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红楼同人]贾瑜探案记 > [红楼同人]贾瑜探案记
错误举报

[红楼同人]贾瑜探案记——然君O

    《贾瑜探案记》作者:然君O
    文案:
    穿成贾宝玉的双胞胎哥哥,他以为是红楼文,那任务一定是拯救贾府及一干姐妹亲戚了,好吧,他接受!
    然而一出生就被过继出去,和贾府只是同族关系,好吧,不用操心贾府的亲戚们了,他接受!
    然而遇上讨封的黄鼠狼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是聊斋?好吧,他接受!
    不过怎么走到哪都能遇上这家奇怪的酒馆和那个神秘老板。
    什么?你说我是你一直寻找的十世爱人?他接受不能!
    这是一个主角受以为是红楼聊斋时,事实告诉他这其实是一个悬疑探案文。
    在各大陆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中有一个可以连接各界的酒馆名叫半步,老板是个神秘的大人物,没人知道他的根底,只知道敢在他酒馆闹事的都被扔进了虚空化作无,还知道他一直在寻找什么人。
    贾瑜一直在疑惑,到底谁才是他的兄弟。
    也许是宝玉吧,他们一起从娘胎里生下来的。
    但他们二人一个是西方的神瑛侍者转世,一个是东方的女娲补天时所练就的补天石,哪门子的兄弟?
    后来还有人告诉他,他的兄弟其实是孙悟空,同样由补天石孕育而出的。
    贾瑜疑惑,他不就是个有着前世今生的普通人么?什么时候换了种族?
    重点提示:全文大多都是偏离原著的,原著粉请移步!!
    内容标签: 红楼梦 灵异神怪 悬疑推理 聊斋
    搜索关键字:主角:贾瑜、苍黎 ┃ 配角:王夫人等
    一句话简介:贾瑜的糟心生活
    立意:人活着应如竹般坚韧
    第1章 1
    去去去,哪来的要饭花子,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么?赶紧走开!
    气派的大门前站着四个斜倚着墙剔牙的小厮,看到一个穿着满身补丁的少年人站着不走连忙驱赶。
    贾瑜看了看身上身上的衣裳,虽然摞着补丁,但洗得很干净,他不易出汗,身上还闻得到皂角的味道,头发也梳得齐整,哪里像是讨饭的了?
    难怪说京里大户人家的门房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今儿见了当真不假。
    也不再观看御赐牌匾了,贾瑜从怀里拿出一份拜贴递过去:
    麻烦这位小哥儿,我是上门拜访老太太、二老爷和二太太的。
    门房小厮并不接帖子,哧笑了声,斜眼打量了一番贾瑜:
    我们不是收帖子的,你要递帖子去那边的门。随手往旁边一指。
    贾瑜眉毛皱了起来,这贾府是不是不该来?这门风看起来可不怎么严谨。
    由外及内,怕是内里也不尽人意吧?
    想想如今的时间段,元春已经封妃了,眼下可不正是鼎盛时期,再往后便要走下坡路了,眼下这繁华也不过两三年了,实不宜掺和进来。
    贾瑜顺势收回帖子,他还是再和祖母商量一下再说吧。
    不想其中一个伶俐的小厮见到贾瑜要收回去,忙抢出来接过:
    小爷是想要给二太太送帖子是么?小的记下了,还请您留个名姓住址,太太若是有回音小的好通知您!
    贾瑜脸色微霁,性子向来随和的他也没耍脾气说不投:
    那就多谢了,我名贾瑜,乃金陵贾代纯之孙。若是有回音只管往城南的悦来客栈寻我便是。
    说完肉疼地给了对方二十个大钱作赏钱,人便离开了,再没有回头。
    之前戏耍贾瑜的守门人嘲笑地看着对方:
    我就知道这样穿着打扮的族人多是打秋风的,瞧瞧你忙活半天也不过得了二十个钱,都不够耍(赌)几把的。
    那人倒没太在意对方的嘲笑,呶嘴:
    你没瞧见刚才那位小爷的长相么?
    我只看打扮,不用瞧脸,穷酸相长再好有什么用!
    那小厮摇头:
    你们呢?就没发现他和咱们府上的宝二爷长得非常相似?
    其他几人不以为意:
    你瞧错了吧,咱们宝二爷那是什么人物?当今的国舅爷啊,天下少有的美男子,哪是一般族亲能比得上的?
    那小厮也不解释,和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将帖子送去二门处,交由里面的婆子转交到二太太手中。
    给当家太太的东西,婆子自是不敢怠慢,忙往里面送去。
    于是那小厮刚回到门口没一会儿,大家便惊见二太太不顾形象地扶着丫头的手跌跌撞撞跑了出来:
    人呢?人呢?我的瑜儿呢?
    小厮们忙请安,之前那几个看似伶俐的忙回道:
    太太,我们没有瞧到宝二爷,许是您听错了,他是从别的门进来的?
    他们将瑜儿听成了玉儿。正门几乎少有人走,平时爷们进入都在侧门或者走就近的角门。
    不是宝玉,是瑜儿,瑜儿王夫人卡住,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只出生时见过一眼的儿子。
    彩云伶俐道:
    就是刚才送帖子的人,他往哪里去了?
    帖子?
    什么帖子?
    原来是帖子!
    大家看向刚才送帖子进去的小厮,小厮上前道:
    太太,那位小爷说是住在城南的悦来客栈。
    住客栈?那怎么行?快,叫人套车,我们马上过去接。
    彩云拦下她:太太,不若您在府上等着,叫人过去接哪有长辈亲自去接小辈的。
    我等不及了,我的儿啊,十五年没见着我做梦都在想他,眼下他进京了,我自是一刻都等不及的。对了,叫琏儿和凤丫头
    慌乱的王夫人一行说一行转回府里将人支使得团团转,王熙凤也跟着忙,一会儿叫人开库房,一会儿要派人收拾院子,摆放家什,还要挑摆件,伺候的人。
    王夫人生怕别人不尽心,叫她亲自盯着,也没解释原由,可把王熙凤给憋坏了,不得不照着她的话去做,心里却猜测不已。
    这是来了什么亲戚么?
    一边王夫人叫人禀明了贾母,打算自己带着贾琏乘车前往城南亲自去接贾瑜,不想还未等出门,便被贾政派人叫住,叫了几个他身边的人陪着贾琏去接人,将王夫人留下。
    此时贾瑜已经回到了客栈,正在和祖母说着今天去贾府的情形。
    祖母,孙儿能养活您,要不,咱们还是别去认亲了。他心里没有一点激动的情绪,仿佛老僧一般平静。
    贾老太太眼睛酸涩,别过脸:
    那是你亲生爹娘,哪是一般的亲戚可比的,咱们先去瞧瞧,如果他们不认你便罢了,等你参加完会试咱们祖孙便回金陵,如果他们认你
    孙儿想陪在祖母身边。贾瑜接口。
    好孩子,这些年是祖母误了你了,祖母就是个累赘,只能拖累你,倒是他们家,如果显赫,对你将来帮助不小,祖母如今只求你往后能平顺。再说便是认了他们兴许也能陪着祖母的,一切等见面了再说吧。想来如今的当家老太太不会忘了他家老爷的恩情。
    祖母,我是心甘情愿的。贾瑜温和道。
    祖母知道我的瑜儿最是孝顺!越是如此,她越不能耽误他。
    慈安院
    贾瑜木着脸任由自己的生母王夫人抱着他失声痛哭。
    被哭了一身的眼泪他倒是尚能忍受,只是对方看起来随时要昏倒一般,叫他有些担心。
    王夫人在见到贾瑜的那一刻便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疼碎了。
    她那双胎中的长子,生下来她只看了一眼便被公公做主过继给叔父家已逝的堂弟为子。
    原本还想着即使叔父和堂弟没了,可还是有些家底在,她的儿子生活上应该不会被苛待,所以她只是想念他,担心他过得好不好,谁想到他竟是过得如此困苦,连走亲戚都没一件像样的衣裳穿,祖孙俩个一身的补丁,可不是比庄稼人还要困难,连府上三等仆人都不如。一想到自己的骨肉十五看来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王夫人哪里受得住,哭得是肝肠寸断。
    自己亲孙子如此落魄,贾母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但过继一事是前荣国公做主的,在场没有一人敢报怨,也没人会去责怪一个亲生母亲的思儿之心。
    贾母干巴巴对妯娌道:
    她这是放不下,当娘的
    贾老太太摆手:
    都是当过娘的人,哪里能够不理解。当初她儿子没的时候她也了无生趣。
    倒是我,叫他们母子、父子十五年未能得见,对不住他们。
    你是长辈,说这些做什么。倒是你们,原本不是有些家底的么,怎么竟过得如此困难?贾母不解。
    唉!孤儿寡母的在哪里都受人欺负,回乡不久家里便遭了贼,只留了我们祖孙二人的性命,其他都没了。我身子又一直不大好,只可怜瑜儿小小年纪便要照顾我,是我对不住他!
    在看到贾家主子下人的通身气派后,贾老太太更愧疚了。
    若她没坚持带着贾瑜回老家而选择留在京城,贾瑜也定然过得富足的生活,公子哥儿一般金尊玉贵的养大,哪像如今这般小小年纪还要操心奉养她这个老太婆。
    王熙凤和李纨等年轻媳妇这才知道,原来这小爷竟然还是王夫人的亲子,宝玉的双生兄长,这下可是吃惊不小。
    王夫人止住了哭,又拉着贾瑜连连问他想吃什么,想用什么,玩什么,吩咐人忙下去准备生怕他还饿着,又叫王熙凤赶紧叫针线房其他活计都停了,先赶贾瑜的衣裳鞋袜,又叫彩云去开自己箱笼。
    王熙凤连连应声,抽空回道:
    太太,瑜兄弟刚回来东西也不齐整,要不先从给宝玉准备的那里分些过来?
    双胞胎,不止五官,连身形都相似,只是二人身上气质不同,往那一站很容易就能分出谁是谁来。
    王夫人忙道:
    不用拿宝玉的,他和瑜儿的喜好不同,瑜儿的我一直有准备,刚叫彩云去拿了。这些年了,她一直盼着下一刻便能见着她的儿子,每年给宝玉准备了什么东西也定然会给没见着的儿子准备一份,所以贾瑜的衣裳是现成的,她刚叫人回去拿了。
    此时的贾宝玉已经懵了。
    从知道有个双胞胎哥哥开始就懵了,及看到母亲抱着一个和他相似的人哭成那般时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他知道母亲常年理佛,也时常提到哥哥,他一直以为也在为早逝的长兄贾珠祈福,没想到竟然是为了双胎兄长。
    贾母见了心疼了,招手将宝玉叫到跟前,搂在怀里。
    可是吓到了,那是你哥哥,如今也算是族兄,总之是骨肉血亲,你们同一天出生,往后可要多亲近才行。
    看到打扮得跟个姑娘家的宝玉,再瞧瞧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的贾瑜,两个老太太都沉默了。
    贾老太太心里的难过与后悔都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了。
    好容易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说话了,不善言词的贾瑜也松了口气。
    他其实不太懂得和人打交道的,两世都是如此。
    即使面对的人是他的骨肉至亲,仍是没话说。
    看着淡若清风静如兰的贾瑜,贾母很难不起好感,怎么说这也是她的亲孙子。
    和蔼地问道:
    这些年都住在哪里,如何过活的?当初你们一离开便失去了音信,问族人也没人知道你去了哪。
    贾老太太咳嗽起来没有回答。
    贾瑜淡定回道:住在金陵乡下,日子过得尚可。
    他不知道祖母为什么远离族人居住,但确实认为日子过得还可以。
    那可曾读过书?王夫人眼睛就没离开过贾瑜,一直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的贾政听到这问话也紧盯着贾瑜,等着他的回答,心里却忐忑的很,生活过得这样贫困,能读书么?
    第2章 2
    贾瑜没多考虑,点了点头:
    读过几年。
    一旁的贾老太太骄傲接口:
    瑜儿可是个会读书的,统共就在学里读了六、七年,如今已经是举人了,此次进京也是为了参加明年春天的会试来的。
    嘶?
    在场的长辈们都倒吸了口冷气,才十五岁就已经是举人了?
    贾政激动得从凳子上站起身来,呼吸粗重目光灼热地盯着贾瑜:
    当真如此?
    贾瑜点点头,不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惊讶。
    在他们这等人家,一个举人有那么值得惊讶的么?
    不了解内情的贾瑜哪里知道,一个举人确实不值得贾家一众放在心上,但一个中了举的贾家子孙却叫他们非常惊喜,尤其这人还是他们的直系血脉,年纪也才十五岁,足够叫他们惊喜加惊艳的。
    贾政眼眶红了:
    好!好啊!我贾家终于能出来一个正经会读书的人了!
    他当初也是会读书的,当初寒窗苦读中了秀才后,还未等参加乡试便被皇帝赏了进士出身,自此断绝了科举之路。
    这乃是他人生中一大遗憾,如今全寄托在儿子身上,长子当初还好,是块读书的好材料,只可怜身子骨太弱早亡,幼子宝玉却是个顽石,只知道淘气,对读书一事避如蛇蝎,叫他操碎了心。
    哪想到这个一出生便过继了的次子竟然是这等的出息,心里哪能不爱?
    贾母心思也有些活泛,看着贾瑜的目光更和蔼,她却是想着孙字辈的没有出色的人物,如今难得出了一个,自然该好好对待。
    只有作为亲娘的王夫人是单纯真心地为贾瑜感到骄傲和高兴,忍不住搂住他摸挲起来:
    我的儿,竟是这般有本事,娘真为你骄傲!好孩子,读书重要,但身子更重要,可千万不能只顾着读书不爱惜身子啊!你还小,读书的日子尽有呢,身子败了才是大事!
    贾政脸一板:
    妇人之见!读书是天长日久的坚持,如何能歇着来?瑜儿能到如今这地步定然是自己有章程的,你不要胡乱出主意,更不要因溺爱害了他!
    王夫人不能和人犟嘴,但脸上显然是不服气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