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末世]——六梨(12)
我从小生活在城外,但入城考试里也有这门课,算是了解一点。
城外?元琼说,哦对,难怪。
他没说难怪什么,冉喻也没有问。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冉喻上了一节1V1生物学名师课。
我们尽量说得简单点。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就是将一个人的记忆复制并搬运到另一个人脑中,你们的入城考试通识课中应该也有类似的理论,记忆存储在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中,而细胞内的DNA指导其排列。再微观一些,在海鬼出现前的人类繁荣时期,很多神经化学家就提出过这样的假设,DNA被翻译后形成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它们的排列次序千变万化,无数不同的排列共同组合成了我们所说的记忆。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物质,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完全复制下来,并在另一个人身上重新编码
说起自己的研究领域,元琼被乱糟糟的头发遮住的眼睛控制不住地发亮。
他很有兴致地讲述着自己在准备人体实验前遇到的重重阻碍和困难,以及理论攻坚时期的每一点小突破所带来的巨大喜悦。
当时理论基础终于完备了,但我的实验一开始就被叫停了。因为不符合伦理。讲到最后,元琼眼睛里的神采暗淡下去,他撇撇嘴,研究成果还没发表就被销毁了,我因为缺乏他们所说的道德操守被赶了出来。好在他们在销毁我的实验物资时,我已经给自己来了一针管。
说到这里,元琼脸上露出一点不明显的得意的笑容。
脑袋里被塞满了不属于自己的知识,当冉喻回到十队办公室时,已经将近下午一点了。
他推开门时,詹一烨在忙着整理材料,她头也没抬地整理着文件说:你可算回来了,快去吃个午饭回来干活。
冉喻说:吃过了。
说这话时他眉梢眼角都透着满足。詹一烨抬头:怎么这么开心?食堂大妈今天又给你加菜了?
作为三环警卫局的新面孔,长相白净清秀,平时沉默寡言还很老实的帅小伙深受后勤阿姨和姐姐们的喜爱。
不是,今天没去食堂吃。
说实话,冉喻认为自己现在的表情应该没有什么特别,但早上的元琼和现在的詹一烨都能很轻易地看透他的想法,这让他觉得有些神奇。
于是他问何荣晟:我不说话的时候,你不会也能看出来我在想什么吧?
何荣晟摸着下巴想了想:你中午一定吃得很好,所以才会很高兴。我猜猜,不会是那个娄队长顺道请你吃饭了吧?难道是那个三环大酒店?
冉喻的眼神十分震惊,因为何荣晟说得没错。
回来前路过那家饭店,娄越说警卫队的食堂太难吃,便直接拉着他去下馆子了。饭很好吃,冉喻很满意。娄越似乎对那里的饭菜也挺满意,离开的时候还说以后再来。
这时,丁队长开完会回来了。
他的表情很沉痛。走进十队的办公室后,他沉默着径直走到冉喻面前,拍了拍冉喻的肩膀,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你们先听哪一个?
詹一烨:别卖关子,一起说。
督察队下了正式借调令,明天冉喻就要去那儿报道了,没说调回来的日期。丁台泰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为了补人数,三队的黎树修调到咱们队了。
詹一烨目光如刀,声寒如霜:谁调过来了?
丁台泰缩了缩脖子,往后退了几步,把手拢在嘴边说:黎树修。
嘎嘣,咯吱。这是詹一烨活动手腕的声音。
这个黎树修是谁啊?何荣晟退后几步躲开詹一烨,小声问丁队长。
你知道的,三环警卫局里混蛋最多的就是三队。黎树修就是三队里最混的那个蛋。丁台泰同样小声说,之前他还混进那个银杏路的协会一次,后来被人赶出来了,说是违背了协会的高尚宗旨,败坏风气。之后就再没成功进去过,据说还被好心路人收拾了一顿。
他干了啥?
在愿望纸条上用红笔写想和大美女詹一烨约会,用黑笔写老子非常有钱。
何荣晟看了眼浑身冒着杀气的詹一烨:难怪。
调令明日生效。冉喻待在十队的最后半天里,收到了其他各队许多同事饱含不舍之情的小零食,晚上还办了个临时的小型送别会。虽然入职只有一周多,但冉喻入城考试战斗课刷新历史记录的高分已经广为人知,其他队缺人手时借他去抓犯人也极其高效,让队员们非常有安全感。
下班前,詹一烨表示,银杏路协会和精神病院的案子仍在调查中,以后还会和调去督察队的冉喻一直保持联系。
晚上回到那个小房间,冉喻正收拾着东西准备二天去督察队报道,手腕上的通讯器突然亮了。
这款入职时配发的通讯器是手表样式的,可以发文字消息,也可以语音或视频通话。
发信人是一串陌生号码,没有备注,内容也只有短短四个字:记得带蛙。
冉喻站在原地足足想了五六秒,才反应过来这四个字的意思。这应该是娄队长发来的。
于是他对这位未来上司又多了一层印象:记性真好。
这点小事,居然能一直记到现在。
第17章
督察队虽然名头上是个队,但职级却与警卫总部一致,队长的级别与警卫部长持平,但因为工作内容特殊性,督察队长的实际权力更大。督察队的办公地址在一环内,冉喻接到调令的同时,也拿到了一张去往一环内的通行证,并附了电车路线图。
詹一烨告诉他,从这里到督察队办公地很远,坐电车需要一个半小时,要注意通勤时间。她还送了冉喻一张主城的地图,给他指了督察队的位置和电车站台的位置。
当时,冉喻的目光立刻就被那条路的名字吸引住了。督察队就坐落在风信子路上,在88号,离他想去的6号不算太远。
算算时间,冉喻上次寄给哼哼的信应该快到了,毕竟城内送信速度快。
也许明天上班的时候就会路过哼哼家,冉喻心想,不可以过于好奇。看看周围的环境就好,绝不能很突然地去打扰人家。
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他并没有机会来到风信子路。
娄队长在发来简单的四字指示后,过了不久又打来了电话。冉喻当时正在把领导要求的纸青蛙装进信封里,手腕上的通讯器震动起来时,他手一抖,小青蛙蹦出去了两只。
冉喻按了接听键,把手腕抬起来贴近脸侧,就听到通讯器里传来娄越的声音:明天早上不急着来督察队报道,先去趟精神病院,冯院长的事儿还没办完。早上八点在你楼下等你,车上跟你细说。
好。
第二天早上七点三刻,冉喻下楼的时候,阳光已经很强烈了,他压低了帽檐。今天他穿的还是警卫队的黑色制服,督察队的制服要等报道后才能领到。
那辆很眼熟的车已经停在了路边,车窗紧闭,从外面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冉喻从车前的挡风玻璃外看了一眼,那位向安详副队坐在驾驶位,娄越坐在后面,正在看文件。
车里的人也发现他来了,后座的车门打开,娄越冲他招招手。
冉喻坐上车,发现向安详很惊奇地在后视镜里看了自己几眼,又匆匆移开目光,发动了车子。
昨天晚上的欢送会后,爱操心的何荣晟在离别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冉喻面对娄队长时说话不要直来直往,要客气,要专业,要保持距离。
于是冉喻跟新任的两位长官打过招呼后,递给旁边的娄越一个信封:娄队长,给您的东西。
娄越正在看文件,闻言转过头,看了眼冉喻:你为什么贴着车窗坐?过来点,我又不吃人。
冉喻只好坐过去一点,余光里,他发现前面的大块头向副队哆嗦了一下。
娄越接过信封,拆开看了看,似乎还数了数。他还算满意地把信封放进公文包里,说:你是新人,跟你简单说一下现在的情况。之前银杏路23号的那个协会是跟警卫队合作的,昨天下午银杏路23号杂货店和邮局旁边的糕点铺子都消失了,这事昨天下午你们队长跟你说了没?
说了,冉喻点头,警卫队的同事一直在盯着这两个地方,因为证据不足,逮捕手续一直没下来。昨天下午手续刚办好,他们准备去拿人的时候,发现那两家店全都空了。
娄越:我总觉得这事有古怪。空白字条的事我也听说了,督察队安全一些,但你平时也要注意。
娄越的消息很灵通,这点冉喻是知道的。但这句话的信息量有点大,冉喻察觉到了什么,问道:您为什么要把我调到督察队?
娄越顿了一下,说:方便工作,新人容易带。我目前手头上的两件案子你都参与过,正好我有个助手前几天出事了,忙不开。听说你在单位名声不错,以后继续努力。
他把手上的文件递给冉喻:这是我们之前去查的东西,那家精神病院上报的患者死亡人数与实际不符。我的队员查过近几年进出院登记表和死亡登记表,发现很多问题。另外,这次还要去看看上次那件凶杀案,患者A好像叫于期
嗡娄越手腕上的通讯器发生颤动,他瞥了一眼,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急促的声音:队长,刚刚接到消息,前天精神病院的那位杀人的患者死了!他死的时候手里有一枚银杏树叶
冉喻和娄越到达精神病院时,警卫队的人已经到了。
尸体没有外伤,死亡时间在今天早上七点半。因未完成精神状况鉴定手续,死者被暂时关在特护病房内。据值班医生说,当时死者刚起床,没走两步就突然倒在地上,两眼翻白神志不清,口中念念有词。医生对他进行抢救,但没过两分钟人就不行了。詹一烨说。
他说了什么?娄越问。
医生说他当时口齿不清,但隐约可以听到的是不要和魔鬼做交易不要出卖灵魂之类的。詹一烨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手里还攥着一片银杏树叶,上面写着于期的名字,我们对比了一下,可以初步断定这是那个银杏路互助协会的邀请函。
丁台泰此时正在安排人手去抬尸体,准备拉回去解剖做详细尸检。他忙完了过来,跟娄越等人打了个招呼,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招手把不远处刚把尸体运上车的一个青年叫了过来:黎树修,你还没见过我们队之前的冉喻吧?来来来,认识一下。
何荣晟正拉着冉喻小声叨叨:你今天怎么从娄队长车上下来的?不是说让你小心
他话没说完,就被詹一烨一把揪住:陪我去那边给小王帮忙收拾东西。
丁队长这才反应过来队里这俩人不太对盘,摸了摸脑袋,有点傻气地笑笑:小黎啊,你跟小冉都进去过,你俩合计一下,看还能不能想出别的线索。
正走来的这位青年一看就是副花花公子的模样,白脸桃花眼,笑眯眯的,尽管穿着黑色制服,但风流劲儿还是从骨子里透出来。
他冲丁台泰招手说:我正想跟你汇报呢,那个死者我看着有点眼熟,好像哎,你这人怎么在这?你是冉喻?
黎树修的声音突然拔高,警惕地捂着腰,看向冉喻。
冉喻也认出了这名青年,之前在糕点铺子前跟阿松起争执,后来被请去诊所的那个人。
我一看你就腰疼,怎么这么晦气黎树修嘟哝着,突然声音又拔高了,娄队长,你怎么也在你这是什么表情?我最近也没惹你啊。
查案子。娄越说,你正经点,说你刚才发现了什么?
从昨天被连环猜中心思开始,冉喻就有意识地在何荣晟老师和詹一烨老师的指导下,试图琢磨别人语言表达之外的意思。从黎树修和娄越说话时的语气和感觉来看,他俩似乎早就认识,而且挺熟的。
黎树修掏出手帕,抹了抹刚才在大太阳下晒出的汗:那个死者于期,我见过。他额头上有道三角形的胎记,我在上次参加银杏树协会活动的时候,他就坐我旁边。
冉喻回忆着自己前天晚上的经历,忽然问:那里光线这么暗,还戴着兜帽,你确定看清了?
黎树修惊讶地说:那间大教室不是挺亮的吗?大吊灯,能看清啊。
丁台泰摸着下巴:他们每次活动的形式都不一样吗?
娄越:他俩都只参与了一次,不知道。但我有个线人参加了两次,而且知道之前的形式,她可以肯定,只有前天那次活动比较特殊。审查很严,教室布置也完全不一样,人数比之前多了不少。而且听那里老师的意思,有点像是告别仪式,但她也不确定。
您说的那个线人,是许佩儿老师吗?
娄越刚要回答,就感觉到手腕上的通讯器震动了两下,有新消息进来。他看了一眼,面色发沉:
许佩儿失踪了。
第18章
那种异样的想法是在车子路过白桦路12号附近时产生的。
当时冉喻正坐在娄队长的车上,目光不自觉地往外看去,看见了一栋未完工的建筑。那栋楼只盖到三层半,脚手架和钢筋裸露在外,像一具被解剖的尸体。施工的人们在它身上爬上爬下,像搬运腐肉的蚂蚁。
冉喻只远远看到那栋楼一眼,心里就有一种奇怪的念头,想下车,走进那栋楼,到地下去。这种念头就像走在路上看到几片脆黄的落叶,就很想踩上去听一听嘎吱声一样,是一种很模糊又很隐秘的愿望。
然而这种愿望是不合时宜的,冉喻只能努力把它忘掉,用现在需要解决的一大串问题塞满自己的脑袋。
今天上午,娄队长接到那则许佩儿失踪的消息后,立刻跟丁台泰表示需要调取监控。
我队里有两个人最近一直在留意她的行踪,我让他们先去询问许佩儿的父母朋友,再去你们那里看录像。娄越跟丁台泰商量,我对冯院长还有些事要查,查完后跟你们汇合。我总觉得这件事后头有大手笔。
恋耽美
城外?元琼说,哦对,难怪。
他没说难怪什么,冉喻也没有问。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冉喻上了一节1V1生物学名师课。
我们尽量说得简单点。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就是将一个人的记忆复制并搬运到另一个人脑中,你们的入城考试通识课中应该也有类似的理论,记忆存储在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中,而细胞内的DNA指导其排列。再微观一些,在海鬼出现前的人类繁荣时期,很多神经化学家就提出过这样的假设,DNA被翻译后形成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它们的排列次序千变万化,无数不同的排列共同组合成了我们所说的记忆。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物质,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完全复制下来,并在另一个人身上重新编码
说起自己的研究领域,元琼被乱糟糟的头发遮住的眼睛控制不住地发亮。
他很有兴致地讲述着自己在准备人体实验前遇到的重重阻碍和困难,以及理论攻坚时期的每一点小突破所带来的巨大喜悦。
当时理论基础终于完备了,但我的实验一开始就被叫停了。因为不符合伦理。讲到最后,元琼眼睛里的神采暗淡下去,他撇撇嘴,研究成果还没发表就被销毁了,我因为缺乏他们所说的道德操守被赶了出来。好在他们在销毁我的实验物资时,我已经给自己来了一针管。
说到这里,元琼脸上露出一点不明显的得意的笑容。
脑袋里被塞满了不属于自己的知识,当冉喻回到十队办公室时,已经将近下午一点了。
他推开门时,詹一烨在忙着整理材料,她头也没抬地整理着文件说:你可算回来了,快去吃个午饭回来干活。
冉喻说:吃过了。
说这话时他眉梢眼角都透着满足。詹一烨抬头:怎么这么开心?食堂大妈今天又给你加菜了?
作为三环警卫局的新面孔,长相白净清秀,平时沉默寡言还很老实的帅小伙深受后勤阿姨和姐姐们的喜爱。
不是,今天没去食堂吃。
说实话,冉喻认为自己现在的表情应该没有什么特别,但早上的元琼和现在的詹一烨都能很轻易地看透他的想法,这让他觉得有些神奇。
于是他问何荣晟:我不说话的时候,你不会也能看出来我在想什么吧?
何荣晟摸着下巴想了想:你中午一定吃得很好,所以才会很高兴。我猜猜,不会是那个娄队长顺道请你吃饭了吧?难道是那个三环大酒店?
冉喻的眼神十分震惊,因为何荣晟说得没错。
回来前路过那家饭店,娄越说警卫队的食堂太难吃,便直接拉着他去下馆子了。饭很好吃,冉喻很满意。娄越似乎对那里的饭菜也挺满意,离开的时候还说以后再来。
这时,丁队长开完会回来了。
他的表情很沉痛。走进十队的办公室后,他沉默着径直走到冉喻面前,拍了拍冉喻的肩膀,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你们先听哪一个?
詹一烨:别卖关子,一起说。
督察队下了正式借调令,明天冉喻就要去那儿报道了,没说调回来的日期。丁台泰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为了补人数,三队的黎树修调到咱们队了。
詹一烨目光如刀,声寒如霜:谁调过来了?
丁台泰缩了缩脖子,往后退了几步,把手拢在嘴边说:黎树修。
嘎嘣,咯吱。这是詹一烨活动手腕的声音。
这个黎树修是谁啊?何荣晟退后几步躲开詹一烨,小声问丁队长。
你知道的,三环警卫局里混蛋最多的就是三队。黎树修就是三队里最混的那个蛋。丁台泰同样小声说,之前他还混进那个银杏路的协会一次,后来被人赶出来了,说是违背了协会的高尚宗旨,败坏风气。之后就再没成功进去过,据说还被好心路人收拾了一顿。
他干了啥?
在愿望纸条上用红笔写想和大美女詹一烨约会,用黑笔写老子非常有钱。
何荣晟看了眼浑身冒着杀气的詹一烨:难怪。
调令明日生效。冉喻待在十队的最后半天里,收到了其他各队许多同事饱含不舍之情的小零食,晚上还办了个临时的小型送别会。虽然入职只有一周多,但冉喻入城考试战斗课刷新历史记录的高分已经广为人知,其他队缺人手时借他去抓犯人也极其高效,让队员们非常有安全感。
下班前,詹一烨表示,银杏路协会和精神病院的案子仍在调查中,以后还会和调去督察队的冉喻一直保持联系。
晚上回到那个小房间,冉喻正收拾着东西准备二天去督察队报道,手腕上的通讯器突然亮了。
这款入职时配发的通讯器是手表样式的,可以发文字消息,也可以语音或视频通话。
发信人是一串陌生号码,没有备注,内容也只有短短四个字:记得带蛙。
冉喻站在原地足足想了五六秒,才反应过来这四个字的意思。这应该是娄队长发来的。
于是他对这位未来上司又多了一层印象:记性真好。
这点小事,居然能一直记到现在。
第17章
督察队虽然名头上是个队,但职级却与警卫总部一致,队长的级别与警卫部长持平,但因为工作内容特殊性,督察队长的实际权力更大。督察队的办公地址在一环内,冉喻接到调令的同时,也拿到了一张去往一环内的通行证,并附了电车路线图。
詹一烨告诉他,从这里到督察队办公地很远,坐电车需要一个半小时,要注意通勤时间。她还送了冉喻一张主城的地图,给他指了督察队的位置和电车站台的位置。
当时,冉喻的目光立刻就被那条路的名字吸引住了。督察队就坐落在风信子路上,在88号,离他想去的6号不算太远。
算算时间,冉喻上次寄给哼哼的信应该快到了,毕竟城内送信速度快。
也许明天上班的时候就会路过哼哼家,冉喻心想,不可以过于好奇。看看周围的环境就好,绝不能很突然地去打扰人家。
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他并没有机会来到风信子路。
娄队长在发来简单的四字指示后,过了不久又打来了电话。冉喻当时正在把领导要求的纸青蛙装进信封里,手腕上的通讯器震动起来时,他手一抖,小青蛙蹦出去了两只。
冉喻按了接听键,把手腕抬起来贴近脸侧,就听到通讯器里传来娄越的声音:明天早上不急着来督察队报道,先去趟精神病院,冯院长的事儿还没办完。早上八点在你楼下等你,车上跟你细说。
好。
第二天早上七点三刻,冉喻下楼的时候,阳光已经很强烈了,他压低了帽檐。今天他穿的还是警卫队的黑色制服,督察队的制服要等报道后才能领到。
那辆很眼熟的车已经停在了路边,车窗紧闭,从外面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冉喻从车前的挡风玻璃外看了一眼,那位向安详副队坐在驾驶位,娄越坐在后面,正在看文件。
车里的人也发现他来了,后座的车门打开,娄越冲他招招手。
冉喻坐上车,发现向安详很惊奇地在后视镜里看了自己几眼,又匆匆移开目光,发动了车子。
昨天晚上的欢送会后,爱操心的何荣晟在离别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冉喻面对娄队长时说话不要直来直往,要客气,要专业,要保持距离。
于是冉喻跟新任的两位长官打过招呼后,递给旁边的娄越一个信封:娄队长,给您的东西。
娄越正在看文件,闻言转过头,看了眼冉喻:你为什么贴着车窗坐?过来点,我又不吃人。
冉喻只好坐过去一点,余光里,他发现前面的大块头向副队哆嗦了一下。
娄越接过信封,拆开看了看,似乎还数了数。他还算满意地把信封放进公文包里,说:你是新人,跟你简单说一下现在的情况。之前银杏路23号的那个协会是跟警卫队合作的,昨天下午银杏路23号杂货店和邮局旁边的糕点铺子都消失了,这事昨天下午你们队长跟你说了没?
说了,冉喻点头,警卫队的同事一直在盯着这两个地方,因为证据不足,逮捕手续一直没下来。昨天下午手续刚办好,他们准备去拿人的时候,发现那两家店全都空了。
娄越:我总觉得这事有古怪。空白字条的事我也听说了,督察队安全一些,但你平时也要注意。
娄越的消息很灵通,这点冉喻是知道的。但这句话的信息量有点大,冉喻察觉到了什么,问道:您为什么要把我调到督察队?
娄越顿了一下,说:方便工作,新人容易带。我目前手头上的两件案子你都参与过,正好我有个助手前几天出事了,忙不开。听说你在单位名声不错,以后继续努力。
他把手上的文件递给冉喻:这是我们之前去查的东西,那家精神病院上报的患者死亡人数与实际不符。我的队员查过近几年进出院登记表和死亡登记表,发现很多问题。另外,这次还要去看看上次那件凶杀案,患者A好像叫于期
嗡娄越手腕上的通讯器发生颤动,他瞥了一眼,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急促的声音:队长,刚刚接到消息,前天精神病院的那位杀人的患者死了!他死的时候手里有一枚银杏树叶
冉喻和娄越到达精神病院时,警卫队的人已经到了。
尸体没有外伤,死亡时间在今天早上七点半。因未完成精神状况鉴定手续,死者被暂时关在特护病房内。据值班医生说,当时死者刚起床,没走两步就突然倒在地上,两眼翻白神志不清,口中念念有词。医生对他进行抢救,但没过两分钟人就不行了。詹一烨说。
他说了什么?娄越问。
医生说他当时口齿不清,但隐约可以听到的是不要和魔鬼做交易不要出卖灵魂之类的。詹一烨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手里还攥着一片银杏树叶,上面写着于期的名字,我们对比了一下,可以初步断定这是那个银杏路互助协会的邀请函。
丁台泰此时正在安排人手去抬尸体,准备拉回去解剖做详细尸检。他忙完了过来,跟娄越等人打了个招呼,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招手把不远处刚把尸体运上车的一个青年叫了过来:黎树修,你还没见过我们队之前的冉喻吧?来来来,认识一下。
何荣晟正拉着冉喻小声叨叨:你今天怎么从娄队长车上下来的?不是说让你小心
他话没说完,就被詹一烨一把揪住:陪我去那边给小王帮忙收拾东西。
丁队长这才反应过来队里这俩人不太对盘,摸了摸脑袋,有点傻气地笑笑:小黎啊,你跟小冉都进去过,你俩合计一下,看还能不能想出别的线索。
正走来的这位青年一看就是副花花公子的模样,白脸桃花眼,笑眯眯的,尽管穿着黑色制服,但风流劲儿还是从骨子里透出来。
他冲丁台泰招手说:我正想跟你汇报呢,那个死者我看着有点眼熟,好像哎,你这人怎么在这?你是冉喻?
黎树修的声音突然拔高,警惕地捂着腰,看向冉喻。
冉喻也认出了这名青年,之前在糕点铺子前跟阿松起争执,后来被请去诊所的那个人。
我一看你就腰疼,怎么这么晦气黎树修嘟哝着,突然声音又拔高了,娄队长,你怎么也在你这是什么表情?我最近也没惹你啊。
查案子。娄越说,你正经点,说你刚才发现了什么?
从昨天被连环猜中心思开始,冉喻就有意识地在何荣晟老师和詹一烨老师的指导下,试图琢磨别人语言表达之外的意思。从黎树修和娄越说话时的语气和感觉来看,他俩似乎早就认识,而且挺熟的。
黎树修掏出手帕,抹了抹刚才在大太阳下晒出的汗:那个死者于期,我见过。他额头上有道三角形的胎记,我在上次参加银杏树协会活动的时候,他就坐我旁边。
冉喻回忆着自己前天晚上的经历,忽然问:那里光线这么暗,还戴着兜帽,你确定看清了?
黎树修惊讶地说:那间大教室不是挺亮的吗?大吊灯,能看清啊。
丁台泰摸着下巴:他们每次活动的形式都不一样吗?
娄越:他俩都只参与了一次,不知道。但我有个线人参加了两次,而且知道之前的形式,她可以肯定,只有前天那次活动比较特殊。审查很严,教室布置也完全不一样,人数比之前多了不少。而且听那里老师的意思,有点像是告别仪式,但她也不确定。
您说的那个线人,是许佩儿老师吗?
娄越刚要回答,就感觉到手腕上的通讯器震动了两下,有新消息进来。他看了一眼,面色发沉:
许佩儿失踪了。
第18章
那种异样的想法是在车子路过白桦路12号附近时产生的。
当时冉喻正坐在娄队长的车上,目光不自觉地往外看去,看见了一栋未完工的建筑。那栋楼只盖到三层半,脚手架和钢筋裸露在外,像一具被解剖的尸体。施工的人们在它身上爬上爬下,像搬运腐肉的蚂蚁。
冉喻只远远看到那栋楼一眼,心里就有一种奇怪的念头,想下车,走进那栋楼,到地下去。这种念头就像走在路上看到几片脆黄的落叶,就很想踩上去听一听嘎吱声一样,是一种很模糊又很隐秘的愿望。
然而这种愿望是不合时宜的,冉喻只能努力把它忘掉,用现在需要解决的一大串问题塞满自己的脑袋。
今天上午,娄队长接到那则许佩儿失踪的消息后,立刻跟丁台泰表示需要调取监控。
我队里有两个人最近一直在留意她的行踪,我让他们先去询问许佩儿的父母朋友,再去你们那里看录像。娄越跟丁台泰商量,我对冯院长还有些事要查,查完后跟你们汇合。我总觉得这件事后头有大手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