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平阳令 > 平阳令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一点三口言(83)

    说是对招,说白了就是谷小少爷单方面挨揍而已,李博衍只当活动筋骨,谷小少爷身上的伤就没断过,刚开始的时候,一脸的青青紫紫,简直不能看,最后还是元满看着郁闷,觉得有碍瞻观,让李博衍不要打脸,李博衍才避开的。
    开始的时候叶疏林还会去瞅两眼,后来一直都是李博衍赢,叶疏林期待的画面没有出现,叶疏林也就没心思去了。
    说是叶疏林感谢李博衍,可是心里还是记仇的。
    也就洛潇潇和穆小侯爷乐此不疲的往上凑,说起穆小侯爷............
    近日的风言风语你听说了吗?叶疏林看了眼林子,确定暂时他们不会回来,才问元满说。
    谁的?
    小侯爷的。
    穆凡尘在金州击退了敌军,保住了金州,本来是件大功劳,可是他们一路下来,嘉奖穆凡尘的圣旨没追过来,反而先听到了些奇怪的谣言。
    谣言里面说的是,穆小侯爷穆凡尘并不是威武侯穆得己和晋明长公主孟致柔的儿子。
    也不对,应该说现在这个穆凡尘不是穆得己的儿子,换句话来说现在这个小侯爷是假的。
    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孟澄裕带穆小侯爷去崇州祭拜一事说起。
    据说当年威武侯夫妻二人战死沙场,援军到时只救出了穆小侯爷,威武侯夫妻二人由威武侯旧部带回故土安葬,穆凡尘则由皇上养在了陵安。
    带威武侯穆得己夫妇回乡安葬的人是威武侯的大伯穆易,威武侯双亲尽亡,是由穆易带大的,为了养活他终身未娶,后来穆得己参军有了出息,在崇州买了庄子田地,打算好好孝敬穆易,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穆易白发人送黑发人。
    穆易年老,唯一的亲人又辞世,活着没了盼头,就将原先穆得己买给他的庄园铺子天地什么的全都发卖了,找了片偏僻的山头,将穆得己夫妇葬在那里,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穆易隐居十余年,期间唯一一次见到活人就是在穆得己夫妇头七的时候,皇上领了人前来祭拜,可是当时穆凡尘受了惊吓,发了高热,晕着没有跟过来。
    再来,就是孟澄裕祭拜这次了。
    穆易听说是太子要来祭拜,自然尽心招待,可是在知道穆凡尘身份的那一刻,当时没有作声,反复确认了自己没有听错之后,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这位隐居十余年的老人家背上行囊,上了京城,用了皇上祭拜时留给他的玉牌告了御状。
    说是现在穆小侯爷穆凡尘是冒名顶替的,并不是穆得己的儿子。
    真正的穆凡尘早就随父母一起命丧沙场了!
    是穆易亲手将那孩子从穆得己已经凉透了尸|体里掰出来的!
    掰出来的时候孩子和他父亲一样,浑身上下被泄愤的敌军砍得没有一块好皮,是凭着身上的东西把人认出来的。
    按照崇州这边的习俗,夭折的孩子不能下葬,连个衣冠冢也不能有,只能送进江河里,洗净了今生的记忆痛苦,好让他去投胎,只是没想到被人钻了空子,捡了这场富贵。
    这事儿太过匪夷所思,皇上虽然下令彻查,可是仍然被人走漏了消息,传遍了整个大靖,连他们这些一直徘徊在边境上的都知道了,一时众说纷纭,都在猜测穆凡尘身份的真假。
    偏偏,这个官司还没断清楚,穆凡尘立了战功,救了金州的消息不胫而走,蒋明悟更是盛赞穆凡尘,大夸穆凡尘有乃父之风,让本就难断的案子更加扑朔迷离,百姓也是众说纷纭,可是无论怎么说,夸穆凡尘的声音还是比较多的。
    毕竟不论真假,苏凛一事刚闹得人心惶惶,皇上下令彻查整顿各地军队,虽然没有揪出什么人来,可是一连调任了好几个地方的领军,搞得一众武将人人自危,这时候出来个能保家卫国的人,谁不喜欢?
    说来穆凡尘这次功也是立得巧,要是没有这一次,穆小侯爷无论真假,肯定是要被戳着脊梁骨骂一通的,搞不好现在已经被召回京城问审了。
    可偏偏,穆凡尘刚刚成了大英雄,人人称赞,就不得不谨慎对待了,至少再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是不会被召回京城的,不然若是诬告,恐起民怨啊。
    元满抬刀子在兔肉上划着纹路说:听说了。
    你怎么看?
    元满闻言歇了刀,抬眼看他,见他一脸认真严肃,仿佛此案是他督办的样子,可是在元满这里就是几个大字咸吃萝卜淡操|心。
    我能怎么看?这案子又不是我管,我怎么看不重要,大理寺怎么看才重要。自从叶疏林和她闹过两次之后,元满现在对着叶疏林已经不是不客气了,简直可以说是颐指气使:瞎管闲事的亏还没吃够?你现在该做什么是不是又忘了?我看你心思又飞了,别想那些有的没得,快点找到人交差才是正事。
    外面传的那么乱也没见穆凡尘放在心上,影响他分毫,就像是这件事与他毫无关系一样,倒是叶疏林先操心上了。
    叶疏林碰了一鼻子灰,从元满手里面接过刀来划兔肉,忿忿不平又怂不拉几,小声嘀咕:好歹穆小侯爷和我们一道的,关心一下也不算闲事。
    这话说的元满乐了:你看穆小侯爷,用得着你管?穆小侯爷可是装疯卖傻,扮猪吃老虎的一把好手,手段不知道比这位叶公子高明了多少,担心人家?他还是先担心下自己吧,免得到时候又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元满跟看傻子一样看着叶疏林,把叶疏林看得脸上一热,且不说金州一战,就是这些日子穆小侯爷的言行举止叶疏林都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叶疏林也明白过来的穆小侯爷不过是装出来的而已,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穆小侯爷不装了,就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以前穆小侯爷要装一样,他们对前因后果一无所知。
    也导致,他们对穆小侯爷多了些戒心和忌惮。
    好汉,没事。洛潇潇的声音先传了出来,叶疏林和元满默契的收了声,接着李博衍先走了出来,凑着坐在了叶疏林旁边说:你也别气馁,已经很不错了,你现在已经能在我手上过二十招了。
    可惜还是输了。穆凡尘不看眼色的补上了一句,叶疏林皱眉瞪他,这个人怎么不论聪明还是傻都一样的招人烦。
    也不能算输。李博衍一边帮着烤兔子一边说:他知道打不过我,畏手畏脚的总不敢放手一博,老是防守,也不进攻,好不容易看准了时机攻一下吧,看到我出手反击又立马缩回去,这个鬼样子,别说打赢了,不死就已经很好了。
    谷小少爷一言不发的接过洛潇潇给的药膏去河边清理伤口,洛潇潇不放心,跟了过去,叶疏林无语的看着李博衍,李博衍理直气壮:怎么?实话还不让说了?我又没骂他,嫌我说的难听?你以前说话不是更难听?
    算了,叶疏林理亏,转移话题好了:渊明知府贺终朝可是丞相门生,我们这次在渊明,不会又遇到他吧?叶疏林现在一提起顾修谨就牙痒痒。
    不会。元满切开兔肉看看里面熟没熟,见还有血水又重新架了回去,又顺手往汤里撒了一点盐:不然你以为太子为什么要亲自送苏凛的尸体去陵安?
    他虽是主审,可是本不用这么操劳的,给旁人去办也可以,这么亲力亲为的,还不是为了不让顾修谨逃脱?估计啊,现在顾修谨正忙着和太子你来我往的斗智斗勇呢,没空理我们。
    怎么样?穆小侯爷?叶疏林戏谑的问:还觉得你太子表弟人好吗?
    不好吗?穆小侯爷按照元满的吩咐把碗拿出来涮了一遍水分好:这不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吗?
    元满眉毛一抬,专心烤肉,突然听到了一阵鸽子声,抬头一看,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头顶的树杈上,元满抬头指着那只鸽子说:李博衍,捉下来看看。
    李博衍也不废话,纵身一跃,手臂一揽,就单手抓着鸽子落下了,把鸽子递给元满,穆凡尘觉得眼熟,凑近看了眼,等看到鸽子翅膀上的印记后,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哦,东宫的信鸽啊。
    等洛潇潇陪着谷小少爷处理好伤口回来的时候,见元满他们四个一脸认真的盯着她,再低头看到被绑起来的鸽子,和元满手里捏着的竹筒,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走过去,低头站好,一脸老老实实认错的样子。
    谷小少爷一脸莫名其妙,问了穆凡尘,穆凡尘说:刚打了只东宫的信鸽,里面装了给潇潇的情诗。谷小少爷大骇,瞪大眼睛盯着穆凡尘,什么?洛潇潇什么时候和东宫扯上关系的,穆凡尘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谷小少爷只好把眼睛挪到了洛潇潇身上。
    多久了?元满问。
    一个多月了。
    金州的时候?
    嗯。
    元满深吸一口气,真是被洛潇潇气笑了:一面之缘,你本事还挺大,说说吧,是想要荣华富贵还是红鸾星动?
    洛潇潇低头不语,叶疏林看着她被圆满审犯人似的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用了较为温和一些的语气问:潇潇,没事,你说吧,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是不是他缠着你啊?洛潇潇生的明艳,招蜂引蝶在所难免,这点叶疏林是深有体会。
    穆凡尘也帮腔说:是呀,潇潇你要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们说,孟澄裕已经有太子妃了,良媛、昭训什么的,也是不缺的。
    不是的。洛潇潇终于开口了:是我。
    什么?叶疏林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我先招惹上太子的。
    潇潇!叶疏林听完就炸了:你有什么想不开的?
    穆凡尘也是满脸的不同意:皇宫里这泼天的富贵,可不是谁都享得了的,你莫要目光短浅,被一时的花红柳绿迷了眼。
    谷小少爷也说:他不是良配。
    宫中可不自由,你这么欢脱何必去里面消磨。宫里什么样,宫里的人什么样,李博衍是见过的,在他眼里,那不过就是座巨大的牢笼罢了。
    潇潇。元满也劝她:你一身的本事,不必依附于任何人,深宫内院就为了一个男人勾心斗角,要死要活,你就不觉得委屈?
    洛潇潇伸出手跟元满讨要竹筒:元满,你把信给我吧。看来是没把话听进去:我知道你们是对我好,可是我自己的路,总要我自己选吧?你们就让我试试,就试这一次?可好?见元满他们不搭话,洛潇潇上前扯着元满袖子:元满~
    元满终于还是把竹筒给了她,洛潇潇满脸欢喜的接过竹筒,跑到一边,悄悄看去了,叶疏林满脸担心的问元满:你就这么随她去了?
    元满回答说:你知道什么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吗?
    最好来个头破血流,知道疼了,下次就不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心,新地图来啦!大家猜猜他们在渊明又会有啥样的故事呀!
    第96章 (2)谈情
    渊明在南境,和金州比起来又是一番全然不同的光景,纵然是冬天也不下雪,花草树木也全是一层墨绿,虽然有太阳,但是风吹的冷,一点都不暧和,不过也不算难熬,虽然要穿冬衣,但是也不用穿得像在陵安一样厚实,渊明的药材远近闻名,故此在南境这片,算得上是富庶的。
    进了渊明城,洛潇潇和穆凡尘还是一脸没见过世面的世面样子到处逛,这次还加上了一个李博衍,谷小少爷本来也想去,可是看看没人管的两匹马,还算有良心的留了下来牵马。
    渊明城的人也好客,看见他们脸生,笑嘻嘻的来和洛潇潇搭话:几位从哪来呀?来我们渊明是来买药的吗?
    和洛潇潇说话的是位老奶奶,很是慈眉善目,让人看了就心生好感,洛潇潇刚想搭话,元满就走过来接了话说:老人家,我们是从怀州来的,家里开医馆,特意来渊明这边看看药材的。
    是吗?老奶奶笑嘻嘻的说:我们渊明的药材可好啊!你们肯定喜欢,是哪家医馆啊?我有亲戚在怀州那边,你们用我们渊明的药材,肯定良心,我让我家亲戚以后都去你们那儿捧场。
    哎哟!元满笑眯眯的回话说:您说笑了,医馆这种地方,不去是最好的,哪能有捧场这一说啊?这药材没见着影,医馆名字还没定呢,等沾了渊明药材的光,肯定取个好名字,才不算辱没了你们渊明的宝贝啊!
    听到有人夸自家东西,老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那感情好,那感情好!你们刚来不知道住哪吧?住客来,那是我们这最好的客栈。
    好的好的。有人指路,元满忙不迭道谢:谢谢您啊,我们知道了。
    老奶奶说完话就笑着走了,元满回了马车上,穆小侯爷他们继续逛。
    渊明真不愧是以药材闻名,大街小巷都飘着一股子浓烈好闻的药香味儿。
    叶疏林凝神盯着和在金州时别无二致的穆凡尘,盯到李博衍都不高兴了,挎着一张脸挤上了马车,把元满挤进了车厢里,坐在叶疏林旁边问他:你老看着穆小侯爷干嘛?
    叶疏林说:你不觉得穆小侯爷有问题吗?
    李博衍眼神过去从头到尾扫了他一圈:没我好看。
    什么鬼?叶疏林一脸无语加嫌弃,转头看元满:你不觉得穆小侯爷表现得太正常了吗?
    元满撑着脸坐在马车里,眼神都不想给叶疏林一个,记吃不记打,自己刚跟他说过啥?
    收收心吧,要是穆小侯爷不正常了,我们都得遭殃。
    什么?
    我说。元满撑着脑袋转头看叶疏林和李博衍,两个人睁着那圆咕隆咚的大眼睛看着她的表情真是傻的如出一辙:潇潇和穆小侯爷走的时候,我不小心把钱袋给出去了,里面装了我们接下来要用的所有银子。
    然后李博衍就被李博衍赶出去抓人去了,叶疏林本来也想去,被元满一把扯住了后衣领,元满觉得累得很,也懒得挪位置,盘腿坐在他身后说:叶疏林啊,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件事你也明白,穆小侯爷奇不奇怪都不是你能凑上的事情,至少他也不是冲着我们来的,咱们不操心了行不?
    你都知道些什么。元满这话说得太明显,叶疏林一下就抓住了不同的东西。
    没你想的多,但是也不少,总归现在这个时候知道,对你有害无益,所以,咱们就不瞎操心了行不?元满苦口婆心的劝完了还不忘加一句:现在李博衍也没弃你而去,俗话说事不过三,你也不用非凑一个三啊。
    前一句叶疏林听进去了,后面一句叶疏林就想骂人了。
    洛潇潇和穆凡尘被李博衍抓了回来,真抓,两人耷拉着脸,手里拿着竹筒饭和糯米粑粑,一人一个被李博衍押着走了过来,到了地方,就把钱袋扔给了元满,元满结果钱袋很满意,拍拍叶疏林的肩膀:幸亏他没放弃你,还挺好用的。
    这话听起来怎么就那么奇怪呢?叶疏林觉得穆小侯爷没变,变的大概是元满,他记得以前元满说话挺好听的。
    恋耽美