顾砚书拱了拱手,转身告辞。
只是让李明鹏没有想到的是,他才刚向前走出两步,便听到身后传来了顾砚书的询问声:
李大人刚刚说,李二狗身体不好,即便打了几分薄工,也只能勉强糊口,想来在生前生活并不如意?
这个问题李明鹏刚刚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明确了,虽然不知道顾砚书为何还要单独将其拿出来询问一遍,李明鹏依旧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是的。
本殿知道了,李大人慢走。
顾砚书语气中多了一丝了然,没有再询问李明鹏其他的问题。
待到李明鹏离开之后,一直站在一旁的止戈,终于忍不住了:
这个李二狗,定然有问题!
若是一开始顾砚书的怀疑可以用多疑来解释,现在在听过李明鹏的这番话之后,这样的解释却怎么也说不通了。
旁的不说,天齐谁不知道秦戮用兵如神?
曾经一度,天齐境内最有才能的将领,都被聚集到了秦戮的麾下。
能够在秦戮手底下做事,甚至还能够让人留有印象的,绝不是什么有勇无谋之辈。
即便看起来最为没有头脑的梅大将军,也是粗中有细之人。
这些人,做事之时无一例外都会十分谨慎。
在知道阳临县的负责人是曾经的战友后,止戈便已经察觉到了蹊跷:
既然阳临县的负责人是曾经在秦戮麾下小有名气的李明鹏,第一次修筑堤坝之时又怎么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而且还是其他地方都没有出问题,只有李明鹏负责的区域被指出了不合格?
现在听过了李明鹏的这番话,止戈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就现在这样的情况,在明知道李二狗是给阳临县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之后,李明鹏在提及李二狗之时,语气中都带着一两分亲近,可见在出事之前,两人关系有多亲厚。
被亲近之人蒙蔽双眼,检查时有所疏漏,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心中确信李二狗有问题是一回事,拿不出来证据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二狗之事与当初柳如溪对付丁一白不同。
柳如溪不是官府衙门,给丁一白找麻烦,传出一些影影绰绰捕风捉影的传闻,自然不需要证据。
但现在厉王府要做的,是给李二狗定罪,甚至是揪出这件事背后的推手。
若是不能拿出铁证,又如何服众?
但是现在的情况,几乎线索全断,他们又要如何去寻找铁证?
想到这里,止戈便忍不住有些气闷。
然而就在这时,止戈听到了自家王妃沉静的声音:
这个李明鹏没有说实话,从他入手去查。
什么?
止戈愣了愣,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王妃竟然会说李明鹏有问题。
止戈可以肯定,刚刚是王妃与李明鹏的第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王妃甚至连李明鹏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自然不可能针对他。
但若是刚刚的话
将顾砚书与李明鹏的所有对话又仔细回忆了一遍,止戈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李明鹏所说大部分言语,与他的调查无异,即便是那些他没有调查出来的内容,逻辑上也能自洽。
既然如此,王妃为何会说李明鹏有问题?
他就算没有说谎,但所说的也并非全是实话。
顾砚书几乎一眼便看出了止戈心中的疑惑,指尖微微点了点桌面:
至少,他在隐瞒一些关键的信息。
顾砚书自末世而来,见过了太多太多人性的阴暗。
在末世最初,秩序最为混乱的那几年,若是没点看人的功底,就顾砚书那破败的身子,早就被人给撕的连渣都不剩了。
末世几年的锤炼,顾砚书对人情绪变化的感知,已经敏锐到了一种极为可怕的地步。
在刚刚看到李明鹏的第一眼开始,顾砚书便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随着交谈的时间越久,顾砚书便觉得李明鹏身上的那股违和感越是严重。
特别是到了最后,顾砚书发现这李明鹏看似放松,其实内心一直没有放下警惕的时候,更是觉得怪异。
这些天,顾砚书盘问过不少人。
其中有溢州其他地区堤坝修筑的负责人,也有阳临县幸存下来的普通百姓,却没有一个人像是李明鹏这般,表现地如此表里不一。
李明鹏刚刚所说之言,看似逻辑可以自洽,但却偏偏遗漏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信息:
那便是李桂花!
从止戈的回禀中不难看出,阳临县李家村的人对李桂花的了解并不多。
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在李桂花出生之时,恰逢生母难产,在母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留下了病根,故很少外出,李家村的人也鲜少能够见到李桂花本人。
李桂花在李家村中的神秘感,甚至已经到了李家村中其他的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地步。
同为一个村庄的邻里,李家村的人对李桂花到底落下了什么病根,都有些语焉不详。
只能从偶尔在李二狗家中现身的小女孩,确定确有李桂花其人。
但即便李桂花已经神秘到了如此地步,李明鹏对其也不应当一问三不知。
李明鹏在秦戮麾下做过事,定然比旁人更加了解秦戮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的性子。
特别是从军营里出来的汉子,那军队的军规便是铁律,容不得一点试探逾越。
旁的不说,就说站口便能叭叭出秦戮一大堆坏话,一提起秦戮之时便是咬牙切齿地骂街的梅颜夕,在从京城到溢州的这一路上,也严格遵守着军队的军规,没有丝毫逾矩之处。
这样的情况之下,李明鹏还敢为李二狗大开方便之门。
甚至在桐潭县出过一次问题,秦戮派出手底下的人,了解堤坝上工人的实际情况之时,不嫌麻烦冒着风险为其遮掩。
说这种情谊只比同村的普通同乡略微亲近一些,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既然两人关系亲厚,李明鹏却口称没有见过李桂花几次,对其状况也不了解,那就着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说一句难听一点的话,就是顾砚书现在身体原来的主人,纨绔如顾小公子,对于与自己一同玩乐的纨绔们家中的情况,至少也是知根知底。
诸如兄弟家中有几口人,分别大致是什么年龄,身体状况如何等基本情况
即便是没有见过真人,也能从与兄弟们的日常交流中,听出一两耳朵。
就李二狗家中人口简单到除了一个老母亲,就只剩下了一个女儿的地步,在日常相处之中,除非李二狗是个哑巴,否则不会一句提及也无。
这个时候,李明鹏还坚称对李桂花不了解,定然是想要遮掩什么。
但李桂花现在已经病逝,人死如灯灭,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李明鹏冒着风险也要守口如瓶的?
想到这里,顾砚书指尖又点了点桌面,思绪再次飞速运转了起来。
而此时止戈也听从着顾砚书的提议,准备重新再去将李明鹏给调查一番:
是,属下告退。
等等!
在止戈离去的前一刻,顾砚书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直接将人叫住:
李桂花的尸检报告,在谁手上?
在兴仁那里。止戈低声回禀道。
接种过牛痘疫苗,体内产生抗原体后,兴仁便也投入到了调查李二狗的队伍之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还在愧疚于让王爷感染上了天花一事,憋着一股气想要揪出凶手呢。
顾砚书微微点头,眼中有了一丝了然:
让他将报告送过来,然后让于立人过来一趟,我有事找他。
是。
虽不知道顾砚书这个时候要李桂花的尸检报告有何用,但跟随秦戮多年,止戈早就已经学会了多做少说的道理,想也不想便点头应了下来。
止戈离去后不久,兴仁便带着尸检报告,与于立人一起来到了偏殿。
顾砚书先将尸检报告接过来大致看了一眼。
李桂花是天花病毒的源头,秦戮也受到了影响,仵作深知李桂花的重要性,故而尸检报告也写的十分详尽。
什么身长四尺,体型偏瘦之类的其详尽程度,就差没有将李桂花的头发丝儿有几根都给数出来,然后写上的地步了。
顾砚书虽然直觉这尸检报告中或许蕴含着一两分线索,但毕竟不是什么专业的人士,一时间也看不出什么。
最后也只能让兴仁将这尸检报告留下,他再好好研究些许时日再说。
打发走兴仁后,顾砚书才看向了一旁的于立人。
与往常一样,顾砚书先是询问了一番秦戮的身体状况。
许是身体较旁人来更加健壮的原本,王爷恢复的速度很快,现如今脉象平稳,与常人并无二异。
提及这话,于立人语气中难免带上了一两分喜气。
这话中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那便是秦戮已经痊愈。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于立人与太医一致决定,还是再观察两日,再下定论,除此之外:
还有就是王妃问过的疤痕问题,王爷自制力惊人,在患病期间几乎没有擅自触碰疱疹处,待到痊愈后,注意保养,辅以药膏,定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说这话时,于立人的语气有些稍稍的不自然。
因为这一次,除了王妃之外,王爷似乎也对是否会留疤之事格外地在意。
这些日子王爷身上的疱疹结痂脱落之后,几乎每次于立人与几位太医去为其诊脉之时,王爷都会问上一两句与疤痕有关之时。
其中有几个不了解王爷平日里为人的御医甚至还在私底下询问过于立人,王爷以往是否也十分在意个人形象的问题。
又战场上刀剑无眼,难免受伤,王爷又对是否留疤之事如此在意,想来于立人手上定然有舒痕利器,若是有,这个时候就别藏着掖着了,尽快向王爷交差,才是正事。
这让于立人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毕竟以前秦戮可从来没有关注过伤口是否留疤的问题。
甚至曾经一度在疗效较好但会留疤,以及疗效较差但不会留下痕迹的金疮药之中,选择了前者。
谁知道这次王爷却突然在意起了自身形象的问题?
也好在军中曾经有一个极为在意自己美貌的梅颜夕,于立人对舒痕之事确实有所研究,否则这次还真不好交差。
恋耽美
李明鹏招李二狗进来,虽然是给开了后门,但也远不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顾砚书也不是什么铁面无情之人,也不会因为此时责备李明鹏。
只微微抬了抬手,表示此事并不打紧,手指微微点了点桌面,像是想到了什么,向李明鹏确认着:
他在前期,只负责堤坝上的琐事?
是,李明鹏微微点头,语气笃定,他当时的身体,其他的也做不了,否则后来也不会
说到这里,李明鹏便没有向下说了,但其中的意思却很明显。
否则后来也不会因为偷懒,被兴仁给抓个正着。
顾砚书微微点头,表示自己了解了,而后又问:
那他当时负责的那片区域,李大人还记得吗?
记得,东二区。李明鹏几乎没有思索,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李大人确定?顾砚书语气微微向下沉了沉。
确定。
李明鹏以为顾砚书是不信,直接说出了理由:
属下在面对李二狗时,的确有些私心,东二区是离李二狗家最近的区域。
李二狗家庭环境特殊,家中除了一个年迈的母亲,便只有一个女儿,将他安排在东二区,也是为了防止其家中出了什么事,能够尽快赶回去。
李二狗并没有看到的,是他在说出东二区三个字时,顾砚书眼中划过的一丝暗芒:
东二区,不正是秦戮第一次巡查时,不合格的那一片区域吗?
162、第一百六十二章
依旧是那一句话,顾砚书不相信任何巧合。
怎么就偏偏那么凑巧,当初阳临县被指出不合格的地方是李二狗所在的东二区。
又怎么就偏偏那么凑巧,秦戮第二次去阳临县的时候,是经由李二狗之手,被感染上了天花?
事情过于凑巧,便是刻意。
几乎在李明鹏说出东二区的那一刻,顾砚书心中便已经给秦戮感染上天花这件事下了定论:
不是意外,而是认为。
抬眼间恰好便看到了止戈面色沉静,眼带沉思的模样,很显然,两个人想到了一块儿去了。
殿下?
见顾砚书一直不说话,面色也不好看,李明鹏没忍住低声呼唤了一句。
没什么。
即便刚刚顾砚书口中说过李明鹏与秦戮一起上过战场,是异姓兄弟之类的话,但对其并非知根知底,这些怀疑,顾砚书自然不可能诉说出口。
又询问了李明鹏其他细节后,顾砚书微微点了点头:
情况本殿都了解了,李大人现如今身体虚弱,正是需要好好调养的时候,本殿也就不再耽误李大人过多的时间了。
说话间,顾砚书又吩咐止戈,去叫下面的人给李明鹏包上一些补品带回去。
李明鹏本不欲接下,忙说作为下属,配合顾砚书的询问,本就是分内之事,当不得顾砚书送这么大的礼。
但最后还是没能抵过顾砚书的坚持,只能无奈接了下来。
这次得知秦戮感染上了天花,顾砚书便带了不少上好的药材补品来,更别说皇帝也从皇宫中拨出了不少,都是贡品级别的。
现如今给李明鹏的补品,品质自然也不会差。
李明鹏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在接过补品后,便向顾砚书道了谢:
多谢王妃体恤。
李大人无需多礼。
顾砚书微微笑了笑,而后便示意李明鹏可以离开了。
李明鹏并不是什么不会看人眼色之人,一看顾砚书的这番表现,便知道他恐怕不适合继续留在这里了。
当即便向顾砚书拱了拱手,转身告辞。
只是让李明鹏没有想到的是,他才刚向前走出两步,便听到身后传来了顾砚书的询问声:
李大人刚刚说,李二狗身体不好,即便打了几分薄工,也只能勉强糊口,想来在生前生活并不如意?
这个问题李明鹏刚刚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明确了,虽然不知道顾砚书为何还要单独将其拿出来询问一遍,李明鹏依旧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是的。
本殿知道了,李大人慢走。
顾砚书语气中多了一丝了然,没有再询问李明鹏其他的问题。
待到李明鹏离开之后,一直站在一旁的止戈,终于忍不住了:
这个李二狗,定然有问题!
若是一开始顾砚书的怀疑可以用多疑来解释,现在在听过李明鹏的这番话之后,这样的解释却怎么也说不通了。
旁的不说,天齐谁不知道秦戮用兵如神?
曾经一度,天齐境内最有才能的将领,都被聚集到了秦戮的麾下。
能够在秦戮手底下做事,甚至还能够让人留有印象的,绝不是什么有勇无谋之辈。
即便看起来最为没有头脑的梅大将军,也是粗中有细之人。
这些人,做事之时无一例外都会十分谨慎。
在知道阳临县的负责人是曾经的战友后,止戈便已经察觉到了蹊跷:
既然阳临县的负责人是曾经在秦戮麾下小有名气的李明鹏,第一次修筑堤坝之时又怎么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而且还是其他地方都没有出问题,只有李明鹏负责的区域被指出了不合格?
现在听过了李明鹏的这番话,止戈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就现在这样的情况,在明知道李二狗是给阳临县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之后,李明鹏在提及李二狗之时,语气中都带着一两分亲近,可见在出事之前,两人关系有多亲厚。
被亲近之人蒙蔽双眼,检查时有所疏漏,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心中确信李二狗有问题是一回事,拿不出来证据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二狗之事与当初柳如溪对付丁一白不同。
柳如溪不是官府衙门,给丁一白找麻烦,传出一些影影绰绰捕风捉影的传闻,自然不需要证据。
但现在厉王府要做的,是给李二狗定罪,甚至是揪出这件事背后的推手。
若是不能拿出铁证,又如何服众?
但是现在的情况,几乎线索全断,他们又要如何去寻找铁证?
想到这里,止戈便忍不住有些气闷。
然而就在这时,止戈听到了自家王妃沉静的声音:
这个李明鹏没有说实话,从他入手去查。
什么?
止戈愣了愣,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王妃竟然会说李明鹏有问题。
止戈可以肯定,刚刚是王妃与李明鹏的第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王妃甚至连李明鹏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自然不可能针对他。
但若是刚刚的话
将顾砚书与李明鹏的所有对话又仔细回忆了一遍,止戈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李明鹏所说大部分言语,与他的调查无异,即便是那些他没有调查出来的内容,逻辑上也能自洽。
既然如此,王妃为何会说李明鹏有问题?
他就算没有说谎,但所说的也并非全是实话。
顾砚书几乎一眼便看出了止戈心中的疑惑,指尖微微点了点桌面:
至少,他在隐瞒一些关键的信息。
顾砚书自末世而来,见过了太多太多人性的阴暗。
在末世最初,秩序最为混乱的那几年,若是没点看人的功底,就顾砚书那破败的身子,早就被人给撕的连渣都不剩了。
末世几年的锤炼,顾砚书对人情绪变化的感知,已经敏锐到了一种极为可怕的地步。
在刚刚看到李明鹏的第一眼开始,顾砚书便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随着交谈的时间越久,顾砚书便觉得李明鹏身上的那股违和感越是严重。
特别是到了最后,顾砚书发现这李明鹏看似放松,其实内心一直没有放下警惕的时候,更是觉得怪异。
这些天,顾砚书盘问过不少人。
其中有溢州其他地区堤坝修筑的负责人,也有阳临县幸存下来的普通百姓,却没有一个人像是李明鹏这般,表现地如此表里不一。
李明鹏刚刚所说之言,看似逻辑可以自洽,但却偏偏遗漏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信息:
那便是李桂花!
从止戈的回禀中不难看出,阳临县李家村的人对李桂花的了解并不多。
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在李桂花出生之时,恰逢生母难产,在母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留下了病根,故很少外出,李家村的人也鲜少能够见到李桂花本人。
李桂花在李家村中的神秘感,甚至已经到了李家村中其他的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地步。
同为一个村庄的邻里,李家村的人对李桂花到底落下了什么病根,都有些语焉不详。
只能从偶尔在李二狗家中现身的小女孩,确定确有李桂花其人。
但即便李桂花已经神秘到了如此地步,李明鹏对其也不应当一问三不知。
李明鹏在秦戮麾下做过事,定然比旁人更加了解秦戮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的性子。
特别是从军营里出来的汉子,那军队的军规便是铁律,容不得一点试探逾越。
旁的不说,就说站口便能叭叭出秦戮一大堆坏话,一提起秦戮之时便是咬牙切齿地骂街的梅颜夕,在从京城到溢州的这一路上,也严格遵守着军队的军规,没有丝毫逾矩之处。
这样的情况之下,李明鹏还敢为李二狗大开方便之门。
甚至在桐潭县出过一次问题,秦戮派出手底下的人,了解堤坝上工人的实际情况之时,不嫌麻烦冒着风险为其遮掩。
说这种情谊只比同村的普通同乡略微亲近一些,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既然两人关系亲厚,李明鹏却口称没有见过李桂花几次,对其状况也不了解,那就着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说一句难听一点的话,就是顾砚书现在身体原来的主人,纨绔如顾小公子,对于与自己一同玩乐的纨绔们家中的情况,至少也是知根知底。
诸如兄弟家中有几口人,分别大致是什么年龄,身体状况如何等基本情况
即便是没有见过真人,也能从与兄弟们的日常交流中,听出一两耳朵。
就李二狗家中人口简单到除了一个老母亲,就只剩下了一个女儿的地步,在日常相处之中,除非李二狗是个哑巴,否则不会一句提及也无。
这个时候,李明鹏还坚称对李桂花不了解,定然是想要遮掩什么。
但李桂花现在已经病逝,人死如灯灭,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李明鹏冒着风险也要守口如瓶的?
想到这里,顾砚书指尖又点了点桌面,思绪再次飞速运转了起来。
而此时止戈也听从着顾砚书的提议,准备重新再去将李明鹏给调查一番:
是,属下告退。
等等!
在止戈离去的前一刻,顾砚书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直接将人叫住:
李桂花的尸检报告,在谁手上?
在兴仁那里。止戈低声回禀道。
接种过牛痘疫苗,体内产生抗原体后,兴仁便也投入到了调查李二狗的队伍之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还在愧疚于让王爷感染上了天花一事,憋着一股气想要揪出凶手呢。
顾砚书微微点头,眼中有了一丝了然:
让他将报告送过来,然后让于立人过来一趟,我有事找他。
是。
虽不知道顾砚书这个时候要李桂花的尸检报告有何用,但跟随秦戮多年,止戈早就已经学会了多做少说的道理,想也不想便点头应了下来。
止戈离去后不久,兴仁便带着尸检报告,与于立人一起来到了偏殿。
顾砚书先将尸检报告接过来大致看了一眼。
李桂花是天花病毒的源头,秦戮也受到了影响,仵作深知李桂花的重要性,故而尸检报告也写的十分详尽。
什么身长四尺,体型偏瘦之类的其详尽程度,就差没有将李桂花的头发丝儿有几根都给数出来,然后写上的地步了。
顾砚书虽然直觉这尸检报告中或许蕴含着一两分线索,但毕竟不是什么专业的人士,一时间也看不出什么。
最后也只能让兴仁将这尸检报告留下,他再好好研究些许时日再说。
打发走兴仁后,顾砚书才看向了一旁的于立人。
与往常一样,顾砚书先是询问了一番秦戮的身体状况。
许是身体较旁人来更加健壮的原本,王爷恢复的速度很快,现如今脉象平稳,与常人并无二异。
提及这话,于立人语气中难免带上了一两分喜气。
这话中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那便是秦戮已经痊愈。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于立人与太医一致决定,还是再观察两日,再下定论,除此之外:
还有就是王妃问过的疤痕问题,王爷自制力惊人,在患病期间几乎没有擅自触碰疱疹处,待到痊愈后,注意保养,辅以药膏,定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说这话时,于立人的语气有些稍稍的不自然。
因为这一次,除了王妃之外,王爷似乎也对是否会留疤之事格外地在意。
这些日子王爷身上的疱疹结痂脱落之后,几乎每次于立人与几位太医去为其诊脉之时,王爷都会问上一两句与疤痕有关之时。
其中有几个不了解王爷平日里为人的御医甚至还在私底下询问过于立人,王爷以往是否也十分在意个人形象的问题。
又战场上刀剑无眼,难免受伤,王爷又对是否留疤之事如此在意,想来于立人手上定然有舒痕利器,若是有,这个时候就别藏着掖着了,尽快向王爷交差,才是正事。
这让于立人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毕竟以前秦戮可从来没有关注过伤口是否留疤的问题。
甚至曾经一度在疗效较好但会留疤,以及疗效较差但不会留下痕迹的金疮药之中,选择了前者。
谁知道这次王爷却突然在意起了自身形象的问题?
也好在军中曾经有一个极为在意自己美貌的梅颜夕,于立人对舒痕之事确实有所研究,否则这次还真不好交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