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我成了后宫嫔妃——小月先先(20)
坐在凳子上的沈嬛猛地惊醒,手下意识撑住旁边,却按在了已经穿好殓服,但还没有装棺的陈枋跃手臂上。
经过一夜,他的尸身已经僵透了,像按在石头上一样。
沈嬛缩回手,望着灵棚外边走来走去的人,对着手呵了呵气。
灵棚里是不能燃炭盆的,唯一的火光就是到下葬那日才能熄灭的蜡烛和袅袅燃烧的青香。
沈嬛呵出来的气都是冷的,手指脚趾几乎失去了知觉。
早知道是这样,他非得在里面加几件厚厚的衣服。
昨天晚上一过来,就按规矩坐在这里给陈枋跃守灵烧纸,连自己什么时间眯着了都不知道。
看了看灵棚外的天色,沈嬛估摸着天也快亮了,舔了舔嘴唇小声喊外边儿的吴氏:奶娘。
站了一个晚上的吴氏使劲儿眨眨困乏的眼睛:太太,奴婢在。
府里可准备吃食了?熬了一晚上,有点饿了。
没呢,也不知道谁办的事,也没谁来支应一声。
奴婢藏了一块糕,太太先垫垫肚子,让晴子去看看怎么回事。
吴氏说着把袖子里那块两指宽的糕隔着白布缝隙塞到沈嬛手里,沈嬛一看,这还是昨夜主仆三个的饭后甜点,也不知道吴氏什么时候揣着的,上面的压花都有些模糊了。
可沈嬛实在饿得厉害,拿过来就往嘴里送,吃着吃着发现有点奇奇怪怪的,才想起他是对着陈枋跃的尸体吃的,于是背过身去。
刚把最后一口的塞嘴里,院子里突然响起声音。
沈嬛赶紧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把头上的白披扯下来,瞬间小半张脸就被盖住,只露出下巴和嘴唇。
陈平,陈实,陈展三兄弟披麻戴孝地走进来,跪在两边烧纸钱,没一会儿,前来吊唁的人来了。
来的是对夫妻,男的穿一身青色圆领长袍,留着美须,方脸细眼,威严肃穆。女的穿一袭黄栗色的夹棉褙子,褙子领口袖口滚了一圈风毛极好的银灰鼠皮。
两人在下马幡前取下戴着的貂皮帽,接过小厮递上去的帕子擦擦手。
男者郑重地取了三炷香点燃,一拜,二拜,三拜。
他的妻子则坐到沈嬛边上的空凳子上,手绢捂着脸哭灵。
她一哭,沈嬛也哭。
沈嬛深居简出,除了三五年一次去宫中给太后请安,鲜少外出。
曹静没与沈嬛面对见过,只听圈子里的贵妇人说吏部尚书陈枋跃的续弦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儿,不由得悄悄看他。
白披下露出的下巴并不是瓜子脸的尖尖样,而是有些俊气的流畅线条,鼻子温婉高挺,嘴唇薄而含情。
就算看不到上半张脸,曹静也知晓陈枋跃续弦的美貌并非浪得虚名。
曹静没意识到她的哭灵声不知不觉停下了,沈嬛好奇地从白披下望向她,和她的目光撞在一块儿。
曹静呼吸一滞。
世间美人繁多,或端庄或妖娆或清纯,但沈嬛都不在其中。
他更像按着人心底最原始最不能示人的yu望来长的,身上的每一处都在呼唤着人们去爱他怜他。
可他又偏偏生了那样一双清澈到极致的眼睛。
纯如稚鹿,媚而可怜。
更绝妙的,曹静觉着沈嬛跟大多数女子都不一样,他身上有股子少年的俊气。
*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章
多奇妙, 一个早已跟年轻搭不上边儿的妇人,竟然会有少年气。
贵妇人的圈子就那么大,曹静自然也听说陈枋跃的续弦膝下并无子嗣, 只把妾室的女儿养在膝下, 现在那女儿也进宫了,沈嬛真真是孤家寡人一个。
而且
曹静扫了一眼灵棚,这陈府的女眷当真是半点礼数都没有,就叫老太太一个人在这里守着, 都不知道跑哪里躲懒去了。
曹静不自觉地放软了面色, 安慰沈嬛的声音都真诚了些:人之生死乃天定,非人力可阻,夫人节哀。
沈嬛不知道她是谁,察觉到她话里的真诚, 也客客气气地回了礼:谢太太挂怀。
小声打了招呼,曹静便走了。
这边的规矩如此, 来吊唁的女眷若是跟主家亲近,可留在此处一起守灵, 关系疏远些的, 至多哭灵几句就可以离开。
一天下来,沈嬛的嗓子都哑了, 好不容易好的冻疮又开始隐隐发痒。
而原本在这里跪着的兄弟三人只剩下陈实,陈实动了动庞大的身躯, 跟凳子上的沈嬛道:太太, 我看您脸色不太好, 要不要去喝点热汤暖一暖。
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沈嬛点点头:你呢, 阎氏那边有什么安排?
兄弟三人, 不能抓着陈实一个人欺负吧?
陈实望着陈枋跃尸体:儿子没事, 他是我爹,送他最后一程是我该做的。
沈嬛不知道该说什么,片刻后道,那我去跟阎氏说一声,让人给你送些吃食。
这儿离厨房近,沈嬛干脆带着晴子和吴氏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刚走进厨房就看到贾氏带着十几个丫鬟小厮把厨房塞得满满的,另一边则是秦钟等厨房的老人。
她还没说话,贾氏已经看到了她:哎呦,太太怎么来了,爹在下头冷冷清清的,离了你可怎么行呀。
一张口就是阴阳怪气的话,沈嬛只当没听到,问她:明天后天来吊唁的人怕是会比今日多三四起,不好好张罗吃食,安排流程,在这里杵着做什么。
肺都快气炸的秦钟等老人马上忍不住,你一句我一句地跟沈嬛诉苦。
太太,小的们今天做事做得好好的,大奶奶带着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要把小的们赶出去,说从今天起厨房由大房看管。
原本拟好的丧席单子也被大奶奶驳了,把猪肘子换成猪头肉,桂圆炖甲鱼换成素炒三丝,这这怎么拿的出手!
太太您快劝劝大奶奶吧,这么办事,外人怎么看陈府,怎么看主子们。
厨房里叽叽喳喳,沈嬛听了,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是真没想到贾氏能干出这事儿,猪肘子换猪头肉?桂圆炖甲鱼换成素三丝?
那猪肘子什么价猪头什么价,富贵人家就没听说哪家摆席用猪头肉的,陈府要是一端上去,怕是要闻名整个盛京了。
他看向贾氏:老爷一死,陈府就是你们大房当家,我也不好摆老太太的谱,要让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只是老爷现在还躺在那里,做得不好不止我脸上没光,你们也是。
你两个儿子都还年轻,给他们留点路子,不至于以后走出去叫人家笑话。
贾氏根子不行,生的两个儿子还算不错,给他请安规矩又勤快,看在两个孙子到份上,沈嬛才说了这句话。
但贾氏恨他恨了多年,一朝得势根本听不进他的任何话,反而觉得他话里有话,撇着嘴拿白眼看他:咱们老太太不愧是文化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可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以为自己是山颠雪,还不是跟陶老妇一样,拿陈府的银子养自己。
让大奶奶管家这么多年,大奶奶怕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我明辉堂的吃穿住处用的都是什么地方的钱。
贾氏嘿嘿笑:我知道啊,抱翠楼和霓裳阁,还有城外的几个庄子,可那不都是我们大房的,老太太霸占了这么多年,早该还回来了。
你吴氏简直被贾氏的丑恶嘴脸恶心得几乎吐打她脸上。
抱翠楼和霓裳阁以及城外的几个庄子都是沈嬛的嫁妆,居然成了贾氏嘴里的他们的,完完全全把我就欺负你写在脸上,毫不掩饰!
沈嬛拉住奶娘:我朝律令,出嫁女的嫁妆皆属出嫁女自有财务,大奶奶想得好,但也别想得太好。
贾氏大字不识一个,一听到朝廷律令里居然有这一条,把这狗屁不是的律令骂了个遍。
她仰着头:我不知道什么律令,反正陈府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东西,谁也拿不走,否则我跟她拼命。
把这些无关人等轰出去,以后厨房都由你们把持,做什么吃什么都要给我过目。
哦,贾氏突然想起什么,大声地道,老太太跟老太爷伉俪情深,悲痛欲绝,这几天怕是没什么胃口,就不用做明辉堂的饭食了。
历来都是一派贤良淑德样子的贾氏露出真面目,让厨房里的人都始料不及。
她那些下人得了令,把秦钟等人推攘出去。
她那些狗腿子得了她真传,马上执行她的命令,摊着手对沈嬛道:老太太,大奶奶的话您也听到了,除非这几天都没法做明辉堂的吃食,你们还是回去吧,等您什么时候有胃口了,我们再给您做。
贾氏在一边乐不可支,故意走到沈嬛跟前:老太太可要好好保重自己身子啊,明辉堂那么宽敞的地儿,别一朝易了主。
说着,肩膀重重地撞了下沈嬛,扭着身子出去了。
吴氏和晴子脸都气白了,沈嬛对他们招招手,带着他们出去。
被赶出厨房的秦钟等人还没走,看到沈嬛,迎上来:太太,您快想想办法,照大奶奶这个折腾法,陈府没几年就要散架了。
沈嬛望着跟秦钟一起的十几人:你们都是陈府的家生子?
没想到他会问这个,秦钟愣了愣:是,小的们都是陈府的家生子,是随着陈府一起卖给陈家的。
那你们想恢复自由身吗?
太太秦钟的声音在发抖。
想,怎么不想,他们这些人别看全手全脚的,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就是缺了东西的残缺人。
入了奴籍,不仅自己要给人当牛做马,儿子女儿也是伺候人的命,主人家打了杀了官府都不会管。
沈嬛道:叫上你信得过,且想恢复自由身的,明日分开到主院那儿来。
是,谢谢太太,谢谢太太。
秦钟等人瞬间精神十足,走路虎虎生风。
他们走了,沈嬛对吴氏道:奶娘,待会儿你悄悄去明辉堂,我床头多宝阁的最下面一层,有个带如意葫芦小铜锁的箱子,你揣出来,带到灵棚那里。
太太,您想做什么?
沈嬛望着四四方方的陈府,又看看下着细雪的雾蒙蒙的天:贾氏一朝得势,绝对不会放过明辉堂,我觉得怕是不好了
太太!吴氏心头一悸,咱们走吧,趁着现在府里一团乱,跑到外面先躲起来,从长计议。
她既然敢明目张胆地在我面前说那些话,肯定有所准备,只怕我们还没出陈府大门,就要被拿住。
且陈枋跃尸骨未寒,跑出去就是让她随便给我们泼脏水,我们还无法辩驳。
那怎么办!吴氏从来没有这么慌过。
晴子也六神无主了,死死拉着沈嬛,深怕他下一秒就消失。
沈嬛道:我们要让陈府再乱一点。
饿着肚子来,饿着肚子离开,边走沈嬛的肚子边咕噜噜叫。
而肚子越饿,身上就越冷,鞋袜也因为长时间的走动被雪水浸了进去,钻心的冷。
沈嬛想着陈实,去了他们的院子找阎氏,刚走到院门口,胖墩墩的阎氏突然从门里伸出手,把她拉进去:您手怎么这么冰,我听说贾氏去厨房了,还跟您碰上了,没伤着哪儿吧。
她说着往沈嬛身上看,脸上手上脖子上,看了一圈才深深呼了口气。
晴子憋了一路,终于憋不住了,捂着嘴哭起来。
阎氏拉着她们进屋:快进来暖和暖和,翠翠,冲三碗蜂蜜藕粉来,再把饭和菜热热。
她捏着沈嬛冷到骨子里的手:太太别怪我没去帮您,实在是唉,大嫂现在完全变了个人,您昨夜在灵棚守夜,不知道她一从主院出来,就带人去府里各处安排自己的人顶替原本的老人,有些强硬一点的,当场就被她叫人捆了发卖了。
听说有个小丫鬟,因为长得好,被大哥送了根簪子,就被她让人投进井里淹死了。
其实那小丫鬟根本就不想跟着大哥,早就跟府里的一个后生有了婚约,出了年就要成亲,造孽呀。
阎氏心肠软,听下面的人说的时候就出了一身毛毛汗,所以今天一天都缩在府里,也不许院里的人出去乱跑。
翠翠端上来蜂蜜藕粉,藕粉加蜂蜜,再用热水冲开,香甜极了。
沈嬛端了一碗,边吹边吃,突然他叫阎氏:你这儿有纸笔吗?
阎氏还以为他要做什么,道:有,就是不常用,不知道还好不好。
二房没个男孩,陈实又不喜欢看书,纸笔买来也是做样子。
她很快取来,问沈嬛:太太要写什么?
沈嬛道:写两封书信。
*
作者有话要说:
第29章
纸张铺开, 沈嬛往砚台里加了点水,拿着墨条慢慢研磨。
然后一手挽着宽袖,一手写字, 阎氏不识字, 说不出他的姿势对不对,字好不好,但就是看呆了。
很快,沈嬛写好了书信, 他想了想, 拔下头上的怀玉钗,跟这封信一起递给阎氏:你找个机会,避开贾氏和卢氏的人,把这封信送到礼部尚书府上, 交给他们府上的吴太太,有这支钗, 她会明白的。
好,儿媳一定给您送到。阎氏郑重地把书信和玉钗揣进怀里, 还拍了拍确认一下位置。
沈嬛终于露出这几日的第一个浅笑:不问我在信上写了什么?
阎氏摇摇头:不问, 人还是糊糊涂涂的好,反正太太不会害我们, 那就行了。
沈嬛吃了口藕粉,道:我和礼部尚书的夫人吴氏有些交情, 我在信上告诉他, 抱翠楼卖的首饰都是一种名为怀玉的假货, 并要她去找抱翠楼的麻烦。
阎氏目瞪口呆:抱翠楼不是老太太您的嫁妆吗, 怎么会卖假货, 莫不是太太您弄错了?!
恋耽美
经过一夜,他的尸身已经僵透了,像按在石头上一样。
沈嬛缩回手,望着灵棚外边走来走去的人,对着手呵了呵气。
灵棚里是不能燃炭盆的,唯一的火光就是到下葬那日才能熄灭的蜡烛和袅袅燃烧的青香。
沈嬛呵出来的气都是冷的,手指脚趾几乎失去了知觉。
早知道是这样,他非得在里面加几件厚厚的衣服。
昨天晚上一过来,就按规矩坐在这里给陈枋跃守灵烧纸,连自己什么时间眯着了都不知道。
看了看灵棚外的天色,沈嬛估摸着天也快亮了,舔了舔嘴唇小声喊外边儿的吴氏:奶娘。
站了一个晚上的吴氏使劲儿眨眨困乏的眼睛:太太,奴婢在。
府里可准备吃食了?熬了一晚上,有点饿了。
没呢,也不知道谁办的事,也没谁来支应一声。
奴婢藏了一块糕,太太先垫垫肚子,让晴子去看看怎么回事。
吴氏说着把袖子里那块两指宽的糕隔着白布缝隙塞到沈嬛手里,沈嬛一看,这还是昨夜主仆三个的饭后甜点,也不知道吴氏什么时候揣着的,上面的压花都有些模糊了。
可沈嬛实在饿得厉害,拿过来就往嘴里送,吃着吃着发现有点奇奇怪怪的,才想起他是对着陈枋跃的尸体吃的,于是背过身去。
刚把最后一口的塞嘴里,院子里突然响起声音。
沈嬛赶紧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把头上的白披扯下来,瞬间小半张脸就被盖住,只露出下巴和嘴唇。
陈平,陈实,陈展三兄弟披麻戴孝地走进来,跪在两边烧纸钱,没一会儿,前来吊唁的人来了。
来的是对夫妻,男的穿一身青色圆领长袍,留着美须,方脸细眼,威严肃穆。女的穿一袭黄栗色的夹棉褙子,褙子领口袖口滚了一圈风毛极好的银灰鼠皮。
两人在下马幡前取下戴着的貂皮帽,接过小厮递上去的帕子擦擦手。
男者郑重地取了三炷香点燃,一拜,二拜,三拜。
他的妻子则坐到沈嬛边上的空凳子上,手绢捂着脸哭灵。
她一哭,沈嬛也哭。
沈嬛深居简出,除了三五年一次去宫中给太后请安,鲜少外出。
曹静没与沈嬛面对见过,只听圈子里的贵妇人说吏部尚书陈枋跃的续弦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儿,不由得悄悄看他。
白披下露出的下巴并不是瓜子脸的尖尖样,而是有些俊气的流畅线条,鼻子温婉高挺,嘴唇薄而含情。
就算看不到上半张脸,曹静也知晓陈枋跃续弦的美貌并非浪得虚名。
曹静没意识到她的哭灵声不知不觉停下了,沈嬛好奇地从白披下望向她,和她的目光撞在一块儿。
曹静呼吸一滞。
世间美人繁多,或端庄或妖娆或清纯,但沈嬛都不在其中。
他更像按着人心底最原始最不能示人的yu望来长的,身上的每一处都在呼唤着人们去爱他怜他。
可他又偏偏生了那样一双清澈到极致的眼睛。
纯如稚鹿,媚而可怜。
更绝妙的,曹静觉着沈嬛跟大多数女子都不一样,他身上有股子少年的俊气。
*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章
多奇妙, 一个早已跟年轻搭不上边儿的妇人,竟然会有少年气。
贵妇人的圈子就那么大,曹静自然也听说陈枋跃的续弦膝下并无子嗣, 只把妾室的女儿养在膝下, 现在那女儿也进宫了,沈嬛真真是孤家寡人一个。
而且
曹静扫了一眼灵棚,这陈府的女眷当真是半点礼数都没有,就叫老太太一个人在这里守着, 都不知道跑哪里躲懒去了。
曹静不自觉地放软了面色, 安慰沈嬛的声音都真诚了些:人之生死乃天定,非人力可阻,夫人节哀。
沈嬛不知道她是谁,察觉到她话里的真诚, 也客客气气地回了礼:谢太太挂怀。
小声打了招呼,曹静便走了。
这边的规矩如此, 来吊唁的女眷若是跟主家亲近,可留在此处一起守灵, 关系疏远些的, 至多哭灵几句就可以离开。
一天下来,沈嬛的嗓子都哑了, 好不容易好的冻疮又开始隐隐发痒。
而原本在这里跪着的兄弟三人只剩下陈实,陈实动了动庞大的身躯, 跟凳子上的沈嬛道:太太, 我看您脸色不太好, 要不要去喝点热汤暖一暖。
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沈嬛点点头:你呢, 阎氏那边有什么安排?
兄弟三人, 不能抓着陈实一个人欺负吧?
陈实望着陈枋跃尸体:儿子没事, 他是我爹,送他最后一程是我该做的。
沈嬛不知道该说什么,片刻后道,那我去跟阎氏说一声,让人给你送些吃食。
这儿离厨房近,沈嬛干脆带着晴子和吴氏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刚走进厨房就看到贾氏带着十几个丫鬟小厮把厨房塞得满满的,另一边则是秦钟等厨房的老人。
她还没说话,贾氏已经看到了她:哎呦,太太怎么来了,爹在下头冷冷清清的,离了你可怎么行呀。
一张口就是阴阳怪气的话,沈嬛只当没听到,问她:明天后天来吊唁的人怕是会比今日多三四起,不好好张罗吃食,安排流程,在这里杵着做什么。
肺都快气炸的秦钟等老人马上忍不住,你一句我一句地跟沈嬛诉苦。
太太,小的们今天做事做得好好的,大奶奶带着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要把小的们赶出去,说从今天起厨房由大房看管。
原本拟好的丧席单子也被大奶奶驳了,把猪肘子换成猪头肉,桂圆炖甲鱼换成素炒三丝,这这怎么拿的出手!
太太您快劝劝大奶奶吧,这么办事,外人怎么看陈府,怎么看主子们。
厨房里叽叽喳喳,沈嬛听了,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是真没想到贾氏能干出这事儿,猪肘子换猪头肉?桂圆炖甲鱼换成素三丝?
那猪肘子什么价猪头什么价,富贵人家就没听说哪家摆席用猪头肉的,陈府要是一端上去,怕是要闻名整个盛京了。
他看向贾氏:老爷一死,陈府就是你们大房当家,我也不好摆老太太的谱,要让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只是老爷现在还躺在那里,做得不好不止我脸上没光,你们也是。
你两个儿子都还年轻,给他们留点路子,不至于以后走出去叫人家笑话。
贾氏根子不行,生的两个儿子还算不错,给他请安规矩又勤快,看在两个孙子到份上,沈嬛才说了这句话。
但贾氏恨他恨了多年,一朝得势根本听不进他的任何话,反而觉得他话里有话,撇着嘴拿白眼看他:咱们老太太不愧是文化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可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以为自己是山颠雪,还不是跟陶老妇一样,拿陈府的银子养自己。
让大奶奶管家这么多年,大奶奶怕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我明辉堂的吃穿住处用的都是什么地方的钱。
贾氏嘿嘿笑:我知道啊,抱翠楼和霓裳阁,还有城外的几个庄子,可那不都是我们大房的,老太太霸占了这么多年,早该还回来了。
你吴氏简直被贾氏的丑恶嘴脸恶心得几乎吐打她脸上。
抱翠楼和霓裳阁以及城外的几个庄子都是沈嬛的嫁妆,居然成了贾氏嘴里的他们的,完完全全把我就欺负你写在脸上,毫不掩饰!
沈嬛拉住奶娘:我朝律令,出嫁女的嫁妆皆属出嫁女自有财务,大奶奶想得好,但也别想得太好。
贾氏大字不识一个,一听到朝廷律令里居然有这一条,把这狗屁不是的律令骂了个遍。
她仰着头:我不知道什么律令,反正陈府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东西,谁也拿不走,否则我跟她拼命。
把这些无关人等轰出去,以后厨房都由你们把持,做什么吃什么都要给我过目。
哦,贾氏突然想起什么,大声地道,老太太跟老太爷伉俪情深,悲痛欲绝,这几天怕是没什么胃口,就不用做明辉堂的饭食了。
历来都是一派贤良淑德样子的贾氏露出真面目,让厨房里的人都始料不及。
她那些下人得了令,把秦钟等人推攘出去。
她那些狗腿子得了她真传,马上执行她的命令,摊着手对沈嬛道:老太太,大奶奶的话您也听到了,除非这几天都没法做明辉堂的吃食,你们还是回去吧,等您什么时候有胃口了,我们再给您做。
贾氏在一边乐不可支,故意走到沈嬛跟前:老太太可要好好保重自己身子啊,明辉堂那么宽敞的地儿,别一朝易了主。
说着,肩膀重重地撞了下沈嬛,扭着身子出去了。
吴氏和晴子脸都气白了,沈嬛对他们招招手,带着他们出去。
被赶出厨房的秦钟等人还没走,看到沈嬛,迎上来:太太,您快想想办法,照大奶奶这个折腾法,陈府没几年就要散架了。
沈嬛望着跟秦钟一起的十几人:你们都是陈府的家生子?
没想到他会问这个,秦钟愣了愣:是,小的们都是陈府的家生子,是随着陈府一起卖给陈家的。
那你们想恢复自由身吗?
太太秦钟的声音在发抖。
想,怎么不想,他们这些人别看全手全脚的,但在他们自己看来就是缺了东西的残缺人。
入了奴籍,不仅自己要给人当牛做马,儿子女儿也是伺候人的命,主人家打了杀了官府都不会管。
沈嬛道:叫上你信得过,且想恢复自由身的,明日分开到主院那儿来。
是,谢谢太太,谢谢太太。
秦钟等人瞬间精神十足,走路虎虎生风。
他们走了,沈嬛对吴氏道:奶娘,待会儿你悄悄去明辉堂,我床头多宝阁的最下面一层,有个带如意葫芦小铜锁的箱子,你揣出来,带到灵棚那里。
太太,您想做什么?
沈嬛望着四四方方的陈府,又看看下着细雪的雾蒙蒙的天:贾氏一朝得势,绝对不会放过明辉堂,我觉得怕是不好了
太太!吴氏心头一悸,咱们走吧,趁着现在府里一团乱,跑到外面先躲起来,从长计议。
她既然敢明目张胆地在我面前说那些话,肯定有所准备,只怕我们还没出陈府大门,就要被拿住。
且陈枋跃尸骨未寒,跑出去就是让她随便给我们泼脏水,我们还无法辩驳。
那怎么办!吴氏从来没有这么慌过。
晴子也六神无主了,死死拉着沈嬛,深怕他下一秒就消失。
沈嬛道:我们要让陈府再乱一点。
饿着肚子来,饿着肚子离开,边走沈嬛的肚子边咕噜噜叫。
而肚子越饿,身上就越冷,鞋袜也因为长时间的走动被雪水浸了进去,钻心的冷。
沈嬛想着陈实,去了他们的院子找阎氏,刚走到院门口,胖墩墩的阎氏突然从门里伸出手,把她拉进去:您手怎么这么冰,我听说贾氏去厨房了,还跟您碰上了,没伤着哪儿吧。
她说着往沈嬛身上看,脸上手上脖子上,看了一圈才深深呼了口气。
晴子憋了一路,终于憋不住了,捂着嘴哭起来。
阎氏拉着她们进屋:快进来暖和暖和,翠翠,冲三碗蜂蜜藕粉来,再把饭和菜热热。
她捏着沈嬛冷到骨子里的手:太太别怪我没去帮您,实在是唉,大嫂现在完全变了个人,您昨夜在灵棚守夜,不知道她一从主院出来,就带人去府里各处安排自己的人顶替原本的老人,有些强硬一点的,当场就被她叫人捆了发卖了。
听说有个小丫鬟,因为长得好,被大哥送了根簪子,就被她让人投进井里淹死了。
其实那小丫鬟根本就不想跟着大哥,早就跟府里的一个后生有了婚约,出了年就要成亲,造孽呀。
阎氏心肠软,听下面的人说的时候就出了一身毛毛汗,所以今天一天都缩在府里,也不许院里的人出去乱跑。
翠翠端上来蜂蜜藕粉,藕粉加蜂蜜,再用热水冲开,香甜极了。
沈嬛端了一碗,边吹边吃,突然他叫阎氏:你这儿有纸笔吗?
阎氏还以为他要做什么,道:有,就是不常用,不知道还好不好。
二房没个男孩,陈实又不喜欢看书,纸笔买来也是做样子。
她很快取来,问沈嬛:太太要写什么?
沈嬛道:写两封书信。
*
作者有话要说:
第29章
纸张铺开, 沈嬛往砚台里加了点水,拿着墨条慢慢研磨。
然后一手挽着宽袖,一手写字, 阎氏不识字, 说不出他的姿势对不对,字好不好,但就是看呆了。
很快,沈嬛写好了书信, 他想了想, 拔下头上的怀玉钗,跟这封信一起递给阎氏:你找个机会,避开贾氏和卢氏的人,把这封信送到礼部尚书府上, 交给他们府上的吴太太,有这支钗, 她会明白的。
好,儿媳一定给您送到。阎氏郑重地把书信和玉钗揣进怀里, 还拍了拍确认一下位置。
沈嬛终于露出这几日的第一个浅笑:不问我在信上写了什么?
阎氏摇摇头:不问, 人还是糊糊涂涂的好,反正太太不会害我们, 那就行了。
沈嬛吃了口藕粉,道:我和礼部尚书的夫人吴氏有些交情, 我在信上告诉他, 抱翠楼卖的首饰都是一种名为怀玉的假货, 并要她去找抱翠楼的麻烦。
阎氏目瞪口呆:抱翠楼不是老太太您的嫁妆吗, 怎么会卖假货, 莫不是太太您弄错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